南昌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系简介

发布时间:2020-04-29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南昌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系简介

南昌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系简介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南昌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系简介 正文

电子信息工程系成立于2003年,下设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和物联网工程等4个教研室,现有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生物医学工程3个硕士点,设置了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和物联网等4个本科专业。全日制统招研究生专业有: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信息与通信工程及生物医学工程等4个。同等学历研究生专业有:通信与信息系统、电子与通信工程。
电子信息工程系现有教职工64人,其中男教职工41人,女教职工23人。专任教师53人,其中硕士生导师27,教授11人,副教授26人(2014年新增3人),博士20人,在读博士7人,硕士27人,江西省高校学科带头人2人,省骨干教师4人、教学名师1人、百千万人才1人、江西省青年科学家2人,客座、兼职教授4人。
电子系现有在校学生1400余人,其中本科生1200余人,硕士研究生130余人。2014年毕业本300余人,就业率94.94%,硕士研究生49人,就业率100%。
电子系教学辅助设施齐全,办公教学科研用房面积达9000平方米;现有中兴通讯实验室、通信工程实验室、电子信息工程实验室、生物医学工程实验室、物联网工程实验室及研究生实验室等共计100余个。
5年以来,科研水平及成果具有重大进展,全系各学科教师承??蒲邢钅抗?/span>144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3项,863项目2项,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1项,973子项1项,工信部物联网专项1项,省部级项目77项,企业科技协作项目23项,科研经费达到3591.75万元。共发表学术论文354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18篇,EI收录期刊论文86篇,发明专利7项和实用新型专利7项,省部级教学与科研获奖11项。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江西省井岗学者”1人, 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2人,江西省青年科学家2人,江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人,江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骨干教师4人。
电子系现有在校学生1400余人,其中本科生1200余人,硕士研究生130余人。2014年毕业本科生300余人,就业率94.94%,硕士研究生49人,就业率100%。
电子系教学辅助设施齐全,办公教学科研用房面积达9000平方米;现有中兴通讯实验室、通信工程实验室、电子信息工程实验室、生物医学工程实验室、物联网工程实验室及研究生实验室等共计100余个。
学科结构: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是国家教育部规定的一级学科,包含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两个二级学科,电子信息工程系下属的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所包含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两个二级学科前后归属在通信工程和电子信息工程教研室,该学科内涵丰富,发展方兴未艾,它综合数学、物理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理论与方法,交叉融合渗透应用于工业、农业、生物、医疗、航空航天、军事、金融业、服务业和国防等不同行业与领域。主要研究对象包括信息的获取、存储、传输、处理和应用,以及信息与通信设备及系统的研究、分析、设计、开发、维护、测试、集成应用。它代表了高技术群的前导领域和当代新技术革命的核心推动力,其学科特点是科学技术知识密集,发展更新很快,对于不同学科具有高渗透性和高关联度。既包含信息技术领域基本方法和基础理论的研究,又包含实现技术和工程应用的研究。学科特色明显,体现了理工渗透和多学科交叉融合应用。
学科定位(学科方向,发展层次):经过江西省十二五重点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三年的建设与发展,我院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初步形成了五个具特色的学科方向:
1)空间信息处理:利用我国空间探测和对地观测计划快速发展的机遇,通过国际合作,在非相干雷达探测技术、天宫一号卫星高光谱和热红外遥感数据处理、利用和开发等方面已开展了相关研究,在863项目和国家基金重点项目有突破,构建了省内311高水平重点实验室。
2)认知无线网络与协作通信:针对国家与区域创新体系中构建泛在信息网络的迫切机遇,通过广泛的国内外和产业联盟合作,在智能交通网络、认知传感网络和通信对抗等方面已开展了相关研究与开发,在工信部物联网专项、国家基金、国防企业重大科技协作项目和省级人才工程有突破,相关成果在省内外知名企业进行了产业应用、示范和推广,参与构建了省内311高水平工程中心。
3)智能感知技术与应用:瞄准感知中国智慧城市战略需求,通过国际和产业联盟合作,在无缝定位与导航、软件雷达、复杂环境感知技术和多传感器协同与融合技术等方向已开展了相关研究与开发,在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和国家基金有突破,参与建设了江西省智能信息系统重点实验室。
4)量子通信与信息安全:利用我国深空光通信、量子通信以及信息安全快速发展需求,通过科研院所合作,在量子调控、量子纠缠、光学图像加密以及高灵敏单光子探测和关键器件等方面已开展了相关研究,在国家基金和省级人才工程项目有突破,产出一系列高水平成果。
5)生物医学信息处理:利用我国和江西省对医疗器械等高科技行业快速发展的机遇,通过国际国内院所和产业联盟合作,在神经康复工程与脑机接口、医学影像数据虚拟现实化、磁共振与多层螺旋CT成像和脑部磁共振图像中的配准与分割等等方面已开展了相关研究。在国家重点基金和863科技项目项目有突破,在医学成像及图像处理国际顶级期刊产出一系列高水平成果。
牡丹江师范学院

添加牡丹江师范学院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牡丹江师范学院考研分数线、牡丹江师范学院报录比、牡丹江师范学院考研群、牡丹江师范学院学姐微信、牡丹江师范学院考研真题、牡丹江师范学院专业目录、牡丹江师范学院排名、牡丹江师范学院保研、牡丹江师范学院公众号、牡丹江师范学院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牡丹江师范学院考研信息或资源。

牡丹江师范学院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本文来源:http://www.abikesmart.com.cn/mdjsfxy/yjsy_263952.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