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民族大学考研网

西南民族大学藏学考研

西南民族大学藏学考研

相关专业

西南民族大学优惠价原价选择
加入购物车立即购买
Add 西南民族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答疑,送资源

因为西南民族大学藏学专业研究生数量有限,愿意做考研辅导的数量不确定,请加我们顾问的微信进行咨询和确认,抢先预订研究生,以免错失研究生辅导机会。

西南民族大学是一个不错的学校,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请各位准备报考西南民族大学藏学考研的同学注意: 西南民族大学藏学研究生录取分数线(或称考研分数线)的数据。因为每年都有不少人报考西南民族大学藏学考研,竞争激烈,所以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西南民族大学藏学研究生的考研人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 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另外考研派也会为大家西南民族大学藏学考研的参考书目、考研大纲、研究生招生咨询电话等联系方式。希望你考取西南民族大学 藏学专业研究生,考研是个孤独的事情,需要耐得住寂寞,祝愿各位考研的学生好好复习备考,来年上个985/211,实现自己的名校研究生梦想。

西南民族大学藏学考研
学科简介
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印度古典梵语文学和10世纪前后发展起来的各地方语言文学的总称。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宗教发达,种族复杂,语言众多,印度文学以丰富多彩著称于世。现在的南亚次大陆,除北部尼泊尔等国外,古代统称印度。
古代印度人民创造的光辉文明,对人类文化宝库作出了巨大贡献。印度古代文学对东亚、西亚、中亚、欧洲,尤其对东南亚等地有过很大的影响。梵语是古代印度文学共同使用的语文,因此,古代印度文学通称为梵语文学。
藏族传统文化发展的历史演变轨迹说明其除了具有自己古老相续绵延的传统文化外,还大量吸收、利用和融化了外来文化。其中从形式、方法上模仿、接受了古印度梵文字母的书写形式和梵语文法的某些形式,以及文学艺术的表现方法;从思想内容上接受了古印度佛教教义、佛教哲学以及大小五明为主要内容的佛教文化。随着语言文字的规范、统一和文法理论的创立,以及大小五明学科理论的翻译,使新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逐步为藏族人民所接受,大大丰富了藏族传统文化的宝库,改变了藏族古老的传统文化结构。千百年来,印度的宗教与文化对藏族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随着藏族语言文字的规范、统一和文法理论的创立,以及大小五明学科理论的翻译,使新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逐步为藏族人民所接受,大大丰富了藏族传统文化的宝库,改变了藏族古老的传统文化结构,形成了新的风格与特点。
  为做好藏学学院2016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体现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全面考察考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创新能力以及思想政治品德,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硕士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特此通知:
专业名称 一志愿上线人数 拟录取人数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藏语言文学 37 27
逻辑学 1 1
印度语言文学 3 3
推免生 5 5
总计 46 36
  一、体检(自行选择时间)

  1、体检日期:3月24、25、28日全天,

  26日(星期六)上午半天。

  2、体检时间:上午8:00—11:30下午2:00—5:30

  3、体检费:每人60元。

  二、考生报到

  1.时间:2016年3月25日上午8:30

 ?。ㄇ肟忌癖卦诠娑ㄊ奔浔ǖ?,否则后果自负。)

  2.内容及要求:

 ?。?)考生携带考生本人政审表、二代身份证、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学生证(应届本科毕业生)原件等相关材料到藏学学院行政楼903办公室报到。提交考生身份证、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及学生证复印件(一式一份),(应届生不需提供学历证书复印件)。

 ?。ǎ玻┙荒筛词苑延茫?20元∕每人。(注:请务必自备零钞)

  三、复试内容与要求

  复试包含专业课笔试、综合面试、外语听说能力测试三个部分。

 ?。ㄒ唬┳ㄒ悼伪适?br />
  1.时间:见下表

  2.地点:武侯校区第一、三教学楼
专业名称 笔试时间 笔试地点 面试时间 面试地点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藏语言文学 2016.3.25
上午10:00—
12:00
 T3-312 2016.3.25
14:30—18:00
 
2016.3.26
9:00—12:00
14:30—16:00
T1-302
逻辑学 2016.3.25
上午10:00—
12:00
T3-313 2016.3.25
14:30—18:00
 
2016.3.26
9:00—12:00
14:30—16:00
T1-303
印度语言文学 2016.3.25
上午10:00—
12:00
2016.3.25
14:30—18:00
 
2016.3.26
9:00—12:00
14:30—16:00
T1-305
  未尽事宜请联系,电话:028-85522394;联系人:昂旺贡嘎老师
学科简介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硕士点于1989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建立。1991年正式招生。是国家民委和四川省重点学科。藏语言文学研究方向师资力量雄厚,近年来先后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4项,省部级项目5项;获省部级科研、教学成果奖8项,出版专(译)著30余部,在各种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0余篇。本研究方向放眼于世界文化大背景和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发展总格局,突出藏语言文学研究,致力于藏民族语言与文化、藏汉翻译与比较、藏族文化与现当代文学评论、藏族诗学理论等的研究和教学。在马克思主义民族观、语言观、文学观的指导下,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积极引进新兴、交叉学科方法。注重学生能力与素质的培养,以适应民族地区21世纪发展的需要。毕业生中有留学继续深造的,多数已成为高校、科研、翻译等文化岗位上的骨干。该专业于1997年顺利通过硕士点基本条件合格评估。  
0304Z1藏学
1.《基础梵语》 万果,四川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
2.《妙音声明论﹒天城体比较研究》桑德,中国藏学出版社,2008年版
3.《藏学概论》王尧,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4.《西藏通史—松石宝串》恰白﹒次旦平措,西藏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5.《藏族文化发展史》(丹珠文存)丹珠昂奔,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6.《论西藏政教合一制度》东噶﹒洛桑赤列,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
7.《人类学概论》 庄孔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8.《藏族简史》 藏族简史编写组,民族出版社,2009年版
9.《藏族当代文学简介与批评》德吉草,四川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
西南民族大学研究生院藏学学院联系方式:028-85522079 藏学院是西南民族大学具有“双特色(特色学院、特色学科)”的学院,目前是全国高校同一办学单位中,专业设置最全的学院。学院自1952年办学至今,已走过了60多年的光辉历程,现已发展成为中国语言文学(藏语言文学)、民族学(藏学)、民族学(藏语零起点民族学)、管理学(藏汉双语行政管理)及管理学(双语文化产业管理)等本科专业;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逻辑学、印度语言文学等三个硕士专业。其中,藏语言文学专业是国家民委、四川省重点学科,也是国家教育部高等院校特色专业建设点,藏学院已成为以藏学学科群建设为主、教学科研并重的特色学院。
目前,我院有教职工37人,其中专任教师29人,管理岗及其他岗位8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9人,具有硕士生导师资格的7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1人,在读博士3人,硕士学位的教师15人,中青年教师比例达82%以上。国家民委优秀工作者1人,四川省优秀教师1人、校级教学名师2人、四川省优秀教学团队1个。学院现设有文学教研室、语言教研室、历史文化与文献教研室、哲学与宗教教研室、藏学与民族学教研室、汉语言文学教研室、文化传承与创新教研室等7个教研室。学生共计1191人,其中本科生1099人,硕士研究生92人,包括藏族、汉族、蒙古族、回族、彝族、傈僳族、纳西族、土族等14个民族。
学院建有四川省当代藏区发展研究中心、西南民族大学象雄文化研究院、西南民族大学藏汉翻译中心等学术平台,在西藏、甘肃、青海、四川、云南等省区建有本科、硕士教学科研实践基地。
学院始终以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并重,提升总体竞争力。学院始终以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并重,提升总体竞争力。近三年来,我院教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3项,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7项,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8项。其中,获得省部级奖励2项;出版专著、教材9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72篇。承担3项省部级教改项目、7项校级教改项目;获四川省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校级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获校级教学质量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获青年教师技能大赛一等奖1项、三等奖4项;校级电子课件大赛三等奖2项。拥有省级、校级精品课程10门。
学院注重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近三年国家级项目共13项,省级16项,校级39项,院级孵化项目4项,其中,16年大创项目中有一项最后转化为学生毕业论文。2012级藏汉双语行政管理专业珠扎同学在“首届中国青年APP大赛”的总决赛中,以“藏医好大夫”APP项目荣获应用类三等奖,成为西部十一个省市在应用类方面的唯一获奖项目。并受邀赴京参加首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珠扎同学的创新团队还受到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学院全面逐步建成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三全”体系,鼓励和带动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拓展学生就业路子,高度重视组织学生集中实习,以生源地为核心区域,分别在四川、西藏、云南、青海、甘肃等省区的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签订了合作协议,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
藏学院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民委有关民族教育的会议精神,充分发挥学科与师资优势,先后承担了全国藏汉双语法官培训、公安部藏汉双语业务骨干培训、成都军区军队干部基础藏语培训等藏汉双语培训任务;围绕四川省委省政府关于藏区中心工作,积极参与、承担藏区重大调研课题,为藏区和谐稳定、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
回顾六十余年来的办学历程,学院不断与时俱进,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就,为藏区的和平解放、民主改革、平息叛乱、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等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其中不少已在党政部门担任重要领导职务,有的已成为国内外著名学者、专家,如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位人类学藏族博士格勒,全国《格萨尔》研究室原主任降边嘉措,四川省政协副主席罗布江村,“中国百佳新闻工作者” 章戈尼玛、丹泊,“全国我最喜爱的人民警察”杨文学,著名青年作家觉乃·云才让等一大批优秀校友。
新时代,新起点,我院将秉承学校“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为国家发展战略服务”坚持“科学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之路,不断开拓进取,为把藏学院建设成为全国一流的“双特色”学院而努力工作。
藏学 [0304Z1]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西南民族大学
招生年份:2021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西南民族研究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3]法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4]民族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藏区宗教与社会发展(02)藏族文化与藏文文献
(03)藏族艺术与文化产业
(04)康藏社会经济文化变迁
招生人数: 10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05)藏学综合
④(806)藏族历史文化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43)梵语
③(705)藏学综合
④(806)藏族历史文化
备  注:

  贡保扎西,1966年出生,男,藏族,博士,副教授,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人。1982年—1985年在甘南民族中等专业学校读书,1985年—1989年在西北民族学院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藏语言文学专业(现西北民族大学藏族语言与文化学院)读书,1989年—1991年在甘南人民广播电台工作,1991年—1994年在西南民族学院民族语言文学系(现西南民族大学藏学学院)攻读藏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1994年—2000年在西南民族学院藏语系任教,2000年—2002年在中国科技大学工商与管理学院学习,2002年—2003年在西北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学习,2003年—2004年在西南民族大学藏学学院任教,2004—2008年在西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专业攻读博士研究生。先后担任本科《藏文文法》、《藏族历代文选》、《藏族文学史》、《藏族历史》、《藏族文化发展史》、《藏族文化概论》等课程的教学工作。担任逻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古印度因明学译介》、《摄类学》、《因理学》、《因明学基础》、《藏传因明发展史》等课程的教学任务。先后在《中国藏学》、《西南民族大学学报》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因明二比量的性质及功能》、《藏传因明学研究历史与现状综述》、《论藏族传统文化的社会功能》、《从德格土司及其家庙看德格地区的政教关系和特点》、《藏族文学历史分期中的几个问题》等学术论文十余篇,编写《藏族文学史》(藏文)、《藏传因明学概论》(藏文)等本科教材。翻译《财政学》(汉译藏甘肃民族出版社)、《公共财政学理论与方法》(汉译藏西北民族大学内部出版)、《噶妥金刚寺志》(藏译汉民族出版社)等。合作撰写《鲜水河畔的藏族多元文化》(宗教部分四川民族出版社)、《中国四川西部人文历史文化综合研究》之《白马藏族之护轮》(四川大学出版社)??蒲邢钅坑校盒<督谈南钅俊恫卮蛎餮г诓赜镂慕萄е械挠τ谩?、校级重点科研项目《藏传因明学与西方逻辑学比较研究》。参与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藏传因明学名著译丛》的部分翻译工作,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新疆通史》的子课题《英国收藏新疆出土古藏文写本文书译注》的科研工作。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藏族传统文化与构建藏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研究》。参与省级精品课程《藏传因明学》。
  联系电话:13982001929  邮编:610041  地址:成都市一环路南四段16号
  E-mail:gbzhx@swun.cn
藏学 [0304Z1]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西南民族大学
招生年份:2020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西南民族研究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3]法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4]民族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藏区宗教与社会发展
02藏族文化与藏文文献
03藏族艺术与文化产业
04康藏社会经济文化变迁
招生人数: 8
考试科目: ①101统考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统考英语一
或243梵语
③705藏学综合
④806藏族历史文化
备  注: 复试科目:人类学理论与方法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1.藏族简史

2.藏族文学
一、学科简介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硕士点于1989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建立。1991年正式招生。是国家民委和四川省重点学科。藏语言文学研究方向师资力量雄厚,近年来先后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4项,省部级项目5项;获省部级科研、教学成果奖8项,出版专(译)著30余部,在各种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0余篇。本研究方向放眼于世界文化大背景和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发展总格局,突出藏语言文学研究,致力于藏民族语言与文化、藏汉翻译与比较、藏族文化与现当代文学评论、藏族诗学理论等的研究和教学。在马克思主义民族观、语言观、文学观的指导下,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积极引进新兴、交叉学科方法。注重学生能力与素质的培养,以适应民族地区21世纪发展的需要。毕业生中有留学继续深造的,多数已成为高校、科研、翻译等文化岗位上的骨干。该专业于1997年顺利通过硕士点基本条件合格评估。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现代社会发展挑战的相关专业的科研工作者,高等院校教师,党政机关以及新闻、出版、翻译等单位的工作人员,其具体要求如下:  
1、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献身精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遵纪守法、坚持原则、作风正派。  
2、具有本专业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科学的研究方法,较强的科研能力,并且学风踏实、治学严谨,比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  
3、具有健康的身体。  
 
三、培养方向  
本专业着眼于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发展变化的总格局,突出藏语言文学研究,致力子藏族语言与文化、藏汉翻译与比较、藏族诗学、藏族文化与现当代文学评论的研究,具体方向为:  
1、藏族文学研究;  
2、藏汉翻译研究;  
3、藏族语言文化研究.  
 
四、学制及培养方式  
本专业基本学制为三年,在校修读年限为2-5年,其中课程学习1-2年,论文工作不少于1年。允许学生分段完成学业。  
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在所规定的修业年限内,在公共学位课平台、专业学位课平台、创新实践平台、学科交叉课平台至少修满36学分并完成规定环节,才能参加学位论文答辩。  
课程教学采取讲授、自学、讨论、实践等多种方式。  
 
五、课程设置  
实行学分制,总学分不低于36学分。其中公共课8学分、必修课不低于22学分,教学实践不低于3学分,学科交叉课程为4学分。  
 
课程类别   课程  
编号  
课 程 名 称   学时   学  
分  
开课学期   考核方式   备    注  
公  
共  
学  
位  
课  
平  
台  
001M 10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36   2   1   考试   公共必修课  
001M 1002   自然辩证法(理科学生必修)   18   1   2   考试  
001M 1003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论(文科学生必修)   18   1   2   考试  
015M 10001   外语(一)   102   2   1   考试  
015M 10002   外语(二)   102   2   2   考试  
专业学位课平台  
 
 
 
 
 
 
专  
业  
共  
同  
课  
002M 10027   语言学理论   32   2   1   考试   此类别所有课程为必修课.  
002M 10028   文学理论   32   2   1   考试  
002M 10029   藏文文论与研究   32   2   1   考试  
002M 10030   五明要义研究   32   2   2   考试  
002M 10031   名著欣赏   32   2   3   考试  
002M 10032   音韵(律)学   32   2   3   考试  
002M 10033   藏文文献举要   32   2   4   考试  
002M 10034   内明论著导读   32   2   4   考试  
研究方向课   文  
学  
方  
向  
002M 10035   藏族当代文学与批评研究   32   2   2   考试    
选修6学分.  
.  
002M 10036   藏印汉文学比较研究   32   2   3   考试  
002M 10037   中外诗歌名著评论   16   1   2   考试  
002M 10038   外国文艺思潮   16   1   4   考试  
翻  
译  
方  
向  
002M 10039   藏汉翻译理论   32   2   1   考试  
002M 10040   藏汉翻译实践   32   2   2   考试  
002M 10041   名家译作比较研究   16   1   3   考试  
002M 10042   藏汉翻译批评   16   1   4   考试  
语  
言  
文  
化  
方  
向  
002M 10043   藏族文化语言学   32   2   1   考试  
002M 10044   藏族语言论著导读   32   2   2   考试  
002M 10045   藏汉语法比较   16   1   3   考试  
002M 10046   藏语方言研究   16   1   4   考试  
创新  
实践  
平台  
? 科研成果   ? 1   ? ? .  
? 学术活动   ? 1   ?
? 教学实习   ? 1   ?
学科交叉课平台   ? 在全校通选课程中选择   34   2   2   ? 要求在其他专业选修4学分  
? 在全校通选课程中选择   34   2   2   ?
同等学力  
补修课程  
? 藏族文学史   ? ? ? ? 同本科生补修,不计学分.  
? 藏族文化概论   ? ? ? ?
 
六、考核方式  
按照有关规定,严格考试制度,考试纪律,凡考试与学位论文舞弊者,按学校有关规定严肃处理直至开除学籍。凡学位课都要必须考试,其余课程可以  
考试也可考查??际院涂疾槌杉ň园俜种萍欠?,60分以上者才能记学分。  
 
七、培养环节  
本专业研究生培养采取以导师指导为主,做到:系统的理论学习与科学研究、社会实践相结合;课程学习采取课堂讲授与自学讨论相结合的形式;本专业的专业共同课不分研究方向统一行课。注重通过开放式、研讨式、争鸣式教学,加强对研究生专业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使他们具有面对未来不断发展变化的时代挑战,能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  
不断地加强研究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硕士研究生的政治思想工作由研究生部、藏学学院和指导教师共同负责。硕士研究生导师和任课教师要充分发挥教书育人的作用。研究生应积极参加学校所规定的政治学习和公益劳动,坚持体育锻炼,增强身体健康。  
 
八、学位论文  
(一)论文选题  
研究生在修完相关课程后,获得相应学分,则根据所学专业以及个人志向,与导师充分协商后,选择研究领域,确定学位论文的研究课题。  
(二)开题报告  
学生在搜集、整理资料,进行田野调查的基础上,提交论文的开题报告,列举课题论证、资料情况、工具支持、写作提纲、重点难点、创新与不足等等。导师审查、肯定研究生的开题报告后,与领衔导师商议,召集本学科教师,会同研究生本人,举行开题报告研讨会,就报告内容涉及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入讨论,藉以充实、完善和提高,以便研究生能够以认真的态度和较高的质量,完成学位论文的撰写。  
(三)中期检查  
在选题报告通过导师审定后,即应根据开题报告拟出具体、详细、操作性强的研究工作计划。研究生计划用于论文的实际工作时间不得少于1年。计划做出后,主动与导师商议、修订,认真按照计划完成每个阶段的任务,按时交稿,由导师随时监督、指导,及时对论文进行完善修改,保证高质量地完成论文。  
(四)论文发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应以西南民族大学为作者单位,在国内外期刊上至少公开发表1篇与本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  
(五)论文要求  
学位论文应恪守学术规范,反对并严禁各种形式的抄袭行为。  
观点正确,论据充分,论证深入,写作规范,文句干净,无错别字和明显的病句。  
提倡和鼓励研究生为开展科研究工作、撰写学位论文开展实地调查和广泛查阅资料。  
提倡和鼓励研究生撰写学位论文有自己独到见解,力求做到言之成理,持之有据。  
硕士学位论文的字数原则上在3万字以上。  
(六)论文答辩  
根据学校有关规定,搞好硕士学位论文盲评的送审工作;  
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至少由5名专家组成,其中外聘专家不少于2人;  
对学术质量较差、一时达不到要求的学位论文,导师应建议研究生暂缓提交答辩,待修改充实后,再予提交答辩委员会进行答辩。论文答辩不合格者,经答辩委员会同意后,可以在一年内修改完成,重新答辩。  
 
九、学位授予  
学生修满规定学分、教学实践合格、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者可授予文学硕士专业学位,同时获得文学研究生毕业证书。
西南民族大学藏学院的联系方式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一环路南四段16号
邮编:610041
联系电话:028-85522394  一、学科简介
逻辑学是研究人类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具有工具性和方法论的功能。它从概念、判断、推理等角度研究人们的思维形式及其规律。逻辑学传统上可分为古希腊的逻辑学、中国的名辩、古印度的因明学三个分支。本专业主要研究古印度的因明学,特别是藏传因明学。古印度的因明学与藏传因明学、汉传因明学有着很深的渊源关系,藏传因明学论著中收藏有成那、法成等古印度因明学大师的66部因明学著作,历代藏族学者的因明注疏和释论170余部。由于历史等诸多原因,加之这门学科的体系庞大,思想深奥,索解困难,专业性极强等特点,这些著作至今很少有人问津,古希腊的逻辑学、中国的名辩、古印度的因明学之间的比较研究更是少见。对这些领域的研究具有较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它可以丰富和发展逻辑学这一学科。
二、培养目标
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品德良好的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接班人。
2、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理论指导,要求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民族观和宗教观。
3、培养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熟练地应用本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独立进行科学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在学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具有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品质、严谨的学风,掌握系统的逻辑学专业知识,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从事逻辑学理论、逻辑学史等研究和教学的高级专门人才。
三、培养方向
本学科以藏传因明学为主要研究领域,结合本单位研究特色,将开设以下二个研究方向
1、藏传因明学研究方向。
2、形式逻辑与藏传因明比较研究方向。
四、学制及培养方式
1.学制:本专业的学习年限为三年。采用学分制,要求学生修满36学分。其中:公共课为7学分;学位课程不得少于22学分;创新实践为3学分;学科交叉课程为4学分??纬萄笆奔湮荒臧耄ɡ刍鲅冢?,社会调查、实习和写论文时间为一年半(累积三学期)。
2.培养方式:采用课堂讲授、学生自学和参加有关学术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等课程学习方式??翁媒彩谝缘际χ鞒值奶致畚?。

五、课程设置

课程类别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 考核方式 备注
公共学位
课平台
001 M 100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36 2 1 考试 修满7学分
001 M 10002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论 18 1 2 考试
015 M 10001 外国语(一) 102 2 1 考试
015 M 10002 外国语(二) 102 2 2 考试









 
专业共同课 002  M10013 哲学原理 34 2 1 考试  



16
学分
002  M10014 摄类学 34 2 1 考试
002  M10015 普通逻辑学 34 2 1 考试
002  M10016 佛教哲学 34 2 2 考试
002  M10017 藏传因明学发展史 34 2 1 考试
002  M10018 心类学 34 2 2 考试
002  M10019 因明学 34 2 3 考试
002  M10020 藏族传统哲学思想研究 34 2 2 考试
研究方向课 藏传因明学
方向
002  M10021 古印度因明学著作评介 34 2 1 考试 ?
002  M10022 五部大论 34 2 2 考试
002  M10023 内明与因明关系研究 34 2 3 考试
西方逻辑与藏传因明比较研究方向 002  M10024 藏传因明学原著评析 34 2 1 考试 ?
002  M10025 因明学译著比较研究 34 2 2 考试
002  M10026 西方逻辑与因明比较研究 34 2 3 考试




课平台
? 在全校通选课程中选择 34 2 2 ? 在其他专业选修4
学分
? 在全校通选课程中选择 34 2 2 ?
创新实践平台 ? 科研成果 ? ? 1 ? 必修3学
? 学术活动 ? ? 1 ?
? 社会实践 ? ? 1 ?
同等学历          补修课程 ? 佛学基础 ? ? ? ? 考查
? 藏文基础 ? ? ? ? 考查

六、考核方式
采用课程论文、调查报告、读书报告、专题论文、开卷与闭卷考试相结合的综合考核。
七、培养环节
1.本专业学生的培养以科学研究为主,着重培养学生独立对藏学理论问题和藏族地区现实问题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2.本专业实行导师负责制。导师定期检查和指导学生的学习和论文研究工作。同时充分发挥导师组的作用,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共同参与学生的全部培养工作。
3.本专业采用课堂讲授、学生自学和参加有关学术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等课程学习方式??翁媒彩谝缘际χ鞒值奶致畚?。
4.本专业学生进校后,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和学生的基础、特长及兴趣在三个月内制定出个人培养计划,对课程学习安排、文献阅读及学习进度等提出明确要求,因材施教。学生要对研究方向和学位论文提出初步设想。
5.本专业学生在申请硕士学位论文答辩之前,至少公开发表l篇论文。
八、学位论文

(一)论文选题

研究生在修完相关课程后,获得相应学分,则根据所学专业以及个人志向,与导师商量后,选择研究领域,确定学位论文的研究课题。

(二)开题报告

学生在搜集、整理资料,进行田野调查的基础上,提交论文的开题报告,列举课题论证、资料情况、工具支持、写作提纲、重点难点、创新与不足等等。导师审查、肯定研究生的开题报告后,与领衔导师商议,召集本学科的各位教师,会同研究生本人,举行开题报告研讨会,就报告内容涉及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入讨论,藉以充实、完善和提高,以便研究生能够以认真的态度和较高的质量,完成学位论文的撰写。

(三)中期检查

在选题报告通过导师审定后,即应根据开题报告拟出具体、详细、操作性强的研究工作计划。研究生计划用于论文的实际工作时间不得少于1年。计划做出后,主动与导师商议、修订,认真按照计划完成每个阶段的任务,按时交稿,由导师随时监督、指导,及时对论文进行完善修改,保证高质量地完成论文。

(四)论文发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应以西南民族大学为作者单位,在国内外期刊上至少公开发表1篇与本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

(五)论文要求

学位论文应恪守学术规范,反对并严禁各种形式的抄袭行为。
观点正确,论据充分,论证深入,写作规范,文句干净,无错别字和明显的病句。
提倡和鼓励研究生为开展科研究工作、撰写学位论文开展实地调查和广泛查阅资料。
提倡和鼓励研究生撰写学位论文有自己独到见解,力求做到言之成理,持之有据。
提倡和鼓励研究生针对社会热点、难点及一些敏感问题等开展研究,他人不能藉此非议,更不得打击压制。
硕士学位论文的字数原则上在3万字以上。

(六)论文答辩

根据学校有关规定,搞好硕士学位论文盲评的送审工作;
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至少由5名专家组成,其中外聘专家不少于2人;
对学术质量较差、一时达不到要求的学位论文,导师应建议研究生暂缓提交答辩,待修改充实后,再予提交答辩委员会进行答辩。论文答辩不合格者,经答辩委员会同意后,可以在一年内修改完成,重新答辩。
九、学位授予
学生修满规定学分、教学实践合格、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者可授予哲学硕士专业学位,同时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学科简介
逻辑学是研究人类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具有工具性和方法论的功能。它从概念、判断、推理等角度研究人们的思维形式及其规律。逻辑学传统上可分为古希腊的逻辑学、中国的名辩、古印度的因明学三个分支。本专业主要研究古印度的因明学,特别是藏传因明学。古印度的因明学与藏传因明学、汉传因明学有着很深的渊源关系,藏传因明学论著中收藏有成那、法成等古印度因明学大师的66部因明学著作,历代藏族学者的因明注疏和释论170余部。由于历史等诸多原因,加之这门学科的体系庞大,思想深奥,索解困难,专业性极强等特点,这些著作至今很少有人问津,古希腊的逻辑学、中国的名辩、古印度的因明学之间的比较研究更是少见。对这些领域的研究具有较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它可以丰富和发展逻辑学这一学科。
西南民族大学研究生院藏学学院联系方式:028-85522394 目前,我院有教职工37人,其中专任教师29人,管理岗及其他岗位8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9人,具有硕士生导师资格的7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1人,在读博士3人,硕士学位的教师15人,中青年教师比例达82%以上。国家民委优秀工作者1人,四川省优秀教师1人、校级教学名师2人、四川省优秀教学团队1个。学院现设有文学教研室、语言教研室、历史文化与文献教研室、哲学与宗教教研室、藏学与民族学教研室、汉语言文学教研室、文化传承与创新教研室等7个教研室。学生共计1191人,其中本科生1099人,硕士研究生92人,包括藏族、汉族、蒙古族、回族、彝族、傈僳族、纳西族、土族等14个民族。 一、学科简介
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印度古典梵语文学和10世纪前后发展起来的各地方语言文学的总称。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宗教发达,种族复杂,语言众多,印度文学以丰富多彩著称于世。现在的南亚次大陆,除北部尼泊尔等国外,古代统称印度。
古代印度人民创造的光辉文明,对人类文化宝库作出了巨大贡献。印度古代文学对东亚、西亚、中亚、欧洲,尤其对东南亚等地有过很大的影响。梵语是古代印度文学共同使用的语文,因此,古代印度文学通称为梵语文学。
藏族传统文化发展的历史演变轨迹说明其除了具有自己古老相续绵延的传统文化外,还大量吸收、利用和融化了外来文化。其中从形式、方法上模仿、接受了古印度梵文字母的书写形式和梵语文法的某些形式,以及文学艺术的表现方法;从思想内容上接受了古印度佛教教义、佛教哲学以及大小五明为主要内容的佛教文化。随着语言文字的规范、统一和文法理论的创立,以及大小五明学科理论的翻译,使新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逐步为藏族人民所接受,大大丰富了藏族传统文化的宝库,改变了藏族古老的传统文化结构。千百年来,印度的宗教与文化对藏族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随着藏族语言文字的规范、统一和文法理论的创立,以及大小五明学科理论的翻译,使新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逐步为藏族人民所接受,大大丰富了藏族传统文化的宝库,改变了藏族古老的传统文化结构,形成了新的风格与特点。
 
二、培养目标
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品德良好的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接班人。
2、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理论指导,要求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民族观和宗教观。
3、培养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熟练地应用本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独立进行科学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在学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具有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品质、严谨的学风,能够从事中印文化交流理论和实践相关的学术研究工作、教学工作及其他工作,以及为人民服务和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的具有献身精神的专门人才。
三、培养方向
本学科以印度语言文学为主要研究领域,结合本学院研究特色,将开设以下二个研究方向:1. 印度古代语言文学2. 印藏宗教文化交流与比较。
四、学制及培养方式
1.学制:本专业的学习年限为三年。采用学分制,要求学生修满34学分。其中:公共课为7学分;学位课程不得少于20学分(专业必修课14学分,专业选修课6学分);创新实践为3学分;学科交叉课程为4学分??纬萄笆奔湮荒臧耄ɡ刍鲅冢?,社会调查、实习和写论文时间为一年半(累积三学期)。
2.培养方式:采用课堂讲授、学生自学和参加有关学术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等课程学习方式??翁媒彩谝缘际χ鞒值奶致畚?。

五、课程设置
实行学分制,总学分不低于 36 学分。其中公共课 7 学分、专业课不低于 22 学分,教学实践不低于 7 学分。
 
课程类别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 考核方式 备注
公共学位
课平台
001 M 100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36 2 1 考试 ?
001 M 10002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论 18 1 1 考试
015 M 10001 外国语(一) 102 2 1 考试
015 M 10002 外国语(二) 102 2 2 考试









 
专业共同课 002  M10001 印度文化概论 51 3 1-2 考试  



16
学分
002  M10002 印度古代文学作品赏析 34 2 1-2 考试
002  M10003 印度语语言史 51 3 2 考试
002  M10004 印度哲学史 51 3 1-2 考试
002  M10005 印度宗教综论 34 2 1-2 考试
002  M10006 藏族文化史 51 3 3 ?
研究方向课 印度古代语言文学
方向
002  M10007 梵语语言学 34 2 1 考试 ?
002  M10008 梵藏翻译理论与实践 34 2 2 考试
002  M10009 中印诗歌名著评论 34 2 3 考试
印藏宗教文化交流与比较
方向
002  M10010 印藏佛教源流 34 2 1 考试 ?
002  M10011 藏印文学比较研究 34 2 2 考试
002  M10012 中印文化交流与比较 34 2 3 考试




课平台
? 在全校通选课程中选择 34 2 2 ? 在其他专业选修4
学分
? 在全校通选课程中选择 34 2 2 ?
创新实践平台 ? 科研成果 ? 1 ? ? 3

? 学术活动 ? 1 ? ?
同等          学历         补修
课程
? 社会实践 ? 1 ? ?
? 藏族文学 ? ? ? 考查 ?
? 藏族简史 ? ? ? 考查 ?

六、考核方式
采用课程论文、调查报告、读书报告、专题论文、开卷与闭卷考试相结合的综合考核。
七、培养环节
 
1.本专业学生的培养以科学研究为主,着重培养学生独立对藏学理论问题和藏族地区现实问题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2.本专业实行导师负责制。导师定期检查和指导学生的学习和论文研究工作。同时充分发挥导师组的作用,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共同参与学生的全部培养工作。
3.本专业采用课堂讲授、学生自学和参加有关学术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等课程学习方式??翁媒彩谝缘际χ鞒值奶致畚?。
4.本专业学生进校后,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和学生的基础、特长及兴趣在三个月内制定出个人培养计划,对课程学习安排、文献阅读及学习进度等提出明确要求,因材施教。学生要对研究方向和学位论文提出初步设想。
6.本专业学生在申请硕士学位论文答辩之前,至少公开发表l篇论文。

八、学位论文

(一)论文选题

研究生在修完相关课程后,获得相应学分,则根据所学专业以及个人志向,与导师充分协商后,选择研究领域,确定学位论文的研究课题。

(二)开题报告

学生在搜集、整理资料,进行田野调查的基础上,提交论文的开题报告,列举课题论证、资料情况、工具支持、写作提纲、重点难点、创新与不足等等。导师审查、肯定研究生的开题报告后,与领衔导师商议,召集本学科的各位教师,会同研究生本人,举行开题报告研讨会,就报告内容涉及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入讨论,藉以充实、完善和提高,以便研究生能够以认真的态度和较高的质量,完成学位论文的撰写。

(三)中期检查

在选题报告通过导师审定后,即应根据开题报告拟出具体、详细、操作性强的研究工作计划。研究生计划用于论文的实际工作时间不得少于1年。计划做出后,主动与导师商议、修订,认真按照计划完成每个阶段的任务,按时交稿,由导师随时监督、指导,及时对论文进行完善修改,保证高质量地完成论文。

(四)论文发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应以西南民族大学为作者单位,在国内外期刊上至少公开发表1篇与本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

(五)论文要求

学位论文应恪守学术规范,反对并严禁各种形式的抄袭行为。
观点正确,论据充分,论证深入,写作规范,文句干净,无错别字和明显的病句。
提倡和鼓励研究生为开展科研究工作、撰写学位论文开展实地调查和广泛查阅资料。
提倡和鼓励研究生撰写学位论文有自己独到见解,力求做到言之成理,持之有据。
提倡和鼓励研究生针对社会热点、难点及一些敏感问题等开展研究,他人不能藉此非议,更不得打击压制。
硕士学位论文的字数原则上在3万字以上。

(六)论文答辩

根据学校有关规定,搞好硕士学位论文盲评的送审工作;
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至少由5名专家组成,其中外聘专家不少于2人;
对学术质量较差、一时达不到要求的学位论文,导师应建议研究生暂缓提交答辩,待修改充实后,再予提交答辩委员会进行答辩。论文答辩不合格者,经答辩委员会同意后,可以在一年内修改完成,重新答辩。
 
九、学位授予
 
学生修满规定学分、教学实践合格、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者可授予哲学硕士专业学位,同时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藏学     专业代码:0304Z1     门类/类别:法学     学科/类别:民族学

专业介绍

西南民族大学为例
据西南民族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消息,2015年西南民族大学0304Z1藏学●考研专业目录及考试科目已发布,详情如下: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 预计招生人数 考 试 科 目 备  注
0304Z1藏学●   6   ①101统考思想政治理论②201统考英语一或203统考日语 或243梵语③705藏学综合④806藏族历史文化  复试科目:民族学理论与方法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1.藏族简史2.藏族文学  
01藏区宗教与社会发展
02藏族文化与藏文文献
03藏族艺术与文化产业
04康藏社会经济文化变迁

专业院校排名

0304 民族学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15 所,本次参评14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31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52 中央民族大学 A+
2 10673 云南大学 A+
3 10524 中南民族大学 A-
4 10558 中山大学 B+
5 10656 西南民族大学 B+
6 10730 兰州大学 B+
7 10126 内蒙古大学 B
8 10608 广西民族大学 B
9 10691 云南民族大学 B
10 10384 厦门大学 B-
11 10718 陕西师范大学 B-
12 10749 宁夏大学 B-
13 10610 四川大学 C+
14 10742 西北民族大学 C+
15 10762 新疆师范大学 C+
16 10135 内蒙古师范大学 C
17 10517 湖北民族学院 C
18 10695 西藏民族大学 C
19 10531 吉首大学 C-
20 10672 贵州民族大学 C-
21 11407 北方民族大学 C-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藏学     专业代码:0304J1     门类/类别:法学     学科/类别:民族学

专业介绍

西南民族大学为例
据西南民族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消息,2015年西南民族大学0304Z1藏学●考研专业目录及考试科目已发布,详情如下: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 预计招生人数 考 试 科 目 备  注
0304Z1藏学●   6   ①101统考思想政治理论②201统考英语一或203统考日语 或243梵语③705藏学综合④806藏族历史文化  复试科目:民族学理论与方法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1.藏族简史2.藏族文学  
01藏区宗教与社会发展
02藏族文化与藏文文献
03藏族艺术与文化产业
04康藏社会经济文化变迁

专业院校排名

0304 民族学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15 所,本次参评14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31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52 中央民族大学 A+
2 10673 云南大学 A+
3 10524 中南民族大学 A-
4 10558 中山大学 B+
5 10656 西南民族大学 B+
6 10730 兰州大学 B+
7 10126 内蒙古大学 B
8 10608 广西民族大学 B
9 10691 云南民族大学 B
10 10384 厦门大学 B-
11 10718 陕西师范大学 B-
12 10749 宁夏大学 B-
13 10610 四川大学 C+
14 10742 西北民族大学 C+
15 10762 新疆师范大学 C+
16 10135 内蒙古师范大学 C
17 10517 湖北民族学院 C
18 10695 西藏民族大学 C
19 10531 吉首大学 C-
20 10672 贵州民族大学 C-
21 11407 北方民族大学 C-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藏学     专业代码:0304Z2     门类/类别:法学     学科/类别:民族学

专业介绍

兰州大学为例
据武汉大学研究生院消息2015年兰州大学藏学考研专业目录及考试科目已发布,详情如下:
※063民族学研究院(0931-8912983)
学科、专业名称(代码)、研究方向 学制 考试科目编码及名称 备注
◆藏学(0304Z2)
01 藏传佛教
02 藏族语言与文化
03 藏族历史与现状
 
3年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 202俄语或 203日语 选一
③630民族学概论
④848中国民族志
▲复试笔试科目:民族问题
同等学力考生要求和加试科目同(030401)民族学专业要求。

专业院校排名

0304 民族学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15 所,本次参评14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31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52 中央民族大学 A+
2 10673 云南大学 A+
3 10524 中南民族大学 A-
4 10558 中山大学 B+
5 10656 西南民族大学 B+
6 10730 兰州大学 B+
7 10126 内蒙古大学 B
8 10608 广西民族大学 B
9 10691 云南民族大学 B
10 10384 厦门大学 B-
11 10718 陕西师范大学 B-
12 10749 宁夏大学 B-
13 10610 四川大学 C+
14 10742 西北民族大学 C+
15 10762 新疆师范大学 C+
16 10135 内蒙古师范大学 C
17 10517 湖北民族学院 C
18 10695 西藏民族大学 C
19 10531 吉首大学 C-
20 10672 贵州民族大学 C-
21 11407 北方民族大学 C-

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西南民族大学考研分数线、西南民族大学报录比、西南民族大学考研群、西南民族大学学姐微信、西南民族大学考研真题、西南民族大学专业目录、西南民族大学排名、西南民族大学保研、西南民族大学公众号、西南民族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西南民族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西南民族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之家公众号

西南民族大学藏学考研 推荐

关于我们

以下资料由西南民族大学藏学研究生团队整理提供,其团队成员覆盖各个院系,专门搜集本校的考研真题和高分笔记、题库等资料。

专业课资料作为考研核心资料,部分专业重题概率极高,必须吃透,反复复习。如有需要高分研究生学长一对一辅导的,也可联系我们安排。

考研派网站,为大家提供安全的交易平台,资料有任何问题,均可向我们投诉,我们会督促考研派研究生团队解决问题,保障同学们的权益。

购买指南 发货信息 关于我们 - 研究生兼职库

最新购买

    手机商城

    扫描二维码,更便捷的购买资料

    不仅有商品,还有更多资讯和活动

    购买流程

    找到要考的专业或资料

    方法一:选择学校->学院->专业

    方法二:查找功能

    点击浏览招生简章+资料详情

    通过招生简章了解本专业需要的资料

    查看资料详情了解资料要点

    点击购买或加入购物车

    支付方式:支付宝

    填写付款信息并付款

    请确认联系人、联系方式和收货地址

    付款后3-5天可到货,可查询快递信息

    若有疑问,可联系在线学姐

    学姐联系方式:

    im钱包如何取消等待打包-下载imtoken钱包-imtoken怎么找回原来的币-imtoken钱包怎么取消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