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学位)专业分析

发布时间:2020-07-14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学位)
兰州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学位)专业分析

兰州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学位)专业分析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兰州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学位)专业分析 正文

学校介绍
兰州大学,简称“兰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由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教育部共建,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国家”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入选珠峰计划、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首批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和首批建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高校,经教育部批准建有研究生院,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兰州大学创建于1909年,其前身是清末新政期间设立的甘肃法政学(来自:考研派小站公众号)堂;1928年,扩建为兰州中山大学;1945年,定名为国立兰州大学。1952年,被确定为国家十四所综合性大学之一;2001年,教育部与甘肃省政府签订省部重点共建协议;2002年和2004年,原甘肃省草原生态研究所、兰州医学院先后并入兰州大学。截至2019年3月,兰大校园面积3545.298亩,有2个校区,3所附属医院;下设37个教学系部;有100个本科专业,4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型,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型,1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本科生19775人,硕士研究生10572人,博士研究生2559人,在职教职工3718人,其中教学科研人员2135人。
专业介绍
通信工程专业:培养具有坚实数理基础,掌握通信技术、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受到科学实验训练和科学研究初步训练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主要课程有:电路分析、模拟电子线路、通信电子线路、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应用数学、信号与系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电磁场(来自:考研派小站公众号)与电磁波、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现代信息论基础、计算机工程、微波技术、光电子技术与光纤通信、移动通信技术、程控交换技术、多媒体技术与通信、计算机网络及相关实验等。
考试科目
研究方向 初试科目 复试科目或内容 初试参考书目或教材
电子与通信工程(085208)
00 不区分研究方向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02数学二
④811电子线路基础(模拟电路、数字电路)
 
1.电子线路基础包括模拟电路(占90%)、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占10%)。
2.同等学力考生要求:全国大学外语四级考试成绩不低于425分。
3.同等学力考生加试科目:通信原理、信号与系统。
信号与系统《信号与系统》郑君里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2版
 
参考书目
信号与系统《信号与系统》郑君里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2版
分数线
年份 分数线
2020 295
2019 300
 
学费
兰州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硕士研究生均需缴纳学费。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学制3年,学费标准为0.8万元/生.学年,每学年第一学期开学报到时缴纳,按三学年缴纳
 
主要导师
胡斌,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特聘教授,973首席科学家,现任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中国计算机协会协同计算分会主任,Web Intelligence Consortium (WIC)中国分会理事,国际社会神经科学中国分会理事,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兼职教授,国际社会认知学会中国分会理事, IEEE SMC CSCWD TC member等学术职务。主要研究领域为普适计算、生理计算、协同工作技术和语义网。
 
马义德,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兰州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电路与系统研究所所长,兰州大学Ti-DSP联合实验室主任;西北师范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兼职教授;甘肃省科技情报学会理事,甘肃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专家委员会专家,甘肃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专家指导委员会专家,甘肃省民营科技企业联合会专家团专家,甘肃省通信企业协会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主要进行数字图像处理和智能信息处理等相关方面的研究。(来自: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张晓萍,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入选者,现任全国电子学会微波分会委员,中国兵工学会专业委员会委员、《兰州大学学报》编辑委员会委员、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现代通信技术研究所所长。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有微流体光学控制及检测技术、非侵入式智能光电传感技术与应用、超高速(来自:考研派小站公众号)超距离光纤通信系统的优化设计等多个领域。
 
陈晓云,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计算机学会高级会员,数据库专委会委员,理论计算机科学专委会委员,信息存储技术专委会委员,教育部文科计算机基础教学教指委委员,兰州大学IBM技术中心LINUX技术培训与推广中心主任,计算机软件与理论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数据挖掘、数据仓库、Web挖掘、
兰州大学

添加兰州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兰州大学考研分数线、兰州大学报录比、兰州大学考研群、兰州大学学姐微信、兰州大学考研真题、兰州大学专业目录、兰州大学排名、兰州大学保研、兰州大学公众号、兰州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兰州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兰州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本文来源:http://www.abikesmart.com.cn/lanzhoudaxue/zhuanye_344520.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