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农林大学植物?;ぱг貉芯可猩?/h1>

专业课资料

福建农林大学优惠价原价选择
加入购物车立即购买
福建农林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21/22考研群,请加入】

福建农林大学植物?;ぱг貉芯可猩且桓霾淮淼难г?,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 植物?;ぱг菏茄@锉冉虾玫囊桓鲈合?,请各位准备报考福建农林大学植物?;ぱг貉芯可猩耐ё⒁?,该院系有以上多个专业在招生研究生,欢迎各位同学报考福建农林大学植物?;ぱг貉芯可猩?。

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福建农林大学植物?;ぱг貉芯可猩耐ё急敢恍┗镜睦昕佳姓嫣?、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福建农林大学植物?;ぱг貉芯可猩? title= 福建农林大学植物?;ぱг汗赜诰侔?020年大学生夏令营的通知
植物?;ぱг涸从?940年的福建省立农学院植物病虫害学系,经过80年的发展,现已成为集本科、博硕研究生培养与植物?;ぱ芯课惶宓慕萄а芯啃脱г?。植物?;ひ患堆Э票涣形=ㄊ「叻逖Э?,涵盖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农药学、生态安全、植保经济5个二级学科,其中植物病理学为国家重点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位列B+,拥有1个省部共建闽台作物有害生物生态防控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科技部人才推进计划创新人才培育基地,8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拥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30人次,省级人才45人次。
为进一步浓厚学术氛围,加强各高校优秀大学生间的沟通和交流,激发科研兴趣,帮助有志于植物?;ぱ芯康耐Я私庋Э魄把睾头⒄瓜肿?,学院拟组织开展2020年大学生夏令营。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时间:2020年7月16-18日 (线上参与)
二、参加对象:植物?;は喙刈ㄒ翟诙寥昙侗究粕?,人数50人左右。
三、报名方式:
有意愿参加本次夏令营的同学,填写福建农林大学植保学院2020大学生夏令营(附件1),签字盖章后以“夏令营+学校名称+姓名”格式命名,于2020年7月12日前发送至zbxyyjs@126.com。
四、日程安排
第一天
上午:开营仪式,介绍学院、研究生教育及科研平台情况
下午:学院各研究团队介绍和研究进展报告
第二天
上午:学院各研究团队介绍和研究进展报告
下午:学院各研究团队介绍和研究进展报告
第三天
上午:学习交流和闭幕式
五、其它注意事项
1、对夏令营表现突出的同学,学院将结合当年度招生计划,在免试推荐研究生时优先录取、在考研面试时优先推荐;同时享受学院英语能力提升计划、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提升计划培训。
2、若发现申请材料存在弄虚作假等情况的,取消申请人资格,并视情况追究相应责任。
3、咨询电话:0591-83789365;86395943。
植物?;ぱг?br /> 植物?;ぱг?电话:0591-83789469 
地址:福建农林大学明德楼
序号 考生编号 姓名 院系所代码 待录取专业代码 待录取专业名称
1 103895210201004 杨涛 002 090401 植物病理学
2 103895210201010 邹文超 002 090401 植物病理学
3 103895210201011 李冬亮 002 090401 植物病理学
4 103895210201016 吴安忠 002 090401 植物病理学
5 103895210201017 周统宏 002 090401 植物病理学
6 103895210201018 吴康承 002 090401 植物病理学
7 103895210201019 丘萍 002 090401 植物病理学
8 103895210201020 林文忠 002 090401 植物病理学
9 103895210201021 赵臻 002 090401 植物病理学
10 103895210201024 高仑 002 090401 植物病理学
11 103895210201025 程敏 002 090401 植物病理学
12 103895210201001 陈理彬 002 090401 植物病理学
13 103895210201002 杨雪 002 090401 植物病理学
14 103895210202001 侯翔宇 002 090401 植物病理学(原报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15 103895210202002 杨绍佳 002 090402 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16 103895210202004 唐璐 002 090402 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17 103895210204002 纪田亮 002 090402 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原报专业生态安全)
18 103895210205001 罗桂火 002 0904Z2 植保经济学
19 103895210206003 刘献洲 002 095104 植物?;?/td>
20 103895210206004 谢二明 002 095104 植物?;?/td>
21 103895210206005 肖颖 002 095104 植物?;?/td>
22 103895210206006 王凯 002 095104 植物?;?/td>
23 821015421199496 闫文凯 002 090401 植物病理学
24 821015421192033 孙想 002 090401 植物病理学
25 103075888882843 王娟 002 090401 植物病理学
26 103075888882969 王红 002 090401 植物病理学
27 821015410398465 杨丙烨 002 090401 植物病理学
28 105045210131260 常红洋 002 090401 植物病理学
29 103075888882762 邓明雪 002 090401 植物病理学
30 103075888882702 孙鹏 002 090401 植物病理学
31 103075888882838 林亚平 002 090402 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32 102985210001726 周若兰 002 090402 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33 103845213505129 黄鹏榕 002 090402 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34 103075888882831 邹旭婷 002 090402 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35 144305105000117 郭燕青 002 090402 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36 107305021801172 牛蓉 002 090403 农药学
37 107125134031175 胡起兴 002 090403 农药学
38 102135021021691 金鑫 002 090403 农药学
39 144305100000422 向海军 002 090402 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40 105045210131299 宋林林 002 090401 植物病理学
41 105045210432077 殷先元 002 090402 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42 103845215201025 王兴红 002 090402 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公示期:2015年3月22日至2015年3月31日,如有异议请在公示期内如实反映。
    联系人:林老师,联系电话:0591-83789469;
    因体检结果未知,具体录取名单和专业以学校招生办最终公示名单为准。

相关链接:
| | | |
| |

考生编号 姓名 院系所代码 待录取专业代码 待录取专业名称
103845216401031 傅致君 002 090401 植物病理学
103075888882707 汪亚雄 002 090401 植物病理学
106765000000258 谢云杰 002 090401 植物病理学
103075888882280 邹丹丹 002 090401 植物病理学
103075888882367 杨燕川 002 090402 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103075888882457 苏莉 002 090401 植物病理学
821015421199360 张小梅 002 090402 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103075888881917 肖小露 002 095104 植物?;?/td>
105385430800847 王曌儿 002 095104 植物?;?/td>
105385430800876 胡菁 002 0905104 植物?;?/td>
103355000908453 章汉方 002 090402 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105645200000256 廖蕾 002 0905104 植物?;?/td>
107125137251188 冯博文 002 090402 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104865204018836 吴健 002 090402 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公示时间:2015年3月28日至2015年4月6日,如有异议请在公示期内如实反映。联系人:林老师,联系电话:0591-83789469;因体检结果未知,具体录取名单和专业以学校招生办最终公示名单为准。

相关链接:
| | | |
| |


  姓名:王爱荣  
  性别:女  
  职称:副教授  
  学院:植物?;ぱг?br />   研究方向:分子植物病理学、植物抗病性

  承??纬蹋?/strong>

  植物病理学、高级基因组学

  研究方向和领域

  分子植物病理学、植物抗病性

  研究工作经历

  2006.10-2010.10,福建农林大学讲师

  2010.10-至今,福建农林大学副教授

  2009.9-2011.8,美国加州大学河边分校,植物病理学和微生物学系,访问学者/博士后

  近年主持课题

  油料作物菌核病综合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农业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子项目,2011-2015年

  类辅助蛋白参与拟南芥响应菌核病侵染与ABA胁迫之信号途径机制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9- 2011

  油菜菌核病早期诊断技术与成灾规律研究,农业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07-2010

  水稻DNA-J蛋白家族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其生物学功能研究,福建省科技厅青年人才项目,2007-2011

  水稻DNA-J蛋白的全基因组预测及功能分析”,福建农林大学青年教师科研基金项目,2007-2010

  拟南芥一个DNA-J蛋白的功能研究”,福建省高等学??萍枷钅?,2007-2010

  获得的科技奖励

  水稻广谱防御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 2009年度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二)

  代表性论文:

  1.Wang A-R, Zhang C-H, Zhang L-L, Lin W-W, Lin D-S, Lu G-D, Zhou J, and Wang Z-H. Identification of Arabidopsis mutants with enhanced resistance to Sclerotia stem rot disease from an activation-tagged library. J Phytopathol, 2009, 157(1):63-69.

  2.Wang A, Lin W, Chen X, Lu G, Zhou J, Wang Z. Isol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Sclerotinia stem rot causal pathogen in Arabidopsis thaliana. J Zhejiang Univ Sci B, 2008, 9(10): 818-822.

  3. Zhao C; Wang A-R; Sh Y-J; Wang L-Q; Liu W-D; Wang Z-H; Lu G-d. Identification of defense-related genes in rice responding to challenge by Rhizoctonia solani. Theor Appl Genet, 2008,116(4): 501-516.

  4.王爱荣,赵旭,林文伟,鲁国东,王宗华, 2011,水稻类辅助蛋白家族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Vol.30 No.34 pp.1218-1223

  5. 王爱荣,刘向国,赵旭,鲁国东,王宗华. 水稻腈水解酶蛋白家族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23):52-57

  6. 王爱荣,陈新,张冬梅,陈惠红,鲁国东,王宗华. 拟南芥不同ROP蛋白对病原细菌增殖的影响.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7(6):610-613.

  7. 郑文辉,赵旭,张承康,鲁国东,王宗华,王爱荣.禾谷镰刀菌Homeobox基因结构及其演化关系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2009, 30(2): 88-93. 通讯作者

  8. 宁正元,王爱荣,林文伟,林德书,张冬梅,刘泓,周洁,王宗华.拟南芥DNA_J结构域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其亚细胞定位验证.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6(4): 427-434.

  9.王爱荣,吴智芳,张丽丽,张春华,张冬梅,鲁国东,周洁,王宗华.影响拟南芥转化效率和激活标签丢失的因素分析.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5(3):15-19.

  10. 王爱荣,张春华,周洁,鲁国东,王宗华. 草酸对拟南芥的毒性及其在筛选拟南芥突变体中的应用. 植物病理学报,2005,35(6)(zk):159-161.

  11.王爱荣, 刘丽, 周洁, 鲁国东, 王宗华. 拟南芥室内简易栽培和田间大规模种植的方法.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4(2): 252-254.

  联系电话: 13067361756

  子邮箱: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姓名:杨建全  
  性别:男  
  职称:研究员  
  学院:植物?;ぱг?br />   研究方向:寄生蜂(茧蜂、蚜茧蜂科)的资源调查和系统分类;果树、蔬菜害虫的生物防治;烟草昆虫的调查和烟草病、虫、草害的综合防治等研究工作

  杨建全,男,汉族,福建仙游人,1967年3月生。现为福建农林大学博士、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个人简况:
  1985.09-1989.07,福建农学院植 保系植保专业,学士学位
  1998.09-2001.06,福建农业大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专业,硕士学位
  2002.09-2006.06,福建农业大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专业,博士学位
  1989.08-1994.12,福建农业大学植保系,助教
  1995.01-2001.06,福建农业大学植保系,助理研究员
  2001.07-2008.09,福建农林大学植保学院,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2008.10- 至 今,福建农林大学植保学院,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承??纬蹋?br />   1. 植物?;ぱг罕究粕纬?ldquo;草害与鼠害”;
  2. 硕士研究生课程“害虫生物防治”(实验部分);
  3. 博士研究生课程“寄生蜂比较形态学”(实验部分)

  研究方向和领域:

  主要从事寄生蜂(茧蜂、蚜茧蜂科)的资源调查和系统分类;果树、蔬菜害虫的生物防治;烟草昆虫的调查和烟草病、虫、草害的综合防治等研究工作。

  科研成果及荣誉称号:

  1.“烟蚜的生物防治”1991年获得中国烟草总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主要参加) ;

  2.“菜蚜及荔枝蝽生物防治”1995年获得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第四);

  3.“中国窄径茧蜂分类研究”2002 年获得福建农林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奖;

  4.“东南烟区烟田杂草控制技术研究”2003年获得国家烟草局科技进步三等奖(主要参加);

  5.“中国反颚茧蜂、悬茧蜂、蚜茧蜂、甲腹茧蜂、小腹茧蜂的资源调查与分类研究”2006年获得福建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第六);

  6.2007年度入选“福建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7.《中国小茧蜂》(专著)2007年获第20届华东地区科技出版社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第二)。

  8. 2008年,个人荣获“周尧昆虫分类奖励基金”三等奖;

  9. 2008年,个人荣获福建农林大学“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代表性论著

  1. 陈家骅, 杨建全. 2006. 中国动物志 昆虫纲 第46卷 膜翅目 茧蜂科(四) 窄径茧蜂亚科.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403

  2. 陈家骅,杨建全. 2006. 中国小茧蜂. 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304

  
  3. Yang J-Q, Achterberg C van, Chen J-H. 2008. Sculptolobus gen. nov. (Hymenoptera: Braconidae: Braconinae) and two new species from China[J]. Tijschrift voor Entomologie, 150: 95-101, Figs 1-20

  4. Yang, J. Q. Chen, J. H. and Liu, J. J. 2006. The discovery of the genus Indabracon van Achterberg(Hymenoptera:Braconidae:Braconinae)in China,with description of one new species. Insect Science, 13(4): 319-323

  5. YANG Jian-Quan, CHEN Jia-Hua, LIU Juan-Juan. 2008. A new genus and a new species of Braconinae (Hymenoptera, Braconidae) from China. Acta Zootaxonomica Sinica, 33(1): 61-64

  6. YANG Jian-Quan, HUANG Ju-Chang, CHEN Jia-Hua. 2007. A New Species of the Genus Aulosaphoides (Hymenoptera: Braconidae) from Yunnan. Entomotaxonomia,29(4):306-310

  7. Yang Jian-quan, Chen Jia-hua and Liu Juan-juan. 2006. A New Species Of the Genus Tropobracon Cameron (Hymenoptera,Braconidae,Braconinae) from China. Entomotaxonomia, 28(4): 281-285

  8. LIU Juan-Juan, CHEN Jia-Hua, YANG Jian-Quan*. 2007. The genus Furcadesha Quicke (Hymenoptera, Braconidae, Braconinae) in China, with descriptions of two new species. Acta Zootaxonomica Sinica, 32(3): 574-578 (通讯作者)

  9. 杨建全, 陈家骅. 2006. 中国拱茧蜂属一新种 (膜翅目,茧蜂科). 动物分类学报, 31(3): 627-629

  10. 杨建全,吕增印,陈家骅,等. 2008. 寄主龄期和温度对长尾潜蝇茧蜂和切割潜蝇茧蜂种间竞争的影响[J].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37(5):453-455

  11. 杨建全,陈家骅,黄居昌. 2007. 中国拟犁沟茧蜂属一新种记述(膜翅目:茧蜂科:软节茧蜂亚科).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6(6):567-570

  12.杨建全,陈乾锦,陈家骅,等.2000.不同温度对小地老虎实验种群的影响.福建农业大学学报,29(3): 337-341

  13.杨建全,李芳,陈家骅,等.2000.小卷蛾斯氏线虫对小地老虎的侵染性试验.福建农业大学学报,29(2): 201-205

  14.杨建全,李芳,陈家骅,等.2000.苏云金杆菌对小地老虎的毒力测定.福建农业大学学报,29(1): 65-68

  15.杨建全,陈乾锦,陈家骅,等.2000. 几种杀虫剂对小地老虎的毒力测定.华东昆虫学报,9(1): 53-56

  16. 杨建全,陈家骅.1998.中国褐径茧蜂属 Coccygidium Saussure一新种及一记录(膜翅目:茧蜂科).福建农业大学学报,27(3): 332-336

  17.杨建全,陈家骅,张玉珍,等.1998.小地老虎发育历期、发育起点和有效积温.福建农业大学学报,27(4): 510-512

  18. 杨建全,刘明晖,陈家骅,等.1991.温度对大孢耳霉生长发育的影响.福建农学院学报,20(增刊): 25-28

  19. 吕增印,杨建全*,黄居昌,等. 2008. 影响布氏潜蝇茧蜂子代性比的因素[J]. 福建林学院学报,28(3):225-228 (通讯作者)

  20. 吕增印,杨建全*,陈家骅,等. 2008. 温度对布氏潜蝇茧蜂寄生橘小实蝇幼虫的影响[J].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37(4):337-340 (通讯作者)

  21. 吕增印,杨建全*,陈家骅,等. 2008. 布氏潜蝇茧蜂与长尾潜蝇茧蜂的种间竞争[J]. 福建林学院学报,28(1):81-84 (通讯作者)

  22. 耿军灵,郑敏琳,杨建全*,等. 2009. 成蜂饲养密度和繁蜂益害比对阿里山潜蝇茧蜂子代的影响[J].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38(4):348-350 (*通讯作者)

  23. 耿军灵,陈家骅,杨建全*,等. 2009.阿里山潜蝇茧蜂田间寄生率及影响因子研究[J]. 中国生物防治,25(增2):113-117 (*通讯作者)

  24. 郭锦全,陈家骅,杨建全*,等. 2006. 甲基丁香酚与杀虫剂配合使用对橘小实蝇的诱杀效果.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35(4): 356-358 (*通讯作者)

  25. 林智慧,杨建全*,郑敏琳,等.2005.烟田蓼科杂草的重要天敌——褐背小萤叶甲的行为习性.华东昆虫学报,14(3): 214-218. (*通讯作者)

  26.陈家骅,杨建全.1999. A new species of genus Earinus Wesmael ( Hymenoptera: Braconidae) from China.昆虫学报,42(4): 418-421

  27.伍志山,杨建全,陈家骅.2000. A new species of genus Acanthormius Ashmead ( Hymenoptera: Braconidae) from Yunnan.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29(4): 486-488

  28.伍志山,杨建全,陈家骅.2000. Description of Aulosaphoides aquilus, sp. nov. ( Hymenoptera: Braconidae) from Fujian.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29(2): 216-218

  29.陈乾锦,杨建全,官宝斌,等.2002.烟田蓼蓝齿胫叶甲幼虫的空间分布型和抽样技术研究.中国烟草学报,8(2): 25-28

  30.林智慧,杨建全,赖禄祥,等.2006.烟田蓼科杂草的重要天敌——褐背小萤叶甲对酸模叶蓼的控制效果研究.中国烟草学报,12(2): 34-37

  31. Song Dong-Bao, Chen Jia-Hua, Yang Jian-Quan. 2006. Two new species of the genus Dolichogenidea Viereck (Hymenoptera, Braconidae, Microgastrinae) from China. Acta Zootaxonomica Sinica, 31(1): 200-205.

  
  主持或参加的课题

  1.“长脸茧蜂的生物多样性研究”,1997-1999.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C97025),主持

  2.“基于18S rDNA的蚜茧蜂分子系统发育研究”(项目编号2007F5020),福建省教育厅项目,2007-2010,(主持);

  3.“黄曲条跳甲的寄主适应性和致病性变异的研究”(项目编号3067137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7-2009,(第三);

  4.“果树实蝇类害虫监测与防控技术研究”(200903047),农业部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09-2013,(第四).

  5.“橘小实蝇雄性不育技术的研究及应用”(2009N0017),福建省科技厅重点项目,2009-2011,(第四)

  6.“茧蜂分子系统学研究”(2002N041),2002-2005.福建省科技厅重点项目,(第二);

  7.“桔小实蝇自然寄生蜂优势种生物学研究及其应用”,2004-2007,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第三);

  8.“福建主要外来有害生物防控技术体系的研究”(项目编号2006NZ0002-3),福建省科技厅重大专项,2006-2009,(主要参加);

  9.“农业动植物重大疫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及其应用研究—农业植物重大疫病虫害综合防治及其应用”(2002N089),2003-2005.福建省科技厅重大项目的子项目(主要参加);

  10.“东南烟区烟田杂草控制技术研究”,1997-2000.国家烟草局(972007,97001),主要执行;

  11.“中国优茧蜂、反颚茧蜂志”,1992-199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主要参加);

  12.“菜蚜及荔枝蝽的生物防治”,1992-1994.福建省科委,主要执行;

  13.“烟田杂草的生物防治”,2002-2006.福建省烟草局,(第三);

  14.“桔小实蝇寄生蜂的引进、驯化及其应用”(2005N009),省科技厅,2005-2007,(主要参加);

  15.“福建省外来有害生物(桔小实蝇)控制”,省发改委,2005-2008,(第四);

  16.“桔小实蝇防治示范”,农业部科技司,2006-2007年,(第四);

  17.“防治桔小实蝇专项”,省长专项经费,2003-2005,(第四);

  
  联系电话:0591-83789420(办)

  电子信箱:jqyang2003@yahoo.com.cn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姓名:刘长明 
  性别:男  
  职称:研究员  
  学院:植物?;ぱг?br />   研究方向:寄生蜂分类与系统发育,害虫生物防治


  刘长明,博士,福建农林大学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承??纬?br />
  有本科生“害虫生物防治”、研究生“专业英语”及“生物系统学”
 
  研究方向和领域

  寄生蜂分类与系统发育,害虫生物防治
 
  承担 项目

  1991-1993,大蜡螟人工饲料研究,院青年基金,主持
  1992-1995,空心莲子草叶甲大量繁殖技术研究,福建科委项目,参加
  1996-1999,菜青虫农药抗性治理技术研究,省教委项目,主持
  1998-2002,参加《福建昆虫志》编纂工作(省科委资助)
  2000-2002,中国小蜂科系统分类与系统发育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主持
  2000-2002,中国小蜂科系统分类与系统发育研究,省自然科学基金(配套)项目,主持
  2001-2002,武平梁野山自然?;でコ孀试醋酆峡疾?,厦门大学协作项目,主持
  2001-2002,永安天宝岩自然?;でコ孀试醋酆峡疾?,厦门大学协作项目,主持
  2002-2003,德化戴云山自然?;でコ孀试醋酆峡疾?,厦门大学协作项目,主持
  2002-2003,南平茫荡山自然?;でコ孀试醋酆峡疾?,厦门大学协作项目,主持
  2002-2003,建宁闽江源自然?;でコ孀试醋酆峡疾?,厦门大学协作项目,主持
  2002-2003,永泰藤山自然?;でコ孀试醋酆峡疾?,厦门大学协作项目,主持
  2001-2003,参加“基于社区的害虫综合治理CIPM”,加拿大国际开发署(CIDA)项目“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二级项目
  2003-2004,邵武将石-龙湖自然?;でコ孀试醋酆峡疾?,厦门大学协作项目,主持
 
  代表性论著

  1. 刘长明 1994 中国三角小蜂属一新种及一新记录种记述. 武夷科学,11:110-115
  2. 刘长明 1995 中国微三角小蜂属首次报道及二新种与一新记录种记述. 武夷科学,12:89-97
  3. 刘长明 1997 霍克小蜂一新种. 武夷科学,13:89-71.
  4. 刘长明,赵景玮 1997 昆虫标本计算机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华东昆虫学报,6(1):77-83
  5. 刘长明,沈乌洋,陈可跃 1998. 取食天然饲料与人工饲料的大蜡螟生长发育比较. 武夷科学,14:136-138.
  6. 刘长明 2001 Notes on genus Proconura Dodd from China with description on one new species and one new record species (Hymenoptera: Chalcididae). Entomologia Sinica, 8(1):19-24.
  7. 刘长明 2001 A new species of genus Megalocolus Kirby from China (Hymenoptera: Chalcididae). Acta Zootaxonomica Sinica(动物分类学报), 26(3):339-341.
  8. 刘长明 2002 中国毛缘小蜂属Lasiochalcidia Masi及二新种记述. 昆虫学报,49 (增): 88-92.
  9. 刘长明,张继祖,江凡等 2001 福建梁野山自然?;で酆峡蒲Э疾毂ǜ妫ǖ谖逭?昆虫资源). 166-215. 厦门大学出版社
  10. 刘长明,张继祖,江凡等 2002. 福建天宝岩自然?;で酆峡蒲Э疾毂ǜ妫ǖ谖逭?昆虫资源). 171-220. 厦门大学出版社
  11. 刘长明等 2003 福建茫荡山自然?;で酆峡蒲Э疾毂ǜ妫ǖ诹?昆虫资源)厦门大学出版社
  12. 刘长明 2003 福建昆虫志第七卷(小蜂科部分)447-474,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13. 刘长明 2003 中国膨胸小蜂属分类及二新同物异名(膜翅目:小蜂科)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32(4):420-424
  14. 刘长明 2004 中国背突小蜂属(膜翅目:小蜂科)记述及一新种描述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33(1):10-13
 
  联系电话:0591-83789498
  电子信箱: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姓名:季清娥
  性别:女  
  职称:研究员  
  学院:植物?;ぱг?br />   研究方向:茧蜂资源调查与系统分类、害虫生物防治、昆虫不育技术


  季清娥,博士,湖北监利人,福建农林大学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中国昆虫学会会员、中国原子能农学会第八届理事会理事、《核农学报》第八届编辑委员会委员、IAEA实蝇项目国家协调员

  学历

  1992年7月毕业于湖北大学生物系,获理学学士学位
  1995年7月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农学系,获农学硕士学位
  2001年7月毕业于福建农林大学植物?;ぱг?,获农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04.12–2005.12,美国夏威夷大学,访问学者

  1995.7月至今,福建农林大学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

  研究方向:茧蜂资源调查与系统分类、害虫生物防治、昆虫不育技术

  主要承担的科研项目

  Integration of the sterile Insect technique on the area-wide 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 of Tephritid fruit flies in China(CPR5020),FAO/IAEA TC项目,2012--2015,主持,47.6万欧元
  将核辐射应用于阿里山潜蝇茧蜂的人工饲养(1117504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2.1--2015.12,主持,60万
  Application SIT to Control Fruit Fly Area-widely in Fujian, China(No 14751),2010--2014,主持,3.0万欧元
  Bactrocera dorsalis Complex Species in Mainland China (No.16035) ,FAO/IAEA 项目,2007--2009,主持,3.0万欧元
  引进无公害蛋白诱剂技术防控灾害性实蝇(2009-Z40),农业部948项目,2009--2010,主持,73.70万
  新型植物蛋白诱剂的研发(S20073500075),国家外专局引智项目,2007,主持,2.5万
  橘小实蝇雄性不育技术的研究及应用(2009N0017),福建省科技厅重点项目,2009--2011,主持,15万
  茧蜂分子系统学研究(2002No41),福建省科技厅重点项目,2002--005,主持,10万
  农业植物重大疫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及其应用(2002No89),福建省科技计划重大项目,2002--2005,参加,105万
  橘小实蝇寄生蜂的引进、驯化及应用研究(2005No09),福建省科技攻关计划,2005--2007,参加,20万
  橘小实蝇防治示范(农办财【2006】57),农业部推广项目,2006,参加,20万
  防治桔小实蝇专项(010323),福建省省长基金,2003,参加,50万
  外来有害生物——桔小实蝇控制(闽发改[2005]1085),福建省发改委项目,2006--2008,参加,600万
  动植物良种培育及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福建主要外来有害生物防控技术体系的研究(2006NZ2002),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2006--2009,子课题负责人,1000万
  果树实蝇类害虫监测与防控技术研究(200903047),农业部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09--2013,参加,2098万
  联合研发植物源蛋白饵剂及再创新( 2010I0002),福建省科技厅重点项目,2010--2012,参加,15万

  著作

  陈家骅 季清娥. 2003.8《中国甲腹茧蜂(膜翅目:茧蜂科)》. 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523千字。ISBN 7-5335-2130-7/S.275
  陈家骅 季清娥 耿军灵. 2009.10. 《中国生物入侵研究》(中、英文)第七章第六节 外来入侵物种的生物防治 之“桔小实蝇的生物防治”.科学出版社ISBN 978-03-025800-7(中文), 978-03-025799-4(英文)5.297x2 千字
  陈家骅 季清娥 黄居昌 王波 杨建全 郑敏琳. 2011.10.《生物入侵—问题与对策》第八章福建橘小实蝇监测、预警和防控. 科学出版社ISBN 978-7-03-032563-1. 17千字

  专利

  1.陈家骅 王波 季清娥. 发明专利:橘小实蝇蛋白引诱剂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号:ZL 2009 1 0112094.0

  第一作者主要论文

  2002. A new species of the genus Ascogaster W esmael from China(Hymenoptera:Braconidae:Cheloninae).华东昆虫学报,11(2):6-9

  2002.愈腹茧蜂属Phanerotoma Wesmael(膜翅目:茧蜂科)一新种记述.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1(2):185-187

  2003.中国小甲腹茧蜂属MicrochelonusSzépligeti一新种记述(膜翅目:茧蜂科:甲腹茧蜂亚科).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2(2):189-192

  2003.中国华甲腹茧蜂属一新种记述(膜翅目:茧蜂科:甲腹茧蜂亚科:愈腹茧蜂族).华东昆虫学报,12(1):1-4

  2004.桔小实蝇寄生蜂一新记录种——切割潜蝇茧蜂. 昆虫分类学报,26(4):144-145

  2005.不同保存条件下茧蜂标本基因组DNA的降解.华东昆虫学报,14(2):115-117

  2007.橘小实蝇遗传性别品系的建立及雄性不育技术. 昆虫学报,50(10):1002-1008

  2007.橘小实蝇雄性不育技术——雄蛹辐照最佳时期和剂量. 核农学报,21(5):523-526

  2008.橘小实蝇雄性不育技术应用过程中混入雌虫活力的研究. 核农学报,22(1):97-100

  2009.幼虫液体人工饲料中主成分对橘小实蝇的影响.福建林学院学报,29(1):37-40

  2009.橘小实蝇不育雄虫与野生雄虫间遗传分化.核农学报,23(2):349-353

  2009.橘小实蝇幼虫液体人工饲料正交设计优化.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8(6):567-572

  2011.The effect of methyl eugenol exposure on subsequent mating performance of sterile males Bactrocera dorsalis. Journal of Applied Entomology.10 NOV 2011,DOI:10.1111/j.1439-0418.2011.01686.x

  奖励及荣誉称号:

  1998年8月,获农业部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排名第5)

  2002年9月,获福建省优秀博士论文二等奖(独立受奖人)

  2003年12月,获周尧昆虫分类学奖励基金三等奖(独立受奖人)

  2004年6月,获第17界华东地区科技出版社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排名第2)

  2006年12月,获福建省科学技术一等奖(排名第2)

  2008年2月,获第九届福建青年科技奖

  2008年5 月,获福建省新长征突击手称号

  2008年9月,获第十五届运盛青年科技奖

 

  联系电话:0591-83789420转807

  e-mail:jiqinge@yahoo.com.cn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姓名:黄居昌
  性别:男  
  职称:副研究员  
  学院:植物?;ぱг?br />   研究方向:害虫生物防治与综合防治


  黄居昌,男,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现任植物?;ぱг荷锇踩蹈敝魅?,益虫研究室秘书,兼任学院工会副主席。

  研究方向

  害虫生物防治与综合防治

  昆虫寄生蜂资源调查与分类

  承??翁?br />
  1、2010-2011,省科技厅重点项目:实蝇蛋白饵剂生产工艺的引进及再创新(2010I0002),主持。

  2、2009~2013,科技部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果树实蝇类害虫监测与防控技术的研究(200903047),主要参加。

  3、2006-2009,省科技厅重大专项:外来有害---橘小实蝇的预警监测及防控技术的研究技术体系(2006NZ002)主要参加。

 ?。?、2006,农业部:橘小实蝇防治示范(2006No57)主要参加。

 ?。?、2005-2007,省科技厅重点项目:桔小实蝇寄生蜂的引进、驯化及应用研究(2005N009)主持。

 ?。?、2002-2005,省科技厅重大专项:农业植物重大检疫性害虫综合防治技术(2002N089)主要参加。

  科研成果

  1、“中国反颚茧蜂、悬茧蜂、蚜茧蜂、甲腹茧蜂、小腹茧蜂的资源调查与分类”2006年获福建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五)。

  2、“发展无公害农业的对策研究”1997年获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三)。

  3、“蜂菌结合防治荔枝蝽象”1994年获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二)。

  代表性论著

  1、酶解啤酒废酵母生产橘小实蝇蛋白饵剂的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 32(2):85-89.

  2、中国齿腹茧蜂属一新种记述(膜翅目∶茧蜂科)[J].昆虫分类学报,2010,32(3):231-235.

  3、云南拟犁沟茧蜂属一新种记述(膜翅目∶茧蜂科)[J].昆虫分类学报,2007,29(4):306-310.

  4、补充营养对切割潜蝇茧蜂的生长发育与繁殖的影响[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6(1):12~15.

 ?。?、橘小实蝇对蛋白和糖的反应[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2007,36(4):357-360.

 ?。?、橘小实蝇寄生蜂—切割潜蝇茧蜂的生物学特性[J].福建林学院学报,2007,27(3):253-258.

 ?。?、切割潜蝇茧蜂两个地理种群的RAPD分析[J].福建林学院学报,2007,27(1):16~19.

 ?。?、切割潜蝇茧蜂对桔小实蝇的功能反应[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8(2):200~203.

  9、平腹茧蜂属一新种记述(英文)[J].中国昆虫科学,2000,7(3):203-206.

  10、中国光鞘反颚茧蜂属新记录[J].昆虫分类学报,1995,17(4):262.

  荣誉称号

  1995年,福建农林大学优秀教师

  2000年,福建农林大学优秀共产党员

  2003年,福建农林大学优秀共产党员

  联系方式:
  办公室电话:0591-83789420转814
  E-mail: jchuang52@126.com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姓名:杨广
  性别:男  
  职称:副教授  
  学院:植物?;ぱг?br />   研究方向:昆虫化学生态学


  杨广,1973年11月生,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福建农林大学植物?;ぱг荷锇踩抵魅?,兼任福建省昆虫学会副秘书长,福建农林大学应用生态研究所副所长,《生物安全学报》编委等。

  长期从事昆虫生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挥发性物质在蔬菜-小菜蛾-天敌和烟草-蚜虫-天敌三级营养系统中的作用,利用挥发性物质引诱天敌?;ぷ魑?;从分子水平研究作物的诱导抗性,克隆作物上的诱导抗虫基因,培育转基因抗虫作物;研究昆虫(小菜蛾)基因组和昆虫功能基因,克隆害虫(小菜蛾、黄曲条跳甲)上的发育关键基因,利用RNAi 技术研发新的控制害虫技术和手段。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农业部948项目1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省杰出青年基金1项,以及其他项目4项,参与国际合作,国家和省部级项目多项。在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30余篇,其中SCI 论文7篇;参写专论著3部;国际学术会议论文4篇??蒲谐晒窆铱萍冀浇倍冉?项(排名第三)、福建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排名第三)、二等奖2项(排名第三和第五)。

  受教育经历

  1991年-1995年,福建农业大学植物?;は?,大学本科/学士

  1995年-2001年,福建农林大学植物?;ぱг?,研究生/博士,导师尤民生教授

  2000年1-12月,加拿大Nova Scotia 省农学院植物系,访问学生,指导老师Gefu Wang-Pruski 博士

  研究工作经历

  2001年-2004年,福建农林大学植物?;ぱг?,讲师

  2005年-2006年,加拿大Nova Scotia 省农学院动植物系,访问学者

  2004年-至 今,福建农林大学植物?;ぱг?,副教授

  承??纬?/strong>

  硕士研究生课程:《农药环境毒理学》、《农药残留分析》、《SPSS统计分析》

  大学本科生课程:《昆虫生态学》、《生物安全导论》、《生态学》、《国际通用软件SPSS入门》、《分子生物学》和《试验设计和科技论文写作》

  研究方向和领域

  昆虫化学生态学

  昆虫分子生物学:1)昆虫基因组和功能基因研究;2)昆虫RNAi 的研究

  科研成果

 ?。?)代表性论著

 Guang Yang, Dingfeng Wang, Zhiquan Dong, Qianliang Wang, Gefu Wang-Pruski, Minsheng You. 2012. Characterization of a myrosinase cDNA from Brassica parachinensis and its defense role against Plutella xylostella after suppression. Insect Science, DOI: 10.1111/j.1744-7917.2011.01458.x. (SCI)

  Weiyi He, Minsheng You, Liette Vasseur, Guang Yang, Miao Xie, Kai Cui, Jianlin Bai, Chunhui Liu, Xiaojing Li, Xiufeng Xu, Shiguo Huang, 2012. Developmental and insecticide-resistant insights from the de novo assembled transcriptome of the diamondback moth, Plutella xylostella. Genomics, doi:10.1016/j.ygeno.2011.12.009. (SCI)

  Sheng Lin, MinSheng You, Liette Vasseur, Guang Yang, FengJing Liu, Feng Guo, 2012. Higher taxa as surrogates of species richness of spiders in insect-resistant transgenic rice. Insect Science, DOI 10.1111/j.1744-7917.2011.01474.x. (SCI)

  FengLuan Yao, MinSheng You, Liette Vasseur, Guang Yang, YunKai Zheng, 2012. Polycultural manipulation for better regulation of planthopper populations in irrigated ricebased ecosystems. Crop Protection, 2012, 34: 104-111. (SCI)

  Sheng Lin, Minsheng You, Guang Yang, LiLin Chen, 2011. Can polycultural manipulation effectively control rice planthoppers in rice-based ecosystems?. Crop Protection, 2011, 30(3): 279-284. (SCI)

  Yiying Zhao, Feng Liu, Guang Yang, Minsheng You. 2011. PsOr1, a potential target for RNA interference‐based pest management. Insect Molecular Biology, 20(1): 97-104. (SCI)

  Yiying Zhao, Guang Yang, Gefu Wang-Pruski, Minsheng You. 2008. Phyllotreta striolata (Coleoptera: Chrysomelidae): Arginine kinase cloning and controlling insect pest through RNAi. European Journal of Entomology. 105: 815-822. (SCI)

  Yang G., Yang J.H., Wang-Pruski G. and Hodges D.M. 2006. Cloning and overexpression of GalUR gene to increase vitamin C production in plants. The 11th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Plant Tissue Culture & Biotechnology Congress. August 13-18, 2006, Beijing, China. Page 11.

  Guang Yang, Qianliang Wang, Yiming Chen, Minsheng You. Studies on plant defense gene, myrosinase gene in cruciferous vegetables. International Workshop for Biodiversity Manipulation and Ecologically-based Pest Management. August 15-19, 2006, Wuyishan, China. Page 20.

  Minsheng You, Guang Yang. 2001. Physiological stress reaction of Chinese cabbage, Brassica chinesis, infested by diamondback moth, Plutella xylostella. Entomologia Sinica. 8(2): 131-140.

  杨广, 尤民生, 赵伊英, 刘春辉, 2009. 昆虫的RNA 干扰. 昆虫学报, 52(10): 1156-1162.

  杨广, 关雄, Gefu Wang-Pruski, 尤民生. 2007. 植物诱导性抗虫基因.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15(1): 157-166.

  杨广, 关雄, WANG-PRUSKI Ge-fu, 魏辉, 尤民生, 2007. 植物诱导抗虫基因研究进展.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15(1): 157-166.

  杨广, 尤民生, 魏辉, 2004. 小菜蛾咬食后青菜释放的挥发性物质成分和含量变化. 应用生态学报, 15(11): 2157-2160.

  杨广, 刘新, 鄢铮, 尤民生, 2004. 茶叶中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的检测.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 33(3): 339-343.

  杨广, 尤民生, 魏辉, 2004. 菜蛾绒茧蜂对挥发性物质的定向行为. 植物?;ぱП? 31(1): 109-110.

  杨广, 魏辉, 尤民生, 2003. 小菜蛾绒茧蜂触角的超微结构.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 32(1): 32-35.

  杨广, 刘新, 鄢铮, 尤民生, 2003. 4种拟除虫菊酯农药的GC-MS 和GC-MS/MS 检测.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 32(4): 447-452.

  杨广, Wang-Pruski Gefu, 尤民生, 2002. 绿色荧光蛋白的改进.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10(4):397-403.

  杨广, 尤民生, 2002. 小菜蛾对蔬菜气味的定向行为. 武夷科学, 18: 73-79.

  杨广, 黄桂诚, 尤民生, 2001. 小菜蛾触角的显微结构及其作用.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30(1): 75-79.

  杨广, 尤民生, 1998. 植物互益素研究进展. 生态学杂志, 17(6): 33-39.

  Guang Yang, Minsheng You*, Liette Vasseur, Yiying Zhao, Chunhui Liu, 2011. Development of RNAi in Insects and RNAi-Based Pest Control. In: Margarita Stoytcheva (ed), Pesticides in the Modern World - Pests Control and Pesticides Exposure and Toxicity Assessment. InTech, pp27-38.

  尤民生, 侯有明, 杨广主编, 2004. 小菜蛾种群系统控制. 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杨广, 魏辉. 2007. 小菜蛾的化学生态学研究. 尤民生, 魏辉主编. 小菜蛾的研究. 中国农业出版社, p61-86.

 ?。?)主要科研奖励

“十字花科蔬菜主要害虫灾变机理及其持续控制关键技术”,2011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三

  “菜田生物群落多样性与主要害虫持续控制研究”,2007年获福建省科学技奖术一等奖,排名第三

  “绿色食品茉莉花茶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研究”2007年获福建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排名第五

  “小菜蛾可持续控制的研究“,2002年获福建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排名第三

  专著《小菜蛾种群系统控制》获第十八届华东地区科技出版社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排名第三

  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

  2012-2015,主持“十二五”农村领域国家科技计划课题项目“农林有害生物调控与分子检测技术研究”课题“农林有害生物基因调控技术研究”(编号:2012AA101505)的研究任务“利用RNAi 技术控制小菜蛾和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135万元

  2012-2013,主持农业部948项目“互花米草综合治理技术的引进与示范”,编号2012-S15,经费50万

  2012-2014,主持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项目“dsRNA 在苏云金芽孢杆菌中的表达及其杀虫作用”,编号2011J06007,经费30万元

  2011-2015,作为参加单位的主持人参与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转基因和蛋白安全评价共性技术”,编号2011ZX08011-006,经费60万元

  2010-2012,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小菜蛾精氨酸激酶基因的克隆及其RNAi 研究”,编号30971925,经费35万元

  2008-2010,作为参加单位的主持人参与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生物安全评价共性技术”,编号2008ZX08011-006,经费60万元

  2008-2010,主持福建省烟草专卖局科技计划项目“烟蚜诱导的烟草抗虫性研究”,经费25万元

  2008年,主持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启动基金“黑芥子酶基因的抗虫作用”,编号KY0030083,经费2万元

  2007年,主持福建省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经费1万元

  2007-2009,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黑芥子酶基因在十字花科蔬菜防御小菜蛾中的作用”,编号30600403,经费21万

  2006-2009,主持省科技厅重大专项的子课题“水葫芦和互花米草控制技术研究与示范”,编号2006NZ0002-3,经费102万元

  2005-2008,主持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mRNA水平下小菜蛾诱导的蔬菜抗虫性研究”,编号B0520003,经费15万元

  2004-2006,主持福建省科技专项经费项目“温度对小菜蛾为害后青菜释放挥发性物质的影响”,编号K04040,经费2.5万元

  2002-2005,主持福建省高等学??萍枷钅?ldquo;蔬菜诱导性抗虫基因的研究”,编号K02036,经费2万元

  2001-2003,主持福建省青年人才创新项目“小菜蛾取食诱导的青菜防御基因的鉴定和表达特性”,编号2001J032,经费4万元

  2001-2003,主持福建农林大学青年教师科研基金项目“蔬菜挥发性物质及其对小菜蛾绒茧蜂的作用”,经费0.7万元

   

  联系电话:0591-83797383;13489132273

  电子邮箱:;yxgfjaueducn@yahoo.ca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添加福建农林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福建农林大学考研分数线、福建农林大学报录比、福建农林大学考研群、福建农林大学学姐微信、福建农林大学考研真题、福建农林大学专业目录、福建农林大学排名、福建农林大学保研、福建农林大学公众号、福建农林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福建农林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福建农林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之家公众号

im钱包如何取消等待打包-下载imtoken钱包-imtoken怎么找回原来的币-imtoken钱包怎么取消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