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研究生考试科目和考研参考书目

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浙江大学考研分数线、浙江大学报录比、浙江大学考研群、浙江大学学姐微信、浙江大学考研真题、浙江大学专业目录、浙江大学排名、浙江大学保研、浙江大学公众号、浙江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浙江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考研真题资料优惠价原价选择
加入购物车立即购买

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材,也叫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考研参考书、指定书目等等,是考验专业课复习过程中最重要的资料??佳惺且恢终攵孕院芮康目际韵钅?,参考书目由报考院校的研究生院制定,考试内容基本上围绕着参考书目展开,而绝大多数专业课都是由院校自行出题,因而就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指定性。另外将参考书目与真题结合使用可以分析出出题人的风格和倾向,反复研究之后考生完全可以自行划出重点内容和必考内容。许多考生不重视院系公布的参考书目而把全部精力放在笔记和其他参考资料上,不按照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考研指定的书目进行复习,那么即使复习的再好,实力再强,也很有可能会在专业课上栽跟头?!?a >手机访问】

Add 浙江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答疑,送资源

在购买参考书时应当注意公布的参考书的年份和版本,如果版本过旧找不到原书,使用新版本也是可以的,但是应当注意将旧版本与新版本不同的内容进行补充??佳信傻目佳衅档滥诤写罅坑胖实目翁媒惨遄试?,欢迎考生前去查询和购买。
需要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考研参考书目详细信息的同学,可以点击右侧的联系学姐,考研派的学姐回为你做最专业的解答

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研究生分数线

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考研大纲的时候需要对该专业以及该学校进行全方位的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考研大纲就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佳写蟾偈怯筛髟盒5难芯可褐贫ú⒐嫉?,包括考试的内容、参考书目、研究方向等等内容,直接决定了考生在复习期间的主要内容和侧重点。通过对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考研参考书目进行分析可以大致了解该专业的考研试题设置方向,考生应当认真阅读考试大纲中公布的考试科目,选择合适的复习资料,有针对性得进行复习,防止出现事倍功半的无用劳动??忌部梢远钥韪米ㄒ档牟煌盒?际源蟾俳泻嵯虮冉?,对比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院校和专业。许多考生在备考期间不重视考试大纲的内容,往往会将许多重要的信息遗漏或是导致复习的方向出现偏差,这都是不应该出现的失误以及错误??佳信傻男”嗵嵝迅魑豢佳械男』锇槊且欢ㄒ厥涌佳写蟾俚哪谌菖?。

      姓名:李际军
  性别:男
  职称:副教授
  在岗性质:全职在岗
  学院/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招生资格类别: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CAD/CAM,计算机图形学,曲面造型,逆向工程;动漫设计,游戏引擎开发
  Email:lijijun@cs.zju.edu.cn

  ?个人简介
  李际军男,1967年10月生,山东青岛人,博士,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人工智能所副教授。研究方向:CAD/CG,曲面造型/重构,逆向工程,计算机图形学,游戏引擎设计、三维虚拟服装设计及动画效果展示软件开发等。

  ?参加或主持的项目
  ◆逆向工程CAD建模关键技术及产品化系统的研究(国家863项目,编号为863-511-942-018);主要参加者;
  ◆国家计委产业化前期关键技术与成套设备研制开发项目:面向区域经济发展的高技术产品开发系统(计高技[1998]2077批文);参加者;
  ◆型号工程复杂曲面模具反求工程(成都飞机公司合作开发,获得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主要参加者);参加者;
  ◆杭州市科技发展计划:任意拓扑类型数据构造曲面实用软件的产业化研究(编号:2003131E14),项目负责人;
  ◆宁波市科技合作计划项目:基于柔性测量的数字化造型软件及其应用(编号:2003D10011),项目负责人;
  ◆宁波科技攻关计划:基于NURBS理论的塑料产品三维造型软件开发(项目编号:200502B1001022),负责人;
  ◆金华科技攻关计划:基于3D拟人模特的虚拟服装设计及演示动画引擎技术,负责人;
  ◆浙江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面向汽车零部件模具的柔性测量曲面造型系统开发(编号:2004C21G2010027),项目负责人;
  ◆企业合作项目:无线负载检测报警器(编号:124001-I20418),项目负责人;
  ◆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网络化,智能化审计软件的产业化研究(项目编号:2004C31G2010077)参加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基金:基于多幅图象的VisualHull重构及表面属性建模算法研究(批准号60373031),参加者,算法设计;
  ◆973计划课题:虚拟现实的基础理论、算法及其实现,参加者,算法设计;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基于特征的汽车零部件参数化逆向曲面造型系统关键技术研究,课题编号:2006AA04Z106,项目负责人;
  ◆国家自然基金项目:虚拟服装设计中拟人模特及动画逼真演示相关算法研究,项目负责人;     姓名:郑增威
  性别:男
  职称:教授
  在岗性质:全职在岗
  学院/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招生资格类别: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传感器网络、高性能嵌入式计算、普适计算、操作系统
  Email:zhengzw@zucc.edu.cn

  ?个人简介: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科研部、研究生部副部长,兼任浙江大学城市学院计算机系统工程研究所所长,高性能嵌入式计算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计算机学会普适计算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传感器网络、高性能嵌入式计算、普适计算等领域的研发工作,近年主持国家级、省部级项目6项,市级项目多项;主持获省地厅级科研成果奖2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40余篇学术论文,其中,SCI、EI收录16篇;获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证书4项;授权专利18项(其中,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项),已受理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0项。先后入选杭州市新世纪“131”优秀中青年人才第一层次培养人?。?006)、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培养人?。?008)。2006年7月获评杭州市“131”优秀中青年人才培养人选先进个人;2011年5月获杭州市131人才证书。 浙江大学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特色鲜明的,并且在国内外都有很大影响力的综合性研究类大学,它涵盖了众多门类,也有很强大的师资力量,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刘仰光导师吧!
姓名:李际军
  性别:男
  职称:副教授
  在岗性质:全职在岗
  学院/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招生资格类别: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CAD/CAM,计算机图形学,曲面造型,逆向工程;动漫设计,游戏引擎开发
  Email:lijijun@cs.zju.edu.cn

  ?个人简介
  李际军男,1967年10月生,山东青岛人,博士,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人工智能所副教授。研究方向:CAD/CG,曲面造型/重构,逆向工程,计算机图形学,游戏引擎设计、三维虚拟服装设计及动画效果展示软件开发等。

  ?参加或主持的项目
  ◆逆向工程CAD建模关键技术及产品化系统的研究(国家863项目,编号为863-511-942-018);主要参加者;
  ◆国家计委产业化前期关键技术与成套设备研制开发项目:面向区域经济发展的高技术产品开发系统(计高技[1998]2077批文);参加者;
  ◆型号工程复杂曲面模具反求工程(成都飞机公司合作开发,获得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主要参加者);参加者;
  ◆杭州市科技发展计划:任意拓扑类型数据构造曲面实用软件的产业化研究(编号:2003131E14),项目负责人;
  ◆宁波市科技合作计划项目:基于柔性测量的数字化造型软件及其应用(编号:2003D10011),项目负责人;
  ◆宁波科技攻关计划:基于NURBS理论的塑料产品三维造型软件开发(项目编号:200502B1001022),负责人;
  ◆金华科技攻关计划:基于3D拟人模特的虚拟服装设计及演示动画引擎技术,负责人;
  ◆浙江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面向汽车零部件模具的柔性测量曲面造型系统开发(编号:2004C21G2010027),项目负责人;
  ◆企业合作项目:无线负载检测报警器(编号:124001-I20418),项目负责人;
  ◆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网络化,智能化审计软件的产业化研究(项目编号:2004C31G2010077)参加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基金:基于多幅图象的VisualHull重构及表面属性建模算法研究(批准号60373031),参加者,算法设计;
  ◆973计划课题:虚拟现实的基础理论、算法及其实现,参加者,算法设计;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基于特征的汽车零部件参数化逆向曲面造型系统关键技术研究,课题编号:2006AA04Z106,项目负责人;
  ◆国家自然基金项目:虚拟服装设计中拟人模特及动画逼真演示相关算法研究,项目负责人; 浙江大学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特色鲜明的,并且在国内外都有很大影响力的综合性研究类大学,它涵盖了众多门类,也有很强大的师资力量,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邢卫导师吧!
  • 姓名:邢卫
  •   性别:男
  •   职称:副教授
  •   在岗性质:全职在岗
  •   学院/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   招生资格类别:硕士生导师
  •   研究方向: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技术
  •   Email:wxing@zju.edu.cn

  ?个人简介
  邢卫,男,1967年生,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92年起先后在浙江大学工业控制技术国家实验室、浙江大学信息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系、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任职;1994年晋升讲师,2000年12月晋升副教授;2011年2月至2012年7月作为援疆干部,任塔里木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学校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近年来,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课题“动漫内容的发布交易技术与服务”和浙江省重大科技计划项目“数字媒体网络家庭智能终端研究与开发”、“多层次职业技术教育网络平台研究与应用示范”等多项;作为技术负责人或主要骨干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数字媒体网络系统及关键技术研究”、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现代农村信息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基层农村综合信息服务技术集成与应用”课题、教育部“百万册数字图书服务系统IPv6升级”项目、浙江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浙江省信息化科技村镇建设与示范”、“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关键技术与设备研究及其应用”等多项?;竦每蒲谐晒?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2项,获发明专利授权4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持有软件著作权20余项。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近十年已有30多位研究生在他指导下毕业并获得学位。   姓名:董亚波
  性别:男
  职称:副教授
  在岗性质:全职在岗
  学院/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招生资格类别: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无线传感器网络,嵌入式系统,网络安全
  Email:dongyb@zju.edu.cn

  ?个人简介
  董亚波,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计算机应用专业博士,于2002年8月在浙江大学获计算机应用工学博士学位。目前在浙江大学人工智能研究所任教,主要研究方向为无线传感器网络、VANET与智能交通、网络安全、嵌入式系统等方面的研究开发工作。在无线传感器网络方面,重点开展了低功耗低成本无线传感网节点与低功耗无线图像传感器节点的体系结构、低功耗无线自组网技术、无线低功耗宽带数据传输技术等研究开发工作,所开展的研究工作得到了973计划项目“无线传感网络节点系统的体系结构研究”、国家指南针专项计划“物联网在敦煌莫高窟?;ず涂爬弥械挠τ醚芯坑胧痉?rdquo;、唐仲英基金项目等多个基金项目的资助。在上述研究工作基础上,研发出的无线微环境监测系统已经在敦煌莫高窟微气象监测项目、农业温室环境监控项目、室内环境监控系统等多个项目中得到应用。其中,在敦煌莫高窟微气象监测项目部署实施了200多个无线环境传感器,并已连续运行多年,是全国乃至全球较早的大规模长期实际运行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得到国家文物局的高度重视,并正在向全国重点文化遗址单位推广。在VANET与智能交通研究方面,重点开展了车间网络互联、车辆运行状态采集与预警、碰撞预警等车辆主动安全防护技术、道路与停车场交通信息采集与智能处理等研究开发工作,所开展的研究工作得到了863计划项目“面向汽车安全的车辆网络体系结构和组网技术研究”、浙江省教育厅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基于无线传感网的智能交通车流量监测系统研究与应用示范”等多个基金项目的资助。已经形成了车辆信息采集与无线交换系统、车辆主动安全防护系统、无线路况信息采集系统、无线停车场与停车泊位监控管理系统等多个车辆网络与智能交通应用系统,并已与多家上市公司合作进行市场推广。目前已在国内外期刊会议上发表/录用论文60余篇,其中SCI/EI检索26篇。拥有国家发明专利6项。 浙江大学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特色鲜明的,并且在国内外都有很大影响力的综合性研究类大学,它涵盖了众多门类,也有很强大的师资力量,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郑增威导师吧!
姓名:郑增威
  性别:男
  职称:教授
  在岗性质:全职在岗
  学院/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招生资格类别: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传感器网络、高性能嵌入式计算、普适计算、操作系统
  Email:zhengzw@zucc.edu.cn

  ?个人简介: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科研部、研究生部副部长,兼任浙江大学城市学院计算机系统工程研究所所长,高性能嵌入式计算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计算机学会普适计算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传感器网络、高性能嵌入式计算、普适计算等领域的研发工作,近年主持国家级、省部级项目6项,市级项目多项;主持获省地厅级科研成果奖2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40余篇学术论文,其中,SCI、EI收录16篇;获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证书4项;授权专利18项(其中,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项),已受理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0项。先后入选杭州市新世纪“131”优秀中青年人才第一层次培养人?。?006)、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培养人?。?008)。2006年7月获评杭州市“131”优秀中青年人才培养人选先进个人;2011年5月获杭州市131人才证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吴志航 0571-87952168 wuzh@zju.edu.cn
 
      姓名:黄忠东
  性别:男
  职称:副教授
  在岗性质:全职在岗
  学院/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招生资格类别: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网络安全、数据库、金融信息系统、软件工程、大规模信息系统
  Email:hzd@zju.edu.cn

  ?个人简介
  1995-3 - 今 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老师
  1997-9 - 2003-12 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计算机应用专业,在职博士生
  1992-9 - 1995-3 浙江大学计算机系软件专业,硕士研究生
  1989-8 - 1992-8 江苏无锡金城仪器厂,研发工程师
  1985-9 - 1989-7 浙江大学信电系无线电专业,本科学习 浙江大学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特色鲜明的,并且在国内外都有很大影响力的综合性研究类大学,它涵盖了众多门类,也有很强大的师资力量,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姜晓红导师吧! 
姓名:姜晓红

  性别:女
  职称:副教授
  在岗性质:全职在岗
  学院/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招生资格类别: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分布式系统、网格技术、云计算、虚拟环境技术
  Email:jiangxh@zju.edu.cn

  ?个人简介
  姜晓红,副教授/硕导。2003年于浙江大学获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2003.7-2004.7,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访问学者;2008年8-12月受邀加拿大西蒙菲沙大学计算机学院讲授课程。中国计算机学会体系结构专委会委员;中国图像图形学会虚拟现实专委会委员?!   ?001年12月曾获国家教育部高??蒲Ъ际醵冉?,2008年获教育部-SUN精品课程。在国内一级刊物、国际会议论文集上发表论文五十余篇。研究方向:分布式系统、云计算、虚拟环境。目前负责一项国家重点863子课题,主要研究虚拟化与云计算环境相关技术,在Cluster,Cloud,Grid,HPCC,NPC等国际会议上发表多篇论文。       姓名:李伟青
  性别:男
  职称:副研究员(自然科学)
  在岗性质:全职在岗
  学院/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招生资格类别: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图形学、图形图像处理
  Email:wqli@cad.zju.edu.cn

  ?个人简介
  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图形学、图形图像处理  
 
由于浙江大学相关信息未公开,小编还在努力收集信息~
想了解更多与考研有关的信息,还请持续关注考研派!
      姓名:李石坚
  性别:男
  职称:副教授
  在岗性质:全职在岗
  学院/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招生资格类别: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普适计算;移动互联网;传感器网络
  Email:shijianli@zju.edu.cn

  ?个人简介
  李石坚:男,1979年生,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副教授,CCF普适计算专委会委员,IEEE和ACM会员。2006年9月于浙江大学获得工学博士学位,2008年11月自浙江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出站。研究兴趣集中于普适计算、移动计算、传感器网络等领域。近年来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863课题、核高基子课题、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等多个科研课题,并作为骨干参与多项国家级和省级课题研发(包括973课题、863课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防预研基金等)。已在领域内多个重要期刊和会议上发表(录用)了30余篇学术论文,是《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stributed Sensor Networks》期刊编委,以及《Wireless Communications and Mobile Computing》、《电子学报》、《传感技术学报》、PAKDD、JRS、MSN、UIC、WOCC、PCC等十余个期刊和国际会议的审稿人或PC委员。       姓名:伍赛
  性别:男
  职称:讲师(高校)
  在岗性质:全职在岗
  学院/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招生资格类别: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数据库系统;云计算;社交网络
  Email:wusai@zju.edu.cn

  ?个人简介
  伍赛博士于2002和2005年在北京大学计算机系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于2011年在新加坡国立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现任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讲师。他的研究方向主要涉及:分布式数据库查询、云计算系统、对等计算网络、社交网络数据管理等。在博士期间,共发表国际论文20余篇,担任VLDB2010,CIKM2010,ICDE2011,ADMA2011等国际会议的评审委员,并长期为TKDE,TODS,DPDS等国际期刊的审稿人。
      姓名:陈平
  性别:男
  职称:副教授
  在岗性质:全职在岗
  学院/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招生资格类别: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计算机网络、电子商务、信息处理
  Email:trasincp@gmail.com

  ?个人简介
  主要从事计算机网络、电子商务、信息处理等方面的理论和应用研究。
浙江大学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特色鲜明的,并且在国内外都有很大影响力的综合性研究类大学,它涵盖了众多门类,也有很强大的师资力量,下面让我们来看一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刘海风导师吧!
  •  姓名:刘海风
  •   性别:女
  •   职称:副教授
  •   在岗性质:全职在岗
  •   学院/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   招生资格类别:硕士生导师
  •   研究方向:模式识别,互联网挖掘,数据管理,信息检索,中间件技术
  •   Email:haifengliu@zju.edu.cn

  ?个人简介
  刘海风博士,2009年获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计算机系博士学位。从2009年11月起,在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任讲师,加入系统工程所继续从事互联网搜索与数据信息管理、检索与中间件技术等研究。
  近年来共申请计算机专利一项,在国际顶尖会议及权威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6篇,并且在2007年互联网智能的顶尖国际会议Web Intelligence中获得最佳论文奖; 2005年,2004年连续两年在互联网搜索国际最好的会议WWW国际会议获最佳论文提名。  浙江大学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特色鲜明的,并且在国内外都有很大影响力的综合性研究类大学,它涵盖了众多门类,也有很强大的师资力量,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陈越导师吧!
  • 姓名:陈越
  •   性别:女
  •   职称:教授
  •   在岗性质:全职在岗
  •   学院/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   招生资格类别:硕士生导师
  •   研究方向:医学图像处理;语义网
  •   Email:chenyue@zju.edu.cn

  ?个人简介
  最近重点研究海量MRI图像搜索算法、以及基于语义的医学论文检索算法等。   姓名:张宏鑫
  性别:男
  职称:副教授
  在岗性质:全职在岗
  学院/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招生资格类别: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计算机图形学
  Email:zhx@cad.zju.edu.cn

  ?个人简介
  1993年进入浙江大学应用数学系就读,1997年本科毕业并获学士学位。同年开始在浙江大学数学系CAGD科研组攻读博士研究生。2001年7月至11月在微软亚洲研究院做访问研究。2002年完成研究生学业,获理学博士学位。2002年赴香港科技大学计算机系作博士后访问研究工作。2003年回到浙江大学,进入CAD&CG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2004年12月至2005年6月在德国亚琛工大做访问合作研究。近年来已完成论文近30余篇,其中多篇论文被SCI/EI/ISTP收录,并获得了较高的文献引用率。具有扎实的数学和计算机图形理论基础,主要兴趣领域为几何计算和可视计算。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系统研究了计算机辅助几何设计理论,深入研究细分曲面理论和算法,给出了一组统一的细分离散算法。毕业后,进入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在实验室良好的环境下,在与同事良好的合作基础上,系统与深入地研究了数字几何处理、计算机图形硬件加速,三维重建和计算机视觉的知识,将离散微分方程、卷积理论成功应用于快捷三维造型,取得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原创性的研究工作。近年来,作为负责人或主要成员参加国家面上项目和重点项目,以及国家973计划项目多项。在就读研究生期间,还主持或参与了商用电子邮件系统以及钢铁厂高炉可视化工程等多个实际项目,具有丰富的实际项目开发和组织经验。      姓名:金小刚
  性别:男
  职称:副教授
  在岗性质:全职在岗
  学院/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招生资格类别: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网络动力学;机器学习;社会网络与社会计算;计算生态学
  Email:xiaogangj@cise.zju.edu.cn

  ?个人简介
  金小刚,男,1988年毕业于扬州大学数学系基础数学专业,1996年毕业于杭州大学数学系基础数学专业,获得理学博士学位。毕业至今为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人工智能研究所讲师、副教授,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员,ACM会员,其中2001年至2002年在韩国Sejong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04年5月至2011年6月兼任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分院副院长,2009年11月至今为杭州士兰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
  主讲本科生、研究生课程《离散数学》和《计算理论》,受到广大学生的喜爱,其中《离散数学》被评为浙江大学精品课程,《计算理论》被评为浙江大学研究生示范课程。2006年度被评为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最佳任课教师,并获得第四届浙江大学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二等奖和浙江省第四届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优秀奖。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回国留学人员启动基金、省浙江回国留学人员启动基金、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各1项和横向项目多项。以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在国内外学术刊物PLoS ONE、Journal of Theoretical Biology、Physica A、Chaos、International J. of Modern Physics B、J. of System Science and Complexity,Environmental Modelling & Software、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系统科学与数学、浙江大学学报(英文版)等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其中SCI检索15篇和EI检索10篇,拥有软件著作权1项,出版著作2部。为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评审专家,担任IEEE 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lligent Systems and Knowledge Engineering(ISKE2010)组委会主席,受邀为ISCST2009、ISCST2012做邀请报告。目前的研究主要涉及复杂网络、机器学习、社会计算、计算生态学等。       姓名:朱勇
  性别:男
  职称:副教授
  在岗性质:全职在岗
  学院/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招生资格类别: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数据库应用,软件工程
  Email:zhuy@zucc.edu.cn

  ?个人简介
  自2002年以来,针对移动通信领域进行了企业信息化研究,对大型企业的信息化构建和管理有较深入的研究和实践,创建了多人的科研团队,成为计算机系重要的科研力量。在数据库应用领域有比较深入的研究和实践,先后构建了杭州移动、舟山移动和杭州纵横等大型企业的数据库系统和企业门户平台。 浙江大学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特色鲜明的,并且在国内外都有很大影响力的综合性研究类大学,它涵盖了众多门类,也有很强大的师资力量,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刘仰光导师吧!
 姓名:吴鸿智
  性别:男
  职称:讲师(高校)
  在岗性质:全职在岗
  学院/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招生资格类别: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数字材质外观的建模、编辑和绘制
  Email:hwu@zju.edu.cn

  ?个人简介
  本人的主要研究方向为多尺度材质外观的建模,编辑和绘制。在图形学领域的主要国际期刊ACM Transactions on Graphics,Computer Graphics Forum 和顶级图形学会议ACM SIGGRAPH Asia,Eurographics 以及Eurographics Symposium on Rendering 上发表多篇论文,申请美国专利一项。本人还与联合利华,标志雪铁龙和RTT AG 等公司的研发部门保持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本人近年来在材质外观方面的工作得到了同行的认可和重视,并担任Eurographics Symposium on Rendering 2012 和2013 连续两届和SCCG 2013 的论文委员会委员,以及ACM SIGGRAPH 2013, ACM SIGGRAPH Asia 2012, Eurographics 2013, ACM Transactions on Graphics, Computer Graphics Forum, IEEE Computer Graphics & Applications 和Computer & Graphics的论文评审。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专业代码:077500     门类/类别:理学     学科/类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专业介绍

沈阳化工大学为例
本学科涵盖计算机体系结构、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三个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技术为校级重点学科。学科现有计算机技术研究所,下设嵌入式系统研究室、网络与信息安全研究室、云计算与网络服务研究室、工业物联网应用研究室。学科结合沈阳化工大学的传统特色和优势,整体上围绕石油、化工企业生产、调度和管理的全过程所涉及的计算机技术开展研究。智能软件、智能信息处理与决策支持方向侧重研究化工企业信息管理、智能决策、优化调度和管理方法等;智能控制与嵌入式系统方向更是面向化工企业生产过程控制环节的计算机技术开展研究工作;工业网络通信技术方向研究的则是工业企业网络技术,尤其是工业级无线网络及现场总线技术问题;流程工业软件系统方向侧重流程工业,尤其是石化企业的优化控制、建模理论及相关软件的设计与开发。近年来承担863国家先进制造领域重点项目1项,国家自然基金面重点项目1项、面上项目1项,青年基金1项,省市级课题31项。申请国家专利、软件著作权8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会议上发表研究论文300余篇,被三大检索收录80余篇。

专业点分布

大连海洋大学 沈阳化工大学 江西理工大学 东华理工大学 曲阜师范大学 齐鲁工业大学 河南师范大学 长江大学 武汉纺织大学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西安邮电大学

专业院校排名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77 所,本次参评75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238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01 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生分数线 A+
2 10003 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保研夏令营 A+
3 10335 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研究生分数线 A+
4 90002 国防科技大学:(研究生录取分数线 A+
5 1000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研究生分数线 A
6 10013 北京邮电大学 A
7 10213 哈尔滨工业大学 A
8 10248 上海交通大学 A
9 10284 南京大学 A
10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 A
11 10614 电子科技大学 A
12 10004 北京交通大学 A-
13 10007 北京理工大学 A-
14 10145 东北大学 A-
15 10183 吉林大学 A-
16 10247 同济大学 A-
17 1035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A-
18 10486 武汉大学 A-
19 10533 中南大学 A-
20 10698 西安交通大学 A-
21 10699 西北工业大学 A-
22 1070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A-
23 90005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A-
24 10002 中国人民大学 B+
25 10005 北京工业大学 B+
26 10008 北京科技大学 B+
27 10055 南开大学 B+
28 10056 天津大学 B+
29 10141 大连理工大学 B+
30 10217 哈尔滨工程大学 B+
31 10246 复旦大学 B+
32 10269 华东师范大学 B+
33 10286 东南大学 B+
34 1028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B+
35 10288 南京理工大学 B+
36 10336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B+
37 10359 合肥工业大学 B+
38 10384 厦门大学 B+
39 10422 山东大学 B+
40 10532 湖南大学 B+
41 10558 中山大学 B+
42 10561 华南理工大学 B+
43 10610 四川大学 B+
44 10611 重庆大学 B+
45 10613 西南交通大学 B+
46 10617 重庆邮电大学 B+
47 90006 解放军理工大学 B+
48 10294 河海大学 B
49 10299 江苏大学 B
50 10300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B
51 10337 浙江工业大学 B
52 10357 安徽大学 B
53 10423 中国海洋大学 B
54 10491 中国地质大学 B
55 10497 武汉理工大学 B
56 10559 暨南大学 B
57 10590 深圳大学 B
58 10635 西南大学 B
59 10730 兰州大学 B
60 90059 火箭军工程大学 B
61 10027 北京师范大学 B
62 10060 天津理工大学 B
63 10108 山西大学 B
64 10151 大连海事大学 B
65 10186 长春理工大学 B
66 10214 哈尔滨理工大学 B
67 10216 燕山大学 B
68 10251 华东理工大学 B
69 10280 上海大学 B
70 10285 苏州大学 B
71 10290 中国矿业大学 B
72 10009 北方工业大学 B-
73 10019 中国农业大学 B-
74 10028 首都师范大学 B-
75 10058 天津工业大学 B-
76 10079 华北电力大学 B-
77 10112 太原理工大学 B-
78 10126 内蒙古大学 B-
79 10143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B-
80 10255 东华大学 B-
81 10293 南京邮电大学 B-
82 10295 江南大学 B-
83 10353 浙江工商大学 B-
84 10386 福州大学 B-
85 10424 山东科技大学 B-
86 10427 济南大学 B-
87 10511 华中师范大学 B-
88 10593 广西大学 B-
89 10595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B-
90 10673 云南大学 B-
91 10697 西北大学 B-
92 10746 青海师范大学 B-
93 10755 新疆大学 B-
94 11414 中国石油大学 B-
95 90045 空军工程大学 B-
96 10010 北京化工大学 C+
97 10032 北京语言大学 C+
98 10033 中国传媒大学 C+
99 10059 中国民航大学 C+
100 10075 河北大学 C+
101 10080 河北工业大学 C+
102 10153 沈阳建筑大学 C+
103 10165 辽宁师范大学 C+
104 10252 上海理工大学 C+
105 10264 上海海洋大学 C+
106 10292 常州大学 C+
107 10338 浙江理工大学 C+
108 10345 浙江师范大学 C+
109 10351 温州大学 C+
110 10394 福建师范大学 C+
111 10403 南昌大学 C+
112 10459 郑州大学 C+
113 10488 武汉科技大学 C+
114 10534 湖南科技大学 C+
115 10602 广西师范大学 C+
116 10621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C+
117 10657 贵州大学 C+
118 10674 昆明理工大学 C+
119 10710 长安大学 C+
120 11065 青岛大学 C+
121 11664 西安邮电大学 C+
122 10011 北京工商大学 C
123 10076 河北工程大学 C
124 10107 石家庄铁道大学 C
125 10110 中北大学 C
126 10188 东北电力大学 C
127 10190 长春工业大学 C
128 10270 上海师范大学 C
129 10360 安徽工业大学 C
130 10414 江西师范大学 C
131 10456 山东财经大学 C
132 10460 河南理工大学 C
133 10462 郑州轻工业学院 C
134 10530 湘潭大学 C
135 10564 华南农业大学 C
136 10700 西安理工大学 C
137 10702 西安工业大学 C
138 1071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C
139 11075 三峡大学 C
140 11117 扬州大学 C
141 11258 大连大学 C
142 11845 广东工业大学 C
143 10421 江西财经大学 C-
144 10463 河南工业大学 C-
145 10475 河南大学 C-
146 10476 河南师范大学 C-
147 10490 武汉工程大学 C-
148 10495 武汉纺织大学 C-
149 10500 湖北工业大学 C-
150 10536 长沙理工大学 C-
151 10589 海南大学 C-
152 10596 桂林理工大学 C-
153 10615 西南石油大学 C-
154 10618 重庆交通大学 C-
155 10623 西华大学 C-
156 10651 西南财经大学 C-
157 10705 西安石油大学 C-
158 11232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C-
159 11535 湖南工业大学 C-
160 90039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 C-
161 10052 中央民族大学 C-
162 10144 沈阳理工大学 C-
163 10212 黑龙江大学 C-
164 10254 上海海事大学 C-
165 10289 江苏科技大学 C-
166 10385 华侨大学 C-
167 10405 东华理工大学 C-
168 10407 江西理工大学 C-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专业代码:081200     门类/类别:工学     学科/类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专业介绍

北京化工大学为例
北京化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于1998年获“计算机应用技术”二级硕士学位授予权,2005年获“计算机技术”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2011年获“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硕士学位授予权,下设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系统结构三个二级学科,已培养出计算机学科硕士学位研究生500余人,为国家输送了大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门高级人才,已成为我国计算机科学技术领域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
本学科现有教师41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16人,具有博士学位33人,在读博士5人,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80%以上,40岁以下的教师占70%以上,且均毕业于国内外知名大学和科研院所。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本学科已逐步形成一支综合素质好、实践经验丰富、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教学科研队伍,在大数据科学与智能决策、基于搜索的软件工程、生物信息工程、图像智能信息处理、人工智能等方面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科学研究领域,先后承担了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国家“863”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际合作专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以及中石油、中石化科学技术研究计划等科研项目百余项。
本学科在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以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为宗旨,既强调开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身基础理论教育,又注重与相关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鼓励创新,为研究生提供一个优良的学习环境。

专业点分布

华北计算机系统工程研究所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航天五院) 航天工程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 清华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方工业大学 北京工商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北京联合大学 天津城建大学 天津理工大学 中国民航大学 河北工业大学 河北工程大学 河北科技大学 河北师范大学 燕山大学 中央司法警官学院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中北大学 内蒙古大学 大连大学 大连海事大学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沈阳理工大学 大连交通大学 沈阳化工大学 辽宁工业大学 长春理工大学 东北电力大学 哈尔滨理工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东北石油大学 上海海事大学 上海理工大学 上海海洋大学 苏州科技大学 河海大学 江苏科技大学 南京工业大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浙江工商大学 浙江理工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温州大学 安徽工业大学 安徽师范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安徽理工大学 景德镇陶瓷大学 东华理工大学 海军航空大学 烟台大学 济南大学 山东理工大学 青岛理工大学 山东农业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河南理工大学 华中光电技术研究所 武汉科技大学 长江大学 武汉工程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三峡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湖南科技大学 湖南大学 国防科技大学 中南大学 湘潭大学 广东工业大学 中山大学 深圳大学 陆军勤务学院 重庆交通大学 重庆邮电大学 西南科技大学 贵州大学 中国航空研究院631所 西安微电子技术研究所(航天771所) 武警工程大学 火箭军工程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西安邮电大学 宁夏大学

专业院校排名

081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77 所,本次参评75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238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01 北京大学 A+
2 10003 清华大学 A+
3 10335 浙江大学 A+
4 90002 国防科技大学 A+
5 1000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A
6 10013 北京邮电大学 A
7 10213 哈尔滨工业大学 A
8 10248 上海交通大学 A
9 10284 南京大学 A
10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 A
11 10614 电子科技大学 A
12 10004 北京交通大学 A-
13 10007 北京理工大学 A-
14 10145 东北大学 A-
15 10183 吉林大学 A-
16 10247 同济大学 A-
17 1035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A-
18 10486 武汉大学 A-
19 10533 中南大学 A-
20 10698 西安交通大学 A-
21 10699 西北工业大学 A-
22 1070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A-
23 90005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A-
24 10002 中国人民大学 B+
25 10005 北京工业大学 B+
26 10008 北京科技大学 B+
27 10055 南开大学 B+
28 10056 天津大学 B+
29 10141 大连理工大学 B+
30 10217 哈尔滨工程大学 B+
31 10246 复旦大学 B+
32 10269 华东师范大学 B+
33 10286 东南大学 B+
34 1028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B+
35 10288 南京理工大学 B+
36 10336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B+
37 10359 合肥工业大学 B+
38 10384 厦门大学 B+
39 10422 山东大学 B+
40 10532 湖南大学 B+
41 10558 中山大学 B+
42 10561 华南理工大学 B+
43 10610 四川大学 B+
44 10611 重庆大学 B+
45 10613 西南交通大学 B+
46 10617 重庆邮电大学 B+
47 90006 解放军理工大学 B+
48 10294 河海大学 B
49 10299 江苏大学 B
50 10300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B
51 10337 浙江工业大学 B
52 10357 安徽大学 B
53 10423 中国海洋大学 B
54 10491 中国地质大学 B
55 10497 武汉理工大学 B
56 10559 暨南大学 B
57 10590 深圳大学 B
58 10635 西南大学 B
59 10730 兰州大学 B
60 90059 火箭军工程大学 B
61 10027 北京师范大学 B
62 10060 天津理工大学 B
63 10108 山西大学 B
64 10151 大连海事大学 B
65 10186 长春理工大学 B
66 10214 哈尔滨理工大学 B
67 10216 燕山大学 B
68 10251 华东理工大学 B
69 10280 上海大学 B
70 10285 苏州大学 B
71 10290 中国矿业大学 B
72 10009 北方工业大学 B-
73 10019 中国农业大学 B-
74 10028 首都师范大学 B-
75 10058 天津工业大学 B-
76 10079 华北电力大学 B-
77 10112 太原理工大学 B-
78 10126 内蒙古大学 B-
79 10143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B-
80 10255 东华大学 B-
81 10293 南京邮电大学 B-
82 10295 江南大学 B-
83 10353 浙江工商大学 B-
84 10386 福州大学 B-
85 10424 山东科技大学 B-
86 10427 济南大学 B-
87 10511 华中师范大学 B-
88 10593 广西大学 B-
89 10595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B-
90 10673 云南大学 B-
91 10697 西北大学 B-
92 10746 青海师范大学 B-
93 10755 新疆大学 B-
94 11414 中国石油大学 B-
95 90045 空军工程大学 B-
96 10010 北京化工大学 C+
97 10032 北京语言大学 C+
98 10033 中国传媒大学 C+
99 10059 中国民航大学 C+
100 10075 河北大学 C+
101 10080 河北工业大学 C+
102 10153 沈阳建筑大学 C+
103 10165 辽宁师范大学 C+
104 10252 上海理工大学 C+
105 10264 上海海洋大学 C+
106 10292 常州大学 C+
107 10338 浙江理工大学 C+
108 10345 浙江师范大学 C+
109 10351 温州大学 C+
110 10394 福建师范大学 C+
111 10403 南昌大学 C+
112 10459 郑州大学 C+
113 10488 武汉科技大学 C+
114 10534 湖南科技大学 C+
115 10602 广西师范大学 C+
116 10621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C+
117 10657 贵州大学 C+
118 10674 昆明理工大学 C+
119 10710 长安大学 C+
120 11065 青岛大学 C+
121 11664 西安邮电大学 C+
122 10011 北京工商大学 C
123 10076 河北工程大学 C
124 10107 石家庄铁道大学 C
125 10110 中北大学 C
126 10188 东北电力大学 C
127 10190 长春工业大学 C
128 10270 上海师范大学 C
129 10360 安徽工业大学 C
130 10414 江西师范大学 C
131 10456 山东财经大学 C
132 10460 河南理工大学 C
133 10462 郑州轻工业学院 C
134 10530 湘潭大学 C
135 10564 华南农业大学 C
136 10700 西安理工大学 C
137 10702 西安工业大学 C
138 1071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C
139 11075 三峡大学 C
140 11117 扬州大学 C
141 11258 大连大学 C
142 11845 广东工业大学 C
143 10421 江西财经大学 C-
144 10463 河南工业大学 C-
145 10475 河南大学 C-
146 10476 河南师范大学 C-
147 10490 武汉工程大学 C-
148 10495 武汉纺织大学 C-
149 10500 湖北工业大学 C-
150 10536 长沙理工大学 C-
151 10589 海南大学 C-
152 10596 桂林理工大学 C-
153 10615 西南石油大学 C-
154 10618 重庆交通大学 C-
155 10623 西华大学 C-
156 10651 西南财经大学 C-
157 10705 西安石油大学 C-
158 11232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C-
159 11535 湖南工业大学 C-
160 90039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 C-
161 10052 中央民族大学 C-
162 10144 沈阳理工大学 C-
163 10212 黑龙江大学 C-
164 10254 上海海事大学 C-
165 10289 江苏科技大学 C-
166 10385 华侨大学 C-
167 10405 东华理工大学 C-
168 10407 江西理工大学 C-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考研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或828计算机组成原理和操作系统
(参考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不同院校略有不同,仅供参考)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考研参考书:
828计算机组成原理和操作系统
《计算机组成与结构(第4版)》,王爱英,清华大学出版社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2版)》,唐朔飞,高等教育出版社
《操作系统概念》,??鄹纫?,高等教育出版社
《计算机操作系统》,汤小丹、汤子瀛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Linux原理与结构》,郭玉东,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参考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不同院校略有不同,仅供参考)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研究生就业:
职业发展方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专业毕业生的职业发展路线基本上有两条路线:
第一类路线,纯技术路线;信息产业是朝阳产业,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这个行业的特点是技术更新快,这就要求从业人员不断补充新知识,同时对从业人员的学习能力的要求也非常高;
第二类路线,由技术转型为管理,这种转型尤为常见于计算机行业,比方说编写程序,是一项脑力劳动强度非常大的工作,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从事这个行业的专业人才往往会感到力不从心,因而由技术人才转型到管理类人才不失为一个很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