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纺织服装学院研究生招生

西南大学纺织服装学院研究生招生专业

专业课资料

西南大学优惠价原价选择
加入购物车立即购买
西南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21/22考研群,请加入】

西南大学纺织服装学院研究生招生是一个不错的学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 纺织服装学院是学校里比较好的一个院系,请各位准备报考西南大学纺织服装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注意,该院系有以上多个专业在招生研究生,欢迎各位同学报考西南大学纺织服装学院研究生招生。

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西南大学纺织服装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西南大学纺织服装学院研究生招生 一、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
序号 研究方向名称 主要研究内容、特色与意义 研究生导师
(博导注明)
1 服装艺术设计  
结合新时期国际设计学的趋势和区域文化的特点,通过系统的服装设计理论学习、作品创作和课题研究,培养学生成为具有系统的艺术理论、高水平的艺术创作技能、较高的审美能力、创作思维能力和表现力。本方向注重原创性基础理论的研究、国际化视野的培养与实践,注重建立面向产业的服装设计学理论体系、中国传统文化及区域文化的传承、现代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融合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理念。
 
张龙琳 副教授
董  怡 副教授
周  莉 副教授
高  燕 副教授
 
2 染织艺术与纺织品设计 研究将织物设计知识背景、高水平图案与产品造型设计有机结合的染织艺术与纺织品设计基本理论、方法与应用领域,研究国际纺织品时尚潮流与时代性以及中国传统设计文化相结合的模式;艺术性地设计及开发运用服装(饰)面料及装饰面料;研究纤维基材艺术品开发技术、研究改变纺织品市场同质化格局,引导柔性织物纺织品向订制式方向发展的技术路径。 梁列峰 教授
李奇菊 副教授
刘一萍 副教授
3 产品造型与包装设计   
通过产品设计理论、设计方法、艺术、心理学、哲学与美学等理论的关注与学习,依托西部区域文脉的田野调查与挖掘整理,利用现代设计手段和方法,设计符合现代审美需求的文化产品,传承区域传统文化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能力、严谨的科研素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良好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以及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
 
李奇菊 副教授
董  怡 副教授
高  燕 副教授
 
 

二、培养目标与学制及应修学分
培养目标(本表可不填政治标准):
本专业培养扎实掌握设计基础理论、知识,具有一定实际应用能力,能从事服装设计、纺织品设计、产品包装及包装设计等领域工作的德才兼备高级专业人才。通过本专业所有课程教学,学生应具备一定的哲学、艺术、设计理论基础,系统地掌握设计基本理论和相关技能,了解相关学科的知识,有较高文化艺术修养、较强的审美感觉和独立创造设计思维,有观察、理解、总结生活的能力,并能结合运用各方面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参与设计完整的项目工程,能够熟练地运用一门外语阅读本专业文献和撰写论文,有健康的体魄。
学制: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生2~5年,基本学习年限为3年。
应修学分: 31 学分
其中:必修: 21 学分(含必修环节4学分)
选修不低于: 10 学分
 
 

三、课程设置(包括主文献研读、学术活动等必修环节)
类型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含中英文) 开课学期 学时 学分 任课
教师
考核
方式
备 注
必修课 公共课 11000001001 第一外国语(英语) 1 90 3 外国语学院 考试  
1100000200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与实践研究 1 36 2 马克思主义学院 考试  
11000002003 自然辩证法概论 1 18 1 马克思主义学院 考试  
平台课 11130500002 设计原理
Design Principle
1 45 2.5 梁列峰 考试  
11130500024 设计哲学
Design Philosophy
2 36 2 冯洁 考试 双语
专业课 11130500025 设计美学
Design Aesthetics
1 36 2 导师组 考查  
11130500001 中外主文献研读
Research on Chinese and Foreign Documents
1-4 36 2 导师组 考查  
11130500026 设计学理论创新与实践
Theory Innovation and Practice of Design Science
2 45 2.5 导师组 考查  


11130500027 服装原理与方法论
Clothing Principle and Methodology
1 36 2 张龙琳 考查 任选5门
11130500028 服装创意设计研究与实践
Fashion Creative Design Research and Practice
2 54 3 董怡 考试
11130500029 纤维艺术史
Fiber Art History
1 36 2 刘一萍 考试
11130500030 传统图案
Traditional pattern
2 45 2.5 高燕 考查
11130500031 数字化产品设计
Digital Product Design
2 54 3 周莉 考查
11130500032 产品造型设计
Product Styling Design
2 54 3 李奇菊 考查
11130500033 纺织服装品牌传播与管理
Textile and Clothing Brand Communication & Management
2 36 2 安妮 考查
 
 
 
 
其它必修环节 开题报告 3   不计学分,完清审核签字手续,向培养单位提交开题报告一份。
学术活动:参加学术报告、前沿讲座、学术研讨等(至少5次)     2 提交学术报告手册,导师签字,培养单位核查。
实践活动:社会、教学和科研实践活动(三选一)     2 导师审查签字后向培养单位提交实践报告一份或发表高水平论文的复印件。
中期考核及论文进展检查 4   不计学分,完清审核签字手续,向培养单位提交相关材料各一份
同等学力补修课程 11000009094 人体工学     不计学分,选3门,导师审核
11000009095 传统服饰织造艺术    
11000009096 服饰配件与设计    
11000009097 商品企划学    
11000009098 服装产业经济学    
 
注:1.平台课是指涵盖本一级学科下所有二级学科或相近二级学科群共有的基础性课程,可根据实际情况开设。
2.按一级学科制定培养方案者应在专业必修课备注栏内标明所属二级学科。
3.必修环节在研究生毕业前必须完成,构成答辩的必备条件。
 
 
 
 
 
 
 
 
 
 
 
 
 
 
 
 
 
 
 
 
 
 
 
  四、培养方式与方法
培养流程与要求,检查与考核,质量监督等措施:
硕士生采取课程学习与论文并重的原则,用于学位论文研究时间不得少于1年。
1.制定培养计划
第一学期内在导师或导师组的指导下制定“硕士生个人培养计划”一式两份,一份由研究生自己保存,一份报所在培养单位备案。
2.主文献自主研读
在开题报告前认真研读本学科专业主文献,填写主文献阅读报告记录,提交导师审核。
3.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是学位论文研究的一个重要环节。硕士生学位论文开题时间放在第三学期或第四学期初,可与中期考核同时进行。培养单位根据研究生选题情况,按二级学科成立若干开题报告审查小组。审查小组由具有研究生培养经验、副高以上职称的专家3-5人组成,对论文选题的可行性进行论证,分析难点,明确方向,以保证学位论文按时完成并达到预期结果。
4.学术活动
硕士生应积极参加各种学术活动,如学术报告、前沿讲座、学术研讨等,在学习期间(一般在中期考核前)须参加学术活动不得少于5次。应填写“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记录册”,提交导师审查。
5.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包括教学实践、社会实践和科研实践,硕士研究生可任选其中一项实践。在完成实践活动后应提交实践报告一份或发表高水平论文的复印件,提交导师审查签字。
6.中期考核
根据本单位研究生规模和学科点现状,按照学校研究生中期考核实施办法提出本单位研究生中期考核工作的具体时间和办法,中期考核一般安排在第四学期初进行。
A、考核在培养单位统一组织领导下,由各专业负责实施,组成包括培养单位(学科)负责人、导师代表、班主任等在内的若干考核小组(每组成员3-5人)进行考核,同时较广泛地听取其他教师的意见。
B、业务方面主要考核研究生课程学习是否达到规定要求,通过课程学习反映出来的科研及思维能力;政治、思想、品德方面的考核由院学生工作组会同有关人员进行。
C、填写“西南大学研究生中期考核自我评估表”,对被考核研究生作出结论性意见。
D、经过中期考核的硕士研究生,按考核结果分3种流向:
a) 硕-博连读:具体要求见学校相关文件规定。
b) 进入硕士论文阶段:学习成绩良好,具有一定研究工作能力(以论文为主要参照),可进入硕士论文阶段,继续完成硕士学业。
c) 中止学业:个别成绩较差,明显表现出缺乏科研能力,或因其他原因不宜继续攻读学位者,要求限期改正,限期未改正者中止其学业,按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发给相应证书。
7.学位论文中期进展及检查(列出时间、具体组织形式等)
 
五、科研能力与水平及毕业与毕业论文的基本要求
科研能力与水平的基本要求(列出可证明其科研能力与水平的检验标志):
1. 独立开展设计学相关科研工作和完成相关设计任务的能力;
2. 掌握国内外“服装设计”“纺织品设计”“包装设计”等相关领域研究进展;
3. 具有使用相关“设计类”各种中、英文科技文献的能力;
4. 能够运用专门的设计理论进行设计和实现能力;
5. 具有有关创新、创意设计和实施能力;
6. 较熟练地运用计算机进行服装CAD、纺织CAD、造型CAD操作和有关软件的使用能力;
7. 较熟练掌握一门以设计为主的专业外语。
    通过上述能力的培养,使研究生具备较高的科研业务技能和设计能力,在完成研究生学习的基础上,能够协助指导教师完成一定的教学或科研任务。要求至少参与1项与所学专业密切相关的研究课题,在相关领域学术刊物、以第一或第二作者(导师为第一作者)的身份公开发表论文1篇。优质成果优先发表在核心刊物。核心刊物指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的期刊。
毕业与毕业论文的基本要求(包括毕业条件、毕业论文等方面的要求):
毕业条件:
在学校规定年限内,按培养方案的规定完成课程学习、学分要求和必修环节,成绩合格;完成毕业论文并通过答辩,经审查合格;完成毕业设计作品,参加学院规定的公开展示/展演,并通过审查为合格。符合以上条件者,准予毕业。
硕士研究生确因学业优秀,经本人申请,指导教师和所在培养单位同意,报研究生院批准,可以申请提前毕业,但在校时间不得少于二年。凡申请提前毕业者,应当达到以下基本条件:
1.中期考核结论为优秀或在校期间被评为优秀研究生;
2.人文社会学科类在申请毕业答辩前公开发表属于毕业论文研究组成部分的2篇A类学术论文,自然科学类在申请毕业答辩前公开发表属于毕业论文研究组成部分的2篇A1学术论文。学术论文界定标准以学校最新发文公布为准。
 
毕业论文基本要求:
资格要求:按时完成本方案规定的任务;至少在学科领域以第一作者(第一署名单位为“西南大学”)公开发表1篇学术论文;没有侵犯他人著作权行为;没有发表有严重科学性错误的文章、著作和严重歪曲原作的译作。
内容要求:选题有学术和社会意义;能反映出作者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了解与论文相关的前沿研究动态;研究主题明确、问题集中、论证严密可靠、有明显的专业特色、有新见解。
技术规范要求:
自己的研究结果与他人的观点、材料、数据等不相混淆,引用他人的观点、材料、数据等注明来源;独立完成论文,在准备和撰写过程中接受导师指导、采纳专家建议、获得他人帮助等应实事求是地表示感谢,但不能把未对论文提供帮助的名人等列入致谢之列;涉及到的背景知识、引用的资料和数据准确无误,所用概念、术语、符号、公式等符合学术规范,没有严重错误或使用严重错译的译文;对问题的论述完整、系统、逻辑严密,关键词得当;语言精练,语句符合现代汉语规范,错别字、标点符号错误、外文拼写错误、笔误和校对错误等总计不超过论文的万分之三(按排版篇幅计)。
按学校要求,在《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学位论文版权协议书》上签名,并附在学位论文首页。
 
 
六、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包括学术水平、创造性成果及工作量等方面的要求):
资格要求:
学术成果按照学校学位委员会有关规定执行。成果无侵犯他人著作权行为,没有发表有严重科学性错误的文章、著作和严重歪曲原作的译作。
内容要求:
对所研究的课题有新见解或新成果,对本学科发展或经济建设、社会进步有一定意义;必须是一篇系统完整的、有创造性的学术论文;一般不应少于3万字;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硕士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
技术规范要求:
自己的研究结果与他人的观点、材料、数据等不相混淆,引用他人的观点、材料、数据等注明来源;独立完成论文,在准备和撰写过程中接受导师指导、采纳专家建议、获得他人帮助等应实事求是地表示感谢,但不能把未对论文提供帮助的名人等列入致谢之列;涉及到的背景知识、引用的资料和数据准确无误,所用概念、术语、符号、公式等符合学术规范,没有严重错误或使用严重错译的译文;对问题的论述完整、系统、逻辑严密,关键词得当;语言精练,语句符合现代汉语规范,错别字、标点符号错误、外文拼写错误、笔误和校对错误等总计不超过论文的万分之三(按排版篇幅计)。
按学校要求,在《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学位论文版权协议书》上签名,并附在学位论文首页。
具体格式按照《西南大学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及打印要求》执行。
 
 
 
 
 
 
 
 
七、主文献研读课程书目(列出本学科专业的必读文献,不够可另附页)

著作或期刊的名称 作者、出版单位及年月
1 《创意服装设计学》 梁明玉、牟群 著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2 《服装、产业、设计师》 美国·沙伦·李·培特 著
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8
3 《时装设计:过程、创新与实践》 英国·凯瑟琳·麦凯维 著
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8
4 《中国古代服饰研究》 沈从文 著
上海书店出版 2012
5 《西方服装史》 要斌、华梅 著
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8
6 《纺织品设计学》 李栋高 中国纺织出版社2006
7 《纺织产品开发学》 滑均凯 中国纺织出版社2006
8 《设计原理》 黄厚石 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
9 《产品造型设计》 赵得成 海洋出版社
10 《产品包装设计》 王安霞 东南大学出版社
11 《计算机辅助产品造型设计》 谢质彬 清华大学出版社
12 《服饰品设计》 苏洁 中国纺织出版社
13 《材料成形工艺》 张彦华 高等教育出版社
14 《设计艺术经典论著选读》 奚传绩 东南大学出版社
15 《设计真言——西方现代设计思想经典文选》 许平、周博 江苏美术出版社
16 《数字化服装设计》  朱广舟  中国纺织出版社
17 《设计史与设计的历史》 [英]约翰·沃克/[英]朱迪·阿特菲尔德 凤凰出版传媒集团
18 《中国设计艺术史论》 李立新 天津人民出版社
其它说明:

 
 
所在培养单位学术分委员会意见:
 
 
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学部学术委员会意见:
 
 
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研究生院和主管校领导审核意见:
 
 
 
负责人(签名):       校领导(签名):
年  月  日
 
一、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
序号 研究方向名称 主要研究内容、特色与意义 研究生导师
(博导注明)
1 纤维新材料开发与利用 主要研究特种棉、麻纤维、竹纤维、农作物纤维、甲壳素纤维、再生纤维素纤维、再生蛋白质纤维等各种尚未充分开发利用的纤维资源及其特性、用途及开发利用技术,扩大纤维资源的应用领域,开发高附加值纤维新产品。 吴大洋教授(博导)
代方银教授(博导)
张袁松副教授
邓一民副教授
2 纤维工程 主要研究各种纤维的结构与纤维性能关系,研究纤维化学修饰与纤维结构关系,研究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结构、性能,研究改变纤维结构原理和技术,研究纤维束集合方式与终端纤维制品的功能关联,研究再生纤维工程原理与技术等。 梁列峰教授
张同华副教授
汪涛副教授
3 功能纤维与功能性纺织品 主要研究阻燃、抗静电、导电纤维,拒水拒油、抗菌防臭,亲水防水、抗紫外线、电磁屏蔽、纳米功能纤维及可降解纤维等高功能纤维的结构、性能及功能性纺织品的开发利用技术。 张光先教授
赵晓副教授
卢明副教授
程新建副教授
 
 
二、培养目标与学制及应修学分
培养目标(本表可不填政治标准):
本学科硕士学位获得者应具有扎实的纺织科学与工程基础理论及系统的专业知识,熟悉纤维材料的性能及其对产品质量的影响,熟悉现代纤维工程与技术发展方向,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了解学科领域的最新发展,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作风,具有多元的知识结构和创新素质;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及运用科学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在高校、科研机构及纺织企业从事新材料、新工艺研究,新技术应用开发,新产品设计开发,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生产与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工作。能够熟练地运用一门外语阅读本专业文献和撰写论文。
学制: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生2~5年,基本学习年限掌握在3年。
应修学分:29 学分(各学科自定)
其中: 必修 21 学分(含必修环节4学分)
选修不低于 8 学分
 

三、课程设置(包括前沿讲座、学术报告等)
类型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开课学期 学时 学分 任课
教师
考核
方式
备 注
必修课 公共课 11000001001 第一外国语  1 90 3 外国语学院  考试  
1100000200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2 36 2 马克思主义学院  考试  
11000002003 自然辩证法概论 2 18 1 马克思主义学院 考试  
平台课 11090326012 材料科学导论 1 45 2.5 梁列峰 考试  
110828J2002 高分子化学 1 45 2.5 张光先 考试  
专业课 11090326022 功能纤维与功能纺织品 2 36 2 吴大洋 考试  
110828J2003 生物质材料 2 36 2 赵天福 考试  
110828J2001 中外主文献研读 2 36 2 导师组 考查  


11090326051 测试技术 2 36 2 汪涛 考查  
11090326055 产品开发工程导论 1 36 2 卢明 考查  
11090326023 新型纤维结构与性能 1 36 2 邓一民 考查  
11090326057 纺织品设计原理 2 36 2 梁明玉 考查  
11090326056 染色物理化学 1 36 2 张光先 考查  
110828J2004 纤维材料改性原理 2 36 2 程新建 考查  
11090326054 纤维物理(纺织物理) 1 36 2 张同华 考查  
必修环节 学术活动:参加学术报告、前沿讲座等(不少于5次)     2 提交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记录册,导师审查,学院备案。
文献阅读、综述及论文开题报告 3 不计学分,完清审核签字手续,向学院提交选题报告一份。
中期考核 4 不计学分,完清审核签字手续,向学院提交相关材料各一份。
社会、教学和科研实践活动(三选一)     2 导师审查签字后向学院提交实践报告一份或发表论文的复印件
同等学力补修课程 11000009091 纺织材料学     不计学分
11000009092 纺织概论     不计学分
11000009093 化学工艺概论     不计学分
 
注:1.平台课是指涵盖本一级学科下所有二级学科或相近二级学科群共有的基础性课程,可根据实际情况开设。
2.按一级学科制定培养方案者应在专业必修课备注栏内标明所属二级学科。
3.必修环节在研究生毕业前必须完成,构成答辩的必备条件。

四、培养方式与方法
包括培养流程与要求,检查与考核,质量监督等措施
 
硕士生采取课程学习与论文并重的原则,用于学位论文研究时间不得少于1.5年。
 
1、 制定培养计划
第一学期内在导师或导师组的指导下制定“硕士生个人培养计划”一式两份,一份由研究生自己保存,一份报学院(所、中心)备案。
2、 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是学位论文研究的一个重要环节。硕士生学位论文开题时间放在第三学期,可与中期考核同时进行。学院(所、中心)根据研究生选题情况,按二级学科成立若干开题报告审查小组。审查小组由具有研究生培养经验、副高以上职称的专家3-5人组成,对论文选题的可行性进行论证,分析难点,明确方向,以保证学位论文按时完成并达到预期结果。
3、 中期考核
根据本院(所、中心)研究生规模和学科点现状,按照学校研究生中期考核实施办法提出本院研究生中期考核工作的具体时间和办法,中期考核安排在第四学期初进行。
A、考核在学院统一组织领导下,由各专业负责实施,组成包括学院(学科)负责人、导师代表、班主任等在内的若干考核小组(每组成员3-5人)进行考核,同时较广泛地听取其他教师的意见。
B、业务方面主要考核研究生课程学习是否达到规定要求,通过课程学习反映出来的科研及思维能力;政治、思想、品德方面的考核由院学生工作组会同有关人员进行。
C、填写“西南大学研究生中期考核自我评估表”,对被考核研究生作出结论性意见。
D、经过中期考核的硕士研究生,按考核成绩分为3种流向:
a) 硕—博连读或提前攻博:具体要求见学校相关文件规定。
b) 进入硕士论文阶段:学习成绩良好,具有一定研究工作能力(以论文为主要参照),可进入硕士论文阶段,继续完成硕士学业。
c) 中止学业:个别成绩较差,明显表现出缺乏科研能力,或因其他原因不宜继续攻读学位者,要求限期改正,限期未改正者中止其学业,按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发给相应证书。
4、 学位论文中期进展及检查(列出时间、具体组织形式等)
 
 
 
 

五、科研能力与水平及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科研能力与水平的基本要求:(列出可证明其科研能力与水平的检验标志)
研究生应在导师的指导下参加导师的课题研究,承担一定的科研任务;能熟练地查阅专业文献资料,并进行归纳总结。掌握本学科某一方向的发展趋势,进行开题报告和中期考核,参加相应的学术活动。能应用常规的实验方法进行研究工作。在完成学位论文期间公开发表1篇A类或A类以上研究论文。
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包括学术水平、创造性成果及工作量等方面的要求)
资格要求:
学术成果按照学校学位委员会有关规定执行。成果无侵犯他人著作权行为,没有发表有严重科学性错误的文章、著作和严重歪曲原作的译作。
内容要求:
对所研究的课题有新见解或新成果,对本学科发展或经济建设、社会进步有一定意义;必须是一篇系统完整的、有创造性的学术论文;一般不应少于3万字;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硕士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
技术规范要求:
自己的研究结果与他人的观点、材料、数据等不相混淆,引用他人的观点、材料、数据等注明来源;独立完成论文,在准备和撰写过程中接受导师指导、采纳专家建议、获得他人帮助等应实事求是地表示感谢,但不能把未对论文提供帮助的名人等列入致谢之列;涉及到的背景知识、引用的资料和数据准确无误,所用概念、术语、符号、公式等符合学术规范,没有严重错误或使用严重错译的译文;对问题的论述完整、系统、逻辑严密,关键词得当;语言精练,语句符合现代汉语规范,错别字、标点符号错误、外文拼写错误、笔误和校对错误等总计不超过论文的万分之三(按排版篇幅计)。
按学校要求,在《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学位论文版权协议书》上签名,并附在学位论文首页。
具体格式按照《西南大学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撰写及打印要求》执行。
 
 
 

六、主文献研读课程书目

著作或期刊的名称(列出本学科的必读书目和重点期刊,数量要精,水平要高,一些专业参考书可放入课程档案中,按二级学科分别排列,不够可另附页) 作者或出版单位
1 中国科学  
2 科学通报  
3 纺织学报  
4 印染  
5 丝绸  
6 Biomaterimals  
7 Composit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8 Nature materials  
9 Dyes and Pigments  
10 Textile Research Journal  
11 SEN-I GAKKAISHI(SOC FIBER SCI TECHNOL(纤维学会志,日本)  
12 TEXTILE MONTH  
13 TEXTILES MAGAZINE  
14 CLOTHING & TEXTILE RESEARCH JOURNAL  
15 INDIAN JOURNAL OF FIBRE & TEXTILE RESEARCH  
     
其它说明:
本学科学科级刊物主要是《中国科学》、《科学通报》,《纺织学报》、《丝绸》、《东华大学学报》、《蚕业科学》等期刊。
 
 
本学科(一级学科)意见
 
 
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所在学部(院、所、中心)意见:
 
 
 
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学部分委员会验收意见:
 
 
 
 
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研究生院和主管校领导审核意见:
 
 
 
 
负责人(签名):       校领导(签名):
年  月  日
 
一、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
序号 研究方向名称 主要研究内容、特色与意义 研究生导师
(博导注明)
1 纺织工程 本研究方向主要开展新型纤维材料;现代纺织加工技术等方面的应用基础研究。重点研究:纤维材料的结构与性能,先进纺织工艺,纺织智能生产装备与技术,纤维加工化学及应用技术;纺织品高附加值开发,如生物医用纺织品、智能纺织品等方面的应用基础研究。纺织材料及加工技术与物理、化学和生物等领域进行交叉融合,开发纺织新材料、新工艺和赋予纺织品高附加值是本方向的研究特色;本方向的研究开展对于提升纺织科学与工程的学科理论内涵,促进纺织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代方银 教授(博导)
张同华 教授(博导)
李  庆 教授
张袁松 副教授
赵天福 副教授
汪  涛 副教授
陈  磊 副教授
李  智 副教授
谢瑞琪 副教授
蓝广芊 副教授
2 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 本研究方向主要在纺织品前处理、纤维及纺织品染色、纺织品印花、纺织品后整理以及印染废水处理等领域开展研究。重点进行纤维和纺织品功能整理和清洁染整技术。如涤纶高效阻燃、棉织物无甲醛耐久阻燃、涤和棉无氟超超疏水、导电织物、抗紫外纺织品、无水染色、改性无盐染色、高性能纤维抗紫外?;?、染整废水高级氧化处理等方面的研究,尤其重视绿色环保技术研发。主要特色是研究纤维及纺织品功能改性和功能整理,赋予纺织高档次和高附加值。本方向的研究,对于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的基础理论的创新和提高以及开发高新纺织化学和染整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 张光先 教授(博导)
李  庆 教授
卢  明 副教授
杨  潇 副教授
易世雄 副教授
胡恩岭 副教授
3 服装设计与工程 本研究方向主要在服装人体工学、数字化服装设计与制造、纺织服装产业经济等领域开展研究。重点研究人体曲面和立体造型建立、服装舒适性设计、三维数字化服装设计。主要特色是区域化服装产业分析和企业品牌战略研究与应用、传统服装技术与理论、数字化服装技术和服装舒适性、现代服装设计与制造等。 张龙琳 副教授
周  莉 副教授
刘一萍 副教授
 

二、培养目标与学制及应修学分
培养目标(本表可不填政治标准):
本学科硕士学位获得者应具有扎实的纺织科学与工程基础理论及系统的专业知识,熟悉纺织材料的性能及其对产品质量的影响,熟悉现代纺织工程科学与技术发展方向,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了解学科领域的最新发展,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作风,具有多元的知识结构和创新素质;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及运用科学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在高校、科研机构及纺织企业从事新材料、新工艺研究,新技术应用开发,新产品设计开发,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生产与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工作。能够熟练地运用一门外语阅读本专业文献和撰写论文。
 
 
学制: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生2~5年,基本学习年限为3年。
应修学分:  31  学分
其中     必修: 21 学分(含必修环节4学分)
选修不低于: 10 学分 (“服装设计与工程”方向研究生,可选择“设计学”专业相关课程来满足学分要求)
 
纤维材料与工程交叉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负责人:吴大洋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有:纤维新材料开发与利用;纤维工程;功能纤维与功能性纺织品。
硕士生导师有11人:吴大洋、代方银、张光先、梁列峰、邓一民、张同华、张袁松、卢明、汪涛、程新建、赵晓、赵天福。
“纤维材料与工程”学科,是以材料科学与工程、纺织科学与工程、农业生物工程、化学化工、环境工程等学科为依托,形成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新兴学科;以纤维材料与工程技术应用基础和应用研究为主要内容,包括纤维材料理论基础、纤维材料创制及改性技术、纤维材料应用开发、纤维制品加工等。所形成新的学科体系及技术体系,直接为纺织服装、农业工程、水利交通、环境?;?、航空航天、国防工业等产业服务。
目前,本学科主要研究纤维的组成、结构、理化及机械性能,构建和创新纤维结构与性能的理论体系;研究纤维材料的结构性能特征与其纤维制品性能表现之间的关系;研究各种资源纤维的结构、化学修饰原理及纤维结构调控的方法和技术;研究纤维集合体的成型规律、原理和加工技术。
纤维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棉、麻、丝、毛、竹、棕榈等天然纤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壳聚糖纤维、再生纤维素纤维、再生蛋白质纤维等新型资源纤维的开发利用;研究生物工程改良纤维(转基因蜘蛛丝、转基因蚕丝、转基因棉纤维及仿生纤维等)的开发与利用。
纤维材料结构与性能:研究纤维材料结构与性能及表征技术;研究纤维制品的结构、性能及其关系;研究纤维材料性能改良和新型功能纤维的创制技术。
纤维工程(功能纤维与功能性纺织品):研究纤维及其集合体的现代纺织加工技术、设备及理论;研究新型高性能纤维材料分子设计、聚合物合成及纺丝工艺技术及理论;研究生物相容性、阻燃、抗静电、导电、抗菌防臭、亲水、拒水、透湿等高功能纤维及其制品的加工技术和理论;研究纤维及其集合体的绿色环保染整新技术及工艺。
设计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负责人:梁列峰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服装艺术设计;染织艺术与纺织品设计;产品造型与包装设计;展示艺术设计。
主要导师:
服装艺术设计方向:梁明玉、董怡、张龙琳、周莉
染织艺术与纺织品设计方向:梁列峰、刘一萍
产品造型与包装设计方向:李奇菊
展示艺术设计方向:金科
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注重国际化视野的培养与实践以及中国传统文化及区域文化的传承,与日本、英国、法国、台湾地区、香港等国际知名院校和机构保持长期往来,加强工程学科与艺术学科的交叉与有机结合,逐步形成了领域优势,具有较强影响力。
本学科目前有教授4人,副教授7人。近五年主持国家级研究项目2项,国务院各部门及省级重大研究项目9项,国际合作项目5项,年均经费近50万;发表了一批被CSSCI、SCI、EI、A&HCI收录的学术论文,主编、参编国家级、部委级教材7部,省优质研究生课程1门,承担市级教学研究课题6项,获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全国性竞赛奖一等奖1项,三等奖以上28项。设计学硕士学位授权点年招收硕士生12-16名。已建有中国服装学研究中心等省级或行业研究机构。
学院现有教职工57人,专任教师46人,副高级以上职称23人;博士生导师3名,硕士生导师22名;博士25人(另有6人在读),硕士23人;具有国(境)外留学或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达57%以上。师资队伍中包括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理事、国家丝绸科学技术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全国服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等在内的多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此外,还聘请有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江学者在内的20多名专家、教授和行业企业的高级管理人才为学院的兼职教授或客座教授。 西南大学纺织服装学院的联系方式
地址:重庆北碚天生路2号  邮编:400715
电话:023-68251228  学院信箱:fzfzxy2015@126.com 纺织服装学院成立于2001年5月,与蚕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运行。2005年4月两院分别开始独立运行。在此之前,两院同为西南农业大学蚕桑丝绸学院,于1992年由丝绸工程系和蚕学系合并成立。丝绸工程系于1985年开始筹建,1987年正式成立。学院的学科基础为西南农业大学蚕桑系(蚕学系)的茧丝学,学科渊源可追溯至1939年于四川乐山成立的国立中央技艺专科学校蚕丝科。70多年的学科演进,30余年的院系建设,一代又一代人的接续奋进,励精图治,改革创新,推动学院事业发展迈上新征程。
学院拥有“设计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纤维材料与工程”交叉学科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点,“纺织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其中“设计学”是重庆市重点学科。建有“重庆市生物质纤维材料与现代纺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西南大学纺织工程实验室、西南大学纺织服装虚拟仿真实验室,合作建立多个纺织服装研发机构、30多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搭建起了良好的平台。学院独立运行10余年来,主持了70余项国家级和部省级科研项目,取得了一批有影响的科研成果。
学院设有纺织工程系、轻化工程系、服装系,有纺织工程、轻化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服装与服饰设计4个本科专业,其中纺织工程是重庆市特色专业。目前,学院在校普通本科生、国防生、硕士生、博士生及留学生800多人。专业设置涵盖从原料、纺纱、织造、印染到服装整个纺织产业链的学科结构,形成了本硕博的人才培养体系和“艺工结合”的办学特色。
学院现有教职工57人,专任教师46人,副高级以上职称23人;博士生导师3名,硕士生导师22名;博士25人(另有6人在读),硕士23人;具有国(境)外留学或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达57%以上。师资队伍中包括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理事、国家丝绸科学技术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全国服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等在内的多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此外,还聘请有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江学者在内的20多名专家、教授和行业企业的高级管理人才为学院的兼职教授或客座教授。
学院先后与日本、印度、俄罗斯、美国、印度尼西亚、韩国、泰国等10多个国家的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建立了学术交流和互派留学生关系,与日本信州大学,英国曼彻斯特大学、伦敦时装学院,澳大利亚迪肯大学,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常年有国内外专家学者来院进行学术交流,每年有教师赴国(境)外攻读博士、访学和合作研究,各专业学生赴国(境)外学习、参加学术会议。
学院坚持“立足西南、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开放性办学,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带动,以队伍建设为支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条件建设为保障,努力建设西部领先、全国先进、国际知名,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教学科研并重型学院。

添加西南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西南大学考研分数线、西南大学报录比、西南大学考研群、西南大学学姐微信、西南大学考研真题、西南大学专业目录、西南大学排名、西南大学保研、西南大学公众号、西南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西南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西南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之家公众号

关于我们

以下资料由西南大学纺织服装学院研究生招生研究生团队整理提供,其团队成员覆盖各个院系,专门搜集本校的考研真题和高分笔记、题库等资料。

专业课资料作为考研核心资料,部分专业重题概率极高,必须吃透,反复复习。如有需要高分研究生学长一对一辅导的,也可联系我们安排。

考研派网站,为大家提供安全的交易平台,资料有任何问题,均可向我们投诉,我们会督促考研派研究生团队解决问题,保障同学们的权益。

最新购买

    手机商城

    扫描二维码,更便捷的购买资料

    不仅有商品,还有更多资讯和活动

    购买流程

    找到要考的专业或资料

    方法一:选择学校->学院->专业

    方法二:查找功能

    点击浏览招生简章+资料详情

    通过招生简章了解本专业需要的资料

    查看资料详情了解资料要点

    点击购买或加入购物车

    支付方式:支付宝

    填写付款信息并付款

    请确认联系人、联系方式和收货地址

    付款后3-5天可到货,可查询快递信息

    若有疑问,可联系在线学姐

    学姐联系方式:

    im钱包如何取消等待打包-下载imtoken钱包-imtoken怎么找回原来的币-imtoken钱包怎么取消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