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研究生招生

华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研究生招生专业

专业课资料

华侨大学优惠价原价选择
加入购物车立即购买
华侨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21/22考研群,请加入】

华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研究生招生是一个不错的学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 工商管理学院是学校里比较好的一个院系,请各位准备报考华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注意,该院系有以上多个专业在招生研究生,欢迎各位同学报考华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研究生招生。

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华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华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研究生招生
   华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2007年获得会计学硕士学位授予权。本学位点目前有教师16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7人。教师中取得博士学位有11人,5人取得注册会计师资格。是一支实力较强的教学科研团队。近年来在《会计研究》《审计研究》《管理科学学报》《中国管理科学》《财贸经济》等权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主持国家自然基金1项,教育部课题6项,省级课题十几项?;钩械4罅坑肫笫乱档ノ缓献鞯暮嵯蚩翁?。已经毕业的学生在金融机构、大中型企业或会计师事务所发挥重要作用。目前会计学硕士专业是工商管理学院就业最好的专业之一。具有很大发展潜力和良好发展前景。
 
 
 
会计学硕士点培养方案
 
 
 
        培养目标:
 
        通过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掌握会计学的基础理论及所学方向的专业知识,熟悉该学科的各研究方向的国内外发展状况,具备独立地进行学术资料收集,跟踪学术动态信息,开展学科研究能力,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业务基础扎实,在所研究方向创新能力强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培养的主要内容(含方式、方法、要求、教学实践、论文工作安排):
 
        一、培养的方式与方法
 
        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采取以导师为主,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指导小组协助导师确定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和实施计划,指导小组由各学科方向确定。
 
采用教师讲授、专题讨论、学生报告相结合。理论学习与科学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并安排适当的时间让学生到校外进行实际调研、收集资料,在整个培养过程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注意引导学生用所学的会计学、财务管理学知识解决现实企业中存在的财务、管理中的问题,使学生具备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
 
        二、要求
 
        按学校的有关要求完成研究生培养方案中所规定的各项任务。
 
        三、社会实践
 
        研究生自入学的第二年起至少有一个月参加社会实践,具体社会实践内容和时间安排由研究生指导小组确定。
 
        四、学位论文
 
        研究生需要在第一学期选择具体的研究方向,在第三学期下半学期内完成论文选题,提交学位论文计划,并做开题报告,经所属指导小组讨论认为计划可行者方可正式开展论文工作。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必须在导师的指导下由研究生独立完成。
 
 
 华侨大学企业管理学科创办于1985年,1992年入选国务院侨办重点学科,1995年被国务院学位办批准建立硕士点,2002年入选国务院侨办重点学科,2003年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点。经过多年的发展,该学科已聚集了一批有相当学术造诣,并在学术界有影响的学术带头人和博士生导师,现学科队伍有正教授11人,副教授22人。 
 
企业管理硕士点设有市场营销、公司理财、跨国公司经营管理、华商管理、电子商务等研究方向。本专业的特色是重视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的创新与突破,已把现代管理学、经济学前沿理论、信息技术方法等交叉学科的最新理论、方法及技术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加强对现代企业组织的制度安排、公司战略规划、公司运营及管理中涉及诸如协调博弈策略选择及制度激励设计、公司财务及投融资决策、现代管理理念、企业信息化技术运用等新问题的理论研究。同时也重视对我国企业理论、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问题的探索。
 
 
        培养目标与要求:要求所培养的硕士研究生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我国改革开放政策,具备现代管理理论与经济学基础知识和较高的外语、计算机应用能力及实际决策与组织管理、领导与创新等技能,系统训练并掌握现代管理理论、实证与规范分析、定量与定性分析和管理创新技术方法。毕业后适合从事高校及经济管理机构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也适于各种盈利与非盈利组织的经营管理与决策工作。
 
企业管理硕士点培养方案
 
 
        培养目标:
 
        通过硕士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掌握企业管理专业的前沿理论及所学方向的专门知识,熟悉该学科方向国内外发展现状,具备独立地进行学术资料收集、跟踪学术动态信息、从事案例分析、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成为政治思想好,业务基础扎实,在所研究方向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社会主义高层次的专门人才。
 
 
        培养的主要内容(含方式、方法、要求、教学实践、论文工作安排):
 
        一、培养的方式与方法
 
        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采取以导师与副导师合作为主、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指导小组协助导师确定研究生培养方案和实施,指导小组由各学科方向导师组成。
 
采用教师讲授、专题讨论、学生报告相结合,理论学习、科学研究和实际案例调研相结合的方法,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注重培养学生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来研究和解决企业管理实践中的各种问题的能力。
 
        二、要求
 
        按学校的有关要求完成研究生培养方案中所规定的各项任务。
 
        三、教学实践
 
        研究生自入学的第二年开始至少一个学期参加教学实际。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时间安排由研究生导师所属的教研室确定。所要完成的教学工作量应不少于36学时。
 
        入学前在大学本科任教职工两年以上的研究生,由本人申请,院、系领导考核合格者,可免于教学实践。教学实践不计学分。
 
        四、学位论文
 
        研究生需在第一学期内选择具体的研究方向,在第四学期内完成论文的选题,提交学位论文计划,并作开题报告,经指导小组讨论认为计划可行者,方可正式开展论文工作。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应在导师的指导下由研究生独立完成。
 
 
 
 
 本专业是将技术、经济与管理相结合的新兴交叉学科,是现代企业经济管理、工程项目可行性分析、有关部门投资规划论正与资源利用管理的理论基础。本专业的主要研究方向为:(1)技术经济评价与决策 (2)项目评价与管理 (3)技术进步与可持续发展三个研究方向;(4)金融创新与风险管理。本学科的学科及专业特色是:综合性强、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采用综合集成的研究方法、培养复合型高层次人才等。本学科教师与研究人员的力量雄厚,导师队伍各种结构合理,实力较强。目前的导师队伍拥有教授5人,副教授6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导师6人。
 
 
技术经济与管理硕士点培养方案
 
 
 
        培养目标:
 
        通过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掌握技术经济与现代管理的基础理论及所学方向的专门知识,熟悉该学科方向国内外发展现状,具备独立地进行学术资料收集,跟踪学术动态信息,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成为政治思想好,业务基础扎实,在所研究方向创新能力较强的社会主义高层次的专门人才。
 
 
培养的主要内容(含方式、方法、要求、教学实践、论文工作安排):
 
        一、培养的方式与方法
 
        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采取以导师为主、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指导小组协助导师确定研究生培养方案和实施,指导小组成员由各学科方向确定。
 
采用教师讲授、专题讨论、学生报告相结合,理论学习与科学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并安排适当的时间让学生到校外进行实际调研、收集资料,在整个培养过程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注重引导学生用所学的技术经济及现代管理理论解决经济管理中的各种实际问题,使学生具备独立的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
 
        二、要求
 
        按学校的有关要求完成研究生培养方案中所规定的各项任务。
 
        三、教学实践
 
        研究生自入学的第二年开始至少有一个学期参加教学实践。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时间安排由研究生所属的教研室确定。所要完成的教学工作量应不少于36学时。
 
入学前在大学本科任教两年以上的研究生,由本人申请,院、系领导考核合格者,可免于教学实践。教学实践不计学分。
 
        四、学位论文
 
        研究生需在第一学期内选择具体的研究方向,在第四学期上半学期内完成论文的选题,提交学位论文计划,并作开题报告,给所属教研室指导小组讨论认为计划可行者,方可正式开展论文工作。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应在导师的指导下由研究生独立完成。 
 
  管理科学与工程主要是研究人类管理活动有规律及其应用。其综合运用现代数学、系统工程、行为科学、经济学、管理科学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本专业的主要研究方向有主要研究方向有:管理决策理论与评价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企业知识管理、ERP与电子商务等。
 
 
             该专业要求熟练掌握较宽的现代管理知识和必需的基础理论。了解祔发展的新形势和现代管理理论的新发展,了解合理组织社会经济和生产经营过程、协调生产关系、调整管理体制和方针政策的基础知识。初步具备将管理决策的数学模型通过计算机系统应用于信息管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该专业现有正、副教授9人,博士6人,隶属工商管理学院。
 
             该专业通过系统的理论教学、实践的亲身参与、具体的课题研究,使学生牢固掌握管理科学与工程的基本理论知识,熟练掌握专业方向领域的管理方法和技术,能独立探索和协作研究管理问题,熟练地听说读写译一门以上的外语;具备良好的思维、表达、写作和组织能力;具有一定的开拓创新能力和从事高层次管理工作的能力。毕业的研究生面向政府机关、大中型企业、高等院校与科研单位等。 
 
 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点培养方案
 
 
 
 
        培养目标:
 
        通过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掌握管理科学与工程的基础理论和研究方向的专门知识,熟悉该学科的国内外发展状况,具备独立进行学术资料收集、跟踪学术动态信息、从事案例分析、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成为政治思想好、业务基础扎实,在所研究方向上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社会主义高层次专门人才。
 
 
        培养的主要内容(含方式、方法、要求、教学实践、论文工作安排):
 
        一、培养的方式与方法
 
        采取以导师为主,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指导小组协助导师确定研究生培养方案及实施,指导小组成员由各学科方向导师组成。
 
采用教师讲授专题讨论、学生报告相结合,理论学习、科学研究和实际案例调研相结合的方法,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注意培养学生用所学的理论知识研究和解决企业管理实践中的各种问题的能力。
 
        二、要求
 
        按学校的有关要求完成研究生培养方案中所规定的各项任务。
 
        三、教学实践
 
        研究生自入学的第二年开始至少有一个学期参加教学实践。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时间安排由研究生所属的教研室确定。所要完成的教学工作量应不少于36学时。
 
入学前在大学本科任教职工两年以上的研究生,由本人申请,院、系领导考核合格者,可免于教学实践。教学实践不计学分。
 
        四、学位论文
 
        研究生需在第二学期内选择具体的研究方向,在第三学期内完成论文的选题,提交学业论文计划,并作开题报告,经所属教研室指导小组讨论认为计划可行者,方可正式开展论文工作。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应在导师的指导下由研究生独立完成。 
 
地 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城华北路269号 华侨大学经管楼6楼
邮编:362021 
学院办公室:0595-22691926
研究生办公室:0595-22692651
学生工作办公室:0595—22692712  22692713
商学历史悠久
 
工商管理学院的前身是工商管理系。1984年9月,经国务院侨办批准,华侨大学正式成立了工商管理系,这是中国大陆高校中最早以“工商管理”命名的新兴科系。工商管理系创始人彭伟朗教授为首任系主任,历经郑汝铭、吴承业、龚德恩、黄维礼、叶民强等几任系主任的领导和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2000年工商管理系的办学层次和办学规模已有了较大的提高和发展,拥有数量经济学、企业管理两个硕士点,一个工商管理本科专业,会计、市营、工商、信管四个教研室,在读学生1153人。
 
2000年9月工商管理系与国际经济系、信息管理系、旅游系合并组建了华侨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04年10月,根据学校的战略调整,企业管理重点学科从原经济管理学院分离出来并成立了工商管理学院。叶民强教授为首任院长,著名经济学家、原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乌家培教授担任名誉院长,孙锐教授为现任院长。
 
学科体系完整
 
工商管理学院现有工商管理、会计、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信息管理、物流管理等6个系;拥有省部级重点学科1个;福建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福建省商务研究基地1个;省级经管实验示范中心1个。研究机构有东方企业管理研究中心、商务管理研究中心、华侨大学华商研究院、闽籍华商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企业发展研究中心。学院具有博士、硕士、学士等不同专业办学层次,其中包括企业管理二级学科博士点1个;工商管理一级学科硕士点1个;工商管理硕士(MBA)、会计专硕(MPAcc)和项目管理硕士(MPM)专业硕士学位点3个;工商管理、财务管理、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物流管理、国际商务等本科专业8个。工商管理学院在香港、澳门等境外地区也设有各专业层次的办学点。在2017年10月,软科(上海软科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发布的中国最好学科排名(2017)——1202工商管理,我院工商管理学科排名67,百分位段进入前25%。2017年12月28日,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我院工商管理(1202)学科被评为B类学科,百分位段进入全国前20%-30%,位居全校参评学科前列。
 
教研实力突出
 
2012年以来,学院各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国内外的学术影响力不断提升,培养了一批卓越的学术带头人,形成了近十个高质量的学术研究团队,教学、科研等方面成果丰硕,获得国家及省部级教学成果奖30多项,承担国家及省部级课题83项,获得省部级科研奖励7项,在各类国内外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其中学校认定的一类A级以上论文22篇。
 
师资力量雄厚
 
截至2017年12月,全院共有教职工112人,专职教师93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3人,硕士生导师48人,教授22人,副教授32人,讲师39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61人,硕士22人,学士10人。
 
优秀人才辈出
 
学院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良好的学习氛围,每年都吸引了众多学生前来深造, 培养了一批批管理精英。截止2017年12月,学院有在读学生2634人,其中博士研究生 25名,硕士研究生 174名,本科生2435名。学院境外生有381人,分别来自马来西亚、德国、日本等19个国家和地区。学院自办学以来已培养各类学生一万多人,其中境外生三千多人。
 
国际交流广泛
 
工商管理学院建院以来,广泛推行“走出去,引进来”的国际化战略,积极拓展国际化交流办学,与美国、日本、越南、韩国、意大利、新加坡、香港、澳门、台湾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  所著名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多种形式的交流、合作关系,国际化战略已经覆盖到了学生、师资、科研、课程设置、华商研究等各个层面。学院在东南亚国家及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办学,所服务的港澳台及海外华侨华人近6000万。2017年11月,我院会计学、财务管理专业通过澳洲会计师公会学位认证。
 
办学特色鲜明
 
工商管理学院在学校“为侨服务、传播中华文化”办学宗旨和“面向海外,面向港澳台”办学方针的引领下,遵循 “会通中外,并育德才”的办学理念和“宽容为本、和而不同”的校园精神,按照“一校两生,因材施教”的培养模式,加快学科建设进程,着力提升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努力朝着建设具有侨校特色的高水平学院宏伟目标迈进。
 


  姓名:郑淑蓉
  性别:女  
  职称:教授 
  学院:工学院
  研究方向:电子商务经营与管理、流通产业经营与管理、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个人简介:

  郑淑蓉,女,汉族,1964年3月生,福建省仙游县人。教授,硕士生导师。

  1986年毕业于黑龙江商学院(现为哈尔滨商业大学)商业经济专业,1991-1993年福州大学企业管理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结业。长期在高校从事贸易经济学、管理学、电子商务的教学与研究,为本科生、研究生(含MBA)主讲《现代商学》、《管理学》、《知识管理》、《电子商务》等课程。培养硕士研究生23人。江西?。?004-2006)中青年骨干教师。
  
  主要研究方向:电子商务经营与管理、流通产业经营与管理、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在《商业经济研究》、《生产力研究》、《经济问题》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中国流通业的信息化》、《电子商务与现代企业革新》、《因特网上的商业选择》等7篇论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出版专著五部:《电子商务理论与实践》、《管理学》、《电子商务经营与管理》、《行业物流研究》、《电子商务运作》。主持省部级课题2项,参与(排名第二、三)省部级课题研究5项、横向地方政府课题2项(排名第2)。
全国高校贸易经济学科教学研究会理事,福建省商业联合会理事。

  (一)专著

  1、《电子商务理论与实践》24万字,当代中国出版社,2000年12月出版。
  2、《管理学》光盘出版(3碟)福建电子音像出版社、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12月出版。
  3、《电子商务经营与管理》24万字,华龄出版社,2006年12月出版。
  4、《行业物流研究》23万字,中国言实出版社,2008年5月出版。
  5、《电子商务运作》25万字,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年5月出版。

  (二)主要论文

  中国外资零售业30年《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年6期,
  全文转人大复印报刊《商贸经济》2008年9期
  试论我国现代流通业的技术创新《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年2期,
  全文转人大复印报刊《商贸经济》2007年6期。
  基于分形理论的虚拟商店绩效评价研究 《天津商业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
  基于产业链视觉的中国电子商务服务商 《经济问题》2007年8期。
  现代物流的科技视角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年4期
  试论中国现代物流的信息化 《2005(福州)物流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互联网条件下供应链管理转型探析 2004年中国(福州)国际电子商务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
  供应链管理的电子商务技术支持《福建师范大学学报》社哲版,2002年3期。
  试论电子商务物流系统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1年6期。

  当代闽商发展离不开电子商务 《闽商》2007年6期。
  恶意软件的危害及其治理 《生产力研究》2009年2期。
  商务网站的成本与效益分析 《经济问题》2009年4期。
  福建省高校创业教育体系构建思考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08年6期。
  试论电子商务与现代企业革新《福建师范大学学报》社哲版,2000年2期,
  全文转人大复印报刊《管理科学》2000年7期。
  因特网上的商业选择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0年2期,
   全文转人大复印报刊《商业经济》2000年7期。

  企业电子商务模式及其推进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社哲版,2001年1期。
  面对电子商务的企业管理创新 《北方经贸》2000年2期。
  你不得不了解的电子商务 《海峡经贸》2000年7期
  因特网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中国高校教育研究》社科卷,2000年4期。
  基于电子商务的营销观念创新和营销策略变革《北方经贸》2001年11期。
  试论我国流通业的信息化 《生产力研究》2001年5期。
  全文转人大复印报刊《商贸经济》2003年8期。
  试论我国零售商业的电子商务 《经济问题》2002年7期。
  我国电子化政府:问题及对策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3年3期。
  试论我国商务网站的赢利模式 《经济问题》2003年7期。
  日本7-11 连锁集团的信息化之路 《商场现代化》2003年9期。

  我国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山西财经大学学报》(教育版)2003年12期。

  中国企业信息化发展问题探析 《理论探索》2004年4期。

  试论电子商务条件下的企业管理变革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年6期。

  浅论贸易经济学科研究的若干热点问题 《北方经贸》2003年11期。

  对于我国高?;指瓷桃稻米ㄒ档募傅闼伎?《江苏商论》2004年2期。

  我国连锁经营发展态势分析 《商业经济》2004年3期。

  IT大卖场,尝试“WDM”新模式 《商场现代化》2004年4期。

  我国社区商业的发展模式及其运作 《商业经济文荟》2004年3期。

  全文转人大复印报刊《商贸经济》2004年9期。

  电子商务专业在线模拟案例教学探讨《山西财经大学学报(教育版)》2005年3期

  中国电子商务10年发展 《中国信息导报》2005年11期

  福建省零售商业的新特征 《海峡经贸》2002年8期。

  福建省零售商业进一步发展的对策思考 《闽江学院学报》2002年6期。

  中外零售商业发展比较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社哲版,1995年3期。

  全文转人大复印报刊 《商业企业管理》1995年9期。

  企业集团组织管理浅析 《山西财经学院学报》1992年1期。

  “脑体倒挂”新探 《福建论坛》1995年9-10合刊。

  试论我国的脑体利益格局 《管理与效益》1996年1期。

  谈谈国有企业管理效绩 《商业经济管理研究》1997年4期。

  企业管理的目的在于出效益《福建企业管理》1998年1期。

  试论商务调查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1998年3期。

  无店铺售卖初探 《商业研究》1998年6期。

  论国营商业企业租赁经营的分配关系 《山西财经学院学报》 1988年2期。

  发展多种商业形式初探 《商业经济管理研究》 1989年1期。

  商业信用的形式及其运用 《山西财经学院学报》 1990年5期。

  商业信用新探 《商业经济研究》 1990年10期。

  

  (三)课题

  1、主持并完成福建省教育厅课程一项:福建省零售商业的电子商务研究。

  2、主持并完成江西省普通高校教学研究课题一项:“电子商务”专业在线模拟案例教学研究。

 ?。ㄏ钅颗己牛?4gxjg5021,2005年结项)

  3、参加并完成福建省教育厅课程三项:现阶段中国各阶层收入差距分析;

  互联网文化环境下的中国式关系营销研究;

  中国零售业国际竞争力研究。

  4、参加江西省高校省级教改课题:在线教学资源的课堂应用研究。

  5、参加江西省科学技术厅软科学规划项目(2008.1-2009.6)(项目批准号:赣财教[2008]212号):

  江西民营科技企业与高校“产学研”结合机制研究。

  6、参加江西财经大学横向重大课题:《南昌市东湖区商业发展总体规划(2005-2015)》(排名第二)

 ?。喜卸堂尘治?,经费20万元,2006立项)。

  7、参加晋江市“十二五”规划课题:晋江市“十二五”期间总体规划指标体系研究(排名第二)

 ?。ń芯梅⒄咕治?,经费6万元,2010年3-5月)。

  
  附一:工作经历

  1、1986.8 — 1994.5 福州大学财经学院(现为管理学院)贸易系任教研工作,主讲《商业经济学》、《广告学》、《商业文化学》,1993年评为讲师?;窀V荽笱?991-1992学年校教学优秀奖。

  2、1994.6 — 2002.12 福建师范大学管理学系任教研工作,主讲《企业管理概论》、《企业管理实务》、《电子商务》,1999年评为副教授,1999年10月任经济学教研室主任。2001年获福建师范大学“九 五”青年理论成果优秀奖。

  3、2002.12 —2006.6 江西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任教研工作,主讲《电子商务》、《现代商学》、《供应链与物流管理》等课程。电子商务系系主任,硕士生导师。2004年获江西省骨干教师称号和国际经贸学院“科研之星”称号。2004年11月晋升为教授。

  4、2006.7 — 华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任教研工作,主讲《电子商务》、《知识管理》等课程。教授、硕士生导师。
  

  附二:进修与社会实践

  1、1993年7月-8月,参加中央编译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级研讨班”的学习。

  2、1990年11月至1993年4月在福州大学进修6门研究生课程:社会主义宏观经济学、国际贸易研究、财政税收问题研究、国际金融问题研究、统计学专题、西方会计理论问题研究。

  3、1998年参加福建省闽东、闽南地区的企业生产经营调查活动,历时一个月。

  4、1999年至2001年,为青州集装箱有限公司、东街口百货公司、台江百货公司、仓山区商业局的中层领导干部开设企业管理与电子商务应用专题讲座近30场。

  5、任福建省商业研究会理事、全国高校贸易经济学科教学研究会理事。

  6、2003年4月参加了全国高校贸易经济学科教学研讨会和2003年10月华中师范大学主办的全国高校电子商务骨干教师培训班的学习。

  7、2004年5月和8月分别出席了2004年中国(福州)国际电子商务研讨会和南京财经大学主持的全国电子商务专业教学研讨会。

  8、2004年10月为江西省九江电信公司中层干部开设为期3天的专题讲座:电信与电子商务?!?br />
  附三:获奖情况

  1、福州大学1991-1992学年青年教师教学优秀奖;

  2、福建师范大学“九五”优秀科研成果奖;

  3、江西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2004年“科研之星”奖;

  4、中国商业经济学会(2005年 )学术论文3等奖;

  5、中国商业经济学会(2006年 )学术论文3等奖;

  6、中国高校商务管理研究会(2008年)学术论文2等奖。
 

  联系方式:

  电 话:0595-22690595(家)、22691922(办)
  手 机:15959527023
  E-mail: zhengshurong21@tom.com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姓名:吴新博
  性别:女  
  职称:教授 
  学院:工学院
  研究方向:电子政务、信息管理与信息检索等

  个人简介:

  吴新博,女, 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现在华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信息系任教,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电子政务、信息管理与信息检索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现主讲《管理信息系统》、《信息组织、存储与检索》、《计量经济学》和《电子商务概论》等课程。近五年来,主持福建省社科课题1 项、泉州市社科项目 1 项,参与国家课题省1 项,并参与多项省、市级科研项目。近五年来,主编教材一部,《现代信息检索简明教程》,参与编写书两部,均在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并在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十几篇。

 

  教学情况 管理信息系统 信息组织、存储与检索 网络信息检索与利用 计量经济学 电子商务概论 信息化理财

  科研课题

  1、信息化与执政党能力建设的关系研究 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 主持人项目批准号:2006B127
  2、泉州市电子政务发展研究 泉州市社科课题 主持人 课题号 2004A-zc04
  3、大学生信息检索能力构建研究 华侨大学教育教学改革项目 主持人
  4、海峡两岸人力资源合作战略研究 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 参与 项目批准号:2005DGS3D060
  5、福建科技企业孵化器与风险投资融合研究 福建省科技厅软科学课题 参与 项目批准号:2004R020
  6、管理信息系统.福建省2004年度省精品课程 福建省教育厅精品课程项目参与
  7、福建省国民经济信息化与经济增长问题研究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参与项目批准号:2006B052
  8、泉州人才强市发展战略 泉州市社科课题 参与

  论文著作

  1. 虚拟财产呼唤法律?;J].福建审判,2003(06)
  2. 石油农业与生态农业.发展研究[J],2004(06 )
  3. 电子政务发展中的“信息孤岛”问题[C].信息协会论文集,2004(10)
  4. 网络虚拟财产浅析[J].社会科学学报,2005(08)
  5. 解析电子政务中的“信息孤岛”现象[J].生产力研究,2005(09 )
  6.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委托-代理关系的主要问题[J].北师大学报,2005(09)
  7. 电子政务与和谐社会的构建[J].是与非,2005(09)
  8. 政府信息化的问题与对策[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5(11)
  9. 中外政府信息化比较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12)
  10.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的几个问题[J].沈阳大学学报,2006(06)
  11. 政府信息化中的理念、制度保证和信息资源管理[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6(06)
  12. 谈政府信息化建设的公平与效率问题[J].商业时代, 2006(09)
  13. 我国各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测定与比较分析[J].运筹与管理,2006(10)
  14. 关于国有企业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6(12)
  15. 经济类本科教学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7(04)
  16. 浅析信息化在党的组织工作中的应用[J].沈阳大学学报,2007(02)
  17. 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困境于对策[J].中国安防,2007(06)
  18. 现代信息检索简明教程[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2006
  19. 现代管理信息系统[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2006
  20. 管理信息系统学习指导与考试指南[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2006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姓名:李朝明
  性别:男  
  职称:教授 
  学院:工学院
  研究方向:企业知识管理、电子商务、信息系统等

  个人简介:

  性别:男
  职称:教授(2008.8-现在)
  研究生导师类别:硕士研究生导师(2005.9-现在)
  学位:工学学士(浙江大学)

  教育背景

  1980.9-1984.7 浙江大学热物理工程系低温工程专业本科生学习,工学学士

  工作经历

  (1)1984.8-1985.10 天津市第二棉纺织厂水暖空调车间,技术干部。

  (2)1985.10-1996.12 天津市第二棉纺织厂电子计算机室,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1994.11被破格评聘为高级工程师)。

  (3)1996.12-2000.8 华侨大学管理信息科学系,高级工程师。

  (4)2000.9-2004.10 华侨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信息管理与电子商务系,副教授(聘),2003.7职称转评为副教授,其中2001.9-2002.8 华侨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实验中心主任(兼)。

  (5)2004.10-2008.8华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信息管理系,副教授。

  (6)2005.9-现在 华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招生专业:管理科学与工程、企业管理、技术经济)。

  (7)2007.8-2010.12 华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应用软件研究中心主任(兼)

  (8)2008.8-现在 华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信息管理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招生专业:管理科学与工程、企业管理、技术经济)。

  (9)2011.5-现在 华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信息管理与优化教研室主任。
  

  主要社会兼职

  (1)泉州市计算机学会理事

  (2)农工党福建省委委员

  (3)农工党华侨大学支部副主任委员

  (4)农工党泉州市委会教科文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5)华侨大学特邀监察员

  (6)泉州市丰泽区政协委员 

  教授课程

  管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信息管理学、电子商务概论、可视化程序设计、微机应用、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等?!?br />
  指导硕士研究生情况

  指导硕士研究生11人(已毕业6人,在读5人),其中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10人,企业管理专业1人?!?br />
  研究领域及研究方向

  (1)主要研究领域:企业知识管理、协同商务、产业集群、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应用、企业ERP系统应用、政府信息化、物联网。

  (2)主要研究方向:企业知识管理、电子商务、信息系统。

  
  科研项目

  (1)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基于动态能力的企业协同知识创新研究”项目 (批准号: 09BTQ021, 2009.7.1-2012.6.30,在研)

  (2)主持国务院侨办科研基金项目“基于协同商务的企业知识管理系统模型研究”(项目编号:07QZR10,2007.9.1-2009.8.31)

  (3)参与“构建大泉州城市品牌体系的策略研究”项目(泉州市科技项目,项目编号:2004Z18,2004.8-2005.7,排名第二)

  (4)参与“数字泉州与泉州企业信息化”课题(泉州市社科基金项目课题, 2003)

  (5)主持“漳州市医疗保险管理信息系统规划与技术咨询”项目(横向课题,2000.3—2000.6)

  (6)主持“泉州市医疗保险管理信息系统规划与技术咨询”项目(横向课题,1999.3—1999.10)

  (7)独立完成“管理信息系统面向对象开发方法与规范的研究”课题(1998年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育苗课题)

  (8)参与“福建省第十一届运动会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横向课题,1998年)

  (9)主持“泉州肯特外贸公司单证管理软件系统”开发(横向课题,1997.3—1997.5)

  (10)参与“扬州纱厂计算机辅助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中国纺织信息协会MIS示范点项目,1994.3-1994.5)

  (11)指导“大型棉纺织企业计算机辅助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与郑州国棉六厂协作,河南省科委立项课题,1993.3-1994.3)

  (12)参与“天津第二棉纺织厂计算机辅助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天津市科委立项课题,1989-1991,排名第二)

  (13)参与“哈尔滨卷烟厂管理信息系统的研制”项目(横向课题,1989.7-1989.9)


  论文著作(按出版、发表时间排序)

  [1]李朝明,邓佳宇,林惠娟. 协同企业及其发展思路探讨.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11,33(5).

  [2]李朝明,方玲. 基于动态能力的协同知识创新模式及运行机制.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11,33(4).

  [3]郭韧,李朝明. 企业协同知识创新的风险识别与评价. 运筹与管理,2011, 20(3).

  [4]李朝明,黄利萍,杜宝苍. 基于动态能力的协同知识创新体系结构模型.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11,33(3).

  [5]李朝明,杜宝苍. 知识型员工协同知识创新内在机理及过程分析.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11,33(1).

  [6]刘静卜,李朝明. 企业协同知识创新的利益协调机制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28(8).

  [7]朱雅帅,李朝明. 知识创新与企业创新系统发展的关系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28(1).

  [8]李朝明,谭观音,等. 信息管理学教程[M].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2(第一版).

  [9]李朝明,黄利萍. 动态能力、协同知识创新和企业持续竞争力关系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7(21).

  [10]李朝明,杜宝苍,黄利萍. 企业协同知识创新系统的多级可拓评价研究[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10,32(5).

  [11]黄利萍,李朝明. 企业协同知识创新中知识共享的演化博弈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7(18).

  [12]方玲,李朝明. 基于协同商务的企业流程程重组模式研究[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10,32(3).

  [13]杜宝苍,李朝明. 知识管理与组织学习的互动关系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10, 30(9).

  [14]方玲,李朝明. 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集群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J]. 情报杂志,2009, 28(增).

  [15]杜宝苍,李朝明. 组织间知识员工协同工作绩效可拓评价研究[J]. 情报杂志,2009, 28(11).

  [16]李朝明,刘晖铭. 基于协同商务的企业知识管理系统模型框架[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9,31(5).

  [17]李朝明. 企业协同知识管理系统模型研究框架探讨[J]. 商业时代,2009(29).

  [18]李朝明,陈夏生. 企业协同知识创新模型研究[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9,31(1).

  [19]陈夏生,李朝明. 产业集群企业间知识共享研究[J].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 (1).

  [20]黄利萍,李朝明. 产业集群知识共享利益模型浅析[J]. 管理与财富,2008(10).

  [21]裴江涛,李朝明. 企业客户知识流分析及其管理模型初探[[J]. 当代财经,2008(6) (增刊).

  [22]李朝明,陈夏生. 基于业务流程的企业知识地图研究[J]. 管理科学文摘,2008(5).

  [23]李朝明,刘晖铭. 基于数据仓库和知识仓库的DSS体系结构研究[[J]. 沈阳大学学报,2007,19(4).

  [24]李朝明,刘晖铭. 企业知识管理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J].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8(2).

  [25]李朝明. 基于协同商务的企业知识管理系统研究[J]. 商业时代,2007(20).

  [26]李朝明. 电子商务与企业知识管理的协调发展[J]. 商业时代,2007(11).

  [27]李朝明,裴江涛. 知识管理:从“硬管理”到“弹性管理” [J]. 农业网络信息, 2007(3).

  [28]李朝明. 城市品牌建设思路探讨[J]. 商业时代,2006(9).

  [29]李朝明. 电子商务与企业信息化建设[J]. 商业时代,2005(6).

  [30]李朝明. 论信息环境?;そㄉ鑋J]. 情报科学,2004(6).

  [31]李朝明. 现代金融管理中若干难点问题[J]. 经济经纬(河南财经学院学报),2004 (2).

  [32]李朝明. 我国数字城市建设一瞥[J]. 中国信息导报. 2003(12).

  [33]李朝明. 关于政府信息化问题的探讨[J]. 情报科学,2002(增).

  [34]李朝明. 论我国企业实施知识管理的问题与策略[J]. 情报科学,2002(11).

  [35]李朝明. 企业信息化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评价方法[J]. 情报科学,2002(6).

  [36]李朝明. 知识管理及其实现技术的研究[J]. 情报科学,2001(5).

  [37]李朝明. 我院重点实验室建设方案的研究[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1(4).

  [38]李朝明. 论我国地市级医疗保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J]. 管理信息系统,2000(4).

  [39]李朝明. 基于体系结构的企业信息系统可重用构件模型的探讨[J].管理信息系统, 1999(5).

  [40]李朝明,章学孝. 溴冷机结垢的形成及酸洗除垢的研究[J]. 天津纺织科技. 1996 (4).

  [41]李朝明,余红伟. 郑州国棉六厂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J].纺织科学研究, 1995(2).

  [42]余红伟,李朝明. 如何开发大型棉纺织企业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J]. 中国纺织管理,1993(9).

  [43]郜宏,李朝明. 大型棉纺织企业计算机信息、决策、集散系统质量管理分系统的建立[J]. 纺织经济研究,1993(5).

  [44]李朝明,董思和. 应用计算机,加快管理信息系统现代化建设[J]. 纺织经济研究,1991(9).

  [45]林理和,李朝明,孙芝芳,胡连方,刘楚云,陈和. 多孔覆盖层表面强化沸腾传热的修正动力学模型[A].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1984年传热传质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科学出版社,1984.11.
 

  获奖情况

  (1)华侨大学科研优秀奖(2009-2010学年),华侨大学颁发,2011.3

  (2)天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奖励编号:91C-3-068),获奖者共5人,本人获奖排名第二. 项目:天津第二棉纺织厂计算机辅助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天津市人民政府颁发,1992.7.10

  (3)河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证书号:94102),获奖者共14人,本人获奖排名第七).项目: 大型棉纺织企业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评审委员会颁发,1994.11. 5

  (4)全国纺织系统管理现代化成果二等奖,获奖者共5人,本人获奖排名第二.项目:天津第二棉纺织厂计算机辅助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国纺织企业管理协会颁发,1991.11

  (5)天津市“讲理想、比贡献”竞赛活动先进奖,天津市科协和天津市经委联合颁发, 1992.12

  (6)农工党福建省社会服务工作先进个人(2007-2008年度).农工党福建省委会十届三次会议表彰,2009.1

  (7)农工党福建省宣传思想工作先进个人(2007-2009年度).农工党福建省委会,2010.8

  (8)农工党泉州市2000-2001年度信息工作积极分子.农工党泉州市委会表彰, 2002.1.

  (9)关于建设“数字丰泽”,加快我区信息化建设步伐的建议. 泉州市丰泽区政协2003年度优秀提案.

  (10)关于在我区建设一批“学习型机关”的建议.泉州市丰泽区政协2003年度优秀提案

  (11)农工党泉州市2004年度先进党员.农工党泉州市委会表彰,2005.1

  (12)关于在我区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建议.泉州市丰泽区政协2005年度优秀提案

  (13)泉州市丰泽区优秀政协委员,泉州市丰泽区政协三届三次会议表彰,2008.12

  (14)农工党泉州市参政议政先进个人,农工党泉州市委会表彰,2010.8

  
  联系方式

  通信地址:(福建省泉州市)华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邮政编码:362021
  Email:cmli@163.com或cmli@hqu.edu.cn手机:13235955809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姓名:谭观音
  性别:男  
  职称:副教授 
  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研究方向:知识管理,信息化项目管理与优化,物流信息系统等

  个人简介:

  研究领域(Field of Research)

  知识管理,信息化项目管理与优化,物流信息系统

  主讲课程(Courses offered)

  面向研究生讲授:《系统工程》、《项目管理软件应用与案例》;
  面向本科生讲授:《管理信息系统》、《系统分析与设计》、《运筹学》、《信息管理前沿》、《MPA-管理定量分析》。

  工作经历(Experience)

  2004-9~至今 在华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信息管理系任教;
  2000-9~2004-08 在华侨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信息管理系任教;
  1992-7~2000-08 在华侨大学管理信息科学系任教;

  科研项目(Research projects)

  主持课题:

  [1]主持国务院侨办(社科)基金项目“虚拟企业知识共享模式与运行机制研究”项目 (批准号: 10QSK01, 2010.12-2012.11,在研)
  [2]主持泉州市社科基金项目“泉州市软件产业发展现状调研”(项目编号:11WT006,在研)
  [3]主持完成泉州市社科基金项目“社会信息化建设总体设想”(项目编号:10WT007,2010.6-2010.10)(已结题)
  [4]主持“运筹学实验教学改革”,校级实验教改项目,(2010—2012)(在研)

  参与课题:

 ?。?)转型企业的知识转移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郭东强主持),排第三,(2011-2014,在研)
 ?。?)基于动态能力的企业协同知识创新研究,国家社科(李朝明主持),排第二,(2009-2012,在研)
 ?。?)海峡西岸经济区虚拟企业知识管理模型及应用研究,国家社科(郭东强主持),排名第三,(2008.9-2010.9,已结题)
 ?。?)福建省国民经济信息化与经济增长问题研究,省社科(郭东强主持),排第三,2006.9-2007.5,已结题)
 ?。?)协同商务链的设计策略与智能支持平台研究,省自然(郭东强主持),2006.5-2009-4,已结题)
 ?。?)基于协同商务的企业知识管理系统模型研究,侨办自然(李朝明主持),排第二,(2006-2009,已结题)
 ?。?)基于服务本体的IT项目微管理框架与支持平台研究,侨办自然基金(李向阳主持),排第二(2010.12-2012.11,在研)

  近期著作论文(Major Publications)

  2010.6 基于熵理论的企业知识创新研究,中国信息界 , 独著
  2010.5 信息时代的供应链企业信息共享,合作经济与科技, 第一
  2010.1 信息时代供应链企业知识交易博弈探析, 市场周刊(理论研究版),第一
  2010.3 Petri.NET Simulator 在Petri网模拟中的应用, 科技与生活,第一
  2009.4 基于熵理论的供应链企业知识创新研究,技术经济与管理,第二
  2009.3 协同商务链中成员信任的解析与描述,东亚评论(日本),第一
  2007.9 基于HOWGA的虚拟企业知识伙伴的选择策略分析,现代制造工程,第二
  2010.6 《现代管理信息系统(2版)》,清华大学出版社(教材),参编
  2011.02 《信息管理学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教材),副主编

  社会兼职(Social Appointments)

  1. 中国信息经济学会,理事
  2. 泉州市企业经营管理协会,副理事长
  3. 泉州市丰泽区发改委,经济顾问

  联系方式

  通信地址:(福建省泉州市)华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邮政编码:362021
  Email: 785303448@qq.com;tgy@hqu.edu.cn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添加华侨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华侨大学考研分数线、华侨大学报录比、华侨大学考研群、华侨大学学姐微信、华侨大学考研真题、华侨大学专业目录、华侨大学排名、华侨大学保研、华侨大学公众号、华侨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华侨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华侨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之家公众号

关于我们

以下资料由华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研究生招生研究生团队整理提供,其团队成员覆盖各个院系,专门搜集本校的考研真题和高分笔记、题库等资料。

专业课资料作为考研核心资料,部分专业重题概率极高,必须吃透,反复复习。如有需要高分研究生学长一对一辅导的,也可联系我们安排。

考研派网站,为大家提供安全的交易平台,资料有任何问题,均可向我们投诉,我们会督促考研派研究生团队解决问题,保障同学们的权益。

最新购买

    手机商城

    扫描二维码,更便捷的购买资料

    不仅有商品,还有更多资讯和活动

    购买流程

    找到要考的专业或资料

    方法一:选择学校->学院->专业

    方法二:查找功能

    点击浏览招生简章+资料详情

    通过招生简章了解本专业需要的资料

    查看资料详情了解资料要点

    点击购买或加入购物车

    支付方式:支付宝

    填写付款信息并付款

    请确认联系人、联系方式和收货地址

    付款后3-5天可到货,可查询快递信息

    若有疑问,可联系在线学姐

    学姐联系方式:

    im钱包如何取消等待打包-下载imtoken钱包-imtoken怎么找回原来的币-imtoken钱包怎么取消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