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心理学部研究生招生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研究生招生专业

西南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21/22考研群,请加入】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研究生招生是一个不错的学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 心理学部是学校里比较好的一个院系,请各位准备报考西南大学心理学部研究生招生的同学注意,该院系有以上多个专业在招生研究生,欢迎各位同学报考西南大学心理学部研究生招生。

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西南大学心理学部研究生招生的同学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研究生招生
近日,2021研究生拟录取名单已出??佳械耐怯忻挥泄刈??今天考研派小编就整理了西南大学心理学部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拟录取名单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
序号 研究方向名称 主要研究内容、特色与意义 研究生导师
(博导注明)
1 临床与健康心理学 本方向主要研究下列领域中的前沿问题:(1)实验室痛觉;(2)身体意向及饮食失调;(3)抑郁;(4)人格障碍;(5)压力与健康、人际关系与健康、职业与健康、运动与健康、人格与健康;(6)预防与治疗心理疾病等。对促进和维护个体的心理健康,提高生活质量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刘一军(博导)Jackson(博导)
陈红(博导)
张永红
2 社会心理学 本方向研究的主题为社会认知与行为,包括自我与人际关系认知;群际关系与过程;态度、说服及其应用;亲社会行为与侵犯行为;文化社会心理学。该方向以社会心理过程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国家与社会重大问题,既重视基础社会心理过程的研究,又注重学术研究成果为国家和社会服务。 张大均(博导)
冯廷勇
赵玉芳
石  伟
3 咨询心理学 本方向主要研究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前沿性与应用性问题,关于咨询与治疗的效果研究、心理问题的表现与成因的研究、咨询师专业化成长途径、心理咨询与治疗本土化、特殊人群的心理咨询与治疗技术、自杀预防与?;稍さ?,都有非常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陈旭(博导)
王卫红
吴明霞
汤永隆
史慧颖
刘衍玲
张仲明
张永红
4 组织文化与管理心理学
 
本方向综合研究组织文化与管理心理的前沿性与应用性课题,立足中国本土世纪,突出组织文化和组织形象设计(CIS)的心理学研究。同时,探讨个体及群体在社会经济文化生活中的动机、偏好、选择、决策等心理活动规律以预测人们的社会行为。该研究对本土化的组织文化与个体、群体心理研究意义重大。 秦启文(博导)
杨  东
吕厚超
石  伟
潘孝富
5 学校心理学 本方向旨在解决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和教育工作者面对的心理问题,促进学生和教师适应学校生活。主要涉及心理预防和心理卫生、心理评估、心理咨询、行为矫正、学习辅导和职业指导等。该方向强调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核心,运用多样化的教育技术对有特殊需要的儿童青少年进行基于认知、情绪和行为上的干预实验,探讨和验证各种干预技术、咨询服务的效果,为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学校心理服务方案和教育计划,对于建立学校心理服务系统、教育教学管理,促进儿童青少年的学习、社会适应和心理健康成长具有重要价值。 郭成(博导)
刘衍玲
王金良
6 司法与犯罪心理学 犯罪心理是研究犯人的心理与行为,并分析导致犯罪的认知、人格以及各种心理原因的学科。另外,该方向不仅研究犯罪者行为和心理的咨询、治疗和矫治,并为犯罪人格的重塑、犯罪认知的改变等提供科学依据,也研究干警的心理特点与调适。该方向还研究现场犯罪的心理痕迹,进而为刑侦提供科学断案依据。 张庆林(博导)
陈红(博导)
刘一军(博导)
潘孝富
杨  东
王卫红
汤永隆
 
 

二、培养目标与学制及应修学分
培养目标(本表可不填政治标准):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发展,具有心理学的系统基本理论修养,具有坚实的心理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通晓心理学的应用知识与技术,能在各级科研和教育等部门,以及企业、咨询机构等从事心理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的专门人才。
具体要求
1、了解国内外心理学理论发展的最新动态及其应用前景,具有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创新精神,具有良好的从事心理学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
2、掌握扎实的心理学基本理论知识,能从事科研单位、教育部门、咨询、人力资源管理等工作。
3、较熟练掌握心理学的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方法,具有较强的实验研究、问卷设计、数据处理和整理、分析研究结果的能力及较强的论文撰写能力。
4、能较熟练地掌握英语,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英文书刊,能应用英语从事心理学的科研工作及参与学术交流。
    5、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人际沟通能力。
 
学制: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生2~5年,基本学习年限掌握在3年。
应修学分:25学分(各学科自定)
其中,必修 21  学分(含必修环节4学分)
      选修不低于 4  学分
 
 
 

三、课程设置(包括前沿讲座、学术报告等)
类型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开课学期 学时 学分 任课
教师
考核
方式
备 注
必修课 公共课 11000001001 第一外国语 2 90 3 外国语学院  考试  
1100000200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2 36 2 马克思主义学院 考试  
11000002004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2 18 1 马克思主义学院 考试  
平台课 11040200011 当代心理学进展 1 54 3 导师组 考试 心理学
11040200013 心理学研究方法Ⅰ 2 54 3 导师组 考试 心理学
专业课 11040203023 中外主文献研读 1 36 2 导师组 考试 应用心理学
11040203021 应用心理学专题研究 1 54 3 导师组 考试 应用心理学
选 
修 
11040203064 公共关系与组织形象设计 1 36 2 秦启文教授 考查 应用心理学
11040203065 管理心理学 1 36 2 导师组(杨东教授、吕厚超副教授、石伟副教授) 考查 应用心理学
11040203066 组织文化 3 36 2 秦启文教授 考查 应用心理学
11040203074 团体辅导 1 36 2 王卫红副教授 考查 应用心理学
11040203075 自杀预防和?;稍?/td> 3 36 2 王卫红副教授
吴明霞副教授
考查 应用心理学
11040203076 人力资源管理 2 36 2 杨东教授 考查 应用心理学
11040200080 心理学研究方法Ⅱ 3 36 2 导师组(汤永隆副教授、余林副教授) 考查 应用心理学
11040201088 心理咨询原理与技术 4 36 2 导师组
(王卫红副教授、吴明霞副教授)
考查 应用心理学
11040201089 犯罪心理学 2 36 2 导师组(王卫红副教授、潘孝富教授) 考试 应用心理学
11040201090 经济心理学研究专题 1 36 2 导师组(潘孝富教授) 考查 应用心理学
11040201059 健康心理学研究专题 1 36 2 导师组(陈红教授、郑涌教授、张永红副教授) 考查 基础心理学、
应用心理学
11040201051 时间心理学 2 36 2 黄希庭教授 考查 基础心理学
11040201056 人格测评研究 3 36 2 张进辅教授 考查 基础心理学
11040201057 青年心理学 1 36 2 张进辅教授 考查 基础心理学
11040201058 人格与健康 3 36 2 郑涌教授 考查 基础心理学
11040201060 文化心理学 2 36 2 陈红教授 考查 基础心理学
11040201064 人格研究专题 4 36 2 陈红教授 考查 基础心理学
11040201066 ERP研究方法 2 36 2 导师组   (陈安涛教授、邱江教授、胡理) 考查 基础心理学
11040201067 社会认知神经科学研究进展 1 36 2 冯廷勇教授 考查 基础心理学
应用心理学
11040201068 认知科学研究 1 36 2 导师组(孙弘进教授、张浩教授) 考查 基础心理学
11040201069 视觉认知 2 36 2 王权红教授 考查 基础心理学
11040201070 人类记忆及表征 3 36 2 王权红教授、徐展副教授 考查 基础心理学
11040201074 空间知觉的理论与方法 3 36 2 孙弘进教授 考查 基础心理学
11040201084 fMRI的工作原理和研究方法 4 36 2 张浩教授 考查 基础心理学
11040201085 神经生物学概论及技术 2 36 2 陈伟海、杨瑜 考查 基础心理学
11040201086 人格与社会心理学研究方法 1 36 2 毕重增教授
夏凌翔教授
考查 基础心理学
11040202051 认知发展 2 36 2 导师组(冯廷勇教授、张丽副教授、余林副教授、高雪梅副教授) 考查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11040202052 学习心理学 1 36 2 张庆林教授
江琦副教授
考查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11040202054 思维心理学 2 36 2 张庆林教授 考查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11040202055 创造性心理学 3 36 2 导师组(张庆林教授、邱江教授、曹贵康副教授) 考查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11040202063 心理素质教育专题研究 2 36 2 张大均教授
刘衍玲副教授
考查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11040202064 教学心理研究进展 1 36 2 张大均教授
郭  成教授
考查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11040202065 社会性发展研究专题 3 36 2 陈旭教授
江琦副教授
考查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11040202078 社会心理研究专题 2 36 2 赵玉芳教授
石  伟副教授
考查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11040202082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研究 1 36 2 高雪梅副教授
刘衍玲副教授
考查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11040202083 教学审美化研究 2 36 2 郭  成教授 考查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11040201087 发展认知神经科学 1 36 2 导师组(陈安涛教授、冯廷勇教授、张丽副教授) 考查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11040101062 西南民族文化与历史 2 36 2 蒋立松 考查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11040201011 AdvancedTopics in Psychopathology I 1 36 2 Todd Jackson教授 考查 应用心理学
11040201091 行为神经科学 1 36 2 李鸣教授、陈伟海 考查 基础心理学
11000000040 计算机应用基础 2 60 2 计算机学院 考试  
必修环节 开题报告 3   不计学分,完清审核签字手续,向培养单位提交开题报告一份
学术活动:参加学术报告、前沿讲座、学术研讨等(至少5次)     2 提交学术报告手册,导师签字,培养单位核查  
实践活动:社会、教学和科研实践活动(三选一)     2 导师审查签字后向培养单位提交实践报告一份或发表高水平论文的复印件  
中期考核及论文进展检查 4   不计学分,完清审核签字手续,向培养单位提交相关材料各一份
同等学力考生补修课程   普通心理学     不计学分  
  实验心理学     不计学分  
  心理与教育统计学     不计学分  
           
 
注:1.平台课是指涵盖本一级学科下所有二级学科或相近二级学科群共有的基础性课程,可根据实际情况开设。
2.按一级学科制定培养方案者应在专业必修课备注栏内标明所属二级学科。
3.必修环节在研究生毕业前必须完成,构成答辩的必备条件

  四、培养方式与方法
硕士生采取课程学习与论文并重的原则,用于学位论文研究时间不得少于1年。
1.制定培养计划
第一学期内在导师或导师组的指导下制定“硕士生个人培养计划”一式两份,一份由研究生自己保存,一份报所在培养单位备案。
2.主文献研读
在开题报告前认真研读本学科专业主文献,填写主文献阅读报告记录,提交导师审核。
3.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是学位论文研究的一个重要环节。硕士生学位论文开题时间放在第三学期或第四学期初,可与中期考核同时进行。培养单位根据研究生选题情况,按二级学科成立若干开题报告审查小组。审查小组由具有研究生培养经验、副高以上职称的专家3-5人组成,对论文选题的可行性进行论证,分析难点,明确方向,以保证学位论文按时完成并达到预期结果。
4.学术活动
硕士生应积极参加各种学术活动,如学术报告、前沿讲座、学术研讨等,在学习期间(一般在中期考核前)须参加学术活动不得少于5次。应填写“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记录册”,提交导师审查。
5.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包括教学实践、社会实践和科研实践,硕士研究生可任选其中一项实践。在完成实践活动后应提交实践报告一份或发表高水平论文的复印件,提交导师审查签字。
6.中期考核
根据本单位研究生规模和学科点现状,按照学校研究生中期考核实施办法提出本单位研究生中期考核工作的具体时间和办法,中期考核一般安排在第四学期初进行。
A、考核在培养单位统一组织领导下,由各专业负责实施,组成包括培养单位(学科)负责人、导师代表、班主任等在内的若干考核小组(每组成员3-5人)进行考核,同时较广泛地听取其他教师的意见。
B、业务方面主要考核研究生课程学习是否达到规定要求,通过课程学习反映出来的科研及思维能力;政治、思想、品德方面的考核由院学生工作组会同有关人员进行。
C、填写“西南大学研究生中期考核自我评估表”,对被考核研究生作出结论性意见。
D、经过中期考核的硕士研究生,按考核结果分3种流向:
a) 硕-博连读:具体要求见学校相关文件规定。
b) 进入硕士论文阶段:学习成绩良好,具有一定研究工作能力(以论文为主要参照),可进入硕士论文阶段,继续完成硕士学业。
c) 中止学业:个别成绩较差,明显表现出缺乏科研能力,或因其他原因不宜继续攻读学位者,要求限期改正,限期未改正者中止其学业,按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发给相应证书。
7.学位论文中期进展及检查(列出时间、具体组织形式等)
 
 
 
 
 

五、科研能力与水平及毕业与毕业论文的基本要求
科研能力与水平的基本要求(列出可证明其科研能力与水平的检验标志):
1、读研期间至少以第一作者(第一署名单位为“西南大学”)公开发表本学科领域学术论文1篇;
2、选题有较重要的学术和社会意义,研究工作有一定难度;
3、具有独立从事本领域研究工作的能力,并在导师指导下明确所研究课题的重难点,实施和完成研究计划;
4、在本专业范围内至少作1次学术报告。
 
毕业与毕业论文的基本要求(包括毕业条件、毕业论文等方面的要求):
毕业条件:
在学校规定年限内,按培养方案的规定完成课程学习、学分要求和必修环节,成绩合格,完成毕业论文并通过答辩,经审查合格者,准予毕业。
硕士研究生确因学业优秀,经本人申请,指导教师和所在培养单位同意,报研究生院批准,可以申请提前毕业,但在校时间不得少于二年。凡申请提前毕业者,应当达到以下基本条件:
1.中期考核结论为优秀或在校期间被评为优秀研究生;
2.人文社会学科类在申请毕业答辩前公开发表属于毕业论文研究组成部分的2篇A类学术论文,自然科学类在申请毕业答辩前公开发表属于毕业论文研究组成部分的2篇A1学术论文。学术论文界定标准以学校最新发文公布为准。
毕业论文基本要求:
1.   实行导师负责制,导师审核可以答辩,方能外送评审。
2.   如有盲审一票不通过,需经3名专家研究,一致同意后,方可参加答辩;如有2 票不通过,不能参加当年答辩。
3.   硕士论文上网前,需结合答辩专家意见认真修改,经导师最后审定后,方可上网。
 
 
 
 
 
 
 
 
 
六、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包括学术水平、创造性成果及工作量等方面的要求)
资格要求:
学术成果按照学校学位委员会有关规定执行。成果无侵犯他人著作权行为,没有发表有严重科学性错误的文章、著作和严重歪曲原作的译作。
内容要求:
对所研究的课题有新见解或新成果,对本学科发展或经济建设、社会进步有一定意义;必须是一篇系统完整的、有创造性的学术论文;一般不应少于3万字;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硕士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
技术规范要求:
自己的研究结果与他人的观点、材料、数据等不相混淆,引用他人的观点、材料、数据等注明来源;独立完成论文,在准备和撰写过程中接受导师指导、采纳专家建议、获得他人帮助等应实事求是地表示感谢,但不能把未对论文提供帮助的名人等列入致谢之列;涉及到的背景知识、引用的资料和数据准确无误,所用概念、术语、符号、公式等符合学术规范,没有严重错误或使用严重错译的译文;对问题的论述完整、系统、逻辑严密,关键词得当;语言精练,语句符合现代汉语规范,错别字、标点符号错误、外文拼写错误、笔误和校对错误等总计不超过论文的万分之三(按排版篇幅计)。
按学校要求,在《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学位论文版权协议书》上签名,并附在学位论文首页。
具体格式按照《西南大学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及打印要求》执行。
 
 
 
 
 
 
 
 
 
 
 
  七、主文献研读课程书目

著作或期刊的名称(列出本学科的必读书目和重点期刊,数量要精,水平要高,一些专业参考书可放入课程档案中,按二级学科分别排列,不够可另附页) 作者或出版单位
1.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APA
2.  Psychological Review APA
3.  Psychological Bulletin APA
4.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APA
5.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APA
6.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APA
7.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APA
8.  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APA
9.  心理学报 中国心理学会
10.  心理科学 中国心理学会
11.  心理科学进展 中国心理学会
12.  《人格心理学》 黄希庭
13.  《人格手册:理论与研究》 黄希庭 主译
14.  Cognitive Neuroscience: The biology of the mindThird Edition) M. S. Gazzaniga , G. Mangun , R. Ivry
15.  《ERPs 实验教程(修订版)》 东南大学出版社
16.  《社会与人格心理学研究方法手册》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其它说明:
 
 
 
本学科(一级学科)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所在学部(院、所、中心)意见:
 
 
 
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学部分委员会验收意见:
 
 
 
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研究生院和主管校领导审核意见:
 
 
 
负责人(签名):       校领导(签名):
年  月  日
 
一、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
序号 研究方向名称 主要研究内容、特色与意义 研究生导师
(博导注明)
1 社会性发展 本方向主要研究青少年压力与应对、青少年价值观发展、留守儿童社会性发展问题、流动儿童身份认同、依恋发展、亲子关系、情绪认知发展、儿童性别角色社会化等领域。强调研究问题的前沿性、研究方法的多样性与研究结果的应用性。取得的研究成果对于丰富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领域,指导教育实践有重要价值。 陈  旭(博导)
方晓义(博导)
高雪梅
 
2 认知发展 本方向研究主要包括:(1)儿童高级逻辑推理能力的起源、表现及其发展规律;(2)儿童数学能力的发生、发展规律; (3)对儿童的心理理论、执行功能以及心理健康问题也进行深入研究。该方向的研究成果能够丰富发展心理学理论知识,对于促进儿童认知发展与智力开发提供理论指导。 冯廷勇
徐展
张丽
余林
方晓义(博导)
 
3 发展认知神经科学 本方向主要研究与发展相关的人脑结构与功能的特点、机制。采用基于血氧变化、神经电生理的脑成像技术,并结合实验心理学任务设计,研究认知、情绪和社会性发展的神经科学基础。对于儿童青少年的执行功能,推理(类比推理、归纳推理)和决策,数学认知和学习等课题给予特别的关注;也重视对一些发展性精神疾病的研究,比如精神分裂症、抑制症等。    陈安涛(博导)
张丽
4 教学心理 本方向主要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主体心理活动的规律和特征,着重探讨基于心理学的教学理论、教学设计、教学策略以及教学技术等,突出课堂教与学的策略、教学审美化、教师心理研究等方面的优势,为有效教与学提供丰富的理论、策略和技术,为认识、探索教学规律,发现、解决教学问题,提高教学效率,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心理科学支撑。
 
张大均(博导)
郭  成(博导)
赵玉芳
 
5 学习心理 本方向主要研究人类学习的特点、机制和学生的学习能力发展的基本规律与培养的基本原则、知识学习与创造性思维的关系。注重运用当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探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创造能力的操作性方法。对于学习策略、学习评价、思维策略、工作记忆、认知策略、创造性思维以及相关的神经机制研究给以特别的关注,兼顾各学科领域内的学习心理研究。对于学习能力的提高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之间的相互作用也给予应有的重视。 张庆林(博导)
邱江
徐展
曹贵康
江琦
6 心理健康教育 本方向主要研究各类人群心理健康及其教育促进问题,重点是青少年心理健康及其教育促进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具体化为:(1)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健康及教育促进的理论和方法;(2)探讨运用有关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和技术,培养青少年健康心理素质,促进其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模式和实施策略;(3)研究各类中国人群的心理健康与调适问题,为提高人们的生活幸福感,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服务。 张大均(博导)
张仲明
刘衍玲
Cody.Ding
 
 
二、培养目标与学制及应修学分
培养目标(本表可不填政治标准):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发展,具有心理学的系统基本理论修养,具有坚实的心理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通晓心理学的应用知识与技术,能在各级科研和教育等部门,以及企业、咨询机构等从事心理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的专门人才。
具体要求
1、了解国内外心理学理论发展的最新动态及其应用前景,具有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创新精神,具有良好的从事心理学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
2、掌握扎实的心理学基本理论知识,能从事科研单位、教育部门、咨询、人力资源管理等工作。
3、较熟练掌握心理学的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方法,具有较强的实验研究、问卷设计、数据处理和整理、分析研究结果的能力及较强的论文撰写能力。
4、能较熟练地掌握英语,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英文书刊,能应用英语从事心理学的科研工作及参与学术交流。
5、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人际沟通能力。
 
 
学制: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生2~5年,基本学习年限掌握在3年。
应修学分:    25学分(各学科自定)
其中     必修 21  学分(含必修环节4学分)
选修不低于 4  学分
 

三、课程设置(包括前沿讲座、学术报告等)
类型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开课学期 学时 学分 任课
教师
考核
方式
备 注
必修课 公共课 11000001001 第一外国语  2 90 3 外国语学院 考试  
1100000200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2 36 2 马克思主义学院 考试  
11000002004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2 18 1 马克思主义学院 考试  
平台课 11040200011 当代心理学进展 1 54 3 导师组 考试 心理学
11040200013 心理学研究方法Ⅰ 2 54 3 导师组 考试 心理学
专业课 11040202023 中外主文献研读 1 36 2 导师组 考试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11040202024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专题 1 54 3 导师组 考试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选 
修 
11040202051 认知发展 2 36 2 导师组(冯廷勇教授、张丽副教授、余林副教授、高雪梅副教授) 考查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11040202052 学习心理学 1 36 2 张庆林教授
江琦副教授
考查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11040202054 思维心理学 2 36 2 张庆林教授 考查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11040202055 创造性心理学 3 36 2 导师组(张庆林教授、邱江教授、曹贵康副教授) 考查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11040202063 心理素质教育专题研究 2 36 2 张大均教授
刘衍玲副教授
考查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11040202064 教学心理研究进展 1 36 2 张大均教授
郭  成教授
考查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11040202065 社会性发展研究专题 3 36 2 陈旭教授
江琦副教授
考查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11040202078 社会心理研究专题 2 36 2 赵玉芳教授
石  伟副教授
考查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11040202082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研究 1 36 2 高雪梅副教授
刘衍玲副教授
考查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11040202083 教学审美化研究 2 36 2 郭  成教授 考查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11040201087 发展认知神经科学 1 36 2 导师组(陈安涛教授、冯廷勇教授、张丽副教授) 考查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11040101062 西南民族文化与历史 2 36 2 蒋立松 考查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11040201051 时间心理学 2 36 2 黄希庭教授 考查 基础心理学
11040201056 人格测评研究 3 36 2 张进辅教授 考查 基础心理学
11040201057 青年心理学 1 36 2 张进辅教授 考查 基础心理学
11040201058 人格与健康 3 36 2 郑涌教授 考查 基础心理学
11040201060 文化心理学 2 36 2 陈红教授 考查 基础心理学
11040201064 人格研究专题 4 36 2 陈红教授 考查 基础心理学
11040201066 ERP研究方法 2 36 2 导师组   (陈安涛教授、邱江教授、胡理) 考查 基础心理学
11040201067 社会认知神经科学研究进展 1 36 2 冯廷勇教授 考查 基础心理学
应用心理学
11040201068 认知科学研究 1 36 2 导师组(孙弘进教授、张浩教授) 考查 基础心理学
11040201069 视觉认知 2 36 2 王权红教授 考查 基础心理学
11040201070 人类记忆及表征 3 36 2 王权红教授、徐展副教授 考查 基础心理学
11040201074 空间知觉的理论与方法 3 36 2 孙弘进教授 考查 基础心理学
11040201084 fMRI的工作原理和研究方法 4 36 2 张浩教授 考查 基础心理学
11040201085 神经生物学概论及技术 2 36 2 陈伟海、杨瑜 考查 基础心理学
11040201086 人格与社会心理学研究方法 1 36 2 毕重增教授
夏凌翔教授
考查 基础心理学
11040203064 公共关系与组织形象设计 1 36 2 秦启文教授 考查 应用心理学
11040203065 管理心理学 1 36 2 导师组(杨东教授、吕厚超副教授、石伟副教授) 考查 应用心理学
11040203066 组织文化 3 36 2 秦启文教授 考查 应用心理学
11040203074 团体辅导 1 36 2 王卫红副教授 考查 应用心理学
11040203075 自杀预防和?;稍?/td> 3 36 2 王卫红副教授
吴明霞副教授
考查 应用心理学
11040203076 人力资源管理 2 36 2 杨东教授 考查 应用心理学
11040200080 心理学研究方法Ⅱ 3 36 2 导师组(汤永隆副教授、余林副教授) 考查 应用心理学
11040201088 心理咨询原理与技术 4 36 2 导师组(王卫红副教授、吴明霞副教授) 考查 应用心理学
11040201089 犯罪心理学 2 36 2 导师组(潘孝富副教授、王卫红副教授) 考查 应用心理学
11040201090 经济心理学研究专题 1 36 2 导师组(潘孝富副教授) 考查 应用心理学
11040201059 健康心理学研究专题 1 36 2 导师组(陈红教授、郑涌教授、张永红副教授) 考查 基础心理学、
应用心理学
11040201011 AdvancedTopics in Psychopathology I 1 36 2 Todd Jackson教授 考查 应用心理学
11040201091 行为神经科学 1 36 2 李鸣教授、陈伟海 考查 基础心理学
11000000040 计算机应用基础 2 60 2 研究生院 考试  
必修环节 开题报告 3   不计学分,完清审核签字手续,向培养单位提交开题报告一份
学术活动:参加学术报告、前沿讲座、学术研讨等(至少5次)     2 提交学术报告手册,导师签字,培养单位核查
实践活动:社会、教学和科研实践活动(三选一)     2 导师审查签字后向培养单位提交实践报告一份或发表高水平论文的复印件
中期考核及论文进展检查 4   不计学分,完清审核签字手续,向培养单位提交相关材料各一份
同等学力补修课程   普通心理学     不计学分
  实验心理学     不计学分
  发展心理学     不计学分
  心理与教育统计学     不计学分
 
注:1.平台课是指涵盖本一级学科下所有二级学科或相近二级学科群共有的基础性课程,可根据实际情况开设。
2.按一级学科制定培养方案者应在专业必修课备注栏内标明所属二级学科。
3.必修环节在研究生毕业前必须完成,构成答辩的必备条件

  四、培养方式与方法
硕士生采取课程学习与论文并重的原则,用于学位论文研究时间不得少于1年。
1.制定培养计划
第一学期内在导师或导师组的指导下制定“硕士生个人培养计划”一式两份,一份由研究生自己保存,一份报所在培养单位备案。
2.主文献研读
在开题报告前认真研读本学科专业主文献,填写主文献阅读报告记录,提交导师审核。
3.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是学位论文研究的一个重要环节。硕士生学位论文开题时间放在第三学期或第四学期初,可与中期考核同时进行。培养单位根据研究生选题情况,按二级学科成立若干开题报告审查小组。审查小组由具有研究生培养经验、副高以上职称的专家3-5人组成,对论文选题的可行性进行论证,分析难点,明确方向,以保证学位论文按时完成并达到预期结果。
4.学术活动
硕士生应积极参加各种学术活动,如学术报告、前沿讲座、学术研讨等,在学习期间(一般在中期考核前)须参加学术活动不得少于5次。应填写“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记录册”,提交导师审查。
5.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包括教学实践、社会实践和科研实践,硕士研究生可任选其中一项实践。在完成实践活动后应提交实践报告一份或发表高水平论文的复印件,提交导师审查签字。
6.中期考核
根据本单位研究生规模和学科点现状,按照学校研究生中期考核实施办法提出本单位研究生中期考核工作的具体时间和办法,中期考核一般安排在第四学期初进行。
A、考核在培养单位统一组织领导下,由各专业负责实施,组成包括培养单位(学科)负责人、导师代表、班主任等在内的若干考核小组(每组成员3-5人)进行考核,同时较广泛地听取其他教师的意见。
B、业务方面主要考核研究生课程学习是否达到规定要求,通过课程学习反映出来的科研及思维能力;政治、思想、品德方面的考核由院学生工作组会同有关人员进行。
C、填写“西南大学研究生中期考核自我评估表”,对被考核研究生作出结论性意见。
D、经过中期考核的硕士研究生,按考核结果分3种流向:
a) 硕-博连读:具体要求见学校相关文件规定。
b) 进入硕士论文阶段:学习成绩良好,具有一定研究工作能力(以论文为主要参照),可进入硕士论文阶段,继续完成硕士学业。
c) 中止学业:个别成绩较差,明显表现出缺乏科研能力,或因其他原因不宜继续攻读学位者,要求限期改正,限期未改正者中止其学业,按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发给相应证书。
7.学位论文中期进展及检查(列出时间、具体组织形式等)
 
 
 
 
 

五、科研能力与水平及毕业与毕业论文的基本要求
科研能力与水平的基本要求(列出可证明其科研能力与水平的检验标志):
1、读研期间至少以第一作者(第一署名单位为“西南大学”)公开发表本学科领域学术论文1篇;
2、选题有较重要的学术和社会意义,研究工作有一定难度;
3、具有独立从事本领域研究工作的能力,并在导师指导下明确所研究课题的重难点,实施和完成研究计划;
4、在本专业范围内至少作1次学术报告。
 
毕业与毕业论文的基本要求(包括毕业条件、毕业论文等方面的要求):
毕业条件:
在学校规定年限内,按培养方案的规定完成课程学习、学分要求和必修环节,成绩合格,完成毕业论文并通过答辩,经审查合格者,准予毕业。
硕士研究生确因学业优秀,经本人申请,指导教师和所在培养单位同意,报研究生院批准,可以申请提前毕业,但在校时间不得少于二年。凡申请提前毕业者,应当达到以下基本条件:
1.中期考核结论为优秀或在校期间被评为优秀研究生;
2.人文社会学科类在申请毕业答辩前公开发表属于毕业论文研究组成部分的2篇A类学术论文,自然科学类在申请毕业答辩前公开发表属于毕业论文研究组成部分的2篇A1学术论文。学术论文界定标准以学校最新发文公布为准。
毕业论文基本要求:
 
1.   实行导师负责制,导师审核可以答辩,方能外送评审。
2.   如有盲审一票不通过,需经3名专家研究,一致同意后,方可参加答辩;如有2 票不通过,不能参加当年答辩。
3.   硕士论文上网前,需结合答辩专家意见认真修改,经导师最后审定后,方可上网。
 
 
 
 
 
 
 
 
六、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包括学术水平、创造性成果及工作量等方面的要求)
资格要求:
学术成果按照学校学位委员会有关规定执行。成果无侵犯他人著作权行为,没有发表有严重科学性错误的文章、著作和严重歪曲原作的译作。
内容要求:
对所研究的课题有新见解或新成果,对本学科发展或经济建设、社会进步有一定意义;必须是一篇系统完整的、有创造性的学术论文;一般不应少于3万字;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硕士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
技术规范要求:
自己的研究结果与他人的观点、材料、数据等不相混淆,引用他人的观点、材料、数据等注明来源;独立完成论文,在准备和撰写过程中接受导师指导、采纳专家建议、获得他人帮助等应实事求是地表示感谢,但不能把未对论文提供帮助的名人等列入致谢之列;涉及到的背景知识、引用的资料和数据准确无误,所用概念、术语、符号、公式等符合学术规范,没有严重错误或使用严重错译的译文;对问题的论述完整、系统、逻辑严密,关键词得当;语言精练,语句符合现代汉语规范,错别字、标点符号错误、外文拼写错误、笔误和校对错误等总计不超过论文的万分之三(按排版篇幅计)。
按学校要求,在《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学位论文版权协议书》上签名,并附在学位论文首页。
具体格式按照《西南大学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及打印要求》执行。
 
 
 
 
 
 
 
 
 
 
 
七、主文献研读课程书目

著作或期刊的名称(列出本学科的必读书目和重点期刊,数量要精,水平要高,一些专业参考书可放入课程档案中,按二级学科分别排列,不够可另附页) 作者或出版单位
1.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APA
2.  Psychological Review APA
3.  Psychological Bulletin APA
4.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APA
5.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APA
6.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APA
7.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APA
8.  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APA
9.  心理学报 中国心理学会
10.  心理科学 中国心理学会
11.  心理科学进展 中国心理学会
12.  《人格心理学》 黄希庭
13.  《人格手册:理论与研究》 黄希庭 主译
14.  Cognitive Neuroscience: The biology of the mindThird Edition) M. S. Gazzaniga , G. Mangun , R. Ivry
15.  《ERPs 实验教程(修订版)》 东南大学出版社
16.  《社会与人格心理学研究方法手册》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其它说明:
 
 
 
本学科(一级学科)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所在学部(院、所、中心)意见:
 
 
 
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学部分委员会验收意见:
 
 
 
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研究生院和主管校领导审核意见:
 
 
 
负责人(签名):       校领导(签名):
年  月  日
 
一、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
序号 研究方向名称 主要研究内容、特色与意义 研究生导师
(博导注明)
1 时间心理学 本方向主要研究内容涉及时间认知、时空认知、人格的时间维度等。其特点是将国内开创的时间心理学研究在理论上不断推广,在应用上不断拓展。在现代化社会越来越强调时间价值的今天,时间心理学研究意义重大。 黄希庭(博导)
吕厚超
2 认知心理学 本方向主要研究内容涉及认知过程、认知风格、时空关系认知、认知与管理等。其特点是将脑科学研究方法与传统的认知心理学研究结合起来,在脑科学兴盛的今天,深入认知过程的脑机制意义重大。 张庆林(博导)
邱  江
王权红
孙弘进
张  浩
赵玉芳
邹枝玲
3 人格心理学 本方向主要探讨健全人格养成的心理学观点,人格障碍、人格的个体差异,人格测量,人格障碍、自我,人格与文化的本土化研究。在个体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人格研究意义重大。 黄希庭(博导)
郑  涌(博导)
陈  红(博导)
毕重增
夏凌翔
杨红升
4 认知神经科学 本方向主要研究基础性认知活动和社会性认知活动的神经机制。该方向主要采用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事件相关电位等脑成像技术,记录认知相关的多模态神经激活数据,并结合反应时、心理测量等实验技术获得的行为数据,发展并运用脑成像分析新技术(如脑连接与脑网络)信号处理、建模与统计分析方法,在神经激活与行为模式之间建立起明确关联,阐明认知活动的神经机制。主要关注注意与认知控制、痛觉、静息态、自我参照加工等基础问题,也重视对癫痫、精神分裂症等重大精神疾病的研究。 刘一军(博导)
陈安涛(博导)
张  浩
 
 
二、培养目标与学制及应修学分
培养目标(本表可不填政治标准):
 
培养个性化和谐发展,具有心理学的系统基本理论修养,具有坚实的心理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通晓心理学的应用知识与技术,能在各级科研和教育等部门,以及企业、咨询机构等从事心理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的专门人才。
具体要求
1、了解国内外心理学理论发展的最新动态及其应用前景,具有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创新精神,具有良好的从事心理学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
2、掌握扎实的心理学基本理论知识,能从事科研单位、教育部门、咨询、人力资源管理等工作。
3、较熟练掌握心理学的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方法,具有较强的实验研究、问卷设计、数据处理和整理、分析研究结果的能力及较强的论文撰写能力。
4、能较熟练地掌握英语,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英文书刊,能应用英语从事心理学的科研工作及参与学术交流。
5、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人际沟通能力。
 
 
学制: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生2~5年,基本学习年限掌握在3年。
应修学分:    25学分(各学科自定)
其中     必修 21 学分(含必修环节4学分)
选修不低于 4 学分
 
 

三、课程设置(包括前沿讲座、学术报告等)
类型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开课学期 学时 学分 任课
教师
考核
方式
备 注
必修课 公共课 11000001001 第一外国语  2 90 3 外国语学院 考试  
1100000200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2 36 2 马克思主义学院 考试  
11000002004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2 18 1 马克思主义学院 考试  
平台课 11040200011 当代心理学进展 1 54 3 导师组 考试 心理学
11040200013 心理学研究方法Ⅰ 2 54 3 导师组 考试 心理学
专业课 11040201023 中外主文献研读 1 36 2 导师组 考试 基础心理学
11040201012 基础心理学专题研究 1 54 3 导师组 考试 基础心理学
选 
修 

 
11040201051 时间心理学 2 36 2 黄希庭教授 考查 基础心理学
11040201056 人格测评研究 3 36 2 张进辅教授 考查 基础心理学
11040201057 青年心理学 1 36 2 张进辅教授 考查 基础心理学
11040201058 人格与健康 3 36 2 郑涌教授 考查 基础心理学
11040201060 文化心理学 2 36 2 陈红教授 考查 基础心理学
11040201064 人格研究专题 4 36 2 陈红教授 考查 基础心理学
11040201066 ERP研究方法 2 36 2 导师组   (陈安涛教授、邱江教授、胡理) 考查 基础心理学
11040201067 社会认知神经科学研究进展 1 36 2 冯廷勇教授 考查 基础心理学
应用心理学
11040201068 认知科学研究 1 36 2 导师组(孙弘进教授、张浩教授) 考查 基础心理学
11040201069 视觉认知 2 36 2 王权红教授 考查 基础心理学
11040201070 人类记忆及表征 3 36 2 王权红教授、徐展副教授 考查 基础心理学
11040201074 空间知觉的理论与方法 3 36 2 孙弘进教授 考查 基础心理学
11040201084 fMRI的工作原理和研究方法 4 36 2 张浩教授 考查 基础心理学
11040201085 神经生物学概论及技术 2 36 2 陈伟海、杨瑜 考查 基础心理学
11040201086 人格与社会心理学研究方法 1 36 2 毕重增教授
夏凌翔教授
考查 基础心理学
11040202051 认知发展 2 36 2 导师组(冯廷勇教授、张丽副教授、余林副教授、高雪梅副教授) 考查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11040202052 学习心理学 1 36 2 张庆林教授
江琦副教授
考查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11040202054 思维心理学 2 36 2 张庆林教授 考查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11040202055 创造性心理学 3 36 2 导师组(张庆林教授、邱江教授、曹贵康副教授) 考查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11040202063 心理素质教育专题研究 2 36 2 张大均教授
刘衍玲副教授
考查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11040202064 教学心理研究进展 1 36 2 张大均教授
郭  成教授
考查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11040202065 社会性发展研究专题 3 36 2 陈旭教授
江琦副教授
考查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11040202078 社会心理研究专题 2 36 2 赵玉芳教授
石  伟副教授
考查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11040202082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研究 1 36 2 高雪梅副教授
刘衍玲副教授
考查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11040202083 教学审美化研究 2 36 2 郭  成教授 考查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11040201087 发展认知神经科学 1 36 2 导师组(陈安涛教授、冯廷勇教授、张丽副教授) 考查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11040101062 西南民族文化与历史 2 36 2 蒋立松 考查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11040203064 公共关系与组织形象设计 1 36 2 秦启文教授 考查 应用心理学
11040203065 管理心理学 1 36 2 导师组(杨东教授、吕厚超副教授、石伟副教授) 考查 应用心理学
11040203066 组织文化 3 36 2 秦启文教授 考查 应用心理学
11040203074 团体辅导 1 36 2 王卫红副教授 考查 应用心理学
11040203075 自杀预防和?;稍?/td> 3 36 2 王卫红副教授
吴明霞副教授
考查 应用心理学
11040203076 人力资源管理 2 36 2 杨东教授 考查 应用心理学
11040200080 心理学研究方法Ⅱ 3 36 2 导师组(汤永隆副教授、余林副教授) 考查 应用心理学
11040201088 心理咨询原理与技术 4 36 2 导师组
(王卫红副教授、吴明霞副教授)
考查 应用心理学
11040201089 犯罪心理学 2 36 2 导师组(王卫红副教授、潘孝富副教授) 考查 应用心理学
11040201090 经济心理学研究专题 1 36 2 导师组(潘孝富副教授) 考查 应用心理学
11040201059 健康心理学研究专题 1 36 2 导师组(郑涌教授、陈红教授、张永红副教授) 考查 基础心理学、
应用心理学
11040201011 AdvancedTopics in Psychopathology I 1 36 2 Todd Jackson教授 考查 应用心理学
11040201091 行为神经科学 1 36 2 李鸣教授、陈伟海 考查 基础心理学
11000000040 计算机应用基础 2 60 2 研究生院 考试  
必修环节 开题报告 3   不计学分,完清审核签字手续,向培养单位提交开题报告一份
学术活动:参加学术报告、前沿讲座、学术研讨等(至少5次)     2 提交学术报告手册,导师签字,培养单位核查
实践活动:社会、教学和科研实践活动(三选一)     2 导师审查签字后向培养单位提交实践报告一份或发表高水平论文的复印件
中期考核及论文进展检查 4   不计学分,完清审核签字手续,向培养单位提交相关材料各一份
同等学力补修课程   普通心理学     不计学分
  实验心理学     不计学分
  发展心理学     不计学分
  心理与教育统计学     不计学分
 
注:1.平台课是指涵盖本一级学科下所有二级学科或相近二级学科群共有的基础性课程,可根据实际情况开设。
2.按一级学科制定培养方案者应在专业必修课备注栏内标明所属二级学科。
3.必修环节在研究生毕业前必须完成,构成答辩的必备条件

  四、培养方式与方法
硕士生采取课程学习与论文并重的原则,用于学位论文研究时间不得少于1年。
1.制定培养计划
第一学期内在导师或导师组的指导下制定“硕士生个人培养计划”一式两份,一份由研究生自己保存,一份报所在培养单位备案。
2.主文献研读
在开题报告前认真研读本学科专业主文献,填写主文献阅读报告记录,提交导师审核。
3.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是学位论文研究的一个重要环节。硕士生学位论文开题时间放在第三学期或第四学期初,可与中期考核同时进行。培养单位根据研究生选题情况,按二级学科成立若干开题报告审查小组。审查小组由具有研究生培养经验、副高以上职称的专家3-5人组成,对论文选题的可行性进行论证,分析难点,明确方向,以保证学位论文按时完成并达到预期结果。
4.学术活动
硕士生应积极参加各种学术活动,如学术报告、前沿讲座、学术研讨等,在学习期间(一般在中期考核前)须参加学术活动不得少于5次。应填写“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记录册”,提交导师审查。
5.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包括教学实践、社会实践和科研实践,硕士研究生可任选其中一项实践。在完成实践活动后应提交实践报告一份或发表高水平论文的复印件,提交导师审查签字。
6.中期考核
根据本单位研究生规模和学科点现状,按照学校研究生中期考核实施办法提出本单位研究生中期考核工作的具体时间和办法,中期考核一般安排在第四学期初进行。
A、考核在培养单位统一组织领导下,由各专业负责实施,组成包括培养单位(学科)负责人、导师代表、班主任等在内的若干考核小组(每组成员3-5人)进行考核,同时较广泛地听取其他教师的意见。
B、业务方面主要考核研究生课程学习是否达到规定要求,通过课程学习反映出来的科研及思维能力;政治、思想、品德方面的考核由院学生工作组会同有关人员进行。
C、填写“西南大学研究生中期考核自我评估表”,对被考核研究生作出结论性意见。
D、经过中期考核的硕士研究生,按考核结果分3种流向:
a) 硕-博连读:具体要求见学校相关文件规定。
b) 进入硕士论文阶段:学习成绩良好,具有一定研究工作能力(以论文为主要参照),可进入硕士论文阶段,继续完成硕士学业。
c) 中止学业:个别成绩较差,明显表现出缺乏科研能力,或因其他原因不宜继续攻读学位者,要求限期改正,限期未改正者中止其学业,按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发给相应证书。
7.学位论文中期进展及检查(列出时间、具体组织形式等)
 
 
 
 
 

五、科研能力与水平及毕业与毕业论文的基本要求
科研能力与水平的基本要求(列出可证明其科研能力与水平的检验标志):
1、读研期间至少以第一作者(第一署名单位为“西南大学”)公开发表本学科领域学术论文1篇;
2、选题有较重要的学术和社会意义,研究工作有一定难度;
3、具有独立从事本领域研究工作的能力,并在导师指导下明确所研究课题的重难点,实施和完成研究计划;
4、在本专业范围内至少作1次学术报告。
 
毕业与毕业论文的基本要求(包括毕业条件、毕业论文等方面的要求):
毕业条件:
在学校规定年限内,按培养方案的规定完成课程学习、学分要求和必修环节,成绩合格,完成毕业论文并通过答辩,经审查合格者,准予毕业。
硕士研究生确因学业优秀,经本人申请,指导教师和所在培养单位同意,报研究生院批准,可以申请提前毕业,但在校时间不得少于二年。凡申请提前毕业者,应当达到以下基本条件:
1.中期考核结论为优秀或在校期间被评为优秀研究生;
2.人文社会学科类在申请毕业答辩前公开发表属于毕业论文研究组成部分的2篇A类学术论文,自然科学类在申请毕业答辩前公开发表属于毕业论文研究组成部分的2篇A1学术论文。学术论文界定标准以学校最新发文公布为准。
毕业论文基本要求:
1.   实行导师负责制,导师审核可以答辩,方能外送评审。
2.   如有盲审一票不通过,需经3名专家研究,一致同意后,方可参加答辩;如有2 票不通过,不能参加当年答辩。
3.   硕士论文上网前,需结合答辩专家意见认真修改,经导师最后审定后,方可上网。
 
 
 
 
 
 
 
 
 
六、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包括学术水平、创造性成果及工作量等方面的要求)
资格要求:
学术成果按照学校学位委员会有关规定执行。成果无侵犯他人著作权行为,没有发表有严重科学性错误的文章、著作和严重歪曲原作的译作。
内容要求:
对所研究的课题有新见解或新成果,对本学科发展或经济建设、社会进步有一定意义;必须是一篇系统完整的、有创造性的学术论文;一般不应少于3万字;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硕士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
技术规范要求:
自己的研究结果与他人的观点、材料、数据等不相混淆,引用他人的观点、材料、数据等注明来源;独立完成论文,在准备和撰写过程中接受导师指导、采纳专家建议、获得他人帮助等应实事求是地表示感谢,但不能把未对论文提供帮助的名人等列入致谢之列;涉及到的背景知识、引用的资料和数据准确无误,所用概念、术语、符号、公式等符合学术规范,没有严重错误或使用严重错译的译文;对问题的论述完整、系统、逻辑严密,关键词得当;语言精练,语句符合现代汉语规范,错别字、标点符号错误、外文拼写错误、笔误和校对错误等总计不超过论文的万分之三(按排版篇幅计)。
按学校要求,在《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学位论文版权协议书》上签名,并附在学位论文首页。
具体格式按照《西南大学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及打印要求》执行。
 
 
 
 
 
 
 
 
 
 
 
 
七、主文献研读课程书目

著作或期刊的名称(列出本学科的必读书目和重点期刊,数量要精,水平要高,一些专业参考书可放入课程档案中,按二级学科分别排列,不够可另附页) 作者或出版单位
1.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APA
2.  Psychological Review APA
3.  Psychological Bulletin APA
4.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APA
5.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APA
6.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APA
7.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APA
8.  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APA
9.  心理学报 中国心理学会
10.  心理科学 中国心理学会
11.  心理科学进展 中国心理学会
12.  《人格心理学》 黄希庭
13.  《人格手册:理论与研究》 黄希庭 主译
14.  Cognitive Neuroscience: The biology of the mindThird Edition) M. S. Gazzaniga , G. Mangun , R. Ivry
15.  《ERPs 实验教程(修订版)》 东南大学出版社
16.  《社会与人格心理学研究方法手册》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其它说明:
 
 
 
本学科(一级学科)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所在学部(院、所、中心)意见:
 
 
 
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学部分委员会验收意见:
 
 
 
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研究生院和主管校领导审核意见:
 
 
 
负责人(签名):       校领导(签名):
年  月  日
 
一、培养目标和要求
1. 总体目标
培养适应社会各职业领域要求、具备从事某一特定职业所必需的心理学技能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具体来说,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和专业态度,在政治思想素质、心理学的知识应用和能力上全面协调发展的人才,特别是在司法与犯罪心理、健康与临床心理、学校心理学、管理心理与人力资源管理四个领域能够开展心理学应用工作的高层次人才。
2. 基本要求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
(2)掌握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具备将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应用于某一领域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能综合运用心理学和相关专业知识,在产品质量评估、环境设计、组织管理、都市压力、公共安全、灾害救助、?;烙确矫娼饩鍪导饰侍?;能将心理学理论应用于认知评估与训练、工程技术设计、心理治疗与咨询、心理训练、公共?;芾?、人力资源管理、人员选拔与测评、市场营销、广告策划、军事指挥等领域的工作中。
(4)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专业外语资料。
 
二、学习方式与年限
全日制应用心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习方式为全脱产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非全日制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其中累计在校学习时间不少于1年,专业实践课程安排在第二学期进行,学位论文安排在第四学期进行。
 
三、培养方式
1. 招生对象
具有国民教育系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
2. 具体方式
(1)重视和加强实践教学,着重理论联系实际的实务能力的培养。
(2)成立导师组,采取集体培养与个人负责相结合的指导方式。导师组应吸收企事业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或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参加。
(3)加强教学与实践的联系和交流,注重与社会单位及行业协会的交流,聘请企业、公共管理部门的高级管理人员和专家参与教学及培养工作。
(4)采取必修课和选修课相结合的方式,安排一定的实习时间,同时要完成毕业论文。必修课的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形式,其中考试课的科目数不得低于总科目数的80%。
3. 专业主要研究方向
 
序号 研究方向名称 主要研究内容、特色与意义 研究生
导师
(博导注明)
1 司法与犯罪心理 该方向主要围绕罪犯心理与行为矫治、罪犯人格重塑以及犯罪现场心理痕迹识别、犯罪现场心理重建等方面开展应用实践研究,并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罪犯心理分析、现场心理识别以及罪犯行为矫正的专业技能,提高学生创新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李红
王卫红
2 健康与临床心理 该方向主要围绕心理健康的实践问题,围绕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方法和技术问题开展研究,并在实践研究中培养学生扎实而系统的专业知识,训练学生在心理健康咨询、心理障碍治疗上的专业技能,并提高他们创新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陈红
史慧颖
3 学校心理学 该方向主要围绕中小学教师职业心理健康、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中小学学生学习策略、中小学学生身心发展障碍、中小学学生教学心理以及网络学习心理等方面开展实践研究,并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在中小学健康心理与教学心理方面系统而扎实的专业知识,提高他们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张庆林
张仲明
4 管理心理与人力资源管理 该方向主要围绕企事业单位的人才测评、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文化建设、管理心理以及企业EAP的实践问题进行研究,并在实践中培养学生人力资源测评、人力资源管理和EAP的专业技能,提高他们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杨东
4. 培养流程
 
专业硕士生的培养采取课程学习、论文与实践并重的原则,用于学位论文和专业实践的时间不得少于1年。
 
1.       制定培养计划
第一学期在导师或导师组的指导下制定“硕士生个人培养计划”,形成正式材料上交,材料一式两份,一份由研究生自己保存,一份报学院(所、中心)备案。
2.       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是学位论文研究的一个重要环节。第二学期安排一个月的见习期,在见习期的基础上,在学期末进行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学院(所、中心)根据研究生选题情况,按二级学科成立若干开题报告审查小组。审查小组由具有研究生培养经验、副高以上职称的专家3-5人组成,对论文选题的可行性进行论证,分析难点,明确方向,以保证学位论文按时完成并达到预期结果。
3.       实践要求
实践实习可以放在不同的学期进行,实习时间为半年,具体实习的学期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实习单位可以自己联系,也可以通过学院联系,到学院或学校的实习基地实习。自行联系实习单位的,要求有必须备齐三个材料,一个是实习单位的同意接收函,一个是自己的申请书,另外一个是家长知情同意书。
实践实习期间,要求实习生要完成实习报告手册,实习结束后,实习单位根据其表现给出实习成绩,实习成绩按照“优、良、中、合格、不合格”5个等级评定,不合格的将不能获得学分。
4. 学位论文中期进展及检查(列出时间、具体组织形式等)
A.时间:第三学期(每年12月)
B.具体组织形式:由各学科负责人组织专家进行检查
 
 
四、课程学习及必修环节
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
1. 应修学分及必修环节
攻读应用心理专业学位的研究生在两年内应修总学分不低于30学分,其中必修不少于18学分,专业实践实习不少于4学分。选修课程可以根据课程??槔唇醒≡?,选修最少不低于8学分。在申请答辩之前修完全部学分。
必修课的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形式,其中考试课不得低于总科目的80%。
在必修环节中,学生必须学习公共课程、专业及领域课程中的所有课程。
在实践实习环节,要求学生必须达到如下条件,才能认定为达到实习合格,并获得相应的学分。
(1)实践实习的总实践时间不能低于半学年(一个学期),在实习期间,除周末和国家规定的节假日以外,其余时间都是规定的实习实践,实习学生不能擅自迟到、早退和缺勤,迟到、早退和缺勤的时间累计超过2天的,视其为实习不合格,不能获得学分。
(2)实习单位和指导教师的评定成绩在合格以上(评定等级为不合格、合格、中等、良好、优秀)才能获得学分,评定成绩在不合格则不能获得学分。
(3)不同的培养方向在实践实习环节应该达到的标准不一样,具体参照如下标准进行:
第一,司法与犯罪心理方向
司法局相关部门实习学生的标准参照心理健康与临床心理方向的执行;
公安局相关部门实习学生数量上的要求:接触并参与现场心理案例不少于10个,接受督导的时间不少于40学时;案例总结报告不低于5个;有自我成长分析报告1份。
质量上的要求:案例总结报告和自我成长分析报告必须由指导导师进行评定,评定等级达到合格及其以上。
第二,心理健康与临床心理方向
数量上的要求:个案咨询时间不少于120个学时;接受督导时间不少于40个学时;案例咨询总结报告不低于10个;有自我成长分析报告1份。
质量上的要求:个案咨询、案例总结报告和自我成长分析报告必须由指导导师进行评定,评定等级达到合格及其以上。
第三,学校心理学方向
数量上的要求:个案咨询时间不少于60个学时;教学实践时间不少于20课时;班级管理或行政管理(试做班主任等)时间不少于40学时,接受督导时间不少于40个学时;案例咨询总结报告或工作总结不低于10个;有自我成长分析报告1份。
质量上的要求:个案咨询、教学和班级管理、案例总结报告和自我成长分析报告必须由指导导师进行评定,评定等级达到合格及其以上。
第四,管理心理学与人力资源管理方向
数量上的要求:主持或参与组织企业文化和人力资源管理相关的项目实践少于10个,接受督导的时间不少于40学时;案例总结报告不低于5个;有自我成长分析报告1份。
质量上的要求:案例总结报告和自我成长分析报告必须由指导导师进行评定,评定等级达到合格及其以上。
2. 课程设置(包括前沿讲座、学术报告等)
 
 
类型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期 学时 学分 任课
教师
考核方式 备 注  
 
 
 

 

 


11045400001 外语 1 54 3 研究生院 考试    
11045400002 政治 1 54 3 研究生院 考试    
专业及
领域
11045400003 高级心理学研究方法 1 36 2 导师组 考试/考察    
11045400004 高级心理统计学 1 36 2 导师组 考试/考察    
11045400005 高级心理测量 1 36 2 导师组 考试/考察    
11045400006 发展心理学专题 1 36 2 导师组 考试/考察    
11045400007 社会心理学专题 1 36 2 导师组 考试/考察    
11045400008 应用心理学专题 1 36 2 导师组 考试/考察    
 
 
 
 
 
 
 
 
 
 
 
 

 

 

 
 
 
 
 
 
 
 
 
 
 
 
 
 
???:咨询技术类              
11045400009 变态心理实务 2 36 2 王卫红 考试/考察    
11045400010 心理诊断技术 2 36 2 吴明霞 考试/考察    
11045400011 心理?;稍ぜ际?/td> 2 36 2 王卫红 考试/考察    
11045400012 团体辅导技术 2 36 2 汤永隆 考试/考察    
11045400013 NLP治疗技术 2 36 2 张仲明 考试/考察    
11045400014 精神分析疗法 2 36 2 黄蓓 考试/考察    
11045400015 行为疗法 2 36 2 吴明霞 考试/考察    
11045400016 认知疗法 2 36 2 史慧颖 考试/考察    
11045400017 家庭疗法 2 36 2 吴波 考试/考察    
11045400018 亲子教育与咨询技术 2 36 2 史慧颖 考试/考察    
???:管理技能类    
11045400019 组织行为学 2 36 2 余林 考试/考察    
11045400020 职业心理健康实务 2 36 2 夏凌翔 考试/考察    
11045400021 招聘与选拔的测评技术 2 36 2 吕厚超 考试/考察    
11045400022 薪酬设计实务 2 36 2 张华 考试/考察    
11045400023 绩效管理实务 2 36 2 张华 考试/考察    
11045400024 企业EAP实务 2 36 2 杨东 考试/考察    
11045400025 劳动合同法解读与实践 2 36 2 沈伊默 考试/考察    
???:教育方法类              
11045400026 教学心理实务 2 36 2 张大均 考试/考察    
11045400027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务 2 36 2 郭成 考试/考察    
11045400028 中小学学校心理咨询实务 2 36 2 高雪梅 考试/考察    
11045400029 青少年心理发展障碍咨询 2 36 2 刘衍岭 考试/考察    
11045400030 中小学学生学习策略 2 36 2 徐展 考试/考察    
11045400031 中小学教学科研管理实务 2 36 2 江琦 考试/考察    
11045400032 中小学网络教学心理实务 2 36 2 曹贵康 考试/考察    
???:其他              
11045400033 现场心理分析技术 2 36 2
 
考试/考察    
11045400034 应用社会心理学 2 36 2 赵玉芳 考试/考察    
11045400035 罪犯的测谎心理与技术 2 36 2 李阳 考试/考察    
11045400036 警察心理健康与干预技术 2 36 2 张袖洇 考试/考察    
11045400037 罪犯人格塑造技术 2 36 2 夏凌翔 考试/考察    
11045400038 广告与消费心理分析技术 2 36 2 王卫红 考试/考察    
11045400039 公共关系心理实务 2 36 2 张华 考试/考察    
11045400040 灾害与创伤心理干预技术 2 36 2 黄蓓 考试/考察    
11045400041 罪犯的家庭伦理培育实务 2 36 2 范丰慧 考试/考察    
必修
环节
开题报告 2 完清审核签字手续,向学院提交培养计划、选题报告各一份  
学位论文工作中期检查   提交学位论文中期检查报告  
实践环节  3 0.5-1年 4 实习单位和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后,向学院提交实习总结及考核评价表
其它        
同等学力补修课程   心理学导论 1     选择三年制硕士研究生的课  
  实验心理学 1     选择三年制硕士研究生的课  
  教育心理学 1     选择三年制硕士研究生的课  
                         
 
五、学位论文与论文答辩
学位论文应紧密结合应用心理学实践进行选题。论文可以采取专题研究、调研报告、项目设计、典型案例分析等形式。
学位论文至少应有2名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评阅,答辩委员会应由3~5位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组成。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均应至少有一名来自实际工作部门的专家参加。作者的指导教师不参与其本人的论文评阅与论文答辩,论文评阅人不得兼任答辩委员会成员。论文答辩等工作按《西南大学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执行。
 
六、学位授予与毕业
修满规定学分、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经院系审查,报校学位委员会审核批准后,可授予应用心理硕士专业学位。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按国家毕业生就业政策“自主择业”,学校对其就业进行指导,按毕业研究生就业工作程序办理就业与派遣手续。
 
学部现有教职工90人,其中教授(研究员)30人,副教授(副研究员) 31人,博士生导师24人,硕士生导师60人,94%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61%的教师具有海外留学经历。现有资深教授1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外专2人,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其他国家级人才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者5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3人,重庆市百人计划1人,重庆市青年拔尖人才1人,中科院百人计划1人,重庆市科学技术带头人9人,其他重庆市级人才1人。有国家级创新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市级精品课程4门,出版了6本国家级教材和多本教学参考书。坚持“立德树人”的宗旨,学部涌现出一批优秀教师?;葡Mソ淌谌倩窠逃?ldquo;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被评为“全国教书育人楷模”,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荣获中国心理学会终身成就奖;张庆林教授荣获“中国侨界(创新人才)贡献奖”;张大均教授荣获“全国模范教师”称号、“中国心理学会学科建设成就奖”。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的联系方式
学校地址:重庆市北碚区天生路2号西南大学心理学部   邮编:400715   电话:023-68252983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成立的西南师范学院教育系心理学教研室。1986年设立心理学专业,1988年成立心理科学研究所,1994年成立心理学系,2003年设立心理学院,2011年12月组建心理学部。半个多世纪以来,已故的著名学者叶麐、刘兆吉、张增杰、何其恺、李长珉、张清津、刘一军等教授曾先后在此工作,为心理学部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葡Mソ淌谌涡睦砜蒲а芯克兹嗡?、心理学系第一任系主任。在他的带领下,经过西南大学心理学人数十年来的不懈努力,西南大学心理学部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目前,心理学部是西南大学重点建设的研究型学部,2017年被列为西南大学的国家一流学科建设单位。学部现任部长陈红,党委书记黄泽文。

学科专业齐全,实验设备先进。心理学部拥有国家重点学科基础心理学,心理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心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涵盖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的博士、硕士授权点,即重庆市重点学科),同时拥有应用心理专业硕士、心理健康教育领域教育硕士授权点;设有心理学(非师范)、心理学(师范)、应用心理学3个本科专业,其中,心理学为教育部特色专业。建有认知与人格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共建)、国家级心理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南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心理学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还有重庆市基础心理学重点实验室、国际儿童心理与家庭咨询中心、创造力与脑开发研究中心、重庆市脑科学协同创新中心“脑认知”分中心等教学科研平台;有fMRI脑成像研究中心、动物转化研究中心、ERP实验室、虚拟现实实验室、眼动实验室、生物反馈实验室、痛觉实验室、行为观察室、心理健康实验室、心理咨询中心、计算统计与数据中心等专项实验场所,实验设备先进。
师资德才兼备,队伍力量雄厚。学部现有教职工90人,其中教授(研究员)30人,副教授(副研究员) 31人,博士生导师24人,硕士生导师60人,94%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61%的教师具有海外留学经历。现有资深教授1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外专2人,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其他国家级人才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者5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3人,重庆市百人计划1人,重庆市青年拔尖人才1人,中科院百人计划1人,重庆市科学技术带头人9人,其他重庆市级人才1人。有国家级创新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市级精品课程4门,出版了6本国家级教材和多本教学参考书。坚持“立德树人”的宗旨,学部涌现出一批优秀教师?;葡Mソ淌谌倩窠逃?ldquo;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被评为“全国教书育人楷模”,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荣获中国心理学会终身成就奖;张庆林教授荣获“中国侨界(创新人才)贡献奖”;张大均教授荣获“全国模范教师”称号、“中国心理学会学科建设成就奖”。
面向国家重大急需,科研成果突出。面向国家重大急需、面向国际学科前沿的科学研究一直是学部的中心任务之一。近年来,学部研究人员在中国人的价值观、健全人格、时间心理学、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教学心理学、身体自我、认知控制与执行功能、创造性及其脑机制以及心理发展、情绪与睡眠脑机制、社区心理等领域进行了创造性的研究,先后承担了近90余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社会科学基金(含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出版学术专著200余部,其中在商务印书馆、科学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等著名出版社出版学术专著40余部,发表被SCI/SSCI 收录论文 700余篇,有6项科研成果先后获教育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二、三等奖。同时,学部在面向大众的应用服务方面也取得了长足进展。
对外合作交流,培养优秀人才。学部现有在校学生1382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683人,硕士、博士研究生642人。同时学部还接收来自美国、马来西亚、巴基斯坦、越南等国留学生。学部高度重视人才培养,积极推进本科创新实验班、海外合作办学,建立本-硕-博连读机制,实施本科生、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资助等人才培养质量工程,并先后与国内众多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科研和教学合作关系,与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开展广泛的科研合作与交流。30多年来,学部为国家各行各业培养了众多优秀人才。
心理学家的使命是探寻心迹,理解人生,点燃心灵真善美。心理学部将继续以文化传承、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为宗旨,秉承“勤奋、严谨、创新、求实”的学风,面向学科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问题,大力加强科研平台建设,突出创新人才和队伍建设,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努力争取成为国际一流学科。

添加西南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西南大学考研分数线、西南大学报录比、西南大学考研群、西南大学学姐微信、西南大学考研真题、西南大学专业目录、西南大学排名、西南大学保研、西南大学公众号、西南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西南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西南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之家公众号

关于我们

以下资料由西南大学心理学部研究生招生研究生团队整理提供,其团队成员覆盖各个院系,专门搜集本校的考研真题和高分笔记、题库等资料。

专业课资料作为考研核心资料,部分专业重题概率极高,必须吃透,反复复习。如有需要高分研究生学长一对一辅导的,也可联系我们安排。

考研派网站,为大家提供安全的交易平台,资料有任何问题,均可向我们投诉,我们会督促考研派研究生团队解决问题,保障同学们的权益。

最新购买

    手机商城

    扫描二维码,更便捷的购买资料

    不仅有商品,还有更多资讯和活动

    购买流程

    找到要考的专业或资料

    方法一:选择学校->学院->专业

    方法二:查找功能

    点击浏览招生简章+资料详情

    通过招生简章了解本专业需要的资料

    查看资料详情了解资料要点

    点击购买或加入购物车

    支付方式:支付宝

    填写付款信息并付款

    请确认联系人、联系方式和收货地址

    付款后3-5天可到货,可查询快递信息

    若有疑问,可联系在线学姐

    学姐联系方式:

    im钱包如何取消等待打包-下载imtoken钱包-imtoken怎么找回原来的币-imtoken钱包怎么取消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