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农学院考研网

天津农学院水产考研

天津农学院水产考研

相关专业

天津农学院优惠价原价选择
加入购物车立即购买
Add 天津农学院微信
研究生为你答疑,送资源

因为天津农学院水产专业研究生数量有限,愿意做考研辅导的数量不确定,请加我们顾问的微信进行咨询和确认,抢先预订研究生,以免错失研究生辅导机会。

天津农学院是一个不错的学校,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请各位准备报考天津农学院水产考研的同学注意: 天津农学院水产研究生录取分数线(或称考研分数线)的数据。因为每年都有不少人报考天津农学院水产考研,竞争激烈,所以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天津农学院水产研究生的考研人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 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另外考研派也会为大家天津农学院水产考研的参考书目、考研大纲、研究生招生咨询电话等联系方式。希望你考取天津农学院 水产专业研究生,考研是个孤独的事情,需要耐得住寂寞,祝愿各位考研的学生好好复习备考,来年上个985/211,实现自己的名校研究生梦想。

天津农学院水产考研
天津农学院水产养殖专业导师乔秀亭介绍
中国共产党员,教授,天津农学院水产科学系主任,“天津市水产生态及养殖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毕业于南开大学生物系动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中国水产学会资深会员,天津市水产学会理事,天津津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学术委员会委员,《现代渔业信息》编辑委员会委员、《中国海洋产业》编辑委员会委员,《天津农学院学报》编委。

任教以来,一直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1994年获得天津市八·五立功奖章、天津市“三育人”先进个人、天津市“十五”科教兴农先进个人称号。先后承??蒲邢钅?5项,其中,获得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发明专利“虾复合预混料”经过多年的实验研究,经初试、中试效果显著,2004年3月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了该项目的专利申请,2006年正式获得授权(ZL200410018711.8),中央电视台科技教育频道科技之光栏目曾专门报道了该项专利;“宝石鲈复合预混料”国家知识产权局2006年10月已经受理了专利申请。在南开大学学报等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多篇论文被转载。在天津市率先引进了美洲鲥、澳洲银鲈、香鱼、澳洲宝石鲈等名贵鱼类,成为渔民增产增收的新的增长点。同时由其主持完成的“水产养殖专业实践教学改革”项目2004年底获天津市教学成果二等奖。  天津农学院水产养殖专业导师杨广介绍
一、导师基本情况:

姓名:杨 广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65年12月

专业技术职务:教授        工作单位:天津农学院

所在部门:水产科学系     行政职务:无

联系电话:02223781299

邮编:300384             E-mail:yangguang@tjau.edu.com

联系地址:天津市西青区津静路22号

工作经历:

1989.6  ~ 1992.11      湖南省华容县水产局东湖渔场任技术员

1992.11 ~ 1994.9       湖北农学院动物科学系任教

1997.6  ~ 2004.5       长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任教

2004.5  ~ 现在         天津农学院水产科学系任教

二、研究领域及主要研究方向

研究领域:水产养殖学

研究方向:水产动物病害防治

研究课题:

美洲鲥鱼引进与工厂化养殖技术研究   天津市科委   30万元   2006-2008年     主持

鲤鱼口服免疫应答规律的研究         天津市科委    8万元   2007-2009年     主持

代表性论文:

养鱼池塘施用硫酸铜后鲫鱼体内铜浓度的变化研究         水产学报             2004

液体培养条件下细菌浓度两种测定方法比较.                   微生物学杂志     2005

孵化用水中藻类及鱼苗对五种药物敏感性的比较研究      淡水渔业            2004

兴国红鲤精子在不同保存条件下的活力研究                    淡水渔业           2003

繁殖季节黄颡鱼的性腺发育                                             淡水渔业          2005

养殖澳洲银鲈肌肉营养成分测定                                      淡水渔业          2006

人工养殖宝石鲈肌肉营养成份分析                                  水利渔业           2007


“美洲鲥鱼用复合预混料”发明专利

获奖情况:

水产养殖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天津市教学成果二等奖     2004年     第二

中华鳖主要传染性疾病防治技术研究     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5年     第五 天津农学院水产养殖专业导师王晓梅介绍
王晓梅,女;出生年月:1962年1月, 教授,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

E-mail:xiaomeiw@eyou.com;2002年和2004年在比利时根特大学作博士后研究工作。

研究领域及主要研究方向

水产动物遗传育种学以及分子系统学

研究课题:

1.主持天津市科委课题:绒螯蟹属DNA数据库的构建及河蟹优良品种鉴定的研究(2003-2006)

2.主持天津市教委课题:中华绒螯蟹现有种质资源群体遗传结构的研究(2004-2007)

3.作为主持之一主持比利时弗拉芒政府、中国政府课题:利用DGGE技术分析卤虫及轮虫的混合样本(2003-2006)

4.主持天津市人士局引智办课题:中华绒螯蟹线粒体DNA遗传多态性的研究(2004)

5.主持天津市教委课题:不同品系中华绒螯蟹遗传物质多态性的研究(2002-2004)

6.参与欧盟课题:卤虫生物多样性-全球卤虫资源的可持续开发(2002-2004)

7.参与比利时弗拉芒政府、中国政府课题:通过DNA鉴定手段实现卤虫资源的可持续开发(2002-2004)

8.主持天津市科委课题:革胡子鲶高产机理的研究(2008-2011)




代表性论文:

1.  王晓梅,宋文芹,李秀兰,陈瑞阳。RAPD技术检测野生鲫鱼和四个金鱼代表品种的基因组DNA多态性。遗传。1998,20(5):7-11。

2.  王晓梅,宋文芹,李秀兰,陈瑞阳。鲫鱼种群的随机扩增多态DAN与遗传多样性分析。中国水产科学。1999,20(2):26-28

3.  王晓梅,宋文芹,李秀兰,陈瑞阳。金鱼四个代表品种基因组DNA遗传变异的研究。中国动物科学研究。中国林业出版社1999,967-971

4.  王晓梅。金鱼起源和系统演化的研究进展。天津农学院学报。1999,6(1):27-30

5.  王晓梅。RAPD技术在水产经济动物种植资源和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天津农学院学报。1999,6(4):18-22

6.  王晓梅,宋文芹,李秀兰,陈瑞阳。文种金鱼系统发育地位的研究。南开大学学报。2000,33(2):127-128

7.  王晓梅。DAN分子标记研究进展。天津农学院学报。2000,7(1):21-24。

8.  王晓梅,陈瑞阳。高等植物的性别与性别决定机制。细胞生物学杂志。2001,23(2):62-66

9.  王晓梅,宋文芹,李秀兰,陈瑞阳。银杏雌雄基因组的差异性分析。细胞生物学杂志。2002,24(1):38-41

10. 王晓梅,宋文芹,李秀兰,陈瑞阳。利用AFLP技术筛选与银杏性别相关的分子标记。南开大学学报。2001,34(1):5-9

11. 王晓梅,宋文芹, 李秀兰,陈瑞阳。与银杏性别相关的RAPD标记。南开大学学报。2001,34(3):116-117

12.Peter Bossier, Wang Xiaomei, et al, Patrick Sorgeloos。An RFLP database for authentication of commercial cyst samples of the brine shrimp Artemia spp.(International Study on Artemia LXX). Aquaculture. 231 (2004):93– 112

13. 王晓梅,戴伟等。丁  消化系统组织学研究。水产科学。2005,24(3):13-15

14.王晓梅,王茜,戴伟,等。绒螯蟹线粒体12S-16S rDNA的RFLP分析(英文)。动物学报。2005,51(增刊):263—267

15.王晓梅,辛乃宏,Peter Bossier。西藏拉果错卤虫线粒体DNA遗传多样性的研究?;迸┭П?。2005,20(4):100-104

16.Zhijun Qiu, Peter Bossier, Xiaomei Wang, et al。Diversity, structure and expression of the gene for p26, a small heat shock protein from Artemia。Genomics。2006,88(2006):230-240

17.胡鹏飞,王茜,戴伟,王晓梅(通讯作者)。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线粒体DNA的遗传多样性研究。水产学杂志。2006,19(1):1-5

18.马成学,戴伟,王茜,李晓东,王晓梅(通讯作者)。绒螯蟹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的RFLP分析。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6,26(3):23-27

19.王茜,李晓东,戴伟等,王晓梅(通讯作者)。不同水系绒螯蟹群体外部形态的判别分析。水产科学。2006,25(3):125-128

20.王晓梅,邢克智,戴伟,王茜等。长江、辽河和瓯江三水系中华绒螯蟹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单位Ⅰ基因片段的 RFLP分析?;迸┭П?。2007,22(1):78-82

21.胡鹏飞,王茜,戴伟,王晓梅(通讯作者)。绒螯蟹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I(CO I)基因的RFLP分析(英文)。东北农业大学学报(英文版)。2008,15(1): 51-57

22.靳婷婷,王秀利,王晓梅(通讯作者)。DGGE技术检测中华绒螯蟹线粒体Cytb基因遗传多样性的实验条件探讨。天津农学院学报。2008,15(2):27-31 2013年天津农学院考研水产养殖复试录取分数线
年份 学院名称 专业名称 总分 政治/科目一 外语/科目二 科目三 科目四
2013 动物科学系 预防兽医学 255 33 33 50 50
2013 动物科学系 基础兽医学 255 33 33 50 50
2013 水产科学系 渔业资源 255 33 33 50 50
2013 动物科学系 ☆动物源性食品安全与营养学 255 33 33 50 50
2013 农学系 作物遗传育种 255 33 33 50 50
2013 水产科学系 水产养殖 255 33 33 50 50
2013 园艺系 果树学 255 33 33 50 50
2013 动物科学系 临床兽医学 255 33 33 50 50
2013 农学系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 255 33 33 50 50

2013年天津农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水产养殖专业报录比
年份 学院 专业 报录人数 录取人数 报录比 推免人数
2013 农学系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 45 15 33.33% /
2013 农学系 作物遗传育种 55 18 32.73% /
2013 动物科学系 基础兽医学 28 12 42.86% /
2013 动物科学系 预防兽医学 24 10 41.67% /
2013 动物科学系 临床兽医学 29 10 34.48% /
2013 园艺系 果树学 69 22 31.88% /
2013 水产科学系 水产养殖 72 22 30.56% /
2013 水产科学系 渔业资源 31 10 32.26% /

水产 [090800]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天津农学院
招生年份:2019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水产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9]农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8]水产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水产动物增养殖学
02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
03水产动物遗传育种学
04水产动物病害防治与免疫学
招生人数: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9普通动物学
④804水域生态学
备  注:
天津农学院专业排名:水产养殖学专业
共有128人认为天津农学院的水产养殖学专业不错,推荐就读指数为4.7[满分5.0]。下面是水产养殖学专业的详细介绍:

专业类别 毕业五年平均薪资 工作地点 男女比例
水产类 ¥4909
薪酬超过8%的专业
上海市
10%在上海市工作
男生较多
男58%-女42%
专业介绍:水产养殖是人为控制下繁殖、培育和收获水生动植物的生产活动。一般包括在人工饲养管理下从苗种养成水产品的全过程。水产养殖有粗养、精养和高密度精养等方式。粗养是在中、小型天然水域中投放苗种,完全靠天然饵料养成水产品,如湖泊水库养鱼和浅海养贝等。
就业方向:水产养殖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到有关院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渔业行政机关、水产技术推广站、渔政监督管理站、动物检验检疫部门、名优特水产品良种场、养殖场、饲料加工厂、水产品加工厂、水产公司、休闲渔业基地等行政、事业和企业单位从事技术推广、应用以及生产经营、销售、管理等工作。
天津农学院水产养殖专业导师陶秉春介绍
陶秉春,女,出生年月:1958.02.教授,E-mail:taobingchun@163.com。社会兼职:西青区政协委员。研究领域及主要研究方向:水产养殖;研究方向:水产养殖学、水产动物育种学、水产动物胚胎学、水产动物病理学。



研究课题包括:

1.“津郊连片池塘养鱼”项目198年获农业部丰收奖三等奖,(二级证书)。

2.“鲢、鳙鱼爆发性流行病防治技术研究”项目1995年度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五持证人)。

3.“鲤鱼三倍体的诱导及应用的研究”项目为天津市“八·五”重点项目,已通过天津市科农委主持的鉴定,其成果为国际先进水平,并在1996年度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二持证人)。

4.“鲤鱼三倍体的诱导及生物学特性的研究”项目为农业部“八·五”重点项目,已通过农业部主持的鉴定,其成果为国际先进水平(第二课题组成员)。

5.在1994~1996年主持了“花鲈等经济鱼类的组织学与胚胎学的研究”和“几种鱼病及鳖病的研究”项目,已通过天津市教委主持的鉴定,其两项成果均为国内领先水平。

6.“观赏鱼营养与饲料的研究”项目为天津市科委基金项目,已于2001年3月通过鉴定(第二课题组成员)。

7.“淡水鱼类良种选育及工厂化鱼苗”项目为天津市科委重大功关课题,已通过科委主持的鉴定,鉴定水平为国际先进水平(第五参加人)。

8.现主持的天津市自然基金项目“杂交鲤选育生物学特性及应用的研究”,选育出了德国镜鲤与州河鲤间最佳组合。已完成,待验收鉴定。

9.现主持的天津市教委的创新项目“环境因子对大西洋鲷胚胎及稚幼鱼生长发育的影响”,已完成,待鉴定。

10.现参加的天津市科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大西洋王鲷引种繁育技术研究”,为第二主持人,已通过现场验收。

11.现参加的天津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乌克兰鳞鲤良种繁育及健康养殖技术推广”项目,为子课题主持人,项目正在实施过程中。

代表性论文有:

1. 陶秉春,2000年,鲤腐皮病的组织病理学研究, 2000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

2.陶秉春,2000年,彭泽鲫、红鲫鱼血液生理指标与形态学的比较研究,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

3.陶秉春,2002年,散鳞镜鲤、州河鲤及杂交鲤鱼血液生理指标的比较研究,2001-2002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

4. 陶秉春,2002年,患蓝肝病中国对虾的组织与细胞病理学研究,南开大学学报。

5. 陶秉春,2003年,患肠炎病大菱鲆的组织病理学研究,海水健康养殖的理论与实践。

6. 陶秉春,2003年,感染疱疹病毒大菱鲆的细胞病理学研究,中国水产{专刊}。

7. 陶秉春,2003年,大西洋鲷的形态学特征研究,中国水产{专刊}。

8.陶秉春,2005年,正常牙鲆与腹胀病牙鲆血液生理指标的比较研究,海水生态养殖理论与技术。

9.陶秉春,2005年,州河鲤与德国镜鲤血液生理指标的比较研究,科学学报。



代表性著作

现代农业技术概论、组织胚胎学实验指导



获奖情况

1.“津郊连片池塘养鱼”项目198年获农业部丰收奖三等奖,(二级证书)。

2.“鲢、鳙鱼爆发性流行病防治技术研究”项目1995年度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五持证人)。

3.“鲤鱼三倍体的诱导及应用的研究”项目,1996年度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二持证人)。

4.“淡水鱼类良种选育及工厂化鱼苗” 项目2005年度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五持证人)。

5. 2004年荣获高等教育天津市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第五完成人)。

6.2004、2007年两次荣获天津农学院授予的院级优秀教师称号、2006年被授予天津农学院2005-2006年度“师德先进个人”、2007年荣获第二届天津农学院教学名师奖。 天津农学院水产养殖专业导师孙敬锋介绍
孙敬锋,男,1976.1,教授,

学位:博士  毕业学校: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社会兼职:世界牡蛎学会会员

联系电话:022-23781299   邮编:300384   E-mail:sun_jf@163.com

联系地址:天津市西青区津静路22号




工作经历:

2007年6月~今:天津农学院水产科学系任教

2005年3月~2007年5月:华南师范大学生物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

2004年7月~2005年2月: 上海水产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任教




研究领域及主要研究方向

研究领域:水产养殖

研究方向:水产动物病害与免疫学

研究课题:

1.主持教育部科研重点项目“牙鲆细胞因子MSH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免疫调节作用研究” (209006),2009-2012。

2. 主持天津市科委项目“鱼类一氧化氮合成酶免疫调控作用及机理研究”(08JCYBJC27800),2008-2011。

3. 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海洋贝类中类立克次体病原分子分类地位的鉴定”(20060390731),2006-2007。

4. 主持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近江牡蛎类立克次体病原系统分类地位的鉴定”(06300897),2006-2008。

5. 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铜对斑节对虾酚氧化酶原系统基因表达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30671628)2007-2009(第4参与人)。

6. 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海水养殖贝类立克次体病原蛋白抗原特性研究”(39970581),2001-2004(第2完成人)。

7. 参与浙江省重点科技计划项目“海水养殖牡蛎类立克次体病分子检测与新型疫苗技术研究” (2004C23041),2003-2005(第2完成人)。

8. 参与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畜禽水产疫病发生的生物学机理及其防治”(KSCX2-SW-302-8),2002-2004。(主要完成人)

9. 参与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铜和多糖影响凡纳对虾酚氧化酶原系统的分子机理研究”(05005909)2006 -2008。(主要参与人)

代表性论文:

1. Flow cytometric analysis of defence functions of haemocytes from the penaeid shrimp, Penaeus vannamei. Journal of the world aquaculture society (SCI, In Press)。第1作者。

2. Morphological, structural, and func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aemocytes of the oyster, Crassostrea ariakensis. Journal of Shellfish Research, 2006, 25(1): 55-64 (SCI)。第1作者。

3. Histology, ultrastructure and morphogenesis of a rickettsia- like organism causing diseases in the oyster, Crassostrea ariakensis. Journal of invertebrate pathology, 2004, 86(3): 77-86 (SCI)。第1作者。

4. Purification and antigen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ickettsia-like organism from the oyster, Crassostrea ariakensis. Diseases of aquatic organisms, 2005, 67(1-2): 149-154. (SCI)。并列第1作者。

5. Morphological and functional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haemocytes of the scallop, Chlamys farreri. Journal of shellfish research, 2005, 24(4): 931-936.(SCI)。第3作者。

6. 近江牡蛎类立克次体在BALB/c小鼠中感染传代研究. 高技术通讯, 2004, 14(4): 20-25. 第1作者。

7. 贝类血细胞及其免疫功能研究进展. 水生生物学报, 2006, 30(5):601-607. 第1作者。

8. 海洋贝类类立克次体的感染. 海洋环境科学, 2006, 25(1): 94-100. 第1作者。

9. 泛影葡胺密度梯度离心法纯化近江牡蛎类立克次体. 天津农学院学报, 2008, 15(2):1-6. 第1作者。

10. 流式细胞术比较研究三种对虾血细胞的分群. 淡水渔业, 2008, 38(3): 18-22. 第1作者。

天津农学院水产养殖专业导师邢克智介绍
邢克智,男,1956年7月26日出生,1982年毕业于天津农学院水产科学系(淡水养殖专业)。1983-1984年在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进修水生生物学和生态学,1990-1991年参加南开大学与天津农学院合办的硕士研究生主要课程班学习。曾任水产科学系副主任、院科技处长,现任天津农学院副院长,水产科学系教授,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市民盟副主委,天津市西青区人大常委等职。1989年、2000年两次被授予“天津市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92、94、96、99年连续四届天津市科教兴农先进个人,1994年被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4年天津市科委确定的跨世纪学术(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国家科技进步奖、发明奖评审专家,天津市科技进步奖评审专家,天津市专家协会理事,天津市科技成果管理研究会理事,天津市高校学报研究会理事等职。曾与天津师范大学合带硕士研究生2名,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大学合带硕士研究生2名,与青岛海洋大学合带博士研究生1名。现被中国农业大学聘为博士研究生合作导师,被大连水产学院聘为硕士研究生导师。

主持和参加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22项,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3项,农业部三等奖1项,全国区划三等奖一项。详细内容如下:

1.1983年参加完成了国家科委下达的“天津市海岸带海涂资源综合调查”项目,该项目获1989年度天津市科技进步(软科学)一等奖(专业组第三名);

2.1986年参加完成了国家农业部下达的“津郊连片池塘养鱼”项目,该项目获88年农业部农牧渔业丰收三等奖(第六参加人);

3.1983年参加了市科委下达的“付村乡农业增产、增值开发技术的综合研究”项目,该项目获1986年度天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集体奖)。

4.1989年参加了国家计委下达的“万亩池塘及网箱养鱼高产的研究”项目,该项目获1991年度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5.1990年参加市农委下达的“鱼禽结合生态养鱼”项目(国内领先),该项目获1992年度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七完成人);

6.1992年参加市农委下达的“鲫鱼大面积高产及混养技术开发与推广”项目(国内领先),该项目获1994年度天津市星火科技二等奖(第二完成人,项目技术负责人)。

7.1995年主持完成了市农委下达的“鲤鱼出血性腐败病的研究”项目(国际先进),该项目获1995年度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主持人);

8.1996年主持完成了市教委下达的“中华鳖(甲鱼)集约化养殖技术的研究”项目(国际先进),该项目获1996年度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主持人)。

9.1982年参加完成了“内陆水域资源调查”项目,获1985年全国区划三等奖;

10.1985年参加完成了“青虾人工繁殖及增养殖技术的研究”(市科、农委重点攻关项目);

11.1996年至1999年主持完成了“鲤鱼出血性腐败病防治技术推广”课题(市科、农委重点推广项目);该项目获1999年度天津市科技进步(成果推广)三等奖;

12.1994年5月至1996年12月主持完成了天津市百万工程之一的“十万只甲鱼工厂化养殖技术推广”项目(市农委重点推广项目);

13.1996年7月至1998年9月主持完成了“斑点叉尾鮰人工繁殖及养殖技术的研究”(已验收,市科委重点攻关项目);

14.1997年7月至2005年主持完成市科、农委重点攻关项目“淡水鱼类工厂化育技术的研究”;该项目获2005年度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15.1999年至2005年主持市科委重点攻关项目“淡水鱼类良种选育及工厂化育苗”;已验收结题。

16.1999年至今参加了“淡水鱼类健康养殖技术的研究”课题(第二参加人),(市科委重点攻关项目);该项目获2002年度天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17.2000年参加了“杂交鲤选育的生物学特性及应用研究”(第三参加人)(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18.2001年参加了“利用地热培育河蟹幼蟹当年养成商品蟹技术的研究”(第二参加人),天津市教委科技发展基金项目。

19.2001年主持“天津市淡水养殖网络化专家系统的开发与示范”项目,天津市农业科技合作项目。该项目获2006年度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二参加人)。

20.2001年参加“牙鲆工厂化高效养殖技术研究”项目,天津市科委项目。

21.2002年参加“河蟹养殖专家咨询决策系统的研究”国家863项目子课题。

22.2002年主持“半滑舌鳎人工育苗及节水养殖技术”天津市科委科技攻关培育项目。

23.2002年主持承担天津市农业重点攻关项目“南美白对虾人工配合饵料及虾用中草药的研究”。

24.2003年参加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水产养殖水体中水生生物控制技术的研究”(第二参加人)

25.2003年主持市教改项目“国际化教育的意识与实践”项目,在研。

26. “水产养殖专业实践教学改革”获2004年高等教育天津市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第四参加人)

27.主持“斑点叉尾鮰人工繁殖与养殖技术示范”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项目,项目经费50万元。

28.主持“工厂化养殖石斑鱼营养需求及人工配合饵料的研究”市教委重点项目,项目经费6万元。

29.参加天津市重点软科学研究项目“未来五年天津市农业科研发展研究”子课题“未来五年天津市水产科研发展构想”主持人。

30.2006年主持承担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金项目“淡水鱼类工厂化育苗技术示范” 2006GB2A100011,经费50万元。

31.2006年主持承担天津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金项目“淡水鱼类工厂化育苗技术示范” 06ZHCXNC04400,经费20万元。

32.2006年主持承担市科技创新能力与体系建设平台项目“鱼类细胞因子在免疫系统中的调节机制”06TXTJJC14200,经费50万元。

33.参加市科技攻关培育“水产养殖生态系浮游生物致害密度发生综合控制技术的研究”06YFGPNC03500,经费20万元。

近年来,在研究过程中主要致力于运用细胞学、组织学、免疫学、药代动力学和环境生态学的手段,研究和探索淡水鱼类出血病的病因、损伤机制和非特异性免疫机制及健康养殖技术,并发表学术论文多篇。1995年主持完成的“鲤鱼出血性腐败病的研究”和1996年主持完成的“中华鳖(甲鱼)集约化养殖技术的研究”成果总体水平均达国际先进水平,并均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特别是“鲤鱼出血性腐败病的研究”,该项目通过病因学、病理学、流行病学、非特异性免疫学、药代动力学、综合防治技术及健康养殖技术的研究,解决了80余年来危害世界鲤鱼养殖业的出血性腐败病的彻底防治问题,而且其防治技术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该项成果被评为国家级成果。并予以推广,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关注。

发表论文30余篇:

1.“苇地养鱼试验初报”《淡水渔业》1983年第6期(第四作者);

2.“苇地养鱼生态防治鱼病试验”《全国第一届鱼病研究学会论文集》1984年9月(第四作者);

3.“半咸水小型水库高产试验初报”《水利渔业》1990年第3期(第二作者,执笔人);

4.“施用禽类养鱼池氮和磷的分析比较”《天津畜牧兽医》1995年第1期(第三作者);

5.“枝角类在鲫鱼人工配合饵料中的应用”《中国饲料》1995年第3期(第三作者);

6.“鲤鱼出血性腐败病的研究”《第二届全国水产青年学术研讨会》1996年6月(第一作者);

7.“温度对青虾胚胎发育的影响”《河北大学学报》1996年第5期(第一作者);

8.“不同温度下青虾幼体耗氧率的测定”《华北农学报》1997年第1期、《中国生物学文摘》1997年12期(第一作者);

9.“温度、盐度对青虾幼体生长发育的影响”《南开大学学报》1997年第3期(第一作者);

10.“半咸水小型水库精养高产试验”《水利渔业》1997年第6期(第一作者);

11.“斑点叉尾鮰蛋白需求量的研究”《中国饲料》1997年第20期(第一作者);

12.“养殖中华鳖常见病的综合防治技术研究”《全国鱼病研究会第一次中华鳖病害防治学术研讨会》1996年10月(第一作者);

13.“养殖中华鳖病因学研究”《全国鱼病研究会第一次中华鳖病害防治学术研讨会》1996年10月(第二作者);

14.“盐度对河蟹幼体生长发育的影响”《河北大学学报》1996年第5期(第二作者);

15.“半咸水小型水库合理密放精养高产技术的研究”《天津农学院学报》1997年第4期(第一作者);

16.“几种中草药对鲤鱼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 《全国鱼病研究学会学术研讨会》1997年10月(第三作者);

17.“经处理的工业废水对鲢鳙鱼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全国鱼病研究学会学术研讨会》1997年10月(第四作者);

18.“斑点叉尾鮰的营养与饲料”《天津农业科学》1998年第6期(第二作者);

19.“几种维生素对斑点叉尾鮰仔鱼的影响”《天津农业科学》1998年第6期(第二作者);

20.“用四种常见原料配制鳖饲料初试”《河北渔业》1998年第2期(第二作者);

21.“维生素E对鲤鱼健康的影响”《动物学报》增刊2001年。

22.“不同药物对鲤鱼生长速度的影响”《天津农学院学报》2002年第二期,通讯作者。

23.“温棚分级强化培育中华绒螯蟹仔蟹试验”《水利渔业》2002年第三期,第二作者。

24.“Mg/Ca值对河蟹大眼幼体育成Ⅲ期仔蟹成活率的影响”《水产科学》2002年,第5期,第二作者。

25.“水产专家系统的发展与应用”《天津科技》2002年第4 期,第二作者。

26.“鲤鱼出血性腐败病防治技术”《动物科学与医学》2002年第8期,第3作者。

27.“天津市水产业近期科研发展方向及重点”天津农业科学,2003(9)增刊,第一作者;

28.“盐度对河蟹大眼幼体育成Ⅲ期仔蟹的影响”,青岛海洋大学学报,2002(增),第二作者;

29. “利用微生物转化维生素D3的研究(I)—25(OH)D3的生物转化”,科技通报,2004年第2期,第二作者;

30.“河蟹养殖专家决策系统的设计”,天津农学院学报,2003(9),第三作者;

31.“鱼病诊断过程模拟及其推理模型的构造”,水产科学,2003年第2期,第四作者;

32.“鱼病诊断专家系统中知识表示的研究”,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3年第10期第四作者。

33.“水温和盐度对鲤鱼(Cyprinus carpio L.)胚胎和前期仔鱼发育的影响”《天津农学院学报》-2004年3期,5-9,通讯作者邢克智,第一作者郭永军。

34.“天津市水产业近期科研发展方向及重点”《天津农业科学》2003,9(B12).-47-49,第一作者邢克智。

35.“枳实对南美白对虾健康的影响”《水利渔业》2005年第4期,99-101,通讯作者邢克智,第一作者郭永军。

36.“黄芪对南美白对虾抗氧化及部分免疫活性的影响”《中国科学学报》2005年第6期,27-29,通讯作者,邢克智,第一作者郭永军。

37.“黄柏对南美白对虾抗氧化及部分免疫活性的影响”《中国科学学报》2005年第11期,50-53,通讯作者邢克智。

38.“几种中草药对鲤鱼诱食效果的研究”《天津农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1-5,通讯作者邢克智,第一作者郭永军。

39.“水产专家系统的发展与应用”《天津科技》2002年第4期,25-26,第一作者郭永军,邢克智。

著作:

《鳖的养殖》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

《鱼塘水质分析与管理》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年。

《斑点叉尾鮰养殖》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

申报专利3项:

《粘性卵鱼苗孵化方法》申请号:200410019940.1

《孵化鱼巢》申请号:ZL200420029298.0

《虾复合预混料》申请号:ZL2004100118711.8

产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做为水产养殖学科的学科带头人,根据天津近年来的实际情况,主要研究在干旱、缺水的半咸水体中探讨水环境的净化改良,营养元素的运移规律,饵料生物群落结构的调控,物流、能流速度的加快和转化效率的提高,高产、高效、健康养殖理想模式的人工模拟及创造,不同模式对水生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影响,理想的个体生长速度与群体密度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对单位面积产量的贡献,名、特、优、新品种的繁殖、苗种培育、集约化养殖及增殖、常见疾病的病因和健康养殖技术,设施渔业理想品种和模式的创造等。

近10年来以本学科为技术支撑的“产学研联合体”精武集团有限公司(原小南河水产养殖公司)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来全村水产养殖水面只有500余亩,平均亩产只有100公斤。目前该集团养殖水面已发展到7000亩,平均单产达到800公斤左右,并出现了年产吨鱼的高产池塘,每年为我市和三北地区提供鲜鱼500多万公斤。在水产养殖业有了较大发展之后, 利用渔业发展资金先后办起了年出栏1.2万头生猪的养猪场,年产100万只肉鸭的养鸭场,年孵化淡水常规养殖鱼类鱼苗6亿尾及1000万尾丁鱼苗的淡水鱼类育苗场,总面积300亩的淡水虾水泥池,年产10万公斤的鲟鱼场,年产两万吨饲料的大型综合饲料场,建起了屠宰场和一座存贮量1500万吨的冷库,并取得了肉鸭外贸出口权,全村的养殖事业走上了良性循环健康发展的轨道。小南河养殖公司在不断发展壮大的基础上成立了精武集团有限公司,其注册资金5193万元,固定资产5000万元,年产值2亿元,销售收入1.2亿元,利税1000万元。成为天津市最大的的综合性菜蓝子基地,并被市政府命名为“菜蓝子工程明星企业”。从而为小南河村农业的产业化和高效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1998年底市教委根据本学科在我市农业经济发展中的突出贡献,表彰“天津农学院水产科学系小南河水产养殖课题组”在推动科技进步、促进社会发展、为天津经济建设服务工作中,成绩显著。特予以表彰并奖励人民币伍万元。做为我市农业科技型企业的龙头,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乔石、李瑞环、宋平、姜春云等领导同志及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同志都先后到该公司视察。 水产一级学科简介

  一、学科概况
  天津农学院水产学科是天津市重点学科,拥有天津市水产生态及养殖重点实验室和天津市现代渔业工程中心两个创新平台。本学科围绕沿海都市型渔业,在水产动物增养殖学、水产动物遗传育种学、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等研究领域具有一定特色,取得一系列成果,并得到同行专家的认可。2011年又获得渔业资源二级学科,主要侧重于渔业资源?;び牖肪承薷?、渔业资源管理和渔业生物学与种质资源等方向的研究。该学科的水产养殖学和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是天津市品牌专业,其中水产养殖学还是国家级特色专业,拥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天津农学院水产生态与养殖实验教学中心。已成为天津市唯一人才培养和技术支撑单位。目前该学科已具备雄厚的师资力量和良好的教学条件,具有较强的科研创新能力,取得了丰厚的成果,为我国水产养殖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本学科在科研方面成绩突出,累计承??蒲邢钅?0余项,其中国家863项目2项,国家农业产业技术体系1项,教育部项目3项,国家科技部农业成果转化资金项目1项,国际合作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数26项,总经费6840.25万元,其中财政拨款3129.25万元,自筹或横向3711万元;实际采纳科研项目数8个;直接经济效益893.5万元?;竦霉?、省部级科研成果3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一等奖1项,三等奖3项,国家星火科技四等奖1项,全国农业区划三等奖1项,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13项,三等奖7项,市星火科技二等奖3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北京农业技术推广二、三等奖各1项;另外,获得天津市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近年来发表研究论文300余篇,其中SCI、EI、ISTP收录63篇,出版学术著作6部,出版教材4部。另外,由邢克智教授主编,由高等教育出版社编辑出版的《中韩渔业可持续发展天津论坛论文集》1部?;竦檬谌ㄗɡ?项。本学科点学术队伍在年龄结构、职称结构以及学历结构等方面较合理;有教授12人(外籍教授1人),副教授10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17人,硕士学位15人。不断加强与国内外的交流与合作,目前已经与比利时根特大学、韩国釜庆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上海海洋大学等数十所高校进行了的广泛的交流合作。

  二、研究方向
  1.水产动物增养殖学:
  针对天津市干旱、少雨,主要属盐碱水体的现状,重点研究名、特、优、新品种的繁殖、苗种培育、集约化养殖及增殖和健康养殖技术,设施渔业理想品种和模式的建立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鲜明的特色和优势,有些研究居国内领先水平。
  设施化、集约化、规?;臣靶畔⒒恢笔潜痉较虻难芯恐氐?。先后开展了“中华鳖集约化养殖技术”的研究,确定了一种新的鳖卵孵化介质和生态因子的适宜范围,摸索出鳖的不同生长阶段较为理想的集约化养殖模式和主要生态因子的适宜范围,达到高产、高效,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并获2项授权专利;“鱼禽结合生态养鱼技术”、“鲫鱼大面积高产及混养技术”,“淡水鱼类工厂化育苗技术的研究”也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主养鲤鱼高产技术”多年来被多家养殖单位广泛采用,取得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借助国家“863”项目支持,在水产养殖数字化集成和专家系统方面进行了研究,其中“农业专家系统开发与应用”和“天津市淡水养殖网络化专家系统”分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一、二等奖?!?br /> 2.水产动物遗传育种学:
  名特优新品种的健康养殖也是本方向重要的研究领域。先后开展了部分名优鲟形目鱼类、宝石鲈、美洲鲥鱼、澳洲银鲈、半滑舌鳎、点带石斑鱼、丁鱥等经济鱼类的集约化、设施化健康养殖和不同品种理想模式下的人工模拟和创造的研究,上述研究不但可以增产,而且为其它品种的工厂化育苗,集约化、设施化、健康养殖提供参考,也是对健康养殖、设施渔业理论研究的丰富与发展。
  
  3.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

  对水产动物营养成分最适需要量的摸索一直是本学科的主攻方向。从北方主养品种入手,开展了中华鳖、鲤鱼、中国对虾人工配合饵料的研究,获得了优化饲料配方和预混料配方,摸索出不同养殖模式下科学的养殖技术;其中“对虾人工配合饲料的研究”率先从氨基酸水平探讨了中国对虾的蛋白需求,居国内领先水平;“鲤鱼人工配合饲料”获得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虾用预混料”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近年来随着健康养殖技术理论的兴起和天津产业结构的调整,不断引进了一些新的养殖品种。相继开展了南美白对虾、澳洲宝石鲈、澳洲银鲈、美洲鲥鱼、半滑舌鳎、点带石斑鱼、丁鱥、卡拉白鱼、革胡子鲶、亚洲六须鲶、黄颡鱼等名、特、优、新品种高效环保人工配合饲料及预混料的研制与开发,为新品种的大面积推广提供了技术支持。同时,着色剂开发也是本方向的重要研究领域??沽?ldquo;北京市观赏鱼产业化提升体系建设”和“观赏鱼饲料研制”,促进了着色剂在观赏鱼上的应用;而“β-胡萝卜素对红白锦鲤生长、体色及代谢的初步研究”和“红虫饲料对红白锦鲤着色及生长试验”等研究为着色剂在红白锦鲤上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4.水产动物病害防治学:
  本研究方向着眼我国北方主流养殖品种,开展了鲤鱼出血病、鲤鱼竖鳞病、牙鲆腹水病、褐牙鲆白化病、鱼类粘孢子虫病的研究,获得了相关病原生物、发病机理、组织病理变化,研究病原微生物、动物和生态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及疾病流行规律,筛选了有效的防治药物,提出了水产动物疾病的综合防治措施;并进行了真鲷肿瘤坏死因子TNFα基因、虹鳟肿瘤坏死因子TNFα基因和牙鲆细胞因子MSH基因的克隆、表达及纯化研究,从分子水平探讨其发病机理及免疫调节作用,并从免疫组织化学角度摸索了鱼类一氧化氮合成酶免疫调控作用及机理,该研究居于国内领先水平。
  利用免疫促进剂增强动物防病能力是本方向近年来的研究重点。广泛开展了采用中草药及其提取物,微生物产物及化学合成物质等提高养殖水产动物的免疫机能的研究,为增强动物抗病力提供物质基础。相继进行了“虾用中草药的研制与开发”、“凡纳滨对虾中草药免疫促进剂的研制”等,促进了中草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而“鱼腥草对南美白对虾抗氧化及两种免疫活性指标的影响”、“活酵母衍生物对丁鱥抗氧化能力和部分免疫活性指标的影响”等相关研究为中草药提高动物免疫水平提供理论依据。
  
  5.渔业资源?;び牖肪承薷矗?/strong>
  针对渤海湾渔业资源环境现状,开展渔业渔业生物对环境因子胁迫的响应;渔业资源?;さ墓丶际跤胗τ?;赤潮毒素、持久性有机污染物、重金属及等有毒有害物质污染动力学;生态防治理论与关键技术;渔业水域环境检测技术;退化渔业生态系统的生态恢复途径和方法等方面的研究。探索适应工业化和城市化迅猛发展的沿海都市型现代渔业发展新模式。为后续新兴沿海工业化城市渔业发展提供借鉴。
  
  6.渔业资源管理:
  以渔业资源管理领域为应用背景,以计算机相关理论为研究基础,以信息化处理技术和应用为实现手段,以渔业在科技发展条件下的高度可控为研究目标,将信息处理技术成果有效应用于渔业管理规划和渔业资源重建评价体系建立等方面。旨在促进渔业的规范化模式发展,渔业管理领域的信息化、智能化和统筹化,从而提升渔业管理理念和模式,同时根据信息化理论和技术在渔业管理领域应用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改进和创新信息处理及信息展示的理论和技术,使得渔业管理信息化理论和技术更加完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渔业规划管理,渔业信息化技术开发,渔业法律及管理模式研究,渔业资源重建技术系统构建等。
  
  7.渔业生物学与种质资源:
  针对天津环渤海区域及海河、内陆区县的水库河道等水域受到严重污染,从而导致渔业资源的严重衰退以及一系列的生态环境的破坏这一状况,开展研究工作,旨在提高鱼产量和促进渔业生态环境的恢复。设施化、集约化、规?;臣靶畔⒒嬉狄恢笔潜痉较蛴攀魄肯?,为重要经济品种的工厂化育苗提供有效的技术手段,也是对健康养殖、设施渔业理论研究的丰富与发展。海淡水主要养殖品种的遗传背景及渔业基因资源研究也是本方向的研究重点, 对环渤海区域海淡水常规养殖的鱼、虾、贝、藻类和新近由野生开发的养殖种类及引进品种,开展生物学、染色体组型、同工酶以及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查清它们的遗传背景,建立新的种质标准。
 三、研究条件
  本学科除装备有专业实验室外(分子生物学实验室、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与水域环境学实验室、水产动物病害实验室、流水实验室、组织病理实验室、动物生理实验室、观赏鱼实验室以及水产综合实验室),现有天津市水产生态及养殖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专业实验室面积为2106 m2。
  作为“十五”和“十一五”投资重点建设学科,购置了大量先进的仪器设备;期间,学校也将本学科作为投资的重点学科,仪器设备先进,仪器设备总值为2580万元。
  多年来本学科先后与天津、河北黄骅、辽宁、北京等多个地区先后建立了18个产、学、研合作基地,为学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提供了更好的条件。
  本学科文献资源丰富,藏书量共计10.2113万册,科技期刊114种,完全能够满足科研与教学需要。同时可以借助校园网上丰富的电子资源。

  四、学术交流与合作
  近五年本学科共有60人次积极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国内外水产高校及科研单位建立了广泛联系,开展了多项合作研究。并近年来与中国农科院饲料研究所、珠江所、黑龙江所、东海所等单位开展“三院三校”的合作攻关,解决天津市水产养殖快速发展面临的瓶颈问题,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
  本学科与中国农业大学、大连水产学院、东北农业大学等院校联合培养了多名博士及硕士研究生;从2010年起已自主培养了11名硕士研究生,研究生培养质量高、已在国内外高水平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SCI收录2篇。 天津农学院院校介绍:水产科学系
天津农学院水产科学系创办于1976年,现今已经具有了较为雄厚的软件和硬件基础。我系拥有国家级水产生态和养殖实验教学中心,天津市重点学科——水产养殖学科和天津市首批重点实验室——水产生态及养殖重点实验室,这也是天津农学院唯一的市级重点实验室。水产养殖学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

  目前,京津两地只有本院设有水产养殖学科,已连续培养本科毕业生二十余届。三十多年来,向天津市及全国各地输送了大批人才,他们现在都已成为了水产行业的中流砥柱。

  在硬件方面,我系现有实验室13个,共计1563 m2,各种实验仪器配置到位、合理,有电子显微镜、超低温冰箱、凯氏定氮仪、便携式多功能水质分析仪、生化需氧测量仪(BOD)、高级热循环仪(PCR仪)仪器、凝胶成像系统等,设备总值1000多万元。 本系在院内还拥有天津市鲤鱼良种试验场,养殖面积45亩,养殖条件和设备优良,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提供了便利条件。

  近几年来,我系在“水产动物增养殖技术”、“水生动物营养生理”、“水产动物遗传与育种”、“水产动物疾病防治”等方面成绩突出,累计承??蒲锌翁庖话儆嘞?,获得了多项科研成果和奖励,其中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丰收三等奖三项,国家星火科技四等奖一项,全国农业区划三等奖一项,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二项、二等奖十二项、三等奖六项,天津市区划二等奖一项,市星火科技二等奖三项。

  我系在教学工作中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严格遵循高等教育规章制度,以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高的复合型高级人才为目标,多年注重与国内外的教学和科研机构进行合作和交流,和我系教师的进修培养,注重从国内外的各个大学引进教学人才,大大提高了我系的教学质量,培养了大量的优秀人才,他们的足迹几乎遍及全国各省及直辖市,为我国的水产行业的作出了巨大贡献。

敏学楼613 23781299 天津农学院水产养殖专业导师陈成勋介绍
一、导师基本情况:

姓名:陈成勋               学位:学士               学历:本科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67.06

专业技术职务:副研究员           工作单位:天津农学院

所在部门:水产科学系               行政职务:无

E-mail:ccxnxy@163.com

邮编:300384                 

联系地址:天津市西青区津静路22号  天津农学院水产科学系

工作经历:

1989.7-1996.11        天津市农村经济与区划研究所         研究实习员

1996.11-2003.11      天津市农村经济与区划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

2003.11-2004.07      天津市农村经济与区划研究所         副研究员

2007.7-至今            天津农学院水产科学系                   副研究员

二、研究领域及主要研究方向

研究领域:水产养殖与营养免疫

研究方向:水产动物健康养殖

研究课题:

1、革胡子鲶高校健康养殖技术示范  天津市科委  30万元  主持

2、海珍品集约化健康养殖技术成果转化与示范   天津市农委  100万元   主持

3、淡水鱼类工厂化育苗技术示范     科技部   50万元   参加

4、鱼类细胞因子在免疫系统中的调节机制  天津市科委  50万元   参加

5、亚洲六须鲶的引种    天津市农委  20万元   合作主持人

6、南美白对虾人工配合饵料及虾用中草药的研究  天津市科委 80万元    参加

7、水产养殖水体中水生生物控制技术的研究  天津市科委   20万元     参加

8、斑点叉尾鮰繁育与高产养殖示范    天津市农委   50万元   参加

9、石斑鱼营养与饲料的研究与开发    天津市教委    6万元  参加

代表性论文:

1、鲤鱼出血性腐败病的防治    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     2002

2、不同药物对鲤鱼生长速度的影响    天津农学院学报   2002



著作:

    鳖的养殖   天津市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

获奖情况:

鲤鱼出血性腐败病的研究    1995年度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鲤鱼出血性腐败病防治技术推广   2000年度天津市科技进步(推广应用类)三等奖

淡水鱼类健康养殖技术的研究     2002年度天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淡水鱼类工厂化育苗技术的研究   2005年度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天津市淡水养殖网络化专家系统的开发与示范    2006年度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专利:

  孵化鱼巢      200420029298.0

粘性卵鱼苗孵化方法200410019940.1(申)
一、学科概况  
 
天津农学院水产学科是天津市重点学科,拥有天津市水产生态及养殖重点实验室和天津市现代渔业工程中心两个创新平台。本学科围绕沿海都市型渔业,在水产动物增养殖学、水产动物遗传育种学、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等研究领域具有一定特色,取得一系列成果,并得到同行专家的认可。2011年又获得渔业资源二级学科,主要侧重于渔业资源?;び牖肪承薷?、渔业资源管理和渔业生物学与种质资源等方向的研究。该学科的水产养殖学和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是天津市品牌专业,其中水产养殖学还是国家级特色专业,拥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天津农学院水产生态与养殖实验教学中心。已成为天津市唯一人才培养和技术支撑单位。目前该学科已具备雄厚的师资力量和良好的教学条件,具有较强的科研创新能力,取得了丰厚的成果,为我国水产养殖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本学科在科研方面成绩突出,累计承??蒲邢钅?0余项,其中国家863项目2项,国家农业产业技术体系1项,教育部项目3项,国家科技部农业成果转化资金项目1项,国际合作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数26项,总经费6840.25万元,其中财政拨款3129.25万元,自筹或横向3711万元;实际采纳科研项目数8个;直接经济效益893.5万元?;竦霉?、省部级科研成果3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一等奖1项,三等奖3项,国家星火科技四等奖1项,全国农业区划三等奖1项,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13项,三等奖7项,市星火科技二等奖3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北京农业技术推广二、三等奖各1项;另外,获得天津市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近年来发表研究论文300余篇,其中SCI、EI、ISTP收录63篇,出版学术著作6部,出版教材4部。另外,由邢克智教授主编,由高等教育出版社编辑出版的《中韩渔业可持续发展天津论坛论文集》1部?;竦檬谌ㄗɡ?项。本学科点学术队伍在年龄结构、职称结构以及学历结构等方面较合理;有教授12人,副教授10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17人,硕士学位15人。不断加强与国内外的交流与合作,目前已经与比利时根特大学、韩国釜庆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上海海洋大学等数十所高校进行了的广泛的交流合作。  
 
二、研究方向
 
(1)水产动物增养殖学:针对天津市干旱、少雨,主要属盐碱水体的现状,重点研究名、特、优、新品种的繁殖、苗种培育、集约化养殖及增殖和健康养殖技术,设施渔业理想品种和模式的建立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鲜明的特色和优势,有些研究居国内领先水平。
 
设施化、集约化、规?;臣靶畔⒒恢笔潜痉较虻难芯恐氐?。先后开展了“中华鳖集约化养殖技术”的研究,确定了一种新的鳖卵孵化介质和生态因子的适宜范围,摸索出鳖的不同生长阶段较为理想的集约化养殖模式和主要生态因子的适宜范围,达到高产、高效,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并获2项授权专利;“鱼禽结合生态养鱼技术”、“鲫鱼大面积高产及混养技术”,“淡水鱼类工厂化育苗技术的研究”也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主养鲤鱼高产技术”多年来被多家养殖单位广泛采用,取得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借助国家“863”项目支持,在水产养殖数字化集成和专家系统方面进行了研究,其中“农业专家系统开发与应用”和“天津市淡水养殖网络化专家系统”分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一、二等奖。  
 
(2)水产动物遗传育种学:名特优新品种的健康养殖也是本方向重要的研究领域。先后开展了部分名优鲟形目鱼类、宝石鲈、美洲鲥鱼、澳洲银鲈、半滑舌鳎、点带石斑鱼、丁鱥等经济鱼类的集约化、设施化健康养殖和不同品种理想模式下的人工模拟和创造的研究,上述研究不但可以增产,而且为其它品种的工厂化育苗,集约化、设施化、健康养殖提供参考,也是对健康养殖、设施渔业理论研究的丰富与发展。
 
(3)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对水产动物营养成分最适需要量的摸索一直是本学科的主攻方向。从北方主养品种入手,开展了中华鳖、鲤鱼、中国对虾人工配合饵料的研究,获得了优化饲料配方和预混料配方,摸索出不同养殖模式下科学的养殖技术;其中“对虾人工配合饲料的研究”率先从氨基酸水平探讨了中国对虾的蛋白需求,居国内领先水平;“鲤鱼人工配合饲料”获得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虾用预混料”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近年来随着健康养殖技术理论的兴起和天津产业结构的调整,不断引进了一些新的养殖品种。相继开展了南美白对虾、澳洲宝石鲈、澳洲银鲈、美洲鲥鱼、半滑舌鳎、点带石斑鱼、丁鱥、卡拉白鱼、革胡子鲶、亚洲六须鲶、黄颡鱼等名、特、优、新品种高效环保人工配合饲料及预混料的研制与开发,为新品种的大面积推广提供了技术支持。同时,着色剂开发也是本方向的重要研究领域??沽?ldquo;北京市观赏鱼产业化提升体系建设”和“观赏鱼饲料研制”,促进了着色剂在观赏鱼上的应用;而“β-胡萝卜素对红白锦鲤生长、体色及代谢的初步研究”和“红虫饲料对红白锦鲤着色及生长试验”等研究为着色剂在红白锦鲤上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4)水产动物病害防治学:本研究方向着眼我国北方主流养殖品种,开展了鲤鱼出血病、鲤鱼竖鳞病、牙鲆腹水病、褐牙鲆白化病、鱼类粘孢子虫病的研究,获得了相关病原生物、发病机理、组织病理变化,研究病原微生物、动物和生态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及疾病流行规律,筛选了有效的防治药物,提出了水产动物疾病的综合防治措施;并进行了真鲷肿瘤坏死因子TNFα基因、虹鳟肿瘤坏死因子TNFα基因和牙鲆细胞因子MSH基因的克隆、表达及纯化研究,从分子水平探讨其发病机理及免疫调节作用,并从免疫组织化学角度摸索了鱼类一氧化氮合成酶免疫调控作用及机理,该研究居于国内领先水平。
 
利用免疫促进剂增强动物防病能力是本方向近年来的研究重点。广泛开展了采用中草药及其提取物,微生物产物及化学合成物质等提高养殖水产动物的免疫机能的研究,为增强动物抗病力提供物质基础。相继进行了“虾用中草药的研制与开发”、“凡纳滨对虾中草药免疫促进剂的研制”等,促进了中草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而“鱼腥草对南美白对虾抗氧化及两种免疫活性指标的影响”、“活酵母衍生物对丁鱥抗氧化能力和部分免疫活性指标的影响”等相关研究为中草药提高动物免疫水平提供理论依据。  
 
 
 
 
 
 
 
 
 
(5)渔业资源?;び牖肪承薷矗赫攵圆澈M逵嬉底试椿肪诚肿?,开展渔业渔业生物对环境因子胁迫的响应;渔业资源?;さ墓丶际跤胗τ?;赤潮毒素、持久性有机污染物、重金属及等有毒有害物质污染动力学;生态防治理论与关键技术;渔业水域环境检测技术;退化渔业生态系统的生态恢复途径和方法等方面的研究。探索适应工业化和城市化迅猛发展的沿海都市型现代渔业发展新模式。为后续新兴沿海工业化城市渔业发展提供借鉴。
 
(6)渔业资源管理:以渔业资源管理领域为应用背景,以计算机相关理论为研究基础,以信息化处理技术和应用为实现手段,以渔业在科技发展条件下的高度可控为研究目标,将信息处理技术成果有效应用于渔业管理规划和渔业资源重建评价体系建立等方面。旨在促进渔业的规范化模式发展,渔业管理领域的信息化、智能化和统筹化,从而提升渔业管理理念和模式,同时根据信息化理论和技术在渔业管理领域应用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改进和创新信息处理及信息展示的理论和技术,使得渔业管理信息化理论和技术更加完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渔业规划管理,渔业信息化技术开发,渔业法律及管理模式研究,渔业资源重建技术系统构建等。
 
(7)渔业生物学与种质资源:针对天津环渤海区域及海河、内陆区县的水库河道等水域受到严重污染,从而导致渔业资源的严重衰退以及一系列的生态环境的破坏这一状况,开展研究工作,旨在提高鱼产量和促进渔业生态环境的恢复。设施化、集约化、规?;臣靶畔⒒嬉狄恢笔潜痉较蛴攀魄肯?,为重要经济品种的工厂化育苗提供有效的技术手段,也是对健康养殖、设施渔业理论研究的丰富与发展。海淡水主要养殖品种的遗传背景及渔业基因资源研究也是本方向的研究重点, 对环渤海区域海淡水常规养殖的鱼、虾、贝、藻类和新近由野生开发的养殖种类及引进品种,开展生物学、染色体组型、同工酶以及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查清它们的遗传背景,建立新的种质标准。
 
渔业资源出海调查
 
 
 
 
 
三、研究条件  
 
本学科除装备有专业实验室外(分子生物学实验室、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与水域环境学实验室、水产动物病害实验室、流水实验室、组织病理实验室、动物生理实验室、观赏鱼实验室以及水产综合实验室),现有天津市水产生态及养殖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专业实验室面积为2106 m2。
 
作为“十五”和“十一五”投资重点建设学科,购置了大量先进的仪器设备;期间,学校也将本学科作为投资的重点学科,仪器设备先进,仪器设备总值为2580万元。  
 
多年来本学科先后与天津、河北黄骅、辽宁、北京等多个地区先后建立了18个产、学、研合作基地,为学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提供了更好的条件。  
 
本学科文献资源丰富,藏书量共计10.2113万册,科技期刊114种,完全能够满足科研与教学需要。同时可以借助校园网上丰富的电子资源。  
 
 
 
 
 
 
 
四、学术交流与合作  
 
近五年本学科共有60人次积极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国内外水产高校及科研单位建立了广泛联系,开展了多项合作研究。并近年来与中国农科院饲料研究所、珠江所、黑龙江所、东海所等单位开展“三院三校”的合作攻关,解决天津市水产养殖快速发展面临的瓶颈问题,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  
 
本学科与中国农业大学、大连水产学院、东北农业大学等院校联合培养了多名博士及硕士研究生;从2010年起已自主培养了11名硕士研究生,研究生培养质量高、已在国内外高水平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SCI收录2篇。  
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介绍  
 
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建立,目前国内有9所高??璐俗ㄒ?。研究我国主要海洋经济鱼类种质遗传学特征(遗传标记)、不同环境群体间的遗传变异、养殖群体和天然群体间遗传差异及放流群体对天然群体的遗传学影响、水生生物遗传多样性及遗传进化等。依托天津市重点学科-水产养殖学、天津市水产生态与养殖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和天津市水产生态及养殖重点实验室、天津市现代渔业工程中心等教学和科研平台,形成了以海洋生物资源?;ば钥⒑陀嬉邓肪掣纳莆⒄狗较虻奶厣ㄒ?。2010年被批准为天津市品牌专业。近5年承担市级及以上教改项目3项,科研项目24项,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EI、ISTP收录10余篇,教改论文10篇。形成了专业方向涵盖面广、知识结构优化、年龄结构合理、能够承担教学和科研师资队伍。该专业副高级以上职称人员10名。该专业已培养毕业生近400名。拥有8个稳定的产学研基地。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方面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海洋渔业科学、海洋环境?;び胱试垂芾淼南喙毓芾?、科研、教育和生产等部门从事渔政管理、科学研究、教学等工作的科学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海洋生物学、海洋环境学、渔业资源与渔场学、渔业法规与渔政管理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海洋生物学研究方法、渔业水域环境监测、资源调查和渔政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渔业资源与渔业环境的调查、研究和渔业管理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海洋环境科学、现代信息技术和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
 
 
 
2、掌握渔具测试和设计、渔业资源预测预报、渔政管理等方法和技能;
 
 
 
3、具备本专业必需的网渔具装配、渔业资源调查、渔业水域环境监测等基本能力;
 
 
 
4、掌握渔业生物资源的调查、评估和管理,渔业水域环境监测和?;?、海洋渔业资源的开发技术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熟悉国内外海洋渔业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海洋渔业学科的新成就、新技术和国际渔业发展动态;
 
 
 
6、有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组织与管理、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具有独立获取知识、信息处理和创新的基本能力;
 
 
 
7、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学科
 
 
 
水产学、管理学
 
 
 
主要课程
 
 
 
水生生物学、鱼类学、渔业资源与渔场学、渔业资源评估与管理、海洋环境监测与?;?、渔业法规与渔政管理。
 
 
 
研究方向
 
 
 
渔业资源?;び胄薷?、渔业资源管理、渔业生物学与种质资源
 
 
 
 
 
 
就业方向
 
 
 
毕业生能在海洋生物科学与海洋环境?;さ炔棵糯邮陆萄?、科研、技术、生产以及管理等工作。
 
 
天津农学院水产养殖专业导师张树林介绍
一、导师基本情况:

姓名:张树林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63.4

专业技术职务:副教授 工作单位:天津农学院

所在部门:水产科学系 行政职务:教研室主任

联系电话:23781299

邮编:300384  E-mail:shulin63@eyou.com

联系地址:天津市西青区津静路22号天津农学院水产科学系

工作经历: 1997年9月——2000年6月 大连水产学院养殖系 水产养殖专业获硕士学位

2000年7月——现在        天津农学院水产科学系任教

社会兼职:天津水产学会 中国水产学会会员 中国动物学会甲壳分会会员,天津津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科技服务专家和天津津南国家科技园区 “欣农网”特约专家

二、研究领域及主要研究方向

研究领域:水产养殖、水生生物

研究方向:水产养殖生态学和水产饵料生物培养及控制

研究课题:

1、养殖水体常见浮游生物致害密度发生机制的研究  天津市教委 天津市水产生态和养殖重点实验室创新项目(2004BA29),2004.4—2007.4 ,主持人。

2、水产养殖水体中水生生物控制技术的研究(043611411),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4.3—2006.3,主持人,已结题。

3、水产养殖生态系常见浮游生物致害密度发生综合控制技术的研究,天津市科技攻关项目(06YFGPNC03500),2006.3—2009.4,主持人。

4、水生生物学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与实践 天津农学院教学研究与改革重点项目(2006A02),2006.5—2008.7,主持人

5、“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研究”(06TG013)天津市高等教育学会“十一五”教育科学研究课题 2006.11——2009.11,主持人

6、“国内外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研究” 天津市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改革与质量建设计划项目 2007.10—2009.10 主持人

7、利用地热培育河蟹幼蟹当年养成商品蟹技术的研究,天津市教委科技发展基金项目(20010605), 2001.01—2002.12 ,主持人,2003年结题。

8、智能化农业信息处理系统的开发和应用—天津示范区,国家863项目(863-306-2D05-03-13),2002.03—2004.3 ,第四完成人 2004年结题。

9、河蟹养殖专家决策咨询系统的开发和应用,国家863项目子课题 天津市科委科技攻关项目,2002.03—2004.3,主持人,2004年结题。

代表性论文和著作:

◆ 张树林,等.温棚分级强化培育中华绒螯蟹仔蟹试验.水利渔业,2002,22(3):22


◆ 张树林,等.Effect of the ambient salinity concentration on from the megalopa serocheir sine-nsis to juvenie 世界水产养殖大会论文集:903,2002.4

◆ 张树林,等.茶籽饼对利氏才女虫、褶皱臂尾轮虫及中华绒螯蟹蚤状幼体的急性毒性试验.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578-582  2001-2002

◆ 张树林,等.盐度对河蟹大眼幼体育成Ⅲ期仔蟹的影响.青岛海洋大学学报,2002(12):226-229

◆ 张树林,等.大连湾春秋季浮游植物的调查研究.海洋科学 2003,27(2):45-48

◆ 邢克智、张树林等,天津市水产业近期科研发展方向及重点. 天津农业科学, 2003第9卷(增刊 ):47-49

◆ 张树林,等.Development of the expert consultation system for eriocheir sinensis culture  Progres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Agriculture:244-247  2004.5

◆ 张树林,等.养殖水体水华发生及控制的研究.水利渔业,2006,26(2):67-69

◆ 张树林,等. 重碳酸盐型盐碱虾池浮游植物与理化因子的相关关系 华北农学报 2008,23(1):143-148。ISSN 1000-7091 CN 13-1101/S

◆ 大连生物物种多样性辞条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3年4月 编委

◆ 国家十五和十一五规划教材《水生生物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5年8月 参编

获奖情况:

◆ 项目“农业专家系统(对虾、黄瓜、葡萄、河蟹、猪、奶牛)开发与应用”获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天津市科委,2005年,第四完成人

◆ 项目“农业专家系统(对虾、黄瓜、葡萄、河蟹、猪、奶牛)开发与应用”获天津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天津市农业科学研究院,2005年,第四完成人

◆ 研究开发的河蟹养殖专家决策咨询系统,2003年获国家版权局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第一完成人

◆ 论文“盐度对河蟹大眼幼体育成Ⅲ期仔蟹的影响”获第四届中国青年水产学术会议优秀论文奖,被推荐参加2002年世界水产养殖大会,第一完成人

◆ 以第一发明人被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授予实用新型专利1项 专利号: ZL 2007 2 0095157.2

◆ 论文“水生生物学教学新体系的优化和实践”被天津市教育委员会评为优秀论文 2006年4月 第一完成人

◆“水生生物学”被评为天津市市级精品课程  2006年7月,天津市教育委员会 课程负责人

◆ 制作的水生生物学课件被评为天津农学院优秀课件 2008年6月,天津农学院

◆ 张树林,等.Mg2+/Ga2+值对河蟹大眼幼体育成Ⅲ期仔蟹的影响 水产科学,2002,21(5):1-3 天津农学院水产养殖专业导师白东清介绍
一、导师基本情况:

姓名:白东清                学位:博士               学历:研究生

性别:女                       出生年月:1970.12

专业技术职务:副教授           工作单位:天津农学院

所在部门:水产科学系           行政职务:副主任

E-mail:baidongqing@tjau.edu.cn

邮编:300384                 

联系地址:天津市西青区津静路22号  天津农学院水产科学系

工作经历:

1997.7-1998.11        天津农学院水产科学系        助教

1998.10-2004.11      天津农学院水产科学系        讲师

2004.11-至今          天津农学院水产科学系         副教授

2005.6-2006.12       天津农学院水产科学系        教学助理

2006.12-至今         天津农学院水产科学系          教学副主任

二、研究领域及主要研究方向

研究领域: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

研究方向: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

研究课题:

1、养殖水体水质净化微生态制剂研究与应用  天津市教委  5万元  主持

2、丁鱥人工配合饲料的研究  院青年基金   1万元  主持并完成

3、淡水水产品健康养殖技术研究与示范  天津市科委(分课题负责人)5万元已完成

4、南美白对虾人工配合饵料及虾用中草药的研究  天津市科委 80万元  主持并完成

5、宝石鲈、香鱼集约化高效养殖技术的研究  天津市科委   750万元   参加并完成

6、澳洲银鲈引进与工厂化养殖技术研究    天津市农委重点项目       参加并完成

7、丁鱥人工配合饵料的研究    天津市教委重点项目   10万元  主持

8、鱼类粘孢子虫病防治关键技术示范与应用   天津市农委  30万元  主持 

7、南美白对虾产业升级集成技术示范与推广   天津市农委(分课题负责人)5万元

8、鱼类细胞因子在免疫系统中的调节机制  天津市科委  50万元   参加

9、河蟹智能化专家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国家863子课题   20万元(已验收)参加。

代表性论文:

1、丁鱥饵料中适宜动植物蛋白比的初步探讨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  2006年

2、养殖澳洲银鲈肌肉营养成分测定  淡水渔业  2006

3、不同pH对丁鱥仔、幼鱼肠、肝胰脏蛋白酶的影响  水利渔业   2006年

4、高渗诱导的LYCD对H2O2和紫外线氧化损伤酵母细胞的?;ぷ饔?nbsp; 天津科技大学学报  2005

5、酵母衍生物对丁鱥抗氧化及部分免疫力的影响   动物学报  2005年

6、LYCD对南美白对虾抗氧化及吞噬活性的影响   水利渔业  2005年

7、低温和氧化应激产生活酵母细胞衍生物的研究  生物技术  2005年

8、不同组合的维生素对南美白对虾的影响  中国科学学报  2004年

9、植酸酶对鲤肠、肝胰脏蛋白酶活性的影响  中国饲料  2004年

10、淡水白鲨肝胰脏、全肠淀粉酶活性的初步研究  中国科学学报  2004年

11、不同pH值下淡水黑鲨脂肪酶活性的初步研究  水利渔业  2003年

12、添加复合酶对鲤N、P利用率的影响  水利渔业  2002年

13、植酸酶对鲤几种营养物质利用率的影响  中国饲料  2002年

14、Adaptive response of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to hyperosmotic and oxidative stress Process Biochemistry(SCI971OL)2005

15、Molecular cloning of the cDNA encoding laccase from Trametes versicolor and heterologous expression in Pichia methanolica   Appl Microbiol Biotechnol  (SCI号:992GW) 2005

16、9种中草药及17种组方对迟钝爱德华氏菌的体外抑菌试验  水利渔业  2008

17、丁鱥耗氧率和窒息点的初步研究   水利渔业   2007

18、亚硝酸盐对长尾墨金丝神仙鱼的急性毒性试验  水利渔业  2007

19、人工养殖宝石鲈肌肉营养成份分析  水利渔业  2007

专利情况:

“虾复合预混料”于2006.3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专利号ZL200410018711.8

“宝石鲈用预混料”200610016142.2

“丁鱥用复合预混料”200710058034.6

    “南美白对虾饲养用中药组合物”,专利号为200710059732.8

    “点带石斑鱼用复合预混料”   专利号200810052164.3

     “点带石斑鱼专用饲料”       专利号200810052158.8
水族科学与技术专业介绍
 
 
水族科学与技术专业2008年经教育部批准建立,是国内高??璐俗ㄒ档那叭?,本专业的设置是顺应市场发展要求,培养社会所需的水族养殖、工程技术和水族经营管理等应用型专业人才。该专业配备了比较完备的专业设备和实验仪器,专业教学实验设备价值500万元,具备培养水族专业高级技术人员的基本基础和条件。师资队伍结构合理,其中副高级以上职称9人,现担任中国水产学会观赏鱼分会委员1人。目前承??蒲锌翁?7项,经费近300万元。近三年发表论文60余篇,SCI收录8篇。出版教材或专著4部。拥有7个稳定的产学研基地。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观赏水族养殖与鉴赏、繁殖与育种、水质调控、营养与饲料、病害防治、经营管理等方面知识与能力,能够在水族产业的企事业单位从事休闲渔业及观赏水族科研、开发、教学、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科学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现代生物科学和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以及观赏水族的养殖、水族产业的经营和管理等方面的知识,接受有关生物学和化学实验教学、观赏水族养殖实践性环节、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观赏水族养殖技术、水域环境控制、营养与饲料、病害防控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现代生物科学(包括形态、分类、生态、生理生化、遗传育种等)和环境科学(包括生态系统、环境分析、环境?;ぃ┑幕纠砺?;
 
 
 
2、掌握观赏水生动植物的养殖(栽培)技术、营养与饲料、病害防治、游钓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3、掌握主要观赏水生动植物的人工育苗、育种和成体的集约化养殖等生产环节的技术关键;
 
 
 
4、掌握水族产业有关的经营管理和规划的基本方法;
 
 
 
5、了解观赏水族养殖的前沿和发展趋势;
 
 
 
6、熟悉有关水产资源?;?、环境?;さ确矫娴姆秸?、政策和法规;
 
 
 
7、具有扎实的计算机基本知识,能熟练地应用计算机;
 
 
 
8、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
 
 
 
9、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
 
 
 
 
 
 
主干学科
 
 
 
生物学、环境科学技术、水产养殖学科
 
 
 
 
 
 
主要课程
 
 
 
动物学、水生生物学、生物化学、鱼类学、动物生理学、微生物学、生态学、水环境化学、遗传育种学、组织胚胎学、生物饵料培养、观赏水族养殖学、观赏水族营养与饲料学、观赏水族疾病防治学。
 
 
 
 
 
 
研究方向
 
 
 
观赏水族动植物养殖、水族景观设计、水族观赏动物营养与饲料学、观赏鱼病防治学
 
 
 
 
 
 
就业方向
 
 
 
毕业生能在大中专院校、科研院所、环境?;?、海关检疫、动植物检疫、现代渔业技术等部门从事有关教学、科研、行政管理、技术推广等方面的工作。
 
 
水产 [090800]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天津农学院
招生年份:2019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水产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9]农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8]水产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5渔业资源?;び牖肪承薷?
06渔业资源管理
07渔业生物学与种质资源
招生人数: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20鱼类学
④805海洋生态学或806经济学
(水产)
备  注:
水产研究生考试科目: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14数学(农)或315化学(农)
④416普通动物学与普通生态学
(各个招生单位考试科目略有不同,以华中农业大学为例)
 
水产考研参考书:
学院代码  科目代码  科目名称  考试范围或参考书目 
020 687 普通生物学 《陈阅增普通生物学》吴相钰等,高等教育出版社
020 891 鱼类学 《鱼类学》谢从新等,中国农业出版社
020 770 鱼类增养殖学 《鱼类增养殖学》王武等,中国农业出版社
020 771 水产动物育种学 《水产动物育种学》范兆廷等,中国农业出版社
020 772 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 《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李爱杰等,中国农业出版社
020 773 水产动物病害学 《水产动物病害学》战文斌等,中国农业出版社
020 774 微生物学 《微生物学教程》周德庆,高等教育出版社
004 545 遗传学 《遗传学》刘祖洞等

水产专业研究生就业:
工资待遇
截止到 2013年12月24日,39488位水产养殖学专业毕业生的平均薪资为 4351 元,其中应届毕业生工资3128元,0-2年工资3933元,10年以上工资4933元,6-7年工资5000元,3-5年工资5645元,8-10年工资7108元。
就业方向
水产养殖学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水产养殖生产、教育、科研和管理等部门从事科学研究、教学、水产养殖开发、管理等工作
就业岗位
水产养殖技术员、养殖技术员、业务员、水产养殖、罗非鱼料市场营销人员、销售工程师、水产技术员、水产技术服务、市场营销专员、养殖员、技术员、水产技术服务员等。
城市就业指数
水产养殖学专业2014年排名就业岗位最多的地区是广州。薪酬最高的地区是曲靖。
就业岗位比较多的城市有:广州[76个]、武汉[56个]、北京[39个]、湛江[36个]、厦门[34个]、福州[34个]、青岛[32个]、大连[29个]、成都[29个]、上海[24个]等。
就业薪酬比较高的城市有:曲靖[17499元]、安庆[9000元]、辽阳[8999元]、合肥[8583元]、大连[7812元]、珠海[6999元]、惠州[6363元]、泰安[5999元]、南京[5981元]、青岛[5820元]、沈阳[5705元]等。
同类专业排名
水产养殖学专业在专业学科中属于农学类中的水产类,其中水产类共3个专业,水产养殖学专业在水产类专业中排名第1,在整个农学大类中排名第6位。
在水产类专业中,就业前景比较好的专业有:水产养殖学,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水族科学与技术,动物医学,动物科学,水产养殖学,烟草,植物?;?,林学等。

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天津农学院考研分数线、天津农学院报录比、天津农学院考研群、天津农学院学姐微信、天津农学院考研真题、天津农学院专业目录、天津农学院排名、天津农学院保研、天津农学院公众号、天津农学院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天津农学院考研信息或资源。

天津农学院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之家公众号

天津农学院水产考研 推荐

关于我们

以下资料由天津农学院水产研究生团队整理提供,其团队成员覆盖各个院系,专门搜集本校的考研真题和高分笔记、题库等资料。

专业课资料作为考研核心资料,部分专业重题概率极高,必须吃透,反复复习。如有需要高分研究生学长一对一辅导的,也可联系我们安排。

考研派网站,为大家提供安全的交易平台,资料有任何问题,均可向我们投诉,我们会督促考研派研究生团队解决问题,保障同学们的权益。

最新购买

    手机商城

    扫描二维码,更便捷的购买资料

    不仅有商品,还有更多资讯和活动

    购买流程

    找到要考的专业或资料

    方法一:选择学校->学院->专业

    方法二:查找功能

    点击浏览招生简章+资料详情

    通过招生简章了解本专业需要的资料

    查看资料详情了解资料要点

    点击购买或加入购物车

    支付方式:支付宝

    填写付款信息并付款

    请确认联系人、联系方式和收货地址

    付款后3-5天可到货,可查询快递信息

    若有疑问,可联系在线学姐

    学姐联系方式:

    im钱包如何取消等待打包-下载imtoken钱包-imtoken怎么找回原来的币-imtoken钱包怎么取消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