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通大学力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

西南交通大学力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专业

专业课资料

西南交通大学优惠价原价选择
加入购物车立即购买
西南交通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21/22考研群,请加入】

西南交通大学力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是一个不错的学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 力学与工程学院是学校里比较好的一个院系,请各位准备报考西南交通大学力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注意,该院系有以上多个专业在招生研究生,欢迎各位同学报考西南交通大学力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

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西南交通大学力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西南交通大学力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
西南交通大学力学与工程学院2021年全国优秀大学生“砥力夏令营”通知见附件。
附件【西南交通大学力学与工程学院2021年全国优秀大学生“砥力夏令营”通知.pdf】已下载379


力学与工程学院联系信息
学院办公室电话:028-87600793
学院办公室传真:028-87600797
本科生教务电话:028-66366799
研究生教务电话:028-87600790
学生工作组电话:028-66366796
学院培训部电话:028-87600853
学院网址: http://lixue.swjtu.edu.cn
学院办公室地址:四川省成都市二环路北一段111号,九里校区综合楼214办公室
邮政编码:610031 学院拥有一支团结务实的高水平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83人,其中教授27名、副教授21名、高级工程师4名,博士生导师20名,专任教师中博士学位比例近90%,有海外经历教师比例近80%。有中国工程院“双聘”院士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中组部“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教育部教指委委员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3人,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入选者1人,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5人,四川省教学名师2人,德国“洪堡学者”3人。 力学是工程科学与技术的重要基础。西南交通大学是中国最早开展力学教育的高校之一,从1897年起即开设了多门力学课程,罗忠忱、茅以升、顾宜孙、范治纶、吴炳焜、杨耀乾、陈英俊、孙训方、舒仲周、奚绍中、黄安基等知名教授先后主讲力学课程,浑厚发端、朴拙传承,形成了学校“严谨治学、严格要求”的育人传统,为培养出以3位“两弹一星”元勋、60位海内外院士和24位国家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为代表的30余万交大栋梁英才做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培养了茅以升、黄万里、林同炎、张维、陈能宽、沈志云、任辉启等多位力学及相关领域的杰出校友。
力学与工程学院历史悠久,可追溯至学校建校之初的土木、机械、矿冶等专业的力学课程,最早的力学课程由当时的学校两任总教习史卜雷(E.Sprague)和葛尔飞(D.P.Griffith)教授主讲,1912年罗忠忱教授在国内首先开设应用力学(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课程,被称为“中国工程力学第一人”。1950年,学校成立结构力学教研组,1953年成立理论力学教研组、材料力学教研组,1959年成立数理力学系,1964年合并建立基础课部,1985年成立工程力学系,1996年与应用力学研究所、振动冲击与噪声研究中心合并成立应用力学与工程系,2008年更名为力学与工程学院。学院正式办学的标志是1958年开设工程力学本科专业,是我国工科院校中设置的第一批力学专业之一,后改为工程力学专业至今。学院于2002年增设工程结构分析专业,后因教育部专业调整并入工程力学专业;于2016年增设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
经过几代力学人的不懈努力,学院建立了完整的贯通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的高层次力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学院下设工程力学系、飞行器设计与工程系、力学实验中心、培训部,现有工程力学(国家级特色专业、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试点专业,最新排名为全国第9位)、飞行器设计与工程2个本科专业,力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和一级学科博士点(含固体力学、动力学与控制、工程力学、流体力学、生物力学、交叉学科力学等6个二级学科方向),设有力学博士后流动站(1988年建立)。其中,固体力学博士点是全国首批博士点,力学学科是四川省重点建设一级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位居西南地区第一。学院是四川省力学学会挂靠单位。
学院拥有一支团结务实的高水平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83人,其中教授27名、副教授21名、高级工程师4名,博士生导师20名,专任教师中博士学位比例近90%,有海外经历教师比例近80%。有中国工程院“双聘”院士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中组部“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教育部教指委委员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3人,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入选者1人,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5人,四川省教学名师2人,德国“洪堡学者”3人。
学院历来重视教育教学,拥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建有国家工科基础课程力学教学基地、国家级力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四川省基础与应用力学虚拟仿真实验中心;拥有工科基础力学、工程力学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材料力学》、《理论力学》和《工程力学》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也是全国首批上线的MOOC在线开放课程;《材料力学》、《理论力学》、《工程力学教程》、《振动力学》、《弹性力学》、《非线性振动》、《随机振动》、《运动稳定性》等教材被600余所高校采用,其中《材料力学》、《工程力学教程》、《振动力学》是 “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特别是孙训方教授主编的《材料力学》教材影响了几代人并使用至今,曾获国家教委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学院承担了土木、机械、材料、力学等24个专业的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工程力学、流体力学等19门力学课程。学院教育教学成果突出,共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7项(主持5项)、四川省教学成果奖10余项。
科学研究方面,学院建有应用力学与结构安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强度与振动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是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重要支撑力量,形成了材料的破坏与结构安全评估、复杂条件下材料的本构关系、非线性动力学及稳定性理论、流固耦合动力学、计算力学、新型与交叉力学等特色研究方向,拥有四川省青年科技创新团队1个,近5年来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55项,其中包括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面上项目28项、青年基金项目16项,主持省部级项目28项、横向项目142项,科研总经费7000余万元;发表SCI收录论文202篇,其中1位教授连续5年入选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材料力学领域)、4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扩展)榜单。近年来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中国力学学会青年科技奖1项。
学院注重国际(境)交流与合作,与美国密歇根大学、法国巴黎第六大学、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美国普渡大学、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等数十家世界著名高校及科研机构开展合作,与美国佐治亚理工大学、美国西北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等开展研究生联合培养,与英国帝国理工大学、日本千叶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进行拔尖创新人才短期访问交流等,留学、游学、访学项目涵盖全部年级。
目前学院在校生749人,其中本科生495人、硕士研究生157(含留学生1人)、博士研究生97人。学院学风浓郁,从2019年开始建设力学拔尖班,在全校理工科新生中进行二次选拔,对入选学生进行“3+1+X”本硕博或本博贯通培养(X为硕士2年、硕博连读5年、直博4年)。学院科创氛围浓厚,建有西南交通大学力学协会、航空模型协会,还有学生会、研究生会、青年志愿者协会、砥力传媒、党员先锋队等学生组织供学生锻炼提升。学院毕业生就业率名列全校前茅,其中本科生升学深造率连续多年名列全校第一,毕业生广受社会各界赞誉。
展望未来,力学与工程学院将继承和发扬“竢实扬华、自强不息”的交大精神和“严谨治学、严格要求”的双严传统,为把学院建设成国际知名、国内一流且在多个领域居领先地位的力学人才培养基地和力学基础理论和工程应用技术研发基地而努力奋斗!
院系名称 联系电话 联系人 电子邮箱
力学与工程学院 028-87600790 马老师 lxjw@swjtu.edu.cn

西南交通大学力学与工程学院简介
  力学与工程学院成立于2008年7月(前身为应用力学与工程系)。现下设工程力学系、结构分析与工程系、力学实验中心、力学研究中心、力学博士后流动站和培训部。拥有力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其中固体力学为首批博士学位授权点,力学一级学科为四川省重点一级学科),建成国家工科基础课程力学教学基地、力学实验教学国家示范中心和“强度与振动”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恫牧狭ρА?、《理论力学》和《工程力学》为国家精品课程。
  学院现有教职员工58人,其中教师37人(教授20人,副教授13人,讲师5人),实验人员13人。教师队伍中有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5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霍英东基金会优秀教师基金获得者1人、四川省杰出青年学科带头人4人、博士生导师11人。教师中76%拥有博士学位。一个团队入选教育部教学创新团队。
  近年来,我院主持了1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博士点基金项目5项、“973”计划子项目、“863”计划子项目,100余项省部级基金项目和大量的横向科研合作项目。曾获得20余项省部级科技奖励,发表了500多篇学术论文。曾获得国家优秀教学成果奖2项,四川省优秀教学成果奖10余项。
  我院拥有较好的科研、教学实验条件,设备总资产达5000多万元。在人才培养方面,因材施教,实行“4+2”拉通培养模式,对具有潜力的、优秀的本科生进行本科和硕士拉通培养,特别优秀者还可进行本科和博士拉通培养。同时,与法国弗朗西-孔泰大学等法国高??沽私惶媾嘌┦可钅?。
  热忱欢迎国内外同行、研究单位和工业部门与我院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广泛合作与交流,共同为高层次人才培养、科技进步与经济建设做出贡献。

添加西南交通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西南交通大学考研分数线、西南交通大学报录比、西南交通大学考研群、西南交通大学学姐微信、西南交通大学考研真题、西南交通大学专业目录、西南交通大学排名、西南交通大学保研、西南交通大学公众号、西南交通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西南交通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西南交通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之家公众号

西南交通大学研究生学姐微信


加学姐微信,获免费答疑,进考研群
西南交通大学考研网由西南交通大学研究生维护,发布最新的西南交通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还提供西南交通大学研究生1对1辅导和考研真题等服务,有问题请加微信沟通。
im钱包如何取消等待打包-下载imtoken钱包-imtoken怎么找回原来的币-imtoken钱包怎么取消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