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考研大纲2017

更新时间:2022-04-27 15:47:05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教育学
Add 研究生学姐
为你免费答疑

教育学考研大纲2017 2017年考研大纲已公布,我们第一时间为参加2017考研的同学们提供最新考研大纲信息。

 ?、?、考试性质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教育学学科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掌握教育学学科大学本科阶段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水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教育学学科优秀本科毕业生所能达到的及格及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择优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考查目标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涵盖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和教育研究方法等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教育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必答题为270分,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

  教育学原理约100分

  中外教育史约100分

  教育心理学约40分

  教育研究方法约30分

 ?。ǘ┍匮√馕?0分,考生必须在两道试题中选取一道作答。第I道题考查教育心理学的内容,第Ⅱ道题考查教育研究方法的内容??忌袅教舛蓟卮?,只按第I道题的成绩计入总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单项选择题45小题,每小题2分,共90分

  辨析题3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简答题5小题,每小题15分,共75分

  分析论述题3小题,每小题30分,共90分

 ?、?、考查内容

  教育学原理

  【考查目标】

  1.准确识记教育学的基础知识。

  2.正确理解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3.能够运用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分析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

  一、教育学概述

 ?。ㄒ唬┙逃У难芯慷韵?br />
 ?。ǘ┙逃У难芯咳挝?br />
 ?。ㄈ┙逃У牟敕⒄?br />
  1.教育学的萌芽

  2.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3.20世纪以来教育学的发展

  二、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

 ?。ㄒ唬┙逃母拍?br />
  1."教育"定义的类型

  2.教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ǘ┙逃慕峁褂牍δ?br />
  1.教育的结构

  教育活动的结构;教育系统的结构。

  2.教育的功能

  个体发展功能与社会发展功能;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

 ?。ㄈ┪夜赜诮逃局饰侍獾闹饕鄣?br />
  教育是上层建筑;教育是生产力;教育具有上层建筑和生产力的双重属性;教育是一种综合性的社会实践活动;教育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过程;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ㄋ模┕赜诮逃鹪吹闹饕鄣?br />
  1.生物起源说

  2.心理起源说

  3.劳动起源说

 ?。ㄎ澹┙逃姆⒄?br />
  1.古代教育的特征

  2.近代教育的特征

  3.现代教育的特征

  三、教育与社会发展

 ?。ㄒ唬┕赜诮逃肷缁峁叵档闹饕砺?br />
  教育独立论;教育万能论;人力资本论;筛选假设理论;劳动力市场理论

 ?。ǘ┙逃纳缁嶂圃夹?br />
  1.生产力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2.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3.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4.科学技术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5.人口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ㄈ┙逃纳缁峁δ?br />
  l.教育的经济功能

  2.教育的政治功能

  3.教育的文化功能

  4.教育的科技功能

  5.教育的人口功能

 ?。ㄋ模┑贝缁岱⒄苟越逃男枨笥胩粽?br />
  现代化与教育变革;全球化与教育变革;知识经济与教育变革;信息社会与教育变革;多元文化与教育变革。

  四、教育与人的发展

 ?。?)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其对教育的制约

  1.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特点

  发展的顺序性;发展的阶段性;发展的差异性;发展的不平衡性。

  2.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对教育的制约

 ?。ǘ?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

  l.关于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因素的主要观点

  单因素论与多因素论;内发论与外铄论;内因与外因交互作用论。

  2.遗传素质及其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3.环境及其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ㄈ┭=逃谌说纳硇姆⒄怪械淖饔?br />
  1.个体个性化与个体社会化

  2.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及有效发挥的条件

  五、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

 ?。ㄒ唬┙逃康?br />
  l.教育目的的概念

  教育目的的定义;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的关系。

  2.关于教育目的的主要理论

  个人本位论,社会本位论;内在目的论,外在目的论;教育准备生活说,教育适应生活说;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3.教育目的确立的依据

  4.我国的教育目的

  1949年以来各个时期的教育目的;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

  5.全面发展教育的构成

  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全面发展教育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

 ?。ǘ┡嘌勘?br />
  1.培养目标的概念

  培养目标的定义;培养目标与教育目的的关系。

  2.我国中小学培养目标

  六、教育制度

 ?。?)教育制度的概念

 ?。ǘ┭=逃贫?br />
  1.学制的概念与要素

  2.学制确立的依据

  3.各级学校系统

  4.各类学校系统

  5.1949年以来我国的学制

  1951年的学制;1958年的学制改革;改革开放以来的学制改革。

 ?。ㄈ┫执逃贫雀母?br />
  1.义务教育年限的延长

  2.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综合化

  3.高等教育的大众化

  4.终身教育体系的建构

  七、课程

 ?。ㄒ唬┛纬逃肟纬汤砺?br />
  1.课程的概念

  课程的定义;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2.课程理论及主要流派

  知识中心课程理论;社会中心课程理论;学习者中心课程理论。

 ?。ǘ┛纬汤嘈?br />
  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ㄈ┛纬瘫嘀?br />
  1.泰勒原理

  2.课程计划、课程标准与教材

  3.课程日标

  课程目标的概念;课程目标的来源;课程目标与培养目标、教学目标的关系: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

  4.课程的范围与结构

  5.课程实施

  课程实施的取向;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

  6.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的含义;课程评价的模式与功能;课程评价的主要范围。

 ?。ㄋ模┛纬谈母?br />
  1.影响课程改革的主要因素

  政治因素;经济囚素;文化因素;科技革新;学生发展。

  2.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外的主要课程改革

  3.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八、教学

 ?。ㄒ唬┙萄Ц攀?br />
  l.教学的概念

  教学的定义;教学与教育、智育、上课的区别与联系。

  2.教学的主要作用与任务

 ?。ǘ┙萄Ю砺奂爸饕髋?br />
  1.教学理论概述

  学习理论及其与教学理论的关系;教学理论与课程理论的关系;教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2.当代主要教学理论流派

  行为主义教学理论;认知主义教学理论;人本主义教学理论。

 ?。ㄈ┙萄Ч?br />
  1.关于教学过程本质的主要观点

  2.教学过程中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关系;掌握知识与培养思想品德的关系;掌握知识与提高能力的关系;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关系。

  3.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的概念;教学设计的过程与方法;教学设计的模式。

 ?。ㄋ模┙萄J?br />
  1.教学模式概述

  教学模式的概念;教学模式的特点;教学模式的结构。

  2.当代国外主要教学模式

  程序教学模式;发现教学模式;掌握学习教学模式;暗示教学模式;范例教学模式;非指导性教学模式。

  3.当代我国主要教学模式

 ?。ㄎ澹┙萄г?br />
  1.教学原则的概念及确立依据

  2.中小学教学的基本原则

  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巩固性原则;量力性原则;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的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因材施教原则。

 ?。┙萄ё橹问?br />
  1.教学组织形式的历史发展

  2.班级授课制

  3.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

 ?。ㄆ撸┲行⊙СS玫慕萄Х椒?br />
  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演示法;练习法;参观法:自学辅导法

 ?。ò耍┙萄Чぷ鞯幕净方?br />
  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考评。

 ?。ň牛┙萄兰奂捌涓母?br />
  1.教学评价的含义及其功能

  2.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3.学业成就评价

  4.教学评价的改革

  九、德育

 ?。ㄒ唬┑掠攀?br />
  1.德育概念

  2.德育任务

 ?。ǘ┪夜5掠幕灸谌?br />
  1.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法制教育

  2.《小学德育纲要》与《中学德育大纲》

 ?。ㄈ┑掠?br />
  1.德育过程的要素

  2.德育过程的规律

 ?。ㄋ模┑掠?br />
  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知行统一;正面引导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发挥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照顾年龄特点与照顾个别特点相结合;教育影响的一致性;教育影响的连续性。

 ?。ㄎ澹┑掠椒?br />
  说服教育;情感陶冶;实践锻炼;自我教育;榜样示范;品德评价。

 ?。┑掠揪?br />
  直接的道德教学;间接的道德教育。

 ?。ㄆ撸┑掠J?br />
  道德认知发展模式;体谅模式;价值澄清模式;社会学习模式;集体教育模式。
十、教师与学生

 ?。ㄒ唬┙淌?br />
  1.教师的概念与类别

  2.教师职业的产生与发展

  3.教师的地位与作用

  4.教师劳动的特点

  5.教师的专业素养

  6.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与途径

  7.教师的权利与义务

 ?。ǘ┭?br />
  1.学生及学生观

  2.学生群体

  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学生群体的作用。

  3.学生的权利和义务

 ?。ㄈ┦ι叵?br />
  1.师生关系的特点与类型

  学生中心论;教师中心论。

  2.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良好师生关系的标准;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途径与方法。

  中外教育史

  【考查目标】

  1.系统掌握中外教育史的基本知识,了解教育思想演变、教育制度发展、教育实施进程的基本线索,特别是主要教育家的教育思想、重要的教育制度、重大的教育事件。

  2.准确理解有关中外教育史的基本文献,特别是其中的代表性材料。

  3.正确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评价中外教育史实,总结经验与教训,为现实的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理论启示。

  -、中国古代教育

 ?。ㄒ唬┕傺е贫鹊慕⒂?quot;六艺"教育的形成

  1.学校萌芽的传说

  2.西周的教育制度

  "学在官府";大学与小学:国学与乡学;家庭教育。

  3."六艺"教育

 ?。ǘ┧饺私惭У男似鹩氪辰逃枷氲牡旎?br />
  1.私人讲学的兴起与诸子百家私学的发展

  2.齐国的稷下学宫

  3.孔丘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

  创办私学与编订"六经";"庶、富、教"、"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与教育作用和地位;"有教无类"与教育对象;"学而优则仕"与教育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行并重;道德教育;论教师;历史影响。

  4.孟轲的教育思想

  思孟学派;"性善论"与教育作用;"明人伦"与教育目的;"大丈夫"的人格理想;"深造自得"的教学思想。

  5.荀况的教育思想

  荀况与"六经"的传授;"性恶论"与教育作用;以"大儒"为培养目标;以儒经为教学内容;"闻见知行"结合的学习过程与方法;论教师。

  6.墨家的教育思想

  "农与工肆之人"的代表;"素丝说"与教育作用;以"兼士"为培养目标;以科技和思维训练为特色的教育内容;主动、创造的教育方法。

  7.道家的教育思想

  "法自然"与教育作用;"逍遥"的人格理想;提倡怀疑的学习方法。

  8.法家的教育实践与思想

  "人性利己说"与教育作用;禁诗书与"以法为教";禁私学与"以吏为师"

  9.战国后期的教育论著

  《大学》;《中庸》;《学记》;《乐记》。

 ?。ㄈ┤逖Ф雷鹩攵辆龉俳逃J降某醪叫纬?br />
  1."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确立

  2.太学、郡国学与鸿都门学

  3.察举制度

  4.董仲舒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

  《对贤良策》与三大文教政策;论人性与教育作用;论道德教育。

  5.王充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

  对谶纬神学的批判;关于教育作用与培养目标;论学习。

 ?。ㄋ模┓饨ü医逃逯频耐晟?br />
  1.魏晋南北朝官学的变革

  西晋的国子学;南朝宋的"四馆"与总明观。

  2.隋唐时期教育体系的完备

  文教政策的探索与稳定;政府教育管理机构和体制的确立;中央和地方官学体系的完备;私学发展;学校教育发展的特点。

  3.科举制度的建立

  科举制度的萌芽与确立;科举考试的程序、科目与方法:科举制度与学校教育的关系;科举制度的影响。

  4.颜之推的教育思想

  颜之推与《颜氏家训》;论士大夫教育;论家庭教育。

  5.韩愈的教育思想

  "性三品"说与教育作用;关于人才培养和选拔的思想;论尊师重道

 ?。ㄎ澹├硌Ы逃枷牒脱5母母镉敕⒄?br />
  1.科举制度的演变与官学的改革

  科举制度的演变;学校沦为科举附庸;宋代"兴文教"政策;北宋三次兴学与"三舍法";"苏湖教法";积分法;"六等黜陟法";"监生历事";社学。

  2.书院的发展

  书院的产生与发展;《白鹿洞书院揭示》与书院教育宗旨;东林书院与书院讲会;诂经精舍、学海堂与书院学术研究;书院教育的特点。

  3.私塾与蒙学教材

  私塾的发展与种类;蒙学教材的发展、种类和特点。

  4.朱熹的教育思想

  朱熹与《四书章句集注》;"存天理,灭人欲"与教育作用;论"大学"和"小学"教育;"朱子读书法"。

  5.王守仁的教育思想

  "致良知"与教育作用;"随人分限所及"的教育原则;论教学;论儿童教育。

 ?。├硌Ы逃枷氲呐杏敕此?br />
  1.理学教育思想的批判

  2.黄宗羲的"公其非是于学校"

  3.颜元的教育思想

  颜元与漳南书院;"实德实才"的培养目标;"六斋"与"实学"的教育内容;"习行"的教学方法。

  二、中国近代教育

 ?。ㄒ唬┙逃钠鸩?br />
  1.教会学校在中国的举办

  2.洋务学堂的兴办

  洋务学堂的举办、类别和特点;京师同文馆;福建船政学堂。

  3.留学教育的起步

  幼童留美;派遣留欧。

  4."中体西用"思想与张之洞的《劝学篇》

  "中体西用"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张之洞与《劝学篇》;"中体西用"的历史作用和局限。

 ?。ǘ┙逃逑档慕?br />
  1.维新派的教育实践

  兴办学堂;兴办学会与发行报刊。

  2."百日维新"中的教育改革

  创办京师大学堂;改革科举制度。

  3.康有为的教育思想

  维新运动中的教育改革主张;《大同书》中的教育理想。

  4.梁启超的教育思想

  "开民智"、"伸民权"与教育作用;培养"新民"的教育目的;论学制:论师范教育、女子教育和儿童教育。

  5.严复的教育思想

  "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的"三育论";"体用一致"的文化教育观。

  6.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

  "壬寅学制"和"癸卯学制"的颁布;废科举,兴学堂;建立教育行政体制:确定教育宗旨。

  7.清末的留学教育

  留日教育;"庚款兴学"与留美教育。

 ?。ㄈ┙逃逯频谋涓?br />
  1.民国初年的教育改革

  制定教育方针;颁布学制;颁布课程标准。

  2.蔡元培的教育思想与实践

  "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改革北京大学的教育实践;教育独立思想。

  3.新文化运动时期和20年代的教育思潮与教育改革运动

  平民教育思潮;工读主义教育思潮;职业教育思潮;实用主义教育思潮;勤工俭学运动;科学教育思潮;国家主义教育思潮;学校教学改革与实验。

  4.教会教育的扩张与收回教育权运动

  5.1922年"新学制"

  七项标准;学制体系与特点。

  三、中国现代教育

 ?。?)南京国民政府的教育

  1.教育宗旨与教育方针的变迁

  党化教育;"三民主义"教育宗旨;"战时须作平时看"的教育方针。

  2.教育制度改革

  大学院和大学区制的试行;"戊辰学制"的颁行。

  3.学校教育发展

  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抗日战争时期的学校西迁。

  4.学校教育的管理措施

  训育制度;中小学校的童子军训练;高中以上学生的军训;中学毕业会考。

 ?。ǘ┲泄膊沉斓枷碌母锩莸亟逃?br />
  1.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的形成

  苏维埃文化教育总方针;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方针。

  2,干部教育

  干部在职培训;干部学校教育;"抗大"。

  3.群众教育

  4.普通教育

  根据地的小学教育;解放区中小学教育的正规化;解放区高等教育的整顿与建设。

  5.革命根据地教育的基本经验

 ?。ㄈ┫执逃业慕逃砺塾胧导?br />
  1.杨贤江与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

  论教育本质;"全人生指导"与青年教育。

  2.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与实践

  职业教育的探索;职业教育思想体系。

  3.晏阳初的乡村教育实验

  "四大教育"与"三大方式";"化农民"与"农民化"。

  4.梁漱溟的乡村教育建设

  乡村建设和乡村教育理论;乡村教育的实施。

  5.陈鹤琴的"活教育"探索

  儿童教育和"活教育"实验;"活教育"思想体系。

  6.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与实践

  "生活教育"实践:晓庄学校;山海工学团;"小先生制";育才学校;"生活教育"理论体系。

  四、外国古代教育

 ?。ㄒ唬┒轿拿鞴殴慕逃?br />
  1.巴比伦的教育

  巴比伦的学校:巴比伦学校的教学内容与方法。

  2.古代埃及的教育

  古代埃及的学校;古代埃及学校教育的内容与方法。

  3.古代印度的教育

  婆罗门教育;佛教教育。

  4.古代东方文明古国教育发展的特点

 ?。ǘ┕畔@敖逃?br />
  1.古风时代的教育

  斯巴达教育;雅典教育。

  2.古典时代的教育

  "智者派"的教育活动与教育贡献。

  3.希腊化时期的教育

  4.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

  教育目的论;德育论;智育论;"苏格拉底方法"。

  5.柏拉图的教育思想

  "学习即回忆";《理想国》中的教育观。

  6.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

  灵魂论与教育;教育作用论。

 ?。ㄈ┕怕蘼斫逃?br />
  1.共和时期的罗马教育

  2.帝国时期的罗马教育

  3.古罗马的教育思想

  西塞罗的教育思想;昆体良的教育思想;奥古斯丁的教育思想。

 ?。ㄋ模┪髋分惺兰徒逃?br />
  1.基督教教育

  基督教的教育形式、机构和教育内容;基督教的教育思想。

  2.封建主贵族的世俗教育

  宫廷学校;骑士教育。

  3.中世纪大学的形成与发展

  4.新兴市民阶层的形成和城市学校的发展

 ?。ㄎ澹┌菡纪⒂氚⒗慕逃?br />
  1.拜占廷的教育

  教育概况;教育的特点及其影响。

  2.阿拉伯的教育

  教育概况;教育的特点及其影响。

  五、外国近代教育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

  1.人文主义教育

  意大利人文主义教育;北欧人文主义教育;人文主义教育的基本特征。

  2.新教教育

  路德派新教的教育主张与教育实践;加尔文派新教的教育主张;英国国教派的教育主张

  3.天主教教育

  耶稣会的学校;耶稣会学校的组织管理与教学方式。

 ?。ǘ┡访乐饕液腿毡镜慕逃?br />
  1.英国近代教育

  教育概况;教育思想:洛克、斯宾塞论教育。

  2.法国近代教育

  教育概况;教育思想:爱尔维修、狄德罗、拉夏洛泰论教育;法国大革命时期的主要教育改革方案和教育主张。

  3.德国近代教育

  教育概况;教育思想:第斯多惠论教育。

  4.俄国近代教育

  教育概况;教育思想:乌申斯基论教育。

  5.美国近代教育

  教育概况;教育思想:贺拉斯?曼论教育。

  6.日本近代教育

  教育概况;教育思想;福泽谕吉论教育。

 ?。ㄈ┪髋方逃枷?br />
  1.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

  论教育的目的和作用;论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论普及教育和统一学制;论学年制和班级授课制;论教学原则;论道德教育;教育管理思想。

  2.卢梭的教育思想

  自然教育理论及其影响:公民教育理论。

  3.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

  教育实践活动;论教育目的;论教育心理学化;论要素教育;建立初等学校各科教学法;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4.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

  教育实践活动;教育思想的理论基??;道德教育理论;课程理论;教学理论;赫尔巴特教育思想的传播。

  5.福禄培尔的教育思想

  论教育的基本原理;幼儿园教育理论。

  6.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教育思想

  对空想社会主义教育思想的批判继承;论教育与社会的关系;论教育与社会生产;论人的本质和个性形成;论人的全面发展与教育的关系: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重大意义。

  六、外国现代教育

 ?。ㄒ唬?9世纪末至20世纪前期欧美教育思潮和教育实验

  1.新教育运动

  新教育运动的形成和发展;新教育运动中的著名实验;新教育运动中的主要理论:梅伊曼、拉伊的实验教育学,凯兴斯泰纳的"公民教育"与"劳作学校"理论,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

  2.进步教育运动

  进步教育运动始末;进步教育实验:昆西教学法、有机教育学校、葛雷制、道尔顿制、文纳特卡计划、设计教学法。

 ?。ǘ┡访乐饕液腿毡镜南执逃贫?br />
  1.英国教育的发展

  《巴尔福教育法》与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变化;《费舍教育法》;《哈多报告》;《斯宾斯报告》;《1944年教育法》;"罗宾斯原则";《雷沃休姆报告》;《1988年教育改革法》。

  2.法国教育的发展

  《费里教育法》;统-学校运动与学制改革;中学课程的改革;《阿斯蒂埃法》与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郎之万一瓦隆教育改革方案》;《教育改革法》;《高等教育方向指导法》(《富尔法案》);《法国学校体制现代化建议》(《哈比改革》);《课程宪章》。

  3.德国教育的发展

  德意志帝国与魏玛共和国时期的教育;《改组和统一公立普通学校教育的总纲计划》;《高等学校总纲法》。

  4.美国教育的发展

  中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中等教育的基本原则》、"八年研究";初级学院运动;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全国职业教育促进会"、《史密斯一休斯法案》。

  《国防教育法》和20世纪60年代的教育改革;20世纪70年代的教育改革:生计教育、"返回基础";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教育改革:《国家在?;校航逃母锸圃诒匦小?。

  5.日本教育的发展

  20世纪初期至20年代末的教育改革与发展:《教育敕语》、《大学令》;军国主义教育体制的形成和发展。

  《教育基本法》和《学校教育法》;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教育改革。

  6.苏联教育的发展

  建国初期的教育改革;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内容及成效;《统一劳动学校规程》。

  20世纪20年代的学制调整和教学改革实验:"综合教学大纲"、"劳动教学法";20世纪30年代教育的调整、巩固和发展:《关于小学和中学的决定》。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教育改革:1958年的教育改革、1966年的教育改革、1977年以后的教育改革。

  苏联教育思想:马卡连柯的教育思想、凯洛夫的《教育学》、赞科夫的教学理论、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论。

 ?。ㄈ┫执访澜逃枷?br />
  1.杜威的教育思想

  教育实践活动;论教育的本质;论教育的目的;论课程与教材;论思维与教学方法;论道德教育;杜威教育思想的影响。

  2.现代欧美教育思潮

  改造主义教育;要素主义教育;永恒主义教育;新托马斯主义教育;存在主义教育;新行为主义教育;结构主义教育;分析教育哲学;终身教育思潮;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潮。

  教育心理学

  【考查目标】

  1.识记与了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代表人物及其主要实验事实。

  2.理解和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对教育工作的启示。

  3.运用教育心理学的基本规律和主要理论,解释有关教育现象,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一、教育心理学概述

 ?。ㄒ唬┙逃睦硌У难芯慷韵?br />
 ?。ǘ┙逃睦硌У难芯咳挝?br />
 ?。ㄈ┙逃睦硌У睦贩⒄?br />
  1.教育心理学的起源

  2.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

  3.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趋势

  二、心理发展与教育

 ?。ㄒ唬┬睦矸⒄挂话愎媛捎虢逃?br />
  1.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与教育

  2.人格发展的一般规律与教育

 ?。ǘ┤现⒄估砺塾虢逃?br />
  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2.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3.认知发展理论的教育启示

 ?。ㄈ┤烁穹⒄估砺塾虢逃?br />
  1.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2.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3.人格发展理论的教育含义

 ?。ㄋ模┬睦矸⒄沟牟钜煊虢逃?br />
  1.智能差异与教育

  2.人格差异与教育

  3.认知方式差异与教育

  4.性别差异与教育

  三、学习及其理论解释

 ?。ㄒ唬┭暗囊话愀攀?br />
  1.学习的基本含义

  2.学习的分类体系

  学习主体分类;学习水平分类;学习性质分类;学习结果分类。

 ?。ǘ┭暗牧崂砺?br />
  1.经典性条件作用说

  巴甫洛夫的经典实验;经典性条件作用的主要规律;华生对经典条件作用的发展;经典性条件作用的教育应用。

  2.操作性条件作用说

  桑代克的联结一试误说;斯金纳的经典实验及行为分类;操作性条件作用的主要规律;程序教学与行为矫正。

  3.观察(社会)学习理论

  观察学习的早期探索;班杜拉的经典实验与发现;观察学习的基本过程与条件;观察学习理论的教育应用。

 ?。ㄈ┭暗娜现砺?br />
  1.早期的认知学习理论

  格式塔学派的完形-顿悟说;托尔曼的认知--目的说;早期认知学习理论的启示。

  2.布鲁纳的认知一发现说

  认知学习观;结构教学观;发现学习。

  3.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说

  有意义学习的实质和条件;认知同化理论与先行组织策略;接受学习的界定及评价。

  4.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式;学习阶段及教学设计。

 ?。ㄋ模┭暗慕ü估砺?br />
  1.建构主义的思想渊源与理论取向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知识观;学生观;学习观(主动建构性;活动情境性;社会互动性)。

  3.认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应用

  4.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应用

 ?。ㄎ澹┭暗娜吮纠砺?br />
  1.罗杰斯的人格与治疗观

  2.罗杰斯的学习与教学观

  3.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应用

  四、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的实质及其作用

  1.学习动机的含义

  2.学习动机的分类

  3.学习动机的作用

 ?。ǘ┭岸闹饕砺?br />
  1.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

  2.学习动机的人本理论

  需要层次理论;自由学习理论。

  3.学习动机的认知理论

  期望--价值理论;成败归因理论;自我效能感理论;自我价值理论;目标定向理论。

 ?。ㄈ┭岸呐嘌爰し?br />
  1.学习动机的培养

  2.学习动机的激发

  五、知识的建构

 ?。ǎ┲都爸督ü?br />
  1.知识及其类型

  2.知识建构的基本机制

 ?。ǘ┲兜睦斫?br />
  1.知识理解的类型

  2.知识理解的过程

  3.影响知识理解的因素

 ?。ㄈ┐砦蟾拍畹淖?br />
  1.错误概念的性质

  2.概念转变及其过程

  3.影响概念转变的因素

  4.为概念转变而教的策略

 ?。ㄋ模┲兜恼嫌胗τ?br />
  1.知识的整合与深化

  2.知识的应用与迁移
六、技能的形成

 ?。ㄒ唬┘寄芗捌渥饔?br />
  1.技能及其特点

  2.技能的类型

  3.技能的作用

 ?。ǘ┬闹羌寄艿男纬捎肱嘌?br />
  1.心智技能的原型模拟

  2.心智技能的形成过程

  3.心智技能的培养方法

 ?。ㄈ┎僮骷寄艿男纬捎胙盗?br />
  1.操作技能的主要类型

  2.操作技能的形成过程

  3.操作技能的训练要求

  七、学习策略及其教学

 ?。?)学习策略及其结构

  1.学习策略的概念

  2.学习策略的结构

 ?。ǘ┤现呗约捌浣萄?br />
  1.注意策略

  2.精细加工策略

  3.复述策略

  4.编码与组织策略

 ?。ㄈ┰现呗约捌浣萄?br />
  1.元认知及其作用

  2.元认知策略

 ?。ㄋ模┳试垂芾聿呗约捌浣萄?br />
  1.时间管理策略

  2.努力管理策略

  3.学业求助策略

  八、问题解决能力与创造性的培养

 ?。ㄒ唬┑贝泄啬芰Φ幕纠砺?br />
  1.传统智力理论

  2.多元智力理论

  3.成功智力理论

 ?。ǘ┪侍饨饩龅氖抵视牍?br />
  1.问题及其问题解决

  2.问题解决的基本过程

 ?。ㄈ┪侍饨饩龅挠跋煲蛩?br />
  1.有关的知识经验

  2.个体的智能与动机

  3.问题情境与表征方式

  4.思维定势与功能固着

  5.原型启发与酝酿效应

 ?。ㄋ模┪侍饨饩瞿芰Φ呐嘌?br />
  1.充分利用已有经验,形成知识结构体系

  2.分析问题的构成,把握问题解决规律

  3.开展研究性学习,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4.教授问题解决策略,灵活变换问题

  5.允许学生大胆猜想,鼓励实践验证

 ?。ㄎ澹┐丛煨约捌渑嘌?br />
  1.创造性的基本概念

  2.创造性的基本结构

  3.创造性的培养措施

  九、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

 ?。ㄒ唬┥缁峁娣堆坝肫返路⒄沟氖抵?br />
  1.社会规范学习的含义

  2.品德发展的实质

 ?。ǘ┥缁峁娣堆暗墓逃胩跫?br />
  1.社会规范的遵从

  2.社会规范的认同

  3.社会规范的内化

 ?。ㄈ┢返碌男纬晒逃肱嘌?br />
  1.道德认知的形成与培养

  2.道德情感的形成与培养

  3.道德行为的形成与培养

 ?。ㄋ模┢返虏涣嫉慕谜?br />
  1.品德不良的含义与类型

  2.品德不良的成因分析

  3.品德不良的纠正与教育

  教育研究方法

  【考查目标】

  1.了解教育研究的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理解教育研究方法的重要术语、基本概念,掌握教育研究方法的一般原理及主要研究方法。

  2.具有进行教育研究选题及研究方案设计、查阅文献资料、收集和分析研究资料、撰写研究报告和学术论文等的初步能力。

  3.能够运用教育研究原理分析和评论教育研究设计、成果及典型案例。

 ?。?、教育研究概述

 ?。ㄒ唬┙逃芯康慕缢?br />
  1.教育研究的含义

  2.教育研究的意义

  3.教育研究的类型

  价值研究与事实研究;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

 ?。ǘ┙逃芯康睦?、现状和发展趋势

  1.教育研究的发展历程

  2.我国教育研究的现状及问题

  3.教育研究的主要发展趋势

 ?。ㄈ┙逃芯康幕驹?br />
  1.客观性原则

  2.创新性原则

  3.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4.伦理原则

 ?。ㄋ模┙逃芯康囊话愎?br />
  1.选题阶段

  2.研究设计阶段

  3.搜集资料阶段

  4.整理与分析资料阶段

  5.撰写研究报告阶段

  6.总结与评价阶段

 ?。ㄎ澹┙逃芯糠椒捌淅嘈?br />
  1.教育研究方法的含义及特点

  2.教育研究方法的功能

  3.教育研究方法的基本类型

  理论方法(归纳、演绎、类比,分类、比较、分析、综合、概括);

  实证方法(观察、问卷、访谈、测量);

  实验研究方法(前实验、准实验、真实验);

  历史研究方法(文献法、内容分析法)。

  二、教育研究的选题与设计

 ?。?)选题的主要来源

  1.社会变革与发展对教育研究提出的问题

  2.学科理论的深化、拓展或转型中产生的问题

  3.研究者个人在教育实践中观察与思考产生的问题

 ?。ǘ┭√獾幕疽?br />
  1.问题有研究价值

  2.问题提出有一定的科学理论依据和事实依据

  3.问题表述必须具体明确

  4.问题研究要有可行性

 ?。ㄈ┛翁庋芯康纳杓?br />
  1.教育研究假设

  假设的含义与作用;假设的主要类型;假设涉及的主要变量: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假设表述的规范性要求。

  2.教育研究方案的制定

  选择研究对象(抽样);确定研究方法;制定研究计划。

 ?。ㄋ模┛翁饴壑さ幕灸谌?br />
  1.选题价值论证

  2.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3.课题研究基本思路论证

  4.课题研究步骤、方法及手段论证

  5.课题研究可行性论证

  三、教育文献检索

 ?。ㄒ唬┙逃南赘攀?br />
  1.教育文献的含义

  2.教育文献在教育研究中的作用

 ?。ǘ┙逃南椎闹掷嗉爸饕植?br />
  1.教育文献的等级

  2.教育文献的主要分布

 ?。ㄈ┙逃南准焖鞯幕竟碳爸饕椒?br />
  1.教育文献检索的基本过程

  分析和准备阶段;搜索阶段;加工阶段。

  2.教育文献检索的主要方法

  顺查法;逆查法;引文查找法;综合查找法。

  3.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文献检索中的应用

 ?。ㄋ模┙逃南准焖鞯囊?br />
  1.全面、准确地检索教育文献

  2.确认文献的真实性(内审法、外审法)

  3.撰写教育文献综述报告

  四、教育观察研究

 ?。ㄒ唬┙逃鄄煅芯扛攀?br />
  1.教育观察的含义

  2.教育观察研究的特点及优缺点

 ?。ǘ┙逃鄄煅芯康幕纠嘈?br />
  1.自然情境中的观察与实验室观察

  2.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

  3.参与式观察与非参与式观察

  4.结构式观察与非结构式观察

 ?。ㄈ┙逃鄄煅芯康氖凳┏绦?br />
  1.教育观察的实施程序

  界定研究问题,明确观察目的和意义;编制观察提纲,进入研究情境;实施观察,收集、记录资料;分析资料,得出研究结论。

  2.教育观察研究的记录方法

  描述记录(日记描述法、轶事记录法、连续记录法);取样记录(时间取样、事件取样);行为检核表。

  五、教育调查研究

 ?。ㄒ唬┙逃鞑檠芯扛攀?br />
  1.教育调查研究的含义及特点

  2.教育调查研究的类型

  普遍调查、抽样调查、个案调查;

  现状调查、相关调查、发展调查、预测调查;

  问卷调查、访谈调查、测量调查、调查表法。

  3.教育调查研究的一般步骤

  确定调查课题;选择调查对象;确定调查方法和手段,编制和选用调查工具;制定调查计划;实施调查;整理、分析调查资料,撰写调查报告。

 ?。ǘ┪示淼鞑?br />
  1.问卷调查的特点及优缺点

  2.问卷的构成

  3.问题的设计

  问题设计的基本要求;问题的形式;问题答案的格式。

 ?。ㄈ┓锰傅鞑?br />
  1.访谈调查特点及优缺点

  2.访谈调查的类型

  结构性访谈调查和非结构性访谈调查;一次性访谈调查和重复性访谈调查;个别访谈调查和集体访谈调查。

  3.访谈调查的过程

  选择访谈对象;准备访谈提纲和访谈计划;正式访谈。

 ?。ㄋ模┎饬康鞑?br />
  1.测量调查的含义

  2.测量调查的类型

  定名测量、定序测量、定距测量、比率测量;

  学业成就测量、智力测量、能力倾向测量、人格测量。

  3.测量工具的评价指标

  效度;信度;难度;区分度。

  六、教育实验研究

 ?。ㄒ唬┙逃笛檠芯扛攀?br />
  1.教育实验研究的含义

  2.教育实验研究的特点及优缺点

  3.教育实验研究历史发展的两条基本线索

  借鉴、模仿自然科学实验;从一般教育活动分化发展而形成。

  4.教育实验研究的主要功能

  5.教育实验研究的基本程序

  教育实验的准备阶段(教育实验研究的设计);教育实验的实施阶段;教育实验的总结推广阶段。

 ?。ǘ┙逃笛榈幕纠嘈?br />
  1.实验室实验与自然实验

  2.探索性实验与验证性实验

  3单因素实验与多因素实验

  4.前实验、准实验与真实验

 ?。ㄈ┙逃笛檠芯康男Ф?br />
  1.教育实验研究效度的含义

  2.教育实验研究的内在效度

  3,教育实验研究的外在效度

 ?。ㄋ模┙逃笛榈谋淞靠刂?br />
  1.教育实验变量控制的含义

  2.教育实验变量控制的主要方法

 ?。ㄎ澹┙逃笛樯杓频闹饕袷?br />
  1.单组前后测设计的格式及优缺点

  2.非随机分派控制组前后测设计的格式及优缺点

  3.随机分派控制组后测设计的格式及优缺点

  4.随机分派控制组前后测设计的格式及优缺点

  5.所罗门四组设计的格式及优缺点

  七、教育行动研究

 ?。?)教育行动研究概述

  1.教育行动研究的产生与发展

  2.教育行动研究的含义

  3.教育行动研究的特点及优缺点

 ?。ǘ┙逃卸芯康幕静街?br />
  计划;行动;观察;反思。

  八、教育研究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ㄒ唬┙逃芯孔柿系恼?br />
  1.资料整理的意义

  2.资料整理的步骤

  审核;分类;汇总。

 ?。ǘ┙逃芯孔柿系亩糠治?br />
  1.定量分析的概念

  2.定量分析的方法

  数据描述(集中量数、差异量数、地位量数、相关系数的含义及种类);数据推断(参数估计、统计检验的含义及种类)。

 ?。ㄈ┙逃芯孔柿系亩ㄐ苑治?br />
  1.定性分析的概念

  2.定性分析的过程

  3.定性分析的主要方法

  因果分析;归纳分析;比较分析;系统分析。

  九、教育研究报告的撰写

 ?。ㄒ唬┙逃芯勘ǜ娴闹饕嘈?br />
  1.教育调查报告及其构成

  2.教育实验报告及其构成

  3.学术论文及其构成

 ?。ǘ┙逃芯勘ǜ孀吹幕疽?br />
  1.在科学求实的基础上创新

  2.观点和材料一致

  3.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借鉴吸收

  4.书写格式符合规范,文字精练、简洁,表达准确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