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大学机电及自动化学院研究生招生

华侨大学机电及自动化学院研究生招生专业

专业课资料

华侨大学优惠价原价选择
加入购物车立即购买
华侨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21/22考研群,请加入】

华侨大学机电及自动化学院研究生招生是一个不错的学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 机电及自动化学院是学校里比较好的一个院系,请各位准备报考华侨大学机电及自动化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注意,该院系有以上多个专业在招生研究生,欢迎各位同学报考华侨大学机电及自动化学院研究生招生。

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华侨大学机电及自动化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华侨大学机电及自动化学院研究生招生 全院教职员工144人,专任教学科研人员114人。专任教师中,博士生导师18人,教授30人、副教授35人,具有博士学位82人,聚集一批在国内外具有较高学术声望的领军人才,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双聘)1人、国家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国家创新人才长期项目入选者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以及“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入选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福建省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福建省“百人计划”入选者、海西产业领军人才、闽江学者等国家级、省部级杰出人才,拥有“脆性材料加工技术与装备”教育部创新团队及“脆性材料加工技术”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
一、专业简介
 
工业设计是一种跨学科的专业,将创新、技术、商业、研究及消费者紧密联系在一起,共同进行创造性活动、并将需解决的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案进行可视化,重新解构问题,并将其作为建立更好的产品、系统、服务、体验或商业网络的机会,提供新的价值以及竞争优势。在教学培养过程中,结合学院特点,突出工科特色,综合社会学、艺术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多个学科,强调设计为区域产业服务。
 
 
 
 
二、培养目标
 
1、培养具有广博的人文学科知识,系统的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知识的设计专业人才。
 
2、培养具备坚实的设计学理论基础和专业技能,与工学等学科交叉和整合应用的设计实务人才。
 
3、培养立足海西面向国际,富有执著探索精神和强烈社会责任感的设计创新人才。
 
 
 
 
三、主干课程
 
设计素描、色彩、平面设计基础、色彩原理与应用、三维造型基础、设计表现技法、计算机辅助三设计、模型制作方法、人因工程学、用户体验研究、调研及市场研究、传统工艺美术史、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界面设计、交互设计、产品创新设计、商品开发与设计、材料工艺综合实验、产品专题设计、商品开发与设计、毕业设计。
 
 
 
 
四、就业前景
 
工业设计专业培养具备工业设计的基础理论、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专业设计部门、科研单位从事工业产品造型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和教学、科研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一、专业简介
 
本专业以精密机械设计与制造、光电测试理论与应用工程、智能光学仪器原理与设计等为学科主体,以精密机械设计制造、智能仪器设计、电子学、工程光学、计算机控制技术、光电检测技术与传感器原理、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等为学科基础。要求学生系统熟练地掌握精密机械与智能仪器设计制造原理、制造业过程中质量控制和状态检测系统的设计方法、测量控制信息获取方法与处理技术,并在精密机械与光电工程方面受到良好的工程实践训练。旨在培养具有系统扎实的基础理论、坚实宽广的专业知识、开拓创新的实践能力、较强的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优良的人文社会素质,能够胜任精密机械与智能仪器、光电工程与智能控制等领域研究、开发、设计、制造和管理的光-机-电一体化高级工程技术专门人才。
 
 
 
 
二、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港、澳、台以及内地经济特区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需要的,能够胜任精密机械设计与制造、智能仪器设计、光电工程与智能控制等光-机-电一体化领域研究、开发、设计、制造和管理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专门人才。具体要求:
 
1、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社会素质,较强的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
 
2、系统熟练地掌握本专业所需的工程图学、工程力学、精密机械设计、电子学、误差理论、信号分析与处理技术、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等学科基础知识;
 
3、熟练掌握本专业所需的工程光学、传感技术、智能仪器设计、工业过程控制技术、电子电路与控制工程CAD等学科专业知识;
 
4、较为丰富的精密机械与光电工程领域的工程实训经历和较强的开拓创新意识;
 
5、综合运用本专业知识和技能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
 
 
 
 
三、主干课程
 
精密机械与仪器设计、电子技术、工程光学、传感器技术、信号分析与处理、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控制工程基础、微机原理及应用、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智能仪器设计。
 
 
 
 
四、就业前景
 
本专业培养光、机、电、计算机的专门人才,紧扣“中国制造2025”的国家政策,与仪器仪表、机器人、精密加工与制造领域等多个优势产业紧密结合,在福建省、乃至全国具有广泛的就业前景,福建省内推荐就业单位有(不限于):华数机器人有限公司、厦门宏发电声股份有限公司、麦克奥迪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等等。
 
一、专业简介
 
汽车工业在国民经济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汽车的需求量也是越来越大。庞大的汽车市场,急需一批具备汽车工程设计、制造、实验、运用、研究与汽车营销等汽车专业知识的人才?;却笱С盗竟こ瘫究谱ㄒ翟?008年底开始面向全国招生,现有专任教师16名,专业实验人员5名。本科教学实验设备先进、丰富多样,实验室面积已超过2000平方米。
 
本专业要求学生掌握车辆工程领域的设计理论、制造技术、生产管理等知识,就业前景广阔,毕业后能从事交通车辆的设计制造、科研开发、应用研究、运用管理和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华侨大学承志车队成立于2010年,主要由本科生组成,包括车辆工程、机械工程、信息工程等专业学生争先加入,连续几年获得了较好的比赛成绩。7年来共有600余名本科生和研究生参加车队,培养出车队骨干200多人。
 
 
 
 
二、培养目标
 
目标1:(扎实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基本原理、方法和手段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并通过接触和掌握汽车设计、制造、运用管理、试验与检测等方面的先进方法,为将所学基础知识应用到车辆工程实践中去做好准备。
 
目标2:(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学生能够创造性地利用机械、力学和电工电子科学和工程基本原理解决实践和工业需求遇到的问题。
 
目标3:(团队合作与领导能力)培养学生在团队中的沟通和合作能力,进而能够具备车辆工程领域的领导能力。
 
目标4:(工程系统认知能力)让学生接受现代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认知训练,具有进行机械产品(特别是汽车)设计、制造及设备控制、生产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并使之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世界。
 
目标5:(专业的社会影响评价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看待车辆设计、制造和应用对人们日常生活、社会经济结构所产生的潜在影响。
 
目标6:(全球意识能力)培养学生能够在全球化的环境里保持清晰意识,有竞争力地、负责任地行使自己的职责。
 
目标7:(终身学习能力)车辆工程毕业生能够胜任研究、设计、制造与运用管理的多种经历的工作,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
 
 
 
 
三、主干课程
 
工程图学、工程力学、工程材料、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制造技术基础、控制工程基础、电工电子学、微机原理及应用、焊接工艺学、汽车构造、汽车理论、内燃机原理、专用汽车设计、汽车安全技术、新能源汽车。
 
 
 
 
四、就业前景
 
培养的学生主要输送到国内汽车生产厂家的研发、设计、制造部门,同时适应从事汽车及工程车辆的应用,生产管理等方面工作;也可以从事机电一体化产品的设计和开发工作。
 
机械工程    
    本专业结合智能制造和工业自动化4.0的需求,培养学生具备以机械为核心,以机电液一体化为主线,设计、制造与控制相互支撑的较宽领域的技术基础和坚实的专业基础,能在制造、信息、自动化、新能源等领域,从事机械工程相关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生产制造、经营管理、社会服务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毕业后,经过5年左右的工作或学习深造应该具备:

    1、掌握以机械为核心,以机电液一体化为主线,设计、制造与控制相互支撑的专业知识;

    2、具备根据工程需要提出解决方案,并考虑社会、环境因素及相关政策法规设计、开发机电液系统的专业能力;

    3、具备沟通、交流与管理能力,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在工作团队中,能发挥主要作用;

    4、在职业生涯和专业活动中,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国际化视野和创新意识;

    5、具有终身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可以不断跟踪技术的动态发展趋势。
企业招聘联系邮箱: jdtw@hqu.edu.cn
招聘联系电话: 0592-6162600 或 0592-6162601
院办电话: 0592-6162598
 
华侨大学机电及自动化学院的前身为机械工程系,创办于1978年,先后改名精密机械工程系和机电工程系,2001年成立学院。学院现设有机械制造工程系、机械电子工程系、车辆工程系、测控技术与仪器系、工业设计系、工程图学基础部等五系一部。学院“机械工程”学科为福建省和国务院侨办重点学科,“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为福建省重点学科,“高端装备制造”为福建省高校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精密制造技术及装备学科群”入选福建省一流学科。
 
全院现有教职员工151人,专任教学科研人员117人。专任教师中,博士生导师16人,高级职称70人,具有博士学位87人。学院现已荟聚一批在国内外具有较高学术声望的领军人才,包含中国工程院院士(双聘)、国家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入选者、国家创新人才长期项目、青年项目入选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以及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入选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福建省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福建省“百人计划”入选者、海西产业领军人才、闽江学者等国家级、省部级杰出人才。拥有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教育部创新团队及福建省海西产业人才高地。
 
学院拥有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机械工程和仪器科学与技术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机械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设有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及仪器、工业设计、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车辆工程等6个本科专业,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本、硕、博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学院现有本科生近2000人,硕士生、博士生约350人。
 
学院注重教学质量建设,近5年来,共有2个教学项目入选国家级“金课”,2个项目分别获得国家级、省级教学成果奖,5个教改项目获得省级立项,3个团队分别入选省级本科教学团队、研究生导师团队。学院开展国际化办学,注重拓展学生的国际化视野,与多个海内外著名高校保持着密切的合作交流,与英国博尔顿大学签订了本科生3+1双学位联合培养协议,与英国格拉斯哥大学、林肯大学、西班牙巴塞罗那大学、加拿大康考迪亚大学、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签订了研究生联合培养协议。学院加强与地区龙头企业合作,着力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现有福建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福建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福建省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福建省研究生专业学位联合培养示范基地等共5个,已建立企业研究生工作站18个。近五年来,学院在全国“挑战杯”、工程训练大赛、传感器大赛以及福建省各类大学生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奖近500人次,在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多次获得德国iF,Red Dot红点概念设计大奖。
 
学院拥有多个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平台,包括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福建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及6个省级工程中心和重点实验室。近五年来,承担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等在内的科研项目近200项,获包括国家科技进步在内的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奖项10多项,多个研究方向处于国际前沿水平。
 
学院一直秉着“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将立德树人融入到日常工作中去。以党建为龙头,团建为抓手,注重青年思想引领、基层组织建设、育人品牌构建、校园文化实践等工作,创立了“机电讲堂、行知学堂、机电榜样、创星情报局、支部说”等品牌项目,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历届毕业生以良好的道德修养、扎实的基础知识以及优异的实践能力,受到用人单位的高度肯定。学院重视校友工作,广泛凝聚校友,利用校友资源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提升学院办学实力。40年来,优秀的校友遍布海内外,众多校友创办企业,为“中国制造2025”贡献力量。
 
学院秉承“博学 笃志 切问 近思”的院训精神,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向海内外招贤纳才,共同致力于创建双一流大学。
 
 
 


  华侨大学机电及自动化学院的前身为机械工程系,创办于1978年,先后改名精密机械工程系和机电工程系,2001年6月成立学院。目前,学院设五系一部:即制造工程系、设计工程系、机电工程系、检测与控制工程系、工业设计系、工程图学基础部。以下是华侨大学机电及自动化学院导师介绍,现汇总如下: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姓名:黄富贵  
  性别:男  
  职称:教授 
  学院:华侨大学
  研究方向:几何量计量测试;精密测量技术;误差理论;质量管理工程。
  联系电话 13859924065
  电子邮箱


  个人简历:

  黄富贵,江西临川人,1966年出生
  1985.9-1989.7: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本科/学士;
  1989.9-1992.7: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研究生/硕士;
  1992.9-2001.8:华侨大学,机电工程系,助教,讲师。主讲本科生《互换性与测量技术》,《信号分析与处理》等课程;
  2001.9-2007.8:华侨大学,机电及自动化学院,副教授。主讲本科生《互换性与测量技术》,《精密机械设计》等课程,主讲硕士研究生《误差理论》课程。期间参加??怂箍倒救瓴饬炕懈呒妒褂门嘌?。
  2007.9-至今:华侨大学,机电及自动化学院,教授。主讲本科生《互换性与测量技术》,《精密机械设计》等课程,主讲硕士研究生《误差理论》课程。

  主持的项目

  1、基于扫描测量的凸轮升程误差评定数学模型的研究(国务院侨办基金项目,编号:03QZR03,时间:2003.8-2005.8)
  2、新一代节能环保型热熔胶涂胶枪的开发研究(福建省发改委创新基金项目,时间:2007.11-2009.11)
  3、靶式流量计的动态特性标定装置之关键技术研究(企业委托,时间:2012.3-2013.9)

  参加的项目

  福建省重点基金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企业委托项目等多项

  研究领域

  1、在几何量计量测试方向:主要研究尺寸误差、形位误差、表面粗糙度误差的测量与误差评定方法,研究新一代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中有关形位误差测量的提取、滤波、拟合等关键技术;

  2、在精密测量技术方向:主要研究几何产品,如凸轮、齿轮等难测量件的参数测量和精度分析方法等;

  3、在误差理论方向:主要研究流量传感器的原理、产品实现,关注传感器的精度评价,特别是动态性能指标评价方法;

  3、在质量管理工程方向:主要研究产品质量管理措施、产品质量检验方案与产品质量合格性判定方法等。

  主要论著与学术论文  

  [1]黄富贵,崔长彩.任意方向上直线度误差评定新方法[J].机械工程学报,2008 ,44(7):221-224.(EI收录)

  [2]黄富贵,郑育军.基于区域搜索的圆度误差评定新方法[J].计量学报,2008 ,29(4):117-119. (EI收录)

  [3]黄富贵,张认成.基于三次样条函数拟合的凸轮升程误差评定方法[J].计量学报,2004,25(4):306-309(EI收录)

  [3]黄富贵,崔长彩. 评定直线度误差的最小二乘法与最小包容区域法精度之比较[J].光学精密工程,2007,15(6):889-894. (EI收录)

  [4]黄富贵.凸轮升程误差在三坐标测量机上的精确测量[J].光学精密工程,2006,14(1):111-115. (EI收录)

  [5]黄富贵,董兆鹏,崔长彩.用谐波分析方法识别零件的圆度误差特征[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8):8-14.

  [6]黄富贵.直线度误差评定的测量提取点数选择[J].华侨大学学报,2011,32(6):615-618.

  [7]黄富贵,董兆鹏.圆度误差评定的线性化处理方法[J].华侨大学学报,2011,32(5):492-495.

  [8]黄富贵,张认成.渐开线圆柱齿轮分度圆压力角的精确测量新方法[J].华侨大学学报,2006,27(1):76-78.

  [9]Zhaopeng Dong, Fugui Huang.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Roundness Error Data. ICMSE 2012(accepted)

  [10]黄丽玲,黄富贵(导师).直线度误差统计模型的实验分析方法[J].华侨大学学报,2012(已录用)

  [11]侯学锋,黄富贵(导师).对形位误差测量不确定度影响因素的分析[J].工具技术,2008,42(4):102-104

  [12]侯学锋,黄富贵(导师),田树耀.圆度最小二乘评定结果的不确定度估计[J].工具技术,2008,42(9):102-104

  获批实用新型专利:

  1、黄富贵.??槭脚纺非古缱欤ɡ牛篫L200320103583.8,公告日:2004.12.15.

  2、黄富贵.Z字形喷胶的喷枪喷嘴.专利号:ZL03206248.6, 公告日:2004.12.29.

  3、黄富贵.机械式反抽枪.专利号:ZL03206248.6, 公告日:2005.5.05.

  4、黄富贵.带精密调节机构的热熔胶涂胶枪.专利号:ZL2005 20139711.3,公告日:2007.3.21.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姓名:沈剑云 
  性别:男  
  职称:研究员 
  学院:华侨大学
  研究方向: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联系电话:0592-6162616
  电子邮箱:


  个人简历:

  学习简历:  
  1994年7月于天津大学机械工程系获工学学士学位;  
  1997年7月于华侨大学机电工程系获工学硕士学位;  
  2004年7月于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获博士学位;  
  2004年-2005年日本理化学研究所访问学者  

  工作简历:  

  1997年硕士毕业后在华侨大学留校任教,2004年1月至2005年1月作为访问学者在日本理化学研究所从事客座研究一年。现为华侨大学机电及自动化学院制造工程系主任、脆性材料加工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全国磨粒技术委员会(CCAT)委员兼秘书。已发表论文40多篇,20多篇次论文被SCI、EI收录。先后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6次,2004年获颁福建省青年科技奖。

  主持项目:  

  (1).可控超硬磨粒出刃形貌的超声波微破碎修锐技术研究,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先进陶瓷材料高效精密切割技术研究,厦门市科技计划项目;  

  (3). 基于DEM仿真的石材制品高效生产技术开发,福建省重点科技项目;  

  (4).具有弧区内润滑功能的钎焊砂轮高速磨削陶瓷研究,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5).硬脆材料超精磨削用超细金刚石磨具工作状态及形成机理,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p>

  参加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重大科技项目、国家计委重大项目等30多项

  研究领域及方向:  
  磨粒加工技术、光电晶体材料加工技术、精密与超精密加工技术、先进陶瓷材料加工技术、仿真技术在硬脆材料加工中的应用、超硬材料工具技术等。

  主要论著与学术论文

  (1) 刘江波,沈剑云,郭桦,徐西鹏,超声波冲击破碎粗粒度金刚石的实验研究,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2010年第2期,

  (2) Jianyun Shen and Xipeng Xu, Comparisons of Surface Roughness for Precision Ground Different Brittle Materials, Key Engineering Materials Vol.416 (2009) pp.593 -597(EI)  

  (3) 张峰,沈剑云,郭桦,徐西鹏,金刚石压齿锯片在先进陶瓷加工中的应用评价,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2008年第6期,pp.21-25  

  (4) 张宾,沈剑云,徐西鹏,钎焊金刚石砂轮修整实验研究,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2007年第6期,pp.19-22  

  (5) Jianyun Shen, Fangyi You and Xipeng Xu, Thermal Study in Diamond Grinding of Zirconia, Key Engineering Materials Vols. 359-360 (2008) pp. 133-137(EI)  

  (6) J.Y. Shen and X.P. Xu, Study on Polishing Rock Minerals of Natural Stone,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Vols. 24-25 (2007) pp. 183-188(EI)  

  (7) J.Y. Shen, W. Lin, H. Ohmori and X.P. Xu: Evaluation of surface roughness for ELID ground brittle material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er Applications in Technology Volume 29 Issue2/3/4 2007 pp. 229-233  

  (8) J.Y. Shen, W. Lin, H. Ohmori and X.P. Xu: Surface Behaviours of ELID Ground Engineering Ceramics, Key Engineering Materials, 2007,Vols. 336-338, pp1469-1472(EI)  

  (9) Jianyun Shen, Weimin Lin, Hitoshi Ohmori and Xipeng Xu: Surface Roughness Characteristics of Finely Ground Ceramics, Materials Science Forum, 2006, Vols. 532-533, pp416-419(SCI)  

  (10) J.Y. Shen, W. Lin, H. Ohmori and X.P. Xu: Surfaces Formation of Precision ELID Grinding Rock Minerals, Proc. of the 11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recision Engineering, Tokyo, Japan, August 2006. pp.301-304(EI)  

  (11) J.Y. Shen, W. Lin, H. Ohmori and X.P. Xu: Mechanism of Surface Formation for Natural Granite Grinding, Key Engineering Materials, 2006, 304-305 pp.161-165(SCI,EI)(EI)  

  (12) J.Y. Shen, W. Lin, H. Ohmori and X.P. Xu: Characterization of ELID-ground Granite Surfaces, Key Engineering Materials, Vols. 291-292 (2005) pp.127-132(SCI,EI收录) (SCI,EI)  

  (13) 沈剑云,徐西鹏:ELID磨削石材表面微观特性研究,《超硬材料工程》,2005年第1期,pp.22-25,30  

  (14) Jianyun SHEN, Xipeng XU:Thermal Characteristics in Surface Grinding of Engineering Ceramics, The 7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rogress of Machining Technology, Dec. 2004, Suzhou, China. pp.248-253(ISTP收录)  

  (15) 林偉民,沈剣雲,徐西鵬,大森整,グラナイ卜のELID研削特性,砥粒加工学会誌,2004, Vol.48, No.12, pp. 47-48  

  (16) Jianyun SHEN, Weimin LIN, Xipeng XU, Hitoshi OHMORI, Characterization of ELID-ground Stone Surfaces, 2004 年度精密工学会秋季大会学術講演会講演論文集,pp. 779-780  

  (17) 沈剑云,林伟民,大森整,徐西鹏:Grinding Characteristics of Granite Surface with ELID Grinding Method,日本砥粒加工学会学术讲演会(ABTEC2004),2004年9月,日本立命馆大学  

  (18) J.Y. Shen, S.Y. Zhen, J. Liu, X.P. Xu. Effects of Cooling Methods on Temperatures in Vertical Grinding Stone, Key Engineering Materials, Vols. 259-260, 2004; pp. 383-388(SCI,EI)  

  (19) 沈剑云,徐燕申,曾伟民,徐西鹏:氮化硅陶瓷的磨削实验研究,轴承,2003年第12期, pp. 25-28  

  (20) J.Y. Shen, Y. Li., X.P. Xu, Y.S. Gao. Force and Energy Characteristics in Grinding of Ceramics, Key Engineering Materials, Vol. 238-239, 2003; pp. 105-110 (SCI,EI)  

  (21) J.Y. Shen, C.B. Luo, W.M. Zeng, X.P. Xu, Y.S. Gao. Ceramics Grinding under the Condition of Constant Pressure, Journal of Materials Processing Technology, Vol. 129(1-3), 2002; pp.176-181(SCI,EI)  

  (22) 沈剑云,徐西鹏,徐燕申,结合在线电解修锐高效磨削陶瓷密封件研究,润滑与密封,2002年第4期, pp.46-48  

  (23) J.Y. Shen, W.M. Zeng, H. Huang, and X.P. Xu. Thermal Aspects for Face Grinding of Ceramics, Journal of Materials Processing Technology, Vol. 129(1-3), 2002; pp.212-216(SCI,EI)  

  (24) J.Y. Shen, C.B. Luo, X.P. Xu and Y.S. Gao. Ceramics Grinding under the Condition of Constant Pressure, The 4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Advances in Abrasive Technology (ISAAT2001), Yonsei University (YERC), Seoul, November, 2001. pp. (ISTP收录)  

  (25) 沈剑云,徐西鹏,特种陶瓷端面磨削的实验研究,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2001年第6期 pp.39-42  

  (26) J.Y. Shen, X.P. Xu, B. Lin and Y.S. Xu. Lap-grinding of Al2O3 Ceramics Assisted by Water-jet Dressing Metal Bond Diamond Wheel, Key Engineering Materials Vol. 202~203, 2001, pp.171-176(SCI,EI)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添加华侨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华侨大学考研分数线、华侨大学报录比、华侨大学考研群、华侨大学学姐微信、华侨大学考研真题、华侨大学专业目录、华侨大学排名、华侨大学保研、华侨大学公众号、华侨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华侨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华侨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之家公众号

关于我们

以下资料由华侨大学机电及自动化学院研究生招生研究生团队整理提供,其团队成员覆盖各个院系,专门搜集本校的考研真题和高分笔记、题库等资料。

专业课资料作为考研核心资料,部分专业重题概率极高,必须吃透,反复复习。如有需要高分研究生学长一对一辅导的,也可联系我们安排。

考研派网站,为大家提供安全的交易平台,资料有任何问题,均可向我们投诉,我们会督促考研派研究生团队解决问题,保障同学们的权益。

最新购买

    手机商城

    扫描二维码,更便捷的购买资料

    不仅有商品,还有更多资讯和活动

    购买流程

    找到要考的专业或资料

    方法一:选择学校->学院->专业

    方法二:查找功能

    点击浏览招生简章+资料详情

    通过招生简章了解本专业需要的资料

    查看资料详情了解资料要点

    点击购买或加入购物车

    支付方式:支付宝

    填写付款信息并付款

    请确认联系人、联系方式和收货地址

    付款后3-5天可到货,可查询快递信息

    若有疑问,可联系在线学姐

    学姐联系方式:

    im钱包如何取消等待打包-下载imtoken钱包-imtoken怎么找回原来的币-imtoken钱包怎么取消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