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范大学考研网

湖南师范大学刑法学考研

湖南师范大学刑法学考研

相关专业

湖南师范大学优惠价原价选择
加入购物车立即购买
Add 湖南师范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答疑,送资源

因为湖南师范大学刑法学专业研究生数量有限,愿意做考研辅导的数量不确定,请加我们顾问的微信进行咨询和确认,抢先预订研究生,以免错失研究生辅导机会。

湖南师范大学是一个不错的学校,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请各位准备报考湖南师范大学刑法学考研的同学注意: 湖南师范大学刑法学研究生录取分数线(或称考研分数线)的数据。因为每年都有不少人报考湖南师范大学刑法学考研,竞争激烈,所以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湖南师范大学刑法学研究生的考研人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 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另外考研派也会为大家湖南师范大学刑法学考研的参考书目、考研大纲、研究生招生咨询电话等联系方式。希望你考取湖南师范大学 刑法学专业研究生,考研是个孤独的事情,需要耐得住寂寞,祝愿各位考研的学生好好复习备考,来年上个985/211,实现自己的名校研究生梦想。

湖南师范大学刑法学考研
2016年湖南师范大学刑法学考研分数线
湖南师范大学秉承“仁、爱、精、勤”的优良传统,遵循立足湖南、服务全国、走向世界、注重内涵、强化特色、跻身一流的基本发展理念,朝着具有教师教育特色、国内一流、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综合型大学的目标奋力迈进。这是考研分数线,欢迎收藏~
专业:刑法学
招生计划:8
复试分数线:338
湖南师范大学刑法学考研的各位同学,2020年湖南师范大学刑法学研究生录取名单终于公布了,湖南师范大学刑法学是一个不错的专业,希望各位今年的考研分数线能过湖南师范大学刑法学2020年的录取分数线,下面是2020年湖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公布的湖南师范大学刑法学2020年研究生录取分数线和湖南师范大学刑法学研究生拟录取名单。 
 
湖南师范大学刑法学2020年研究生复试分数线(或称考研分数线)和湖南师范大学刑法学的研究生录取分数线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是进入湖南师范大学刑法学研究生复试的基本要求线,后者是湖南师范大学刑法学研究生的录取分数线,包含了初试复试的综合成绩。本文是湖南师范大学刑法学2020年研究生录取分数线,内容来自湖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相关网站,如有出入请以湖南师范大学官方网站公布的湖南师范大学刑法学2020年研究生录取分数线为准。
 
以下是2020年湖南师范大学的研究生录取名单,成绩从高到底,供准备报考该专业研究生的同学参考:
湖南师范大学刑法学2020年研究生录取分数线
参考书目
《刑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贾宇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7月第1版。
考试科目代码:[701]考试科目名称:法学综合1
沈宗灵主编:《法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魏振瀛主编:《民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第4版。
考试科目代码:[×××]考试科目名称:国际公法学
邵津主编:《国际法》(第四版),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
考试科目代码:[802]考试科目名称:法学综合课3
周叶中主编:《宪法》(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
考试科目代码:[×××]考试科目名称:宪法学
周叶中主编:《宪法》(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
考试科目代码:[×××]考试科目名称:刑事诉讼法
陈光中主编,《刑事诉讼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6月第4版
考试内容及要点
刑法学
考试目标:
1、系统掌握刑法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研究动态。
2、理解刑法基本原则、犯罪总论、刑罚总论的规定及各种具体犯罪的概念和构成要件。
3、能运用刑法学的基本原理和刑法规范来分析和解决司法实际问题。
考试内容及要点:
一、刑法概说
(一)刑法的概念和性质
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刑法的性质有两层含义:一是刑法的阶级性质;二是刑法的法律性质。
(二)刑法的指导思想、根据与任务
刑法的指导思想是掌握了国家政权的统治阶级用以指导刑事立法和司法活动的思想理论体系。我国刑法的制定和实施是以无产阶级的科学思想,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为指导。
刑法的制定根据包括法律根据和实践根据。
刑法的任务主要有四个方面:保卫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ど缁嶂饕寰没?;?;す竦娜松砣ɡ?、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
(三)刑法的体系和解释
刑法的体系就是指《刑法》的组成和结构;刑法的解释就是对刑法规范含义的阐明。
二、刑法的基本原则
(一)刑法基本原则的概念和意义
刑法基本原则是指贯穿全部刑法规范,具有指导和制约全部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的意义,并体现我国刑事法治基本精神的准则。
罪刑法定原则、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罪责刑相适应原则是我国1997年《刑法》所确认的基本原则;此外,“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被正式写入宪法,保障人权原则也应被确立为刑法基本原则;综合刑法理论与实践,罪责自负原则、主客观相统一原则也被认为是刑法基本原则。
刑法基本原则对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
(二)罪刑法定原则
1、罪刑法定原则的含义
“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2、罪刑法定原则在我国刑法中的体现
实现了犯罪的法定化和刑罚的法定化;取消了类推制度;规定了从旧兼从轻的溯及力原则;规定了具体犯罪的罪状和法定刑。
3、罪刑法定原则的司法适用
要求正确认定犯罪和判处刑罚;正确进行司法解释。
(三)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
“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四)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
三、刑法的效力
(一)刑法的空间效力
刑法的空间效力,是指刑法在什么地方和对什么人具有效力。我国刑法的空间效力采折中原则,即以属地原则为基础,以属人原则、?;ぴ蚝推毡楣芟皆蛭钩?。包括:
1、属地管辖权
刑法第6条第1、2、3款的规定。
2、属人管辖权
刑法第7条第1、2款。
3、?;す芟饺?br /> 刑法第8条。
4、普遍管辖权
第9条规定。
5、管辖冲突问题
事实上的管辖冲突,适用刑法第10条规定;法律上的冲突管辖,优先适用属地原则。
(二)刑法的时间效力
1、刑法的生效时间
刑法的生效时间,通常有两种规定方式:一是从公布之日起生效;二是公布后经过一段时间再开始生效。
2、刑法的失效时间
刑法的失效也是两种方式:一是明示废止;二是默示废止。
3、刑法的溯及力
指刑法生效后,指新的刑事法律生效后,对新的法律生效以前发生的未经审判或者判决尚未确定的行为是否适用的问题。我国刑法溯及力的原则是:从旧兼从轻原则。
四、犯罪概念与犯罪构成
(一)犯罪概念
犯罪概念的类型有:犯罪的形式概念、犯罪的实质概念、犯罪的混合概念。
我国刑法在第13条规定了犯罪的概念,根据第13条的规定可以看出,犯罪有三个基本特征:
1、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
2、犯罪是具有刑事违法性的行为。
3、犯罪是应受刑罚惩罚的行为。
(二)犯罪构成
1、犯罪构成理论的发展与模式
三阶层构成要件理论。以德日为代表的这一理论理论,主张犯罪由构成要件符合性(或该当性)、违法性和有责性构成,三要件之间具有递进的阶层逻辑结构。
双层次犯罪成立理论。英美法系刑法学中的犯罪构成体系由犯罪本体要件与责任充足要件两个层次构成。
耦合式犯罪构成理论。苏联犯罪构成理论认为,犯罪构成就是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四个要件的总和。
我国刑法中犯罪构成理论是从苏联引进的。
2、我国刑法中犯罪构成的概念
犯罪构成是指依照我国刑法的规定,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而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需的一切客观和主观要件的有机统一。包括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
3、犯罪构成的分类
根据不同标准,犯罪构成可分为单纯的犯罪构成与混合的犯罪构成、基本的犯罪构成与修正的犯罪构成、普通的犯罪构成与加重的犯罪构成及减轻的犯罪构成。
五、犯罪客体
犯罪客体指我国刑法所?;さ奈缸镄形址傅纳缁峁叵?。
(一)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
1、犯罪对象的概念
指刑法分则条文规定的受犯罪行为直接作用或影响的具体的人或物。
2、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的关系
联系表现在:犯罪对象反映犯罪客体,犯罪客体制约犯罪对象。
区别表现在五个方面:犯罪对象是可以凭借人的感官感知的事物,犯罪客体是凭借人的思维才能认识的观念的东西;犯罪客体决定犯罪性质,犯罪对象则未必;犯罪客体是任何犯罪构成的必要条件,而犯罪对象则仅仅是某些犯罪的必要条件;任何犯罪都会使犯罪客体受到危害,而犯罪对象则不一定受到损害;犯罪客体是犯罪分类的根据,犯罪对象则不是犯罪分类的根据。
(二)犯罪客体的分类
1、一般客体
即刑法所?;さ纳缁峁叵档恼?。
2、同类客体
指某一类犯罪所共同侵犯的我国刑法所?;さ纳缁峁叵档哪骋徊糠只蚰骋环矫?。
3、直接客体
指某一特定犯罪所直接侵害的某种具体的社会关系。
按照不同标准,直接客体可以进一步分为简单客体与复杂客体、物质性客体与非物质性客体。
六、犯罪客观方面
(一)犯罪客观方面概述
1、犯罪客观方面的概念
指刑法所规定的、说明行为对刑法所?;さ纳缁峁叵档那址感?,行为成立犯罪所必须具备的客观事实特征。
2、犯罪客观方面的要件
犯罪客观方面的要件包括危害行为、危害结果、危害行为和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犯罪的时间、地点、方法等。
(二)危害行为
1、危害行为的概念
指表现人的意思自由、客观上危害社会并为刑法所禁止的身体动静。
2、危害行为的分类
从行为的客观外在特征看,危害行为可分为作为、不作为和持有。
作为是行为人以积极的身体活动所实施的刑法禁止实施的危害行为。
不作为是指刑法要求行为人必须履行实施某种特定积极行为的义务,行为人能够履行而没有履行该义务的行为。成立不作为应当具有三个条件。刑法上一般将不作为分为纯正的不作为犯和不纯正的不作为犯两类。
持有是对物品的控制状态,行为人与特定物品之间存在着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
从行为在犯罪中的地位和作用看,危害行为可分为实行行为和非实行行为。
实行行为是指符合刑法分则各条所规定的犯罪构成并为完成某一犯罪所必不可少的行为。
非实行行为指刑法总则规定的、在实行行为以外对实行行为起指使、唆使、帮助、补充作用的危害行为。
3、危害结果
危害结果具有客观性、因果性、侵害性、多样性的特征。
4、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因果关系的基本观点和基本问题有:因果关系的客观性、因果关系的相对性、因果关系的时间顺序性、因果关系的条件性和具体性、因果关系的复杂性、因果关系的必然性与偶然性问题、不作为犯罪的因果关系问题、中断的因果关系问题、刑法因果关系与刑事责任的联系和区别。
七、犯罪主体
(一)犯罪主体概念
犯罪主体是指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并依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自然人和单位。包括自然人犯罪主体和单位犯罪主体。
(二)刑事责任能力
1、刑事责任能力的概念
是指行为人具备的刑法意义上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
2、刑事责任能力的程度
我国刑法采取四分法:完全刑事责任能力、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相对有刑事责任能力、减轻刑事责任能力。
(三)影响刑事责任能力的因素
1、刑事责任年龄
我国刑法把刑事责任年龄划分为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与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三个年龄阶段。
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处理原则包括从宽处理原则和不适用死刑的原则。
2、精神障碍
刑法第18条第1、2、3款的规定。
3、生理功能丧失
刑法第19条的规定。
4、生理醉酒
刑法第18条第4款的规定。
(四)犯罪主体的特殊身份
犯罪主体特殊身份的概念、特殊身份的类型、特殊身份对定罪量刑的意义。
(五)单位犯罪
1、单位犯罪的概念
指由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依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危害社会的行为。
2、单位犯罪的处罚原则
一是双罚制;二是单罚制。
八、犯罪主观方面
(一)犯罪主观方面的概念
指行为人对其实施的行为所必然或可能引起的危害社会的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包括犯罪故意和犯罪过失、犯罪目的和犯罪动机等因素。
(二)犯罪故意
1、犯罪故意的概念和构成要素
犯罪故意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构成要素包括:犯罪故意的认识因素和犯罪故意的意志因素。
2、犯罪故意的分类
犯罪故意的理论分类。根据成立犯罪故意所要求的认识与意志的不同可分为行为故意和结果故意;根据行为人对构成要件结果的认识内容与认识程度可分为确定故意与不确定故意;根据要求行为人所认识的构成要件结果的状态可分为实害故意与危险故意;根据行为人意志中策划过程的有无可分为预谋故意和非预谋故意;根据行为人对行为形式的意志选择可分为作为故意和不作为故意。
犯罪故意的法定分类。根据行为人的认识状况和对危害结果所持的具体态度,犯罪故意可分为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两种。直接故意的概念和特征;间接故意的概念和特征;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的区别。
3、犯意转化与另起犯意
犯意转化指行为人在犯罪行为的过程中,改变犯罪故意从而导致此罪与彼罪的转化。
另起犯意指在实施犯罪行为过程中,因某种情形出现而另起其他犯罪故意,实施另外一个犯罪行为。原则上应实行数罪并罚。
(三)犯罪过失
1、犯罪过失的概念
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导致危害结果发生的一种心理态度。
2、犯罪过失的分类
犯罪过失的法定分类。我国《刑法》规定为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两种。疏忽大意的概念和特征;过于自信的概念和特征;过于自信的过失与疏忽大意过失的区别。
犯罪过失的其他分类。根据主体及其违反的规范内容分为普通过失和业务过失;根据过失的程度可分为重过失与轻过失;还有一种特殊的过失形式即监督过失。
3、认定犯罪过失应注意的问题
正确区分犯罪过失与容许的危险行为;理解信赖原则;正确区分过于自信的过失与间接故意
(四)无罪过事件
1、意外事件
意外事件的概念和特征;意外事件与疏忽大意过失的区别。
2、不可抗力
不可抗力的概念;不可抗力的特征。
3、无期待可能性
期待可能性,指从行为时的具体情况看,可以期待行为人不实施违法行为,而应实施合法行为的情形。如果不具有期待可能性,也就不能对行为人的违法行为进行谴责与非难。
(五)犯罪目的与犯罪动机
犯罪目的和犯罪动机含义;犯罪目的与犯罪动机的关系。
(六)认识错误
法律认识错误;事实认识错误;认识错误对定罪量刑的影响。
九、正当行为
(一)正当防卫
正当防卫的概念;正当防卫的条件;防卫过当及其刑事责任。
(二)紧急避险
紧急避险的概念和成立条件;紧急避险与正当防卫的区别。
(三)其他正当行为
    自救行为、正当业务行为、法令行为、基于权利人承诺或自愿的损害概念。
十、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
(一)犯罪既遂形态
犯罪既遂形态的概念;犯罪既遂形态的类型;既遂犯的处罚原则。
(二)犯罪预备形态
犯罪预备形态的概念和特征;预备犯的处罚原则。
(三)犯罪未遂形态
犯罪未遂形态的概念和特征;犯罪未遂形态的种类;未遂犯的处罚原则。
(四)犯罪中止形态
犯罪中止形态的概念和特征;中止犯的处罚原则。
十一、共同犯罪
(一)共同犯罪概述
共同犯罪的概念和成立条件;共同犯罪的认定。
(二)共同犯罪的形式
任意的共同犯罪与必要的共同犯罪;事前通谋的共同犯罪与事前无通谋的共同犯罪;简单的共同犯罪与复杂的共同犯罪;一般的共同犯罪与有组织的共同犯罪。
(三)共同犯罪人的刑事责任
主犯、从犯、胁从犯及其刑事责任;教唆犯及其刑事责任。
十二、罪数
(一)罪数判断标准
(二)一罪的类型
1、实质的一罪
继续犯的概念、构成特征及处断原则;想象竞合犯的概念、构成特征及处断原则;想象竞合犯与法规竞合的区别;结果加重犯的概念、构成特征及处断原则。
2、法定的一罪
结合犯的概念、构成特征及处断原则;集合犯的概念及处断原则。
3、处断的一罪
连续犯的概念、构成特征及处断原则;牵连犯的概念、构成特征及处断原则;吸收犯的概念、构成特征及处断原则。
十三、刑事责任
(一)刑事责任概述
刑事责任的概念和基本特征;刑事责任与犯罪及刑罚的关系、刑事责任的地位。
(二)刑事责任的根据
(三)刑事责任的发展阶段和解决方式
1、刑事责任的发展阶段
刑事责任的产生阶段;刑事责任的确认阶段;刑事责任的实现阶段。
2、刑事责任的解决方式
定罪判刑方式;定罪免刑方式;消灭处理方式;转移处理方式。
十四、刑罚及其种类
(一)刑罚与刑罚权
刑罚的概念和特征;刑罚权的根据与内容。
(二)刑罚的目的与功能
刑罚的目的是预防犯罪,包括特殊预防和一般预防两个方面。特殊预防的概念;特殊预防的实现。一般预防的概念;一般预防的实现。特殊预防与一般预防的关系
刑罚的功能指国家正确制定、裁量和执行刑罚对社会个体以及整体所产生和可能产生的积极作用。表现为对犯罪人的功能;对被害人的功能;对社会的功能。
(三)刑罚的体系与种类
刑罚体系的概念;我国刑罚体系的特点。
我国刑罚的种类分主刑与附加刑两大类。
主刑是对犯罪分子独立适用、不能附加于其他刑罚的刑罚方法。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五种。
1、管制
管制的概念;管制的特点;管制的期限;管制的执行。
2、拘役
拘役的概念;拘役的特点;拘役的期限;拘役的执行。
3、有期徒刑
有期徒刑的概念;有期徒刑的特点。
4、无期徒刑
无期徒刑的概念;无期徒刑的特点。
5、死刑
死刑的概念;适用死刑的限制性规定;死缓制度。
附加刑是补充主刑适用的刑罚种类。有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四种。
1、罚金
罚金的概念;罚金的适用方式;罚金的执行。
2、剥夺政治权利
剥夺政治权利的概念和内容;剥夺政治权利的适用对象;剥夺政治权利的适用方式;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剥夺政治权利的执行。
3、没收财产
没收财产的概念;没收财产的范围;没收财产的执行。
4、驱逐出境
驱逐出境的概念;驱逐出境的适用对象;驱逐出境的执行。
从业禁止指对于实施了与职业相关犯罪的犯罪分子,限制其在特定时间段内从事相关职业的资格?!缎谭ā返?7条之一规定及内容。
十五、刑罚制度
(一)刑罚裁量制度
1、刑罚裁量概述
刑罚裁量的概念和原则;刑罚裁量情节概念;法定量刑情节;酌定量刑情节;
从轻处罚、从重处罚、减轻处罚、免除处罚的适用;刑罚裁量的步骤;调节基准刑的方法;确定宣告刑的方法。
2、累犯
一般累犯的概念和构成条件;特别累犯的构成条件;累犯的刑事责任。
3、自首
一般自首的概念和成立条件;准自首的成立条件;特别自首的成立条件;单位自首;自首犯的刑事责任。
4、坦白
坦白的概念和成立条件;坦白的刑事责任。
5、立功
立功的概念与种类;一般立功的成立条件;重大立功的成立条件;立功者的刑事责任。
6、数罪并罚
数罪并罚的概念和原则;《刑法》第69条、第70条、第71条三种不同情况的数罪并罚方法。
7、缓刑
缓刑的概念和意义;一般缓刑的适用条件;战时缓刑的适用条件;缓刑的宣告;缓刑的执行;缓刑的法律后果。
(二)刑罚执行制度
1、刑罚执行的概念和意义
2、减刑
减刑的概念和条件;减刑的时间与幅度。
3、假释
假释的概念和条件;假释的考验;假释的效果;决定假释和撤销假释的程序。
4、社区矫正
社区矫正的决定;社区矫正的对象;社区矫正的执行。
(三)刑罚消灭制度
1、刑罚消灭的概念;刑罚请求权消灭事由。
2、追诉时效
追诉时效概念;追诉时效的期限;追诉时效的起算;追诉时效中断;追诉时效的停止计算;追诉时效延长。
3、赦免
赦免的概念;2015年8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特赦部分服刑罪犯的决定》的内容。
十六、刑法各论概述
(一)刑法各论与刑法总论的关系
(二)刑法分则的体系
(三)刑法分则条文的构成
罪状概念和分类;注意规定与法律拟制;法定刑概念与基本形式;法定刑与宣告刑及执行刑。
十七、危害国家安全罪
背叛国家罪、分裂国家罪、武装叛乱、暴乱罪的概念;叛逃罪、间谍罪、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
十八、危害公共安全罪
使用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各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破坏交通工具罪的概念与构成特征;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认定及数罪并罚的规定;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罪的概念、构成特征及认定;交通肇事罪的概念与构成特征、认定及处罚;危险驾驶罪、重大责任事故罪的概念与构成特征、认定及处罚。
十九、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的概念与构成特征及认定;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与生产、销售特殊伪劣产品罪的法条竞合关系及处罚原则;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罪、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洗钱罪、集资诈骗罪、贷款诈骗罪、信用卡诈骗罪、保险诈骗罪、逃税罪、假冒注册商标罪、侵犯著作权罪、侵犯商业秘密罪、合同诈骗罪、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非法经营罪的概念与构成特征及认定。
二十、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故意杀人罪、过失致人死亡罪、故意伤害罪、强奸罪、非法拘禁罪、绑架罪、拐卖妇女儿童罪、诬告陷害罪、诽谤罪、刑讯逼供罪、破坏选举罪、虐待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及认定
二十一、侵犯财产罪
抢劫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刑法》第269条转化型抢劫罪的理解与适用;抢劫罪的认定及刑事责任;盗窃罪、诈骗罪、抢夺罪、侵占罪、职务侵占罪、挪用资金罪、敲诈勒索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及认定。
二十二、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妨害公务罪、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聚众斗殴罪、寻衅滋事罪、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赌博罪、伪证罪、窝藏、包庇罪、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脱逃罪、妨害传染病防治罪、医疗事故罪、污染环境罪、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传播淫秽物品罪的概念与构成特征及认定。
二十三、贪污贿赂罪
贪污罪、挪用公款罪、受贿罪、利用影响力受贿罪、行贿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私分国有资产罪的概念与构成特征及认定。
二十四、渎职罪
    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徇私枉法罪、食品监管渎职罪的概念与构成特征及认定。
刑法学 [030104]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湖南师范大学
招生年份:2020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法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3]法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1]法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中国刑法
02国际刑法
03刑事司法
招生人数: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或202俄语
或203日语
或244德语
③701法学综合课1(含法理学、民法学)
④802法学综合课3(含刑法学、民事诉讼法学)
备  注: 复试笔试科目:国际公法学
同等学力考生加试科目:
①宪法学
②刑事诉讼法
专业名称:刑法学     专业代码:030104     门类/类别:法学     学科/类别:法学

开设专业院校:

北京师范大学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南开大学 天津商业大学 河北经贸大学 河北大学 河北师范大学 中央司法警官学院 山西大学 辽宁大学 延边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吉林大学 黑龙江大学 上海政法学院 上海社会科学院 上海海事大学 复旦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 华东政法大学 扬州大学 苏州大学 南京工业大学 南京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浙江工商大学 浙江大学 安徽大学 安徽财经大学 厦门大学 江西财经大学 江西理工大学 华东交通大学 烟台大学 山东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郑州大学 河南大学 武汉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湖南工业大学 中南大学 湘潭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 广东财经大学 中山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深圳大学 广西大学 海南大学 西南政法大学 西南民族大学 四川大学 西南科技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 贵州师范大学 贵州民族大学 云南大学 西北政法大学 兰州大学 甘肃政法学院 青海民族大学

专业解析:

刑法学是法学专业二级学科之一,在整个法学学科体系中具有比较重要的作用。刑法学学科主要以社会中存在的犯罪现象为基础,研究犯罪产生的原因,探讨治理犯罪的对策,寻找减少犯罪的方法、措施,为国家治理犯罪问题献计献策。该学科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中、外刑法学、犯罪学、刑事政策学等。
(01)中国刑法学
(02)外国刑法学
(03)犯罪学
(04)监狱法学
(05)司法精神病学
(注:各大院校的研究方向略有不同,以北京大学为例)
2、培养目标
本学科旨在培养具有坚实、广博的理论基础与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能够适应我国民主法治建设的需要,具有独立从事法学研究、教学和法律实务能力的专门人才。要求具有坚实的刑法学及相关学科理论基础、全面的部门法知识和基本的人文、社科知识,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良好的理论素养,有较强的从事科研以及司法实务工作的能力。
3、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法语或(241)德语 (643)刑法学 (886)法学综合卷
(注:以上以北京大学为例,各院校在考试科目中也有所不同)

此专业大学排名:

0301 法学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40 所,本次参评38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144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02 中国人民大学 A+
2 10053 中国政法大学 A+
3 10001 北京大学 A
4 10003 清华大学 A
5 10276 华东政法大学 A
6 10486 武汉大学 A
7 10652 西南政法大学 A
8 10036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A-
9 10183 吉林大学 A-
10 10248 上海交通大学 A-
11 10284 南京大学 A-
12 10335 浙江大学 A-
13 10384 厦门大学 A-
14 10520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A-
15 10611 重庆大学 B+
16 10726 西北政法大学 B+
17 1000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B+
18 10027 北京师范大学 B+
19 10055 南开大学 B+
20 10140 辽宁大学 B+
21 10246 复旦大学 B+
22 10285 苏州大学 B+
23 10319 南京师范大学 B+
24 10422 山东大学 B+
25 10530 湘潭大学 B+
26 10533 中南大学 B+
27 10558 中山大学 B+
28 10610 四川大学 B+
29 10034 中央财经大学 B
30 10041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B
31 10151 大连海事大学 B
32 10212 黑龙江大学 B
33 10247 同济大学 B
34 10272 上海财经大学 B
35 10357 安徽大学 B
36 10421 江西财经大学 B
37 10423 中国海洋大学 B
38 10459 郑州大学 B
39 10532 湖南大学 B
40 10542 湖南师范大学 B
41 10589 海南大学 B
42 10651 西南财经大学 B
43 11066 烟台大学 B
44 10052 中央民族大学 B-
45 10353 浙江工商大学 B-
46 10386 福州大学 B-
47 10475 河南大学 B-
48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 B-
49 10559 暨南大学 B-
50 10561 华南理工大学 B-
51 10590 深圳大学 B-
52 10592 广东财经大学 B-
53 10673 云南大学 B-
54 10698 西安交通大学 B-
55 10730 兰州大学 B-
56 11406 甘肃政法学院 B-
57 11835 上海政法学院 B-
58 10007 北京理工大学 C+
59 10030 北京外国语大学 C+
60 10075 河北大学 C+
61 10108 山西大学 C+
62 10126 内蒙古大学 C+
63 10254 上海海事大学 C+
64 10273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C+
65 10280 上海大学 C+
66 10385 华侨大学 C+
67 10511 华中师范大学 C+
68 10657 贵州大学 C+
69 10755 新疆大学 C+
70 11078 广州大学 C+
71 11646 宁波大学 C+
72 11846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C+
73 10004 北京交通大学 C
74 10028 首都师范大学 C
75 10065 天津师范大学 C
76 10125 山西财经大学 C
77 10166 沈阳师范大学 C
78 10173 东北财经大学 C
79 10251 华东理工大学 C
80 10294 河海大学 C
81 10394 福建师范大学 C
82 10484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C
83 10524 中南民族大学 C
84 10656 西南民族大学 C
85 10674 昆明理工大学 C
86 11117 扬州大学 C
87 11832 河北经贸大学 C
88 10009 北方工业大学 C-
89 10011 北京工商大学 C-
90 10079 华北电力大学 C-
91 10270 上海师范大学 C-
92 10327 南京财经大学 C-
93 10346 杭州师范大学 C-
94 10378 安徽财经大学 C-
95 10497 武汉理工大学 C-
96 10574 华南师范大学 C-
97 10593 广西大学 C-
98 10602 广西师范大学 C-
99 11065 青岛大学 C-
100 11482 浙江财经大学 C-
 
 
刑法学专业考研科目:
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法语或(241)德语 (643)刑法学 (886)法学综合卷
 
刑法学考研参考书:
一、《法理学(第二版)》
这本书的作者是张文显,2003年11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本书紧紧围绕“法理学是法学的基础”展开论述。首先从法理学的基本论题诸如,法学研究和法学教育、法学的研究方法、法的本体、法的起源和发展、法的作用和价值等,着手探讨;接着,对贯穿整个法学体系的基本范畴,例如法、权利、义务、法律行为、法律关系、法律责任、法律价值等进行了解析;而且对当前法学建设的前沿问题,例如法治国家、法与知识经济、法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法的局限性与法治的代价等,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本书对法理学的许多传统论题或从内容上加以扩展,或从理论上加以深化;说理性极强,论证严谨透彻,语言精密,而且在观念更新、体系建构、文风改善、技术规范等方面,亦有新的进展和突破。本书被称为法理学的考研“红宝书”。
二、《宪法学》
这本书作者张千帆,于2004年9月由法律出版社出版。本书主要谈到宪法学通常涉及的各个方面,大致包括总论(概念、历史、方法等)、国家机构(中央与地方关系、立法、行政和司法机构、政党制度)和基本权利(理论和实施)。本书大体上分四个部分:共12章。第一部分为概论,共三章,主要包括宪法的基本概念与方法、宪法的制定与修改以及宪法的实施与解释。第二部分为基本权利,分为两章,分别论述权利的基本理论和各国权利保障的宪法实践。第三部分是国家基本制度,在简要探讨国家性质问题后分四章介绍了政党、议会、行政和法院。第四部分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分为三章,包括中央和地方关系的一般理论、中国1949年以后的中央和地方关系时间以及特别行政区的基本法。
三、《中国刑法论(第二版)》
本书分为上编总论和下编各论两部分、由北京大学法律学系杨春洗教授和杨敦先教授主编,是具有较为丰富的教学、科研经验的五位教授、三位副教授和刑法学专业新秀组成的一个实力雄厚的集体共同编写的。于2001年1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本书的体系结构是总论、各论合而为一的体系,大家在看书的过程中容易明确掌握总论和各论之间的界限、并容易理解两者间的内在的或法意的融合性。这本书的基本和主要的内容,一方面是关于刑法规范的叙述和阐明,这主要是关于刑法学总论的范畴;另一方面是关于刑法专条及其罪状的文理解释,这主要是关于刑法各论的范畴。只有这两方面才构成刑法论结构的整体,没有刑法规范解释就不能称为刑法论。本书从总体上说是中国刑法现行的适用解释论。对刑事法律、犯罪、刑罚、行刑措施以至各种主要犯罪及其刑法等诸多必要序列都严肃地作了明确的实用解释,但并不烦琐。
四、《民法》
这本书由魏振瀛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和高等教育出版社于2000年9月联合出版。本书以我国《民法通则》、《合同法》、《继承法》等现行民事法律法规为依据,紧密结合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借鉴外国与我国台湾地区的民事立法与司法实践,吸收国内外民法学研究的新成果,理论联系实际,系统论述了民法的基本理论、基本制度和基本知识。本书不拘泥于现行民事立法分散的具体的规定,而是根据现实与发展的需要,在内容上作了补充,具体包括民法总论、物权、债权、继承权、人身权、侵权行为,共6编42章。
五、《刑事诉讼法学概论》
本书是汪建成先生在多年从事刑事诉讼法教学基础上结合香港、澳门、台湾等地读者学习情况而写的一本教材性专论,于2001年7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书中对中国诉讼法的基本规定、基本制度和基本理论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和分析。为了提高学习效果,本书在写作风格和体例上有如下特点:(1)文字简洁,通俗易懂,重点突出,层次分明;(2)内容新颖,对刑事诉讼法修订后的司法解释当中的一些重要内容都作了介绍;(3)每一节之前写了一段小引子,以启发思考,提高学习兴趣;(4)在每章之后,除了一些测试题和思考讨论题,以检验学习质量;(5)全书最后附上了中英文对照词汇表,以加深英语基础比较好的读者对书中有关内容的理解。
六、《民事诉讼原理》
本书是一本系统研究民事诉讼基本问题的著作。作者潘剑峰,于2001年11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在理论研究与司法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阐释了司诉讼的基本原理,对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基本制度和基本程序以及其他制度作了较为全面的讨论。结合民事诉讼司法实践说明民事诉讼的基本原理是本书的特色之一,作者结合教学心得对民事诉讼一些基本问题的说明对民事诉讼法学的研究和教学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本书既可以作为民事诉讼法学研究的参考用书,也可以作为大学业本科的教材使用。本书一共三十七章。
七、《经济法》(第二版)
本书是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和高等教育出版社于2006年1月联合出版,作者杨紫烜。该教材分为5编32章,系统地论述了经济法学的基本理论,全面阐释了经济法主体、市场管理法、宏观调控法、社会保障法的制度、理论与实务问题。该教材注意吸纳国内外经济法学和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及经济法制建设的新鲜经验,注重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经济法理论水平和从事经济法实务的能力,从整体上反映了经济法的理论研究与教材编写的最新水平。
八、《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第二版)
这本书也是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和高等教育出版社联合出版,作者姜明安。书中全面、系统、深入地阐释了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研究的范围主要包括行政法的一般原理、原则及以行政法、行政法学的历史发展;行政法主体的一般理论及行政主体的职责、职权、管理手段与行政相对人的权利、义务;行政行为的一般理论及行政行为的性质、特征、构成要件、合法要件于各种类别行政行为的运作程序;行政救济的一般理论及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的性质、功能、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管辖、程序与裁判标准;行政赔偿的一般理论及行政赔偿责任构成要件、归责原则、赔偿范围、方式、标准与程序等。本书主要以我国行政法治实践和行政法学说为基本研究素材,同时吸收、借鉴了国外行政法学研究的大量成果。本书在继承、批判和扬弃国外行政法学的控制权论、管理论、行政权力本位论、相对人权利本位论等各种学术流派的基础上,初步形成和建立了有中国特色的行政法学理论体系框架。
九、《国际法》(第二版)
这本书的第二版是法律出版社于1995年8月出版发行的。本书对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基本制度以及国际法上其他制度作了较为全面的讨论。结合各国在国际交往中的实践说明国际法的基本问题是本书的特色之一,作者结合自身心得对国际法一些基本问题的说明对国际法学的研究和教学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本书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分析国际法的本质和意义,并加深对国际法的理解和运用。本书是国际法领域十分经典的教材之一。
十、《国际经济法》
这本教材也是由北京大学出版社与高等教育出版社于2000年3月联合出版的。作者余劲松和吴志攀。本教材共6篇29章,系统深入地阐述了国际经济法的核心问题。第一篇导论讨论国际经济法的概念、体系以及国际经济法主体等基本理论问题。第二篇论述国际贸易法律制度,主要包括国际货物贸易、国际技术贸易、国际服务贸易法律与制度。第三篇介绍国际投资法律制度,包括资本输入国法制、资本输出国法制与?;ね蹲实墓史ㄖ?。第四篇探讨国际金融法律制度,着重论及国际私人融资、国际证券、国际支付、国际金融监管等方面的法律制度。第五篇研究国际税收法律制度,涉及税收管辖权、国际重复征税及避免方法、防止国际逃税与避税等法律问题。第六篇阐述国际经济争议解决法律制度,如国际商事仲裁、世界贸易组织的争议解决机制、国家与他国国民之间投资争议的解决等。
十一、《国际私法学》
本书是教育部按照“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为高等法学教育规划的14门核心课程教材之一。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和高等教育出版社于2003年1月联合出版。作者韩德培。它是目前我国内容最丰宫体例最新颖的一本国际私法新著。该书以适应我国对外开放进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为宗旨,力求准确地阐述国际私法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法则,以便公平合理地解决国际民商事关系中的法律问题,?;ぶ型獾笔氯说恼比ㄒ?。该书共分五编:第一编是“总论”;第二编是“冲突法”;第三编是“统一实体法”;第四编是“国际民事诉讼法”;第五编是“国际商事仲裁法”。在第二编内,除传统的各种冲突法外,还增加了海事的冲突法、票据的冲突法、破产的冲突法、知讯产权的冲突法和区际冲突法。在第三编内,将有关国际民商事关系的一些国际统一实体法集中在一起加以论述,并且将“统一实体法”编与“冲突法”编平行并列,具有一定的开拓性和创造性,也符合我国教育部门最近倡导的“拓宽二级学科”的原则。
 
刑法学研究生就业方向:
(1)总体来说,本专业毕业生适合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以及立法机关、行政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仲裁机关和法律服务机构、特别是在高中等学校从事法学教学与科研工作。
(2)法律专业的学生可以考取相应的证件从而为成功就业奠定基础,主要相关证件有以下几种:
法律职业资格证(通过司法考试获得)
律师执业资格证(获得法律职业资格证,实习完毕,向司法部申请)
企业法律顾问资格证(有专门的考试,一经合格既有执业资格)
 

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湖南师范大学考研分数线、湖南师范大学报录比、湖南师范大学考研群、湖南师范大学学姐微信、湖南师范大学考研真题、湖南师范大学专业目录、湖南师范大学排名、湖南师范大学保研、湖南师范大学公众号、湖南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湖南师范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湖南师范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之家公众号

湖南师范大学刑法学考研 推荐

湖南师范大学研究生学姐微信


加学姐微信,获免费答疑,进考研群
湖南师范大学考研网由湖南师范大学研究生维护,发布最新的湖南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还提供湖南师范大学研究生1对1辅导和考研真题等服务,有问题请加微信沟通。

关于我们

以下资料由湖南师范大学刑法学研究生团队整理提供,其团队成员覆盖各个院系,专门搜集本校的考研真题和高分笔记、题库等资料。

专业课资料作为考研核心资料,部分专业重题概率极高,必须吃透,反复复习。如有需要高分研究生学长一对一辅导的,也可联系我们安排。

考研派网站,为大家提供安全的交易平台,资料有任何问题,均可向我们投诉,我们会督促考研派研究生团队解决问题,保障同学们的权益。

购买指南 发货信息 关于我们 - 研究生兼职库
im钱包如何取消等待打包-下载imtoken钱包-imtoken怎么找回原来的币-imtoken钱包怎么取消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