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在职人员工程硕士简介

发布时间:2020-05-04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兰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在职人员工程硕士简介

兰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在职人员工程硕士简介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兰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在职人员工程硕士简介 正文

一、培养目标
      工程硕士是与工学硕士同一层次、不同特色的专业学位。是与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职业性学位,侧重于工程应用,以“进校不离岗”的学习方式,为工矿企业和工程建设部门,特别是为国有大中型企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
       工程硕士学位获得者应能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业精神,积极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应掌握一门外国语;掌握所从事工程领域的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掌握解决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担负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
二、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
        培养方式:每年安排一定时间到学校集中学习(为保证培养质量,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在校学习时间不得少于半年或500学时),按学校制定的工程硕士培养方案进行培养。完成课程学习、各科成绩合格,可转入论文工作阶段,学位论文必须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独立完成。
        学习年限:从获得入学资格到申请论文答辩的期限一般为3~4年,最长不超过5年。
        对于生源和报考专业较集中的单位,可以根据单位的工作需求,当地单独开班,单独制定培养方案?;队鞔笾行推笫乱档ノ涣滴倚Q芯可?,共同开办在职工程硕士研究生课程班,为单位培养人才、提高员工的学位层次和水平,提高单位的创新能力。
三、培养对象及条件
       1、培养对象:
      ①在职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人员;
      ②在学校从事工程技术与工程管理教学的教师。
      2、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①热爱祖国、品德良好、遵纪守法、工作业绩突出;
     ②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学士学位者需有3年工作经历,获得国民教育序列本科毕业证书(无学士学位)的在职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人员需有4年工作经历,时间以当年7月31日前为限,以及在学校从事工程技术与工程管理教学的教师。
四、考务及考试科目
       1、考试科目
       ①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简称GCT);
       ②专业考试和面试。一般在12月进行,第二阶段符合条件考生名单、考试科目及其它注意事项在兰州理工大学研究生教育网站(http://ge.lut.cn)上公布,请留意查看。
       2、考务
       工程硕士生入学考试采取两段制考试方式。                     
       第一阶段,所有考生参加国家统一组织的GCT考试,全国联考各科目考试成绩一次有效。
       第二阶段,根据当年考生的考试情况,我校自行确定GCT成绩合格分数线。达到我校相应工程领域规定的GCT成绩合格分数线的考生,持我校的第二阶段考试通知书及GCT准考证,到我校参加相应工程领域的专业考试和面试。
五、录取与资格审查
       我校将根据考生的GCT、专业课考试成绩及面试成绩择优录取。
       全国联考成绩发布后,达到我校复试要求的考生登录信息平台,下载本人《2013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资格审查表》,由所在单位人事部门(或档案管理部门)填写推荐意见并加盖公章;将该表与满足报考条件的最高学历、学位证书一并提交我校研究生院研招办申请资格审查。
       如果因不满足相关条件或提供虚假信息不能被学校录取者,责任由考生自负。对不符合报考条件或提供虚假信息的考生,一经核实,不论招生工作进行到哪一个环节,我校将立即取消其考生录取资格。
六、学位授予
       在职人员攻读工程硕士学位通过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考试,成绩合格,方可参加学位论文(设计)答辩。学位论文(设计)答辩通过者,可授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统一印制的工程硕士学位证书。
兰州理工大学

添加兰州理工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兰州理工大学考研分数线、兰州理工大学报录比、兰州理工大学考研群、兰州理工大学学姐微信、兰州理工大学考研真题、兰州理工大学专业目录、兰州理工大学排名、兰州理工大学保研、兰州理工大学公众号、兰州理工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兰州理工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兰州理工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本文来源:http://www.abikesmart.com.cn/lanzhouligongdaxue/yanjiushengyuan_270569.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