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师范大学考研网

东北师范大学环境科学考研

东北师范大学环境科学考研

相关专业

东北师范大学优惠价原价选择
加入购物车立即购买
Add 东北师范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答疑,送资源

因为东北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专业研究生数量有限,愿意做考研辅导的数量不确定,请加我们顾问的微信进行咨询和确认,抢先预订研究生,以免错失研究生辅导机会。

东北师范大学是一个不错的学校,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请各位准备报考东北师范大学环境科学考研的同学注意: 东北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研究生录取分数线(或称考研分数线)的数据。因为每年都有不少人报考东北师范大学环境科学考研,竞争激烈,所以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东北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研究生的考研人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 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另外考研派也会为大家东北师范大学环境科学考研的参考书目、考研大纲、研究生招生咨询电话等联系方式。希望你考取东北师范大学 环境科学专业研究生,考研是个孤独的事情,需要耐得住寂寞,祝愿各位考研的学生好好复习备考,来年上个985/211,实现自己的名校研究生梦想。

东北师范大学环境科学考研
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简介
  历史沿革
  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成立了于1996年,其前身为地理系和环境科学系。地理系建立于1949年,最初为东北师范大学史地系的一部分,也是新中国在东北根据地最早建立的地理系?;肪晨蒲党闪⒂?986年,其前身是1978年建立的东北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是我国高校中最早创办的培养从事环境科学研究、教学和环境?;と瞬诺幕刂?。
  机构设置
  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设地理系、环境科学系、东北亚地理研究所、环境科学研究所、泥炭沼泽研究所、城乡规划研究设计院等教学和研究单位。地理系设有人文地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自然地理、地理信息系统、湿地等五个教研室;环境科学系设有环境科学、环境生态学、环境工程三个教研室。2002年学校成立“东北师范大学中国东北研究院”挂靠在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2002年,经国家环保总局批准,在学院设立国家环境?;?“湿地生态与植被修复重点实验室”。
  师资队伍
  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员119人(其中专任教师89人),其中教授38人(博士生导师18人)、副教授23人、讲师17人、助教10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32人,具有硕士学位36人。学院聘请了两位校外教授为 “特聘教授”,其中一位是中国科学院院士。
  教学条件
  经过多年建设及重大研究课题的开展,我院教学条件不断改善。现有多媒体教室,自然地理(地质、生物、土壤、气象)实验室、傅科摆演示室、气象观测与实验站、区域开发信息工程实验室、地理信息系统实验室、环境科学实验室、生态学实验室、环境工程实验室以及计算机房、岩石、土壤标本长廊等设施。学院图书资料室拥有中外藏书5 万余册,中文期刊 245 种,外文期刊 42 种。学院用于数字模拟的软硬件设备已经达到了国内比较先进的水平。最近又完成了功能强大的专业图书信息网页和教学楼内的局域网。
  人才培养
  近五年来学院为中等学校、大专院校、科研机构、政府职能部门及企事业单位输送博士、硕士毕业研究生355人、本科毕业生1058人。2004年上半年,学院有在读博士研究生122人,硕士研究生248人,本科生738人。
  学科建设
  研究生教育有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与地理信息系统,区域经济学,环境科学,环境工程,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土地资源管理九个硕士点;地理科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和区域经济学、环境科学两个博士点;建有地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对外合作交流
  广泛地开展对外学术交流是学院长期坚持的方针。近年来对外学术交流不断发展。与俄罗斯、日本、德国、瑞典、白俄罗斯、韩国、朝鲜、蒙古、芬兰等国家和地区的有关科研部门、大学建立了长期的学术交流和科学研究的合作关系。
  本科专业
  地理科学专业为师范专业,主要培养具有一定科研能力的地理教育工作和地理工作者??枳酆献匀坏乩硌?、气象与气候学、人文地理学、区域经济地理学、区域自然地理、地图学、地理信息系统、实验地理学、城市地理学、生物地理学、地理教学论、中学地理教学设计等课程。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为非师范专业,主要培养从事城市规划、国土资源(土地)管理、区域规划等方向的专业技术人才和政府公务员??枳酆献匀坏乩硌?、城市地理学、经济学原理、城市规划原理、区域分析与规划、中国经济地理、世界经济地理、旅游地理学、计算机制图、建筑学基础、城市地理信息系统、村镇规划等课程。
  环境科学专业为非师范专业,主要培养环境监测、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质量评价及环境污染控制等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杌肪逞?、生态学、环境化学、环境地理学、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工程学、环境管理学、环境信息系统、环境经济学、水、大气、噪声污染控制工程等课程。
  生态学专业为非师范专业,主要培养生态监测与评价、生态工程与生态系统恢复、生物多样性?;?、城市生态建设等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杌肪逞?、生态学、环境毒理学、生理生态学、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环境生物技术、生态监测与评价、生态工程学、污染生态学、城市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等课程。
  地理信息系统专业为非师范专业,主要培养应用数字技术从事城市、交通通讯、国土、自然资源、环境?;び爰嗖獾裙ぷ鞯墓芾碛虢ㄉ枞瞬???璧厍蛐畔⒖蒲?、程序设计语言、计算机软件基础、数据库原理与应用、GPS原理与应用、GIS组件应用设计、遥感图像解译、遥感数字图像处理、GIS空间分析、GIS应用方法、遥感软件应用等课程。
    
环境科学硕士培养方案
(二级学科·环境科学083001)
一、培养目标
总体要求:面向国家环境?;び肟沙中⒄怪卮笮枨?,培养具有环境科学学科专业特色、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研究型、创新型高层次环境科学专门人才。
具体要求如下:
1.树立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具有良好的政治素养、敬业精神,遵守学术道德规范,品行优良,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较强的心理素质。
2.掌握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研究方法;了解国内外环境科学的进展与动向;能够在环境?;?、生态建设及防灾减灾相关领域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教学工作的能力和独立从事实际工作的专门技术水平;具有使用第一外国语进行国际交流的能力,能够熟练地阅读本学科的外文文献,并具有初步撰写外文科研论文的能力。
3.毕业生应在环境污染物安全评价、环境污染物毒性检测技术与方法、环境友好型高效催化剂的设计及应用、环境生物学、区域环境评价与规划、环境与灾害风险评估和防控等特色研究方向具有较强的从事科研与实际工作能力。
二、研究方向
1.环境化学
2.环境生物学
3.环境规划与灾害风险管理
三、学制与学分
基本学制为三年,最长修业年限为五年(含休学等)。
实行学分制,总学分不低于32学分。其中学科基础课不低于9学分,专业主干课不低于8学分,发展方向课不低于8学分。
允许学生提前毕业,但最低修业年限不得少于2.5年,提前毕业条件如下:
硕士期间正式发表SCI收录论文2篇或超学科平均影响因子SCI论文1篇。
四、培养方式
1.在硕士生培养过程中,应合理安排课程学习、论文工作和实践活动等各个环节。
(1)课程学习环节注重研究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硕士生可根据本人学习计划合理安排课程学习时间,在申请论文答辩前完成规定的全部学分。
(2)论文工作环节侧重于对硕士生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训练,培养硕士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制订论文研究计划,尽早进入论文研究状态。
(3)实践教育环节注重培养学生关注实践、立足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和提高的态度和能力。采取丰富多样的实践教育形式,将实践教育贯穿于硕士生培养全过程。
2.采用导师个人指导与集体培养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在充分发挥导师主观能动性的同时,发挥集体智慧,拓宽硕士生的学术视野;充分发挥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主导作用,同时努力体现“尊重的教育”理念,引导和促进研究生的自主和个性化发展。
提倡和鼓励各学科专业根据本学科专业特点,创新培养方式。
3.在学期间须以第一作者在国内外学术刊物(核心期刊)上发表与学位论文内容相关的论文1篇以上(含1篇)(公开发表或有正式录用通知),方可申请学位。具体要求参见《东北师范大学环境学院研究生管理细则》。
五、课程学习
1、课程设置

2.个人学习计划
充分发挥个人学习和研究计划在引导和促进硕士生自主学习和研究中的作用。硕士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制订个人学习与研究计划。个人学习与研究计划在入学后三个月内完成。
3.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
实行讲授与研讨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研讨方式在促进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中的作用。
课程学习必须通过考核,成绩合格方可获得学分。
学科基础课一般采取课堂闭/开卷方式进行期末考试考核;学科基础课、专业主干课、专业方向课采取读书报告、实验报告、调查报告、论文等多种方式进行过程考核,并采取撰写课程论文方式进行期末考试。
六、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工作注重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包括文献综述、开题报告、论文进展报告和论文评阅与答辩等。
1.开题报告及检查
开题报告一般在研二上学期(第三学期)初(10月底~11月初)进行??獗ǜ媲?-2周或更早,学生需主动将开题报告送至各自的导师修改至最终定稿。
开题报告要求以学院为单位,统一进行。要求系内所有研究生和具有硕士生指导资格的导师必须自始至终参加。
开题报告的基本要求遵循学校相关规定,报告时间不超过15分钟。以全体硕士生导师打分,取平均分,决定学生是否通过开题。对于开题报告不合格的研究生,要求限期修改并重新开题(约12月中旬)。硕士研究生准备开题报告的参考评分标准参见《东北师范大学环境学院研究生管理细则》。
2.中期检查
定于研二下学期期末,即第四学期期末进行中期检查。学院以导师组为单位(不得少于3人)统一组织检查研究生的课题完成情况,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和教授委员会进行抽查和督导。
结合开题报告、通过PPT汇报课题完成情况,汇报时间不超过10分钟。主要内容包括:研究内容总述;完成的内容、方法及比例;取得的成果和创新点;待解决的问题及方案;下一步计划及安排。
评审教师打分,平均成绩作为评奖评优的依据之一。中期检查的参考评分标准参见《东北师范大学环境学院研究生管理细则》。
3.毕业答辩
学位论文采取校外盲审方式进行,外审符合学校相关规定者允许参加毕业论文答辩。硕士研究生于研三下学期,按学校规定,以系为单位,统一进行硕士生的毕业答辩。硕士生在正式答辩前需以导师组为单位(不得少于3人)进行预答辩,预答辩通过后方可向学院提出正式答辩申请,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和教授委员会进行抽查和督导。毕业论文的答辩与学位申请工作依照《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与学位申请实施办法》(东师校发字[2014]73号)开展。
完成学位论文工作各环节,并通过论文答辩后记6学分。
七、文献阅读
研一学生需针对课题阅读30篇以上高水平参考文献,其中外文文献一半以上,并撰写相应的文献综述报告,上交学院,由学院组织教师进行评审。同时,至少在全院做一次公开的译文报告,或参加1次学院组织的“经典文献报告会”。对优秀的学生予以奖励,并做为研究生评奖评优的依据之一。
研一学生写文献综述报告的提纲建议如下:
研究背景及意义(重要性、科学价值、应用前景);国内外研究现状(基本概念及原理、研究状况评述、总结文献关于问题的描述及解决方案);参考文献(注意篇数、中英文比例、近3年发表文献的比例、SCI收录的比例)。
研究生必读的经典文献如下:
1. Rene P. Schwarzenbach et al., Environmental Organic Chemistry,A John Wiley&Sons, Inc., Publication, 2003.
2. Graham, John D. and Jennifer Kassalow Hartwell, The Greening of Industry: A Risk Management Approach. Ha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3. Rachel L. Carson,The Sea Aroud U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9.
4.Stephen J. De Mora, et al., Chemistry in the Marine Environment, 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 2000.
5. Takashi Asano et al., Water Reuse: Issues, Technologies, and Applications, Mc Graw-Hill Professional, 2007.
6. Environmental Biotechnology: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1996 .
7. Blaikie,P.T. et al. At Risk: Natural Hazards, People's Vulnerability, and Disasters. Routledge, London,1 994.
8. Linda Courtenary Botter and Donald A. Wilhite. From Disaster Response to Risk Management. Springer, 2007.
9. S mith, Keith and Petley, David. N. Environmental Hazards: Assessing Risk and Reducing Disaster (Fifth edtion). Routledge, 2012.
10. Sivanpillai, Ramesh. Bi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Hazards, Risks, and Disasters. Elsevier, 2015.
八、实践活动
重视实践教育在硕士生培养中的作用。根据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类型的特点,合理安排实践教育活动,力求实践教育贯通课内与课外各种教育活动。在注重课外实践的同时,要特别注意发挥课堂教学的实践教育功能,在课堂教学中更多地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学会处理复杂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学术报告制度
建立研究生定期做学术报告制度,以学院为单位组织“硕博论坛”,硕士研究生在修业年限内必须在学院内做1次公开学术报告,督促研究生及时汇报研究进展。把是否做过学术报告做为毕业资格审查的条件之一。对优秀的学生予以奖励,并做为研究生评奖评优的依据。
2.学术交流
鼓励研究生积极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并做海报或会议报告。硕士在读期间原则上需参加一次国内外学术会议。在会议上做报告者经费有学院支付
同时,学院定期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来院交流与合作,与其联合培养学生,扩大学生的学术视野,提升研究水平。
本培养方案自2017级硕士研究生开始实施。
环境科学与工程 [077600]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东北师范大学
招生年份:2021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环境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7]理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76]环境科学与工程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环境科学
02环境工程
03环境生态工程
招生人数: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01数学(环)
④810环境科学与工程概论
备  注: 不招同等学力和跨学科考生
复试科目:环境监测或水污染控制工程或环境生态学
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考研招生联系方式
东北师范大学以科学研究为强校之本,不断推动科学研究向高水平、有特色方向发展。学校形成了以生命科学、生态学、教育学、历史学等为代表的、在我国学术界有较高地位的优长学科,坚持教育创新,发展办学特色,提升教育质量,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师范大学。这是考研招生联系方式,欢迎报考~
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刘玉辉
85099994
Liuyh124@nenu.edu.cn
范久波
85099994
Fanjb162@nenu.edu.cn
环境科学与工程 [077600]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东北师范大学
招生年份:2020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环境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7]理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76]环境科学与工程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环境科学
02环境工程
03环境生态工程
招生人数: 33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
③601数学(环)
④814环境科学与工程概论
备  注: 01方向招12人,02方向招14人,03方向招7人
不招同等学力和跨学科考生
复试科目:环境监测或水污染控制工程或环境生态学
129 环境学院
077601 环境科学
初加 《现代环境科学导论》(第二版) 盛连喜等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1年
初试 《概率统计简明教程》 同济大学应用数学系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年
初试 《环境学》 左玉辉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年
初试 《线性代数》第四版 同济大学应用数学系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年
初试 《高等数学》(上、下册)第五版 同济大学应用数学系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年
加试 《环境监测》 奚旦立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年
复加 《环境生态学导论》(第二版) 盛连喜等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年
复试 《环境化学》 戴树桂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年
复试 《环境影响评价》 王宁、孙世军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3年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环境科学     专业代码:097101     门类/类别:农学     学科/类别:环境科学与工程
 
专业点分布
扬州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西华师范大学 新疆农业大学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环境科学     专业代码:077601     门类/类别:理学     学科/类别:环境科学与工程

专业点分布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北京建筑大学 大连海洋大学 吉林农业大学 江苏大学 江西理工大学 河南师范大学 长江大学 湖南农业大学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专业院校排名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60 所,本次参评57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155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03 清华大学 A+
2 10213 哈尔滨工业大学 A+
3 10247 同济大学 A+
4 10001 北京大学 A
5 10027 北京师范大学 A
6 10284 南京大学 A
7 10335 浙江大学 A
8 10005 北京工业大学 A-
9 10055 南开大学 A-
10 10056 天津大学 A-
11 10141 大连理工大学 A-
12 10248 上海交通大学 A-
13 10294 河海大学 A-
14 1035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A-
15 10561 华南理工大学 A-
16 10008 北京科技大学 B+
17 10246 复旦大学 B+
18 10251 华东理工大学 B+
19 10286 东南大学 B+
20 10384 厦门大学 B+
21 10422 山东大学 B+
22 10423 中国海洋大学 B+
23 10486 武汉大学 B+
24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 B+
25 10491 中国地质大学 B+
26 10532 湖南大学 B+
27 10558 中山大学 B+
28 10610 四川大学 B+
29 10611 重庆大学 B+
30 10674 昆明理工大学 B+
31 10703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B+
32 10010 北京化工大学 B
33 10019 中国农业大学 B
34 10108 山西大学 B
35 10151 大连海事大学 B
36 10183 吉林大学 B
37 10255 东华大学 B
38 10269 华东师范大学 B
39 10280 上海大学 B
40 10288 南京理工大学 B
41 10290 中国矿业大学 B
42 10299 江苏大学 B
43 10337 浙江工业大学 B
44 10497 武汉理工大学 B
45 10596 桂林理工大学 B
46 10732 兰州交通大学 B
47 1000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B-
48 10022 北京林业大学 B-
49 10079 华北电力大学 B-
50 10112 太原理工大学 B-
51 10270 上海师范大学 B-
52 10295 江南大学 B-
53 10300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B-
54 10403 南昌大学 B-
55 10406 南昌航空大学 B-
56 10476 河南师范大学 B-
57 10533 中南大学 B-
58 10619 西南科技大学 B-
59 10698 西安交通大学 B-
60 10700 西安理工大学 B-
61 10710 长安大学 B-
62 1071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B-
63 11414 中国石油大学 B-
64 10002 中国人民大学 C+
65 10016 北京建筑大学 C+
66 10058 天津工业大学 C+
67 10145 东北大学 C+
68 10291 南京工业大学 C+
69 10307 南京农业大学 C+
70 10332 苏州科技大学 C+
71 10359 合肥工业大学 C+
72 10361 安徽理工大学 C+
73 10427 济南大学 C+
74 10559 暨南大学 C+
75 10730 兰州大学 C+
76 11799 重庆工商大学 C+
77 11845 广东工业大学 C+
78 10004 北京交通大学 C
79 10011 北京工商大学 C
80 10082 河北科技大学 C
81 10252 上海理工大学 C
82 10292 常州大学 C
83 10298 南京林业大学 C
84 10353 浙江工商大学 C
85 10386 福州大学 C
86 10429 青岛理工大学 C
87 10459 郑州大学 C
88 10495 武汉纺织大学 C
89 10504 华中农业大学 C
90 10530 湘潭大学 C
91 10593 广西大学 C
92 10613 西南交通大学 C
93 11035 沈阳大学 C
94 10057 天津科技大学 C-
95 10126 内蒙古大学 C-
96 10150 大连交通大学 C-
97 10191 吉林建筑大学 C-
98 10216 燕山大学 C-
99 10240 哈尔滨商业大学 C-
100 10264 上海海洋大学 C-
101 10357 安徽大学 C-
102 10394 福建师范大学 C-
103 10426 青岛科技大学 C-
104 10538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C-
105 10564 华南农业大学 C-
106 10602 广西师范大学 C-
107 10635 西南大学 C-
108 10697 西北大学 C-
109 10708 陕西科技大学 C-
110 11065 青岛大学 C-
111 11078 广州大学 C-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环境科学     专业代码:083001     门类/类别:工学     学科/类别:环境科学与工程

专业介绍

上海理工大学为例
环境科学专业隶属于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2006年2月获得环境科学硕士学位授予权。本专业配备环境测试技术实验中心、上海市环境科学实践工作站等多个实验室,获上海市085知识创新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资助。本专业主要研究人类-环境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变化规律,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行为,对生物的影响作用机理,以及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环境化学,环境功能材料,环境监测仪器与技术,新型环保材料研制及其应用等。
指导教师:黄远东教授,张道方教授,陶红教授,崔立峰教授,邓保庆副教授,陈维芳副教授,常飞副教授,周海东副教授,刘洪波副教授,伊学农副教授,郭少为副教授,纪桂霞副教授,徐苏云副教授,黄蓓佳副教授,王燕刚副教授,张晓东副教授等

专业点分布

北京师范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中国农业科学院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中央民族大学 中国科学院大学 南开大学 天津大学 河北农业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 太原理工大学 山西大学 东北大学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沈阳建筑大学 复旦大学 同济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理工大学 东华大学 上海海洋大学 苏州科技大学 扬州大学 东南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南京工业大学 常州大学 南京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浙江大学 安徽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安徽理工大学 安徽农业大学 安庆师范大学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福建农林大学 福州大学 华侨大学 东华理工大学 烟台大学 济南大学 青岛理工大学 山东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青岛科技大学 山东农业大学 郑州大学 武汉工程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湘潭大学 广东工业大学 华南农业大学 暨南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 广州大学 广西师范大学 广西大学 重庆工商大学 重庆大学 重庆三峡学院 四川大学 成都理工大学 四川农业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贵州师范大学 云南农业大学 云南师范大学 西北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西安理工大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西安科技大学 陕西科技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兰州交通大学 新疆大学

专业院校排名

0830 环境科学与工程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60 所,本次参评57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155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03 清华大学 A+
2 10213 哈尔滨工业大学 A+
3 10247 同济大学 A+
4 10001 北京大学 A
5 10027 北京师范大学 A
6 10284 南京大学 A
7 10335 浙江大学 A
8 10005 北京工业大学 A-
9 10055 南开大学 A-
10 10056 天津大学 A-
11 10141 大连理工大学 A-
12 10248 上海交通大学 A-
13 10294 河海大学 A-
14 1035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A-
15 10561 华南理工大学 A-
16 10008 北京科技大学 B+
17 10246 复旦大学 B+
18 10251 华东理工大学 B+
19 10286 东南大学 B+
20 10384 厦门大学 B+
21 10422 山东大学 B+
22 10423 中国海洋大学 B+
23 10486 武汉大学 B+
24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 B+
25 10491 中国地质大学 B+
26 10532 湖南大学 B+
27 10558 中山大学 B+
28 10610 四川大学 B+
29 10611 重庆大学 B+
30 10674 昆明理工大学 B+
31 10703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B+
32 10010 北京化工大学 B
33 10019 中国农业大学 B
34 10108 山西大学 B
35 10151 大连海事大学 B
36 10183 吉林大学 B
37 10255 东华大学 B
38 10269 华东师范大学 B
39 10280 上海大学 B
40 10288 南京理工大学 B
41 10290 中国矿业大学 B
42 10299 江苏大学 B
43 10337 浙江工业大学 B
44 10497 武汉理工大学 B
45 10596 桂林理工大学 B
46 10732 兰州交通大学 B
47 1000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B-
48 10022 北京林业大学 B-
49 10079 华北电力大学 B-
50 10112 太原理工大学 B-
51 10270 上海师范大学 B-
52 10295 江南大学 B-
53 10300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B-
54 10403 南昌大学 B-
55 10406 南昌航空大学 B-
56 10476 河南师范大学 B-
57 10533 中南大学 B-
58 10619 西南科技大学 B-
59 10698 西安交通大学 B-
60 10700 西安理工大学 B-
61 10710 长安大学 B-
62 1071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B-
63 11414 中国石油大学 B-
64 10002 中国人民大学 C+
65 10016 北京建筑大学 C+
66 10058 天津工业大学 C+
67 10145 东北大学 C+
68 10291 南京工业大学 C+
69 10307 南京农业大学 C+
70 10332 苏州科技大学 C+
71 10359 合肥工业大学 C+
72 10361 安徽理工大学 C+
73 10427 济南大学 C+
74 10559 暨南大学 C+
75 10730 兰州大学 C+
76 11799 重庆工商大学 C+
77 11845 广东工业大学 C+
78 10004 北京交通大学 C
79 10011 北京工商大学 C
80 10082 河北科技大学 C
81 10252 上海理工大学 C
82 10292 常州大学 C
83 10298 南京林业大学 C
84 10353 浙江工商大学 C
85 10386 福州大学 C
86 10429 青岛理工大学 C
87 10459 郑州大学 C
88 10495 武汉纺织大学 C
89 10504 华中农业大学 C
90 10530 湘潭大学 C
91 10593 广西大学 C
92 10613 西南交通大学 C
93 11035 沈阳大学 C
94 10057 天津科技大学 C-
95 10126 内蒙古大学 C-
96 10150 大连交通大学 C-
97 10191 吉林建筑大学 C-
98 10216 燕山大学 C-
99 10240 哈尔滨商业大学 C-
100 10264 上海海洋大学 C-
101 10357 安徽大学 C-
102 10394 福建师范大学 C-
103 10426 青岛科技大学 C-
104 10538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C-
105 10564 华南农业大学 C-
106 10602 广西师范大学 C-
107 10635 西南大学 C-
108 10697 西北大学 C-
109 10708 陕西科技大学 C-
110 11065 青岛大学 C-
111 11078 广州大学 C-

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2017年)0830 环境科学与工程排名: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60 所,本次参评57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155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03 清华大学 A+
2 10213 哈尔滨工业大学 A+
3 10247 同济大学 A+
4 10001 北京大学 A
5 10027 北京师范大学 A
6 10284 南京大学 A
7 10335 浙江大学 A
8 10005 北京工业大学 A-
9 10055 南开大学 A-
10 10056 天津大学 A-
11 10141 大连理工大学 A-
12 10248 上海交通大学 A-
13 10294 河海大学 A-
14 1035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A-
15 10561 华南理工大学 A-
16 10008 北京科技大学 B+
17 10246 复旦大学 B+
18 10251 华东理工大学 B+
19 10286 东南大学 B+
20 10384 厦门大学 B+
21 10422 山东大学 B+
22 10423 中国海洋大学 B+
23 10486 武汉大学 B+
24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 B+
25 10491 中国地质大学 B+
26 10532 湖南大学 B+
27 10558 中山大学 B+
28 10610 四川大学 B+
29 10611 重庆大学 B+
30 10674 昆明理工大学 B+
31 10703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B+
32 10010 北京化工大学 B
33 10019 中国农业大学 B
34 10108 山西大学 B
35 10151 大连海事大学 B
36 10183 吉林大学 B
37 10255 东华大学 B
38 10269 华东师范大学 B
39 10280 上海大学 B
40 10288 南京理工大学 B
41 10290 中国矿业大学 B
42 10299 江苏大学 B
43 10337 浙江工业大学 B
44 10497 武汉理工大学 B
45 10596 桂林理工大学 B
46 10732 兰州交通大学 B
47 1000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B-
48 10022 北京林业大学 B-
49 10079 华北电力大学 B-
50 10112 太原理工大学 B-
51 10270 上海师范大学 B-
52 10295 江南大学 B-
53 10300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B-
54 10403 南昌大学 B-
55 10406 南昌航空大学 B-
56 10476 河南师范大学 B-
57 10533 中南大学 B-
58 10619 西南科技大学 B-
59 10698 西安交通大学 B-
60 10700 西安理工大学 B-
61 10710 长安大学 B-
62 1071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B-
63 11414 中国石油大学 B-
64 10002 中国人民大学 C+
65 10016 北京建筑大学 C+
66 10058 天津工业大学 C+
67 10145 东北大学 C+
68 10291 南京工业大学 C+
69 10307 南京农业大学 C+
70 10332 苏州科技大学 C+
71 10359 合肥工业大学 C+
72 10361 安徽理工大学 C+
73 10427 济南大学 C+
74 10559 暨南大学 C+
75 10730 兰州大学 C+
76 11799 重庆工商大学 C+
77 11845 广东工业大学 C+
78 10004 北京交通大学 C
79 10011 北京工商大学 C
80 10082 河北科技大学 C
81 10252 上海理工大学 C
82 10292 常州大学 C
83 10298 南京林业大学 C
84 10353 浙江工商大学 C
85 10386 福州大学 C
86 10429 青岛理工大学 C
87 10459 郑州大学 C
88 10495 武汉纺织大学 C
89 10504 华中农业大学 C
90 10530 湘潭大学 C
91 10593 广西大学 C
92 10613 西南交通大学 C
93 11035 沈阳大学 C
94 10057 天津科技大学 C-
95 10126 内蒙古大学 C-
96 10150 大连交通大学 C-
97 10191 吉林建筑大学 C-
98 10216 燕山大学 C-
99 10240 哈尔滨商业大学 C-
100 10264 上海海洋大学 C-
101 10357 安徽大学 C-
102 10394 福建师范大学 C-
103 10426 青岛科技大学 C-
104 10538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C-
105 10564 华南农业大学 C-
106 10602 广西师范大学 C-
107 10635 西南大学 C-
108 10697 西北大学 C-
109 10708 陕西科技大学 C-
110 11065 青岛大学 C-
111 11078 广州大学 C-

数据来源: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   

2007年环境科学专业全国排名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1 北京大学 A+ 10 上海交通大学 A 19 重庆大学 A
2 北京师范大学 A+ 11 中山大学 A 20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A
3 南开大学 A+ 12 四川大学 A 21 山西大学 A
4 浙江大学 A+ 13 吉林大学 A 22 中国矿业大学 A
5 清华大学 A+ 14 复旦大学 A 23 武汉大学 A
6 南京大学 A+ 15 大连海事大学 A 24 华东师范大学 A
7 哈尔滨工业大学 A 16 厦门大学 A 25 华东理工大学 A
8 同济大学 A 17 中国地质大学 A 26 北京工业大学 A
9 湖南大学 A 18 天津大学 A 27 兰州大学 A
 
B+等(41个):中国海洋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河海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山东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暨南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大连交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西南大学、合肥工业大学、东北大学、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上海大学、江苏工业学院、郑州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昆明理工大学、河南大学、西华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青岛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安徽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东华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南京师范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云南师范大学、兰州交通大学
 
 
B等(40个):华中师范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广州大学、汕头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河北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广东工业大学、辽宁大学、太原理工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内蒙古大学、辽宁师范大学、长安大学、东北林业大学、西北师范大学、东华理工大学、西安理工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福建农林大学、河南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扬州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湖南农业大学、福州大学、青岛理工大学、贵州师范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南昌大学、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哈尔滨商业大学、云南农业大学、成都理工大学
 
 
C等(28个):名单略
 
 
    2015-2016年环境科学专业全国排名
排 名
学校名称
星 级
开此专业学校数
1 北京师范大学 5★ 174
2 北京大学 5★ 174
3 清华大学 5★ 174
4 南京大学 5★ 174
5 同济大学 5★ 174
6 浙江大学 5★ 174
7 南开大学 5★ 174
8 复旦大学 5★ 174
9 哈尔滨工业大学 5★ 174
10 中山大学 4★ 174
11 厦门大学 4★ 174
12 华东师范大学 4★ 174
13 中国海洋大学 4★ 174
14 上海交通大学 4★ 174
15 东北师范大学 4★ 174
16 武汉大学 4★ 174
17 大连理工大学 4★ 174
18 湖南大学 4★ 174
19 上海大学 4★ 174
20 四川大学 4★ 174
 
环境科学
考生在报考专业前一定要非常了解自己报考的专业以及学校,越考在这边搜集了专业的相关信息,仅供参考。
专业名称:环境科学    专业代码:077601    门类/类别:理学    学科/类别:环境科学与工程

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东北师范大学考研分数线、东北师范大学报录比、东北师范大学考研群、东北师范大学学姐微信、东北师范大学考研真题、东北师范大学专业目录、东北师范大学排名、东北师范大学保研、东北师范大学公众号、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东北师范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东北师范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之家公众号

东北师范大学环境科学考研 推荐

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学姐微信


加学姐微信,获免费答疑,进考研群
东北师范大学考研网由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维护,发布最新的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还提供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1对1辅导和考研真题等服务,有问题请加微信沟通。

关于我们

以下资料由东北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研究生团队整理提供,其团队成员覆盖各个院系,专门搜集本校的考研真题和高分笔记、题库等资料。

专业课资料作为考研核心资料,部分专业重题概率极高,必须吃透,反复复习。如有需要高分研究生学长一对一辅导的,也可联系我们安排。

考研派网站,为大家提供安全的交易平台,资料有任何问题,均可向我们投诉,我们会督促考研派研究生团队解决问题,保障同学们的权益。

购买指南 发货信息 关于我们 - 研究生兼职库
im钱包如何取消等待打包-下载imtoken钱包-imtoken怎么找回原来的币-imtoken钱包怎么取消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