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理工大学考研网

长沙理工大学机械工程考研

长沙理工大学机械工程考研

相关专业

长沙理工大学优惠价原价选择
加入购物车立即购买
Add 长沙理工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答疑,送资源

因为长沙理工大学机械工程专业研究生数量有限,愿意做考研辅导的数量不确定,请加我们顾问的微信进行咨询和确认,抢先预订研究生,以免错失研究生辅导机会。

长沙理工大学是一个不错的学校,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请各位准备报考长沙理工大学机械工程考研的同学注意: 长沙理工大学机械工程研究生录取分数线(或称考研分数线)的数据。因为每年都有不少人报考长沙理工大学机械工程考研,竞争激烈,所以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长沙理工大学机械工程研究生的考研人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 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另外考研派也会为大家长沙理工大学机械工程考研的参考书目、考研大纲、研究生招生咨询电话等联系方式。希望你考取长沙理工大学 机械工程专业研究生,考研是个孤独的事情,需要耐得住寂寞,祝愿各位考研的学生好好复习备考,来年上个985/211,实现自己的名校研究生梦想。

长沙理工大学机械工程考研
 姓名:周学农  性别:男  年龄:47岁

  湖南大学道路交通工程专业硕士、管理工程与科学专业博士;高级工程师、湖南交通工程学会副理事长、湖南大学、湖南省公安专科学??妥淌?、长沙理工大学汽车与机械工程学院客座教授。从事车辆运行安全性研究及管理研究。曾任公安部交通管理专家组成员。

  先后参与多个部、省级的交通工程科研课题,其中“中国道路交通事故碰撞理论研究”、“城市智能交通控制的理论设计与应用”、“公路冰雪突发自然灾害的应急处理研究”等研究课题先后获部、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交通管理的理论思考与实践》、《交通事故预防体系研究》等6篇论文获一等奖?!?br />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联系方式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
遵循“德育为先、知识为本、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立足湖南,主动适应国家、地方与行业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创新思维、工匠精神”品质,系统掌握材料成型及控制专业的理论基础、专门知识与技能,熟悉与材料成型及控制领域相关的人文、法律、法规、标准及工程管理等知识,具备材料成型及控制的实践能力与科学研究能力,能在机械、汽车、轻工、电子等领域从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方面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实验研究和运行管理等工作,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用型高素质专门人才。
车辆工程专业
遵循“德育为先、知识为本、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立足湖南,主动适应国家、地方与行业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创新思维、工匠精神”品质,系统掌握车辆工程专业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熟悉与车辆工程领域相关的人文、伦理、法律、法规、标准及工程管理、经济决策等知识,具备复杂车辆工程问题的研究分析和设计开发实践能力,能在汽车、交通、机械等行业从事车辆及其零部件的设计、制造、检测、实验以及企业管理等工作,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用型高素质专门人才。
 姓名:梁波  性别:女  出生年月:1976年7月
 
  2006年6月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获材料学工学博士学位。参加科技部973重大项目(No. 2002CB613405)及国家自科基金项目(No.50433030)等重大项目的研究工作。2006年~2007年在德国马丁路德大学、美国休斯顿大学交流访问。2007年6月进入长沙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工作,现为长沙理工大学汽车机械与工程学院教师。

  公开发表论文14篇,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等国际著名学术刊物上共发表SCI/EI论文14篇(IF=6.99,1篇,IF>3,4篇)。现主持项目4项,参与2项。

  从教以来主讲了本科生课程《高分子化学与物理》、《高分子材料概论》、《材料科学进展》、《科技发明与新产品开发》等课程的教学工作。

  主要研究方向: 光电功能材料;新能源材料

  职称或学位: 副教授,工学博士

  联系方式: lbscut@126.com,liangbo26@126.com

  在研科研项目

  主持国家自科基金项目1项(50803008,2009.1-2011.12);

  主持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09JJ6085, 2009.1-2011.12);

  主持环境友好化学与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1项(09hjyh02,2009.1-2010.12);

  主持长沙理工大学人才引进基金1项(2007.7-2009.12);

  参与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第三)(09JJ3092,2009.1-2011.12).

  发表的主要论文

  1. Bo Liang, Lei Wang, Yunhua Xu, Huahong Shi, and Yong Cao.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2007, 17, 3580–3589. (SCI/EI, IF=6.99,引用14次)

  2. Bo Liang, Changyun Jiang, Zhao Chen, Xiuju zhang, Huahong Shi, and Yong Cao.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2006, 16(13), 1281-1286. (SCI/EI, IF=4.79,引用36次)

  3. Bo Liang, Lei Wang, Xuhui Zhu, Huahong Shi, Junbiao Peng, Yong Cao, Journal of Organometallic Chemistry, 2009, (694), 3172-3178. (SCI/EI,IF=2.34)

  4. Bo Liang, Yunhua Xua, Zhao Chen, Junbiao Peng, Yong Cao, Synthetic Metals, 2009,(159), 1876-1879 (SCI/EI, IF=1.78)

  5. 梁波,吴忠联,朱卫国,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9(1),63-70.(CSCD)

  6. Liang Bo, Zhu Meixiang, Zhu Weiguo,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2003,14 (1), 43-46. (SCI)

  7. Bo Liang, Changyun Jiang, Zhao Chen, Huahong Shi, Yong Cao. The 11th Asian Chemical Congress, Seoul, 2005, Aug. 24th.

  8. Bo Liang, Lei Wang, Yong Cao.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hotoresponsive Organics and Polymers, 2008, Oct, Hangzhou.

  9. Lei Wang, Bo Liang, Fei Huang, Junbiao Peng, and Yong Cao.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2006, 89, 151115-151117. (SCI/EI, IF=3.45)

  10. Yunhua Xu, Bo Liang, Junbiao Peng, Qiaoli Niu, Wenbo Huang, and Jian Wang, Efficient Red phosphorescence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with aluminum cathode. Organic electronics, 2007, 535-539. (SCI/EI,IF=3.20)

  11. Yu Liu, Bo Liang, Daili Xiao, Meixiang Zhu, Weiguo Zhu,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 469 (2009) 370–373(SCI/EI, IF=1.8)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联系方式
个人基本情况:

  姓 名:李旭宇

  性 别:男

  出生年月:1967-05-19

  民 族:汉

  政治面貌:群众

  职称职务:副教授

  最后学历、学位:博士研究生,工学博士

  工作单位:长沙理工大学汽车与机械工程学院

  办公电话:0731-85258632

  E-mail :lxy519@163.com
  从事研究的学科专业领域及主要研究方向:

  从事研究的学科专业领域:机械设计理论,机械电子工程

  主要研究方向:

  1.机电系统设计方法

  2.机电系统检测与控制

  主要工作经历及业绩:

  1.工作经历

  1989年6月~1992年8月:湖南跃进机械厂从事电机设计

  1995年9月~1999年9月:长沙电力学院动力工程系教师

  2004年5月~今:长沙理工大学汽车与机械工程学院教师。

  2.学习经历

  1989年6月:毕业于南京理工大学机械设计制造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

  2000年12月:毕业于湖南大学机械制造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

  2007年12月:毕业于中南大学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

  3.主要工作业绩

  主要从事机械电子工程的教学、科研与科技服务工作,重点从事机电系统设计方法和机电产品测控方面的研究工作。参与国家自科基金重点项目一项,面上项目两项,参与多项大型企业的横向项目,开发多种机电产品?!?br />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联系方式
 
 

个人基本情况:

  姓 名: 荣见华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1963-07-13

  民 族: 汉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职称职务:教授, 院长

  最后学历、学位:研究生,工学博士

  工作单位: 长沙理工大学汽车与机械工程学院

  办公电话:0731-85258629

  E-mail: Rongjhua@yahoo.com.cn

  从事研究的学科专业领域及主要研究方向:

  从事研究的学科专业领域: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车辆工程

  主要研究方向:

  1. 结构动力学

  2. 结构优化设计及机械产品智能设计技术

  3. 车辆安全技术

  主要工作经历及业绩:

  1. 工作经历

  1983年8月~2000年8月: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振动研究室工作,历任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研究员,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振动研究室副主任。

  2000年8月~至今:长沙交通学院汽车与机械工程系、长沙理工大学汽车与机械工程学院教师, 2005年转评为教授,历任教研室主任、系副主任、学院副院长、院长。

  2.学习经历

  1983年7月:毕业于长沙交通学院数学、力学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

  1989年3月:毕业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振动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

  1997年7月~1998年8月:澳大利亚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航空系、澳大利亚维多利亚理工大学工程环境系访问进修。

  2006年6月:毕业于国防科技大学力学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

  主要工作业绩:

  长期从事飞机振动严重结构动力学设计、结构分析与优化设计、考虑多约束的机翼/外挂系统颤振优化设计等理论、算法和应用研究工作, 参与了歼八三、歼十等型号飞机的研制工作。1998.6~1999.7年,作为访问学者,在澳大利亚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维多利亚理工大学从事考虑动力学要求的结构形状、拓扑的渐进结构优化的研究工作。主持与参加的多项部级预研项目均取得重大成果,作为主要参加者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作为主持人获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2000年调入长沙理工大学,主要开展结构拓扑优化与静、动力学性能控制、机械产品智能设计技术和车辆安全技术的研究工作。近年来,作为主持人和主要参加者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二项, 主持完成了省部级重点研究项目二项, 现主持国家863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各一项。主持开发了一套SVDS-I型优化软件系统。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共计68篇,其中二十八篇被SCI和EI收录。专著一本、合编著一本。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同行评议专家,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人选和湖南省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

  目前主持的主要项目:

  1. 大型复杂结构布局优化设计方法研究与软件开发, 国家科技部高技术研究课题(863课题,编号:2008AA04Z118)

  2. 弹塑性连续体结构拓扑和抗疲劳优化设计技术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 10872036)

  已完成的主要项目:

  1. 桥梁组合结构拓扑优化方法及应用研究, 交通部基础研究项目。

  2. 结构拓扑随机变异和水平集演化的拓扑优化理论及应用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3. 热力耦合的飞机典型结构布局优化设计方法研究, 航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4.带外挂飞机机翼的颤振优化设计,航空预研项目。

  5. 结构动力学拓扑优化设计的基本理论与应用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6. 振动环境预计系统,航空预研项目。

  7. 振动严重结构的动力学设计,航空预研项目。

  发表的主要论文与著作:

  1. 荣见华,邢晓娟, 邓果,一种变位移约束限的结构拓扑优化方法,力学学报, 2009, 41(3): 518-529.

  2. 荣见华,葛森,邓果, 邢晓娟, 赵志军, 基于位移和应力灵敏度的结构拓扑优化设计,力学学报, 2009, 41(4): 431-439.

  3. . 荣见华, 一种改进的结构拓扑优化的水平集方法, 力学学报, 2007, 39(2): 253-260.

  4. 荣见华,梁清泉, 杨端生, 基于结构拓扑随机变异的水平集优化方法,力学学报,2007,39(6): 796-803.

  5 Jian Hua Rong (荣见华), Jie Sheng Jiang, Yi Min Xie. Evolutionary Structural Topology Optimization For Continuum Structures With Structural Size and Topology Variables, Advance in Structural Engineering, 2007, 10(6):681-695.

  6. Jian Hua Rong(荣见华), Qing Quan Liang. A level set method for topology optimization of continuum structures with bounded design domains, Computer Methods in Applied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2008, 197(17-18): 1447-1465.

  7. J.H Rong(荣见华), Y.M. Xie, X.Y. Yang and Q.Q. Liang. Topology optimization of structures under dynamic response constraints. Journal of Sound and Vibration, 2000,234(2):177-189.

  8. J.H. Rong.(荣见华), Y.M. Xie and X.Y. Yang. An improved method for evolutionary structural optimization against buckling, Journal of Computers & Structures, 2001,79,pp. 253-263.

  9. 荣见华,姜节胜,胡德文,颜东煌和付俊庆. 基于应力及其灵敏度的结构拓扑渐进优化方法, 力学学报,.2003.9, Vol.35(5):584-591.

  10. 荣见华, 姜节胜, 颜东煌, 徐斌. 多约束的桥梁结构拓扑优化, 工程力学学报 2002, 19(4):160-165.

  11. 荣见华,姜节胜等. 地面运动激励下结构的动力学形状优化设计, 振动工程学报,2003, 16(1):46-51.

  12. 荣见华、唐国金、杨振兴, 一种三维结构拓扑优化设计方法, 固体力学学报, 2005, 26(3):290-296.

  13. 荣见华,姜节胜,颜东煌. 基于人工材料的结构拓扑渐进优化设计,工程力学学报, 2004, 21(5):64-71.

  14. 荣见华、姜节胜、徐飞鸿、徐斌.基于应力的双方向结构拓扑优化算法, 计算力学学报,2004, 21(4):322-329.

  15. 荣见华,姚起杭和葛祖德. 在结构动力优化设计中,动响应高阶修改和它的灵敏度分析,航空学报 ,1992, 13(9):528-533.

  16. 荣见华, 郑健龙和徐飞鸿. 结构动力修改与优化设计,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08.

  科研获奖:

  1. 振动环境预计系统,1992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 振动严重结构的动力学设计,1996年获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联系方式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遵循“德育为先、知识为本、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立足湖南,主动适应国家、地方与行业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创新思维、工匠精神”品质,系统掌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理论基础、专门知识与技能,熟悉与机械领域相关的人文、伦理、法律、法规、标准及工程管理、经济决策等知识,具备复杂机械工程问题的研究分析和设计开发实践能力,能在机械、交通、土建、电力等行业从事机械装备的设计开发、生产制造和运营管理等工作,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用型高素质专门人才。
机械工程 [080200]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长沙理工大学
招生年份:2019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汽车与机械工程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8]工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2]机械工程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全日制)机械设计及理

02(全日制)机械电子工程
03(全日制)车辆工程
04(全日制)机械制造及其
自动化
05(全日制)先进工程材料
及成型技术
06(全日制)检测技术与自
动化装置
招生人数:
考试科目: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1 数学一
④814 机械设计、815 机械
控制工程、816 汽车理论基
础、818 材料科学基础、826
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
(A)任选一
复试专业课:F0301 机械制
造技术基础、F0302 汽车构
造、F0303 材料物理力学性
能、F0304 自动控制原理任
选一
备  注: ①欢迎材料工程、测控技术
与仪器、力学、自动化等专
业考生跨学科报考。
②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长沙理工大学汽车与机械工程学院于2003年在原长沙交通学院汽车与机电工程系的基础上,融合原长沙电力学院机械教研室等办学力量组建而成。
学院现有教职工103人,其中教授16人,副教授39人,博士63人,研究生导师47人,专任教师89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1人,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2人,“芙蓉学者”2人,湖南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湖南省湖湘青年英才1人、湖南省海外教学名师1人。
学院设有汽车工程系、机电工程系、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系、测控技术与仪器系、机械设计系5个系和实验中心,以及载运工具运用工程研究所、质量可靠性和维修研究所、轻量化新材料研究所、智能交通与车路协同技术研究所4个研究所。
学院拥有车辆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汽车服务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等5个本科专业,其中,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为国家一流专业、湖南省“十三五”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车辆工程专业为湖南省一流专业?;瞪杓浦圃旒捌渥远统盗竟こ套ㄒ捣直鹩?013年和2014年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学院拥有“汽车工程”湖南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汽车工程”湖南省高等学校实践教学示范中心,长沙理工大学/中联重科湖南省优秀实习基地,“机械工程”、“智能汽车”湖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心,“机械类专业”湖南省校企合作创新创业教育基地,“先进装备与智能制造技术”湖南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学院现有本科生2000余人、研究生170余人。近年来大学生获得100余项省级及以上学科竞赛奖和多项专利。连续六年学院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保持在96%以上。
1986年学院获得我校首个硕士学位授予权,2002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006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现有机械工程湖南省“十二五”重点学科,验收为优秀。拥有载运工具运用工程博士学位授予权,机械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以及机械工程、交通运输工程、项目管理等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在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电子工程、车辆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先进工程材料及成型加工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载运工具运用工程等方向招收硕士研究生。
学院拥有“工程车辆安全性设计与可靠性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机械装备高性能智能制造关键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工程车辆轻量化与可靠性技术”湖南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共建“公路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绿色汽车”湖南省协同创新中心,确立了“机械装备高性能智能制造技术”、“复杂机械结构优化方法”、“复杂机电系统可靠性与健康管理”、“车辆安全与智能化技术”四个稳定研究方向。
近年来,学院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余项,国家863项目3项?;窆铱萍冀揭?、二等奖各1项,全国优秀学术成果一等奖1项,主持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0项,省级教学成果奖一、二等奖各1项。出版学术专著22部,获发明专利20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被SCI、EI收录300余篇,年均科研经费1000余万。
学院按照学校建设特色鲜明的全国百强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需要,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学科建设,增强科研能力,与时俱进,乘势而上,积极承担起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责任,积极开展重大科学技术攻关和科技服务,为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贡献力量。(2020年5月更新)
 
 个人基本情况:

  姓 名:李自光

  性 别:男

  出生年月:1955-11-04

  民 族:汉

  政治面貌:无党派人士

  职称职务:教授

  最后学历、学位:研究生,工学硕士

  工作单位:长沙理工大学产学研促进办

  办公电话:0731-82309629

  E-mail :LZG19561123@126.com

  从事研究的学科专业领域:机械学科,工程机械专业

  主要研究方向:

  1.工程机械机电液系统一体化

  2.工程机械产品研究与开发

  3.工程机械智能化技术主要工作经历及业绩:1.工作经历

  1982.02~1983.09 湖南省衡阳地区工程公司建筑机械修造厂,助理工程师;

  1986.07~1989.08 交通部筑路机械测试中心,工程师;

  1989.08~1992.01 长沙交通学院机械工程系,工程机械实验室副主任、主任、教研室副主任;讲师

  1992.01~1995.07 长沙交通学院机械与电气工程系,教研室主任、系副主任;副教授

  1995.07~2000.07 长沙交通学院机械与电气工程系,系主任;教授

  2000.07~2003.07 长沙交通学院汽车与机电工程系副主任;教授

  2003.07~2008.04 长沙理工大学汽车与机械工程学院 院长;教授

  2008.04~今 长沙理工大学产学研促进办公室副主任;教授2.学习经历

  1978.03 - 1981.12 太原重型机械学院,大学,工程机械专业,工学学士

  1983.09 - 1986.07 西安公路交通大学,研究生,筑路机械专业,工学硕士3.主要工作业绩

  主持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机群智能化工程机械”(科技部编号:2001AA422012)、“基于转运车的机群智能化工程机械及信息化工程”(科技部编号:2003AA430020)子课题“基于转运车的智能化施工机群监控与调度系统及产品与工艺规范研究”、交通部重点科技项目计划“新型液压平衡阀理论研究与产品研制” (合同编号95-04-03-38)、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神经网络的产品预测分析系统”(湘科计字[1998]269号98JJY2060)等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6项。

  参加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基于转运车的机群智能化工程机械及信息化工程”(科技部编号:2003AA430020)子课题“沥青转运车螺旋搅料器搅料机理及实验研究”、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复杂机械设备机液耦合建模与仿真”、交通部重点科技项目计划“高等级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高效碎切机理论研究与研制”(合同编号:95-06-02-19)、湖南省重点科研项目“高等级公路边坡成形压实及抗洪抢险车”等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12项。

  在《中国公路学报》、《工程机械》等专业核心期刊上公开发表专业论文共138篇。主编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公路施工机械”,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现代施工工程机械”公开出版了“公路施工机械”、“桥梁施工成套机械设备”等6本编著,“工程机械管理学”、“工程机械专业英语”等4部专业教材?;竦?ldquo;一种沥青路面施工机械试验用的代用料及其生产工艺”、“沥青混合料摆渡车模拟实验装置”等13项国家专利等,其中3项为发明专利。

  在本领域有较大的知名度,任本领域一级学会中国工程机械学会理事,任中国公路学会筑路机械学会常务理事、湖南省机械工业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工程机械学会液压技术分会副理事长、湖南省公路学会筑路机械学科分会副理事长。并任湖南省第十、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湖南省第十届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委员、湖南省第十一届人大环境与资源委员会委员。湖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省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委员。已完成的主要科研项目:

  1. 新型液压平衡阀理论研究与产品研制 主持 合同编号95-04-03-38 交通部重点科技项目计划

  2. 基于神经网络的产品预测分析系统 主持 湘科计字[1998]269号98JJY2060

  3. 广东省公路机务管理计算机系统 主持 1996年7 月通过交通部科技司鉴定

  4. 新型液压平衡阀系统仿真及参数优化研究 参加 1994年12 月28日通过湖南省科委鉴定

  5. SF-350型四履带滑模式水泥混凝土摊铺机机电液一体及维护工艺 参加1996年3 月13日通过湖南省科委鉴定

  6. Z03 型微型橡胶履带式装载机研制 参加 1996年5 月通过湖南省科委鉴定

  7. 湖南省机电支柱产业龙头产品战略研究 参加 1997年7 月12日通过湖南省科委鉴定

  8. 广西公路机务管理计算机系统 主持 广西公路管理局课题

  9. 异形碾滚冲击式压路机研制 主持 湖南省怀化市公路机械厂课题

  10. 地(市)级公路总段筑养路机械管理模式、技术装备标准及机械配套决策研究 参加 1994年1月31日通过湖南省科委的鉴定

  11. DBC-15道路保养车随车路标划线器设计 参加湖南衡阳市公路总段课题

  12. 离心式手提液压油滤清机设计 参加 湖南省公路局课题,1993年3月至12月结题

  13. 冲击式压路机研究 参加 河南省公路局课题

  14. 宝钢大型国外工程机械引进消化研究 参加 宝山钢铁公司课题,结题

  15. 高等级公路边坡成形压实机 参加 江苏吴江热电集团

  16. 高等级水泥路面多功能养护车 主持 广西河池公路机械厂

  17. 高等级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高效碎切机理论研究与研制 参加 交通部重点科技项目计划 合同编号:95-06-02-19

  18. 高等级公路边坡成形压实及抗洪抢险车 湖南省重点科研项目

  19. 湖南省公路机械化养护管理模式研究 主持 湖南省公路管理局科研试验项目

  20. 计算机辅助监控在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桁式组合拱桥施工控制中的应用 参加 湖南省公路桥梁建设总公司永连路桥梁施工处

  21. 多功能边坡修筑与抗洪抢险设备 参加2002年4月8日通过湖南省科技厅鉴定

  22. 沥青路面再生修复机 参加 湖南省科技厅 湘科计字[2003]86号

  23. 机群智能化工程机械 主持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科技部编号:2001AA422012

  24. 沥青转运车螺旋搅料器搅料机理及实验研究 主持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机群智能化工程机械”子课题 科技部编号:2001AA422012

  25. 基于转运车的智能化施工机群监控与调度系统及产品与工艺规范研究 主持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基于转运车的机群智能化工程机械及信息化工程”子课题 科技部编号:2003AA430020

  26. 三一重工实验体系前景规划研究 参加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基于转运车的机群智能化工程机械及信息化工程”子课题 科技部编号:2003AA430020

  27. 沥青路面再生修复机 参加 2003年9月28日通过湖南省科技厅会议鉴定

  28. 基于微波能的沥青路面快速维修技术和设备 参加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科技部编号:2003AA430212

  29. 砼路面横向传力杆置入装置机械研究与开发 主持 中国路桥集团华南工程有限公司

  30. 砼路面横向传力杆置入装置机械研究与开发 主持 中铁二十三局

  31. 水泥混凝土路面纵向传力杆植入设备研究与开发 主持 中国路桥集团华南工程有限公司 科技合同编号:2005-003

  32. 大厚度、大宽度抗离析摊铺控制技术研究 主持 江西省交通厅景婺黄(常)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办公室 

  33. 桩机系列阀块研究与开发 主持 长沙海得自动化设备公司

  34. 新型混凝土设备研究与开发 主持 扬州柳工建设机械有限公司

  35. 环保型微波加热沥青路面再生养护设备 主持 湖南省科学技术厅计划湘科计字[2007]109号

  36. 基于碎石化技术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设备的研究与开发 参加 长沙市科技局重点项目 批文号:长财企指[2008]31号合同编号:k0802064-11
  完成的主要论文:

  1. 新型平衡阀系统计算机仿真及参数优化 第一作者 中国公路学报 1998年第3期;

  2. The Study of Emulative Calculation and Parameters Selection of New Type Counterbalance Valve of Hydraulic 第一作者 第一届工程计算与计算机仿真国际会议学术论文集95 ECCS-1 444-456

  3. 四履带滑模式水泥混凝土摊铺机调平系统及故障分析 第一作者 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 1998年第2期

  4. 工程机械电测量系统中的接地干扰问题 独著 工程机械与维修 1998年12期

  5. 加强筑养路机械管理工作,实现管理现代化 独著 湖南省公路学会筑路机械专门委员会一九九四年学术年会交流;

  6. 高等级公路建设事业的发展与公路路面养护管理体制的改革研究 第一作者 湖南省公路学会筑路机械专门委员会一九九五年学术年会交流;

  7. 四履带滑模式水泥混凝土摊铺机调平系统及故障分析 第一作者 中国公路学会筑路机械学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 97.11

  8. 轮式行走机构滑转现象的研究 独著 《工程施工机械》88.3

  9. 松软地面上履带行走机构压力分布的理论研究 独著 《工程施工机械》88.4

  10. 沥青混凝土拌和设备性能试验中燃油消耗率测定值的修正 独著 《工程机械》 89.9

  11. 松软地面上履带行走机构压力分布的理论探讨之二 独著 《工程施工机械》89.1

  12. 推土机爬坡功率的测试误差分析 独著《工程机械》 90.1

  13. 电测中仪器的接地问题 独著《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90.2

  14. 液态沥青输送车罐体应力电测技术 独著《工程机械》 90.7

  15. 汽车机动性检测方法的探讨 独著《湖南汽车》90.1 29-31

  16. 温度对燃油消耗率测量精度的影响 独著 《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

  17. 解析法设计偏转车轮转向梯形机构 独著《工程机械》90.10

  18. 工程机械质心高度测量中机体仰角α对其测量精度的影响 独著 《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90.6

  19. 轮式工程机械机动性检测方法探讨 独著《工程机械》90.12

  20. 内外转向轮偏转角计算公式中的参数取值问题 独著 《汽车技术》 91.2

  21. 铰接车架双联万向节最佳布位探讨 独著《工程机械》92.2

  22. 我国现代公路筑养路机械发展战略研究 第一 面向二十一世纪初的交通科技发展战略论文集 交通部科技教育司 交通部科学研究院 99.12

  23. 基于神经网络的机电产品预测分析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第一 《长沙交通学院学报》2000.2 30-35

  24. 改性沥青及其混合料的生产与设备 第一 湖南省公路学会筑路机械学科分会公路机械化施工技术研讨会交流论文 2000.8.4

  25. 我国现代公路筑养路机械发展战略研究 第一 长沙电力学院学报《长沙电力学院学报》2000.3 54-58

  26. Integration of Processes and Management of Machine Fleet for Asphalt Pavement 第二  The 1st CIRP International Seminar on Digital Enterprise Technology 2002

  27.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机群智能调度与监控系统 第四 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 2003年06期 29-31

  28. 基于SIMULINK的液压伺服系统动态仿真 第二 中国工程机械学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 2003.12 103-106

  29. 基于控制论的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研究 第一 建筑机械化 2004.3 25-27

  30. 工程机械产业的发展趋势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第一 湖南省公路学会2004年论文集50-55(湖南公路交通科技创新交流会)

  31. 基于Simulink的液压伺服系统动态仿真 第一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2004Vol.2 No.1

  32. 沥青路面施工机械试验代用料研制及试验研究 第一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年第3期 第2卷 第3期Vol.2 No.3 1-6

  33. 转运车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机械化施工中的试验应用研究 第一 中国公路学会筑路机械分会第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 2005.9 327-331

  34. 水泥混凝土路面高压水切割理论及试验探讨 第一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2005Vol.3 No.2 156-160

  35. 基于控制论的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研究 第一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2005Vol.3 No.3 320-323 2005年第3期

  36. 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在转运车摊铺工艺中温度离析分析的应用 第一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2005Vol.3 No.4 379-382 2005年第4期

  37. 动态密封在高压水切割中的应用 第一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2005Vol.3 No.4 479-482 2005年第4期

  38. 卧螺离心机转鼓的应力应变有限元仿真研究  第一 食品与机械 2006年第1期第22卷1985年创刊(总第111期)62-65

  39. 工程机械产业的发展趋势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第一 中国工程机械学会液压技术分会、湖南省公路学会筑路机械学科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2006.5.21 100-104

  40. 水泥混凝土路面高压水切割理论及试验探讨 第一 中国机械工程 2006Vol.17 增刊 89-91

  41. 沥青混合料转运车的性能及使用效果的实验研究 第一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2006Vol.4 No.2 211-214 2006年第2期

  42. Researching the Fault Diagnosis of Hydraulic Pump By Wavelet Analysist Li Ziguang Zhou Xiaofeng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echanical Transmissions (ICMT’2006)Sept.26-30, 2006(国际机械传动学术会议ICMT’2006), Chongqing University, Chongqing, P.R. China,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echanical Transmissions 1471-1474 ISBN 7-03-017974-9

  43. 卧式螺旋卸料沉降离心机转鼓的有限元仿真  第一 中国机械工程 2006Vol.17 No.23 2454-2457

  44. RBF神经网络在沥青路面转运摊铺温度离析分析中的应用 第一 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 第24卷 第3期(总第146期)2007Vol.24 No.3(SUM 146) 15-17

  45. The Anti-segregation Research on the Varied-Diameter Screw Distributor Complete Burying and the Low-speed Construction Zhu Qi, Li Ziguang, Cheng Zhanfeng,Qiu Wendong Proceedings of the 2007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s in Construction Machinery and Vehicle Engineering(2007工程机械与车辆工程新进展国际学术会议 ICACMVE’07)tongji university,Shanghai, P.R. China,2007工程机械与车辆工程新进展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 200-205

  46. 大宽度螺旋全埋摊铺施工工艺应用研究 第一 中国公路学会筑路机械分会第16届学术年会论文集 2007.9 242-248 山东.威海 人民交通出版社

  47. 大宽度螺旋全埋摊铺施工工艺应用研究 第一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年第3期 第4卷 第3期Vol.4 No.3 65-69

  48. 沥青砼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及施工工艺 第一 公路与汽运 2007年第5期(总122期)48-50

  49. 论创新型教师的素质要求 第一 高等教育研究 2007年第1期 第23卷 总第44期 44-47

  50. 超声换能器激励的板声源振动特性的有限元分析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f transducer-driven vibration of plate ZHOU Guang-ping1; YANG Qi1; 2; LI Zi-guang1; LIANG Zhao-feng2; LI Zheng-zhong2(1.Shenzhen Polytechnic; Shenzhen 518055; China; 2.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angsha 410076; China); 声学技术, Technical Acoustics, 2007年 02期

  51. 嵌入式小波零树图像编码算法的MATLAS编程实现 第一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2007Vol.5 No.4 466-475 2007年第4期

  52. 沥青砼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及施工工艺 第一 公路与汽运 2007年第5期(总第122期)48-50 

  53. 变径螺旋分料器满埋低速施工抗离析研究  第一 中国机械工程 2008年第19卷第10期 1181-1184
 
  完成的著作:


  1. 公路机务管理计算机应用 编著 第一作者 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 1998年6月

  2. 滑模式水泥混凝土摊铺机及施工工艺 编著 第二作者 人民交通出版社 1997年8月

  3. 现代工程机械应用技术 教材 第二作者(副主编) 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 1997年5月

  4. 工程机械专业英语 教材 主审 人民交通出版社 1998年9月

  5. 常用屏幕抓图工具软件 主审 1999年5月机械工业出版社

  6. 现代工程机械液压系统分析 编著 第二作者 1999年10月人民交通出版社

  7. 现代工程机械液压与液力系统——基本原理、故障分析与排除 编著 第二作者 2001年4月 人民交通出版社

  8. 施工机械概论 主审 2002.9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面向21世纪交通版高等学校教材

  9. 桥梁施工成套机械设备 编著 第一作者 2003.1 人民交通出版社

  10. 公路施工机械 第一作者 2005.8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ISBN7-114-05624-9 面向21世纪交通版高等学校教材

  11. 高等级公路快速养护方法及设备 著 第三作者2005.8 人民交通出版社

  12. 桥梁施工成套机械设备 编著 第一作者2005.8(第二次印刷) 人民交通出版社

  13. 公路施工机械 第一作者 2008.1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14. 现代施工工程机械 参编 2008.7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科研获奖:

  1. 新型液压平衡阀系统仿真及参数优化研究 第一作者 1996年11月获湖南省自然科学二等优秀学术论文, 编号148-2195

  2. SF-350型四履带滑模式水泥混凝土摊铺机机电液一体及维护工艺 1997年4 月获湖南省交通厅科技进步二等奖,(97)湘交科奖字第002号;1997年7 月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湘科奖字(97)第002号 项目编号:9708136;

  3. 湖南省机电支柱产业龙头产品战略研究 1998年4月获湖南省机械厅科技进步二等奖,湘机科字(98)第007号;1998年10月获湖南省科技进步四等奖,湘科奖字(98)第002号编号:9820448

  4. 四履带滑模式水泥混凝土摊铺机调平系统及故障分析 第一作者 1998年11 月8日获湖南省自然科学三等优秀学术论文;编号3108-139-294

  5. 高等级公路施工与我省筑路机械管理体制改革的探讨 第二作者 1994年9月获湖南省自然科学三等优秀学术论文, 编号3186

  6. 加强筑养路机械管理工作,实现管理现代化 独著 1995年8月获湖南省自然科学专门学会、协会、研究会优秀论文 编号24

  7. 四履带滑模式水泥混凝土摊铺机调平系统及故障分析 第一作者 获中国公路学会筑路机械学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优秀论文

  8. 工程机械产业的发展趋势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第一作者 湖南省公路学会一等优秀学术论文奖 2004年4月

  9. SHLB-15沥青拌和机燃油改技术项目 湖南省郴州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郴市科奖字(2004)9号 2004年4月

  10. 转运车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机械化施工中试验应用研究 第一作者 中国公路学会筑路机械分会第十五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奖 2005.9.29

  11. 水泥混凝土路面传力杆植入机M-DBI装置的研制与开发 中山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2006.6 证书号:2005-JB-3-21

  12. LHZ25沥青混合料转运车 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2005.12.30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 证书编号:0510009-02

  13. 水泥混凝土路面传力杆植入机M-DBI装置的研制与开发 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2006.10.24 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14. 长沙工程机械装备及其产业化集群研究 2007年“推动新型工业化”获一等奖 2008年元月

  15. 水泥混凝土路面传力杆植入机M-DBI装置的研制与开发 2007年度“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中国公路学会 二○○八年一月二日

  16. 基于UG/ANSYS的摊铺机悬挂臂结构动态特性分析 第一作者 湖南省第十二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三等优秀学术论文 湖南省科协、湖南省人事厅、湖南省科技厅 2008.10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联系方式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遵循“德育为先、知识为本、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立足湖南,主动适应国家、地方与行业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培养学生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创新思维、工匠精神”品质,系统掌握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熟悉测控与仪器领域相关的人文、伦理、法律、法规、标准及工程管理、经济决策等知识,具有在测量控制领域进行技术集成和仪器综合设计应用能力,能够在机械、电力、交通等行业从事测量控制与仪器领域的科学研究、设计开发、测试应用和生产管理等工作,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用型高素质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
(一)知识要求
1.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掌握文学、历史学、哲学、伦理学、政治学、艺术、心理学等知识。
2.数学与自然科学知识。掌握从事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所需的线性代数、高等数学、概率和数理统计、物理等数学与自然科学知识。
3.工程基础知识。掌握从事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所需的工程力学、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电路、信号与系统分析、误差理论与数据分析、测量理论与测试技术、电子技术基础、控制理论与技术、嵌入式系统与总线通讯技术等方面的扎实的工程基础与专业基础知识。
4.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知识。围绕传感技术、测控技术及其集成应用,以及仪器设计、制造、开发、测试、能效评价及工程应用,进行现代测控技术和仪器应用的训练,具备测控技术及仪器系统的应用及设计开发能力,了解本学科前沿及发展趋势。
5.工具性知识。掌握数学、外语、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应用、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专业论文写作等知识。
6.法律与管理知识。掌握从事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所需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工程管理、经济决策知识。
(二)能力要求
1.问题分析能力。具备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测控与仪器领域中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2.设计开发能力。具备针对测控与仪器领域中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的能力。
3.科学研究能力。具备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的能力。
4.使用现代工具能力。具备针对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的能力。
5.团队协助能力和国际视野。具有一定的沟通、人际交往、组织管理和项目管理能力,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6.终身学习能力。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三)素质要求
1.人文素质。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备一定的文学修养和艺术修养。
2.身心素质。具备强健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3.道德素质。具备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的意识,具备社会公德意识,具备爱岗敬业、团结协作的素质,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4.专业素质。能够综合经济、环境、法律、安全、健康、伦理等制约因素, 对技术方案进行科学评价、合理选择、正确决策,并掌握基本的创新方法,具有追求创新的态度和意识。

  个人基本情况:

  姓 名:张 新

  性 别:男

  出生年月:1966-06-28

  民 族:汉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职称职务:教授,系主任

  最后学历、学位:博士研究生,工学博士

  工作单位:长沙理工大学汽车与机械工程学院

  办公电话:0731-85258633

  E-mail :zxxbzjy@sina.com
  从事研究的学科专业领域及主要研究方向:

  从事研究的学科专业领域:车辆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

  主要研究方向:

  1.汽车主动安全控制技术

  2.汽车电子控制技术

  3.机电液集成控制技术

  主要工作经历及业绩:

  1.工作经历

  1986年7月~1991年8月:长沙机床厂十车间、工艺科技术员、助理工程师。

  1994年6月~1996年8月:长沙矿山研究院机械研究所,1995年晋升工程师。

  2000年5月~2002年5月:浙江大学(万向集团)博士后研究,2001年晋升高级工程师。

  2002年6月~现在:长沙理工大学汽车与机械工程学院,副教授,2006年晋升教授,2004年担任教研室主任,2008年担任汽车工程系主任。

  2.学习经历

  1983年9月~1986年6月:毕业于长沙大学机械工程系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专业,大学专科;

  1991年9月~1994年6月:毕业于长沙矿山研究院采矿工程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

  1996年9月~2000年4月:毕业于中南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

  3.主要工作业绩

  主要从事汽车工程的教学、科研与科技服务工作,重点从事汽车主动安全控制技术、汽车电子控制技术、机电液集成控制技术、液压工程机械研究开发等方面的研究工作。近5年先后主持、专业负责和作为主要研究人员承??蒲邢钅?项,主持3项,其湖南省教育厅青年基金项目1项,高校军工全作项目1项,企业横向合作项目1项,在研项目1项,科研经费达10万元。近5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6篇,主编学术著作1本。

  目前主持的主要科研项目:

  高校军工合作项目:模拟火炮冲击试验台电控系统研究开发;

  已完成的主要科研项目:

  1.湖南省教育厅青年基金项目:汽车防抱制动系统ABS电子控制单元计算机集成开发系统研究(03B004);

  2.企业横向合作项目:液压ABS系统电磁阀性能试验台的研制。

  完成的主要论文:

  1. 张新,《汽车液压防抱制动系统(ABS)的理论与实践》 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

  2. 张新,吴志强,姜陵 液压ABS系统电控单元的研究开发 《汽车工程》2003年第1期;

  3. 张新, 机电一体的液压冲击器模糊控制研究 《中国公路学报》 2003年第4期;

  4. 张新,王群峰,吴志强,姜陵 液压ABS系统的道路试验研究 《汽车工程》2004年第3期;

  5. 张新,陈子辰,孙国辉 液压冲击器镐钎冲击反弹缓冲机构研究 《中国机械工程》 2002年第4期;

  6. 张新,吴伟国,刘佳琦,一种软硬件实施无缝连接的车辆控制器集成开发系统研究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年第1期;

  7. 张新,刘佳琦,吴伟国,液压防抱制动系统计算机模拟试验研究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年第3,4期;

  8. Zhang xin (张新), 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System for Vehicle Control based on Seamless Connection between Hardware and Software Implementation. Leonardo Journal of Sciences. Romania. 2004. 10;

  9. 张新,吴伟国,潘开广,基于Matlab/Simulink的汽车防抱制动控制逻辑研究,《重庆工学院学报》2008第1期;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联系方式
1. 个人基本情况

  姓 名:贺尚红

  性 别:男

  出生年月:1965-5

  民 族:汉

  政治面貌:无

  职称职务:教授,副院长

  最后学历、学位:博士研究生,工学博士

  工作单位:长沙理工大学汽车与机械工程学院

  办公电话:0731-85258627

  E-mail :heshanghong@126.com

  2. 从事研究的学科专业领域及主要研究方向:

  从事研究的学科专业领域: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电子工程

  主要研究方向:

  (1) 机电液系统建模与仿真

  (2) 液压系统振动与噪声控制

  (3) 工程机械故障诊断与安全监控技术

  (4) 液压控制技术

  3. 主要学习经历及工作业绩:

  (1) 工作及学习经历

  分别于1986年7月和1989年1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流体控制与操纵专业毕业获学士和硕士学位,1998年8月晋升为副教授, 2002年8月晋升为教授。1999年考入中南工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师从钟掘院士,2003年1月毕业获工学博士学位,2003年进入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博士后工作站,2006年出站,2003年9月起任汽车与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

  任机械电子工程学科学术带头人,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电子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导师。2007年1月被聘为长少理工大学载运工具运用工程学科博士生导师。

  学术兼职: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机械设计分会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

  (2) 主要工作业绩

  2000年以来,任项目执行负责人主持完成国家863重大专项1项,主持完成863计划子项目1项、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1项、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其他省部级项目2项、企业横向项目2项。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1项。

  2000年以来,在《机械工程学报》、《中国机械工程》等重要学术期刊及国际学术会议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30多篇,其中SCI、EI、ISTP收录11篇,2篇获湖南省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参编专业书籍及专著2部;博士论文获湖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科研成果获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

  4. 目前主持的科研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连续非线性动力学系统参数模型小波调制(项目号:50875028)。

  (2) 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工程机械液压减振技术开发与应用研究(项目号:2009gk3126)。

  (3) 湖南省学位办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资助项目:基于Hartley变换的连续非线性动力学系统参数模型直接辨识。

  5. 已主持完成的主要科研项目

  (1) “863”重大专项“基于转运车的机群智能化工程机械及信息化制造” (执行负责人)

  (2) 国家863计划子项目“基于微波能的沥青路面快速维修技术和设备”

  (3) 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基于小波调制的连续动力学系统参数模型直接辨识”

  (4)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复杂机械设备机液耦合建模与仿真方法研究”

  (5)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小波调制的连续非线性动力学系统参数模型直接辨识”

  (6) 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连续非线性动力学系统参数模型小波调制直接辨识”

  (7) 湖南省教育厅青年基金项目“基于多分辨分析的连续系统动力学模型辨识及工业应用”

  6. 论文代表作(第一作者)

  (1) 基于调制函数法的线性连续动力学系统参数模型估计. 机械工程学报. 2003,39(12)(EI收录)

  (2) 复杂流体网络动态建模与仿真新方法. 机械工程学报,2001,37(3) (EI收录)

  (3) 复杂流体网络动力学建模的一种有效方法. 中国机械工程,2001,12(2)

  (4) 平整机液压AGC系统滤波特性研究. 中国机械工程,2002,13(2)

  (5) 用Hartley变换实现连续动力学系统参数模型直接辨识. 中南大学学报,2007,38(1)(EI收录)

  (6) 混凝土泵车发动机万有特性模型与工况优化研究.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2009,7(1)

  (7) 复杂轴系扭振动力学建模网络法.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2002,No.2

  (8) 管道流体瞬态仿真模型的研究.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2000,31(2)

  (9) 基于遗传算法的连续系统模型辨识.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2001,32(3)

  (10) 某平整机液压压下系统在线辨识. 机床与液压,2001,No.4

  (11) 基于小波调制的连续系统模型辨识. 信息与控制,2002,31(6)

  (12) 机电系统通用建模矩阵法.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2002, 33(5)

  (13) Modeling and identification of HAGC System of a temper rolling mill.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05.12(6)(SCI、EI收录)

  (14) Bias compensating direct identification of continuous time system with noisy output data. Proceedings of the 6th World Congress on Intelligent Control and Automation (WCICA06) , June 21-24, 2006, Dailian, China(EI、ISTP收录)

  (15) Identification of the hydraulic AGC system of cold rolling mill using RBF neural network. Proceedings of the 6th World Congress on Intelligent Control and Automation (WCICA06) , June 21-24, 2006, Dailian, China(EI、ISTP收录)

  (16) Self- adapting Fuzzy-PID Control of Variable Universe in the Non-linear System。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lligent Computation Technology and Automation, 2008.10 (EI收录)

  (17) Efficient approach for dynamic simulation of complex fluid networks in frequency domain. Trans. Nonferrous Met. Soc. China, 2000, 10(6) (SCI收录)

  (18) An Intelligent Search Algorithm for Identification of ARMAX Processes. Trans. Nonferrous Met. Soc. China, 2002, 12(2) (SCI收录)

  (19) Continuous-time System Identification Using Gaussian Modulating Filters. Proceedings of the 5th World Congress on Intelligent Control and Automation (WCICA04) , June 14-18, 2004, Hangzhou, China(EI收录)

  (20) Identification of linear continuous-time system using wavelet modulating filters.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2004, 15(3)(EI收录)

  (21) Approach for dynamic simulation of large-scale fluid networks. Proceedings of the fif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luid power transmission and control(ICFP’2001). Hongzhou,2001.4(ISTP收录)

  7. 完成的著作

  (1) 复杂机电系统耦合设计理论与方法. 机械工业出版社(参著,钟掘主编),2007

  (2) 现代工程机械液压与液力系统——基本原理.故障分析与排除. 人民交通出版社(副主编),2000

  8. 科研获奖

  (1) 博士论文“连续动力学系统参数模型辨识及工业试验”2005年获湖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2) “LHZ25沥清混合料转运车” 2005年获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二等奖;

  (3) 论文“复杂流体网络动态建模与仿真新方法”2002年获湖南省第九届优秀科技论文一等奖;

  (4) 论文“基于调制函数法的线性连续动力学系统参数模型估计” 2006年获湖南省第十一届优秀科技论文一等奖;

  (5) 2001获国际工程设计(IET)教育基金奖。

  9. 联系方式

  电话:0731-85258627

  E-mail: heshanghong@126.com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联系方式  姓名:李克安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50年5月生

  籍贯:湖南耒阳市

  1982年7月本科毕业于南京航空学院发动机设计专业,后即到四机部贵州无线电工业专科学校、株洲工学院、湖南理工学院等高校任教,主要担任《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设计》等课程的教学和科研工作,1999年晋升教授。

  现为湖南理工学院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机电学院教授、省级重点建设学科带头人,长沙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社会兼职:湖南省力学学会常务理事、湖南省机械工程学会应用力学学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航空发动机和大型船舰发动机转子及整机的结构分析,强度计算,动力学分析等。长期承担国防科研和国防预研的相关项目研究工作,在双转子发动机的振动分析以及大推比航空发动机高压压气机转子叶片的声激振研究等领域有所建树并取得初步成绩。

  一、教学情况

  1982年7月到高校任教至今29年。其中,在湖南理工学院工作期间先后获校级教学优秀奖5次,教学特别奖1次,2005年获学校的“师德十佳”荣誉称号。

  二、近年来主持的科研项目

  1. 2011年主持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十二五”某国防预研项目相关课题的研究工作(2010年底启动,2011年4月8号通过答辩,确定立项,年内下文。研究期限5年,研究经费:待批。预研)。

  2. 2010年主持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十一五”某国防973“国家安全重大基础研究”项目(机密。总装批文号:略;项目编号:XXXXXX0201),研究期限4年;研究经费410万元,2010年度已下拨80万元。2011年度计划下拨100万元。在研。

  3. 2009年,主持中航工业科技部创新基金项目(973预研):“航空发动机压气机转子叶片声激振研究”(项目编号:[2009]1186);下拨经费39万元。2010年结题。

  4. 2009年主持国家863项目(2004AA503010)子课题“R0110重型燃机静子机匣(原型及改型)动力学分析计算”,子课题编号:2009-04AA-016;下拨经费:18.4万元。2010年结题。

  5. 2008年主持国防预研项目“某型航空发动机整机动力学特性仿真分析”(项目编号:08/0G 004 1152);下拨经费:36.8万元。2009年结题。

  6. 2007年主持国家863项目(2002AA503010)子课题“R0110重型燃气轮机发电机组轴系计算”,子课题编号:2007-02AA-004;下拨经费:20万元。2008年结题。

  7. 2006年主持国家863项目(2002AA503010)子课题“R0110重型燃气轮机总装配架强度、刚度、稳定性分析与计算”,子课题编号:2006-02AA-019;下拨经费:22.44万元。2007年结题。

  8.2005年主持国家863项目(2002AA503010)子课题“R0110重型燃

  气轮机整机吊具强度、刚度分析与计算”,子课题编号:2005-02AA-012;下拨经费:10.56万元。2006年结题。

  9. 2004年主持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对铸铁构件现行抗压强度条件的补正”(项目编号:2004JJ40008);下拨经费:2万元。2006年结题。

  三、晋升教授后发表的主要论文:

  1.转子叶片撞击瞬态响应分析[J].湖南大学学报,2010(12);EI收录。

  2.声波激振的微观机理探讨[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0(6);EI收录。

  3.Bifurcation Control of Nonlinear Oscillator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Resonance.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07(6); SCI收录。

  4.发动机气门的动力学计算[J].机械强度,2006(5);EI收录。

  5.V带传动轮系的优化设计[J].机械强度,2005(5);EI收录。

  6.Bifurcations of a parametrically excited oscillator with strong

  nonlinearity.Chinese physics, 2002(10); SCI收录。

  7.铸铁承压构件的横向变形研究[J].机械强度,2002(1);EI收录。

  8.航空发动机压气机转子叶片声激振试验研究[J].动力学与控制学报,2010(1)。

  9.航空发动机转子叶片的声波激振机理探讨[J].湖南理工学院学报,2009(3)。

  10.重型燃气轮机吊具有限元结构分析[J].湖南理工学院学报,2008(1)。

  11.粱摆系统耦合振动分析[J]. 动力学与控制学报,2006(4)。

  12.一类耦合强非线性系统的近似解[J].湖南理工学院学报,2006(4)。

  13.一类非线性动力系统的时滞反馈分岔控制[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2005(5)。

  14.铸铁压缩试样的鼓胀变形分析[J].钢铁研究学报,2001(6)。

  15.承压灰口铸铁构件的强度分析[J].材料科学与工程,1999(4)。

  16.弹塑性轮盘塑性区的实验应力换算[J].力学与实践,1999(2)?!?h4 id="105559" class="title-link">长沙理工大学汽车与机械工程学院导师介绍:李岳林 个人基本情况:

  姓 名:李岳林

  性 别:男

  出生年月:1963-07-28

  民 族:汉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职称职务:教授,产学研办常务副主任

  最后学历、学位:博士研究生、工学博士

  工作单位:长沙理工大学汽车与机械工程学院

  办公电话:0731-82309731

  E-mail :li.yuelin@163.com

  从事研究的学科专业领域及主要研究方向:

  从事研究的学科专业领域:载运工具运用工程,车辆工程

  主要研究方向:

  1.汽车节能减排与新能源技术

  2.车辆运行安全与效率

  3.汽车电子技术

  主要工作经历及业绩:

  1.工作经历

  1989年6月~2003年8月:长沙交通学院汽车与机电工程系教师,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汽车教研室副主任、内燃机教研室主任、系实验中心主任、系主任助理、副主任。

  2003年9月~2006年11月:长沙理工大学汽车与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

  2006年12月~2011年7月:长沙理工大学汽车与机械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

  2011年7月~至今:长沙理工大学产学研办常务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2.学习经历

  1986年7月:毕业于武汉理工大学内燃机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

  1989年6月:毕业于武汉理工大学内燃机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

  2003年6月:毕业于长安大学交通运输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

  2004年作为访问学者,在日本国立群马大学机械工程系内燃机研究室从事内燃机燃烧机理和排放控制研究。

  3.主要工作业绩

  2001年破格晋升为教授,2006年评为博士生导师,1995年湖南省优秀教师(立二等功)。自1989年从“内燃机燃烧与排放”研究方向研究生毕业以来,一直在内燃机工作过程、燃烧与排放学科中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通过博士期间的学习,使得申请者在该领域打下了更为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积累了一定的研究经验;通过出国进修访问,了解了国外内燃机燃烧领域先进的研究方法和手段,掌握了国外在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动向。主持和参加了20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其中 “化油器式汽车燃用液化石油气-汽油双燃料混合器及其智能控制器”课题,获得了省教育厅科技进步一等奖,省科技厅科技进步三等奖;交通部重点项目“汽车排放对环境影响和防治技术的研究”获得交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公开发表了40余篇学术论文,其中15篇为国家一级期刊,8篇进入SCI、EI检索。主编出版了3本全国高等学校统编教材“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交通运输环境污染与控制”和“汽车排放污染与噪声控制”,出版了专著“汽油机多区燃烧模型的建立及应用研究”。

  目前主持的主要科研项目:

 ?。?)汽油机加速瞬态工况掺氢燃烧规律及控制方法研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经费6万元

 ?。?)汽油机加速瞬态工况燃烧规律及控制方法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经费60万元

 ?。?)横向项目:工程机械智能控制关键技术研究,经费50万元。

  已完成的主要科研项目:

 ?。?)基于符号时间序列方法的汽油机燃烧循环变动控制策略研究,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06JJ20045),经费10万元

 ?。?)汽油机加速瞬态燃烧规律及排放特性研究,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经费6.8万元

 ?。?)交通运输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弹性模量研究(一期), 经费15万元;

 ?。?)交通部项目“高速公路在用汽车安全与排放相关性能的研究”,2000年经湖南省科技厅鉴定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湖南省科技厅重大基础研究项目“汽油机多区燃烧模型的建立及应用研究”,2003年经湖南省科技厅鉴定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交通部通达计划“国产在用(客、货)汽车高速运行工况建模及应用研究”,2004完成鉴定,2005年获湖南科技进步三等奖。

 ?。?)湖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EGR降低汽油机NOx排放的模拟计算和试验研究”,2004年经湖南省教育厅验收结题,结论为国内领先水平。申请者是项目负责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符号时间序列方法的汽油机瞬态排放特征分析”,2004年结题。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符号时间序列方法的汽油机燃烧循环变动特征分析”,2005年经湖南省科技厅验收优秀。

  完成的主要论文:

 ?。?)李岳林等. 汽油机怠速稳定性的复合模糊-PID控制方法研究.内燃机工程,2010,31(3):57~60

 ?。?)王立标, 李岳林等. 车辆横向稳定性自适应神经网络控制策略研究.汽车工程,2010,32(6):494~496

 ?。?)刘省波, 李岳林等. 关于高EGR率下的柴油机燃烧及排放的研究. 小型内燃机与摩托车,2010,39(4):25~28

 ?。?)李岳林等. 基于非线性模型的发动机非稳态工况控制.汽车工程,2009,31(7):674~677

 ?。?)李岳林等. 汽油机恒转速增转矩瞬态工况燃烧特性的实验研究.汽车工程,2008(6):511~513.

 ?。?)王立标, 李岳林等.基于非线性电子控制节气门系统优化内燃机性能.小型内燃机与摩托车,2008(4):44~46.

 ?。?)李岳林等.冷却水温度对汽油机起动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长沙交通学院学报,2008(1):54~57.

 ?。?)王立标, 李岳林等.汽油机加速工况多区燃烧模型参数的研究.内燃机与动力装置,2008(1):20~22.

 ?。?)李岳林等.汽油机恒转矩增转速瞬态工况燃烧特性的实验研究.长沙交通学院学报,2007(4):54~58.

 ?。?0)张志永,李岳林.汽油机加速工况准维燃烧模型的建立方法研究.汽车科技,2006(5):32~33.

 ?。?1)李岳林等.分形在汽油机准维燃烧模型中的应用研究.内燃机工程,2006,27(3):7~10.

 ?。?2)Yuelin Li,Zhiqiang Liu. A New Approach to Simulation of Combustion in Gasoline Engines. The 18th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Symposium(International)in Jeju,Korea,2005

 ?。?3) 李岳林等.汽油机准维燃烧模型中质量燃烧率的改进. 小型内燃机与摩托车,2005,34(4):3~5

 ?。?4)李岳林等. 符号时间序列方法在汽油机燃烧循环变动特征分析中的应用. 中国公路学报, 2004,17(3):122~126.

 ?。?5)李岳林等.汽油机非稳定加速工况燃烧模型的建立及应用.内燃机工程,2004,25(6):19~22.

 ?。?6)李岳林等. 湍流参数对燃烧循环变动影响的模拟分析. 长沙交通学院学报, 2002,18(2):23~26.

 ?。?7)李岳林等. 汽油机多区燃烧模型的建立及应用研究.内燃机工程, 2002,23(3):64~70.

 ?。?8)李岳林等. 汽油机瞬态排放信号测试与特征分析的新动向.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1,1(2):52~56.

 ?。?9)李岳林等. 双燃料发动机延时供气管系模拟分析. 中国公路学报 ,2001,14(2):120~122.

 ?。?0)李岳林等. 汽油机燃烧过程模拟分析. 内燃机学报 ,2000,18(1):57~62.

 ?。?1)李岳林等. 管片式散热器在汽车发动机冷却系匹配设计中的数值模拟,汽车工程,2001,23(1):64~71.

 ?。?2)李岳林等. 柴油机分配泵喷油系统模拟分析.内燃机工程,1999(4):37~42.

  完成的著作:

 ?。?)李岳林著. 汽油机多区燃烧模型的建立及应用研究.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05.

 ?。?)李岳林. 汽车排放与噪声控制.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10.

 ?。?)李岳林.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06.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联系方式  姓名: 杜荣华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73年

  民族:汉族  职称:教授

  博士研究生,工学博士,博士后在站,长沙理工大学汽车与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从事研究的学科专业领域: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机械工程,主要研究方向:智能交通与车路协同技术,车路联网与车辆安全控制技术,交通信息化技术。

  1、主要学习经历及工作业绩:

  (1) 工作及学习经历

  分别于1994年7月和2000年1月长沙理工大学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专业毕业获学士和硕士学位,1994年毕业留校工作,2005年8月晋升为高级工程师,2007年10月转评为副教授,2010年11月晋升为教授。2000年考入国防科技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2006年6月毕业获工学博士学位,2001年12月至2006年9月期间在校办企业负责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2009年12月起在同济大学智能交通运输(ITS)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工作,2011年3月起任长沙理工大学智能交通与车路协同技术研究所所长,2011年7月起任汽车与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分管科研与研究生工作。

  任机械工程学科、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学科硕士研究生导师。

  学术兼职:湖南省计算机学会理事。

  (2) 主要工作业绩

  2000年以来,主持国家863主题项目中课题1项,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1项、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其他省部级项目3项、企业横向项目10多项。

  2000年以来,在《计算机研究与发展》等学术期刊及国际学术会议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20多篇,其中SCI、EI、ISTP收录10多篇,参编专业书籍及专著1部。

  2、目前主持的科研项目:

 ?。?)《车路协同系统交通协调控制关键技术》(2011年现代交通技术领域863主题项目《智能车路协同关键技术研究》五个课题之一),课题经费280万,主持。(2011年1月起)

 ?。?)《车路协调环境下车群运行机制模拟与实验研究》,课题来源:中国博士后基金第47期一等资助,项目经费:5万元,主持。(2010年7月起)

 ?。?)《车路协同环境下面向主动交通安全的信息服务基础问题研究》,课题来源: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项目经费:8万元,主持。(2010年1月起)

 ?。?)浙江省高速公路(隧道)交通异常事件自动检测与预警管理系统,课题来源: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项目经费:88万元,主持。(2010年8月起)

 ?。?)《广东省中山市东升镇城市交通规划管理信息系统》,课题来源:上海济祥智能交通科技有限公司,项目经费:68万元,主持。(2010年4月起)

  3、已主持完成的主要科研项目

 ?。?)《基于智能体的沥青路面施工机群智能控制研究》,课题来源: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07JJ5068),项目经费:1万元,主持(2007-01至2008-12)

 ?。?)《基于智能体的沥青路面施工机群施工过程协调控制研究》,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基金项目(07B003),项目经费:3万元,主持(2007年6月-2008年12月)

 ?。?)《工程机械施工机群智能控制与调度系统研究》,课题来源:湖南省2008年产业化前期开发项目,项目经费:6万元,主持(2008-03起)

 ?。?)《公路工程建设管理执行控制体系》,课题来源:广州诚泰科技有限公司,项目经费:30万元,主持(2007-2009)

 ?。?)《广州东新高速公路项目建设管理系统》,课题来源:广州东新高速公路建设有限公司,项目经费:160万元,主持(2006-2009)

 ?。?)《“公路工程项目集成管理系统”之信息化集成》,课题来源:广州市公路局,项目经费:30万元,主持。

 ?。?)《公路工程项目集成管理系统》,课题来源:湖南省发改委2005年产业前期化项目,项目经费:8万元,主持。

 ?。?)《公路工程项目集成管理系统》,课题来源:广州市公路局,项目经费:34万元,主持。

 ?。?)《广州市珠江黄埔大桥项目建设管理系统》,课题来源:广州市珠江黄埔大桥项目建设有限公司,项目经费:55万元,主持。

  4、参与的主要科研项目

 ?。?)《基于车路协调的道路交叉口智能交通控制系统研究》(10530705100),课题来源:上海市科委,国际合作项目,项目经费:20万元,技术负责(2010年1月起)。

 ?。?)汽油机加速瞬态工况燃烧规律及排放特性研究(07A003)??翁饫丛矗汉鲜〗逃氐阆钅?,参加(2007.1-2009.12)。

 ?。?)汽油车瞬态工况油膜参数辩识及空燃比控制策略研究??翁饫丛矗汉鲜〗逃判闱嗄晗钅?,参加(2008.1-2010.12)。

 ?。?)连续非线性动力学系统参数模型小波调制直接辨识(50875028),课题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参加(2009年1月起)。

 ?。?)广州市路面、桥梁设施管理系统实施阶段咨询服务,项目来源:世行项目,任数据库咨询专家(2006年)。

 ?。?)《液压系统压力脉动抑制的结构振动方法研究》,课题来源: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参与(2008年1月起)。

  5、论文代表作(第一作者)

 ?。?)杜荣华,朱云,杨晓光. 信号控制交叉口信号状态告知原型系统设计[C],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ransportation Information and Safety,ICTIS2011。

 ?。?)杜荣华,姚刚,吴泉源.蚁群算法在移动Agent迁移中的应用研究[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07,44(2):282-287.(EI检索)

 ?。?)杜荣华,吴泉源.城市区域交通协调控制中的多Agent博弈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07,29(4):120-123.

 ?。?)杜荣华,张志伟,吴泉源.基于Agent的ITS共用信息平台研究与实现[J].计算机科学,2006,33(4):190-193.

 ?。?)杜荣华,姚刚,吴泉源.一种基于蚁群优化算法的旅行Agent问题求解[J].计算机科学,2006,33(6):158-160.

 ?。?)Du Ronghua.Optimum of intersection signal timing based on IGA, 2008 Workshop on Power Electronics and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 PEITS 2008, 2008, p 167-170(EI检索)

 ?。?)杜荣华. 一种促进PSO全局收敛的参数调整策略[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9,31(6):1454-1457. (EI检索)

 ?。?)Du Ronghua,Li AiPing.Study on how to build global computing overlay network, 2008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nvergence and Hybri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CHIT 2008, 2008, p 569-573(EI检索)

 ?。?)Du Ronghua,Urban Traffic Coordination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Multi-Agent-Game, 2008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lligent Computation Technology and Automation ,ICICTA2008,P817-821(EI检索)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联系方式
长沙理工大学汽车与机械工程学院于2003年在原长沙交通学院汽车与机电工程系的基础上,融合原长沙电力学院机械教研室等办学力量组建而成。
学院现有教职工103人,其中教授16人,副教授39人,博士63人,研究生导师47人,专任教师89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1人,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2人,“芙蓉学者”2人,湖南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湖南省湖湘青年英才1人、湖南省海外教学名师1人。
学院设有汽车工程系、机电工程系、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系、测控技术与仪器系、机械设计系5个系和实验中心,以及载运工具运用工程研究所、质量可靠性和维修研究所、轻量化新材料研究所、智能交通与车路协同技术研究所4个研究所。
 姓名:袁翔  性别:男  民族:汉族

  自然科学类的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1957年7月出生于湖南岳阳。先后学习过汽车运用工程、汽车测试工程和计算机应用三个专业,主要从事汽车检测、汽车控制技术、汽车电子技术和电动汽车能源管理等方面的教学、科研和产品开发工作。

  主要研究领域:

  汽车电子技术、清洁能源汽车、电动汽车能源管理和汽车检测

  科研与成果:

  先后主持国家级、省部级和横向科研课题12项,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加15项国家级、省部级和横向课题。

  在研究过程中获得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9项;获湖南省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湖南省科委科技进步三等奖各一个;指导本科学生参加湖南省大学生“挑战杯”科技竞赛,获二等奖一个、三等奖三个。

  2008年,作为技术负责人主持美国能源基金会项目“深圳市柴油车颗粒物后处理装置改造示范项目”研究(项目资助号:G-G-0706-09459)(已结题)。

  2007年,主持横向科研课题“气—电动力混合汽车的研究”(在研)。

  2006年,主持湖南省科委项目“汽车驾驶员疲劳实时识别与监控系统”(计划编号2006GK3069)。

  2002年,主持和完成了“863”国家科研项目“燃料电池客车”子课题“车用动力超级电容器及其管理???rdquo;的研究(已结题)。

  2000年,主持的“化油器式汽车燃用液化石油气—汽油双燃料混合器及其智能控制器”的研究(已结题)。

  论文情况:

  先后在《长沙交通学院学报》、《内燃机工程》、《工程机械》、《计算机仿真》和《科学中国人》等全国性、省级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2篇,另有2篇分别收录于在芬兰举行的国际自动控制协会安全过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1卷和PC-11(SAE China)中,所发表的论文内容涉及汽车电子、工程机械、故障诊断和计算机应用等方面。

  指导研究生情况:

  硕士研究生6名(已毕业)、工程硕士研究生2名(已毕业),在读硕士研究生3名。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联系方式
 
 

个人基本情况:

  姓 名:李亚非

  性 别:男

  出生年月:1963年8月

  民 族:汉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最后学历、学位:硕士研究生、工学硕士

  工作单位:长沙理工大学汽车与机械工程学院

  办公电话:0731-85258630

  E-mail :ls100202@sina.com
  从事研究的学科专业领域及主要研究方向:

  从事研究的学科专业领域:机械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

  主要研究方向:

  1.精密测量技术

  2.光纤传感器技术

  3.机电产品设计与制造技术
  主要工作经历及业绩:

  1989年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制造专业硕士毕业后,一直在长沙交通学院、长沙理工大学从事教学、科研、专业建设等工作。1994年被评为湖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1995年至2007年先后担任机制教研室主任、机械基础教学实验中心主任、测试技术教研室主任、机电工程教研室主任。

  主持或参加了各类纵、横向课题10多项,其中主持的省级科研项目有湖南省科技厅课题 “光纤传感数显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研制”(项目编号:01-942-76-2)和湖南省教育厅课题 “新型光纤位移传感器在钢筋混凝土构件中的布置方法及特性研究” (项目编号:06C114)。参加的课题 “岳阳洞庭湖大桥多塔斜拉桥新技术研究”先后获得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仪器仪表学报》、《中国机械工程》、《西安交通大学学报》、《长沙交通学院学报》、《宇航计测技术》、《机械科技》、《磨床与磨削》、《机械设计与制造》、《机床与液压》等期刊上发表第一作者论文10多篇,其中1篇被交通部评为庆祝国庆50周年优秀科技论文,2篇被美国工程索引《EI》收录。

  先后讲授过《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组合机床设计》、《金属切削技术及设备》、《机械制造工艺学》、《单片微机原理及应用》、《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机械电子学》、《专业英语》、《数控机床》、《数控技术》、《精密测量技术》等10多门课程,承担了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专业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等教学任务。1999年、2001年两次参加指导了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获三等奖2项。2005年副主编高等学?;倒こ汤喙婊滩摹痘セ恍杂氩饬考际趸 ?本。

  先后具体负责和做过如下实际工作:军用汽车的改装与试验研究、高速公路防撞护栏生产工艺研究、汽车暖风电机降噪与生产工艺改进、自动喷雾器研制、光纤传感数显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研制、数显直尺式公路平整度仪研制、岳阳洞庭湖大桥大型三塔斜拉桥铝合金试验模型研制等。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联系方式
 1、个人基本情况:

  姓 名:龙春光

  性 别:男

  出生年月:1965-09-09

  民 族:汉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职称职务:教授,院长

  最后学历、学位:博士研究生,工学博士

  工作单位:长沙理工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办公电话:0731-85258426

  E-mail :lcg7@sohu.com

  2、从事研究的学科专业领域:材料学、车辆工程

  3、主要研究方向:

  1)高分子复合汽车材料(含结构材料、功能材料和生态汽车材料);

  2)材料加工过程控制与模拟技术;

  3)聚合物基耐磨材料及其摩擦学;

  4)高分子功能涂层材料;

  5)模具结构优化设计与制造。

  4、主要工作经历及业绩:

  1)工作经历

  1987年7月~1993年8月:先后在湖南省洪江市机床厂、洪江市无线电厂和洪江市纪委工作,历任车间主任、生产副厂长。

  1996年7月~1997年5月:涟源钢铁公司四轧钢厂,车间主任。

  1997年6月~2003年11月:湖南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副教授,系主任。

  2003年12月至今:长沙理工大学汽车与机械工程学院,教授,副院长。

  2)学习经历

  1986年7月:毕业于原中南矿冶学院材料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

  1996年6月:毕业于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复合材料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

  2004年1月:毕业于湘潭大学化学学院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

  3)主要工作业绩

  主持完成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聚醚醚酮自润滑复合材料的摩擦学研究》(2007年)、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项目《聚合物改性聚醚醚酮耐磨复合材料的研究》(2006年)等项目共8项,其中5项结题结论为“优秀”;参与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原煤炭工业部、湖南省教育厅等10余项课题的研究工作。2005年获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一项。

  5、目前主持的主要科研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子项目:《二硅化钼金属间化合物的高温磨损机理》,2005~2008,主持;

  2、中国优秀博士后基金项目:《聚醚醚酮复合汽车材料及其磨损衍生物的摩擦学研究》,主持,2005~2007;

  3、湖南省国际合作重点项目:《耐高温耐磨聚醚醚酮自润滑复合材料研究》,2007~2009,主持;

  4、现代车身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天然纤维增强聚丙烯生态汽车材料的研究》,2005~2007,主持;

  5、湖南省科技项目:《天然麻类纤维增强淀粉基生态材料的研究(06C011)》,2007~2009,主持;

  6、长沙市科技项目:《新型高分子泵用轴承材料的研制》,2006~2008,主持;

  6、完成的主要论文:

  近5年发表主要论文如下:


  1)Chun-guang Long.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Tribology Performance of the Ekonol-PEEK Composite, 《Journal of Reinforced Plastic and Composites》(UK), 2004(15):1575-1582 《SCI》《EI》收录

  2) Chun-guang Long. Study on the Ekonol/griphite/POM composite,《Bulletin of Materials Science》,2003(6):575-578.《SCI》《EI》收录

  3)Long Chun-guan, Zhang Hou-an, et al. Aging characteristic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iC/2618 composite. 《Trans. Nonfer. Metal. Soc.》, 2001,11(6): 920-922.《SCI》《EI》收录

  4)Chun-guang Long. Wear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Ekonol/G/MoS2/PEEK Composites,《Journal of Material Science》, 2004(39):1499-1501《SCI》《EI》收录

  5) Chunguang Long, Manyu Hua.Study on the Ekonol-G-MoS2-POM composite. Journal of thermoplastic composite materials,2005,18(5):381-391《SCI》《EI》收录

  6) Long Chun-guang. Studies on the Polypropylene Composites Reinforced by the Ramier Fiber and Potassium Titanate Whisker[J], Research letters of Materials Science, in press.

  7) 龙春光等.TiC/2618复合材料的再结晶过程及高温摩擦学性能.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1999,9(4):740-743

  8) 龙春光.PEEK复合材料的磨屑与磨损机理研究.摩擦学学报,2004.24(2):162-166

  9) 龙春光,吴茵,戴文利,陈平.Ekonol对PEEK结晶性质的影响.中国塑料, 2005(1):14-17

  10) 龙春光,吴茵,华熳煜,戴春霞. 不同载荷下Ekonol/G/MoS2/PEEK复合材料摩擦学性能,机械工程材料, 2005,29(7):53-55

  11) 龙春光等. 聚醚醚酮复合材料的摩擦学研究,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6(4)

  12) 龙春光等. 苎麻纤维和钛酸钾晶须混杂增强聚丙稀车用材料的研制,功能材料,2007(5)《EI》收录

  13) 龙春光等. 苎麻和钛酸钾晶须改性聚丙稀多元复合材料的研究,湘潭大学学报,2007(5)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联系方式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机械工程     专业代码:080200     门类/类别:工学     学科/类别:机械工程

专业介绍

陆军装甲兵学院为例
一、培养目标
培养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掌握机械工程专业深厚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和解决本专业领域技术难题的能力,能够适应军队现代化建设和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需要、满足军队科研院所及总装基层部队任职岗位需求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二、专业简介
机械工程,于2010年获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拥有“机械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每年培养博士生约10名、硕士生约25名?;倒こ萄Э剖俏以褐鞲裳Э?,主要从事重型、轻型、两栖、空降四大系列的履带式和轮式装甲装备教学、科研和试验研究工作,在车辆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和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等二级学科均承担博士、硕士、本科和外军留学生的培养任务,是军队“2110工程”首批重点建设的学科专业领域,其中车辆工程学科为全军重点建设学科及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
三、研究方向简介
五十多年来,在主导和引领我军装甲装备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装甲车辆理论与总体技术”、“装甲车辆动力系统理论与技术”、“装甲车辆机电液系统测控技术及故障诊断”、“装甲车辆先进设计与理论”、“军用装备功能材料的先进加工技术及其自动化”等五个稳定的具有鲜明军事工程特色的学科方向。
四、导师队伍
机械工程专业目前共有博士生导师14名,硕士生导师31名。其中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1人,“何梁何利”奖获得者1人,全军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5人,总装备部“1153”人才工程第一层次培养对象6人、第二层次培养对象10人。各方向的学术骨干多数有出国留学或作访问学者的经历。
五、教学科研条件
本专业拥有装甲车辆道路试验场、野外试验站、车辆人-机-环境系统实验室、装甲车辆性能试验与仿真评估实验室、动力传动实验室、油液分析检测实验室、传感器与测试技术实验室、液压传动实验室、结构强度分析实验室、机构创新实验室和机械动力学仿真平台。
六、教学科研学术成果
本专业参与了我军装备发展相关政策法规、发展规划等方面的制定,围绕装备体系规划、新型号研制、现役装备升级改造等方面开展了广泛的研究工作,提出了以“四个突击系统”为基本架构的装甲装备基本体系,在引领陆军装备技术跨越式发展、打造我军第一辆数字化坦克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高速两栖车辆总体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在动力传动系统性能集成建模、动力舱的热性能数值仿真与测试等方面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内外首创的引弧微爆轰击高效经济型陶瓷加工技术和装置,成功研制了国内外首台陶瓷螺纹自动加工机床。在国际上首先提出了工程陶瓷界面热化学反应高效磨削的新理念,研制的陶瓷专用高效有机磨削液已推广应用。2005年以来,共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国家“995”高新工程、国际合作、国防预研、装备型号等各类项目150余项,总经费达1.2亿元,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奖71项??蒲谐晒徊慷?、军工和地方企业应用27项,直接经济效益超过2亿元。发表学术论文1000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212篇。举办学术会议6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127人次。出版学术专著18部、译著4部,发明专利11项?;窆壹督萄С晒?项,入选国家精品课程2门。管理制度健全,研究生培养经验丰富,近年来有2篇博士和2篇硕士学位论文分别入选全军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

专业点分布

陆军装甲兵学院 北京化工大学 清华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 北方工业大学 北京工商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 北京印刷学院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陆军军事交通学院 天津理工大学 中国民航大学 河北工业大学 河北工程大学 华北理工大学 河北科技大学 中央司法警官学院 中北大学 太原科技大学 内蒙古工业大学 大连大学 大连海事大学 沈阳工业大学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辽宁科技大学 大连交通大学 沈阳化工大学 大连工业大学 沈阳建筑大学 长春理工大学 北华大学 长春大学 东北石油大学 东北林业大学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上海海事大学 上海海洋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苏州科技大学 河海大学 江苏科技大学 江苏师范大学 淮海工学院 宁波大学 浙江理工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温州大学 浙江海洋大学 安徽工业大学 安徽理工大学 厦门理工学院 华侨大学 景德镇陶瓷大学 华东交通大学 济南大学 山东理工大学 青岛理工大学 齐鲁工业大学 山东农业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河南理工大学 湖北文理学院 海军工程大学 武汉轻工大学 武汉科技大学 武汉工程大学 武汉纺织大学 三峡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湖南科技大学 湖南大学 国防科技大学 中南大学 湘潭大学 广东工业大学 深圳大学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广西科技大学 重庆交通大学 重庆邮电大学 西南科技大学 四川理工学院 贵州大学 空军工程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西安工业大学 陕西科技大学 青海大学 新疆大学

专业院校排名

0802 机械工程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93 所,本次参评89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189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03 清华大学:(机械工程2020年研究生录取分数线 A+
2 10213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工程考研专业分析 A+
3 10248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考研专业分析 A+
4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工程考研初试考试科目 A+
5 10007 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考研专业分析 A
6 10056 天津大学 A
7 10141 大连理工大学 A
8 10335 浙江大学 A
9 10698 西安交通大学 A
10 1000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A-
11 10183 吉林大学 A-
12 10216 燕山大学 A-
13 10247 同济大学 A-
14 1028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A-
15 10532 湖南大学 A-
16 10533 中南大学 A-
17 10561 华南理工大学 A-
18 10611 重庆大学 A-
19 90002 国防科技大学 A-
20 10004 北京交通大学 B+
21 10005 北京工业大学 B+
22 10008 北京科技大学 B+
23 10112 太原理工大学 B+
24 10145 东北大学 B+
25 10280 上海大学 B+
26 10286 东南大学 B+
27 10288 南京理工大学 B+
28 10290 中国矿业大学 B+
29 10299 江苏大学 B+
30 10337 浙江工业大学 B+
31 10359 合肥工业大学 B+
32 10422 山东大学 B+
33 10497 武汉理工大学 B+
34 10613 西南交通大学 B+
35 10699 西北工业大学 B+
36 1070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B+
37 11845 广东工业大学 B+
38 10019 中国农业大学 B
39 10080 河北工业大学 B
40 10109 太原科技大学 B
41 10150 大连交通大学 B
42 10153 沈阳建筑大学 B
43 10186 长春理工大学 B
44 10214 哈尔滨理工大学 B
45 10217 哈尔滨工程大学 B
46 10251 华东理工大学 B
47 10252 上海理工大学 B
48 10255 东华大学 B
49 10338 浙江理工大学 B
50 10386 福州大学 B
51 10486 武汉大学 B
52 10488 武汉科技大学 B
53 10610 四川大学 B
54 10614 电子科技大学 B
55 10615 西南石油大学 B
56 10700 西安理工大学 B
57 11414 中国石油大学 B
58 90006 解放军理工大学 B
59 10010 北京化工大学 B-
60 10110 中北大学 B-
61 10142 沈阳工业大学 B-
62 10190 长春工业大学 B-
63 10384 厦门大学 B-
64 10385 华侨大学 B-
65 10403 南昌大学 B-
66 10424 山东科技大学 B-
67 10433 山东理工大学 B-
68 10464 河南科技大学 B-
69 10534 湖南科技大学 B-
70 10595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B-
71 10657 贵州大学 B-
72 10674 昆明理工大学 B-
73 10710 长安大学 B-
74 10731 兰州理工大学 B-
75 10732 兰州交通大学 B-
76 10013 北京邮电大学 C+
77 10022 北京林业大学 C+
78 10058 天津工业大学 C+
79 10144 沈阳理工大学 C+
80 10147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C+
81 10225 东北林业大学 C+
82 10295 江南大学 C+
83 10298 南京林业大学 C+
84 10336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C+
85 10426 青岛科技大学 C+
86 10429 青岛理工大学 C+
87 10460 河南理工大学 C+
88 10702 西安工业大学 C+
89 10703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C+
90 10704 西安科技大学 C+
91 10755 新疆大学 C+
92 10856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C+
93 11660 重庆理工大学 C+
94 90059 火箭军工程大学 C+
95 10009 北方工业大学 C
96 10057 天津科技大学 C
97 10079 华北电力大学 C
98 10107 石家庄铁道大学 C
99 10143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C
100 10146 辽宁科技大学 C
101 10220 东北石油大学 C
102 10285 苏州大学 C
103 10294 河海大学 C
104 10304 南通大学 C
105 10360 安徽工业大学 C
106 10361 安徽理工大学 C
107 10459 郑州大学 C
108 10462 郑州轻工业学院 C
109 10491 中国地质大学 C
110 10495 武汉纺织大学 C
111 10500 湖北工业大学 C
112 10530 湘潭大学 C
113 10536 长沙理工大学 C
114 10593 广西大学 C
115 11232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C
116 10151 大连海事大学 C-
117 10254 上海海事大学 C-
118 10259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C-
119 10289 江苏科技大学 C-
120 10291 南京工业大学 C-
121 10292 常州大学 C-
122 10427 济南大学 C-
123 10430 山东建筑大学 C-
124 10431 齐鲁工业大学 C-
125 10590 深圳大学 C-
126 10618 重庆交通大学 C-
127 10623 西华大学 C-
128 10708 陕西科技大学 C-
129 11065 青岛大学 C-
130 11078 广州大学 C-
131 10066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C-
132 10081 华北理工大学 C-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机械工程     专业代码:085201     门类/类别:工学     学科/类别:工程

专业介绍

邵阳学院
机械工程领域简介
邵阳学院机械工程领域坚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与吉利集团、三一集团、邵阳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衡阳天雁机械厂、长丰集团、山河智能等企业紧密合作,建立了试验科研基地及实践基地,在小型风冷柴油机、机械现代设计方法、先进制造技术、机械新材料等方面取得了具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部分成果具有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本领域现有专任教师及导师35人,其中教授15人,副教授20人,博士学位人员15人,拥有实验室面积5000多平方米,实验设备总价值3000余万元,有动力机械实验室、机械动力实训基地、小型内燃机及先进制造技术实验室等省级研究平台;先后承担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湖南省科技厅重点项目、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在内的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30多项,先后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湖南省教学成果奖8项,省市科技进步奖13项,共出版专著9部,发表学术论文400多篇,其中SCI、EI检索90多篇。
机械工程领域培养方式:
1)采用项目承载式校企联合培养专业硕士模式,学生主要在联合培养企业完成学业。
2)实行双导师负责制,双导师制是指1个校内学术导师、1个校外社会实践部门的导师,校内导师主要负责研究生的业务指导和思想政治教育,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产品开发、工程项目总结报告与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
机械工程领域培养目标:
1)掌握机械工程专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以及管理知识;掌握解决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化技术手段,具有独立从事工程设计、工程实施、工程研究、工程开发和工程管理等能力。
2)培养从事机械及机电设备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检测及控制、使用及维修的高级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掌握现代机械设计理论和方法、现代制造技术(包括工艺过程、制造加工设备及系统)、机电一体化技术、先进技术方法和手段;并能解决工程实践中出现实际技术问题。

专业点分布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北京化工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 北方工业大学 北京工商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天津理工大学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河北工业大学 河北工程大学 华北理工大学 河北科技大学 石家庄铁道大学 燕山大学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中北大学 太原科技大学 内蒙古工业大学 沈阳大学 大连海事大学 沈阳工业大学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沈阳理工大学 辽宁科技大学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大连交通大学 大连工业大学 辽宁工业大学 长春理工大学 哈尔滨商业大学 哈尔滨理工大学 东北石油大学 佳木斯大学 上海海事大学 上海理工大学 上海海洋大学 盐城工学院 南京工程学院 江苏理工学院 南京工业大学 宁波大学 浙江农林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 温州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安徽理工大学 安徽工程大学 安徽建筑大学 华侨大学 福建工程学院 景德镇陶瓷大学 江西理工大学 南昌航空大学 华东交通大学 烟台大学 济南大学 山东理工大学 青岛理工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齐鲁工业大学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河南理工大学 河南科技学院 武汉轻工大学 武汉科技大学 长江大学 武汉工程大学 武汉纺织大学 三峡大学 邵阳学院 湖南工业大学 国防科技大学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湘潭大学 湖南理工学院 广东工业大学 深圳大学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广西大学 重庆理工大学 重庆交通大学 西南科技大学 四川理工学院 西京学院 空军工程大学 西安工业大学 西安科技大学 西安石油大学 陕西理工大学 宝鸡文理学院 新疆大学

专业院校排名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93 所,本次参评89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189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03 清华大学 A+
2 10213 哈尔滨工业大学 A+
3 10248 上海交通大学 A+
4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 A+
5 10007 北京理工大学 A
6 10056 天津大学 A
7 10141 大连理工大学 A
8 10335 浙江大学 A
9 10698 西安交通大学 A
10 1000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A-
11 10183 吉林大学 A-
12 10216 燕山大学 A-
13 10247 同济大学 A-
14 1028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A-
15 10532 湖南大学 A-
16 10533 中南大学 A-
17 10561 华南理工大学 A-
18 10611 重庆大学 A-
19 90002 国防科技大学 A-
20 10004 北京交通大学 B+
21 10005 北京工业大学 B+
22 10008 北京科技大学 B+
23 10112 太原理工大学 B+
24 10145 东北大学 B+
25 10280 上海大学 B+
26 10286 东南大学 B+
27 10288 南京理工大学 B+
28 10290 中国矿业大学 B+
29 10299 江苏大学 B+
30 10337 浙江工业大学 B+
31 10359 合肥工业大学 B+
32 10422 山东大学 B+
33 10497 武汉理工大学 B+
34 10613 西南交通大学 B+
35 10699 西北工业大学 B+
36 1070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B+
37 11845 广东工业大学 B+
38 10019 中国农业大学 B
39 10080 河北工业大学 B
40 10109 太原科技大学 B
41 10150 大连交通大学 B
42 10153 沈阳建筑大学 B
43 10186 长春理工大学 B
44 10214 哈尔滨理工大学 B
45 10217 哈尔滨工程大学 B
46 10251 华东理工大学 B
47 10252 上海理工大学 B
48 10255 东华大学 B
49 10338 浙江理工大学 B
50 10386 福州大学 B
51 10486 武汉大学 B
52 10488 武汉科技大学 B
53 10610 四川大学 B
54 10614 电子科技大学 B
55 10615 西南石油大学 B
56 10700 西安理工大学 B
57 11414 中国石油大学 B
58 90006 解放军理工大学 B
59 10010 北京化工大学 B-
60 10110 中北大学 B-
61 10142 沈阳工业大学 B-
62 10190 长春工业大学 B-
63 10384 厦门大学 B-
64 10385 华侨大学 B-
65 10403 南昌大学 B-
66 10424 山东科技大学 B-
67 10433 山东理工大学 B-
68 10464 河南科技大学 B-
69 10534 湖南科技大学 B-
70 10595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B-
71 10657 贵州大学 B-
72 10674 昆明理工大学 B-
73 10710 长安大学 B-
74 10731 兰州理工大学 B-
75 10732 兰州交通大学 B-
76 10013 北京邮电大学 C+
77 10022 北京林业大学 C+
78 10058 天津工业大学 C+
79 10144 沈阳理工大学 C+
80 10147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C+
81 10225 东北林业大学 C+
82 10295 江南大学 C+
83 10298 南京林业大学 C+
84 10336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C+
85 10426 青岛科技大学 C+
86 10429 青岛理工大学 C+
87 10460 河南理工大学 C+
88 10702 西安工业大学 C+
89 10703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C+
90 10704 西安科技大学 C+
91 10755 新疆大学 C+
92 10856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C+
93 11660 重庆理工大学 C+
94 90059 火箭军工程大学 C+
95 10009 北方工业大学 C
96 10057 天津科技大学 C
97 10079 华北电力大学 C
98 10107 石家庄铁道大学 C
99 10143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C
100 10146 辽宁科技大学 C
101 10220 东北石油大学 C
102 10285 苏州大学 C
103 10294 河海大学 C
104 10304 南通大学 C
105 10360 安徽工业大学 C
106 10361 安徽理工大学 C
107 10459 郑州大学 C
108 10462 郑州轻工业学院 C
109 10491 中国地质大学 C
110 10495 武汉纺织大学 C
111 10500 湖北工业大学 C
112 10530 湘潭大学 C
113 10536 长沙理工大学 C
114 10593 广西大学 C
115 11232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C
116 10151 大连海事大学 C-
117 10254 上海海事大学 C-
118 10259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C-
119 10289 江苏科技大学 C-
120 10291 南京工业大学 C-
121 10292 常州大学 C-
122 10427 济南大学 C-
123 10430 山东建筑大学 C-
124 10431 齐鲁工业大学 C-
125 10590 深圳大学 C-
126 10618 重庆交通大学 C-
127 10623 西华大学 C-
128 10708 陕西科技大学 C-
129 11065 青岛大学 C-
130 11078 广州大学 C-
131 10066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C-
132 10081 华北理工大学 C-

机械工程专业考研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202俄语、203
日语任选其一
③301数学一
④818机械原理
 
机械工程考研参考书:
科目代码 考试科目 书名 出版社 版本 作者 备注
801 理论力学 《理论力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六版 哈工大 任选其中一本
《理论力学》 科学出版社   李慧剑、杜国君
802 材料力学 《材料力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四版 刘鸿文 任选其中一本
《材料力学》 科学出版社   白象忠
B01 机械原理和机械零件 《机械原理》 国防工业出版社 第二版 安子军 机械原理、机械零件各占50%
《机械设计》 中国标准出版社 第一版 许立忠
B02 金属塑性成形原理 《金属塑性成形原理》 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9年版 俞汉清  
M01 机械制造工艺学 《机械制造工艺学》 机械工业出版社 第二版 王先逵  
M02 切削原理及刀具 《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 机械工业出版社 第四版 陆剑中  
M03 机械制造装备 《金属切削机床》 机械工业出版社 第一版 戴曙  
M04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 机械工业出版社 第一版 姜培刚  
M05 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 《16/32位汇编语言、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 机械工业出版社 第二版 钱晓捷  
M06 工厂电气控制技术 《工厂电气控制技术》 机械工业出版社 第三版 方承远  
M07 液压元件 《液压元件与系统》 机械工业出版社 第二版 李壮云  
M08 液压伺服与比例控制系统 《液压控制系统》 机械工业出版社 第一版 王春行  
M09 液压传动系统 《液压传动系统》 机械工业出版社 第三版 官忠范  
M10 机械原理 《机械原理》 国防工业出版社 第二版 安子军  
M11 机械设计 《机械设计》 中国标准出版社 第一版 许立忠  
M12 机械设计学 《机械设计学》 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9年版 黄靖远  
M13 轧钢工艺及设备 《板带材生产工艺及设备》 冶金工业出版社 第一版 许石民  
M14 冶炼设备及工艺 《炼钢机械》 冶金工业出版社 1989年版 罗振才  
《炼铁机械》 冶金工业出版社 1990年版 严允进
M15 材料成形设备 《材料成形设备》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年版 王卫卫  
M16 冲压工艺 《冲压工艺学》 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0年版 肖景容  
M17 锻造工艺 《锻造工艺过程及模具设计》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6年版 胡亚民  
M18 金属塑性成形原理 《金属塑性成形原理》 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9年版 俞汉清  
 
机械工程研究生就业方向:
机械类专业渗透到很多行业,就业方向多种多样,除了教学、营销外,常见的有生产总监、物流管理、设备管理、质量管理、项目管理、机电产品开发、机械产品开发、液压产品开发、仪器仪表开发、武器开发、汽车工业、环保设备开发、矿业设备设计、模具设计制造、机械制造工艺师、CNC工程师等。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
 
 
 
 

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长沙理工大学考研分数线、长沙理工大学报录比、长沙理工大学考研群、长沙理工大学学姐微信、长沙理工大学考研真题、长沙理工大学专业目录、长沙理工大学排名、长沙理工大学保研、长沙理工大学公众号、长沙理工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长沙理工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长沙理工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之家公众号

长沙理工大学机械工程考研 推荐

长沙理工大学研究生学姐微信


加学姐微信,获免费答疑,进考研群
长沙理工大学考研网由长沙理工大学研究生维护,发布最新的长沙理工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还提供长沙理工大学研究生1对1辅导和考研真题等服务,有问题请加微信沟通。

关于我们

以下资料由长沙理工大学机械工程研究生团队整理提供,其团队成员覆盖各个院系,专门搜集本校的考研真题和高分笔记、题库等资料。

专业课资料作为考研核心资料,部分专业重题概率极高,必须吃透,反复复习。如有需要高分研究生学长一对一辅导的,也可联系我们安排。

考研派网站,为大家提供安全的交易平台,资料有任何问题,均可向我们投诉,我们会督促考研派研究生团队解决问题,保障同学们的权益。

购买指南 发货信息 关于我们 - 研究生兼职库
im钱包如何取消等待打包-下载imtoken钱包-imtoken怎么找回原来的币-imtoken钱包怎么取消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