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大学人文学院研究生招生

烟台大学人文学院研究生招生专业

专业课资料

烟台大学优惠价原价选择
加入购物车立即购买
烟台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21/22考研群,请加入】

烟台大学人文学院研究生招生是一个不错的学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 人文学院是学校里比较好的一个院系,请各位准备报考烟台大学人文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注意,该院系有以上多个专业在招生研究生,欢迎各位同学报考烟台大学人文学院研究生招生。

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烟台大学人文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烟台大学人文学院研究生招生
    烟台大学2021年人文学院硕士
    研究生招生复试及拟录取工作实施办法
    一、组织领导
    (一)学院成立以院长、党总支书记为组长的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领导、组织实施本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小组成员包括学科负责人及研究生指导教师代表,同时安排党总支书记承担纪检监察职责。小组成员名单报研究生处备案。其主要职责为:负责本学院复试工作的组织、管理及监督;组织本学院自命题科目的命题工作;负责复试命题环节的保密工作;组织本学院的复试录取工作;监督检查本学院各有关学科、专业的研究生招生工作;审查核定本学院《研究生复试考核表》和《复试成绩排名表》;组织本学院复试录取工作期间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实行回避制度。
    (二)按学科或专业(领域)成立复试小组,复试小组组长由资深研究生导师担任,成员一般由责任心强、学术水平高、作风正派的研究生导师组成。小组成员一般不少于6人(其中1人为复试小组秘书,1人为复试小组助理)。复试小组具体实施综合面试、专业综合测试、外语测试等考核。其主要职责:根据学校复试工作要求,确定本专业复试科目和加试科目及考核内容、范围、形式、具体实施办法;组织本专业复试和加试科目的命题,负责实施复试;评定复试综合成绩;做好复试过程的记录及数字影像数据的存储与保管;负责复试考生的思想政治品德考核;负责《研究生复试考核表》、《复试成绩排名表》填写等工作。复试小组成员实行回避制度。
    二、调剂基本要求
    1.符合调入专业的报考条件。
    2.初试成绩符合第一志愿报考专业调入地区的国家线,同时达到拟调入我校专业(领域)规定的最低复试分数要求。
    3.调入专业与第一志愿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且在同一学科门类范围内(可授不同学科门类学位的专业可跨门类在对应专业所属一级学科范围内进行调剂)。
    4.初试科目与调入专业初试科目相同或相近,其中初始全国统一命题科目应与调入专业全国统一命题科目相同。
    5.从本学科专业(或领域)实力较强、办学水平较高的高校择优接收调剂生源,调剂原则上应按统考科目相同、专业考试科目相同相近或学科专业相近,且初试成绩须达到调入、调出专业分数线(“双上线”)的要求进行,不允许“线下调剂”,校内调剂与校外调剂需要求一致。
    6.报考其他招生单位“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申请调剂,其初试成绩须符合我校自主划定的复试分数线。
    7.我校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调剂需满足“原则上招生单位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收在职定向就业人员”的要求。
    三、复试资格审查
    1.复试资格
    按照教育部和我校本年度招生简章的相关要求,对进入复试的考生进行资格审核。在复试前,考生须通过网络复试平台签订《诚信复试承诺书》,并向参加复试的学院提交身份证、准考证、学历学位证书、学历(学籍)认证报告、思想政治品德鉴定材料等电子材料以备审查,由各学院安排专人负责对考生所提交的材料进行资格审查,如有不符合报考条件者,一律不予复试。
    应届考生须提供以下相关电子材料:身份证(正反面清晰照片)、准考证(电子版)、学生证(清晰照片);《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电子版);就读高校教务部门出具的成绩单(清晰照片);所在院系对本人思想政治品德鉴定材料(清晰照片)、已有科研成果(清晰照片)。
    往届考生须提供以下相关电子材料:身份证(正反面清晰照片)、准考证(电子版)、毕业证和学位证(清晰照片)、《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电子版);所在单位对本人思想政治品德鉴定材料(清晰照片)、已有科研成果(清晰照片)。
    复试面试前对考生采取“两识别”(人脸识别、人证识别)“四比对”(报考库、学籍学历库、人口信息库、诚信档案库数据比对)等措施,确定考生身份。
    2.加分资格
    对于符合教育部加分规定的考生,须主动提交相关证明材料,我校将依据教育部下达的2021年相关加分项目人员信息数据库,对提出加分申请的考生进行资格审查。
    退役大学生士兵须审核《入伍批准书》、《退出现役证》和入伍前有关学历材料。
    四、复试办法
    我院所有招生专业均采取网络远程复试,复试内容主要包括综合面试、专业综合测试、外语测试三部分。
    1.综合面试
    主要考核考生专业能力素养、语言沟通与表达能力等方面。灵活运用自我介绍、开放式问答等形式,结合考生提交的课程成绩单、已有科研成果介绍等材料,由各复试小组根据学科特点自行制定面试考核实施细则、流程及各项评价指标分值,经各单位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定后报研究处备案。采用网络远程视频面试方式进行,成绩满分为50分,测试成绩记入总成绩。综合面试成绩低于30分者,视为综合面试不合格,综合面试成绩不合格者取消录取资格。
    2.专业综合测试
    主要考核考生对专业基础理论、专业基本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广度,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专业综合测试内容应参考招生简章公布的复试笔试科目及相关内容,不得超出招生简章所公布的考试范围。专业综合测试由各专业复试小组采用网络远程视频面试方式进行,面试过程采用“三随机”(随机选定考生次序、随机确定复试小组组成人员、随机抽取复试试题)的方式,成绩满分为150分,测试成绩记入总成绩。专业综合测试成绩低于90分者,视为专业综合测试不合格,专业综合测试成绩不合格者取消录取资格。
    3.外语测试
    外语测试包括外语听力、口语测试,采用网络远程视频面试方式进行,由各学院的专业复试小组负责组织。成绩满分为50分,测试成绩记入总成绩,外语测试成绩低于30分者视为不合格,外语测试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4.加试
    同等学力考生和跨专业报考的考生加试两门大学本科主干课程。各专业根据报考情况建立加试试题库,试题形式采用开放式问答,加试科目以招生简章公布的内容为准,加试由各学院自行组织,采用网络远程视频面试方式进行。每门满分100分,测试成绩不记入总成绩,60分合格,不合格者取消录取资格。
    五、拟录取
    (一)总成绩核算方式
    第一志愿考生与调剂生总成绩核算办法相同。
    总成绩=初试总成绩(满分500分)+复试成绩(满分250分);
    复试成绩=综合面试成绩(满分50分)+专业综合测试成绩(满分150分)+外语测试成绩(满分50分)。
    (二)总成绩排名方式
    按照专业,以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序依次录取。
    1.全日制和非全日制考生分别排名。
    2.第一志愿考生和调剂考生分别排名,优先录取第一志愿考生,调剂考生按照剩余计划从高分到低分排名录取。
    3.总成绩相同时,按照初试成绩择优录取,若初试成绩相同,则由各学院组织单独加试,按照加试成绩择优录取。
    4.若复试合格考生放弃录取资格,依次按上述顺序递补。
    5.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考生单独排序。
    六、其他
    1.考生请密切关注我院网站通知,复试及相关事宜以网站通知为准,复试期间考生务必确保电话24小时畅通。
    2.复试考生对复试工作如有异议、举报、投诉、申诉等,请与人文学院研究生招生复试及拟录取工作监督检查小组联系,联系电话:0535-6902002。
    3、复试咨询电话:0535-6901894。
    本实施细则由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其他未尽事宜以《烟台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方案》的规定为准。
    人文学院
    2021年3月21日

  考研派快讯,据烟台大学研究生院消息,2017年烟台大学人文学院考研专业目录及考试科目已发布,详情如下:

院系所、专业、研究方向、科目组

招生人数/学制

考试科目

复试及加试科目

005人文学院 0535-6907932

25

考试科目

复试及加试科目

050100中国语言文学
01(全日制)中国古典文献学
02(全日制)中国古代文学
03(全日制)中国现当代文学

三年

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4中国文学史④824文学理论与古代汉语

01复试:中国古典文献学;
加试:中国古代文学史,古代汉语
02复试:中国文学史;
加试:中国古代史;古代汉语
03复试: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加试:中国古代文学史

055200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
01 (全日制)新闻实务
02 (全日制)媒介运营
03 (全日制)视觉传播
04(非全日制) 不区分研究方向

三年

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④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笔试:新闻传播学实务综合
面试: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
加试:新闻传播史论(含新闻理论、传播理论、中国新闻史) 
新闻基础业务(含新闻采写、新闻编辑)

0601L1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01(全日制)中国古代文明起源与早期文明研究
02(全日制)胶东先秦考古发现与研究

三年

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5考古学专业基础 ④--无

复试:考古学专业综合
加试:古代汉语、历史文献学

060200中国史
01(全日制)中国古代学术史
02(全日制)中国古代文明史
03(全日制)中国古代民族史
04(全日制)中国古代文化史

三年

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6中国史基?、?-无

复试:中国通史
加试:古代汉语、历史文献学

 

  点击【】查看更多专业目录。


  姓名:李国栋
  性别:男
  学科专业:民族学
  专业技术职称:副编审
  Email:
  学习与工作经历
  李国栋,男,汉族,1976年9月出生,山东鱼台人,中共党员,副编审。1997年9月至2006年6月在兰州大学学习,先后获得史学学士、法学(民族学)博士学位。2006年7月来烟台大学工作。现任烟台大学学报编辑部副主任,《烟台大学学报(哲社版)》副主编。
  研究领域(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边疆与民族问题。
  承担的科研项目
  现主持国家社科基金1项(民国时期的边患与边界问题)、国家民委课题1项(城市民族问题中的少数民族黑恶势力犯罪的危害及其对策研究)
  代表性论文(著作、专利)
  出版学术专著1部(《民国时期的民族问题与民国政府的民族政策研究》),发表论文10余篇,获得省部级奖励2项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姓名:刘会清
  性别:男
  学科专业:民族学
  专业技术职称:副教授
  行政职务:东亚所副所长
  联系电话:0535-6902001
  Email:
  
  
  学习与工作经历
  研究领域(方向)
  
  刘会清男,历史学硕士,烟台大学东亚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副教授。为本科生讲授《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当代世界热点问题透析》、《形势与政策》、《世界宗教与国际关系》等课程,为研究生讲授《专业英语》等课程。多次为国家知识产权局烟台青干班、烟台市各类培训班等讲授国内外热点问题,深受好评。
  主要从事东北亚各国政治经济文化研究。研究特长:朝鲜半岛问题、东北跨界民族与地缘政治等。第一作者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合作出版《朝鲜半岛:问题与出路》、《形势与政策》等专著3部。先后主持、参与多项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山东省社科重点规划项目、山东省软科学项目“韩资企业对半岛经济与文化安全的影响研究”等7项。受邀访问朝鲜、韩国等国。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姓名:兰翠
  性别:女
  学科专业:中国古代文学
  专业技术职称:教授
  行政职务:院长
  联系电话:0535-6901935
  Email:   
  学习与工作经历
  研究领域(方向)
   
   兰翠,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烟台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兰翠教授主要致力于唐代文学与文化的研究,在《文学遗产》、《文史哲》、《文艺理论研究》等国内重要期刊发表《韩愈尊孟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探析》、《论古代马的审美文化特质——以唐人咏马画马为中心的考察》、《从唐人墓碑文看士女风尚及社会教化》等学术论文近50篇,其中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和《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等摘录或全文转载。现已独立出版专著《唐诗与书画的文化精神》、《唐诗题材与文化》,编著《唐人律诗选评》,主编及参编《大学美育文学卷》、《大学语文新编》、《东西方跨世纪作家比较研究》等著作8部。
  获山东省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2次,三等奖1次。先后主持并完成省级科研项目4项。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马小朝,男,1954年3月生,汉族。2005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文学博士。现为烟台大学教授,学科专业: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先后在本领域的权威期刊《文艺研究》、《外国文学评论》、《国外文学》上发表论文十余篇,在其它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数十余篇;在上海学林出版社出版了专著《宙斯的霹雳与基督的十字架——希腊神话和〈圣经〉对西方文学的发生学意义》,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了专著《荒原上有诗人在高声喊叫——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研究》。
  研究领域(方向)
  
  主要从理论上探讨西方历史文化实践活动对西方人的审美文化心理、人文艺术精神、文学艺术创作的发生学影响。重点研究过希腊神话和基督教《圣经》对西方文学的发生学意义,历史理性主义文化传统与非历史理性主义文化趋向互为断裂、交错基础上的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中西方文化实践活动制约下的中西悲剧精神、喜剧意识等等。
  
  承担的科研项目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中西悲剧精神比较研究
  
  参加学术团体及行政任职情况: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国文学专业委员会会员单位成员
  山东省外国文学学会副会长
  山东省比较文学学会理事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姓名:任现品
  性别:女
  出生年月:1970年1月
  学科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
  专业技术职称:教授
  联系电话:0535-6902832
                   13854549720
  Email: 
   
  DSC_2201_副本.JPG
   
  学习与工作经历
  1988—1992年,曲阜师范大学中文系, 学士学位。
  1992—1995年,苏州大学中文系文艺学硕士,导师应启后教授。
  1995—2000年,烟台大学中文系任教。
  2000—2003年,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文学博士,导师吴义勤教授。
  2003年评为副教授,山东省当代文学学会理事。
  2004、9—2006、9入苏州大学文学院博士后流动站工作,合作导师朱栋霖教授。
  2008年评为教授,并被遴选为硕士生导师。
   
  研究领域(方向)
   
  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学术研究重点是从理论上探讨当代小说的演变轨迹及其文化心理根源。
   
  承担的科研项目
   
  1、红色经典与传统伦理研究,省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06CWJ001),主持人。
  2、作家自我定位与中国当代小说叙事方式研究,山东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J05S11),主持人。
   
  代表性论文(著作、专利)
   1、《苦闷的象征》:西方文化思潮的创造性整合,《烟台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
  2、“诗可以怨”与“苦闷的象征”——中日文学创作的心理动力差异,《理论学刊》2001、1。
  3、虹影:展示与传递极端境遇下的生存感受,《扬州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4、略论儒家文化的感恩意识,《孔子研究》2005第1期。
  5、胜利大团圆和胜者无所得—以《亲人》和《首战告捷》为例看中国当代革命战争小说的转型,《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6、完美英雄与末路英雄的对照呼应——对大陆、台湾民国史小说的一种比较,《烟台大学学报》2007第2期。
  7、当代小说中传统伦理的隐与显——从梁生宝到白嘉轩的伦理观分析,《烟台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
  8、反叛与倚重:红色经典对传统性别伦理的双重态度,《齐鲁学刊》2010年第1期。
  9、传统与西方、当时当下——论中国现代文学史教学的参照坐标,《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2年第2期。
  10、《一张不断被重新涂写的羊皮纸——论中国当代小说中的民国叙事》,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荣誉及获奖情况
  1、《〈苦闷的象征〉传播及其意义》,获2001年度烟台市第十五次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
  2、《虹影:展示与传递极端境遇下的生存感受》,获2002年度烟台第十六次社会科学三等奖。
  3、《革命星空的覆盖与存留——论十七年小说对民国时代的叙述》,获2003年度山东省高等学校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
  4、《一张不断被重新涂写的羊皮纸——论中国当代小说中的民国叙事》(专著),获2006年度山东省社会科学三等奖。
  5、《模式解构的极致与限度——论新历史小说对民国时代的叙述》,获2004年度烟台市第十七次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
  6、《价值寻求与感性生命的错位—对市场经济下中国小说创作路向的反思》,获2005年度山东省高等学校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
  7、《完美英雄与末路英雄的对照呼应——对大陆、台湾民国史小说的一种比较》获2007年度烟台大学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
  8、《论文化对写史主体的软性制约——兼谈重写文学史的内在阻力》,获2007年度山东省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姓名:齐爱军
  性别:女
  专业技术职称:教授
  行政职务:副院长
  Email:
  学习与工作经历
  
  齐爱军,烟台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新闻与传播系系主任,教授,博士。1985-1989年山东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文学学士,1993-1996年山东师范大学文艺学硕士,2000-2003年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博士。2004-2006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后,2009、9--2010、2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访问学者。
  研究领域(方向)
  研究领域为新闻理论和媒介文化。
  曾在新闻类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近20多篇,代表性论文有:《舆论监督的三种话语形态》《从新创与改版看严肃大报成长》《新闻学与传播学学科特质比较分析》《论新闻作为一种叙事性存在》《新闻理论体系:问题、反思与建构》《什么是“主流媒体”》、《“媒介文化”的理论使命》等,出版专著《新时期新闻周刊的生存与发展》。
  曾获山东省高等学校文科社会科学奖励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两项。主持山东省教育厅课题《知识演进视角下新闻理论体系的建构与创新》,山东省社科规划重点项目《社会进步的稳定器、平衡器——我国主流媒体发展路径问题论析》,国家社科规划一般项目《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体系建构的知识逻辑和创新路径研究》。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烟台大学人文学院导师介绍汇总,目前已汇集8位导师信息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姓名:江林昌
  性别:男
  学科专业:历史学、古典文献学、古代文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专业技术职称:教授
  行政职务:副校长
  
  
  江林昌(1961-),男,浙江临安人。1988年至1994考入杭州大学(现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获古典文献学博士,1996年至2000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从事历史学博士后科研。1996年至2001年,在京参加国家“九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夏商周断代工程”,任工程学术秘书,专题负责人,工程总报告起草小组成员。现为中国楚辞(屈原)学会理事,中国先秦史学会理事,山东省古典文学学会副会长,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生导师,烟台大学副校长,中国学术研究所所长,烟台市政协副主席,民盟山东省委常委,烟台市主委,第十届、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以先秦两汉为主攻方向,多学科相结合,文史哲相融通,往往以语文文字音韵考证为基础,以古文献梳理为线索,以考古资料印证为依据,以文化人类学理论、史学理论为指导,站在哲学的高度进行文学分析和历史总结。已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文学遗产》、《文艺研究》、《国学研究》、《考古与文物》等国家级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出版专著5部,主编4部;获省部组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5项,其中《中国上古文明考论》一书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上博简<诗论>与<毛诗序>问题》获《文学遗产》优秀论文提名奖;主持和参与多国家级与省部级课题研究。
  先后被评为“烟台市十大文化名人”;指导硕士研究生获山东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奖2人次;指导硕士研究生获山东省研究生科技创新优秀成果三等奖2人次、获第十二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被评为第十二届“挑战杯”山东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优秀指导教师”、山东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添加烟台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烟台大学考研分数线、烟台大学报录比、烟台大学考研群、烟台大学学姐微信、烟台大学考研真题、烟台大学专业目录、烟台大学排名、烟台大学保研、烟台大学公众号、烟台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烟台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烟台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之家公众号

烟台大学研究生学姐微信


加学姐微信,获免费答疑,进考研群
烟台大学考研网由烟台大学研究生维护,发布最新的烟台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还提供烟台大学研究生1对1辅导和考研真题等服务,有问题请加微信沟通。
im钱包如何取消等待打包-下载imtoken钱包-imtoken怎么找回原来的币-imtoken钱包怎么取消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