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财经大学考研网

山东财经大学人力资源管理考研

山东财经大学人力资源管理考研

相关专业

山东财经大学优惠价原价选择
加入购物车立即购买
Add 山东财经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答疑,送资源

因为山东财经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研究生数量有限,愿意做考研辅导的数量不确定,请加我们顾问的微信进行咨询和确认,抢先预订研究生,以免错失研究生辅导机会。

山东财经大学是一个不错的学校,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请各位准备报考山东财经大学人力资源管理考研的同学注意: 山东财经大学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生录取分数线(或称考研分数线)的数据。因为每年都有不少人报考山东财经大学人力资源管理考研,竞争激烈,所以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山东财经大学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生的考研人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 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另外考研派也会为大家山东财经大学人力资源管理考研的参考书目、考研大纲、研究生招生咨询电话等联系方式。希望你考取山东财经大学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研究生,考研是个孤独的事情,需要耐得住寂寞,祝愿各位考研的学生好好复习备考,来年上个985/211,实现自己的名校研究生梦想。

山东财经大学人力资源管理考研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主要研究方向:
1.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着眼于微观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各功能???,从工作分析和评价、招聘和甄选、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员工培训和技能开发等方面,研究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变迁和理论创新;借鉴西方人力资源管理的经验,研究中国人力资源管理的运动规律和特征、管理制度和管理机制;研究中国社会人力资源企业系统、公共部门系统的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特点和规律,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人力资源管理对策研究和决策支持系统。
2. 人力资本配置与区域人才开发。着眼于现代人力资本思想,运用西方经济学基础理论和方法,研究宏观国家或区域人力资本投资、形成、运营、回收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研究人力资本运营机制、体制和管理方式;探讨中国人力资本增值的对策与改革研究等。目标是运用人力资本理论,为中国人力资本存量的质量改善和人力资本增值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支持系统。
3.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发展。着眼于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组织变革背景下的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从人与组织动态匹配视角重点关注组织变革、战略转型背景下的组织行为研究、人力资源胜任特征与组织可持续发展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开发与管理战略研究、中小企业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对组织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研究等。本研究方向以中国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为导向,为企业在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如何解决人力资源管理战略性问题提供理论指导与咨询服务,构造本土化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公共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1204Z1 )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合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组织人力资源知识和宽广的知识面,能力强,素质高,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掌握人力资源的现代理念和管理技能,能够研究和解决公共组织与人力资源实际问题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可根据自己的专业特色,到各级公共组织和企业等相关部门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及相应技术工作,或者到高校和相关科研院所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具体要求如下:
  1.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拥护党的领导和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热爱祖国,热爱人民,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良好的学术道德品质及为人民服务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献身的精神。
  2.刻苦钻研,勤奋学习,掌握本专业坚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了解组织与人力资源实践的历史演进、现实状况及未来走向;把握中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新形势对组织与人力资源的新要求;具有较强的管理分析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具有从事组织与人力资源科学研究和独立担负组织与人力资源技术型工作的能力。
  3.比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该语种的外文资料,并能运用该语种写作论文摘要。
  二、研究方向
本专业属于公共管理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设有以下研究方向:
1.公共组织理论与行为研究
该方向基于组织理论基础,研究公共组织的形成和运行规律。主要内容包括运用行政组织相关理论,研究以行政组织为主体的组织结构、组织形成、组织发展等方面的基本理论,运用组织行为学方面的相关理论,研究组织运营、体制和管理方式的规律,运用相关经济学和管理学理论,研究以非营利组织为主体的组织发展和运营规律。
2.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研究
公共部门中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特殊性在于,为保证公正、公平并兼顾效率的价值观和行政文化,依法对其所属人力资源进行预测、规划、考录、任用,并提供工资、保障等管理活动。因此该方向着眼于公共组织中人力资源管理的各职能???,从工作分析和评价、员工培训发、绩效管理、薪酬管理等方面,积极推动人力资源作用的发挥和潜能的开发,实现组织与个人双赢,其目标是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公共组织中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对策和决策支持依据,挖掘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潜力,更好地行使部门的公共服务职能。
3.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研究
该方向聚焦于公共部门绩效管理体系的理论、方法、体制设计和指标评估和运行机制研究,主要从以下方面展开:评价理论及其在公共组织中评价的特殊规律、评价程序及其在中国国情下的实践模式、评价指标及其在不同职能部门中的使用方式、评价指标量化方法和反馈机制等。其目标是总结绩效管理体系设计和发展的规律、经验和教训,为建立和完善我国公共部门的绩效评估体系提供理论和决策依据。
  三、学习年限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术型)在校学习的基本年限为3年。
  四、课程设置、学分要求及考核方式(具体内容见课程设置一览表)
  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必须完成培养计划中制定的课程学习及其他环节的全部内容,修满规定的学分,方可进入论文写作阶段,申请论文答辩。
  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应修满总学分数为36学分。
  课程分为学位公共课、学位基础课、学位必修课、专业选修课、跨学科或跨专业选修课、补修课、实践课程、学术讲座。其中:学位公共课、学位基础课、学位必修课为学位课,为26学分;专业选修课、跨学科或跨专业选修课为非学位课,不少于8学分;实践课程1学分;学术讲座1学分;补修课不计学分。
  1.学位公共课(共计4门,8学分)
  包括政治理论课程和外国语两门课程。
  政治理论课程(2门,3学分)。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调整的意见》(教社科[2010]2号)的要求,硕士研究生开设1门必修课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占2学分;1门选修课程“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占1学分。
  外国语课程(2门,5学分)。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开设必修课程“英语精读”(3学分)和“英语听说”(2学分)。
  2.学位基础课(共计3门,9学分)
  是指某学科门类中各个学科(专业)硕士生都要修读的课程,应体现本学科(专业)硕士生在基础理论方面应具备的宽度和水准??纬贪ǎ褐屑段⒐劬醚?、管理研究方法、现代管理专题研究。每门3个学分,共计9学分。
  3.学位必修课(共计3门,9学分)
  是指本学科(专业)硕士研究生必须修读的课程,应体现本学科(专业)硕士研究生在专业知识方面应具备的宽度和水准??纬贪ǎ汗舱叻治?、公共管理技术与方法、公共部门经济学。每门3学分,共计9学分。
  4.专业选修课(至少修满6学分)
  是指本学科(专业)硕士生选修的专业课。专业选修课是必修课程核心基础的延伸,要充分体现该学科(专业)研究方向的特点??纬贪ǎ汗膊棵湃肆ψ试垂芾?、公共组织理论、组织行为学、公共组织绩效管理研究、人才测评理论与方法、薪酬理论与管理、员工培训开发与职业管理、领导理论与管理。至少修满6学分。
  5. 跨学科或跨专业选修课(至少选修1门课程,至少修满2学分)
  根据学科发展的综合化、交叉性和边缘化发展情况和趋势,可开设一些跨学科或跨专业的课程,课程包括:政府规制理论与政策、社会保障理论与实务、劳动法与劳动关系、中国经济与管理专题。应至少选修1门课程,至少修满2学分。
  6.实践课程(1学分)
  包括社会实践和教学实践等,计1学分。社会实践包括进行社会调查,到实际部门实习等。教学实践包括授课、指导本科生作业和科研,参加教学方法、内容、改革等教学实践项目及其他教学实践活动。各种实践完成后需提交书面实践报告,经指导老师评价合格后方可取得学分。
  7.学术讲座(1学分)
  包括硕士研究生的专题综述、校内外专家学者的学术报告及讲座等。共不少于8次,计1学分。
  8.补修课
  是指跨一级学科入学和以同等学力入学的硕士研究生需补修与本学科(专业)相关本科阶段的专业核心课程,一般2门左右。补修课成绩必须及格,但不计学分。
  五、中期考核
  硕士研究生实行中期考核制度,第四学期初对研究生进行中期考核??己四谌莅ㄋ枷氡硐?、课程学习、科研能力等。中期考核合格者可进入学位论文阶段。
  六、实践环节
  1.教学实践
  硕士研究生应参加教学实践。教学实践包括授课、指导本科生作业和科研,参加教学方法、内容、改革等教学实践项目及其他教学实践活动。
  2.社会实践
  为加强硕士研究生研究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研究生应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包括进行社会调查,到实际部门实习等。结合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建立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聘请校外有实践经验的经济管理等部门负责人和专家,作为兼职硕士生指导教师,实行双导师制,增强研究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七、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的全面训练,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衡量研究生能否获得学位的重要依据之一。
  学位论文必须是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独立完成,应该能够反映出研究生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能够结合导师的研究方向或科研任务进行。论文应有新见解,完成学位论文的时间不得少于一年。
  1.开题报告
  研究生在撰写论文之前,必须在导师的指导下,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查阅大量的中外文献资料确定研究的课题,了解本课题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论文写作计划。研究生要在第四学期完成开题报告,开题报告需在由本学科导师参加的论证会上,就选题的研究意义和价值、研究现状及拟解决的问题、研究方案和进度等作出说明,并进行可行性论证,经认可后才能进行论文写作??獗ǜ媸榈茸柿暇Э?、专业负责人审查批准后,交研究生部培养管理科备案。
  2.论文中期检查
  在学位论文工作中期,应对研究生论文写作的进度、论文内容、精力投入等方面进行检查,中期检查应在第五学期初完成。
  3.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
  学位论文完成后,由研究生部和学院按照学校有关文件规定,对硕士学位论文进行隐名评审及组织公开答辩。
  八、培养方式
  培养方式采取导师负责与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法,对硕士研究生的综合考核、论文开题报告、论文中期检查等研究生培养教育的重要环节,应由导师组集体讨论。导师要因材施教,教书育人,严格要求,全面关心研究生的成长,要定期了解研究生的思想状况、学习和科研状况,并及时予以指导帮助。
  九、主要经典著作和专业学术期刊目录
 ?。ㄒ唬┲饕渲鳎?br />   [1] [美]戴维·沃尔里奇,人力资源教程,新华出版社,2000
  [2] [美]切斯、托马斯、卡拉奇,人才驱动的组织,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3] [美]贝克(Becker,B),人力资源计分卡,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4]赵曙明,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5]杨小凯、黄有光,专业化与经济组织,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6] [美]罗伯特·卡普兰、大卫·诺顿,刘俊男等译,战略地图,广东经济出版社,2005
  [7] [美]科斯、阿尔钦、诺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8] [美]詹姆斯·A·奈特,基于价值的经营,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
  [9] [美]詹姆斯·巴伦,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总经理的思考框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10]亚当·斯密,国富论,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
  [11]黄希庭,心理学导论(第二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12]让·雅克·拉丰、大卫·马赫蒂摩,激励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13] [美]迈克尔·比尔,管理人力资本,华夏出版社,1998
  [14] [美]H·A·西蒙,管理行为,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8
  [15][美]黑尔里格尔,岳进等译,组织行为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16]马丁·利克特,企业经济学,人民出版社,2006
  [17]吉雷、梅楚尼奇,组织学习、绩效与变革:战略人力资源开发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18] [美]杨国安、欧瑞奇,学习力:创新、推广、执行,华夏出版社,2005
  [19]王乐夫、蔡立辉,公共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0]张红凤,西方国家政府规制变迁与中国政府规制改革,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21]曾湘泉,劳动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ǘ┲饕ㄒ笛跗诳?br />   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管理研究、财政研究、公共管理学报、外国经济与管理、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社会科学研究、国外社会科学、新华文摘、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报刊复印资料)
 
人力资源管理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二级学科代码:1202Z3  工商管理学院)
一、培养目标
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学科基础理论,善于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研究和解决理论和现实问题,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能力的高层次人才。
二、基本要求
(一)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拥护党的领导和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热爱祖国,热爱人民,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良好的学术道德品质及为人民服务和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献身的精神。
(二)在管理学、心理学、经济学和法律等方面具有较宽知识面,牢固掌握人力资源管理基本理论与研究方法,具备开展统计分析和实证研究所需的数学知识基础和逻辑思维能力,了解国际、国内现代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最新成果,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能力。
(三)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听、说、读、写、译的基本能力,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具有较强的国际交流能力。
(四)熟悉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实际运作和国内外的最佳实践;能够较熟练运用计算机和相关信息技术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和实际工作。
(五)具有健康的体魄及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学习年限
人力资源管理学科硕士研究生基本学习年限为3年,最长学习年限不超过5年。第1、2学年用于课程学习、调研实习,第3学年用于撰写学位论文及进行学位论文答辩。
四、课程设置与应修总学分
人力资源管理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按照课程内容分为学位公共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和选修课。硕士研究生须累计修满36学分,其中课程(包括必修课、选修课)学习34学分,实践环节1学分,学术讲座1学分。
(一)课程学习
1.必修课,包括学位公共课、学科基础课和学位专业课。
(1) 学位公共课(7个学分)
根据教育部要求全校研究生都要修读的课程,包括政治理论课程和外国语两门课程,政治理论课程3学分,外国语课程4学分。
(2)学位基础课(共计2门,6学分)
体现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在基础理论方面应具备的宽度和水准,本专业硕士生都要修读的课程,包括政治经济学研究(3学分)、中级微观经济学(3学分)。
(3) 学位专业课(不少于6学分)
体现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在专业知识方面应具备的宽度和水准,本专业硕士生都要修读的课程,包括组织行为学前沿(3学分)和战略人力资源管理(3学分)。
2.选修课。选修课体现本专业研究方向特点,为必修课程核心基础延伸,是本专业硕士生选修的专业课。为体现学科发展综合化、交叉性和边缘化发展情况和趋势,学生可以跨学科或跨专业选修课程。选修课修读应不少于15学分。
3.补修课,硕士研究生入学前为专科生或本科毕业专业与所学硕士专业不属于同一学科门类的,还应在完成总学分的基础上,补修本专业指定补修的本科课程《组织行为学》和管理学??纬滩剐蘅刹捎盟姹究粕嗫翁醚?、在导师指导下自学、网络学习等多种方式进行,由学院和导师进行考核或认定。补修课程的学分不计入总学分,应在第一学年内全部完成。
(二)授课与选课要求
必修课和选修课在36课时(含)以内的,可实行小学期授课,以压缩授课周期。鼓励吸引外籍教师参与国际化教学,注入更多国际化元素,提倡全英文授课。
研究方法类课程原则上设为选修课。硕士研究生根据研究方向在导师指导下选择选修课,促进学科交叉研究。
五、课程考核及成绩评定
 1.考核形式。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考核实行分阶段考核与期末考试(考查)相结合的方式。分阶段考核采用案例分析、模拟实训、课堂随机测验、课程论文、项目设计、研究报告、调查报告、读书报告等,每一阶段都通过研究生管理信息系统录入成绩,并保留原始资料与记录。
2.成绩评定。硕士研究生课程的期终考核成绩均采取百分制,其中必修课考核成绩70分为合格,选修课考核成绩60分为合格。分阶段考核成绩比重由授课教师确定,录入成绩时采用百分制。
3.中期考核??纬萄敖锥瓮瓿珊?,硕士研究生参加由学院组织的中期考核。中期考核要求参照“山东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中期考核规定”执行,中期考核合格者方可继续攻读学位。
六、课程的选修、补修、重修及缓考
课程的选修、补修、重修及缓考要求参照山东财经大学研究生教学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
七、科研工作要求
鼓励硕士研究生积极参与导师课题研究、撰写学术论文等科研工作,不断提高科研水平和能力。
八、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的全面训练,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衡量研究生能否获得学位的重要依据之一。
1.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的实际工作时间一般不少于1年。
2.论文选题和开题
硕士研究生入学后应在导师指导下,查阅文献资料,了解学科现状和动向,尽早确定选题方向,制订学位论文工作计划,完成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所有研究生都必须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论证??獗ǜ嬗τ梢运妒垦芯可际Γㄖ辽?名)及指导小组成员为主体组成的考核小组评审。在学位论文研究工作过程中,如果论文选题有重大变动,应重新做开题报告。
3.硕士学位论文是硕士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系统完整的学术研究工作的总结,论文应体现出硕士研究生在所在学科领域做出了创新性学术成果,掌握了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并具备了独立从事学术研究工作的能力。
4.硕士研究生完成个人培养计划、满足所在学科的培养方案、学位论文通过同行专家评审,方能申请答辩。有关学位论文的中期检查、预答辩、学术不端行为检测、隐名评阅、答辩等参见学位授予流程中的相关文件。
5.学位论文学术规范要求
学位论文不得剽窃他人成果。凡引用他人观点、成果的,必须详细列出材料出处,实事求是表达自己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写作规范具体要求参照“山东财经大学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写作规范”。
九、毕业与学位授予
硕士研究生按照培养方案的要求,完成各项教学环节,修满规定的学分,通过学位论文答辩,准予毕业;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批准,授予相应学科硕士学位。
十、其它
本规定从2018级硕士研究生开始施行。
在我校攻读硕士学位的留学生以及港、澳、台学生参照本规定执行。
十一、本学科需阅读的主要经典著作和专业学术期刊目录
(一)主要经典著作:
[1] 斯蒂芬•P•罗宾斯,组织行为学(第12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
[2] 弗雷德•卢森斯,组织行为学(第11版),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年
[3] 杰拉尔德•格林伯格,组织行为学,格致出版社,2011年
[4] 雷蒙德.A.诺伊,人力资源管理,赢得竞争优势(第5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5] 加里.德斯勒,人力资源管理(第10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6] 西奥多•W•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年
[7] 乔纳森•斯迈兰斯基,新人力资源管理,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
[8] 张维迎,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
[9] 陈树文,人力资源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
[10] 迈克尔•比尔,管理人力资本,华夏出版社,1998年
[11] 安妮•布鲁金,智力资本,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年
[12] 赵曙明,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13] 颜士梅、王重鸣,并购式内创业中的人力资源整合研究,人民出版社,2006年
[14] 方振邦、徐东华,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
[15] 詹姆斯·巴伦、戴维·克雷普斯,战略人力资源:总经理的思考框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
[16] 杰克逊,人力资源管理:从战略合作的角度(第8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
[17] 雷光萍、涂满章,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新模式:企业卓越绩效模式,天津大学出版社,2010年
[18] 王一江、孔繁敏,现代企业中的人力资源管理,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19] 吴国存,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年
[20] 刘志坚,企业人力资本投资分析,厦门大学出版社,2011年
[21] 萧今,发展经济中的人力资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22] 申明,知识资本运营论,企业管理出版社,1998年
[23] 郭元唏,资本经营,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年
[24] 约瑟夫·马尔托奇奥,战略薪酬管理(第5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
[25] 李成彦、唐人洁、李秋香,组织薪酬管理,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年
[26] 萨尔•霍夫曼,劳动力市场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
[27] C•A•摩尔根,劳动经济学,工人出版社,1984年
[28] 陈恕祥,当代西方发达国家劳资关系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
[29] 斯蒂芬•罗宾斯、玛丽•库尔特,管理学(第9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
[30] 迈克尔•希特、杜安•爱尔兰等,战略管理•概念与案例(第8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
[31] 菲利普•科特勒、凯文•凯勒,营销管理(13版),格致出版社,2009年
[32] 陈国权,组织行为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
[33] 彭剑锋,人力资源管理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
[34] 钱德勒,战略与结构,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
[35] 钱德勒,看得见的手,商务印书馆,2014年
[36] 戴维·尤里奇,人力资源转型,电子工业出版社,2015年
[37] 朱丽叶·M·科宾,质性研究的基础,重庆大学出版社,2015年
[38] 杰弗里·A·迈尔斯,管理与组织研究必读的40个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
[39] 苗青等,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与实践前沿量表手册,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
[40] 陈春花,激活个体,机械工业出版社,2018年
(二)主要专业学术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管理世界、中国软科学、科研管理、科学学研究、南开管理评论、管理科学学报、外国经济与管理、研究与发展管理、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中国管理科学、管理工程学报、管理科学、管理评论、科学管理研究、预测、中国行政管理、管理学报、公共管理学报、中国科技论坛、软科学、科技进步与对策、经济体制改革、经济管理、管理现代化、宏观经济管理、华东经济管理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 Review;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al Behavior;The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s;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人力资源管理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情况表
类别
编号
     课 程 名 称
学时
学分
学期分布
考核方式
开课学院
备注
1
2
3 
必修课
学位公共课
 
政治理论课:
54
3
 
 
 
阶段性考核+考试
马克思主义学院
7学分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6
2
 
 
2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18
1
 
 
 
外国语:
72
4
 
 
 
公共外语教学部
3
  公共外语课
36
2
 
 
4
  专业外语课
36
2
 
 
学科基础课
5
政治经济学研究
54
3
 
 
经济学院
6学分
6
中级微观经济学
54
3
 
 
经济学院
学位专业课
7
组织行为学前沿
54
3
 
 
工商管理学院
6学分
8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
54
3
 
 
工商管理学院
选修课
9
中级计量经济学(必?。?/div>
54
3
 
 
阶段性考核+考查
统计学院
不少于15学分
10
组织行为学经典选读(双语)
36
2
 
 
工商管理学院
11
人力资源管理经典选读(双语)
36
2
 
 
工商管理学院
12
绩效与薪酬管理
36
2
 
 
工商管理学院
13
人力资本理论
36
2
 
 
工商管理学院
14
商业模式研究
36
2
 
 
工商管理学院
15
心理学专题
36
2
 
 
工商管理学院
16
写作与沟通
36
2
 
 
工商管理学院
17
领导力
36
2
 
 
工商管理学院
18
应用统计学原理
36
2
 
 
统计学院
实践环节:教学实践/社会实践
1学分
学术讲座
1学分
补修课程
组织行为学
管理学
应修满总学分
36

公共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 [1204Z1]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山东财经大学
招生年份:2020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公共管理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12]管理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4]公共管理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全日制)不区分研究方向(网报时无需选择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13公共政策分析
④802管理学
备  注:
人力资源管理 [1202Z3]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山东财经大学
招生年份:2020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12]管理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2]工商管理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全日制)不区分研究方向(网报时无需选择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3数学三
④802管理学
备  注:
人力资源管理 [1202Z3]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山东财经大学
招生年份:2021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12]管理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2]工商管理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10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3)数学三
④(802)管理学
备  注:
公共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 [1204Z1]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山东财经大学
招生年份:2021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公共管理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12]管理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4]公共管理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4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13)公共政策分析
④(802)管理学
备  注:

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山东财经大学考研分数线、山东财经大学报录比、山东财经大学考研群、山东财经大学学姐微信、山东财经大学考研真题、山东财经大学专业目录、山东财经大学排名、山东财经大学保研、山东财经大学公众号、山东财经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山东财经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山东财经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之家公众号

山东财经大学人力资源管理考研 推荐

山东财经大学研究生学姐微信


加学姐微信,获免费答疑,进考研群
山东财经大学考研网由山东财经大学研究生维护,发布最新的山东财经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还提供山东财经大学研究生1对1辅导和考研真题等服务,有问题请加微信沟通。

关于我们

以下资料由山东财经大学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生团队整理提供,其团队成员覆盖各个院系,专门搜集本校的考研真题和高分笔记、题库等资料。

专业课资料作为考研核心资料,部分专业重题概率极高,必须吃透,反复复习。如有需要高分研究生学长一对一辅导的,也可联系我们安排。

考研派网站,为大家提供安全的交易平台,资料有任何问题,均可向我们投诉,我们会督促考研派研究生团队解决问题,保障同学们的权益。

购买指南 发货信息 关于我们 - 研究生兼职库
im钱包如何取消等待打包-下载imtoken钱包-imtoken怎么找回原来的币-imtoken钱包怎么取消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