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理工大学核技术与自动化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

成都理工大学核技术与自动化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专业

专业课资料

成都理工大学优惠价原价选择
加入购物车立即购买
成都理工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21/22考研群,请加入】

成都理工大学核技术与自动化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是一个不错的学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 核技术与自动化工程学院是学校里比较好的一个院系,请各位准备报考成都理工大学核技术与自动化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注意,该院系有以上多个专业在招生研究生,欢迎各位同学报考成都理工大学核技术与自动化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

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成都理工大学核技术与自动化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成都理工大学核技术与自动化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 成都理工大学核技术与自动化工程学院的联系方式
地址:第六教C座1102办公室 
院办:84078773  
学生科:84078774
邮箱:464512540@ qq.com
核科学与技术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适用于核技术及应用、辐射防护及环境?;ぷㄒ担?br /> 一、学科专业简介 “核科学与技术”属于高技术领域学科点。该学科是运用核科学基础理论,采用核技术
方法,面向国民经济发展领域,研究地球科学、环境科学、农业科学、生物科学、工业工程
等领域的理论与工程问题,是“核科学与技术”和其它学科领域交叉渗透而形成的现代科学技 术,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我校“核科学与技术”学科是在原“放射性地质与勘探”重点学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 五十余年的发展历程,是我校的优势、特色学科之一。长期以来,我校致力于将核科学技术 应用于地质学研究、资源勘查与开发、环境?;ず凸ひ倒谭治龅攘煊?,依托于四川省“地 学核技术”重点实验室,在核辐射探测技术、核电子学、核辐射信息技术和工业核测控技术 等领域已形成明显的特色。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高水平综合素质的核科学与技术学科领域的高层 次研究应用型人才。毕业学生应具备以下品质与能力:
1.  热爱祖国,遵纪守法,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的基本原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尊敬师长,团结同志,品德良好,服从国家需要, 积极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2.  在核科学与技术学科领域内,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熟悉所从事 的研究方向的科学技术发展动向;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三、研究领域或研究方向
 
1.  核信息获取与处理;
2.  地学核技术及应用;
3.  核测控技术与仪器;
4.  环境核辐射场及其检测技术;
5.  核素迁移转化及环境影响评价。
 
四、学制及学习年限
 
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制 3 年,学习年限原则上不延长。特殊情况,经申请审批后,可适 当延长。


文本框: 14文本框: 7五、课程设置、学分及必修环节
 
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开课学期
学位课(至少 学分)  
公共学位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2 36 1
英语 4 168 1,2
 
 
基础理论课
辐射物理及辐射探测技术Ⅰ*  
任选
2 门
3 48 1
地球化学 2.5 40 1
多元统计与程序设计 2.5 32+16 1
 
 
专业基础课
核信号采集与信息处理  
任选
2 门
2.5 40 1
核素迁移与转化原理 2.5 40 1
辐射防护与辐射剂量学 2.5 40 1
 
 
 
 
必修课
(至少 4 学分)
谱分析技术及程序设计  
 
 
 
任选
2 门
 
2.5
 
40
 
1
核地球物理学  
2.5
 
40
 
1
蒙特卡罗方法在核技术中的应
 
2.5
 
40
 
1
智能核仪器  
2.5
 
40
 
1
选修课(至少 学分)  
 
 
 
 
 
专业选修课
现代核分析技术  
 
 
 
 
任选 3-4
 
2
 
32
 
2
放射性废物处理与处置  
2.5
 
40
 
2
核物理实验中的数据分析  
2.5
 
40
 
2
辐射成像原理  
2.5
 
40
 
2
放射生态学  
2.5
 
40
 
2
环境放射性及影响评价  
2.5
 
40
 
2
 
 
 
公共选修课
自然辩证法概论 必选其 一  
1
 
18
 
1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1
 
18
 
1
其他素质类课程    
1
 
18
 
2
 
 
 
 
必修环节(4 学分)
开题报告   2   4
中期考核       4
专业外语       5
教学实践或社会实践   1   5
学术活动   1 8 次  
标注“*”的为所有方向必修课程。


六、学位论文与答辩
 
学位论文选题应来源于核科学与技术学科领域或相关学科的科学研究或工程应用课题, 有一定的学术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有一定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有新的见解。学位论文要体 现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解决理论与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独立完成,字数要求不 少于 3 万字。学位论文时间一般不少于一年。
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完成培养方案中规定的所有环节,获得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成绩合 格,同时学术成果符合学校、学院相关要求,方可申请论文答辩。学位论文评阅人和答辩委 员会成员中,应有相关行业实践领域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校外专家。
硕士学位论文答辩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进行。
仪器科学与技术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适用精密仪器及机械、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专业)
 一、学科专业简介 “仪器科学与技术”是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边缘性学科。它以信息的获取为首要任务,
并综合有信息的传输、处理和控制等基础知识及应用。本专业的主要研究领域(测量技术)
与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共同组成现代信息科学技术,形成信息科学技术三大支柱。围绕准 确、可靠、稳定地获取信息这一中心任务来组织教学,掌握与之相关的理论、技术和方法, 是本专业教学的基本出发点?;袢⌒畔⒌姆椒ㄊ嵌嘀侄嘌?,因此本专业的涉及面也是很宽 广的。
 
二、培养目标
 
掌握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领域坚实的理论基础,熟练掌握地学核仪器仪表、嵌入式系统 开发、机械工程和计算机等方面系统的专门知识,了解仪器科学与技术的新发展和新动向; 具有良好的实验技能和生产实践知识;具有独立承担专门技术工作能力的高层次研究应用型 人才。毕业后可在国民经济的不同部门从事电子设计、嵌入式系统开发和机械设计、制造、 控制,特别是在测试技术方面的开发、研制工作。
 
三、研究领域或研究方向
 
1.  精密机械技术;                          2.  微机电系统;
3.  智能仪器;                                 4.  信号采集与数字处理;
5.  地球信息探测技术与仪器;        6.  虚拟仪器设计。
 
四、学制及学习年限
 
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制 3 年,学习年限原则上不延长。特殊情况,经申请审批后,可适 当延长。
 
五、课程设置与学分


文本框: 14文本框: 7总学分不得少于 29 学分,其中课程学习至少 25 学分,必修环节 4 学分。
 
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开课学期
学位课(至少 学分)  
公共学位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2 36 1
英语 4 168 1,2
 
 
 
基础理论课
微分方程数值解  
 
 
任选 2 门
2.5 40 2
数字信号处理 2 32 2
数值分析 2.5 48 1
矩阵论 2 32 1
 
 
专业基础课
地学核技术新进展  
 
任选 2 门
2 32 1
现代设计方法 2.5 40 2
仪器精度理论 2 32 2
 
 
 
 
必修课
(至少 4 学分)
现代工况监测理论与应用  
 
 
 
 
任选 2 门
2.5 40 1
机电系统分析与设计 2 32 1
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应用 2 32 2
通信电路的 FPGA 设计技术 2 32 2
面向对像程序设计 2.5 40 1
选修课(至少 学分)  
 
 
 
 
 
 
 
 
专业选修课
现代精密仪器设计  
 
 
 
 
 
 
 
任选 3-4
2 32 2
机电系统动力学设计与仿真 2.5 40 2
现代制造技术 2.5 40 2
精密仪器 CAD 2 32 2
现代核分析技术 2 32 2
DSP 技术应用 2.5 40 2
电子系统设计 2 32 2
现代传感器技术 2 32 2
虚拟仪器设计 2.5 40 2
 
 
公共选修课
自然辩证法概论  
2 选 1
1 18 1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1 18 1
其他素质类课程       2


六、必修环节
 
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开课学期
 
 
必修环节
(4 学分)
开题报告   2   4
中期考核       5
专业外语       5
教学实践或社会实践   1   5
学术活动   1 8 次  
 
 
其中,开题报告及中期考核,完成了培养方案中规定的学位课、必修课和选修课等课程
学习并取得学分后,硕士研究生可以组织其学位论文开题。学位论文开题报告需在至少 3 名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评审下进行,评审专家对该研究生选题是否符合专业培养目标的 要求、前期准备工作是否充分、学位论文的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等内容进行审核。在学位论 文开题报告后,中期考核是对该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以来所完成的工作是否符合开题报告中 要求以及学位论文整体进展情况进行评审。教学实践或社会实践,可以在校内协助导师完成 相关课程的实验指导、实习指导和作业批改等,也可以在校外单位进行与专业相关的技术开 发等工作。学术活动,在学期间至少参加学术报告 8 次,其中本人至少公开作学术报告 1 次。
 
七、学位论文与答辩
 
学位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应用课题或现实问题,必须有明确的职业背景和应用价值,符合 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其表现形式可以是研究论文或项目产品。学位论文字数要求不少 于 3 万字,必须独立完成,要体现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完成培养方案中规定的所有环节,获得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成绩合 格,方可申请论文答辩。学位论文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应有相关行业实践领域具有 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答辩委员会组成人少于 5 名成员,其中至少有一名校外专家成员。

矿产普查与勘探、核资源与核勘查工程专业、石油与天然气
地质学、非常规油气地质学、油气田开发地质专业 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学科专业简介
 
矿产普查与勘探学科简介:  该学科于 1981 年被批准为硕士点; 1984 年被批准为博士 点,1988 年首次被批准为国家级重点学科,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的主要二级支 撑学科。该学科是在先进的地质理论指导下,应用多种勘查手段,深入研究矿产资源的地质 背景、形成过程、富集规律和矿体的空间赋存状态和富集规律,并通过可行性分析、开发前 景分析,评价其经济价值。该学科依托于“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设有博 士后流动站、“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岗位,在师资队伍、实验设备、科学研究、学科建设等方 面均具有明显的特色和优势。该学科从上世纪 80 年代招收硕士研究生以来,已经毕业硕士 生 800 多名,为国家矿产资源勘查做出重要贡献。
核资源与核勘查工程学科简介: 该学科具有五十余年的发展历程,是我校的优势、特色 学科之一,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为省首批重点学科,建有“地学核技术”省重点实验 室。其师资队伍力量雄厚,学术梯队健全,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合理,科研成果显著,为研 究生培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学科简介: 该学科为自主设置二级学科,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和深 厚的学术积淀。该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以该重点学科为依托,于 1990 年与西南石油学院 共同建成“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该学科已成为科学研究、高级人才培养 的重要基地。
非常规油气地质学学科简介: “该学科是以适应我国当前非常规油气勘探而设置的二级 学科。主要围绕“非常规油气储层地质、非常规油气成藏机理、非常规油气勘探原理、非常 规油气资源评价”主题展开。该学科建设与发展,将在弥补常规油气资源不足,保障国家能 源安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油气田开发地质学科简介: 该学科是石油地质与石油工程两专业之间的交叉学科。它依 托于国家重点学科“矿产普查与勘探”、省级重点学科“油气田开发工程”及“油气藏地质及开 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学科师资队伍雄厚,实验设备齐全,是国家油气开发地质方面重 要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
 
二、培养目标
 
1.  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拥护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热爱地矿和石油事业, 具有为国家强盛、民族振兴、地矿和石油事业发展而奋斗的志向和强烈责任感;遵纪守法, 品行端正,学风严谨,勇于探索,大胆创新,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锐意改革的精神。


文本框: 142.  具备先进的学术理念与强烈的国际意识,在该学科领域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
统的专门知识;了解学科领域的发展趋势和学术前沿;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 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3.  具备科学的思想方法、诚朴的工作作风和规范的学术道德行为;具有健康的体魄和 良好的心理素质与从事科学研究及实践工作的百折不挠的精神。
 
三、研究领域或研究方向
 
1.  固体矿产成矿系统理论与技术;
2.  核资源与核勘查技术;
3.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勘查与评价;
4.  非常规油气地质;
5.  油气田开发地质描述与评价。
 
四、学制及学习年限
 
硕士生学制 3 年,学习年限原则上不延长,特殊情况,经申请审批后,可适当延长学 习年限。
 
五、课程设置与学分
 
总学分不得少于 29 学分,其中课程学习至少 25 学分,必修环节 4 学分。
矿产普查与勘探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
 
 
 
 
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课 学 期
学位课(至少 学分)  
公共学位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2 36 1
英语 4 168 1,2
 
 
 
 
基础理论课
多元统计与程序设计  
 
 
任选
2 门
2.5 32+16 1
地质过程中的定量方法与计算技术 2 32 1
现代矿产勘查理论与技术 2 32 1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进展 2 32 1
铀资源地质学 2 32 1
 
 
 
专业基础课
地质流体与成矿  
 
任选
2 门
2 32 1
油气储层地质学 2 32 1
层序地层学 2 32 1
元素地球化学 2 32 1


文本框: 7
 
 
 
必修课
(至少 4 学分)
现代岩矿测试方法与技术  
 
 
任选
2 门
2 32 1
应用地球化学 2 32 1
地震地层学 2 32 1
油层物理学进展 2 32 1
铀矿资源评价 2 32 1
选修课(至少 学分)  
 
 
 
 
 
 
 
 
 
 
 
 
 
 
 
专业选修课
地理信息系统综合应用  
 
 
 
 
 
 
 
 
 
 
 
 
 
任选
 
3—4
2 32 2
现代矿床学 2 32 2
现代构造成矿理论 2 32 2
地球物理找矿方法与技术 2 32 2
矿产资源研究进展 2 32 2
含油气盆地分析 2 32 2
油气有机地球化学进展与资源评
 
2
 
32
 
2
油气储层评价方法与技术 2 32 2
油气运移与成藏 2 32 2
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技术与
方法
 
2
 
32
 
2
油气藏开发地质学进展 2 32 2
油气藏地质建模技术 2 32 2
油气开发地球物理 2 32 2
核素迁移与转化 2 32 1
核技术应用 2 32 2
 
 
公共选修课
自然辩证法概论 必选
其一
1 18 1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1 18 1
其他素质类课程       2
 
 
 
 
必修环节(4 学分)
开题报告   2   4
中期考核       4
专业外语       5
教学实践或社会实践   1   5
学术活动   1 8 次  
 
六、必修环节
 
开题报告 2 学分,教学实践或社会实践 1 分,中期考核,专业外语考试,学术活动 1
学分。学术活动中,在学期间至少参加学术报告 8 次,其中含至少公开作学术报告 1 次。


七、学位论文与答辩:
 
要求对所研究的课题在学术观点、应用方法、基础理论等方面或某方面有新的认识,并 对学术发展、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有较重要的意义,表明作者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 专门知识;了解学科领域的发展趋势和学术前沿;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 术工作的能力。学位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硕士研究生独立完成。 学位论文应当用规范 汉字进行撰写,除参考文献中引用的外文文献之外,均采用简体中文撰写。
学位论文必须是一篇(或一组相关论文组成的一篇)较系统完整的、有一定新认识、新 观点的学术论文。不符合上述要求的,一律不接受其学位论文答辩申请。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及答辩的具体要求执行《成都理工大学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工作细 则》。

机械工程领域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领域代码:085201
 

一、专业领域简介

机械工程是以有关的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为理论基础,结合生产实践中的技术经验,研究和解决在开发、设计、制造、安装、运用和修理各种机械中的全部理论和实际问题的应用学科?;倒こ塘煊蚰壳笆枪窬媒ㄉ韬蜕缁岱⒄固峁└骼嗷底氨负蜕圃旒际醯闹匾こ塘煊?,并随着电子技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及软件技术、材料科学、光学技术的发展和渗透,促进了机械产品和生产过程向精密化、自动化、智能化、连续化、高效化、集成化方向发展,拓宽了本领域的研究范畴。
成都理工大学机械工程领域具有较强的师资和科研力量(教授8人,副教授13人),在长期的科研活动中同企业建立了良好的科研合作关系,具体研究方向有:机械工程材料成型与加工、机械工程材料失效分析、机电系统监测与控制、现代设计方法与制造技术。
该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由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核技术与自动化工程学院联合招生、分类培养。

二、培养目标

机械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硕士是培养机械工程领域的应用型、复合式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具体目标为:
1.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身心健康。
2.掌握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理论与方法、机械设备状态监测与控制、机械工程材料成型与加工、机械工程材料失效分析等相关理论与技术;具有从事新产品开发设计能力、生产工艺设计及实施能力、生产设备管理及使用维修能力。具有了解国内外机械工程领域的发展动向,解决工程实践中出现实际技术问题并对其进行创新研究的能力。
3.较好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强的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文献的能力。

三、培养方式

1.采取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实行学分制;
2.本专业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行双导师制,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实践经验丰富并有高级技术职称)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鼓励吸收不同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实践领域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员,共同承担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工作。

四、学习方式与年限

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为3年。其中课程学习时间为1年,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攥写时间为2年。
原则上不允许延期毕业。确因客观原因不能按时在规定学习年限内完成学业者,延期所涉及的一切费用由研究生自行解决。延期最长时间原则上不超过1年(总时间控制在4年以内)。

五、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总学分不得少于32学分,其中课程学习至少24学分,必修环节8学分。
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开课学期
学位课(至少14学分) 公共学位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2 36 1
第一外语 4 168 1,2
基础理论课 数值分析   48 2.5 1
材料结构与性能 32 2 1
现代设计方法 40 2.5 1
专业基础课 失效分析理论与方法 任选2门 48 3 1
现代控制理论 32 2 1
现代工程力学 40 2.5 1
必修课
(至少4学分)
材料成型与加工技术 任选2门 32 2 2
材料现代测试技术 32 2 1
现代工况监测理论与应用 40 2.5 1
机电系统分析与设计 32 2 1
选修课(至少6学分) 专业选修课 材料表面工程 任选3-4门 32 2 2
机械工程材料 32 2 2
金属材料先进制备技术 32 2 2
现代制造技术 40 2.5 2
机电系统动力学设计与仿真 40 2.5 2
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应用 32 2 2
公共选修课 自然辩证法概论 必选其一 1 18 1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1 18 1
其他素质类课程       2
必修环节(8学分) 制订培养计划       1
开题报告   2   4
中期考核       4
专业外语       5
实践环节   6   5
 

六、必修环节

1、制定培养计划(不计学分):在入学后2周内完成;
2、开题报告:在第4学期结束前完成;
3、中期考核(不计学分),在第4学期前(含第四学期)进行硕士生中期考核。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应按时、按要求以书面形式学院(系)提交论文工作中期报告,院(系)应组织包括导师参加的工作小组对本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入学以来的思想表现、课程学习计划完成情况、学位论文工作中期报告、健康状况等进行评价,中期考核不合格者应中断培养;
4、专业外语(不计学分),由研究生教学主管部门组织相关学科研究生进行专业外语统一考试,考试合格方能申请学位;
5、实践环节:
(1)总体要求
实践环节是学位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实践教学。
(2)实践教学具体形式、组织方式、及管理方式等;
专业实践教学的组织工作应贯彻和体现“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 相结合、“校内实践和现场实践”相结合、“专业实践与论文工作”相结合的原则。
(3)实践教学时间:研究生须在第一学期期末在导师指导下制定并提交实践计划;专业实践一般应安排在第3-4学期期间,并按预先计划的方案逐步完成。
(4)考核标准与方式等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参加专业实践教学期间,应填写《成都理工大学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活动-工作日记》。专业实践活动结束后,研究生须做自我鉴定并撰写不少于5000字的专业实践报告,填写《成都理工大学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环节考核登记表》,学院应组织由校内外专家、现场实践单位负责人参加的专业实践专题报告会,由学生本人汇报本人的专业实践工作,指导教师(可以是校内外导师、也可以是实践部门的专家)应根据研究生的现场实践工作量、综合表现及现场实践单位的反馈意见等,按“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五个等级评定成绩。此项成绩在及格及以上的学生均可获得6学分,不及格者不计学分。
专业实践环节是机械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的一个特色和重要环节,研究生不参加专业实践或专业实践考核未通过,不得申请毕业和学位论文答辩。

七、学位论文

1、选题要求
研究生一般应结合专业实践确定学位论文的选题?;倒こ趟妒孔ㄒ笛宦畚牡难√庥丛从诠こ淌导驶蚓哂忻魅返墓こ碳际醣尘?,论文拟解决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论文要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实用性。
2、表现形式
论文形式可以是研究论文、项目(产品)设计、应用基础研究、规划设计、产品开发、可研报告等;论文格式规范,条理清楚,表达准确,数据可靠,图表清晰,实事求是地提出结论;论文内容应包括应用背景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应用现状分析,实验方案,实验结果和分析,应用前景等部分内容。
学位论文须独立完成,要体现研究生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具有先进性、实用性;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有新思想、新方法或新进展,创造了一定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社会评价较好(已在公开刊物发表论文、申请专利、项目获奖、通过鉴定或应用于工程实际等)。
3、字数要求
学位论文研究工作时间不少于1年,字数要求不低于2.5万字。
4、评阅与答辩
学位论文交2位以上本领域或相近领域具有高级职称专家评审通过后才可组织答辩。专业硕士答辩委员会应由5-7位与本领域相关、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组成(其中论文作者的导师不能多于1人)。评审专家和答辩委员会中至少有一位校外机械、材料及相关工程应用领域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

核能与核技术工程领域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领域代码:085226
 

一、专业领域简介

核能是一种安全、经济、清洁的能源,人类生存、发展所面临的能源问题,最终也需要依靠核能来解决。核电站的设计、建造和运行管理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工程,涉及物理、热工、结构、材料、机电、控制、安全等大量的工程问题。与核能利用密切相关的核燃料循环也同样涉及大量的工程技术问题。
核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代最主要的尖端科学技术之一。核技术是以核物理和辐射物理为基础,以核辐射探测为支撑技术而发展起来的用以解决社会问题、技术问题和生物医学问题的现代技术科学,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了日益明显的作用。
本专业隶属于核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是国内为数不多的硕士研究生培养专业,依托于省部“地学核技术”重点实验室,指导力量雄厚,学术梯队健全,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合理,科研成果显著,获多项国家科技进步奖、部省级奖和国家专利,为研究生培养提供了良好的物质保证。
核能与核技术工程领域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核资源勘查工程、核技术工程、辐射防护与环境工程

二、培养目标

核能与核技术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与“核科学与技术”所涵盖的专业硕士学位居于同一层次,但更侧重于工程应用,主要为涉核企业和核电建设部门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
本专业硕士学位获得者应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身心健康;掌握核能与核技术工程领域的坚实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掌握解决该领域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设计、实验手段;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担负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

三、培养方式

采用课程学习、企业实践教学、毕业实习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

四、学习方式与年限

采用全日制“2+1”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为3年(试行),其中课程学习时间为1年,必修环节和学位论文攥写时间为2年。必修环节——校外企业实践为1年。原则上不允许延期毕业。确因客观原因不能按时在规定学习年限内完成学业者,延期所涉及的一切费用由研究生自行解决。延期最长时间原则上不超过一年(总时间控制在4年内)。

五、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六、必修环节

1. 制定培养计划(不计学分)
2. 开题报告(2学分)
开题报告是整个学位论文顺利进行的必要基础,是保证学位论文质量的重要环节??獗ǜ嬉话阌υ谕瓿煽纬萄昂蟮牧鲈履谕瓿???稍谘;蜓诘ノ唤锌獗ǜ婀ぷ?。
3. 中期考核(不计学分)
学位论文中期检查工作由学院和学生所在单位共同组织3—5人的专家组进行。每位学生应向检查组汇报学位论文进展情况。中期检查工作一般应在开题报告通过后1年左右的时间进行,地点在学?;蜓诘ノ痪?。
4. 专业外语(不计学分)
专业外语是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所掌握外语情况的考核,要求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具备能够利用外语工具进行文献的检索、阅读、撰写与交流的能力。一般在第四、五学期由学院按工程领域组织专业外语的考核工作。
5. 实践环节:学分为6学分
(1)总体要求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培养应用型、复合式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学生须在企业实习,了解企业工程实际需要,培养必要的工程实际技能,为学位论文选题和完成创造条件。
(2)实践教学具体形式、组织方式、管理方式
企业实习期间,学生必须服从企业管理方式,尊重企业管理制度,采取由企业统一进行组织管理,学校指导老师参加,学生定期汇报实践内容的管理方式。学员在企业的表现由企业指导老师和其所在单位员工共同打分,完整的实习时间由企业出具证明,请假时间不作为实习时间计算。采用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实习相结合,由企业进行组织,“企业导师+学校导师”双导师指导实践的教学方式。
完成12个月实习实践,提交实习报告及答辩PPT,由培养学校和实习企业共同组织20~30分钟的实习答辩。实践总结报告内容应包括:前言、理论基础/设计原理、实践/实习内容设计、问题的发现与解决、总结和体会与收获。
(3)实践教学时间
企业实习累积时间一般不少于12个月,学生应在导师指导下完成企业实践及实习报告。详细进度安排如下。
原则上,一年级主要进行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理论知识学习,不建议进入企业进行实践学习。二年级上学期主要还是进行理论课程学习,若在一年级完成理论知识学习则可以进入企业进行为期1~2个月的实践学习。二年级下学期则完全可以进入企业进行实践学习,但是要注意是否完成专业培养要求中基础理论知识学习的学分要求。三年必须在固定指导老师带领下进入企业进行实践学习,并依据企业安排时间内容进行。
(4)考核标准与方式
对于学生的实践实习成绩企业实习可给予优、良、中、合格与不合格三个等级成绩,获得合格及以上成绩的,培养学校给予6学分。另外,对于双导师聘任及管理办法如下:
具有副高级及以上工程师可作为企业指导教师;学员入学第一年内要完成企业指导教师的聘任工作。由学生提出申请,经学校指导老师同意,在研究生院正式办理企业指导老师聘任书,并注明聘任期限。
企业指导老师至少完成学员的一次完整的企业实践教学指导和完整的毕业实习指导工作。其中企业实践指导工作包括实践内容制定、实践过程指导、实践报告编写指导与评阅、实践成绩评定等工作。参与学生毕业实习内容的制定、实践过程指导和论文的评阅等工作。企业实践原则上应在企业完成,在企业导师指导下完成一个工程项目或子项目的全过程,具体的实践内容可分为企业认识、工程概念设计、项目实体设计、企业生产等。企业实践完成后应提交专业实践报告,实践报告应包含实践时间、实践目的、实践内容、实践成果及收获等内容,具体内容如下表所示。
序号 实习内容 考核形式 收获
1 企业认识 提交认识实习报告 了解企业环境,熟悉企业文化,培养适应企业工作的能力;同时进一步了解专业特点,增加专业认可度
2 工程概念设计 对设计文件进行评分,并且在企业内做实习报告进行交流 增强学生自主研发能力,提高动手能力
3 项目实体设计 校内做实习报告进行交流 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4 企业生产 提交生产实习报告,并且在校内做实习报告进行交流。 培养学生对实际生产中的现象和问题的分析能力与解决能力、管理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
5 毕业设计 由双导师评分,然后由学校老师与企业指导老师共同组建答辩委员会进行毕业论文答辩 提高学生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语言表达沟通能力
 
也可结合导师横向科研项目,在导师的指导下,参与完成项目的申报、结题,独立或合作(仅针对大型项目)完成项目的调研、资料整理、试验等,必须独立完成全部或部分内容的报告编写工作,科研报告初稿质量作为评定专业实践成绩的重要部分。鼓励有能力的硕士研究生参与多项科研项目工作。
原则上企业指导老师指导一个学生的周学时数不得少于240学时,论文评阅作为16学时计算。学时计算方法为:周数×16。

七、学位论文

1. 选题要求
课题应直接来源于生产实际,具有明确的生产背景和应用价值,并应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先进性和工作量,能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表现形式
本领域硕士论文的表现形式可以是:工程设计或产品开发报告,工程项目或消化引进先进设备工作总结,本领域国外先进技术或先进管理模式研究报告,预研课题阶段成果报告,研究论文。
3. 字数要求
专业学位硕士毕业论文的字数需要达到3万字以上。
4. 评阅与答辩
(1) 学位论文的评审应着重审核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审核学位论文工作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审核其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进展;审核其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计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审核其创造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 攻读工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必须完成培养方案中规定的所有环节,成绩合格,方可申请参加学位论文答辩。
(3) 学位论文应聘请本领域或相近领域的2名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教授、副教授、高工)或担任企业(工程部门)总工程师职务的专家进行评阅(评阅人中应有1名来 自企业或工程部门的专家)。答辩委员会一般由3~5名教授、副教授或相当职称以上的专家组成,其中至少有1名来自企业或工程部门的同行专家;答辩委员会主 席由教授或教授级专家担任;答辩委员会中非导师成员人数应至少为3人。

安全工程领域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领域代码:085224
 

一、专业领域简介(400字内)

安全工程是以人类生产、生活活动中发生的各种事故为主要研究对象,综合运用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管理科学等方面的有关知识和成果,辨识和预测生产、生活活动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防止事故发生或减轻事故损失的工程领域。
随着人类物质文明的高度发展,国家、社会和个人对安全的依赖和企盼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安全工程通过探测仪器应用于核辐射安全监测与核事故应急处理、公共场所安全检查与地质环境监测等方面。
本领域涉及生产安全、公共安全应急、地质灾害防护、核仪器仪表使用、交通安全、核与辐射安全、国境检验与检疫安全等方面的基础理论技术和方法。安全工程可分为三个研究方向:辐射防护及环境?;?、核技术及应用、地质工程。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核工业建设以及核安全仪器仪表、地质安全需要,培养具有扎实的安全科学及技术专业知识和较强的核安全评价与分析、核辐射安全监测与核事故应急处理、公共场所安全检查与地质环境监测的基本技能,具备核环境、安检与地质环境安全工程方面的设计、研究、评价、监察和管理能力,具备终生学习能力和进一步深造潜能,毕业后能在环境?;び爰嗖獠棵?、核工业相关的工矿企业研究院所和高等学校等从事核环境、公共场所地质环境安全技术与管理工作的核安全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服务于资源的勘察与开发,土木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地质灾害防治及地质环境?;さ攘煊?,为各方面的安全做好监控以减少不安全因素。在测试理论、信息获取及信息处理技术领域掌握坚实的理论基础,初步具有本学科的科学研究能力及安全监测仪器系统的综合与设计能力,掌握安全监测仪器在相关领域的应用,并做好环境安全检查、监控等。
本专业硕士学位获得者应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身心健康。

三、培养方式

采用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

四、学习方式与年限

采用全日制“2+1”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为3年(试行),其中课程学习时间为1年,必修环节和学位论文攥写时间为2年。必修环节——校外企业实践为1年。原则上不允许延期毕业。确因客观原因不能按时在规定学习年限内完成学业者,延期所涉及的一切费用由研究生自行解决。延期最长时间原则上不超过1年(总时间控制在4年内)。

五、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六、必修环节

1. 制定培养计划(不计学分)
2. 开题报告:2学分
开题报告是整个学位论文顺利进行的必要基础,是保证学位论文质量的重要环节??獗ǜ嬉话阌υ谕瓿煽纬萄昂蟮牧鲈履谕瓿???稍谘;蜓г彼诘ノ唤锌獗ǜ婀ぷ?。
3. 中期考核(不计学分)
学位论文中期检查工作由学院和学生所在单位共同组织3—5人的专家组进行。每位学生应向检查组汇报学位论文进展情况。中期检查工作一般应在开题报告通过后1年左右的时间进行,地点在学?;蜓г彼诘ノ痪?。
4. 专业外语(不计学分)
专业外语是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所掌握外语情况的考核,要求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具备能够利用外语工具进行文献的检索、阅读、撰写与交流的能力。一般在第四、五学期由学院按工程领域组织专业外语的考核工作。
5. 实践环节:学分为6学分
(1)总体要求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培养应用型、复合式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学生须在企业实习,了解企业工程实际需要,培养必要的工程实际技能,为学位论文选题和完成创造条件。
(2)实践教学具体形式、组织方式、管理方式
企业实习期间,学生必须服从企业管理方式,尊重企业管理制度,采取由企业统一进行组织管理,学校指导老师参加,学生定期汇报实践内容的管理方式。学员在企业的表现由企业指导老师和其所在单位员工共同打分,完整的实习时间由企业出具证明,请假时间不作为实习时间计算。采用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实习相结合,由企业进行组织,“企业导师+学校导师”双导师指导实践的教学方式。
完成12个月实习实践,提交实习报告及答辩PPT,由培养学校和实习企业共同组织20~30分钟的实习答辩。实践总结报告内容应包括:前言、理论基础/设计原理、实践/实习内容设计、问题的发现与解决、总结和体会与收获。
(3)实践教学时间
企业实习累积时间一般不少于12个月,学生应在导师指导下完成企业实践及实习报告。详细进度安排如下。
原则上,一年级主要进行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理论知识学习,不建议进入企业进行实践学习。二年级上学期主要还是进行理论课程学习,若在一年级完成理论知识学习则可以进入企业进行为期1~2个月的实践学习。二年级下学期则完全可以进入企业进行实践学习,但是要注意是否完成专业培养要求中基础理论知识学习的学分要求。三年必须在固定指导老师带领下进入企业进行实践学习,并依据企业安排时间内容进行。
(4)考核标准与方式
对于学生的实践实习成绩企业实习可给予优、良、中、合格与不合格三个等级成绩,获得合格及以上成绩的,培养学校给予6学分。另外,对于双导师聘任及管理办法如下:
具有副高级及以上工程师可作为企业指导教师;学员入学第一年内要完成企业指导教师的聘任工作。由学生提出申请,经学校指导老师同意,在研究生院正式办理企业指导老师聘任书,并注明聘任期限。
企业指导老师至少完成学员的一次完整的企业实践教学指导和完整的毕业实习指导工作。其中企业实践指导工作包括实践内容制定、实践过程指导、实践报告编写指导与评阅、实践成绩评定等工作。参与学生毕业实习内容的制定、实践过程指导和论文的评阅等工作。企业实践原则上应在企业完成,在企业导师指导下完成一个工程项目或子项目的全过程,具体的实践内容可分为企业认识、工程概念设计、项目实体设计、企业生产等,企业实践完成后应提交专业实践报告,实践报告应包含实践时间、实践目的、实践内容、实践成果及收获等内容,具体内容如下表所示。
序号 实习内容 考核形式 收获
1 企业认识 提交认识实习报告 了解企业环境,熟悉企业文化,培养适应企业工作的能力;同时进一步了解专业特点,增加专业认可度
2 工程概念设计 对设计文件进行评分,并且在企业内做实习报告进行交流 增强学生自主研发能力,提高动手能力
3 项目实体设计 校内做实习报告进行交流 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4 企业生产 提交生产实习报告,并且在校内做实习报告进行交流。 培养学生对实际生产中的现象和问题的分析能力与解决能力、管理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
5 毕业设计 由双导师评分,然后由学校老师与企业指导老师共同组建答辩委员会进行毕业论文答辩 提高学生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语言表达沟通能力
也可结合导师横向科研项目,在导师的指导下,参与完成项目的申报、结题,独立或合作(仅针对大型项目)完成项目的调研、资料整理、试验等,必须独立完成全部或部分内容的报告编写工作,科研报告初稿质量作为评定专业实践成绩的重要部分。鼓励有能力的硕士研究生参与多项科研项目工作。
原则上企业指导老师指导一个学生的周学时数不得少于240学时,论文评阅作为16学时计算。学时计算方法为:周数×16。

七、学位论文

1. 选题要求
课题应直接来源于生产实际,具有明确的生产背景和应用价值,并应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先进性和工作量,能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表现形式
本领域硕士论文的表现形式可以是:工程设计或产品开发报告,工程项目或消化引进先进设备工作总结,本领域国外先进技术或先进管理模式研究报告,预研课题阶段成果报告,研究论文。
3. 字数要求
专业学位硕士毕业论文的字数需要达到3万字以上。
4. 评阅与答辩
(1)学位论文的评审应着重审核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审核学位论文工作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审核其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进展;审核其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计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审核其创造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攻读工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必须完成培养方案中规定的所有环节,成绩合格,方可申请参加学位论文答辩。
(3)学位论文应聘请本领域或相近领域的2名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教授、副教授、高工)或担任企业(工程部门)总工程师职务的专家进行评阅(评阅人中应有1名来 自企业或工程部门的专家)。答辩委员会一般由3~5名教授、副教授或相当职称以上的专家组成,其中至少有1名来自企业或工程部门的同行专家;答辩委员会主 席由教授或教授级专家担任;答辩委员会中非导师成员人数应至少为3人。

仪器仪表工程领域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领域代码:085203
 

一、专业领域简介

仪器仪表工程广泛涉及到国民经济、科学研究和人们日常生活相关的各个方面,是提供检测、计量、监测和控制装置、设备与技术的综合性工程领域,为人类社会提供了重要的物质技术保障。随着核仪器仪表技术、电子技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及软件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新器件、新应用的不断出现,不仅充实和丰富了仪器仪表工程学科领域的基础,而且拓宽和发展了本学科的研究领域,使得仪器仪表向智能化、集成化、微型化和多功能方向发展。
本工程领域涉及的研究方向包括地学核仪器仪表、嵌入式系统开发和计算机应用等。现有教师14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2人,讲师6人,工程师2人。教师队伍老中青相结合,结构合理。实验室面积1080m2,各类实验设备1000台。

二、培养目标

在地学核仪器仪表、嵌入式系统开发和计算机等方面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了解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的新发展和新动向;具有良好的实验技能和生产实践知识;具有独立承担专门技术工作能力的工程师。毕业后可在国民经济的不同部门从事电子设计、嵌入式系统开发,特别是在测试技术方面的开发、研制工作。

三、培养方式

1. 采用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
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在校内完成;实践教学鼓励到企业、校企合作基地或研究生工作站完成,可采取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2. 实行导师负责制。
鼓励实行双导师制或导师组。双导师制是指1个校内导师,1个校外社会实践部门的导师,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应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导师组除校内导师外,鼓励吸收企事业部门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参加。

四、学习方式与年限

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为3年。其中课程学习时间为1年、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撰写时间为2年。
原则上不允许延期毕业。确因客观原因不能按时在规定学习年限内完成学业者,延期所涉及的一切费用由研究生自行解决。延期最长时间原则上不超过1年(总时间控制在4年内)。

五、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总学分不得少于32学分,其中课程学习至少24学分,必修环节8学分。

六、必修环节
1. 制定培养计划(不计学分)
2. 开题报告:2学分
开题报告是整个学位论文顺利进行的必要基础,是保证学位论文质量的重要环节??獗ǜ嬉话阌υ谕瓿煽纬萄昂蟮牧鲈履谕瓿???稍谘;蜓诘ノ唤锌獗ǜ婀ぷ?。学位论文的选题必须符合专业培养方案的要求。
3. 中期考核(不计学分)
学位论文中期检查工作由学院和学生所在单位共同组织3~5人的专家组进行。每位学生应向检查组汇报学位论文进展情况。中期检查工作一般应在开题报告通过后1年左右的时间进行,地点在学?;蜓诘ノ痪?。
4. 专业外语(不计学分)
专业外语是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所掌握外语情况的考核,要求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具备能够利用外语工具进行文献的检索、阅读、撰写与交流的能力。一般在第四、五学期由学院按工程领域组织专业外语的考核工作。
5. 实践环节:学分为6学分
(1)总体要求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培养应用型、复合式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学生须在企业实习,了解企业工程实际需要,培养必要的工程实际技能,为学位论文选题和完成创造条件。
(2)实践教学具体形式、组织方式及管理方式
采用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由企业进行组织,“企业导师+学校导师”双导师指导实践的教学方式。采取由企业统一进行组织管理,学校指导老师参加,学生定期汇报实践内容的管理方式。
(3)实践教学时间
企业实习累积时间一般不少于12个月,学生应在导师指导下完成企业实习报告。
(4)考核标准与方式
完成12个月实习实践,提交实习报告及答辩PPT,由培养学校和实习企业共同组织20~30分钟的实习答辩。企业实习可给予优良、合格与不合格三个等级成绩,获得优良与合格成绩的,培养学校给予6学分。

七、学位论文

1. 选题要求
学位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应用课题或现实问题,必须有明确的职业背景和应用价值,符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2. 表现形式
研究论文、项目产品。
3. 字数要求
学位论文字数不少于3万字,必须独立完成,要体现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评阅与答辩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完成培养方案中规定的所有环节,获得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成绩合格,方可申请论文答辩。学位论文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应有相关行业实践领域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
核技术与自动化工程学院可溯源到1956 年我国为发展原子能事业而设立的“三系”(放射性地质勘探、放射性地球物理勘探和稀有稀散地球化学专业)。在六十余年的人才培养历程中,已为国家培养各类专业技术人才5 万余人,涌现出一大批在国内外有较高知名度的专家学者,他们中部分已成为我国核工业、地质勘探等部门的高级管理者、学术技术带头人和技术骨干,为我国原子能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目前,学院拥有“核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下设“核技术及应用”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在“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下自主设置“核资源与勘查技术工程”、“核废物地质处置工程”2 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拥有“核科学与技术”和“仪器科学与技术”2 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机械工程”、“安全工程”、“核能与核技术工程”等3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核工程与核技术”、“辐射防护与核安全”、“核燃料与核化工”、“机械工程”、“电气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工业工程”、“工业设计”等9 个本科专业。其中,“核技术及应用”为四川省重点学科,“核工程与核技术”为国家级特色专业, “机械工程”为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和四川省首批100 个应用型本科示范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为四川省特色专业,“工业工程”为教育部-欧特克公司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在读博士、硕士研究生230 余名,本科生2870 余名。
学院拥有一支治学严谨、结构合理、在国内外颇具影响力的高水平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119 人,其中,专任教师107人,教授17 人,副教授30 人,博士生导师8 人,外聘兼职客座教授60 余人。教师队伍中有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教育部核专业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1 人、顾问1 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 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2 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3 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3 人,四川省优秀共产党员2 人,四川省杰出青年科技奖1 人,成都市优秀青年教师1 人;教育部“黄大年式”核工程与核技术教师团队1 个、四川省科技创新团队2 个、四川省优秀教学团队1个。
近年来,学院承担了包括国家863重大计划项目、国家973 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内的150余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课题;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800 余篇,其中SCI、EI 收录论文300 余篇;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各1 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60 余项,获发明专利150余项。学院与美、加、澳、以色列、英、俄、日、香港、国际原子能机构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科研院所、国际学术组织建立了广泛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
学院拥有“地学核技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建设有“核资源勘查技术”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核资源勘查”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四川省“核辐射与安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以及“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工业工程”、“工业设计”、“核工程”、“辐射防护”和“核燃料与核化工”等7 个校内专业实验室。学院与学科专业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共建32 个校外实习基地,为全院师生开展科研和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工程实践条件。学院十分注重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与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积极鼓励和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数学建模、“核+X”大赛、核技术应用大赛、机器人、机械创新设计竞赛、全国三维CAD大赛、工业创新设计竞赛、英语竞赛等多项全国性和地区性大学生课外科技竞赛活动,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学院设立了“金景福奖学金”、“纬创奖学金”以及由国内部分大型企业和研究机构赞助设立的多个奖、助学金。

添加成都理工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成都理工大学考研分数线、成都理工大学报录比、成都理工大学考研群、成都理工大学学姐微信、成都理工大学考研真题、成都理工大学专业目录、成都理工大学排名、成都理工大学保研、成都理工大学公众号、成都理工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成都理工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成都理工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之家公众号

关于我们

以下资料由成都理工大学核技术与自动化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研究生团队整理提供,其团队成员覆盖各个院系,专门搜集本校的考研真题和高分笔记、题库等资料。

专业课资料作为考研核心资料,部分专业重题概率极高,必须吃透,反复复习。如有需要高分研究生学长一对一辅导的,也可联系我们安排。

考研派网站,为大家提供安全的交易平台,资料有任何问题,均可向我们投诉,我们会督促考研派研究生团队解决问题,保障同学们的权益。

最新购买

    手机商城

    扫描二维码,更便捷的购买资料

    不仅有商品,还有更多资讯和活动

    购买流程

    找到要考的专业或资料

    方法一:选择学校->学院->专业

    方法二:查找功能

    点击浏览招生简章+资料详情

    通过招生简章了解本专业需要的资料

    查看资料详情了解资料要点

    点击购买或加入购物车

    支付方式:支付宝

    填写付款信息并付款

    请确认联系人、联系方式和收货地址

    付款后3-5天可到货,可查询快递信息

    若有疑问,可联系在线学姐

    学姐联系方式:

    im钱包如何取消等待打包-下载imtoken钱包-imtoken怎么找回原来的币-imtoken钱包怎么取消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