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考研网

兰州大学药物分析学考研

兰州大学药物分析学考研

相关专业

兰州大学优惠价原价选择
加入购物车立即购买
Add 兰州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答疑,送资源

因为兰州大学药物分析学专业研究生数量有限,愿意做考研辅导的数量不确定,请加我们顾问的微信进行咨询和确认,抢先预订研究生,以免错失研究生辅导机会。

兰州大学是一个不错的学校,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请各位准备报考兰州大学药物分析学考研的同学注意: 兰州大学药物分析学研究生录取分数线(或称考研分数线)的数据。因为每年都有不少人报考兰州大学药物分析学考研,竞争激烈,所以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兰州大学药物分析学研究生的考研人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 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另外考研派也会为大家兰州大学药物分析学考研的参考书目、考研大纲、研究生招生咨询电话等联系方式。希望你考取兰州大学 药物分析学专业研究生,考研是个孤独的事情,需要耐得住寂寞,祝愿各位考研的学生好好复习备考,来年上个985/211,实现自己的名校研究生梦想。

兰州大学药物分析学考研

药学二级学科硕士点——药物分析学


药物分析学以分析化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为基础,运用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色谱学和现代仪器分析方法和技术,以化学合成原料盐及其制剂、中药材及中药制剂、生化药物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为主要研究内容,研究中西药原料药及制剂质量控制方法、生产工艺;研究药物分析新技术与新方法;研究药物化学成分药代谢动力学;研究中药、天然药物新药;研究化学合成药物新药。
培养目标:要求毕业生具有较扎实的药学和药物分析学基础理论及系统的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在国内外发展的历史、现状和趋势;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独立从事教学、科研的实际工作能力。学位获得者能在高等院校、药物科研机构、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药厂、医药公司等单位从事药学教学、科研、新药研发、药物市场开发及药品监督管理工作。
     主要研究方向:1.中草药及中药制剂化学成分分离分析;2.中药制剂二次开发及中药、化学药新药研发;3.体内药物分析及药代动力学研究;4.中药、化学药质量标准及制备工艺研究。
 

药学学科药物分析学专业硕士培养方案 
100704:药物分析学 
一、 学科概况 
 
   药物分析学以分析化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为基础,运用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色谱学和现代仪器分析方法和技术,以化学合成原料盐及其制剂、中药材及中药制剂、生化药物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为主要研究内容,研究中西药原料药及制剂质量控制方法、生产工艺;研究药物分析新技术与新方法;研究药物化学成分药代谢动力学;研究中药、天然药物新药;研究化学合成药物新药。
 
二、 培养目标 
 
   要求毕业生具有较扎实的药学和药物分析学基础理论及系统的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在国内外发展的历史、现状和趋势;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独立从事教学、科研的实际工作能力。学位获得者能在高等院校、药物科研机构、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药厂、医药公司等单位从事药学教学、科研、新药研发、药物市场开发及药品监督管理工作。
三、 学习年限 
 
硕士研究生在校学习年限为三年、最长在校年限(含休学)四年。
四、 研究方向 
 
1.中草药及中药制剂化学成分分离分析
2.中药制剂二次开发及中药、化学药新药研发
3.体内药物分析及药代动力学研究
4.中药、化学药质量标准及制备工艺研究
五、 课程设置与学分安排 
 
总学分不低于32.0学分,其中学位课不少于8门;
公共课计入总学分;
学科通开课总学分不低于6.0学分,其中学位课不少于2门,计入总学分;
专业基础课总学分不低于3.0学分,其中学位课不少于1门,计入总学分;
方向选修课计入总学分;
专业外语计入总学分;
人文与科学素养选修课计入总学分;
必修环节计入总学分;
补本课不计入总学分;

栏目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是否 
必修课
是否 
学位课
考核方式
公共课  064112000  硕士政治理论  1.0  18.0  否  是  考试 
0651120001  硕士第一外国语(1)  2.0  36.0  否  是  考试 
0651120002  硕士第一外国语(2)  2.0  36.0  否  是  考试 
065113001  高级英语(托福)  2.0  36.0  否  是  考试 
065113002  高级英语(雅思)  2.0  36.0  否  是  考试 
065113003  英语口语  3.0  54.0  否  是  考试 
065113004  学术论文写作  2.0  36.0  否  是  考试 
065113005  西方社会文化概览  2.0  36.0  否  是  考试 
065113006  英语演讲训练  2.0  36.0  否  是  考试 
07311200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2.0  36.0  是  是  考试 
073112004  学术道德规范与形势政策  1.0  18.0  是  是  考试 
学科通开课  035212009  药学实验设计与统计  3.0  54.0  否  是  考试 
035212010  分子生物学与生化技术  3.0  54.0  否  是  考试 
035212011  药物研发概论  3.0  54.0  否  是  考试 
035212012  现代药物分析  3.0  54.0  否  是  考试 
035212013  实验动物学  3.0  54.0  否  是  考试 
专业基础课  035312014  现代中药制剂分析  2.0  36.0  否  是  考试 
035312015  体内药物分析  2.0  36.0  否  是  考试 
035312016  药物分析新技术与新方法  2.0  36.0  否  是  考试 
方向选修课  035312018  离子通道药理学  3.0  54.0  否  否  考试 
035502024  天然大分子化合物研究进展  1.0  18.0  否  否  考试 
035502025  小分子药物和蛋白相互作用  1.0  18.0  否  否  考试 
035502026  生命科学中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  1.0  18.0  否  否  考试 
专业外语  035402001  专业外语(药学)  1.0  18.0  是  否  考试 
必修环节  SS702001  SS学术研讨和学术活动  2.0    是  否  考查 
SS702002  SS开题报告  1.0    是  否  考查 
SS702003  SS实践环节  2.0    是  否  考查 
 

六、 必修环节 
 
1、开题报告  必修,最晚于第三学期末完成。
2、学术研讨和学术活动   必修,每学年作报告1次,在学期间作报告不少于2次,参加学术活动不少于 9 次。
3、实践环节   必修,含科研实践、医疗实践、教学实践和社会实践。
七、 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 
 
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
药物研发概论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编号 035213001 开课学期 □春季学期   ■秋季学期 学分 3
课程名称 (中文) 药物研发概论
(英文)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drugs
课程类型 □公共课        ■学科通开课        □专业基础课              □方向选修课
课程学时分配 课程学时 学时分配
54 课堂讲课 54
课堂讨论 0
自学交流 0
课 程
负责人
封士兰 课程团队 封士兰,李红玉,陈世武,贺殿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    □专题讨论 考核方式 ■考试      □考查
   
适用专业及层次 药学专业研究生
先修课程 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分析、有机化学
教    材  
参考书目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
《新药临床前评价教程 药理与毒理学评价部分》,2007年,楼宜嘉编著,《新药研发中的化学和工艺》,2008年,范如霖编著,
C.J. Coulson,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Drug Action, 1988.
Silverman, R.B., The organic chemistry of drug design and action, 2nd Edition, 2004.
《实用生物制药学》,吴梧桐,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4月
               
 
二、课程内容简介
本课程主要介绍中药及天药物、人工合成的化学药品、生化药品的研发思路及基本流程;介绍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可控性评价方法;化合物的成药性和筛选设计;新药研发相关专利、立题及市场问题;新药研发技术指导原则;通过案例分析介绍新药研发过程中及研发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使学生掌握药物研发流程,了解药物研发过程。  
三、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  药物研发基本程序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药物研发依据的法规、条例简介
     第三节 药物研发流程
课堂讲授,3学时
第二章 中药、天然药物研发
第一节 中药、天然药物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内容简介
第二节 中药、天然药物研究内容
第三节 中药、天然药物质量评价方法
第四节 中药六类新药研究案例介绍
课堂讲授,6学时
  第三章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进展
     第三节 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内容及方法
课堂讲授,9学时
第四章 化学药物研发的化学基础
第一节 药物合成路线选择与及工艺的优化
第二节 药物及其中间体的结构确证

第三节 药物及其中间体的质量标准
课堂讲授,12学时
第五章 生物药新药的研发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生物药新药研发(上游部分)
第三节 生物药新药研发(下游部分)
课堂讲授,9学时
第六章  新药非临床试验与与GLP  
第一节新药的急性毒性
第二节 新药的长期毒性
第三节新药的特殊毒性
第四节药理效应
第五节新药的处方设计
第六节 药物代谢
课堂讲授,3学时
第七章  新药临床药理学与GCP   
第一节药效学(Pharmacodynamics)
第二节药动学(Pharmacokinetics,ADME)
第三节毒理学(Toxicology, ADR)
第四节药物相互作用(Drugs Interactions)
第五节临床试验(Clinical trials)
课堂讲授,3学时
第八章  新药成药性评价  
第一节药物在体内过程
第二节 药物溶解性
第三节药物解离度
第四节剂型设计与药物理化性质
课堂讲授,6学时
第九章   新药法学和经济学评价
第一节专利评估
第二节立题评价
第三节市场分析
第四节产品工程化评价
课堂讲授,3学时

 

四、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2001年
2.《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2002年
3.《药品注册管理办法》2007年

5新药研发与药品专利文献检索,《海峡药学》2006年06期,娄家星。

6. 中药、天然药物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7. 《化学药物原料药制备和结构确证研究的技术指导原则》、《化学药物原料药质量标准研究的技术指导原则》

8. Burger’s Medicinal Chemistry and Drug Discovery, Abraham, D.J., Ed. 6th Ed., 2003.

9. 《实用生物制药学》,吴梧桐,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4月

 

 
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
现代中药制剂分析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编号 035312014 开课学期 ■春季学期   □秋季学期 学分 2
课程名称 (中文)现代中药制剂分析
(英文)Analysis of Chinese Medical Preparation
课程类型 □公共课        □学科通开课        ■专业基础课              □方向选修课
课程学时分配 课程学时 学时分配
36 课堂讲课 18
课堂讨论 12
自学交流 6
课 程
负责人
封士兰 课程团队 封士兰,胡芳弟,董钰明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    ■专题讨论 考核方式 ■考试      □考查
   
适用专业及层次 药学专业研究生
先修课程 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分析
教    材 中药制剂分析,上??蒲Ъ际醭霭嫔?,魏璐雪主编;
参考书目 中药制剂分析,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梁生旺主编;
天然药物化学,案例版教材
               
 

二、课程内容简介

现代中药制剂分析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分析理论和方法研究中药制剂质量的一门学科。围绕中药制剂质量问题介绍中药制剂分析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能,包括中药制剂中各类成分的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方法,中药制剂分析的基本程序、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的制定,中药制剂分析中的新方法和新技术。
三、课程教学内容
1. 绪论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中药制剂分析工作的基本程序  
课堂讲授,3学时
2. 现代中药制剂定量分析方法  
1.  可见—紫外光谱法; 
第二节 薄层色谱法 ;
第三节  高效液相色谱法;
第四节 气相色谱法;
第五节 其他分析法                             
课堂讲授,3学时。
3. 中药制剂的鉴别
教学方法与学时分配
课堂讲授1学时                         
4. 中药制剂的检查 
1. 中药制剂中的杂质检查;
2. 药典规定中药制剂的检查项目; 
3. 中药制剂的特殊杂质检查。 
课堂讲授5学时 
5. 中药制剂中各类成分的分析 
1. 含生物碱类成分的分析;
2. 第二节 黄酮类制剂的分析; 
3. 第三节 醌类成分的分析;
4. 第四节 皂甙类制剂的分析; 
5. 第五节 含挥发性成分制剂的分析; 
课堂讲授,6学时
6. 各种类型中药制剂的分析 
1. 液体中药制剂的分析;
2. 半固体中药制剂的分析;
3. 国体中药制剂的分析;
4. 软膏剂、膏剂、橡胶膏剂的分析;
5. 中药注射剂的分析; 
6. 其他中药制剂质量分析。  
课堂讨论6学时,自学交流3学时
7. 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的制定 
1. 制定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的目的、意义和原则;
2. 我国现有的药品质量标准; 
3. 制定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的主要内容;
课堂讲授6学时,自学交流3学时。
四、参考文献
   现代中药制剂检验技术,梁延寿主编,2004年
 
 
 
 
 
 
 
 
 
 
 
 
 
 
 
 
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
体内药物分析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编号 035312015 开课学期 ■春季学期   □秋季学期 学分 2
课程名称 (中文)体内药物分析
(英文)Pharmaceutical Analysis in vivo
课程类型 □公共课        □学科通开课        ■专业基础课              □方向选修课
课程学时分配 课程学时 学时分配
36 课堂讲课 18学时
课堂讨论 12学时
自学交流 6学时
课 程
负责人
胡芳弟 课程团队 胡芳弟、封士兰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   + ■专题讨论 考核方式 ■考试      □考查
适用专业及层次 药学专业研究生
先修课程 仪器分析、色谱及现代药物分析新技术
教    材 《体内药物分析》浙江大学出版社,姚彤炜主编
《体内药物分析》人民卫生出版社,李好枝主编 
参考书目 《仪器分析》、《生物传感器》、《色谱技术及其应用》、《光谱分析》
               
 
二、课程内容简介
《体内药物分析》是通过分析的手段了解药物在体内(包括实验动物等机体)数量与质量的变化,获得各种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各种参数和转变、代谢的方式、途径等信息。从而有助于药物生产、实验、研究、临床等各个方面对所研究的药物作出估计与评价,以及对药物的改进和发展作出贡献。主要阐述体内药物分析的意义、任务和特点,体内药物的存在状态和代谢类型;介绍体内药物分析前的预处理方法,体内药物分析方法的设计与评价,以及体内药物的分析方法,包括光谱法(比色法、紫外法、荧光法)、免疫分析法(放射免疫分析、酶免疫分析和荧光免疫分析等)、电化学分析法(循环伏安法、差示脉冲法等)以及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毛细管电泳法:手性色谱法、色质联用技术)。
三、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体内药物分析的特点与要求
2. 体内药物分析的发展概况及学科热点问题
3. 体内药物分析在临床化学方面、药动学和药代动力学方面、分析技术方面应用
课堂讲授,3学时
第二章 体内药物分析相关的基础理论概述
第一节药物的体内过程
第二节血药浓度与临床效应的关系
第三节血药浓度与合理用药
第四节治疗药物监测
第五节血药浓度测定种类
课堂讲授  3学时
第三章 生物样品与样品制备  
第一节生物样品的种类、采集、制备与贮存
第二节生物样品的贮存与处理
第三节生物样品的预处理技术
课堂讲授  3学时
第四章 体内药物分析方法的建立与验证  
第一节分析方法的设计依据
第二节分析方法建立的一般步骤
第三节分析方法验证的内容与要求
第四节体内药物分析方法的应用示例
课堂讲授  3学时
第五章  分析方法  
课堂讨论9学时
第六章 体内药物分析中的现代分析方法与技术
第一节生物传感器
第二节手性药物的高效液相色谱法
第三节柱切换高效液相色谱法
第四节高效毛细管电泳法及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液相色谱—核磁共振联用技术
课堂讲授 6学时
第七章  各类药物体内药物分析示例
课堂讨论3学时,自学交流6学时

四、参考文献
图书:《仪器分析》、《生物传感器》、《色谱技术及其应用》、《光谱分析》
 
 
 
 
 
 
 
 
 
 
 
 
 
 
 
 
 
 
 
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
药物分析新技术与新方法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编号 035312016 开课学期 ■春季学期   □秋季学期 学分 2
课程名称 药物分析新技术与新方法
New technologies and methods in pharmaceutical analysis
课程类型 □公共课        □学科通开课       ■专业基础课              □方向选修课
课程学时分配 课程学时 学时分配
36 课堂讲课 18
课堂讨论 12
自学交流 6
课 程
负责人
董钰明 课程团队 董钰明 封士兰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 ■专题讨论 考核方式 □考试      ■考查
   
适用专业及层次 药学专业研究生
先修课程 分析化学、药物分析
教    材 自编讲义
参考书目 安登魁主编,现代药物分析选论,2000,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二、课程内容简介
本课程主要介绍近年来用于药物分析的新技术与新方法,主要有一测多评方法、手性分离技术、液相色谱整体柱技术、联用技术、基于磁性纳米微粒模拟酶的光分析法、亲水相互作用色谱法、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和色谱专家系统开发与应用等。
三、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  一测多评法方法及应用                                
第一节 一测多评法基本原理
第二节一测多评法在中药材及饮片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第三节一测多评法在复方中药制剂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第四节一测多评法在《中国药典》2010年版中的应用情况
课堂讲授3学时
第二章   手性分离技术                                      
          第一节 手性药物拆分方法与机理
          第二节 柱前手性衍生化法
          第三节 手性流动相拆分法
          第四节 手性固定相拆分法
第五节 三类手性分离方法的比较
第五节 应用示例
课堂讲授6 学时
第三章  液相色谱整体柱技术及应用                           
          第一节 整体柱简介
          第二节无机整体柱
          第三节有机聚合物整体柱
          第四节整体柱的性能评价
第五节整体柱的应用
课堂讲授6 学时 
第四章   联用技术                                           
          第一节 CE-ESI-MS联用技术
  第二节 LC-MS-MS联用技术
  第三节 GC-MS联用技术
课堂讲授3学时,课堂讨论3学时
第五章    基于磁性纳米微粒模拟酶的光分析法                          
          第一节 铁氧体磁性纳米微粒的过氧化物模拟酶特性
          第二节 纳米微粒模拟过氧化物模拟酶及其应用
          第三节磁性纳米微粒分光光度法测定糖尿病病人尿中葡萄
           课堂讨论3学时
第六章  亲水相互作用色谱法                                 
         第一节 亲水相互作用色谱概述
         第二节亲水相互作用色谱固定相的发展
         第三节亲水作用色谱在中药分离中的应用
        课堂讨论3学时
第七章  色谱专家系统开发及应用                              
         第一节 HPLC最佳柱系统推荐及其软件
         第二节 HPLC 智能优化及其软件
         第三节色谱专家系统的总体设计
         自学交流3学时
第八章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                                  
         第一节理论基础
         第二节 新型色谱填料及装填技术
         第三节 超高压液相色谱泵及检测器
         第四节 应用
         自学交流3学时
四、参考文献
1. 李岑,杨红霞,肖远灿等,一测多评法测定藏药当佐中没食子酸、羟基红花黄色素 A、桂皮醛及胡椒碱的含量,药物分析杂志,2011,21(9):1658-1663。
2. 安凳魁,现代药物分析选论,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0。
3. 许国旺,路鑫,孔宏伟等,色谱专家系统的应用和发展,色谱,2005,23(5):449-455。
4、Satinder Ahuja, Stephen Scypinski. Handbook of modern pharmaceutical analysis, 2010(2Ed), Academic Press, San Diego,USA.
5、Lena Ohannesian, Antony J. Streeter. Handbook ofPharmaceutical Analysis, 2002, Marcel Dekker, Inc. New York, USA.
6、David C. Lee, Michael Webb. Pharmaceutical Analysis, 2008,Wiley India Pvt. Ltd.
7、Joachim Ermer, John H. McB. Miller. Method validation in pharmaceutical analysis: a guide to best practice, 2005, Wiley-VCH.
8、Richard J. Smith, Michael L. Webb. Analysis of drug impurities, 2007, Wiley-Blackwell Publishing Ltd, Oxford, UK..
9、Richard J. Smith, Michael L. Webb. Analysis of drug impurities,2007, Wiley-Blackwell Publishing Ltd, Oxford, UK.
 

 

 

 

 

 

 

 

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

天然大分子化合物研究进展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编号 035502024 开课学期 ■春季学期   □秋季学期 学分 1
课程名称 (中文)天然大分子化合物研究进展
(英文)Analysis of Chinese Medical Preparation
课程类型 □公共课        □学科通开课        □专业基础课              ■方向选修课
课程学时分配 课程学时 学时分配
18 课堂讲课  
课堂讨论 12
自学交流 6
课 程
负责人
封士兰 课程团队 封士兰,胡芳弟,董钰明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    ■专题讨论 考核方式 □考试      ■考查
   
适用专业及层次 药学专业研究生
先修课程 天然药物化学、波谱解析
教    材 张惟杰.糖复合物生化研究技术.第二版.浙江大学出版社, 1999.
参考书目 陈惠黎,王克夷.糖复合物结构与功能.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
               
 

二、课程内容简介

主要介绍植物多糖性质、提取、纯化、结构表征、结构修饰、结构与生理活性相关性,使学生掌握植物多糖研究方法和内容。
三、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 植物多糖性质   
课堂讨论3学时
第二章  植物多糖提取、纯化
   课堂讨论3学时
第三章 植物多糖结构表征
   课堂讨论3学时,自学交流3学时
第四章植物多糖结构修饰
   课堂讨论3学时
第五章植物多糖结构与生理活性相关性
   自学交流3学时
四、参考文献
1.Structural characterization of a sulfated glucan isolated from the aqueous extract of Hedysarum polybotrys Hand.-Mazz  Carbohydrate Polymers 2011年
2.凝胶渗透色谱-多角度激光散射联用技术研究 红芪多糖3中4个组分分子特征,中国中药杂志,2002年
 
 
 
 
 
 
 
 
 
 
 
 
 
 
 
 
 
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
小分子药物和蛋白相互作用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编号 035502025 开课学期 ■春季学期   □秋季学期 学分 1
课程名称 (中文)小分子药物和蛋白相互作用
(英文)interaction of small molecules medicine with protein
课程类型 □公共课        □学科通开课        □专业基础课              ■方向选修课
课程学时分配 课程学时 学时分配
18 课堂讲课  
课堂讨论 12学时
自学交流 6学时
课 程
负责人
胡芳弟 课程团队 胡芳弟、封士兰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    ■专题讨论 考核方式 □考试      ■考查
适用专业及层次 药学专业研究生
先修课程 体内药物分析
教    材 自编 
参考书目 蛋白质科学,贺福初编,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药物蛋白质组学,M·哈马驰、周兴茹、 裴瑞卿 科学出版社
               
 
二、课程内容简介
《小分子药物和蛋白相互作用》主要介绍药物与白蛋白的结合对药物的转运、代谢、排泄和药理活性的影响。药物小分子与白蛋白相互作用的性质大大影响药物的生物活性。因此,了解药物与蛋白的结合十分必要,体外的各种实验技术的发展能够快速获得药物与蛋白的结合信息,如结合常数、结合作用力、结合位点等,对体内表征药物机理提供了有价值的数据。结合参数的获得在药物剂型设计方面也具有重要的价值_
三、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各类药物与牛血清白蛋白的荧光猝灭效应及测定实例  
课堂讨论 4学时
第二章:各类药物与血清白蛋白的结合常数测定方法及测定实例  
课堂讨论4学时
第三章:各类药物与白蛋白之间主要相互作用力研究方法及测定实例
课堂讨论4学时
自学讨论  6学时
四、参考文献

1.蛋白质科学,贺福初编,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2.药物蛋白质组学,哈马驰、周兴茹、 裴瑞卿 科学出版社

 
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
生命科学中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编号 035502026 开课学期 ■春季学期   □秋季学期 学分 1
课程名称 生命科学中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中文)
Advancement of analytical methods in the life science(英文)
课程类型 □公共课        □学科通开课        □专业基础课             ■方向选修课
课程学时分配 课程学时 学时分配
18 课堂讲课 9
课堂讨论 6
自学交流 3
课 程
负责人
董钰明 课程团队 董钰明 封士兰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    ■专题讨论 考核方式 □考试      ■考查
   
适用专业及层次 药学专业研究生
先修课程 药物分析、分析化学
教    材 自编讲义
参考书目 Daniel C.Libler, Introduction to proteomics-tools for the new biology, 2002, Humana Press, Totowa, NJ.
               
 
二、课程内容简介
本课程主要介绍生命科学中蛋白质、酶、核酸、多肽和单细胞等的主要分析方法研究进展,包括质谱法在蛋白质定量中的研究进展、核酸分析方法研究进展、分子识别与免疫分析技术研究进展、蛋白质组学分析方法研究进展、单细胞和多肽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三、课程教学内容

1. 酶和蛋白质的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a) 蛋白质定量方法研究进展
b) 质谱法在蛋白质定量中的研究进展
课堂讲授3学时
2. 核酸的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2.1 样本DNA的收集与处理
2.2 South印迹
2.3等位基因特异寡核苷酸探针分析方法
2.4原位杂交
2.5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
课堂讲授3学时
3. 分子识别与免疫分析技术研究进展               
3.1分子识别的原理及应用
3.2免疫分析原理
3.2 分子识别及免疫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课堂讲授3学时
4. 蛋白质组学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4.1蛋白质组学概述
4.2蛋白质组学工具
4.3 蛋白质组学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4.4蛋白质组学的应用
课堂讨论3学时
5. 单细胞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5.1 毛细管电泳单细胞分析研究进展
5.2 单细胞分析中的荧光标记技术
5.3 其他单细胞分析方法
课堂讨论3学时
 第六章 多肽分离与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6.1 多肽分离方法研究进展
 6.2 多肽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自学交流3学时
四、参考文献
1. Daniel C.Libler, introduction to proteomics-tools for the new biology, 2002,Humana Press,Totowa,NJ.
2. Thomas Letzel (Editor),Protein and peptide analysis by LC-MS-experimental strategies,2011,RSC publishing.
 

 

 

八、 毕业论文及学位论文 
 
学生毕业需完成《药学院学术学位研究生在学期间完成科研成果的基本要求》(2012版)方可进行毕业学位论文的答辩。学位论文写作按照《兰州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规范》要求完成方可进行论文答辩。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药物分析学     专业代码:078004     门类/类别:理学     学科/类别:药学

专业介绍

沈阳化工大学为例
药物分析学是药学一级学科中六个二级学科之一,是分析化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更是整个药学科学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专业学习的主要内容是运用化学、物理学、生物学以及微生物学的方法和技术,来研究化学结构已经明确的合成药物或天然药物及其制剂质量。我校药物分析学专业为新设专业。研究方向主要有:药物色谱和波谱分析;计算药物分析;体内药物及代谢产物分析等。专业现有专门用于分析的仪器主要有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红外光谱仪、自动旋光仪等。学校测试中心还拥有500兆赫超-超导傅里叶变换核磁共振谱仪、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扫描电镜、能谱、原子吸收、紫外和可见吸收光谱仪、X- 射线粉末衍射仪、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元素分析仪、热重分析仪、动态热分析仪等分析仪器。

专业点分布

沈阳化工大学

专业院校排名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41 所,本次参评37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104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23 北京协和医学院 A+
2 10316 中国药科大学 A+
3 10001 北京大学 A
4 10163 沈阳药科大学 A
5 10335 浙江大学 A
6 10246 复旦大学 A-
7 10248 上海交通大学 A-
8 10422 山东大学 A-
9 10558 中山大学 A-
10 10610 四川大学 A-
11 90030 第二军医大学 A-
12 10025 首都医科大学 B+
13 10226 哈尔滨医科大学 B+
14 10251 华东理工大学 B+
15 10285 苏州大学 B+
16 10423 中国海洋大学 B+
17 10486 武汉大学 B+
18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 B+
19 10533 中南大学 B+
20 90032 第四军医大学 B+
21 10055 南开大学 B
22 10062 天津医科大学 B
23 10159 中国医科大学 B
24 10183 吉林大学 B
25 10312 南京医科大学 B
26 10337 浙江工业大学 B
27 10366 安徽医科大学 B
28 10459 郑州大学 B
29 10573 广东药科大学 B
30 10698 西安交通大学 B
31 12121 南方医科大学 B
32 10089 河北医科大学 B-
33 10162 辽宁中医药大学 B-
34 10184 延边大学 B-
35 10228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B-
36 10315 南京中医药大学 B-
37 10343 温州医科大学 B-
38 10384 厦门大学 B-
39 10559 暨南大学 B-
40 10631 重庆医科大学 B-
41 10760 新疆医科大学 B-
42 10063 天津中医药大学 C+
43 10161 大连医科大学 C+
44 10291 南京工业大学 C+
45 10295 江南大学 C+
46 10299 江苏大学 C+
47 10313 徐州医科大学 C+
48 10344 浙江中医药大学 C+
49 10541 湖南中医药大学 C+
50 10598 广西医科大学 C+
51 10660 贵州医科大学 C+
52 10730 兰州大学 C+
53 10057 天津科技大学 C
54 10114 山西医科大学 C
55 10403 南昌大学 C
56 10441 山东中医药大学 C
57 10560 汕头大学 C
58 10570 广州医科大学 C
59 10633 成都中医药大学 C
60 10661 遵义医学院 C
61 10678 昆明医科大学 C
62 11066 烟台大学 C
63 10010 北京化工大学 C-
64 10247 同济大学 C-
65 10369 安徽中医药大学 C-
66 10427 济南大学 C-
67 10472 新乡医学院 C-
68 10507 湖北中医药大学 C-
69 10572 广州中医药大学 C-
70 10613 西南交通大学 C-
71 11065 青岛大学 C-
72 11079 成都学院 C-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药物分析学     专业代码:100704     门类/类别:医学     学科/类别:药学

专业介绍

福建中医药大学为例:招生学院名称:          药学院                 
学院研招咨询电话:0591-22861135
学院研招网址:http://yxx.fjtcm.edu.cn
学院研招经办人(联系电话):王老师  22861135
 招生学院简介:
(一)药学院
福建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创办于1984年,位于我校至善楼,总面积约12000平方米。现有中药学、药学、药物制剂、制药工程、市场营销、食品科学与工程等6个本科专业;药学、中药学两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含学术型和专业型),药学一级学科硕士点下设药物化学、药理学、药物分析学、药剂学、社会发展与药事管理学等二级学科;中药化学、方剂学、临床中药学、中药分析四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药学、药学、方剂学三个省级重点学科;形成了多学科、多层次、多规格药学类教育的办学格局。
为了培养高质量全方位人才,我院与福建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联合创办制药工程专业;与台湾嘉南药理大学联合培养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学院拥有中药标本馆和药用植物园(时珍园)、承创堂药店等校内实践培训基地;30家实习单位,每年提供300多个本科生实习岗位。
学院下设9个教研室、1个教学实验中心、1个生物医药中心,现有教职工109人(包括生物医药中心9人),其中正高职称14人,副高职称36人,博士学位39人,青年教师多数具有博士学位。有美国哈佛大学访问学者2人,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访问学者1人,美国路易斯安娜州立大学访问学者1人,福建省“百人计划”1人。
学院拥有18个科研服务平台,其中省部级8个、地厅级9个、学校自建1个;1个省级中药学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实验室总面积1万多平方米,仪器设备总价值达4700多万元。凭借完善的实验条件和药学院人的辛勤耕耘,学院取得了较好的科研成绩。近三年学院教职工共承??翁?47项,经费总额达2386万元,其中国家级8项,省部级36项;取得科研成果10项;发表论文460篇,其中SCI 80篇,核心期刊133篇;申请专利28项。
药学院人秉承厚德、博学、继承、创新的精神,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坚持以中医药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各专业建设突显特色,集医学、工学和管理学为一体并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培养了一批批药学研究开发与应用的高级人才,为服务“海丝”核心区和福建自贸区建设做出贡献。
二、招生专业简介:
100704药物分析学(学术型)
福建中医药大学药物分析学硕士点于2006年获批,是本校最早获批准的药学硕士点。本硕士点依托于药学院,拥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分析学重点学科”、福建省省级精品课程“中药制剂分析”等优势学科,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重点项目和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纵向科研项目及横向合作课题,研究成果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十多项。
药物分析学硕士点形成了“现代药物分析”、“药物制剂与质量控制评价”、“中药质量分析”、“药物代谢组学”等稳定的研究方向,部分研究方向与第二军医大学合作培养硕士研究生。
药物分析学硕士点拥有以药学博士学位为主的硕士生导师队伍,长期从事药物制剂与质量分析评价、天然药物活性成分筛选及分析、中药物质基础及质量分析研究、体内药物分析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建有以“福建省中药制剂与质量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主要依托、1个国家(局级)三级科研实验室、3个二级科研实验室等科技创新平台,拥有先进的现代科研仪器设备和良好的实验室工作环境,实验室工作面积11270m2。
药物分析学专业旨在培养掌握药物分析学及相关的药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科研方法和实践技能,熟悉药物分析领域的最新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科研协作精神和一定的继承和创新能力,能独立开展科学研究和适应交叉学科领域的研究,能胜任药物分析学及相关药学专业教学、研究、科技开发及管理等工作,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素质的高级专业人才。
药物分析学硕士毕业生可就业于教学、研究机构、药品检验所、医院、药企及科技开发与质量检验、食品等相关专业质量检验及药学管理机构等单位。

专业点分布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北京中医药大学 天津中医药大学 天津大学 河北医科大学 山西医科大学 山西大学 山西师范大学 内蒙古医科大学 沈阳药科大学 大连医科大学 中国医科大学 锦州医科大学 延边大学 长春中医药大学 吉林大学 北华大学 哈尔滨商业大学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哈尔滨医科大学 佳木斯大学 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 海军军医大学 复旦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苏州大学 南京工业大学 南京中医药大学 中国药科大学 徐州医科大学 浙江中医药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 安徽医科大学 福建中医药大学 福建医科大学 福州大学 江西中医药大学 烟台大学 济南大学 山东大学 山东中医药大学 河南中医药大学 河南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湖北中医药大学 中南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 中山大学 广州中医药大学 广东药科大学 广西中医药大学 海南医学院 陆军军医大学 成都学院 四川大学 成都中医药大学 遵义医学院 贵州医科大学 云南中医学院 空军军医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兰州大学 青海民族大学 新疆医科大学

专业大学排名

1007 药学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41 所,本次参评37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104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23 北京协和医学院 A+
2 10316 中国药科大学 A+
3 10001 北京大学 A
4 10163 沈阳药科大学 A
5 10335 浙江大学 A
6 10246 复旦大学 A-
7 10248 上海交通大学 A-
8 10422 山东大学 A-
9 10558 中山大学 A-
10 10610 四川大学 A-
11 90030 第二军医大学 A-
12 10025 首都医科大学 B+
13 10226 哈尔滨医科大学 B+
14 10251 华东理工大学 B+
15 10285 苏州大学 B+
16 10423 中国海洋大学 B+
17 10486 武汉大学 B+
18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 B+
19 10533 中南大学 B+
20 90032 第四军医大学 B+
21 10055 南开大学 B
22 10062 天津医科大学 B
23 10159 中国医科大学 B
24 10183 吉林大学 B
25 10312 南京医科大学 B
26 10337 浙江工业大学 B
27 10366 安徽医科大学 B
28 10459 郑州大学 B
29 10573 广东药科大学 B
30 10698 西安交通大学 B
31 12121 南方医科大学 B
32 10089 河北医科大学 B-
33 10162 辽宁中医药大学 B-
34 10184 延边大学 B-
35 10228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B-
36 10315 南京中医药大学 B-
37 10343 温州医科大学 B-
38 10384 厦门大学 B-
39 10559 暨南大学 B-
40 10631 重庆医科大学 B-
41 10760 新疆医科大学 B-
42 10063 天津中医药大学 C+
43 10161 大连医科大学 C+
44 10291 南京工业大学 C+
45 10295 江南大学 C+
46 10299 江苏大学 C+
47 10313 徐州医科大学 C+
48 10344 浙江中医药大学 C+
49 10541 湖南中医药大学 C+
50 10598 广西医科大学 C+
51 10660 贵州医科大学 C+
52 10730 兰州大学 C+
53 10057 天津科技大学 C
54 10114 山西医科大学 C
55 10403 南昌大学 C
56 10441 山东中医药大学 C
57 10560 汕头大学 C
58 10570 广州医科大学 C
59 10633 成都中医药大学 C
60 10661 遵义医学院 C
61 10678 昆明医科大学 C
62 11066 烟台大学 C
63 10010 北京化工大学 C-
64 10247 同济大学 C-
65 10369 安徽中医药大学 C-
66 10427 济南大学 C-
67 10472 新乡医学院 C-
68 10507 湖北中医药大学 C-
69 10572 广州中医药大学 C-
70 10613 西南交通大学 C-
71 11065 青岛大学 C-
72 11079 成都学院 C-

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2017年)1007 药学排名: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41 所,本次参评37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104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23 北京协和医学院 A+
2 10316 中国药科大学 A+
3 10001 北京大学 A
4 10163 沈阳药科大学 A
5 10335 浙江大学 A
6 10246 复旦大学 A-
7 10248 上海交通大学 A-
8 10422 山东大学 A-
9 10558 中山大学 A-
10 10610 四川大学 A-
11 90030 第二军医大学 A-
12 10025 首都医科大学 B+
13 10226 哈尔滨医科大学 B+
14 10251 华东理工大学 B+
15 10285 苏州大学 B+
16 10423 中国海洋大学 B+
17 10486 武汉大学 B+
18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 B+
19 10533 中南大学 B+
20 90032 第四军医大学 B+
21 10055 南开大学 B
22 10062 天津医科大学 B
23 10159 中国医科大学 B
24 10183 吉林大学 B
25 10312 南京医科大学 B
26 10337 浙江工业大学 B
27 10366 安徽医科大学 B
28 10459 郑州大学 B
29 10573 广东药科大学 B
30 10698 西安交通大学 B
31 12121 南方医科大学 B
32 10089 河北医科大学 B-
33 10162 辽宁中医药大学 B-
34 10184 延边大学 B-
35 10228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B-
36 10315 南京中医药大学 B-
37 10343 温州医科大学 B-
38 10384 厦门大学 B-
39 10559 暨南大学 B-
40 10631 重庆医科大学 B-
41 10760 新疆医科大学 B-
42 10063 天津中医药大学 C+
43 10161 大连医科大学 C+
44 10291 南京工业大学 C+
45 10295 江南大学 C+
46 10299 江苏大学 C+
47 10313 徐州医科大学 C+
48 10344 浙江中医药大学 C+
49 10541 湖南中医药大学 C+
50 10598 广西医科大学 C+
51 10660 贵州医科大学 C+
52 10730 兰州大学 C+
53 10057 天津科技大学 C
54 10114 山西医科大学 C
55 10403 南昌大学 C
56 10441 山东中医药大学 C
57 10560 汕头大学 C
58 10570 广州医科大学 C
59 10633 成都中医药大学 C
60 10661 遵义医学院 C
61 10678 昆明医科大学 C
62 11066 烟台大学 C
63 10010 北京化工大学 C-
64 10247 同济大学 C-
65 10369 安徽中医药大学 C-
66 10427 济南大学 C-
67 10472 新乡医学院 C-
68 10507 湖北中医药大学 C-
69 10572 广州中医药大学 C-
70 10613 西南交通大学 C-
71 11065 青岛大学 C-
72 11079 成都学院 C-

数据来源: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   

2007年药物分析学专业全国排名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1 中国药科大学 A+ 4 北京大学 A 7 武汉大学 A
2 沈阳药科大学 A+ 5 复旦大学 A 8 郑州大学 A
3 浙江大学 A 6 四川大学 A 9 中南大学 A
 
B+等(14个):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山东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天津大学、福州大学、中山大学、山西医科大学、吉林大学、兰州大学、天津医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河北医科大学、福建医科大学
 
 
B等(14个):河北大学、新疆医科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河南中医学院、河南大学、广西中医学院、青海民族学院、中国医科大学、广东药学院、山西大学、江西中医学院、西南大学、山西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
 
 
C等(10个):名单略
 
    2015-2016年药物分析学专业全国排名
排 名
学校名称
星 级
开此专业学校数
1 中国药科大学 5★ 96
2 北京大学 5★ 96
3 北京协和医学院 5★ 96
4 沈阳药科大学 5★ 96
5 浙江大学 5★ 96
6 复旦大学 4★ 96
7 中山大学 4★ 96
8 上海交通大学 4★ 96
9 中南大学 4★ 96
10 华中科技大学 4★ 96
11 福州大学 4★ 96
12 四川大学 4★ 96
13 山东大学 4★ 96
14 苏州大学 4★ 96
15 西安交通大学 4★ 96
16 南京医科大学 4★ 96
17 吉林大学 4★ 96
18 首都医科大学 4★ 96
19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4★ 96
20 西南大学 3★ 96

药物分析学研究生考试科目:
101思想政治理论
(2)201英语一
(3)653药学综合(A)或654化学综合或655医学综合或656生物综合(A)
(注:研究方向,考试科目各个学校有所不同,以上以中山大学药学院为例)
 
药物分析学考研参考书:
2015年北京中医药大学100704药物分析学考研参考书
703药学综合1:《分析化学》(第六版)120分李发美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有机化学》(第二版)100分吉卯祉主编科学出版社
《生物化学》(2002年第三版)上、下册80分王镜岩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药物分析学专业研究生就业:
大部分人分向企业QC/QA部门 这些企业又有不同的性质 如国有 私企 外企之类 少部分进入药物研究结构部门 还有一些进入药检一类的事业单位 这些去向是本科生的主流
则相当大一部分为省市县药检所 质控等事业单位 还有部分人员进入高校 药物分析成为就业热点, 入门容易!
由于制药行业的工资高,福利待遇好,工作稳定,入门容易,并且近几年北美制药行业增长强劲,所以目前的一个很大的就业热点是Pharmaceutical Analyst !这无疑给华人技术移民提供了另一种职业选择,因为大多数新移民都具有较高的学历,深厚的化学根底,理性的逻辑思维,可以快速的接受培训进入新领域,这都是我们华人移民进入药物分析行业的突出优势。
一般来说, Pharmaceutical Analyst 起步工资约在37000 到45000之间,奖金和各种补贴,保险的金额亦相当可观, 而且只要你一旦找到一份固定药物分析工作,应该不必担心被辞退。
药物分析成为找工热点,还有另外两点原因:其一,制药公司是集研究、生产、分析、销售于一体的稳定实体企业,制药行业在美国和加拿大是一个非常大的支柱产业,在加拿大400 多家制药公司当中,每年至少需要3000多名药物分析人员。其二,随着北美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增加,对药品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大。
药物分析在医药化工行业中是算就业前景比较好的,特别随着医药化工行业的兴起,在上海北京浙江江苏一带,化工企业很多,而且很多公司需要质检或分析员,但是工资不是很乐观,除非在大的企业或科研机构,如果你的分析能力强的话,是非常吃香的,特别是从事色谱分析方向的,而且待遇也很好,工作环境舒适.但电分析,生化类的却不是很乐观.这是由在中国的生物行业不景气造成的.但是总而言之,药分专业是很不错的.

兰州大学药物分析学考研 推荐

关于我们

以下资料由兰州大学药物分析学研究生团队整理提供,其团队成员覆盖各个院系,专门搜集本校的考研真题和高分笔记、题库等资料。

专业课资料作为考研核心资料,部分专业重题概率极高,必须吃透,反复复习。如有需要高分研究生学长一对一辅导的,也可联系我们安排。

考研派网站,为大家提供安全的交易平台,资料有任何问题,均可向我们投诉,我们会督促考研派研究生团队解决问题,保障同学们的权益。

购买指南 发货信息 关于我们 - 研究生兼职库

最新购买

    手机商城

    扫描二维码,更便捷的购买资料

    不仅有商品,还有更多资讯和活动

    购买流程

    找到要考的专业或资料

    方法一:选择学校->学院->专业

    方法二:查找功能

    点击浏览招生简章+资料详情

    通过招生简章了解本专业需要的资料

    查看资料详情了解资料要点

    点击购买或加入购物车

    支付方式:支付宝

    填写付款信息并付款

    请确认联系人、联系方式和收货地址

    付款后3-5天可到货,可查询快递信息

    若有疑问,可联系在线学姐

    学姐联系方式:

    im钱包如何取消等待打包-下载imtoken钱包-imtoken怎么找回原来的币-imtoken钱包怎么取消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