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化学研究生辅导

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苏州大学考研分数线、苏州大学报录比、苏州大学考研群、苏州大学学姐微信、苏州大学考研真题、苏州大学专业目录、苏州大学排名、苏州大学保研、苏州大学公众号、苏州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苏州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考研真题资料优惠价原价选择
苏州大学629无机化学(F)考研真题资料全套 ¥178 ¥250
加入购物车立即购买
Add 苏州大学微信
找研究生辅导

苏州大学化学研究生辅导 对考生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高效考研方法,苏州大学化学研究生辅导,研究生会根据情况提供部分考研资料等,并根据学员的情况制定复习计划和划出考研的重难点,并有答疑解惑的课程设置,让你的学习更有效率,尤其是学长学姐更了解本专业导师的一些情况,历年出题的规律,会让你的备考事半功倍,花更少的时间取得更多的成绩进步。最后考研派祝您如愿考取化学的研究生。

因为苏州大学化学专业研究生数量有限,愿意做考研辅导的数量不确定,请加我们顾问的微信进行咨询和确认,抢先预订研究生,以免错失研究生辅导机会。

考研辅导一对一
考研一对一辅导班
考研派考研题库
考研派考研督学
考研派考研1v1答疑
考研派研究生筛选流程
考研派辅导方法
考研派口碑
考研派一对一辅导口碑
考研派课程体系
考研派服务流程
考研派
考研派考研问题
考研派考研资料
考研派研究生学长
考研派考研辅导
考研派考研真题资料等
Add 苏州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答疑,送资源

苏州大学

苏州大学化学专业考研录取分数线对于考生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数据信息,因为研究生录取分数线直接就决定了考生需要考取考多少分才能达到成功被院校录取的一个最低标准,这也是考生在备考过程中的一个奋斗的目标和计划的基准。另外,考研录取分数线也是考生在前期择校、择专业的一个判断依据,如果考研录取分数线过高的话,对于基础相对较差的考生就会有一定的难度,考生可以进行自我衡量能否达到最低分数的要求而进行合理的选择。如果苏州大学化学考研录取分数线(尤其是历年分数线和复试分数线)相对而言较低的话,对于考生来说成功的几率就会比较大,备考过程也会相对的容易??忌袢∷罩荽笱ЩХ质叩耐揪队泻芏啵貉芯可偻贤ǔ;嵊邢晗傅睦攴质咔榭?,考研网站、论坛上也会有相关的资源??佳信傻闹芯臀蠹易芙崃讼晗傅乃罩荽笱Щ既》质咔榭?,以供大家选择使用。最后考研派祝您如愿考取化学的研究生。

苏州大学化学考研考试科目

考研网快讯,据苏州大学研究生院消息,,详情如下:

年份 学校名称 院系名称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总分 政治/科目一 外语/科目二 科目三 科目四
2014 苏州大学 机电工程学院 0817Z1 化学冶金 285 38 38 57 57
 

化学 [070300]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苏州大学
招生年份:2021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7]理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3]化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无机化学(02)分析化学
(03)有机化学
(04)物理化学
(05)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招生人数: 127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20)综合化学一(无机化学、有机化学)
④(806)综合化学二(分析化学、物理化学)
备  注: 因教育部2021年正式招生计划未下达及实际录取推免人数未定,各专业拟招生人数会有变动,特予以说明。
化学 [070300]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苏州大学
招生年份:2020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7]理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3]化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全日制)固体化学
02(全日制)胶体与界面化学
03(全日制)超分子化学与簇核物配位化学
04(全日制)生物无机化学与仿生催化
05(全日制)计算化学与药物设计
06(全日制)纳米生物化学
07(全日制)生命分析化学
08(全日制)功能有机分子化学
09(全日制)有机材料的合成与组装
10(全日制)有机合成与光电材料化学
招生人数:
考试科目: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628 有机化学(F)
④856 普通化学(F)
备  注: 不招同等学力考生。
复试:1、化学实验技术(笔试)
2、综合(面试)
071010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01肿瘤生化与分子生物学
02糖蛋白组学与疾病
03细胞凋亡与衰老及肿瘤
04功能基因组学与疾病
05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
06分子模拟与药物设计
07代谢组学与疾病 
08 脂肪酸代谢与衰老 
09脂肪酸代谢与肿瘤及抗药性 
10基因的结构与功能
11蛋白结构与功能
12非编码RNA结构与功能
13基因工程与生物制药
14 纳米神经生化
15 纳米免疫生化
16细胞自噬分子生物学
17肿瘤信号网络调控
18功能基因组学与肿瘤
19 肿瘤发病分子机理
20抗肿瘤靶向药物研发
21程序性细胞死亡的分子机制
22淋巴管与血管内皮细胞的信号调控网络
23肿瘤转移机制与分子影像
24肿瘤化疗药物敏感基因及作用机理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21生物化学
④845细胞生物学
复试:1、分子生物学(笔试)
2、综合(面试)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①生理学②免疫学;
01-08方向为医学方向,招收医学和生物学类考生;
09-15方向为非医学方向,招收生物学类考生;
16-25方向为医学部唐仲英血液学研究中心招生
化学 [070300]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苏州大学
招生年份:2020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7]理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3]化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全日制)超分子化学
02(全日制)分子材料及组装化学
03(全日制)功能无机纳米材料
04(全日制)无机有机光电材料
05(全日制)电分析化学
06(全日制)生化与环境分析化学
07(全日制)分离科学与谱学分析
08(全日制)金属有机化学
09(全日制)有机合成化学
10(全日制)功能有机分子合成与应用
11(全日制)有机自由基反应
12(全日制)有机生物化学
13(全日制)光谱电化学
14(全日制)理论与计算化学
15(全日制)多相催化
16(全日制)表界面化学
17(全日制)高分子精密合成
18(全日制)功能高分子
19(全日制)生物医用高分子
招生人数:
考试科目: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620 无机化学或 635 有机化学
A
④834 分析化学或 853 物理化学或 861 高分子化学(三选一)
备  注: 不招同等学力考生
复试:1、化学实验技术(含英语)
(笔试)
2、综合(面试)

苏州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研究生考试科目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 考 试 科 目 备 注
081700 化学工程与技术
01(全日制) 环保功能材料设计与应用
02(全日制) 光电功能材料设计与应用
03(全日制) 高分子材料合成与功能化
04(全日制) 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
05(全日制) 化学反应工程与材料设计
06(全日制) 化工过程系统工程与产品工程
07(全日制) 生物化工与食品工程
08(全日制) 纳微颗粒制备技术与应用
09(全日制) 仿生化工
10(全日制) 环境工程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2 数学二
④835 有机化学 B 或 861 高分子
化学或 867 化工原理(三选一)
复试:1、化学实验技术或化工原理
及反应工程(笔试)
2、综合(面试,含英语)
不招同等
学力考生

苏州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考研专业排名

排名 学校名称 评估结果
1 天津大学 A+
2 华东理工大学 A+
3 清华大学 A
4 北京化工大学 A
5 大连理工大学 A
6 南京工业大学 A
7 浙江大学 A
8 北京理工大学 A-
9 哈尔滨工业大学 A-
10 南京理工大学 A-
11 浙江工业大学 A-
12 华南理工大学 A-
13 四川大学 A-
14 中国石油大学 A-
15 河北工业大学 B+
16 太原理工大学 B+
17 上海交通大学 B+
18 东南大学 B+
19 中国矿业大学 B+
20 江南大学 B+
21 厦门大学 B+
22 青岛科技大学 B+
23 郑州大学 B+
24 武汉工程大学 B+
25 中南大学 B+
26 重庆大学 B+
27 西南石油大学 B+
28 西北大学 B+
29 西安交通大学 B+
30 北京工业大学 B
31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B
32 沈阳化工大学 B
33 燕山大学 B
34 东北石油大学 B
35 苏州大学 B
36 合肥工业大学 B
37 福州大学 B
38 济南大学 B
39 武汉科技大学 B
40 湘潭大学 B
41 湖南大学 B
42 广西大学 B
43 陕西科技大学 B
44 广东工业大学 B
45 山西大学 B-
46 中北大学 B-
47 内蒙古工业大学 B-
48 辽宁科技大学 B-
49 吉林大学 B-
50 长春工业大学 B-
51 哈尔滨工程大学 B-
52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B-
53 常州大学 B-
54 华侨大学 B-
55 南昌大学 B-
56 山东理工大学 B-
57 新疆大学 B-
58 石河子大学 B-
59 北京工商大学 C+
60 天津科技大学 C+
61 天津工业大学 C+
62 天津理工大学 C+
63 河北科技大学 C+
64 沈阳工业大学 C+
65 上海电力大学 C+
66 上海大学 C+
67 江苏大学 C+
68 安徽工业大学 C+
69 山东大学 C+
70 郑州轻工业学院 C+
71 武汉理工大学 C+
72 海南大学 C+
73 华北理工大学 C
74 东北电力大学 C
75 东华大学 C
76 南京林业大学 C
77 安徽理工大学 C
78 中国海洋大学 C
79 山东科技大学 C
80 中山大学 C
81 贵州大学 C
82 昆明理工大学 C
83 西安石油大学 C
84 兰州大学 C
85 兰州理工大学 C
86 江汉大学 C
87 北京科技大学 C-
88 东北大学 C-
89 大连工业大学 C-
90 沈阳师范大学 C-
91 黑龙江大学 C-
92 哈尔滨理工大学 C-
93 上海师范大学 C-
94 齐鲁工业大学 C-
95 河南大学 C-
96 华南农业大学 C-
97 电子科技大学 C-
98 成都理工大学 C-
99 四川理工学院 C-
10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C-
101 兰州交通大学 C-
102 青岛大学 C-

苏州大学化学研究生考试科目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 考 试 科 目 备 注
070300 化学
01(全日制)固体化学
02(全日制)胶体与界面化学
03(全日制)超分子化学与簇核物配位化学
04(全日制)生物无机化学与仿生催化
05(全日制)计算化学与药物设计
06(全日制)纳米生物化学
07(全日制)生命分析化学
08(全日制)功能有机分子化学
09(全日制)有机材料的合成与组装
10(全日制)有机合成与光电材料化学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628 有机化学(F)
④856 普通化学(F)
复试:1、化学实验技术(笔试)
2、综合(面试)
不招同等学力考
生。

苏州大学化学考研专业排名

排名 学校名称 评估结果
1 北京大学 A+
2 清华大学 A+
3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A+
4 南开大学 A
5 吉林大学 A
6 复旦大学 A
7 厦门大学 A
8 上海交通大学 A-
9 南京大学 A-
10 浙江大学 A-
11 福州大学 A-
12 武汉大学 A-
13 湖南大学 A-
14 中山大学 A-
15 四川大学 A-
16 北京化工大学 B+
17 北京师范大学 B+
18 东北师范大学 B+
19 同济大学 B+
20 华东理工大学 B+
21 华东师范大学 B+
22 苏州大学 B+
23 山东大学 B+
24 郑州大学 B+
25 华中科技大学 B+
26 华中师范大学 B+
27 西南大学 B+
28 西北大学 B+
29 陕西师范大学 B+
30 兰州大学 B+
31 北京科技大学 B
32 山西大学 B
33 大连理工大学 B
34 东北大学 B
35 南京师范大学 B
36 安徽师范大学 B
37 青岛科技大学 B
38 山东师范大学 B
39 河南师范大学 B
40 中南大学 B
41 湖南师范大学 B
42 华南理工大学 B
43 华南师范大学 B
44 云南大学 B
45 扬州大学 B
46 河北大学 B-
47 山西师范大学 B-
48 内蒙古大学 B-
49 黑龙江大学 B-
50 东华大学 B-
51 上海师范大学 B-
52 安徽大学 B-
53 南昌大学 B-
54 江西师范大学 B-
55 河南大学 B-
56 湘潭大学 B-
57 广西师范大学 B-
58 西北工业大学 B-
59 西北师范大学 B-
60 新疆大学 B-
61 中国石油大学 B-
62 中国人民大学 C+
63 中国农业大学 C+
64 首都师范大学 C+
65 辽宁大学 C+
66 辽宁师范大学 C+
67 哈尔滨工业大学 C+
68 上海大学 C+
69 浙江师范大学 C+
70 杭州师范大学 C+
71 温州大学 C+
72 福建师范大学 C+
73 中南民族大学 C+
74 暨南大学 C+
75 西安交通大学 C+
76 海南师范大学 C+
77 天津师范大学 C
78 河北师范大学 C
79 延边大学 C
80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C
81 南京工业大学 C
82 江苏大学 C
83 浙江理工大学 C
84 淮北师范大学 C
85 中国海洋大学 C
86 济南大学 C
87 曲阜师范大学 C
88 中国地质大学 C
89 湖北大学 C
90 湖南科技大学 C
91 汕头大学 C
92 重庆大学 C
93 长春理工大学 C-
94 吉林师范大学 C-
95 哈尔滨师范大学 C-
96 南京理工大学 C-
97 中国矿业大学 C-
98 江苏师范大学 C-
99 华侨大学 C-
100 武汉工程大学 C-
101 湖北师范大学 C-
102 贵州大学 C-
103 云南民族大学 C-
104 大连大学 C-
105 宁波大学 C-

苏州大学学科教学(化学)研究生考试科目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 考 试 科 目 备 注
045106 学科教学(化学)(专业学位)
01(全日制)学科教学(化学)
00(非全日制)不区分方向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 英语二
③333 教育综合
④890 化学教学论
复试:1、化学综合(笔试)
2、综合(面试)
不 招 同 等 学
力考生
非 全 日 制 原
则 上 招 收 在
职 定 向 就 业
考生。

苏州大学学科教学(化学)考研专业排名

排 序
学校名称
得 分
星 级
学校数
1 北京大学 100.000 5★ 188
2 清华大学 98.935 5★ 188
3 南京大学 98.023 5★ 188
4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94.849 5★ 188
5 南开大学 92.008 5★ 188
6 吉林大学 91.568 5★ 188
7 厦门大学 90.587 5★ 188
8 四川大学 88.006 5★ 188
9 浙江大学 84.583 5★ 188
10 兰州大学 83.459 5★ 188
11 武汉大学 80.517 4★ 188
12 复旦大学 80.274 4★ 188
13 中山大学 78.174 4★ 188
14 苏州大学 78.152 4★ 188
15 华东理工大学 72.655 4★ 188
16 福州大学 72.367 4★ 188
17 北京化工大学 71.677 4★ 188
18 山东大学 70.593 4★ 188
19 湖南大学 65.328 4★ 188
20 天津大学 64.181 4★ 188
21 华南理工大学 63.201 4★ 188
22 西北大学 63.049 4★ 188
23 华中科技大学 62.135 4★ 188
24 东北师范大学 61.942 4★ 188
25 郑州大学 61.878 4★ 188
26 大连理工大学 61.737 4★ 188
27 上海交通大学 59.070 4★ 188
28 华中师范大学 58.429 4★ 188
29 北京师范大学 57.515 4★ 188
30 北京理工大学 57.155 4★ 188
31 东华大学 54.892 4★ 188
32 西南大学 54.467 4★ 188
33 华东师范大学 54.068 4★ 188
34 陕西师范大学 52.888 4★ 188
35 江西师范大学 52.513 4★ 188
36 山西大学 52.016 4★ 188
37 中南大学 51.716 4★ 188
38 东南大学 51.588 4★ 188

085216化学工程(专业学位)
01化学工程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2数学二
④835有机化学B或861高分子化学或867化工原理
复试:1、化学实验技术或化工原理(80%)及反应工程(20%)
(笔试)
2、综合(面试,含英语)
不招同等学力考生
085204材料工程(专业学位)
01材料工程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
③302数学二
④843材料科学基础或883高分子物理或884高分子材料化学(三选一)
复试:1、材料学或材料加工(笔试)
2、综合(面试,含英语)
不招同等学力考生
016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0512-65882846)

苏州大学化学研究生考试科目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 考 试 科 目 备 注
070300 化学
01(全日制)固体化学
02(全日制)胶体与界面化学
03(全日制)超分子化学与簇核物配位化学
04(全日制)生物无机化学与仿生催化
05(全日制)计算化学与药物设计
06(全日制)纳米生物化学
07(全日制)生命分析化学
08(全日制)功能有机分子化学
09(全日制)有机材料的合成与组装
10(全日制)有机合成与光电材料化学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628 有机化学(F)
④856 普通化学(F)
复试:1、化学实验技术(笔试)
2、综合(面试)
不招同等学力考
生。

苏州大学化学考研专业排名

排名 学校名称 评估结果
1 北京大学 A+
2 清华大学 A+
3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A+
4 南开大学 A
5 吉林大学 A
6 复旦大学 A
7 厦门大学 A
8 上海交通大学 A-
9 南京大学 A-
10 浙江大学 A-
11 福州大学 A-
12 武汉大学 A-
13 湖南大学 A-
14 中山大学 A-
15 四川大学 A-
16 北京化工大学 B+
17 北京师范大学 B+
18 东北师范大学 B+
19 同济大学 B+
20 华东理工大学 B+
21 华东师范大学 B+
22 苏州大学 B+
23 山东大学 B+
24 郑州大学 B+
25 华中科技大学 B+
26 华中师范大学 B+
27 西南大学 B+
28 西北大学 B+
29 陕西师范大学 B+
30 兰州大学 B+
31 北京科技大学 B
32 山西大学 B
33 大连理工大学 B
34 东北大学 B
35 南京师范大学 B
36 安徽师范大学 B
37 青岛科技大学 B
38 山东师范大学 B
39 河南师范大学 B
40 中南大学 B
41 湖南师范大学 B
42 华南理工大学 B
43 华南师范大学 B
44 云南大学 B
45 扬州大学 B
46 河北大学 B-
47 山西师范大学 B-
48 内蒙古大学 B-
49 黑龙江大学 B-
50 东华大学 B-
51 上海师范大学 B-
52 安徽大学 B-
53 南昌大学 B-
54 江西师范大学 B-
55 河南大学 B-
56 湘潭大学 B-
57 广西师范大学 B-
58 西北工业大学 B-
59 西北师范大学 B-
60 新疆大学 B-
61 中国石油大学 B-
62 中国人民大学 C+
63 中国农业大学 C+
64 首都师范大学 C+
65 辽宁大学 C+
66 辽宁师范大学 C+
67 哈尔滨工业大学 C+
68 上海大学 C+
69 浙江师范大学 C+
70 杭州师范大学 C+
71 温州大学 C+
72 福建师范大学 C+
73 中南民族大学 C+
74 暨南大学 C+
75 西安交通大学 C+
76 海南师范大学 C+
77 天津师范大学 C
78 河北师范大学 C
79 延边大学 C
80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C
81 南京工业大学 C
82 江苏大学 C
83 浙江理工大学 C
84 淮北师范大学 C
85 中国海洋大学 C
86 济南大学 C
87 曲阜师范大学 C
88 中国地质大学 C
89 湖北大学 C
90 湖南科技大学 C
91 汕头大学 C
92 重庆大学 C
93 长春理工大学 C-
94 吉林师范大学 C-
95 哈尔滨师范大学 C-
96 南京理工大学 C-
97 中国矿业大学 C-
98 江苏师范大学 C-
99 华侨大学 C-
100 武汉工程大学 C-
101 湖北师范大学 C-
102 贵州大学 C-
103 云南民族大学 C-
104 大连大学 C-
105 宁波大学 C-

化学 [070300]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苏州大学
招生年份:2021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7]理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3]化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固体化学(02)胶体与界面化学
(03)超分子化学与簇核物配位化学
(04)生物无机化学与仿生催化
(05)计算化学与药物设计
(06)纳米生物化学
(07)生命分析化学
(08)功能有机分子化学
(09)有机材料的合成与组装
(10)有机合成与光电材料化学
招生人数: 20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20)综合化学一(无机化学、有机化学)
④(806)综合化学二(分析化学、物理化学)
备  注: 因教育部2021年正式招生计划未下达及实际录取推免人数未定,各专业拟招生人数会有变动,特予以说明。

苏州大学材料与化学研究生考试科目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 考 试 科 目 备 注
085600 材料与化工(专业学位)
01(全日制)材料工程
02(全日制)化学工程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 英语二
③302 数学二
④01 方向:843 材料科学基础或
883 高分子物理或 884 高分子材
料化学(三选一)
02 方向:835 有机化学 B 或 861
高分子化学或 867 化工原理(三
选一)
复试:1、01方向:材料学或材料加
工(笔试)。02 方向:化学实验技
术或化工原理及反应工程(笔试)
2、综合(面试、含英语)
不招同等
学力考生

苏州大学材料与化学考研专业排名

排名 学校名称 评估结果
1 清华大学 A+
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A+
3 武汉理工大学 A+
4 北京科技大学 A
5 哈尔滨工业大学 A
6 上海交通大学 A
7 浙江大学 A
8 西北工业大学 A
9 北京理工大学 A-
10 北京化工大学 A-
11 天津大学 A-
12 东北大学 A-
13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A-
14 中南大学 A-
15 华南理工大学 A-
16 四川大学 A-
17 西安交通大学 A-
18 北京工业大学 B+
19 大连理工大学 B+
20 吉林大学 B+
21 燕山大学 B+
22 复旦大学 B+
23 同济大学 B+
24 华东理工大学 B+
25 东华大学 B+
26 上海大学 B+
27 南京大学 B+
28 苏州大学 B+
29 南京工业大学 B+
30 山东大学 B+
31 郑州大学 B+
32 华中科技大学 B+
33 重庆大学 B+
34 国防科技大学 B+
35 南开大学 B
36 河北工业大学 B
37 哈尔滨工程大学 B
38 东南大学 B
39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B
40 南京理工大学 B
41 江苏大学 B
42 合肥工业大学 B
43 厦门大学 B
44 武汉科技大学 B
45 湘潭大学 B
46 湖南大学 B
47 中山大学 B
48 西南交通大学 B
49 电子科技大学 B
50 昆明理工大学 B
51 西安理工大学 B
52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B
53 天津工业大学 B-
54 天津理工大学 B-
55 中北大学 B-
56 太原理工大学 B-
57 沈阳工业大学 B-
58 江苏科技大学 B-
59 南昌大学 B-
60 青岛科技大学 B-
61 济南大学 B-
62 河南科技大学 B-
63 武汉大学 B-
64 中国地质大学 B-
65 陕西科技大学 B-
66 兰州理工大学 B-
67 中国石油大学 B-
68 广东工业大学 B-
69 太原科技大学 C+
70 大连交通大学 C+
71 长春理工大学 C+
72 长春工业大学 C+
73 哈尔滨理工大学 C+
74 浙江工业大学 C+
75 安徽工业大学 C+
76 华侨大学 C+
77 福州大学 C+
78 景德镇陶瓷大学 C+
79 武汉工程大学 C+
80 湖北大学 C+
81 西南科技大学 C+
82 贵州大学 C+
83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C+
84 西安工业大学 C+
85 兰州大学 C+
86 青岛大学 C+
87 北京交通大学 C
88 华北电力大学 C
89 内蒙古工业大学 C
90 佳木斯大学 C
91 中国矿业大学 C
92 常州大学 C
93 河海大学 C
94 江南大学 C
95 浙江理工大学 C
96 中国计量大学 C
97 安徽大学 C
98 南昌航空大学 C
99 中国海洋大学 C
100 海南大学 C
101 深圳大学 C
102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C
103 桂林理工大学 C
104 西南石油大学 C
105 北京印刷学院 C-
106 华北理工大学 C-
107 沈阳理工大学 C-
108 辽宁科技大学 C-
109 沈阳化工大学 C-
110 沈阳建筑大学 C-
111 江西理工大学 C-
112 山东科技大学 C-
113 河南理工大学 C-
114 湖北工业大学 C-
115 暨南大学 C-
116 广西大学 C-
117 长安大学 C-
118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C-
119 安徽建筑大学 C-
120 沈阳大学 C-
121 重庆理工大学 C-
122 海军工程大学 C-

化学工程产业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及物质生产的最主要的原动力之一,是我国发展的支柱产业。从轻重工业原料的加工生产,到食品、生物技术,新材料及新能源产业,无不渗透着化工基本原理的应用。与此同时,在高速发展的状态下,由化工产业带来的大量能源消耗、环境污染与公众健康等一系列问题已经在全社会引起相当的关注,亟待科学的解决方案。
苏州大学化工与环境工程学院,新建于2013年4月,以正蓬勃发展的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为后盾,积极开拓包括仿生化工、跨学科多尺度系统工程、绿色化工、及新概念化工等在内的研究新方向,偏重于应用,旨在创造性地为社会服务。学院努力为学生营造国际化学习交流的氛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正大力引进国内外优秀人才加入现有教师队伍。学院当前有“QR”特聘教授1名(新西兰皇家科学院院士、澳大利亚工程院院士)、教授12名(江苏省特聘教授1名、外籍教授2名)、副教授及讲师7名、实验师2名、技术支持与条件支撑人员4名。其中大部分教师都具有海外长期学习、工作经历。另外,学院拥有5000多平方米全新的适合科研创新的囯际化的实验与办公大楼及一流的仪器设备。学院也致力于设计加工制造有创意的化工设备,提高工程技术研究的水准。
研究方向:
▲颗?;Чこ?- 功能颗粒生产技术
▲生物学启示下的化学工程
▲多尺度系统化工模拟与实验分析
▲微观小尺度化工
▲可持续发展的化学工程
▲环境工程 - 化学污染,颗粒污染,水环境污染处理
▲食品科学,食品加工与安全
▲农作物化工-可控食品/植物生产/城市农耕
▲自热与自燃现象的测量与防护
▲换热器的结垢与清洗及抑垢表面工程
材料物理与化学 [080501]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苏州大学
招生年份:2021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8]工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5]材料科学与工程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光电薄膜材料与物理(02)纳米功能材料与应用
(03)新能源材料的表征与应用
(04)功能高分子材料与器件
(05)能源材料物理
招生人数: 3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2)数学二
④(858)材料学
备  注: 因教育部2021年正式招生计划未下达及实际录取推免人数未定,各专业拟招生人数会有变动,特予以说明。
080501材料物理与化学
01光电薄膜材料与物理
02纳米功能材料与应用
03新能源材料的表征与应用
04功能高分子材料与器件
05光电材料与器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2数学二
④832普通物理
复试:1、量子力学或材料分析测试方法或电子技术基?。ū适裕?;
2、综合(面试)
不招同等学力考生。
 
材化部2018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分数线:
一、化学
总分315分,英语50分;
二、材料科学与工程(含材料工程专业学位)
总分295分,英语50分;
三、化学工程与技术(含化学工程专业学位)
总分280分,英语50分。
四、课程与教学论(含学科教学(化学))
总分320分,英语50分
材料物理与化学 [080501]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苏州大学
招生年份:2020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8]工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5]材料科学与工程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全日制)光电薄膜材料与物理
02(全日制)纳米功能材料与应用
03(全日制)新能源材料的表征与应用
04(全日制)功能高分子材料与器件
05(全日制)能源材料物理
招生人数:
考试科目: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2 数学二
④832 普通物理
备  注: 不招同等学力考生。
复试:1、量子力学或材料物理(笔试);
2、综合(面试)
人类的历史是一部材料不断进步发展的历史,材料是人类文明的尺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是苏州大学材化部下设的一个学院,成立于2013年4月。由原材料科学与工程系、高分子科学与技术系及部分化学和化工系的教师组建而成。
 
学院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具备扎实理论基础和突出科研能力的优秀人才。现设有5个本科专业,分别为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与工程、材料化学、功能材料。拥有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师85人,其中国家杰出青年获得者2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3人、江苏省新世纪学术带头人1人、?。ú浚┘队型怀龉毕椎闹星嗄曜?人、省“333高层工程”中青年领军人才3人、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1人、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江苏省“创新团队”1个、江苏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2人、校特聘教授7人、国外讲座教授4人。学院有多位教授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担任学术兼职。
 
目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建有江苏省新型高分子功能材料工程实验室、江苏省先进高分子材料设计及应用重点实验室、江苏省环境?;に逵谢廴臼髦椒ㄖ卫碇氐闶笛槭?、苏州市环保吸附材料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有机废水吸附治理及其资源化重点实验室、苏州大学大分子与生物表界面重点实验室、苏州大学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苏州大学手性化学实验室、苏州大学先进树脂基复合材料重点实验室。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科研工作以国际科学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既鼓励原创性基础研究,也积极推进面向国家重大科技需求的应用研究,取得了一大批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研究成果。目前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高分子设计与合成、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新能源材料、多进制电存储信息存储材料与器件、先进复合材料和纳米功能材料等六大方向。
 
▲研究方向一:高分子设计与合成
 
(1)聚合反应方法学
 
可控/“活性”自由基聚合;
 
离子聚合和配位聚合;
 
缩合聚合新方法;
 
高分子反应新方法;
 
超分子聚合物的设计与合成;
 
高分子光反应。
 
(2)拓扑结构高分子的设计与合成
 
▲研究方向二: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
 
(1)大分子与生物表界面
 
蛋白质、细胞与生物材料表面的相互作用机理;
 
表面拓扑结构与化学结构的协同作用对材料生物功能的调控;
 
生物材料的分子识别与信号传导;
 
通过材料表面改性实现生物材料的功能化,如抗生物污染材料、抗凝血材料、生物检测材料、生物分离材料、生物活性材料等。
 
(2)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
 
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
 
智能型药物释放系统;
 
肿瘤的靶向治疗和诊断;
 
仿病毒高分子基因载体;
 
生物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荧光探针和传感材料。
 
▲研究方向三:新能源材料
 
(1)有机光伏材料与器件
 
高效有机半导体给体和受体光伏材料;
 
高性能电极界面修饰层材料;
 
透明导电聚合物电极材料;
 
高性能有机光伏器件的制备与表征。
 
(2)离子液体与离子聚合物与能源器件
 
▲研究方向四:多进制电存储信息存储材料与器件
 
多进制有机及聚合物材料设计合成及其纳米薄膜可控制备;
 
纳米尺度多进制电存储器件的制备研究及稳定性研究;
 
大面积柔性电存储器件制备及稳定性研究;
 
纳米器件微观尺度下材料和电极之间的表界面研究及性能调控;
 
电存储器件的性能与存储机理理论模拟研究。
 
▲研究方向五:先进复合材料
 
(1)高性能热固性树脂的设计合成与改性;
 
新型耐热热固性树脂的设计合成;
 
热固性树脂的增韧方法与增韧机理;
 
多功能阻燃剂的设计合成及其阻燃树脂的研究;
 
超支化聚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其热固性树脂体系的结构与性能。;
 
(2)高性能纤维及改性
 
特殊结构杂化静电纺丝的制备及应用;
 
高分子纤维材料的制备及应用;
 
高性能纤维的绿色改性技术。
 
(3)功能吸附材料
 
纳米吸附材料的设计合成;
 
细微颗粒物(PM2.5)的捕集技术;
 
有机废水和废气的治理及污染物资源化技术;
 
重金属废水和土壤的治理及资源化技术。
 
(4)结构/功能一体化复合材料的设计与制备
 
自修复复合材料的设计与制备;
 
结构/透波复合材料的研究与开发;
 
复合材料的界面及其效应;
 
复合材料的低成本成型技术。
 
▲研究方向六:纳米功能材料
 
(1)多元纳米催化材料的设计合成
 
绿色催化体系的建立;
 
(2)手性起源、转移和放大
 
手性纳米材料的制备;
 
分子组装和单手螺旋纳米结构的控制与应用。
 
(3)无机发光材料和微结构
 
材料电子结构、缺陷与物性的理论计算、模拟和实验观察;
 
新型发光和光存储材料的生长工艺和性能;
 
晶体、玻璃或陶瓷的固态微结构表征。
学科教学(化学) [045106] 专业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苏州大学
招生年份:2020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4]教育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51]教育硕士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全日制)学科教学(化学)
00(非全日制)不区分方向
招生人数:
考试科目: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 英语二
③333 教育综合
④890 化学教学论
备  注: 不招同等学力考生
非全日制原则上招收在职定向就业考生。
复试:1、化学综合(笔试)
2、综合(面试)
苏州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苏州市工业园区仁爱路199号907栋
邮政编码:215123
办公电话:0512-65880089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化学     专业代码:070300     门类/类别:理学     学科/类别:化学

专业介绍

北京化工大学为例
理学院化学一级学科下设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等二级学科,于2006年获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设有博士后流动站,2012年成为北京市化学一级重点学科。在教育部评估中心组织的科学评估中,我?;б患堆Э莆痪忧傲?。2018年3月份,化学学科进入全球ESI排名前1‰。
本学科经长期发展已形成一支年龄和知识结构合理、思想活跃、勇于创新的教学科研队伍,包括中科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项目1人、中组部“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教育部新(跨)世纪优秀人才13人。现有教授44人、副教授44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93人,45岁以下教师已成为学术带头人的主体。
本学科依托化工资源有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近代化学研究所、物理化学系、无机化学系、有机化学系、分析化学系、化学生物系及分析测试中心进行建设。在注重基础和理论研究的同时,将研究工作向下游延伸,形成了“基于国际学术前沿和国家实际需求凝炼科学问题-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工程化及产业化研究”的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特色发展模式。经多年发展,逐渐形成了超分子插层组装化学、纳米结构与限域催化化学、资源与环境分析化学及安全分析、清洁能源材料与电化学、功能有机化学、纳微尺度的计算化学、化学生物学以及纳米化学与功能器件等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
通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近三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部级项目170余项。纵向科研经费到款10294万元,与企业合作项目横向科研经费到款4421万元。发表学术论文1248余篇,其中SCI收录972篇,EI收录15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375件,授权专利224件。
  在为研究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科研环境的同时,注重国际交流与合作,与法国、英国等多所著名大学建立了实质性合作伙伴关系,实现了研究骨干定期互访、联合承??蒲邢钅考傲吓嘌徊┦垦芯可?。

专业点分布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北京化工大学 清华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天津大学 河北工业大学 河北科技大学 中央司法警官学院 中北大学 内蒙古大学 大连大学 沈阳化工大学 延边大学 长春理工大学 吉林化工学院 黑龙江省科学院 东北石油大学 齐齐哈尔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理工大学 江苏科技大学 江苏师范大学 中国药科大学 江苏大学 浙江大学 浙江理工大学 温州大学 绍兴文理学院 淮北师范大学 安徽师范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安徽工程大学 华侨大学 东华理工大学 华东交通大学 烟台大学 济南大学 曲阜师范大学 鲁东大学 齐鲁工业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河南师范大学 武汉工程大学 武汉纺织大学 三峡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湖南科技大学 湖南大学 国防科技大学 湘潭大学 湖南理工学院 南方科技大学 中山大学 深圳大学 海南师范大学 重庆大学 西南科技大学 四川理工学院 贵州大学 青海民族大学 喀什大学 新疆大学

专业院校排名

0703 化学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69 所,本次参评66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150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01 北京大学 A+
2 10003 清华大学 A+
3 1035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A+
4 10055 南开大学 A
5 10183 吉林大学 A
6 10246 复旦大学 A
7 10384 厦门大学 A
8 10248 上海交通大学 A-
9 10284 南京大学 A-
10 10335 浙江大学 A-
11 10386 福州大学 A-
12 10486 武汉大学 A-
13 10532 湖南大学 A-
14 10558 中山大学 A-
15 10610 四川大学 A-
16 10010 北京化工大学 B+
17 10027 北京师范大学 B+
18 10200 东北师范大学 B+
19 10247 同济大学 B+
20 10251 华东理工大学 B+
21 10269 华东师范大学 B+
22 10285 苏州大学 B+
23 10422 山东大学 B+
24 10459 郑州大学 B+
25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 B+
26 10511 华中师范大学 B+
27 10635 西南大学 B+
28 10697 西北大学 B+
29 10718 陕西师范大学 B+
30 10730 兰州大学 B+
31 10008 北京科技大学 B
32 10108 山西大学 B
33 10141 大连理工大学 B
34 10145 东北大学 B
35 10319 南京师范大学 B
36 10370 安徽师范大学 B
37 10426 青岛科技大学 B
38 10445 山东师范大学 B
39 10476 河南师范大学 B
40 10533 中南大学 B
41 10542 湖南师范大学 B
42 10561 华南理工大学 B
43 10574 华南师范大学 B
44 10673 云南大学 B
45 11117 扬州大学 B
46 10075 河北大学 B-
47 10118 山西师范大学 B-
48 10126 内蒙古大学 B-
49 10212 黑龙江大学 B-
50 10255 东华大学 B-
51 10270 上海师范大学 B-
52 10357 安徽大学 B-
53 10403 南昌大学 B-
54 10414 江西师范大学 B-
55 10475 河南大学 B-
56 10530 湘潭大学 B-
57 10602 广西师范大学 B-
58 10699 西北工业大学 B-
59 10736 西北师范大学 B-
60 10755 新疆大学 B-
61 11414 中国石油大学 B-
62 10002 中国人民大学 C+
63 10019 中国农业大学 C+
64 10028 首都师范大学 C+
65 10140 辽宁大学 C+
66 10165 辽宁师范大学 C+
67 10213 哈尔滨工业大学 C+
68 10280 上海大学 C+
69 10345 浙江师范大学 C+
70 10346 杭州师范大学 C+
71 10351 温州大学 C+
72 10394 福建师范大学 C+
73 10524 中南民族大学 C+
74 10559 暨南大学 C+
75 10698 西安交通大学 C+
76 11658 海南师范大学 C+
77 10065 天津师范大学 C
78 10094 河北师范大学 C
79 10184 延边大学 C
80 1028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C
81 10291 南京工业大学 C
82 10299 江苏大学 C
83 10338 浙江理工大学 C
84 10373 淮北师范大学 C
85 10423 中国海洋大学 C
86 10427 济南大学 C
87 10446 曲阜师范大学 C
88 10491 中国地质大学 C
89 10512 湖北大学 C
90 10534 湖南科技大学 C
91 10560 汕头大学 C
92 10611 重庆大学 C
93 10186 长春理工大学 C-
94 10203 吉林师范大学 C-
95 10231 哈尔滨师范大学 C-
96 10288 南京理工大学 C-
97 10290 中国矿业大学 C-
98 10320 江苏师范大学 C-
99 10385 华侨大学 C-
100 10490 武汉工程大学 C-
101 10513 湖北师范大学 C-
102 10657 贵州大学 C-
103 10691 云南民族大学 C-
104 11258 大连大学 C-
105 11646 宁波大学 C-

应用化学专业考研科目:
院、系所 专业代码及名称 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考试科目 备注
2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021-64253230)(商老师) 081704应用化学   01精细化学品化学与技术 54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802物理化学或803有机化学 ▲博士学位授予权专业;☆国家重点学科;△?。ㄇ?、市)或部委重点学科 研究方向(01)限考803有机化学 
02有机、无机功能材料化学及其应用
03光催化和应用光化学
 

应用化学考研参考书: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 人数 考试科目 参考书目 备注
024 化学化工学院(电话:83686232)  145      
081704应用化学         
01 化学混合物的精细分离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③302 数学二④807 化工原理 复试科目:2401 化学实验理论;2402 化学实验技术操作;2405 英语听力 《化工原理》姚玉英主编,天津科技出版社。复试参考书目:初试参考书目及《大学化学实验》南京大学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相关无机、有机化学实验书。 全院学术型研究生招生规模共计105名。不接受单独考试。录取方法:严格执行差额复试;按照1:1.2比例由高分到低分确定复试名单;复试后,按复试成绩加初试的两门专业课成绩在应用化学专业考生范围内重新排序,最后确定录取名单(复试不及格者不参加录取排序)。 应用化学专业录取人数由学院当年制定的硕士生招生政策确定。
02 化学废气废水的资源化
03 绿色反应与分离过程一体化
04 膜分离与绿色吸收过程
05 绿色催化反应过程

应用化学研究生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由于受到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具备用所学知识和实验技能进行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科技管理的基本技能,就业前景美好。 化学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
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化学参考书目
01-04方向:
《无机化学》(上、下册)(第三版)曹锡章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大学化学》(上、下册)傅献彩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仪器分析》南京大学方惠群等编著,科学出版社。
《有机化学》(上、下册)(第三版)胡宏纹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物理化学》(上、下册)(第五版)傅献彩、沈文霞、姚天扬、侯文华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物理化学学习指导》孙德坤、沈文霞、姚天扬、侯文华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物理化学习题集》侯文华、淳远、姚天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9月;《结构化学》江元生,高等教育出版社。
05方向:
《无机化学》(上、下册)(第三版)曹锡章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大学化学》(上、下册)傅献彩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仪器分析》南京大学方惠群等编著,科学出版社。
《高分子化学》余学海、陆云编,南京大学出版社;
《高分子化学》(第二版)潘祖仁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21方向:
《普通物理》(第一、二、三册)程守洙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物理化学》(上、下册)(第五版)傅献彩、沈文霞、姚天扬、侯文华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物理化学学习指导》孙德坤、沈文霞、姚天扬、侯文华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物理化学习题集》侯文华、淳远、姚天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9月;
《结构化学》江元生,高等教育出版社。

化学研究方向
以复旦大学为例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 学习方式 人数 考试科目 备注
022 化学系   57   本系拟招收学术学位推免生40人。实际招生数视生源情况调整。
070301 无机化学(学术学位)   11   本专业拟招收推免生7人。
01固态材料化学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2丰产元素化学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3配位化学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4金属有机化学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5生物无机化学与蛋白质化学 全日制   001: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02: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7生物化学(理);④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6有机光电功能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70302 分析化学(学术学位)   6   本专业拟招收推免生5人。
01色谱方法和高效分离分析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2化学生物分析和蛋白质组分析 全日制   001: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02: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7生物化学(理);④872细胞生物学
03现代电分析化学及传感技术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4天然药物分离分析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70303 有机化学(学术学位)   13   本专业拟招收推免生9人。
01物理有机化学
02有机合成化学
03超分子材料化学
04药物合成化学
05有机大分子化学
06天然产物化学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70304 物理化学(学术学位)   21   本专业拟招收推免生16人。
01表面化学与催化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2复相催化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3电极过程和高能化学电源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4量子化学与分子模拟 全日制   001: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02: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0量子力学;④836普通物理
05化学反应动力学和激光化学 全日制   001: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02: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0量子力学;④836普通物理
06结构化学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7光化学和反应动力学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8分子筛催化和功能材料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9固态材料化学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10工业催化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11新型化学电源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703Z1 ★化学生物学(学术学位)   4   本专业拟招收推免生3人。
01功能生物分子的化学基础
02生物分子的分离和鉴定
03药物和医用材料的分子设计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7生物化学(理);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85216 化学工程(专业学位)   2   本专业拟招收全日制2人,学制2年。本专业不招收推免生。
01精细有机化学
02分析仪器技术与仪器分析
03功能材料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02数学二;④959基础化学

化学就业前景
化学专业的就业形势良好。在稳步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消费升级等因素的拉动下,石化化工产品市场需求仍将保持较快增长。随着能源、建材、家电、食品、服装、车辆及日用品的需求增加,化学专业人才需求也逐渐增加。
化学专业就业前景怎么样

2020年我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居民人均收入将比2010年翻一番,社会整体消费能力将增长120%以上,居民消费习惯也将从“温饱型”向“发展型”转变,对绿色、安全、高性价比的高端石化化工产品的需求增速将超过传统产业。

社会消费能力的增长将带动相关能源、建材、家电、食品、服装、车辆等行业的发展,以上行业都是化学专业毕业生可进入的行业。

化学专业就业方向

化学专业的就业范围还是比较广的?;档谋弦瞪饕诨Ъ捌湎喙亓煊?,如化工、生物、医药、材料、环境、农业、食品、检验检疫、环境、国防、能源、信息等行业从事生产与科研工作,从事教师职业、报考政府机关公务员也是不错的选择。此外,有一些毕业生立志当科学家、搞研究,他们就选择在国内外深造,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