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法医学考研难吗

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四川大学考研分数线、四川大学报录比、四川大学考研群、四川大学学姐微信、四川大学考研真题、四川大学专业目录、四川大学排名、四川大学保研、四川大学公众号、四川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四川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考研真题资料优惠价原价选择
四川大学306西医综合考研真题 ¥188 ¥480
加入购物车立即购买

很多考生在准备四川大学法医学考研难吗?是考研报考的时候都会产生这样的疑问:这个专业的研究生好吗?适合我吗?对我以后的人生和职业会有帮助吗?考生在准备四川大学法医学专业考研的时候产生这样的疑问是十分正常的?!?a >手机访问】

但是考生应当明确的一点是,不论是哪一个专业的研究生,都不存在绝对的好与不好的评价标准。别人适合的专业不一定适合自己,需要考生对四川大学法医学好不好、未来发展方向与考生自己的本科专业、兴趣爱好以及未来发展规划进行结合和分析,理性看待和认真对待考研的专业选择问题,不要因一时冲动或是盲目听取别人的意见而草率决定,往往会在备考期间十分痛苦。

Add 四川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答疑,送资源

四川大学

考生获取相关有关法医学信息的途径有很多,四川大学怎么样,学校研究生官方网站会列出详细的招生简章、考试内容、参考书目、历年分数线以及报录比等重要数据,考生可以根据这些内容进行选择;可以咨询四川大学法医学专业的师兄师姐,获得第一手的信息;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例如考研网、考研论坛等信息来源。
另外,需要详细了解法医学的考研情况的同学,可以点击右侧免费资源我们的学姐,帮你解答报考院校的详细问题。

四川大学法医学好不好,可以从专业排名来判断,其排名的位置一定程度上可以反应该学科考研难度的大小,包括近几年内该学科全国排名的变化程度。有的专业所在的学校在学校排名系统中并没有靠前的位置也不出名,但是该学科在全国范围内有较高的排名位置;有的专业所在的学校属于全国知名学府,但是该专业在全国范围内并不出名。如果学科与学校在全国均有较高的排名位置,那么该学科属于热门学科,考研的竞争力会相对较大??忌谘≡癖挤ㄒ窖е坝Φ倍云淙琶腥轿坏牧私?,将学科与学校的排名都纳入考虑的范围之内。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每年会颁布《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对除军事学门类外的全部81个一级学科进行整体水平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专业排名,专业排名可以从中检索到。 相对来说,法医学的排名还是相当乐观,是一个具有潜力和发展前途的学科。四川大学法医学中提供了有关四川大学法医学好不好的全面而详细的资料,欢迎考生前往查阅。

四川大学法医学考研难吗
为了促进全国各高校医学、药学及生物学学科优秀大学生的互动与交流,培养大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兴趣,并为优秀本科生提供了解我院学术科研环境和与专家、学者交流的机会。我院将于2021年7月6日至9日在线上举办“2021年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优秀大学生暑期云夏令营”。夏令营期间将进行一系列云活动,如学院宣传及学科介绍、专家讲坛、营员与导师交流、参观实验室等活动。现面向全国高校招收营员100名,同时选拔30名营员进行面试考核,考核优秀的营员,获得推免资格且满足学校接收推免生条件者,在推免系统及时响应填报我校即可免复试予以录??;未能获得推免资格但第一志愿报考我院的优秀营员(统考报考专业需与夏令营考核专业相同),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相关安排及注意事项公告如下:
一、申请条件
1、全国各高校医学、药学、生物学及生物医学工程学科2022届本科毕业生;
2、学习成绩优秀,本科期间综合成绩加权平均分不低于80分;
3、对从事医学、药学、生物学及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学术研究具有浓厚兴趣,具有一定创新能力和潜能;
4、英语达到国家四/六级水平(425分以上)或TOEFL、GRE等考试成绩优秀者。
二、申请材料
1、申请表(报名成功后由系统自动生成);
2、本科成绩单和专业排名证明(各1份;需加盖所在学院或学校教务处公章);
3、大学英语四/六级成绩单、TOEFL、GRE成绩单等英语成绩证明材料;
4、相关获奖证书复印件、学术成果复印件等。
三、申请办法及时间
1、报名方法:申请人登录四川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夏令营网报平台(https://yz.scu.edu.cn/xly)进行报名,并将上述申请材料电子版或PDF文档依以上顺序编号、命名合并为一个压缩包文件,上传至报名系统,压缩包命名方式为:华西基法夏令营-姓名-本科学校。
2、 报名时间:自即日起开始报名,截止日期2021年6月27日24:00。
3、营员名单:预计于2021年7月2日左右在本院网站公布,不再另行通知。
四、注意事项
1、在营期间,营员必须遵守四川大学的相关规定。
2、在营期间进行的相关面试考核,禁止录音录像。
3、导师简介和联系方式详见我院网站师资队伍:http://jcfy.scu.edu.cn/szdw.htm
五、联系方式
联系人:朱老师
联系电话:028-85501245

生理学教研室

 

发布时间:2016-06-03      作者:学院办公室      审核:      编辑:      点击:2906
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原华西医科大学)生理学教研室历史悠远。早在上世纪初就由加拿大人启尔道(O.Kilborn)开设了生理学课程,其子启真道(L. Kilborn)于1921开始担任华西生理系讲师,并出任首任生理系主任。在启尔道、启真道父子两代人的努力下,当时的华西生理学系拥有中国西部最好的代谢研究实验室??谷照秸逼?,中国生理学界许多知名教授,如蔡翘、吴襄、徐丰彦等都曾在我校从事生理学教学及科研工作。这些著名生理学前辈对我们后来的生理学课程建设及学科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我室后来在国内生理学界拥有一定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奠定了基础。解放后,在历届主任诸相尧、薛振南、柴慧霞、蓝庭剑、杨世若、谢杨高、曾怀德、郑煜教授和现任主任岳利民教授领导下,华西生理教研室的教学和科研工作都有了长足发展。
近些年,通过培养和引进,本教研室现已逐步形成了一支年龄、学历、学缘结构合理、学术水平较高、教学经验丰富、充满活力、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教研室现共有正式职工11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2人,讲师5人,实验员1人,7人拥有博士学位,7人具有国外教育培训经历。郑煜教授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是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四川省学术带头人、四川省教学名师,宝钢教师奖;岳利民教授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四川省卫生厅学术带头人、四川大学教学名师、四川大学唐立新教学名师。
多年来,教学工作始终被放在教研室工作头等重要的位置,在教学内容、教材建设、教学方式及教学条件改善等各方面都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为了提高生理学课程的教学质量,适应培养高层次医学人才的需要,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实践。率先在医学生中开展了“以病案为基础的教学”及与专业问题结合的学习和讨论。教研室还是我?;苎笛榻萄Ц母锏闹饕斡氲ノ恢?,我们联合病理生理和药理学教研室一起进行了实验内容整合,开设了全新的机能学实验课程。教研室目前正在进行小班制讨论式教学改革的探索。与教学改革相适应的是学生学习成绩评定方式的改革,我们改变单一的由期末考试评定学生成绩为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相结合的方式,学生平时成绩由病案分析、小综述、讨论等构成。同时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如使用表决器进行随堂测验;利用四川大学课程中心平台布置线下作业和在线考试建立生理学学习QQ群,便于师生交流,在线答疑,通过这些举措将教学活动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并且我们录制了全国第一套由外籍教师讲授的生理学全英文教学录像并发布在课程中心网站。近年来,教研室连续6年获得院级优秀教学质量一等奖及校级优秀教学成果集体和个人奖二十余项,2016年获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017年获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认定;完成省、校级教改项目10余项;主编、参编国家级十一五、十二五生理学规划教材10余本,基本涵盖了全国性主要的统编和规划生理学教材;发表或在全国性教学研讨会上交流教学论文50余篇。


通讯地址:四川省成都市人民南路3段17号四川大学华西基础与法医学院
邮政编码:610041
联系电话:(028)85501243、85501550
传真: (028) 85503204; 85501549
学院官网:http://jcfy.scu.edu.cn/index.htm
更多内容可登陆学院官网进行查询。

法医物证学教研室

 

发布时间:2016-06-17      作者:学院办公室      审核:      编辑:      点击:4358
法医物证学教研室
教研室概况
法医物证学研室现有教授6位,副教授3位,实验师1位(博士研究生导师3位,硕士研究生导师8位),其中有国家教学名师、学科学术带头人、多种学术期刊编委。教研室人材济济,多数教师教龄在10年以上,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90%在职教师有短期或长期国外留学经历。教研室取得了较多的教学和科研成果,承担和主持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及青年基金项目、科技部“973”前期研究专项、科技部“863”主题项目、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优先发展领域及重点项目等)、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卫生部科学基金、四川省科技厅基金等科研项目。发表SCI论文两百余篇,获得部、省级科研成果奖及教学成果奖十余项,国家授权专利十余项。由教研室教师撰稿、主编、审校及译校的十余部专业书籍及国家级规划教材均己公开出版。法医物证学专业实验室拥有教学和科研仪器所必须的相关设备。
教学工作
本教研室承担着我校研究生、七、五、三年制学生,进修生,法医学岗前培训生等不同层次、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药学等不同专业学生的教学任务。主要承担的教学课程有:法医物证学、医学遗传学、法医学与司法精神病学、法医学进展与实践、法医DNA分析概述 、人类基因组研究进展等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一贯重视教学,在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动手能力,教书育人。
《法医物证学》2006获国家精品课程,2013年作为国家网络资源共享课首批上线;《法医学》2016年批准为国家网络资源视频公开课上线。
科学研究
通过遗传标记分析解决个人识别和亲权鉴定等法医遗传学核心问题。从降解、微量和混合斑痕检材中获得DNA并正确分型是研究的重点,包括新遗传标记与新检测技术探索、特殊案件DNA分析、灾害事故受害者的DNA鉴定、法医DNA数据库研究、法庭科学实验室的能力验证。在Y染色体和混合斑痕分析等研究领域形成了标志性成果;通过发展新的检测技术,在分析降解、微量、疑难检材等前沿领域取得了明显进展;注重以科学进步引导行业发展,通过法庭科学实验室国家认证认可等重点项目,实现科学研究与司法实践的有机结合。
承担的社会服务

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发布时间:2016-06-03      作者:学院办公室      审核:      编辑:      点击:3240
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教研室主任:黄宁
1955年,中国政府拟采用苏联医学教育模式, 邀请苏联专家在北京开办全国首届病理生理学学习班。我校委派张宗顕(血液学)老师,戴保民(病理学)老师参加培训。
1956年,病理生理教研室成立。附一院内科(内分泌)丘建春老师担任第一届病理生理学教研室主任,其成员还包括病理教研室高德华老师、李树华老师,生理教研室王向秋老师、熊啓逵老师等进行了教研室前期筹备工作。
1965年,病理生理学教研室取消,合并至病理学教研室。
1965年,成立钩端螺旋体病研究室。
1969年,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组织了全国战备科研523(疟疾),710(钩端螺旋体)防治项目?;鞔鞅C窠淌诘炔斡肓?10项目钩端螺旋体病的研究。其他成员先后还包括:殷强仲、王伯瑶、赵慧业、赵凌云、王偕秀、、伍淑蓉等老师。
1978年,病理生理学教研室恢复,戴保民教授为病生教研室第二任主任,熊啓逵老师为副主任。其他成员包括:栾友平、王文秋、赵慧业、赵凌云、沈学宁、李绚、钟成元、贺荣华等
1979年,病理生理学获硕士研究生授权点。
1981年,病理生理学获博士研究生授权点。
1984年,王树人教授为教研室第三任主任。病生教研室与钩端螺旋体体病研究室行政分离。其他成员先后包括:栾友萍、王文秋、赵慧业、赵凌云、沈学宁、李绚、吴龙英、钟成元、贺荣华、李益民、杨本端、黄宁、植茂辉老师等。

四川大学地处四川成都,面积广阔,教师资源丰富,是我国重点建设的学校之一,是在西部的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高校,学校与国外院校交流密切,开设特色专业,对于众多考生来说,四川大学也是一个不错的求学圣地,那么来和小编一起来看一下四川大学法医学考研报录比,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祝你成功!

法医学考研报录比:

专业:法医学
 
报录比:20.27%
 

学院现有教职员工201人,其中,国家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973)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黄灿华教授)。学院还有一批教育部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选等国家级杰出人才称号的师资队伍。学院有国务院学科评议委员会特种医学组召集人1人,教育部高等教育法医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1人、国家基础医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人、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9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11人。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

 

发布时间:2016-06-03      作者:学院办公室      审核:      编辑:      点击:5491
四川大学华西基础与法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现有教师15人,实验技术人员1人。教师中9人有在发达国家学习1年以上的经历。教授5人,副教授4人,高级实验师1人,讲师6人;博导5人,硕导3人。教师中12人具有博士学位,占教师总数的80%,3人具有硕士学位,占教师总数的20%。所有教师都能进行双语教学,大部分教师能进行全英语教学。近年来,通过培养、选拔、引进等多种方式,已逐步建成一支年龄、知识结构合理、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充满活力而又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
作为省级重点课程单位,每年承担大量的教学任务,为全校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开设“医学分子生物学”、 “分子生物学概论”的理论课讲授和实验教学工作,承担八年制、七年制、五年制、四年制本科生的 “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及“医学史”的大课讲授及实验课的教学任务。2004年和2005年生化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分别获学院本科教学先进集体二等奖和三等奖。近5年教师个人获省级、校级、院级教学奖共20人次。2004年至2008年出版的主编教材11本,参编教材21本;发表教学教改论文10篇。作为我国首批博士和硕士学科培养点之一,教研室迄今已培养博士研究生40余名,硕士研究生100余名,现有在读研究生26名,其中博士生11名,硕士生15名。
教研室现有“肿瘤分子细胞生物学与临床前应用研究”、“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基因研究”;“心脑血管病分子机制”;“DNA损伤修复与衰老、肿瘤发生机制研究”;“肿瘤细胞增殖与凋亡”;“生物传感技术、蛋白质生物工程、肿瘤基因诊断、生化检测方法研究”;“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等科研方向。近5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启动基金、CMB科研基金、国家级横向课题、 “973”子课题,四川省重点科研基金、四川省一般科研基金、国际合作基金、校青年科学基金和院青年科学基金等多项研究基金支持。

  • 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院与法医学院
  •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人民南路3段17号
    联系电话:(028) 85501243; 85501550
    Copyright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医病理学教研室

 

发布时间:2016-06-03      作者:学院办公室      审核:      编辑:      点击:4996
法医病理教研室成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经多年的发展、壮大,现已成为集教学、科研、检案实践于一体的法医病理学、法医临床学教学、科研基地。教研室现有教师9人,教辅人员3名,在读研究生二十余人;教职工中具有正高职称的3人,副高职称4人,中级职称5人。教研室现有博士研究生导师3人(其中含兼职博导2人),硕士研究生导师4人。承担的教学任务包括法医病理学、法医临床学、法医毒理学、法医病理案例实践、法医临床案例实践等法医学专业本科教学主干课程,法医学、法医学进展与实践、医师法学等多门公共选修课程,留学生法医学课程,公安、检察系统法医继续教育、转岗培训等教学任务。在完成教学、科研任务的同时,积极用科学技术为社会大众服务,开展面向社会服务的法医学鉴定工作,以科技服务社会、反馈大众,取得良好的社会声誉的同时,积累了大量的法医学实践资料,应用于法医学专业人才的培养,在教学中逐渐形成了以案例教学为中心的全新法医学教学模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院长:
侯一平
男 1954年3月出生,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院长。
1978.10—1983.07 四川医学院医学系医学专业学习;
1983.07—1985.09 华西医科大学学报编辑部助理编辑;
1985.09—1988.07 华西医科大学法医学系法医物证专业研究生,获硕士学位;
1988.07—1994.05 华西医科大学法医系助教、讲师、教授(其间:1992.12评聘为教授,1992.12—1993.12德国科隆大学访问学者);
1994.05—1999.09 华西医科大学法医系主任(其间: 1995.05—1996.05德国不莱梅大学洪堡基金学者,1996.05起为博士生导师);
1999.09—2000.12 华西医科大学法医学院院长;   
2000.12—2001.08 四川大学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院长;   
2001.08—2001.10 农工党四川省委副主委,四川大学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院长;   
2001.10—2001.11 农工党四川省委副主委、成都市委主委,四川大学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院长;   
2001.11—2003.08 农工党中央委员、四川省委副主委、成都市委主委,四川大学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院长;   
2003.08—2007.08 农工党中央委员、四川省委副主委、成都市委主委,成都市政协副主席,四川大学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院长;   
2007.08—现在 农工党中央委员、四川省委副主委、成都市委主委,成都市政协副主席,四川大学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院长,国家教学名师。
    侯一平教授是我国唯一获得德国洪堡基金会研究奖学金的法医学者。现为国际法医遗传学会华语区专委会(Chinese Speaking Working Group of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Forensic Genetics)主席;教育部高等学校法医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法医学会物证专委会主任委员;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法医学分会主任委员。2004年获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2007年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名师, 2008年获宝钢教育基金会优秀教师特等奖。
    侯一平教授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了多项科研任务,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发表的学术论文收录于 Medline有121篇,收录于SCI有61篇,其中发表于Forensic Science International杂志上的单篇论文已被引用66次。2003年以来,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6项。2008年获教育部高等学??蒲а芯坑判愠晒际醴⒚鞫冉?项。
    他指导博士研究生21 名,指导硕士研究生23名。其中,指导博士研究生颜静的学位论文《人类21号染色体新STR遗传标记的法医及医学遗传学研究》获2007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
    他为大学本科讲授法医物证学提供了全新课程体系,在法医物证学教学课程方面做出了重大改革。2005年教学课程改革获得了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06年主讲的法医物证学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
    他主编了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和“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法医物证学》,主编了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法医学》,2009年法医学教材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侯一平教授现任《中国法医学杂志》编委会副主任;《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副主编;《中国司法鉴定杂志》,《法医学杂志》,《中国输血杂志》,《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编委。

齐建国
1957年9月出生。1982年11月毕业于原四川医学院(后改名为华西医科大学)医学系,获医学学士学位。之后在原华西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组织胚胎学教研室读研究生,师从陆振山教授,1989年获医学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
    1996年9月公派自费出国进修,2000年9月回国。在国外四年期间,先后在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医学院和美国依阿华州立大学人类基因治疗研究所进修学习,从事分子神经生理学和神经系统疾病的基因治疗等方面的研究。
    2000年12月至2005年6月任四川大学实验室及设备管理处处长。
    2003年3月起,任成都市第十四届人大代表。
    自1990年起,为本校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七年制的学生主持开设了新型边缘学科课程--神经生物学,长期负责这门课程的教学组织工作,主持编写了教科书,使学校成为当时全国医学院校最早开设此门课程的几所学校之一。
    1993年被聘为硕士生导师,指导、培养硕士研究生,已毕业研究生4名,目前在读4名。作为本教研室博士生指导小组的一名成员,参与了2名博士生的指导和培养。
研究方向为神经生物学,兴趣于脑对心血管活动的调节、应激活动与神经内分泌、应激活动与神经免疫的关系、神经系统疾病的基因治疗。
    主持完成课题—猫延髓吻侧腹外侧区的结构与传入联系-电镜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CMB资助。目前已在在国内外专业杂志上发表论文30余篇。2003年获国家华夏英才出版基金资助,主编60万字的专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基因治疗》,科学出版社2005年2月出版。
    1993年获霍英东高校青年教师奖。
    2005年获四川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黄宁
教授,毕业四川大学(原华西医科大学医学系),先后获得医学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为四川大学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副院长,病理生理教研室主任,博士生导师。为中国病理生理学会理事,中国病理生理学会感染炎症发热低温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四川省生理科学会常务理事,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四川省卫生厅学术与技术带头人。
    从事病理生理学教学科研工作20余年,负责和参加20余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培养基金;CMB重点科研项目基金等研究工作,国内外发表科研论文及综述70余篇, 主编、参编教材及专著5部。曾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奖、病理生理学“四川省精品课程”、四川大学优秀教师等荣誉或奖励。

李华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1年8月、2002年8月赴香港中文大学进修。2005年赴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访学。

鲍朗
1954年6月出生,医学博士,病理生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分子感染免疫。曾在美国加利福尼亚伯克莱大学、荷兰皇家医学研究院等学习。
    学术任职包括: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高等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基础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常务理事,四川省医学会理事,中国病理生理学杂志编委,中国医学科学杂志(英文版)编委等。曾任:四川大学副校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教司副司长等职。
    主要从事致病微生物分子致病机制、感染免疫、致病基因结构功能和分子疫苗研究,在结核病和钩端螺旋体病等重大感染性疾病的研究处于国内领先,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学术影响。近年在国际和国内核心期刊发表有关论著100多篇,多次被SCI、EI、Medline等检索系统收录和国际国内同行引用。主持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部省级重大科技项目共40多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多项。 作为负责人和主研人员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教育部提名国家科技发明奖一等奖、卫生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四川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共7项。培养博、硕士研究生数十名,博士后多名。荣获“有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霍英东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奖,“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选”;“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成都市杰出青年”;“四川省学术带头人”等称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郭晓伟
1975年10月出生,副教授,四川大学法学院毕业,研究生学历,法律硕士。
  现任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申请条件
1、全国各高校医学、药学、生物学及生物医学工程学科2022届本科毕业生;

2、学习成绩优秀,本科期间综合成绩加权平均分不低于80分;

3、对从事医学、药学、生物学及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学术研究具有浓厚兴趣,具有一定创新能力和潜能;

4、英语达到国家四/六级水平(425分以上)或TOEFL、GRE等考试成绩优秀者。

四川大学是国家“985工程”、“211工程”建设的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首批认定的14所“2011协同创新中心”牵头高校之一。学校地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成都,有望江、华西和江安三个校区,占地面积7050亩,校舍建筑面积254万平方米。校园环境幽雅、花木繁茂、碧草如茵、景色宜人,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
一、招生人数
2016年我校预计招收硕士研究生5570名,其中学术型学位3500名左右,全日制专业学位2070名左右(所有专业代码中第三位为“5”的学科专业为全日制专业学位类别或领域)。各招生单位招生人数为预计招生人数(包括接收推荐免试生、统考生、单考生等),实际录取数待国家招生计划下达后综合考生报考情况、考试情况方能确定。
各学科专业、领域(除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工程硕士中的项目管理、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外)均可接收应届本科推荐免试研究生,2016年预计接收推荐免试生2000名左右。
二、报考条件
(一)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4.考生必须符合下列学历等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录取当年9月1日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外语通过国家四级(425分以上)或通过在职人员申请学士学位外语考试,以及在核心期刊上至少有一篇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的论文方能报考。复试时须加试(笔试)两门本科主干课程。复试时应交验大专毕业证书及同等学力证明材料原件。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5)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二)报名参加全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按下列规定执行。
1.报名参加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第(一)中的各项要求。
(2)之前所学专业为非法学专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自学考试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等不得报考)。
2.报名参加法律硕士(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第(一)中的各项要求。
(2)之前所学专业为法学专业(仅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自学考试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等可以报考)。
3.报名参加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工程硕士中的项目管理、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第(一)中第1、2、3各项的要求。
(2)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或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4.报名参加除法律硕士(非法学)、法律硕士(法学)、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工程硕士中的项目管理、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外的其他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第(一)中的各项要求。
5.报考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硕士,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第(一)中第1、2、3各项的要求;
   (2)只招收符合医师资格考试报考条件规定专业的应届或往届本科毕业生。对于已经获得住院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人员原则上不得报考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三)报名参加单独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第(一)中第1、2、3各项的要求。
2.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学历后连续工作4年以上,业务优秀,已经发表过研究论文(技术报告)或者已经成为业务骨干,经考生所在单位同意和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推荐,定向就业本单位的在职人员;或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后工作2年以上,业务优秀,经考生所在单位同意和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推荐,定向就业本单位的在职人员。
统考科目中的英语、政治理论、数学和西医综合均由我校自主命题??际钥颇恐械钠溆嗤晨伎颇?,均使用国家命制的统考科目试题。网报时选择一组考题,报名结束后,由我校统一修改科目代码。
学术学位各学科和专业学位中的建筑学硕士、工程硕士、城市规划硕士、农业推广硕士、兽医硕士、风景园林硕士、林业硕士、临床医学硕士、口腔医学硕士、公共卫生硕士、护理硕士、药学硕士、中药学硕士等13个专业学位类别可设置单独考试。
单考初试合格考生与统考考生一并参加复试,依据初试和复试综合计算后的总入学考试成绩从高到低择优录取。
(四)推免生的报考
经本科毕业学校(具有开展推免工作资格的高校)选拔并确认资格的推免生(包括“研究生支教团”和“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的推免生),须在国家规定时间内登录“全国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信息公开暨管理服务系统”(网址:http://yz.chsi.com.cn/tm)填报志愿并参加复试。规定截止日期前仍未落实接收单位的推免生不再保留推免资格。已被招生单位接收的推免生,不得再报名参加全国统考,不再领取校验码、登记表,不再进行现场确认。
具体情况详见《四川大学2016年接收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章程》
三、报名
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两个阶段。除推免生外的所有考生(包括统考生、单考生、联考生)必须进行网上报名及缴费后,才能进行现场确认。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ㄇ?、市)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其他考生应选择工作或户口所在地?。ㄇ?、市)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
(一)网上报名时间
2015年10月10日至10月31日每天9:00至22:00(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网上报名地址:http://yz.chsi.com.cn/。
(二)现场确认时间
2015年11月8-11日,确认地点为网报时选择的报名点(现场确认具体安排详见11月初公布的《2016年报考全国硕士学位研究生四川大学报考点现场确认安排及注意事项》)。
(三)注意事项
1.请仔细浏览报考须知,按教育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四川大学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凡不按要求报名、网报信息误填、错填或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在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报信息,经考生确认的报考信息在录取阶段一律不作修改。
2.考生报名时只填报一个招生单位的一个专业。待考试结束,教育部公布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后,考生可通过“研招网”调剂服务系统了解招生单位的生源缺额信息,并按相关规定自主多次平行填报多个调剂志愿。
3.在录取当年9月1日前可取得国家承认本科毕业证书的自考和网络教育本科生,须凭颁发证书的省级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或网络教育高校出具的相关证明方可办理网上报名现场确认手续。
4.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人员,应按招生单位要求如实填写学习情况和提供真实材料。
5.考生要准确填写本人所受奖惩情况,特别是要如实填写在参加普通和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国家教育考试过程中因违纪、作弊所受处罚情况。对弄虚作假者,招生单位将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严肃处理。
6.报名期间将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并在考生提交报名信息三天内反馈校验结果??忌伤媸鄙贤榭囱ЮㄑЪ┬Q榻峁???忌部稍诒盎虮诩渥孕械锹?ldquo;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网址:http://www.chsi.com.cn)查询本人学历(学籍)信息。未通过学历(学籍)校验的考生应及时到学籍学历权威认证机构进行认证,在现场确认时将认证报告交报考点核验。
考生持境外获得的学历证书报考,须通过(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资格审查时须提交认证报告。
7.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考生,须在现场确认时间截止前将《报考2016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研究生考生登记表》寄送到四川大学研招办,否则将不被纳入本计划报考。
8.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在报名时应选择填报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并填报本人入伍批准书编号和退出现役证编号。
9.以下考生的报考点必须选择为5101(四川大学),必须来四川大学进行现场确认和考试:
(1)考试方式为单独考试、强军计划的考生;
(2)报考专业为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工程管理、工程硕士中的项目管理、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专业的考生;
(3)选择第四单元考试科目代码为501、502、503、504、505、509、510的考生。由于考点容量有限,请以上考生尽早报名。
四、考试
1.入学考试分初试和复试。
2.初试时间为2015年12月26日至27日,超过3小时的考试科目在12月28日进行,初试科目详见《四川大学201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际钥颇恐械?01思想政治理论、199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及201英语一、202俄语、203日语、204英语二、301数学一、302数学二、303数学三、306西医综合、307中医综合、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397法硕联考专业基础(法学)、398法硕联考专业基?。ǚ欠ㄑВ?、497法硕联考综合(法学)、498法硕联考综合(非法学),均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其余考试科目由我校自主命题。
3.初试方式均为笔试。
4.初试成绩满足要求的考生必须参加复试。复试地点统一安排在四川大学,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5.复试包括外国语听力、口语测试和综合复试。综合复试将采取面试加专业知识综合笔试方式进行。
6.同等学力考生,初试成绩达到复试分数线后须加试两门报考专业的本科主干课程,具体科目详见招生专业目录。
7.成人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复试时尚未取得本科毕业证书的自考和网络教育考生,复试时不加试。
五、体检
体检时间:考生复试期间,具体时间详见各招生单位复试通知。
体检医院:四川大学校医院。
体检标准:参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和《教育部办公厅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号)的规定和要求执行。
六、录取
考生入学考试总成绩由初试成绩和复试成绩综合加权计算得出,考生按入学考试总成绩排队录取。所有拟录考生必须进行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考核及体检,考核结果不合格者不予录取。拟录取的非定向就业类别硕士生,须调档审查合格后,发给录取通知书;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均须在被录取前与招生单位、用人单位分别签订定向就业合同。参加单独考试的考生,只能被录取为回原单位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忌虮妓妒垦芯可胨诘ノ徊奈侍庥煽忌孕写?。若因此造成考生不能复试或无法录取,招生单位不承担责任。录取考生于2016年秋季入学,报到时须携带本人录取通知书、本科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原件。
七、联系方式
四川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028-85461353(文科、理科),028-85460721(工科),028-85400638(医科)
Email:scuyz@scu.edu.cn
四川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scu.edu.cn/
各招生单位联系方式:请查阅《四川大学201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单位联系方式》

八、其它说明
1.四川大学按照国家及四川省规定向所有研究生收取学费,同时设立奖助学金用于支持学生完成学业。四川大学研究生奖助体系完备,由国家奖助金和学校奖助金两部分构成。国家奖助金包括国家奖学金和国家助学金,学校奖助金包括学校学业奖学金和学校“三助”岗位津贴。具体情况请详见《四川大学研究生奖助体系实施方案》(http://gs.scu.edu.cn/newDetail.aspx?ID=1951)。
2.考生报考须符合报考条件,报考资格在复试时进行审查,一经查实不符合报考条件,将取消报考,由此造成的一切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3.有关研究生招生信息和动态请密切关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chsi.com.cn、四川大学研究生院主页http://gs.scu.edu.cn/、四川大学研招网http://yz.scu.edu.cn/。

药理教研室

 

发布时间:2016-06-03      作者:学院办公室      审核:      编辑:      点击:1780
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药理教研室(原华西医科大学药理教研室)成立于1953年,一直从事药理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在抗生素等化疗药物的研究方面有杰出的贡献,近五年我室承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 973课题分课题一项,曾经研究已鉴定投产的药物及制剂60余种,为我国化疗药物等开发与基础理论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曾获得国家发明奖三等奖二项,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7项,省厅局级及市级成果奖四项。并在抗生素、抗肿瘤药物、心血管药理及中草药研究等方面做出了很大贡献。
近5年主编及参编教材和参考书20余本,并多次荣获药理学教材评比表彰奖。以第一作者署名发表科研及教学论文近70篇,其中SCI论文35篇。
多年来,药理学教研室老、中、青几代教师及技术人员为提高药理学的教学水平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在教学内容、教材建设、教学方式及教学条件改善等各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本室现有教师12名,其中教授2名,副教授7名,讲师3名,实验员1名。承担全校临床医学八年制,五年制,口腔医学八年制, 七年制,五年制,妇幼保健,医学检验,基础医学,医药卫生、医药保险,医学技术,护理,医药企业管理等专业各层次学生的药理学理论课教学及机能学部分实验课教学,同时还承担有留学生的全英文药理学教学任务,以及研究生“临床药理学”、“分子药理学”、“药理学进展”、“实验药理学技术”等课的教学任务??蒲蟹较虬怪琢鲆┪锓肿右├?、抗生素药理、时间药理学,神经药理等。同时承担药理学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我们热忱欢迎各地优秀本科毕业生报考我室硕士,博士研究生。同时欢迎海内外有志于药理学教学、科研的学者加盟我室,共同开创药理学教学科研新局面。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人民南路三段17号(610044)
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
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第五教学楼
电话: 028- 85501278,028-85503767

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
办公/通讯地址:人民南路三段17号四川大学华西校区逸夫楼1楼6号
电话:028-85501243 本教研室历经原四川医学院、华西医科大学人体解剖学教研室发展而来,1978年被批准为硕士点,1986年即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为中国解剖学界培养了大量人才。本室在全国最先开展断层解剖学的应用研究,其中,对“腹膜后间隙”和“盆筋膜间隙”的研究,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人体体模”的应用研究获国家发明奖。随生命科学、现代医学研究手段的不断发展,本室的科研工作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形态学领域,除临床应用解剖学外,本室目前对肿瘤耐药及转移的分子机理、干细胞定向分化等正进行深入研究,并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卫生部科研基金”、“四川省科委基金”和“CMB基金”的经费资助。2000年在本室成立了干细胞应用研究中心,次年该研究中心获准成为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免疫学教研室

 

发布时间:2020-05-09      作者:党政办      审核:      编辑:      点击:72
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免疫学教研室的前身是1979年卫生部批准成立的免疫学研究室,由吴慧君教授担任研究室主任。1992年由免疫学研究室及原微生物与免疫学教研室部分人员组建了现免疫学教研室,由蔡英教授担任教研究室主任。 2003年蔡英教授退休后,由章崇杰教授继任。在历任教研室主任及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免疫学教研室取得了良好的发展,并于近年从海外引进多名人才,充实了师资与科研队伍。现为免疫学博士与硕士学位授位点,有教职工12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3人,讲师5人;其中博士生导师一名,硕士生导师3人。免疫学教研室多年来秉持着创造团结、务实、和谐团体的理念,注重年轻教师的培养,不断通过各种渠道选派年轻教师出国进修学习,并有多人次被评为“四川大学优秀青年教师”。预计教研室会于未来进一步加强师资与科研队伍建设,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努力争取为医学免疫学学科的发展供献力量。


目前学院拥有13个教研室即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与神经生物学、寄生虫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生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药理学、病理生理学、法医病理学、法医物证学、司法精神病学、毒物分析;1个校级本科教学实验中心——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机能学实验室、形态学实验室、人体解剖学实验室、医学生物分子实验室);2个本科专业教学实验室(基础医学专业实验室和法医学专业实验室); 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人类疾病生物治疗——人类基因组学与法医学研究室;1个卫生部重点实验室——卫生部时间生物学重点实验室;3个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干细胞应用研究中心、人类疾病基因组与法医学研究重点实验室、医学分子生物学开放实验室;1个校级开放性重点实验室——医学分子生物学实验室;1个鉴定中心——四川大学华西法医学鉴定中心;2个服务性科室——同位素、电子显微镜;1个新药临床前药理研究中心。学院建筑面积达2万余平方米,拥有价值上千万元的教学、科研设备。2001年以来,学院承担国家级项目88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03项,获准授权专利10项?;竦霉?、省部市级科技成果奖19项,107篇论文被SCI、EI、收录。培养的几百名研究生遍布海内外,一批中青年学术骨干及后备人才脱颖而出、茁壮成长。
    设有一级学科博、硕士授权点12个——生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学、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免疫学、病原生物学、病理生理学、法医学、医学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医学神经生物学、医学生理学与时间生物学、药理学;博士后流动站3个——基础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学、生物学。其中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病理生理学、法医学、生理学、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为省级重点学科、“211工程”建设重点学科。

    学院重视科学研究,坚持教学、科研同步发展。浓厚的学术研究氛围,良好的学风,孕育出享誉中外学术界的刘承钊院士等一大批知名专家教授。现有在校学生859名,其中研究生396名;每年承担了全校研究生、8年制、7年制、本科生课程近80门,近4万学时。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物化学、生理学为省级重点课程。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法医物证学;四川省精品课程8门——法医物证学、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物化学、生理学、微生物学、法医学、病理生理学。
    学院现有教职工242名,其中正高级职称43名,副高级职称52名。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和学科评议组成员1名,博士生导师28名,硕士生导师63名,博士后在站人员16名。
    学院注重与国内外的学术交流,改革开放以来有近200人出国学习、交流、攻读学位,其中半数已回到工作岗位并成为各学科的中坚力量,同时每年接待多名国内外专家教授来院讲学与合作交流。

学院现有博士授权点12个: 生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学、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免疫学、病原微生物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法医学、医学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医学神经生物学、医学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药理学。硕士点12个:生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学、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免疫学、病原微生物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法医学、医学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医学神经生物学、医学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药理学。博士后流动站3个:基础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学、生物学。
   学院现有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法医学。2个"211工程"及四川省重点学科:病理生理学、法医学、生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医学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疾病基因组与法医学实验室、干细胞应用研究中心。为适应现代科技的发展,学院还加强了交叉学科的建设,本着强强联合的原则,学院共加入了4个交叉学科的建设工作。
   学院非常重视科学研究,坚持教学、科研同步发展, 科研队伍老中青结合,结构合理,实力强大。自2001年以来获部省科技成果奖14项、市级科技成果奖5项。近五年来,我院承担了大量国家和地方科研项目,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包括重点和重大项目)41项,经费941万元;省部级基金82项,经费412万元;校级立项36项,经费80.6万元;横向项目72项,经费279万元??蒲谐晒崴?,申报和批准专利30项。三大检索(SCI、EI、Medline)收录论文107篇、国外公开刊物发表7篇。学院与美国、德国、新加坡等国家以及香港、台港和内地众多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

硕士学位授权点:
生理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生物医学工程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
免疫学
病原生物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药理学
法医学
医学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
医学神经生物学
医学生理学与时间生物学

博士学位授权点:
生理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生物医学工程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
免疫学
病原生物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法医学
药理学
医学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
医学神经生物学
医学生理学与时间生物学

博士后流动站:
基础医学
生物学
生物医学工程

教研机构:
人体解剖教研室
人体解剖学是医学院校中最具特色的基础课程。其任务是讲授和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及其发生、发展规律。通过教学各环节,着重培养学生掌握人体解剖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为学习其它医学基础课和临床课打下基础。本教研室历经原四川医学院、华西医科大学人体解剖学教研室发展而来,1978年被批准为硕士点,1986年即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已为中国解剖学界培养了大量人才。
该室针对研究生、五年制、七年制、八年制本科学生,及海外留学生等不同层次;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药学、护理等不同专业学生开设了解剖学-I、解剖学-II、系统解剖学-I、系统解剖学-II、系统解剖学-III、人体形态学???I、人体形态学???II、断面解剖学、神经解剖学等十余个层次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中以学生自己动手解剖标本的教学方法为主,理论联系实际、极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我室这种实地解剖为主的教学方法曾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人体解剖学课程在2005年被评为四川省精品课程。
本室在全国最先开展断层解剖学的应用研究,其中,对“腹膜后间隙”和“盆筋膜间隙”的研究,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人体体模”的应用研究获国家发明奖。随生命科学、现代医学研究手段的不断发展,本室的科研工作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形态学领域,除临床应用解剖学外,本室对肿瘤耐药及转移的分子机理、干细胞定向分化等正进行深入研究,并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卫生部科研基金”、“四川省科委基金”和“CMB基金”的经费资助。2000年在本室成立了干细胞应用研究中心,次年该研究中心获准成为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组织胚胎学与神经生物学教研室
组织胚胎学与神经生物学教研室是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主要科室之一,现有在编教师12名,其中教授3名、副教授3名、讲师5名、工人1名。另有特聘教授1名。
本室每年承担研究生、留学生、四~八年制本科生、进修生等不同层次、不同院系、不同专业的教学任务,年总学时约1500多学时??栌?ldquo;组织学与胚胎学”、“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医学发育生物学”、“神经生物学”、“实用组织学”、“医学教学法”、“人体胚胎探谜”、“健康与美容”、“人体生物钟揭秘”等课程。我室一贯重视人才培养,强调教书育人,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先后承担了多项四川省、CMB基金和校级教改课题,获得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1项,校、院级优秀教学成果奖7项。1994年“组织学与胚胎学”被评为四川省教委重点课程,2004年“组织学与胚胎学”被评为四川省精品课程,2013年“组织学与胚胎学”被评为四川省省级资源共享课和四川大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及公开课程。本室1995年被卫生部授予《三育人先进集体》称号,近几年来连续被评为院级先进集体。
本室十分重视研究生培养,系硕士点、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现有博士生导师1人,兼职博士导师1人,硕士导师4人,每年均承担硕士、博士研究生培养任务。已培养硕士生70余名,博士生20余名。
本室科学研究的重点在神经生物学,特别是脊髓损伤与修复、神经内分泌学、神经免疫学等领域。目前我室科研的主要研究方向有:“神经损伤和神经可塑性研究”、“神经免疫调节机理研究”、“糖尿病与神经系统的关系”、“ 唾液酸及其介导的免疫效应在人类生殖生理及病理的原因和机理探讨”等。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5项,国家教委博士点基金4项,教育部国际合作基金2项,85攻关课题1项,CMB基金5项,省级基金8项,校院基金9项,协作课题多项,共获基金200多万元,美元1.75万元。发表科研论文200余篇,主编出版了14部有影响的学术专著。1986年获四川省卫生厅科技进步四等奖,1996年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996年获成都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999年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本室拥有神经生物学开放实验室,四川大学特聘教授王廷华博士任主任。拥有组织化学、细胞培养、分子生物学三大公共实验平台。此外,还有实验准备室、动物手术室、动物饲养室等多个支撑系统。具备开展细胞学、组织学、分子生物学研究的相关设备。
本室原名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考虑到本室的科研重点是神经生物学,自1990年以来一直为七年制本科生主持开设神经生物学课程,故2001年经学院批准改名为组织胚胎学与神经生物学教研室。本室是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在国内同行专业中享有较高声誉的科室之一,在国内一直是西南地区解剖学界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科研中心。已故陆振山教授是我国知名的神经解剖学家之一,为原华西医科大学培养出了第一批神经组织学研究领域的博士。后来博士导师吴良芳教授、欧可群教授、兼职博导祝彼得教授继续带领教研室,为我国相关专业培养出了大批专业型的高级研究人员。陆振山、吴良芳、欧可群、操高原、解文、保天然、李永红、章为先后任教研室主任。现任主任为周雪教授。2004年我室聘请了王廷华教授,初步形成了以周雪教授、王廷华教授、齐建国教授、王蕾教授、李永红副教授、杨桂枝副教授、马芳副教授为学科带头人,数名年轻教师、30余名博士、硕士研究生以及数名国内外兼职教授共同参与的新一代教学科研团队。目前大家正满怀信心地为将本室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教学科研基地而辛勤耕耘,努力奋斗。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
生物化学课程始建于华西协和大学的创立时期。1910年,由英国、美国和加拿大5教会在四川成都华西坝上建立了华西协和大学,并相继成立文、理、医、牙、教育、宗教等学院及相应的系科。本课程的创始时期—华西协和大学生物化学系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成立的。首任系主任是加拿大人Cornier博士。后来,在我国生物化学界的先驱者、著名生物化学家蓝天鹤教授的领导下逐步发展起来。蓝天鹤教授早年留学美国,获生物化学哲学博士学位,曾任美国纽约Rochester大学生物化学系教授、英国伯明翰大学生物化学讲座教授、美国纽约科学院院士等。1947年回国后在华西协合大学医学院生物化学系的基础上创建了当时中央政府批准并登报告示的国内第一个生物化学研究所。该研究所设备先进、人才荟萃、技术力量雄厚,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也为我国早期的生物化学事业培养了人才。解放后,为了适应新中国建设事业和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为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和生物化学事业在全国的发展,在中央政府的领导下,我国的高等教育进行了大调整。在华西协和大学、私立华西协和大学和华西大学的发展历史基础上,组建了四川医学院。原生物化学研究所也被撤销,留下部分人员成立四川医学院生物化学教研室,将另外一部分学术骨干调往国内其它高?;蜓芯克?,以帮助这些单位的建立或建设。后来,这些学术骨干都成了这些单位的学术带头人和建设骨干,也成了有影响的科学家。本课程不仅为新中国全国高等教育事业和生物化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自身也得到了蓬勃的发展,成为一个有较大影响的生物化学学术机构,是我国首批博士及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之一,蓝教授是首批博士生导师。经过建国后几十年的建设发展,已经有了较丰富的积累。20世纪50~60年代在蓝天鹤、张玉钿、徐仲吕等教授,特别是70~90年代在刘秉文、傅继梁、孙芝琳,陈俊杰、陈曼玲、刘柏林、傅明德,蔡桂英等教授以及全体工作人员共同努力下,取得了显著成绩。

生理学教研室
本室现有教师11名,其中教授2名,副教授2名,讲师5名;实验师2名;有四川省教学名师和四川大学教学名师各一名;承担全校医药卫生、生物医学、信息工程等专业学生共4个层次的生理学理论课教学及机能学实验课教学,以及研究生神经生理及生殖生理课程的教学任务。主要科研方向有神经生理、心血管生理、呼吸生理和生殖生理;同时承担生理学博士生及硕士生的培养。1985年以来,已毕业研究生114名,其中博士19名。申请到自然科学基金27项,博士点基金2项,省部级科研基金9项,CMB基金2项。发表论文378篇,其中SCI收录44篇,EI收录4篇,专利1项?;袼拇ㄊ】萍冀揭坏冉?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省部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市级三等奖1项;连续六年获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教学质量一等奖。
1981年被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学科
1998年 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和基础医学及生物医学博士后流动站组成学科
1998年 被评为原华西医科大学重点建设课程
1998年 被评为四川省重点建设课程
2003年 被评为四川大学校级精品课程
2004年 被评为四川省精品课程
2004年 被评为为四川省重点学科

药理学教研室
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药理药理教研室(原华西医科大学药理教研室)成立于1953年,一直从事药理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在抗生素等化疗药物的研究方面有杰出的贡献,近五年我室承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 973课题分课题一项,曾经研究已鉴定投产的药物及制剂60余种,为我国化疗药物等开发与基础理论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曾获得国家发明奖三等奖二项,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7项,省厅局级及市级成果奖四项。并在抗生素、抗肿瘤药物、心血管药理及中草药研究等方面做出了很大贡献。
近5年主编及参编教材和参考书20余本,并多次荣获药理学教材评比表彰奖。以第一作者署名发表科研及教学论文近70篇,其中SCI论文35篇。
多年来,药理学教研室老、中、青几代教师及技术人员为提高药理学的教学水平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在教学内容、教材建设、教学方式及教学条件改善等各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本室现有教师10名,其中教授2名,副教授5名,讲师3名,实验员1名。承担全校临床医学八年制,五年制,口腔医学八年制, 七年制,五年制,妇幼保健,医学检验,基础医学,医药卫生、医药保险,医学技术,护理,医药企业管理等专业各层次学生的药理学理论课教学及机能学部分实验课教学,同时还承担有留学生的全英文药理学教学任务,以及研究生临床药理学、分子药理学、药理学进展、实验药理学技术等的教学任务??蒲蟹较虬怪琢鲆┪锓肿右├?、抗生素药理、心血管药理、时间药理学,神经药理等。同时承担药理学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我们热忱欢迎各地优秀本科毕业生报考我室硕士研究生。同时欢迎海内外有志于药理学教学、科研的学者加盟我室,共同开创药理学教学科研新局面。

寄生虫学教研室
寄生虫学教研室共有6人。包括教授2人,副教授1人,讲师2人,高级实验师1人。
1986年7月获批准为寄生虫学科博士点。
1991年获批准为基础学科博士后流动站中的寄生虫学科博士后流动站。
在50年代,寄生虫学教研室有我国著名寄生虫学家王正仪教授任教研室主任。王正仪教授在钩虫吸血问题方面取得重大成就,荣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级)。
在80年代及90年代,我室有全国知名的学术带头人(胡孝素教授)及老中青三结合的科研梯队。我室瞄准国际上寄生虫学研究的发展方向,在原有研究基础上,有重点地对某些寄生虫开展分子水平的研究,取得了可喜成果,获199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及多项省、市级科技进步奖??沽硕攀侠猜?、间日疟原虫、旋毛虫、肺吸虫、犬弓首线虫等的分子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主要科研成就有:① 在抗杜氏利什曼原虫单克隆抗体研究方面,已将筛选出的优质单克隆抗体应用于检测患者血清循环抗原获得成功,为黑热病诊断及疗效考核提供了一个新的诊断技术,易为病人接受,特异、敏感、重复性好。② 在抗间日疟原虫红内期单克隆抗体研究方面,筛选出对配子体感染力及其在蚊体内发育具有抑制作用的单克隆抗体,在制备配子体疫苗、阻断间日疟传播方面发挥一定的作用。③ 通过对我国利什曼原虫不同种株的分子生物学研究,首次揭示了我国平原疫区、山丘疫区和荒漠疫区分离的杜氏利什曼原虫的分子生物学特征,从DNA水平发现了导致了不同类型黑热病的L.d之间的差异。④ 应用PCR鉴定黑热病保虫宿主及诊断疑难病例。进行了内脏利什曼病核酸疫苗构建及?;ぷ饔醚芯?。⑤ 应用套式PCR系统诊断、鉴别人体疟原虫感染。此系统特异、灵敏、稳定、简便,对疟疾的诊断、大规模流行病学研究及疫情监控有实际应用价值。
近年来,我室有陈建平教授、博士导师,为四川省学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卫生厅学术技术带头人和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科技专家;刘佩娜教授、硕士导师,为四川省动物学会理事;王雅静副教授,硕士导师,为中国动物学会寄生虫学专业委员会理事,四川省动物学会理事兼寄生虫学专委会副主任。两位讲师均为具有博士学位的优秀教师,科研梯队已经形成。寄生虫学博士点是国内最早批准的博士点之一,有较好的科研基础。
目前我院病原生物学在全国处于第五位。我们在教研室营造和谐、宽松的环境,活跃学术气氛并加强学术交流。鼓励大家积极申报科研课题,开展新课题的研究。王雅静副教授课题组正进行阴道毛滴虫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将阴道毛滴虫铁氧还蛋白基因、氢化酶体腺苷酸激酶基因和黏附蛋白33基因进行克隆和序列测定,并在大肠埃希菌中表达出了蛋白质。刘佩娜教授疟原虫科研组与日本名古屋大学国际合作,承担日本丰田基金关于亚洲东南部地区人疟原虫变异株的流行病学调查项目。已完成中国西南地区部分疟区疟原虫的虫种调查和鉴定。今后将完成西南地区疟原虫的虫种调查,制作疟原虫诊断图谱。用计算机完成疟疾的诊断,提高诊断效率。陈建平教授课题组开展军团菌疫苗构建系列研究,目前正在构建嗜肺军团菌mip基因与霍乱弧菌CT-B基因的嵌合基因工程双价核酸疫苗,并进行免疫?;ば匝芯?,同时还构建嗜肺军团菌omps-flA融合基因核酸疫苗和lvga-HspA融合基因核酸疫苗,目前正在进行该2种疫苗的免疫原性和免疫?;ば灾副昙觳饧捌拦?。该疫苗的构建可望为“非典”病原之一的军团菌提供有效防御措施;针对我国黑热病三个疫区划分(平原型、荒漠型、山丘型),我们对黑热病各疫区L.D分离株进行核糖体基因间隔区分析及序列测定,为最终在基因水平阐述三个疫区划分的理论基础作出贡献。

法医精神病学教研室
本教研室现有教师4名,其中教授2名,副教授1名,实验师1名。承?;∫窖в敕ㄒ窖г悍ㄒ骄癫⊙?、法律心理学等课程的教学任务。现已承担国家级及省级多项科研项目,同时承担司法精神病学博士生、研究生的培养以及司法精神病的鉴定工作。我们热忱欢迎各地优秀本科及硕士毕业生报考我教研室硕士、博士生,同时欢迎海内外有志于司法精神病学、法律心理学教学、科研的学者加盟我室,共同开创法医精神病学教学、科研新局面。

法医毒物及药物分析教研室
法医毒物分析教研室成立于1984年,1988年与原药学院毒物分析教研组合并。本教研室现有教授1名、副教授1名、实验员1名、办公室人员1名、研究生30余名,设有检案受理室及样品室、毒物化学实验室、高精度仪器分析室、数据处理报告室、教师研究室、教学实验室等,具备了进行高等人才培养及科学研究条件。常年承担着各个专业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进修生的培养工作,并对外受理药(毒)物鉴定的工作,并承担对外受理药(毒)物鉴定的工作,同时具备进行国家级科学研究的条件?;队D谕庥兄居诜ㄒ蕉疚锓治鼋萄?、科研的学者加盟我室,共创教学科研新局面。



组织胚胎学与神经生物学教研室

 

发布时间:2016-06-03      作者:学院办公室      审核:      编辑:      点击:2871
组织胚胎学与神经生物学教研室是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主要科室之一,现有在编教师12名,其中教授5名、副教授2名、副研究员1名、讲师4名、工人1名。另有特聘教授1名。
本室每年承担研究生、留学生、四~八年制本科生、进修生等不同层次、不同院系、不同专业的教学任务,年总学时约1500多学时??栌?ldquo;组织学与胚胎学”、“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医学发育生物学”、“神经生物学”、“实用组织学”、“医学教育法”、“人体胚胎探谜”、“健康与美容”、“人体生物钟揭秘”、 “生物钟与健康” 等课程。我室一贯重视人才培养,强调教书育人,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先后承担了多项四川省、CMB基金和校级教改课题,获得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2项,校、院级优秀教学成果奖7项。“组织学与胚胎学”1994年被评为“四川省教委重点课程”,2004年被评为“四川省精品课程”,2013年被评为“四川省省级资源共享课和四川大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2016年被评为“教育部留学生英语品牌课程”。本室1995年被卫生部授予《三育人先进集体》称号,近几年来连续被评为院级先进集体。
本室十分重视研究生培养,系硕士点、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现有博士导师1人,兼职博士导师1人,硕士导师3人,每年均承担硕士、博士研究生培养任务。已培养硕士生70余名,博士生20余名。
本室科学研究的重点在神经生物学,特别是脊髓损伤与修复、神经内分泌学、神经免疫学等领域。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8项,国家教委博士点基金4项,教育部国际合作基金2项,85攻关课题1项,CMB基金5项,省级基金8项,校院基金11项,协作课题多项,共获基金400多万元,美元1.75万元。发表科研论文200余篇,主编出版了14部有影响的学术专著。1986年获四川省卫生厅科技进步四等奖,1996年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996年获成都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999年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目前我室科研的主要研究方向有:“神经变性与损伤的细胞和分子机制”、“神经免疫调节”、“神经系统损伤与代谢性疾病”等。
本室拥有神经生物学开放实验室,四川大学特聘教授王廷华博士任主任。拥有组织化学、细胞培养、分子生物学三大公共实验平台。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法医学     专业代码:100105     门类/类别:医学     学科/类别:基础医学

专业介绍

山西医科大学为例:法医学学科简介(山西医科大学)  
 学科名称和代码
法医学(学科代码100105)
二、学科带头人简介
王英元,男,1958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山西医科大学法医学院院长,司法鉴定中心主任,校青年学科带头人,山西省青年学科带头人。中华医学会法医学分会常务理事。中国法医学会理事,中国法医学会法医病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吨泄ㄒ窖г又尽犯敝鞅?、《法医学杂志》、《山西医科大学学报》编委。山西省高级法院法医学顾问,山西省人民检察院特聘专家。
三、学科研究方向简介
1、损伤病理学和猝死病理学方向: 该研究方向主要从事损伤病理学和猝死病理学的研究,损伤后的死因诊断、损伤时间推断及猝死死因诊断上形成了技术先进、实用性强的特色,达国内领先水平。
2、人类DNA遗传多态性和真核细胞表观遗传因素的法医学应用方向:该研究方向主要从事类遗传标记的法医学应用研究,在STR的法医学应用和骨髓移植监测方面水平较高。
3、体内外毒物分析和毒物动力学法医学应用方向:该研究方向主要从事体内外毒物检测研究,在体内外毒物快速检测、毒物动力学的法医学应用和麻醉意外的法医学鉴定研究方面达国内领先水平。
四、近几年所取得的主要成绩
山西医科大学法医学专业1980年招收本科生,1983年成立专业,1992年取得法医学硕士学位授予权,2001年成立法医学院和山西医科大学司法鉴定中心,2001年评为山西省教育厅重点建设学科,2003年取得法医学博士学位授予权,2004年招收博士生。建成法医亲子鉴定实验室、法医毒物学实验室、法医免疫组化实验室、法医细胞生物学实验室和法医尸体解剖室各1个。法医亲子鉴定实验室2004年通过国家实验室能力验证计划考试。已培养硕士生19名,在校硕士研究生39名,博士生2名。目前承担省部级科研项目12 项。6人担任法医学会专业委员会委员,共发表科研论文200余篇,5人参加全国统编教材编写。

专业点分布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河北医科大学 山西医科大学 内蒙古医科大学 大连医科大学 中国医科大学 锦州医科大学 延边大学 吉林大学 北华大学 佳木斯大学 海军军医大学 复旦大学 苏州大学 徐州医科大学 温州医科大学 浙江大学 皖南医学院 福建医科大学 滨州医学院 郑州大学 河南科技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南方医科大学 中山大学 汕头大学 海南医学院 重庆医科大学 四川大学 遵义医学院 贵州医科大学 大理大学 昆明医科大学 空军军医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青海大学 新疆医科大学

专业院校排名

1001 基础医学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43 所,本次参评38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78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01 北京大学 A+
2 10023 北京协和医学院 A+
3 10246 复旦大学 A
4 10248 上海交通大学 A-
5 10335 浙江大学 A-
6 10558 中山大学 A-
7 90030 第二军医大学 A-
8 10062 天津医科大学 B+
9 10285 苏州大学 B+
10 10312 南京医科大学 B+
11 10422 山东大学 B+
12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 B+
13 10533 中南大学 B+
14 10610 四川大学 B+
15 12121 南方医科大学 B+
16 10025 首都医科大学 B
17 10159 中国医科大学 B
18 10161 大连医科大学 B
19 10183 吉林大学 B
20 10247 同济大学 B
21 10486 武汉大学 B
22 10698 西安交通大学 B
23 90032 第四军医大学 B
24 10055 南开大学 B-
25 10089 河北医科大学 B-
26 10226 哈尔滨医科大学 B-
27 10304 南通大学 B-
28 10459 郑州大学 B-
29 10559 暨南大学 B-
30 10631 重庆医科大学 B-
31 10730 兰州大学 B-
32 10313 徐州医科大学 C+
33 10366 安徽医科大学 C+
34 10384 厦门大学 C+
35 10403 南昌大学 C+
36 10555 南华大学 C+
37 10598 广西医科大学 C+
38 10660 贵州医科大学 C+
39 11065 青岛大学 C+
40 10114 山西医科大学 C
41 10472 新乡医学院 C
42 10560 汕头大学 C
43 10570 广州医科大学 C
44 10678 昆明医科大学 C
45 10752 宁夏医科大学 C
46 10759 石河子大学 C
47 10081 华北理工大学 C-
48 10160 锦州医科大学 C-
49 10299 江苏大学 C-
50 10343 温州医科大学 C-
51 10367 蚌埠医学院 C-
52 10542 湖南师范大学 C-
53 10601 桂林医学院 C-
54 10760 新疆医科大学 C-

法医学研究生考试科目:
中山大学法医学的考试科目:
初试:(1)101思想政治理论(2)201英语一(3)306西医综合
复试:
方向(01、04、05):F5005法医病理学
方向(02):F5005法医病理学或F5011人体解剖学
方向(03、06):F5006法医物证学
方向(07):F5008法医精神病学
参考书:学校没有公布,同学们总结出来的:
第七版教材: 生理学病理学生物化学 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
辅导书: 贺银成全套+北医绿皮书+北医黄皮书 
 
法医学考研参考书:
中山大学法医学参考书目
100105 法医学。方向如下:
01猝死的分子病理学与细胞电生理学02颅脑损伤的发生机制03法医DNA多态性分析
04心性猝死、药物过敏的法医学研究05法医神经病理学与法医血清生化学06法医物证学
07法医精神病学与法医临床学
考试科目:
初试:(1)101思想政治理论(2)201英语一(3)306西医综合
复试:
方向(01、04、05):F5005法医病理学
方向(02):F5005法医病理学或F5011人体解剖学
方向(03、06):F5006法医物证学
方向(07):F5008法医精神病学
参考书:学校没有公布,同学们总结出来的:
第七版教材: 生理学病理学生物化学 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
辅导书: 贺银成全套+北医绿皮书+北医黄皮书
 
法医学研究生就业去向:
法医专业的就业是很灵活的,除了可以在公安、政法机关从事法医学检案鉴定工作外,非政法机关的司法鉴定中心等机构也是法医专业学子们的理想去处。如果不想成为法医,可以到一般医疗机构去锻炼一段时间后再回归法医职位,因为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工作岗位对于法医专业毕业生来说都是能够胜任的。
主要就业去向:
1、公安,司法部门,法医在公安部门是一个技术类的职业,可能对人接触的少,但是很有权威性。
2、各大高校和科研院校从事教学和科研。
法医学相关职位
医疗核赔岗,人伤跟踪岗,医疗查勘定损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