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生招生

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生招生专业

专业课资料

曲阜师范大学优惠价原价选择
加入购物车立即购买
曲阜师范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21/22考研群,请加入】

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生招生是一个不错的学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 文学院是学校里比较好的一个院系,请各位准备报考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注意,该院系有以上多个专业在招生研究生,欢迎各位同学报考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生招生。

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生招生
课程与教学论(语文)专业
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学科简介
文学院于 2001 年开始招收教育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方向)硕士研究生,是山东
省较早招收教育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方向)硕士研究生的院系之一。经过多年建设,
在语文教育基础理论研究、中国语文教育发展史研究、语文课程与 教学改革研究等方
面积累丰富并逐步形成特色。教学研究力量日益壮大,形成由教授、副教授、讲师组成
的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二、培养目标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思想,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能够从事高师语文教学论相关课程教学和基础教育语文教学
与研究的专门人才。
1.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热爱祖国,
遵纪守法,具有严谨、求实、创新的科学作风和良好的学术道德,诚信公正,有社会责
任感。
2.掌握本学科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继续学习、更新知识的能力。
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思路、方法和专业技能,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独立从事教学、科
研工作的能力。
3.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专业文献、撰写论文,具有一定的听、说能力。
4.身心健康。
三、研究方向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四、招生对象
中国语言文学或相近学科的本科毕业生及具有同等学力者。
五、学习年限
学习年限一般为 3 年,学习年限按学制顺延最长不超过 1 年。
六、课程设置
2
研究生的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纬谭盅豢危ü惭豢?、专业学位课)、选修
课、其他课、实践类课程四部分。学位课程 70 分及格,其余 60 分及格。为便于评估与
检查,学位课和选修课的考核采用百分制。
硕士生在规定的学习期限内所修总学分不少于 34 学分。其中,学位课为 20 学分(公
共学位课 8 学分、专业学位课 12 学分),选修课为 12 学分,其他课(学术活动)为 2
学分。2.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可灵活多样,倡导实行讲授与研讨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研讨方式
在促进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中的作用。
3.课程考核
课程学习必须通过考核,成绩合格方可获得学分??己艘钥纬搪畚男问浇锌疾?,
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价,注重引导和促进硕士生进行自主学习和研究。
4.课程安排
公共学位课由研究生处统一安排授课时间。专业学位课和选修课由文学院根据《文
学院教学管理办法》和课程的内在联系、系统性和衔接性灵活安排,并保证各个学期的
课程量相对均衡,但在第一学年完成课程学习。
七、培养方式
1. 采取导师负责制和专业指导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
采用导师个人指导与集体培养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在充分发挥导师主观能动性的同
时,注重发挥集体智慧,拓宽硕士生的学术视野;充分发挥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主导
作用,引导和促进研究生的自主和个性化发展。
2.基本文献阅读能力考核
4
各方向硕士研究生均应该掌握其研究领域涉及的基本文献 10 本(即参考书目中列
出的各方向“必读书目”),并在中期考核前进行考核:考核通过,方有资格参加中期考
核;考核不通过,没有资格参加中期考核。在规定培养期限内,学院为学生提供数次基
本文献阅读能力考核机会。
3. 中期考核
研究生中期考核在研究生课程学习基本结束后,以研究生的培养计划为依据,对研
究生的思想政治表现、基础理论、专业知识的掌握和科研能力等方面进行的一次综合考
核,按照《曲阜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中期考核暂行办法》有关规定执行??己瞬缓细裾?/div>
不能进入论文写作阶段。
八、实践活动
硕士生培养应重视实践教育。根据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类型的特点,合理安排实践
教育活动,力求实践教育贯通课内与课外各种教育活动。在注重课外实践的同时,要特
别注意发挥课堂教学的实践教育功能,在课堂教学中更多地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学会
处理复杂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九、学术活动
研究生在学习期间听取学术讲座不少于 15 次,并填写参加学术报告/讲座登记表,
记 1 学分;结合自己的科学研究情况在本科生、研究生或教师范围内作学术综述或开题
报告,记 1 学分。
鼓励研究生在校期间参加科研项目的研究和发表学术论文,并把研究生在校期间是
否发表与学位论文有关的学术论文作为评奖评优和评价研究生科研能力、学位论文水平
的重要依据。在学位论文外送评审前,需在省级及以上学术期刊至少发表 1 篇以第一作
者且署名单位为“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的学术论文。
十、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工作应注重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硕士学位论文应注重
实证研究。
学位论文工作一般包括以下几个主要环节:研究计划、开题报告、论文进展报告、
预答辩和论文盲审与论文答辩等。
1.研究计划
硕士生应在导师指导下,尽早初拟论文选题范围,并在入学后一学期内制定研究计
划,提交学院备案。
5
2.论文开题报告
硕士生一般应于第三学期完成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的审查应重点考查硕士生的文献收集、整理、综述能力和研究设计能力。
3.论文进展报告
硕士生在撰写论文过程中,应定期向导师作进展报告,并在导师的指导下不断完善
论文。
4.预答辩
硕士学位论文实行预答辩制度,预答辩最晚要在论文盲审的一周前进行。具体程序
按照学校有关规定进行。
5.论文盲审与答辩
硕士生学位论文必须由导师认可,并经过专家盲审认定合格后,方可进行答辩。
论文答辩应从论文选题与综述、研究设计、论文的逻辑性和规范性、工作量等方面
重点考查论文是否使硕士生受到了系统、完整的研究训练。
论文答辩未通过者,应修改论文,并再次申请答辩,两次答辩的时间间隔不得少于
半年。答辩的具体要求详见《曲阜师范大学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
十一、参考书目及相关重要学术期刊
1.必读书目(10 本)
1.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 年。
2-4.李泽厚、刘刚纪:《中国美学史》(3 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年。
5.顾黄初、顾振彪:《语文课程与教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年。
6.倪文锦、欧阳汝颖:《语文教育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年。
7.阎立钦:《语文教育学引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年。
8.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年。
9.周庆元:《语文教育研究概论》,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 年。
10.董菊初:《语文教育研究方法学》,语文出版社,1998 年。
2.重要学术期刊
《教育研究》《课程·教材·教法》《中国教育学刊》《语文教学通讯》《中学语文教
学》《语文建设》《语文学习》《中学语文教与学》(人大复印资料)
十二、同等学力或跨专业考入的研究生应补修的大学本科主干课程
跨专业或以同等学力考取的硕士研究生,应补修本专业本科主干课程不少于 2 门。
补修课程通过随本科生听课方式进行,考核并记录成绩,但不计学分。所有课程学习一
6
般应在入学后一年内完成。
补修备选课程:
文学理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史。
十三、教学大纲(略)
汉语言文学专业(非师范)培养方案
专业英文名:Chinese Language & Literature
专业代码:050101
方案制定负责人:夏静 方案编写执笔:刘善涛
汉语言文学专业设置在曲阜校区文学学院,1956 年始设,是文学学科门类
中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类中的本科专业。
一、培养目标与要求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汉语言文学基础,熟悉汉语及中国文学的基础知识,
具有较强的审美能力、中文表达能力,具有初步的语言文学研究能力,具有一
定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具有在文化、教育、出版、传媒机构以及政府机关等企
事业部门从事与汉语言文字运用相关工作的能力,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与人文
情怀、坚实学科专业基础与卓越创新创业能力、深厚传统文化底蕴与宽广国际
视野的高素质人才。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汉语言文学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接受人文社会科
学及相关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审美鉴赏、创造性思维、从事本学科领域科研
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社会实践诸方面的基本能力。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
如下:
1.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汉语言文学的基础理论,培育良好的思想
品德和职业道德,培养团结协作能力和敬业精神,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
2.掌握汉语言文学学科的基本知识,具备处理古今语言文字材料的能力、
解析古今文学作品的能力及写作能力;
3.了解汉语言文学学科的新发展,掌握资料收集、文献检索、社会调查、
论文写作等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拓宽专业视野,提高专业水平,富有开创精
神;
- 2 -
4.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
力,培养文化创新意识,增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完善人格修养,关心国家命运,自觉把个人理想和国家梦想、个人价值与国家
发展结合起来;
5.了解本专业及相关专业各学科学术发展的历史,具有一定的社会科学和
自然科学素养,逐步学会在学科交叉的前提下,开辟新的领域;
6.有健康的身体素质和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热心为社会服务;
7.掌握一门外语。
二、学制与学分
(一)学制
标准学制 4 年。实行弹性修读年限,弹性区间为 3~8 年。
(二)学分
总学分为 160 学分。国(境)外留学生可免修除公共体育系列课程之外的
通识必修课程及其相应的实践教学环节。
三、主干学科、核心课程与主要专业实验
(一)主干学科
中国语言文学。
(二)核心课程
本专业的主干课程有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文学理论、创意写作、语言学
概论、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外国文学史等。
四、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一)人文素养提升课程
“汉字规范训练”是立足于中国语言文学专业,选取中国古代、现代名家
字帖,指导汉字音形训练、字帖临摹,旨在提升学生规范使用汉字能力的专业
实践教学课程。本课程设置在第 2 学期,共 9 周,每周 2 课时。
“普通话训练”是立足于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对汉语普通话进行系统讲授,
- 3 -
并对学生的普通话表达加以训练,旨在提升学生使用国家通用语言能力,并在
表演表达中加以发挥应用的专业实践教学课程。本课程设置在第 3 学期,共 9
周,每周 2 课时。
“中华经典诵读”是立足于中国语言文学专业,选取若干中华经典,指导
朗诵、吟唱,旨在提升学生诵读能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专业实践教学
课程。本课程设置在第 3 学期,共 9 周,每周 2 课时。
“古代诗词鉴赏与写作”是立足于中国语言文学专业,选取经典诗词加以
鉴赏,并按照古诗词格律进行创作,旨在提升学生品鉴古诗词的能力和诗词习
作的能力,扩展学生专业发展的空间的专业实践教学课程。本课程设置在第 4
学期,共 9 周,每周 2 课时。
“教学模拟与点评”是立足于中国语言文学专业,选取中小学语文教材为
教学训练的对象,训练学生的教案写作、课件制作与课堂讲授能力的专业实践
教学课程。本课程设置在第 5 学期,共 9 周,每周 2 课时。
(二)课程论文
课程论文是在学习专业课的过程中所进行的实践教学活动,一般依托所学
习的某一门课程进行,在第 5 学期安排 1 篇,完成并符合要求,共 2 学分,若
已发表与专业培养相关的省级以上学术论文可免修。
(三)专业见习
专业见习是在学习本专业课程的过程中,所进行的专业见习活动,是对所
学习的专业理论知识进行实际考察学习,以培养、锻炼专业技能及实践能力。
一般安排在第 5 学期进行,用时 4 周,计 2 学分。
(四)专业实习
专业实习是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目的是全面培养、提升学生的实际工作
能力。一般安排在第 6 学期进行,用时 18 周,完成并符合要求,计 10 学分。
(五)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是学程即将结束时,检查学生学习成效,培养工作能力和科研能
- 4 -
力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原则上安排在第 7、8 学期进行,并于第 8 学期完成
答辩工作,用时 8 周。完成并符合要求,计 6 学分,若发表与专业培养相关的
北大核心论文也可免修。
五、毕业与学位授予
(一)毕业
修满本专业要求的学分,通过毕业资格审查即可毕业。
(二)学位
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经学校学位委员会审议,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培养方案
Literature of Theatre Film & Television
专业代码:130304
方案制定负责人:夏静 方案编写执笔:刘善涛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设置在曲阜校区文学院,2010 年始设,是艺术学
学科门类中戏剧与影视学类中的本科专业。
一、培养目标与要求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为依托,彰显理论性、人文
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特色,培养具备扎实的汉语言文学基础、系统的戏
剧影视学创作基本理论及剧本创作和编导技巧的能力,具有在文化馆
站、中小学、戏剧演出团体、影视制作播出机构、文教广电等企事业单
位从事创作、研究、教学等工作的能力,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与人文情
怀、坚实学科专业基础与卓越创新创业能力、深厚传统文化底蕴与宽广
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各类文体写作及剧本创作,接受影视戏剧艺术
创意和剧本写作及中国语言文学方面的系统训练,掌握文学与影视和戏
剧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从事编剧及文体创作的能力,了解不同文类
的文体特征,具有话剧剧本、电影剧本、电视剧剧本的写作能力。应获
得的知识和能力如下:
1.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汉语言文学的基础理论,培育良好
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培养团结协作能力和敬业精神,具有较强的社
会责任感;
2.掌握汉语言文学学科的基本知识,具备处理古今语言文字材料的
2
能力、解析古今文学作品的能力及写作能力;
3.掌握戏剧影视文学创作的基本知识与基础理论,熟悉我国的文艺、
宣传、出版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戏剧、影视理论和创作的现状与
发展动态,引领时代的文化方向;
4.掌握戏剧影视剧本创作的基本方法与技巧,熟悉影视拍摄;具有
戏剧影视理论研究和理论批评的能力;
5.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主学习和
探究能力,培养文化创新意识,增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
感和使命感。完善人格修养,关心国家命运,自觉把个人理想和国家梦
想、个人价值与国家发展结合起来;
6.有健康的身体素质和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热心为社会服务;
7.掌握一门外语。
二、学制与学分
(一)学制
标准学制 4 年。实行弹性修读年限,弹性区间为 3~8 年。
(二)学分
总学分为 160 学分。国(境)外留学生可免修除公共体育系列课程
之外的通识必修课程及其相应的实践教学环节。
三、主干学科、核心课程与主要专业实验
(一)主干学科
戏剧影视学、中国语言文学。
(二)核心课程
本专业的核心课程有影视艺术概论、中外戏剧史、中外电影史、中
国戏曲史、戏剧编剧理论与写作、影视编剧理论与写作、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史、文学理论等。
3
(三)主要专业实训
戏剧影视剧本创作、短片制作、戏剧影视评论等。
四、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一)人文素养提升课程
“汉字规范训练”是立足于中国语言文学专业,选取中国古代、现
代名家字帖,指导汉字音形训练、字帖临摹,旨在提升学生规范使用汉
字能力的专业实践教学课程。本课程设置在第 2 学期,共 9 周,每周 2
课时。
“普通话训练”是立足于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对汉语普通话进行系
统讲授,并对学生的普通话表达加以训练,旨在提升学生使用国家通用
语言能力,并在表演表达中加以发挥应用的专业实践教学课程。本课程
设置在第 3 学期,共 9 周,每周 2 课时。
“中华经典诵读”是立足于中国语言文学专业,选取若干中华经典,
指导朗诵、吟唱,旨在提升学生诵读能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专
业实践教学课程。本课程设置在第 3 学期,共 9 周,每周 2 课时。
“古代诗词鉴赏与写作”是立足于中国语言文学专业,选取经典诗
词加以鉴赏,并按照古诗词格律进行创作,旨在提升学生品鉴古诗词的
能力和诗词习作的能力,扩展学生专业发展的空间的专业实践教学课
程。本课程设置在第 4 学期,共 9 周,每周 2 课时。
“教学模拟与点评”是立足于中国语言文学专业,选取中小学语文
教材为教学训练的对象,训练学生的教案写作、课件制作与课堂讲授能
力的专业实践教学课程。本课程设置在第 5 学期,共 9 周,每周 2 课时。
(二)戏剧影视评论
戏剧影视评论是在学习专业课的过程中所进行的实践教学活动,一
般依托所学习的某一门课程进行,在第 5 学期安排 1 篇,要求写一篇与
4
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增强学生的理论素养,共 2 学分,若已发表与专
业培养相关的省级以上学术论文可免修。
(三)戏剧影视创作
戏剧影视创作是在学习专业课的过程中所进行的实践教学活动,在
第 6 学期安排 1 篇,要求创作一篇与专业相关的剧本、策划,增强学生
的实践能力,共 2 学分,若已发表、签约、获省级以上奖励的相关剧本
或策划可免修。
(四)专业见习(实训)
专业见习(实训)是在学习戏剧影视文学专业课程的过程中,所进
行的见习(实训)活动,旨在通过实践运用所学的戏剧编创、影视理论
及制作等专业知识,以培养、提升专业技能及实践能力。一般安排在第
5 学期进行,用时 4 周,计 2 学分。
(四)专业实习
专业实习是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目的是全面培养、提升学生的实
际工作能力。一般安排在第 6 学期进行,用时 10 周,完成并符合要求,
计 10 学分。
(五)毕业论文(设计)
毕业论文(设计)是学程即将结束时,检查学生学习成效,培养工
作能力、创作能力和科研能力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原则上安排在第 7、
8 学期进行,并于第 8 学期完成答辩工作,用时 8 周。完成并符合要求,
计 6 学分。若发表、签约、获部级以上奖励的相关剧本或策划可免修;
发表与专业培养相关的北大核心论文也可免修。
五、毕业与学位授予
(一)毕业
修满本专业要求的学分,通过毕业资格审查即可毕业。
5
(二)学位
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经学校学位委员会审议,授予艺术学学士学
位。
师资队伍
 
发布日期:2017-09-16 作者: 来源: 点击:49729
?文艺学学科:
?冯萌萌  胡庆龄  霍俊国  孔帅  李波  马兆杰  孟凡生  夏静  袁梅  章辉  张明  周维山
 
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
?郭玉华  康长福  李钧  李杰俊  刘聪  田广文  杨新刚  张伯存  张梅  张瑞英  张文娟  赵华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
?曹春茹  胡明华  刘炳范  刘海萌  刘嵘  王敏  张莉  路庆帅
 
?语言学学科:
?李彦苓  邵红艳  邢慎宝 
?王群  王翰颖  张建勇  张诒三
?杜兆金  李建校  刘金文  刘善涛  李相霖  秦海燕
 
?中国古典文献学学科:
?陈锦春  丁延峰  刘航  孙海桥  王长红  岳书法
 
?中国古代文学学科:
?曹志平  段宁  郭慧  何红梅  李冬红  李晓红  刘相雨  任明华  孙刚  王斌  王敏  吴建国  徐雪辉  杨峰
 
?教学法:
?陈思  姜良存  雷传平  钱加清  王永辉  周春波
地址:山东省曲阜市静轩西路57号    邮政编码:273165  电话:0537-4458326
文学院简介
 
发布日期:2017-09-23 作者: 来源: 点击:9417
 
 
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简介
 
 
 
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是国家一流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单位和山东省一流学科中国语言文学建设单位。文学院成立于1955年,是曲阜师范大学建置最早的教学单位,1956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80年开始招收硕士生,是我国首批招收研究生的单位。2003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05年增列为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2007年被评定为首批国家级特色专业,2009年获准设立博士后流动站,2011年中国语言文学学科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一级学科博士点。2018年中国语言文学学科获批山东省一流学科。2019年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序中,我院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排名第52位,位居全国前29%。目前,文学院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古典学研究中心、东亚文化研究中心、文化创意与文化产业研究中心、莫言研究中心、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原初孔学与论语汇读研究中心等7个研究中心,有高级智库1个(运河智库),有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戏剧影视文学(艺术类)3个本科专业,招收语言学、文艺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语文课程教学论等多个二级学科硕士研究生,招收教育学专业硕士以及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博士、硕士,同时可在多个二级学科招收博士研究生。
 
曲阜师范大学中文系被评为山东省高校重点系科,中国古代文学学科、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汉语国际教育学科等被评为山东省重点学科、山东省强化建设和特色重点学科等。一大批专门从事美学、文艺学、语言学、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以及儒家文献整理和经学研究的专家学者汇聚于此,形成了一支实力雄厚、优势集成、结构合理的教学科研队伍。目前,文学院有教职工78人,其中教授17人(入选国家“万人计划”1人,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国家社科基金评委1人,山东省突共专家2人),副教授20人,博士64余人,博士生导师22人,硕士生导师59人。
 
近年来,我院教师承担国家社科基金(含重点课题、一般课题、后期资助、艺术课题等)、国家重点出版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项目、全国古籍整理项目50余项。发表论文900余篇,出版专著(译著)73部,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55项,其中,夏静教授的研究成果《文学话语形态研究》、特聘教授丁延峰的研究成果《海源阁藏书研究》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文学院始终保持开放的学术姿态,举办“语言的认知神经机制研究国际研讨会”国际学术研讨会、“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的第35届年会”、“中国传统文化(齐鲁文化)与当代文学创作学术论坛”、“2018孔孟之乡文化产业创新论坛”、“中国文心雕龙学会第15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等数十次国内外学术会议,广泛进行交流。举办“文学前沿”系列讲座,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前来讲学和学术交流,成为文学院对外学术文化交流的品牌窗口,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重要影响。
 
文学院积极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服务地方。与齐鲁晚报、济宁市文化产业协会共同发起成立“运河智库”,积极对接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地方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建言献策;成立“文化创意与文化产业研究中心”、“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等,对周边地区的国家级、省级“非遗”进行整理研究等,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刘新生,男,教授,1958年生,山东昌乐人,文学硕士,现任曲阜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本学科教授,硕士生导师,兼任信息传播学院影视艺术方向硕士生导师;出版《二十世纪影视艺术流变》、《中国悲剧小说初论》、《影视艺术》等著作5部,发表论文50余篇;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项,主持国家社科重点项目1项(在研)、教育部社科一般项目1项(在研)、国家体育总局项目1项(在研)、山东省社科项目2项(已结项)。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钱加清,男,1964年4月生,山东博山人,曲阜师范大学教授、文学院副院长,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

  兼职山东省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全国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全国语文学习科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 在《课程·教材·教法》等刊物发表论文80余篇,多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出版《语文教学艺术论》、《语文教学论要》、《语文教育求索》、《营构与创造——语文教学策略论》(二人合著)、《语文教育新视角》(三人合著)等著作,主持编写《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等教材。独立或合作获得山东省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山东省优秀教学成果奖、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多项奖励,并多次获得学校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师、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等荣誉称号。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刘炳范(1963年),男,山东招远人。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外国文学教研室主任、教授、文学博士(吉林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带头人,学校“161人才工程”第2层次人员,硕士生导师。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通讯评委,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评委。曾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山东省社科规划等省部级以上项目6项,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奖6项(获得第十六次、第十七次、第十八次、第十九次、第二十三次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获得山东省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出版著作5部,发表论文80余篇,发表小说、剧本若干。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添加曲阜师范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曲阜师范大学考研分数线、曲阜师范大学报录比、曲阜师范大学考研群、曲阜师范大学学姐微信、曲阜师范大学考研真题、曲阜师范大学专业目录、曲阜师范大学排名、曲阜师范大学保研、曲阜师范大学公众号、曲阜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曲阜师范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曲阜师范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之家公众号

曲阜师范大学研究生学姐微信


加学姐微信,获免费答疑,进考研群
曲阜师范大学考研网由曲阜师范大学研究生维护,发布最新的曲阜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还提供曲阜师范大学研究生1对1辅导和考研真题等服务,有问题请加微信沟通。
im钱包如何取消等待打包-下载imtoken钱包-imtoken怎么找回原来的币-imtoken钱包怎么取消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