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大学法学院研究生招生

华侨大学法学院研究生招生专业

专业课资料

华侨大学优惠价原价选择
加入购物车立即购买
华侨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21/22考研群,请加入】

华侨大学法学院研究生招生是一个不错的学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 法学院是学校里比较好的一个院系,请各位准备报考华侨大学法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注意,该院系有以上多个专业在招生研究生,欢迎各位同学报考华侨大学法学院研究生招生。

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华侨大学法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华侨大学法学院研究生招生
地 址:福建省泉州市城华北路269号洪祖杭楼 
邮编:362021 
电 话:0595-22692590
 
华侨大学法学院坐落于东海之畔的清源山麓下,其前身是华侨大学法律系。法律系于1985年开始招生,2003年9月正式更名为法学院。首任系主任为我国著名侨务活动家、知名法学家、华侨大学原校长庄善裕教授。现任法学院院长我国知名法学家、特聘教授许少波博士,党委书记是曾佳扬副研究员。
 
法学院在洪祖杭大楼拥有专用房69间,其中包括泉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巡回法庭1个,大、小模拟法庭各1个,多媒体教室15个,案例制作室、物证室、技术分析室、刑侦室、计算机室等各1个,教授独立工作室10多间,并有一个相对独立的法学图书馆。除学校图书馆藏书170万册、中外现刊近4000种、中文数据库资源28个,包括HeinOnline和Westlaw等大型外文法律资源的外文专业数据库资源27个外,法学院图书馆还有藏书22607册,其中外文原版书籍3227册,历年法学专业期刊合订本4471本,中文报刊合订本2769本,并且是国内唯一拥有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法院的历年判例全集,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历年判例全集的法学专业图书馆。此外,华侨大学作为闽南高校图书馆的加盟单位,还可同时共享闽南地区主要高校的文献资源供学生借阅。
 
法学院有专职教师47人,教授、副教授28人,约占教师总数的60%;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32人,约占教师总数的68%;具有海外学术背景的教师14人,约占师资总数的30%;“双师型”(律师、仲裁员)教师40人、“双语型”教师15人,分别占师资总数的87%和32%。他们中有不少人是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和优秀青年法律人才,在学术界、实务界具有很大影响力。其中,许少波教授兼任国务院侨办专家咨询委员、福建省人民政府法律顾问、福建省人民政府立法咨询专家、中国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仲裁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福建省法学会副会长、福建省法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福建省诉讼法学研究会副会长等职;戴仲川副教授连续三届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兼任福建省人大常委会立法咨询专家、中国国际法学会理事等职。
 
为全面提升学科建设水平,拓展师资优势,法学院近年来先后聘请周国均、沈国明、王世洲、李林、龙大轩等知名教授担任法学院的兼职教授。同时,为了更好地开展研究生教育,提高研究生的教育质量,学院推行了法律硕士双导师制度,先后聘请了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周瑞春先生、福建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李明蓉女士等省内实务界知名专家担任法学院的兼职教授。
 
法学院拥有法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下设诉讼法学、民商法学、经济法学、国际经济法学和刑法学5个法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其中,经济法学硕士学位授予权于1993年取得,这是我国华南地区获得的第一个经济法学硕士点。法学院目前设立有省级学术研究机构1个,即福建省地方法治研究中心;有省级基地1个,即福建省人大常委会立法评估与咨询服务基地;校级学术研究机构4个,即东亚法律文化研究中心、侨务法研究中心、知识产权法研究中心和中美体育法研究中心,并主办有法学专业刊物《华侨大学法学论丛》1本。现已初步形成以诉讼法学、经济法学、民商法学、国际法学、刑法学和法学理论研究为重点,以侨务法、体育法、知识产权法研究为特色的学术研究团队。据统计,2010年来,法学院共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立项80余项,发表科研论文380余篇,其中高质量核心期刊论文近百篇,出版学术专著27部,获得各级各类科研奖励30余项。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法学院法学学科于2012年11月被确定为福建省省级重点学科。2017年10月,法学学科入选福建省一流学科建设“高原学科”的行列。同月,法学院“程序法学原理与应用”学术团队被确定为华侨大学发展型学术创新团队,并已报送申请福建省高校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基础理论研究创新团队。
 
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地方法治建设,法学院发挥学科和办学特色优势,主动对接地方的实际需求。自2015年以来,法学院成立了地方法治研究中心、福建省立法评估与咨询服务基地,承担地方立法咨询、法规清理及实务部门培训成为学院的常态。其中,依托福建省地方立法评估与咨询服务基地,先后承担了《福建省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条例(委托起草)》、《福建省华侨权益?;ぬ趵仿壑?、《福建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修订)》调研、《福建省促进闽台养老服务合作条例》调研论证、《福建省动物?;ぬ趵ㄎ衅鸩荩返裙ぷ?,为法治福建和地方社会秩序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 
 
 法学院不仅是华侨华人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的摇篮,也是福建省重要的法律人才培养基地。法学院在校学生总数1188人,其中校本部本科生682人、法学研究生79人,法律硕士研究生(含在职)388人,澳门研究生39人。法学院分别于2012年和2013年获批福建省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和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建设项目。
 
法学院以教书育人为本位,以学科建设为核心,秉承“崇法明理,厚德致公”的院训,坚持“为侨服务、为境内外经济发展服务”的办学理念,努力推进应用型、复合型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工作。法学院推行学生自由选择任课教师的教学制度,实施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模拟法庭、巡回法庭、法学论坛等多样性的教学方法;努力构建教考分离及与国家司法考试和公务员考试相适应的考试制度;培育涉外法律专业方向。法学院重视实践教学,与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泉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泉州市人民检察院、福建天衡联合律师事务所等50家校外法律实务单位共建大学生教学科研实践基地,加强素质教育,提高同学实务操作与专业技能能力。毕业学子在社会各个岗位上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法学院贯彻实践育人、文化育人、服务育人全方位育人理念,重点依托“一节四赛”第二课堂平台,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卓越法律人才,构建具有法学专业特色的学生工作体系。法学院重视学生学术创新、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在“贸仲杯”国际商事仲裁模拟仲裁庭辩论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作品竞赛、大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等方面屡创佳绩。
 
法学院因侨而兴,办学特色鲜明。在校学生中,境外生占了20%以上。“一校两生、因材施教”一直是法学院的特色。法学院一贯秉承“面向海外、面向港澳台”的办学方针,倡导为侨服务,为港澳台服务的教育理念,发挥学院学科综合性优势,为澳门培养和输送了大量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在国务院侨办及相关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为了迎接澳门回归,法学院于1996年开始在澳门招收法学本专科及研究生。据不完全统计,华侨大学法学院法学专业的各类毕业生在目前澳门警察中占了30%左右,为澳门的稳定和繁荣做出了重大贡献。
 
法学院积极走国际化办学道路,与日本桐荫横滨大学、台湾的辅仁大学、中原大学、东海大学、暨南国际大学、台中教育大学法学院等多所境外高校建立合作,外派教师访学,互派学生交流。依托华侨大学与日本、美国、英国、台湾等国家地区的交流项目,法学院近三年来共有30名学生赴境外攻读学位、留学。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持续推进,对于增强我院国际化氛围,开阔学生国际化视野,提升我院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经过3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华侨大学法学院已经成为师资力量雄厚,二级学科齐全,办学特色鲜明,享誉港澳台和东南亚的知名法学院。
 
 
 
 
目前法学院主办有学术出版物《华侨大学法学论丛》(投稿信箱:Lawrev@hqu.edu.cn)。
 
法学院联系电话:0595—22692590
 
法学院电子信箱:fx2590@hqu.edu.cn
 


  姓名:许少波
  性别:男  
  职称:教授  
  学院:法学院
  研究方向:民事诉讼法、证据法、司法制度

  个人简历:

  许少波,男,汉民族,中共党员,1964年12月生。法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2005-2008年在南京师范大学诉讼法专业学习并获博士学位(师从李浩),1999-2001年攻读河南大学诉讼法专业硕士学位(师从章武生),1983-1987年在河南大学学习并获得法学学士学位,2003-2004年中国人民大学高级访问学者(师从江伟)。现为华侨大学特聘教授,华侨大学法学院学科带头人,民商法学硕士生导师组组长。兼任中国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理事,福建诉讼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民事诉讼法、证据法、司法制度。

  发表论文
  
  论文(权威及核心期刊)
  
  1.《证据保全制度的功能及其扩大化》(2.7万字),载《法学研究》2009年第1期,独著;
   2.《民事证据保全制度研究——以法院为中心的分析》(25万字),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博士论文,2009年10月被评为江苏省优秀博士论文;2009年8月被评为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
   3.《论诉讼调解瑕疵之救济》(2万字),载《法学》2007年第4期,独著;   此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诉讼法学、司法制度》2007年第9期全文转载;并于2009年9月获第二届全国民事诉讼法学中青年优秀成果(2007至2008年度论文类)二等奖;
   4.《社会转型的司法 还是司法变革的政策——对人大代表协助诉讼调解实践的考察》(1.7万字),载《法学评论》2011年第4期,独著;
   5.《论民事裁定的既判力》(1.6万字),载《法律科学》2006年第6期,独著;
   6.《论民事简易程序向普通程序之转换》(1.2万字),载《法学评论》2007年第4期,独著;
   7.《法院调解的目的论》(1.5万字),载《法律科学》2007年第4期,独著;
   8.《论否定性法律后果的立法设置——以救济当事人民事诉讼权利为主的考察》(1.4万字),载《法学评论》2005年第1期,独著;
   9.《台湾地区民事证据保全制度改革及其借鉴意义》(1.1万字),载《当代法学》2007年第2期,独著;
   10.《关于我国民事撤诉制度的立法建议》(0.6万字),载《人民司法》2007年第7期,独著;
   11.20.《论我国民事上诉审的审理范围》(0.7万字),载《当代法学》2001年第8期,独著;
   12.《民事诉讼当事人诉讼权利的法律救济》(1.7万字),载《河北法学》2005年第1期,独著;
   13.《法律教育的困惑与现实性选择》(0.6万字),载《当代法学》2001年第10期,独著;
   14《法国证据保全制度初探》(1.3万字),载张卫平主编《民事程序法研究》(第四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独著;
   15. 《诉讼民主与民事诉讼法律体系的完善》,载李林主编:《依法治国与法律体系形成》,中国法制出版社2010年版,独著
  16.《解决冲突与?;と巳ǎ郝鬯咚系哪康?mdash;—基于诉讼法哲学的研究》(1.8万字),载《学?!?006年第5期,排名第二;
   17.《当事人民事诉讼权利保障机制刍论》(1万字),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9期,独著;
   18.《论执行中债权凭证的导入》(0.9万字),载《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独著;
   19.《当事人的民事诉讼权利体系之建构》(1.2万字),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独著;
   20.《我国民事上诉审理范围的回顾与思考》(1.5万字),载《河南省政法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独著; 此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诉讼法学、司法制度》2000年第11期全文转载;
  21.《论我国管辖权异议的立法完善》(1.3万字),载《河南社会科学》2001年第5期,独著;
   22.《经济法的价值取向与可持续发展》(0.7万字),载《河南社会科学》2000年第2期,独著;   此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经济法学、劳动法学》2000年第8期全文转载。

  承??翁?br />   
 ?。ü?、省、部级)
 
  1.《民事诉前证据收集制度研究》,2010年教育部人文一般项目,主持;
   2.《民事证据保全制度研究》,2007年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课题,主持;
   3.《中国版权?;ふ哐芯俊?,2005年“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项目,第一参加人。

  出版著作
 
 ?。ǘ乐爸鞅啵?

  1.《民事证据保全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独著;
   2.《民事诉讼法》,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年版,主编。
编辑本段所获荣誉
  
 ?。ㄊ?、部级)
 
  1.“民事证据保全制度研究”,2009年10月江苏省优秀博士论文;
   2.“诉讼调解瑕疵之救济”,2009年9月获第二届全国民事诉讼法学中青年优秀成果(2007至2008年度论文类)二等奖。
   3.“经济法的价值取向与可持续发展”,2000年5月获河南发展五十年优秀学术成果二等奖;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姓名:张国安
  性别:男  
  职称:教授  
  学院:法学院
  研究方向:法律史学、民商法史、英美法

  个人简历:

  张国安,男,汉族,河南信阳人,中共党员,河南大学历史学学士,武汉大学法学硕士,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在读法学博士。1985年至2004年在河南信阳师范学院政法学院任教,一直从事法律史学和世界史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研室主任、传统文化研究所所长。2001年被遴选为信阳师范学院政法学院硕士生导师。2004年9月调入华侨大学法学院工作。现任华侨大学法学院基础法教研室主任、副教授、民商法专业硕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 法律史学、民商法史、英美法
  教授课程: 本科生:中国法制史、外国法制史、西方法律思想史、世界史 研究生:罗马法专题、外国法制史专题、西方民主史专题、中国法制史专题
  学术兼职: 全国中国法律史研究会会员、福建省法学会会员、泉州市仲裁委员会仲裁员
 
  科研项目:
 
 ?。?)《列宁的人权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2008年,主持;
 ?。?)《中国古代廉政法制研究》,国务院侨办科研基金资助项目,2006年,主持;
 ?。?)《列宁的文化思想研究》,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2003年,主持;
 ?。?)《西方文官制度研究》,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1997年,主持;
 ?。?)《官与民:中国传统行政法制文化研究》,曾宪义教授主持的教育部重大攻关课题《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研究》子课题,2005年,参与;
 ?。?)《海峡西岸行业信用文化调查研究》,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2007年,参与;
 ?。?)《法律适用中逻辑问题研究》,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规划项目,2004年,参与;
 ?。?)《中国古代文官制度研究》,河南省教育厅社科重点项目,1991年,参与;
 ?。?)《中国近代文官制度研究》,河南省教育厅社科重点项目,1994年,参与;

  主要著述: 

   (1)《中国法制史》,副主编,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中国法制史》,第一编著者,中国检察出版社2007年版;
 ?。?)《外国法制史》,副主编,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中国古代文官制度史略》(合著),河南大学出版社版1993年版
 ?。?)《中国近代文官制度史》(合著),河南大学出版社版1995年版;
 ?。?)《雅尔塔体系的崩?!?,副主编,东方出版社版1998年版;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观》(参著),河南人民出版社版1999年版;
 ?。?)《苏德关系简史》(合著),东方出版社版1997年版。

  主要论文:
 
 ?。?)《On the Civil Servants Merit System of Ancient China and Its Modern Use for Reference》,《Chinese Legal Science》,Volume 2008;
 ?。?)《论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及其现代借鉴》,《法学评论》(中文核心)2009年第2期;
 ?。?)《列宁的司法独立思想初探》,《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8年第1期;
 ?。?)《论列宁法治思想中的法理观》,《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9年第2期;
  ?。?)《列宁法制反腐败思想初探》,《学术论坛》(中文核心)2006年第7期,人大复印资料《A1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研究》2006年第11期全文收转;
 ?。?)《列宁党法关系思想及其当代启示》,《社会主义研究》(中文核心)2008年第1期;
 ?。?)《制度反腐:列宁党风廉政建设思想核心解读》,《江汉论坛》(中文核心)2006年第6期;
 ?。?)《列宁对社会主义国家党法关系问题的探索》,《学术论坛》(中文核心),2007年第5期;
 ?。?)《试论列宁的党法关系理论》,《理论学刊》(中文核心),2007年第2期;
 ?。?0)《论列宁对巴黎公社公仆原则的坚持和发展》,《理论探讨》(中文核心)2007年第6期;
 ?。?1)《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的第二座里程碑 ——列宁的人权思想研究》,《理论探讨》(中文核心)2009年第2期;
 ?。?2)《论中国古代文官考绩制度及其现代借鉴》,《行政与法》2008年12期;
 ?。?3)《论列宁的从严治党思想及其时代价值》,《理论与改革》(中文核心)2007年第5期;
 ?。?4)《列宁宪政思想初探》,《理论与改革》(中文核心),2006年第5期;
 ?。?5)《列宁的党法关系思想及其时代价值》,《湖北大学学报》(中文核心)2008年第1期;
  ?。?6)《论列宁法律权威观》,《河南师范大学学报》(中文核心),2007年第1期;
 ?。?7)《中国古代文官选拔制度及其现代借鉴》,《平顶山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8)《列宁宪政思想的精神意蕴与时代价值》,《平顶山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9)《列宁论反腐败的法律对策》,《南都学坛》,2007年第2期;
 ?。?0)《列宁刑法思想初探》,《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1)《列宁论反对官僚主义的法律对策》,《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2)《江泽民青少年法制教育思想初探》,《毛泽东思想研究》(中文核心),2007年第4期;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姓名:庄善裕
  性别:男  
  职称:教授  
  学院:法学院
  

  个人简历:

  当代民商法学家。福建泉州人。1955年毕业于华东政法学院,庄善裕(1936-)   当代民商法学家。福建泉州人。1955年毕业于华东政法学院,1958年毕业于上海司法鉴定科学研究所研究生班。1958年以后曾在吉林地质专科学校任教。1978年以来在华侨大学任教,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曾任教务处副处长、法律系主任等职,曾任华侨大学副校长、校长等职务,亚洲(澳门)国际公开大学校长。兼任中国香港法律研究会理事、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福建调解中心顾问、福建省律师协会理事、福建省法学会理事、福建省自然辩证法学会副理事长和福建社会科学院兼职研究员。曾讲授民商法、香港商事法律概论、国际商事诉讼与仲裁,比较法学、中国社会主义法制通论等课程。并曾赴菲律宾和日本讲授中国外资法。与他人合著有《利用直接投资和引进先进技术中的法律问题》(福建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我国大陆与台湾财产权制度比较》(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担任《诉讼法大辞典》(复旦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副主编。在菲律宾和福建发表了《中国对外资的法律?;ず陀呕菡摺?、《商品流通领域中的法律控制》、《运用法律武器?;せ确课莶皇芮址浮?、《让外国投资者放心》和《对华侨和港澳同胞捐资兴办公益事业的法律?;ぁ返嚷畚?。目前正在主编高等法律院校的《台港澳法律概论》,撰写《我国大陆与台湾债权制度比较》(合著)。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姓名:林俊国
  性别:男  
  职称:教授  
  学院:法学院
  

  个人简历:

  林俊国,男,1962年11月出生,福建省莆田市人,经济学博士,教授,现任华侨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副院长,硕士生导师。
  福建农林大学工学学士,浙江大学经济学硕士,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博士;日本名古屋大学经济学部客座研究员。

  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主持福建省社科基金课题2项,参与国家级、省级课题多项,出版著作和教材6部,其中《证券投资学》已累计发行57000册,被上海交通大学、黑龙江大学、南京审计学院、北京化工大学、深圳大学、华侨大学等国内许多高校选为大学教材或教学参考书,还被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指定为企业管理专业博士生《金融与证券》课程的参考书?!督鹑诩喙艿墓屎献骰啤肺诘谝槐狙芯拷鹑诩喙芄屎献骰莆侍獾淖ㄖ?。主编的《股票投资一点通》(2008年2月版),已印刷4次,成为当当网的畅销书。

  目前兼任泉州市企业管理专家顾问团顾问,泉州市丰泽区人民政府经济社会发展顾问,福建省亚太经济合作与发展研究会常务理事,福建省民营经济研究会常务理事等职务。

  拟指导学生的论文选题:

  1.私募股权投资方面:私募股权投资项目的评价与选择、私募股权投资退出方式与时机选择、私募股权投资的风险控制、阳光私募。

  2.公司融资方面:公司融资方式的选择与案例分析、某一行业的融资问题研究、民营企业上市方式的选择、民营企业上市地点的选择、民营企业创业板上市问题研究。

  3.公司收购与兼并方面:购并对象的选择、购并成本分析、公司反收购的策略分析。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姓名:刘颖
  性别:女  
  职称:教授  
  学院:法学院
  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和非公经济发展研究

  个人简历:

  刘颖,女,1965年11月,生于吉林省长春市。2004年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获法学博士学位。

  【主要讲授的课程】

  硕士生: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史

 ?。?)当代中国经济发展思想史

 ?。?)中国近现代政治史

  本科生: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科研(2000年以来)】

  一、承担的课题

  主持:

  1、《和谐福建与民营企业劳资矛盾研究》,2007年福建省社科规划办(编号:2007B2020)

  2、《和谐社会视角下的民营企业劳资关系》,2007年福建省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基地(编号:2007B07)

  3、《社会资本整合与晋江民营经济发展》,2007年福建省教育厅(编号:JA07008S)

  4、《民营企业劳资关系协调机制研究》,2008年福建省社科规划办(编号:2008B010)

  5、《民营企业劳资矛盾微观协调机制研究》2010年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编号:2101B023)

  三、论著

  1、《晋江私营经济发展轨?!?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年12月出版。

  2、《中国国家资本主义问题研究》 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12月出版。

  四、主要论文(2006以来)

  1、《政府与私营企业劳资关系调整》2006年12月《长春师范学院学学报》
  2、《关于改进党的领导方式与执政方式的思考》2006年1月《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3、《构建私营企业劳资关系的协调机制研究》2006年第6期《科学社会主义》
  4、《新时期私营企业劳资矛盾探因》2008年第3期《科学社会主义》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姓名:衣长军
  性别:男  
  职称:教授  
  学院:法学院
  研究方向:民营经济、投融资与财务管理


  个人简历:

  实践工作经历

  福建民营企业研究会副秘书长;

  福建城市经济研究会副秘书长;

  福建系统工程学会理事;

  中国非执业注册会计师

  国家创新基金财务评审专家组成员


  特长与职业资格

  1999年取得中国注册会计师资格

  2004为非执业注册会计师。

  2006.7评聘为华侨大学副教授

  2007.9评聘为华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硕士生导师


  主要讲授课程

  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税务会计(本科生)

  管理会计,中级财务管理(本科生)

  管理学、生产与运作管理 (本科生)

  技术经济学(硕士生),

  项目计划与控制(硕士生),

  会计学(MBA硕士)


  社会培训经历

  泉州国税局、泉州地税局、惠安地税局、晋江地税局、泉州质量技术监督局恒安集团、SBS集团、新华都、中闽百汇、南安轴承厂、泉州第一医院、泉州电力公司、石狮工商银行、福建兴业银行、澳门会计师协会、德化陶瓷基地、泉州乡镇干部培训等。

 

  主持科研课题

  1、海峡西岸金融生态环境优化演进与民营科技企业融资机制创新研究  福建省科技厅  2008-2009  8万元  主持人

  2、我国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理论构建与合作方式创新研究  福建社会科学基  2008-2009  1.5万元  主持人

  3、构建海峡西岸民营企业融资的金融生态环境研究  华侨大学高层次人才启动基金  2008-2010  2万元  主持人

  4、福建企业海外投资的现实难点与对策研究  福建省委宣传部  2008-2009  0.8万元  主持人

  5、福建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战略创新与海峡西岸经济和谐演化研究  福建社会科学基金  2007.6-2008.6  0.8万元  主持人

  6、区域金融生态优化与海峡西岸民营经济和谐共生演化研究  福建社会科学基金  2006.6-2007.5  0.8万元  主持人

  7、我省民营企业海外投资策略与海峡西岸经济和谐发展研究  福建省教育厅项目  2005.7-2007.5  0.3万元  主持人

  8、我省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策略与风险防范研究  福建省委宣传部  2004.07—2005.06  0.3万元  主持人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姓名:许培源
  性别:男  
  职称:教授  
  学院:法学院
  研究方向: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


  个人简历:

  许培源(1970~),经济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国际经济与数量经济的教学与研究。
  主讲课程:国际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研究领域:国际贸易;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学;新经济地理学;
  研究方向: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
  
  科学研究:

  近五年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福建省高校新世纪人才项目、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等国家级或省部级项目6项;出版专著1部;在CSSCI源期刊发表论文20多篇;2010年入选福建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现为华侨大学应用经济学重点学科国际贸易学科方向带头人??蒲邢钅烤咛迦缦拢?br />
  [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我国对外开放与TFP增长的关系:经验研究(08CJY047)
  [2]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我国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的推动因素、实现路径与政策选择(20110490851)
  [3]福建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人才项目.开放经济中的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理论与政策(07176C04)
  [4]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福建省自主创新的推动因素与实现路径研究(2011R0070)
  [5]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厦漳泉同城化的空间自组织与空间演化趋势研究(2011B160)
  [6]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贸易结构,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基于福建省数据的经验研究(2007B007)

  社会服务:
  
  近五年主持泉州市“十二五”规划、泉州市鲤城区洛江区及莆田市仙游县的制造业服务业等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项目10多项;受邀担任宁波(镇海)国际物流枢纽港信息化平台项目评审组组长、担任泉州市“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专家组成员、担任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化规划泉州市专家组成员。
  
  联系方式:

  电话:13959850702  邮箱:22690702@163.com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姓名:吕庆华
  性别:男  
  职称:教授  
  学院:法学院
  研究方向:商学理论与营销管理、文化产业理论与营运


  个人简历:

  吕庆华,男,汉族,1960年9月生,福建寿宁人。经济学博士,华侨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侨大学闽商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全国高校商务管理研究会常务理事,福建商业联合会副会长,福建省中青年经济发展研究会理事。福建闽东实业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管理顾问。泉州师范学院客座教授、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外聘教授、中国商业联合会经营师评审专家、《泉州学林》编委会委员。

  主要研究方向为商学理论与营销管理、文化产业理论与营运。在《经济管理》、《光明日报》、《改革》、《经济地理》、《经济问题》等70多家学术报刊发表论文百余篇,其中《中国零售业竞争战略模式探讨——<孙子兵法>竞争战略模式的启示》等8篇论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多篇论文获学校和学会科研成果奖。主要论著有《文化资源的产业开发》、《现代商学理论与营销管理》、《货殖思想论略》、《现代泉商产业发展研究》。
  主持研究国家社科重大招标课题子课题、省部级课题6项、横向企业及地方政府课题10余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及省部级课题研究多项。
  为博士生、研究生(含MBA)、本科生主讲《企业理论前沿专题》、《现代管理前沿专题》、《商学理论与实践》、《市场营销》等课程。培养博士生(含台港澳班)、研究生(含MBA、高师班、项目管理)70余人。为机关、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培训数百场。
  
  通讯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城华北路269号华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邮  编:362021
  E-mail: lvqh99@126.com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添加华侨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华侨大学考研分数线、华侨大学报录比、华侨大学考研群、华侨大学学姐微信、华侨大学考研真题、华侨大学专业目录、华侨大学排名、华侨大学保研、华侨大学公众号、华侨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华侨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华侨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之家公众号

关于我们

以下资料由华侨大学法学院研究生招生研究生团队整理提供,其团队成员覆盖各个院系,专门搜集本校的考研真题和高分笔记、题库等资料。

专业课资料作为考研核心资料,部分专业重题概率极高,必须吃透,反复复习。如有需要高分研究生学长一对一辅导的,也可联系我们安排。

考研派网站,为大家提供安全的交易平台,资料有任何问题,均可向我们投诉,我们会督促考研派研究生团队解决问题,保障同学们的权益。

最新购买

    手机商城

    扫描二维码,更便捷的购买资料

    不仅有商品,还有更多资讯和活动

    购买流程

    找到要考的专业或资料

    方法一:选择学校->学院->专业

    方法二:查找功能

    点击浏览招生简章+资料详情

    通过招生简章了解本专业需要的资料

    查看资料详情了解资料要点

    点击购买或加入购物车

    支付方式:支付宝

    填写付款信息并付款

    请确认联系人、联系方式和收货地址

    付款后3-5天可到货,可查询快递信息

    若有疑问,可联系在线学姐

    学姐联系方式:

    im钱包如何取消等待打包-下载imtoken钱包-imtoken怎么找回原来的币-imtoken钱包怎么取消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