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研究生招生

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研究生招生专业

专业课资料

首都医科大学优惠价原价选择
加入购物车立即购买
首都医科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21/22考研群,请加入】

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研究生招生是一个不错的学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 中医药学院是学校里比较好的一个院系,请各位准备报考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注意,该院系有以上多个专业在招生研究生,欢迎各位同学报考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研究生招生。

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研究生招生
一、学院简介
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是北京市属医科院校中唯一一所培养高级中医药人才的学院。已开办中医药学本科教育 40 余年,研究生教育 30 年,2012 年获批天然药物学博士科学学位培养点,2015 年获批中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为北京地区培养中医药高级专业人才近万人,其中相当一部分已经成为北京市中医药行业的骨干。学院现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建设学科 1 个,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 1 个;北京市中医管理局重点学科 2 个;北京市重点
实验室 1 个;北京市一流专业 2 个;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1 个;2012 年与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共建“首都名医研修院”,成为北京市培养高级中医药临床人才的基地。
师资队伍
学院现有教职工 90 余人,教授、副教授占 64%,硕士生导师 53 人,博士生导师 15 人。目前学院拥有 1 位国医大师,9 位国家级名老中医,6 位首都国医名师;建有 5 个国家级、9 个北京市级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拥有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 1 人,国家万人计划 2
人,国家优青 1 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1 人,北京市教学名师 2 人,北京市长城学者
2 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2 人。
科学研究
近 5 年获批各级各类课题 106 项,其中包括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国家自然基金、国家优青在内的国家级课题 41 项,省部级课题 22 项,局级课题 43 项,总
经费 3661 余万元。申请专利 64 项,授权专利 28 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 620 篇,SCI 论文
150 篇,主编、副主编、参编的教材、教参或专著 97 部册。
二、夏令营活动整体安排
1.活动形式:线上
2.活动内容:开展学校、学院、学科云端推介会、云上参观中医药学院实验教学中心、参观科研实验室、与导师云端交流等活动。
3.活动时间:2021 年 7 月 8 日
4.夏令营开放报名的专业:中医学、中药学。
5.入营人数:中医学 10 人,中药学 10 人。
三、申请资格
1.全国各高校(包括首医)中医学、中药学相关专业 2022 届本科毕业生。
2.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身心健康,无任何违法违纪记录。
3.在学期间学习成绩优秀,本科总成绩年级排名前 30%;全国大学英语六级水平(成绩 425
分以上)。
4.有志从事中医学及中药学相关的科学研究工作,在科技创新研究方面有突出表现的学生优先。
四、申请时间、方式、材料
1.申请时间:报名及申请材料电子版递交的截止日期 2021 年 6 月 25 日
2.申请方式:
(1)请扫描二维码填写问卷星报名表。
(2)相关证明材料电子版按规定格式整理发邮箱。
3.申请材料:
(1)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登陆“学信网”在“在线认证”一栏申请办理一个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电子版),下载并打??;电子版:将生成的验证报告电子文件,命名为:“1.  学籍信息”;
(2)照片:本人近期一寸白底彩色身份证版式照片。电子版:照片请使用 JPG 格式电子文件,像素为 390*260,大小在 200k 以内,命名为:“2.照片”;
(3)本科阶段成绩单及本专业排名证明(学校教务部门或院系盖章)。电子版:各生成
PDF 格式的电子文件,命名为:“3.1 成绩单,3.2 专业排名”;
(4)英语水平证明:生成 PDF 格式的电子文件,命名为:“4.英语水平”;
(5)其他证明材料:包括各类获奖证书复印件;体现自身学术水平的代表性学术论文 、出版物或原创性工作成果等)。电子版:生成 PDF 格式的电子文件,如材料较多请建立文件夹,命名为:“5.其他证明材料”。
(6)自荐信:格式不限,可包括简历、为何报考相关学院及专业、未来学习研究计划等。电子版:生成 PDF 或Word 格式的电子文件,命名为“6.自荐信”。
(7)课题设计:根据报名学科方向,撰写一个课题设计(不少于 2000 字)。电子版: 生成 PDF 或 Word 格式的电子文件,命名为“7.课题设计”。
五、入营资格
申请时间截止后,学院将对申请者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和筛选,最终入营的名单将于2021 年 6 月 30 日 15:00  前通过邮件形式(或电话或名单公示)通知。未获得入营资格的学生不再另行通知。
请入选营员于 2021 年 7 月 2 日 15:00 前回复邮件(或致电)确认是否参加,逾期未回复邮件则视为放弃。
六、活动要求
1.入选营员准备好身份证原件、学籍在线验证报告原件报到,报到时间及注意事项另行
通知。
2.营员报到后应按照统一的安排全程参加夏令营各项活动,否则视为放弃。
七、联系方式
学院接收报名材料邮箱:tmedu@ccmu.edu.cn 学院联系人:刘老师 史老师
学院联系电话:83911637 83911638
学院联系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右安门外西头条 10 号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

中医学

      发布日期:2019-04-29
 
    中医学专业以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和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为依托,名医汇聚,学术积淀丰厚,著名中医学家赵炳南、关幼波,国医大师贺普仁、方和谦、柴嵩岩等奠定了坚实基础。1978年开设5年制中医学专业本科教育,2006年获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2010年获国家级特色专业,2015年获中医学博士和硕士专业学位授权学科,40年来培养高质量中医人才万余名。
本专业为国家特色专业,以中医学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为主体,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基础牢、能力强、素质高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医药高级人才。依托中医优势学科(含国中局14个重点学科)及68名国家和市级名老中医工作室站,突出燕京医学特色,以“精品教育”为目标,小规模招生,高水平培养;突出“厚基础,强临床,跟名师”办学特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培养过程中融入师承教育理念,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形成院校与师承教育融合模式,指导学生读经典、早临床,强化中医思维,提高辨证施治能力,促进综合素质的提升,取得良好效果,获北京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近3年,学生升学读研率47%-73%,中医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为95%,高出全国15%。

中药学学科简介

      发布日期:2019-04-01

首都医科大学中药学科在金世元等老一辈国医大师的奠基下创建于1956年,1978年开始招收本科生,2001年获批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2012年在药学一级学科自主设置天然药物学二级学科开始招收博士生,多年来已培养毕业生近5000名,在首都中医药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本学科是由多个中药二级学科组成的一级学科,主要依托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及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友谊医院,涵盖 20 所临床医学院、37 个临床专科学院、学系的从事中药相关教学、研究、医疗服务的学系、科室。
 一、学科发展与区域特色相结合,在全国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建有国医大师金世元、国家级名老中医高忠英与周耀庭等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站,整理挖掘“国药泰斗”的道地药材传统鉴别经验、北京地区中药特色炮制技术以及学术思想,培养中药专业研究生与行业人才;教师中拥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项目1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 、国家“万人计划”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1人、国家优青1人  、中药特色技术人才1人,形成了学术传承与创新的学科团队,建立了辐射全国的中医药人才培养与文化传播的学术平台。 二、学术传承与创新相结合,研究特色鲜明、成绩突出
依托学校神经生物学、神经病学、内科学等10个国家重点学科和博士学位点的强大基础,在中药治疗重大疾病的药理学研究与新药开发、中药活性成分基因调控与合成生物学生产、中药复方药效物质研究等领域形成了稳定的研究方向,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代谢性疾病的中药新药研发,丹参、雷公藤等药用植物基因发掘及其活性成分高效获取,青蒿倍半萜类成分成药性与相互作用等方面形成研究特色,持续获得国家级课题资助,有转让专利和获批新药临床研究。现有专业教师47名,专职教师平均年龄 37 岁,博士学位占 88%,37%有海外经历,充满朝气。有博士生导师 7 人,硕士生导师 18 人。近五年国家级课题47项,人年均科研经费21万元,人均SCI论文4篇,省部级以上成果奖10项。人均科研经费、科研产出在全国中药学科处于前列。
        三、精英教育与社会需求相结合,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好
        中药学本科教育40年,实施全程导师制精英教育12年,65%毕业生进入硕士培养;研究生教育近20年,近五年每年生均科研经费11万元,70%研究生参与国家级课题研究;连续多年就业率100%、签约率90%。精品教育赢得良好社会评价,2017-2018年在全国开办中药学专业的大学(82所)中排名第15。
        四、医教研多平台相结合,学科基础雄厚
        依托学校国家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的综合实力,结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临床中药重点学科、中医药优势特色教育培训基地(中药)等支撑条件,在学科交叉融合、原始创新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学校中医药学院、北京中医医院及涵盖20所附属医院的临床中药学科,对教学、研究、医疗服务构成强大支撑。学校与以岭医药、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等共建了教学、研究、开发基地,聘请黄璐琦院士为客座教授,全面指导学科发展。
        作为综合性医科大学中具有上述鲜明特点的中药学科,担负着传承发展首都中医药的重任,与独立的中医药大学和中医药研究院所形成优势互补,共同推动中药学科的建设发展。
师14人),博士生导师17人。目前学院拥有拥有10位国家级名老中医,10位首都国医名师,1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位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2位全国优秀中医基础人才。建有5个国家级、9个北京市级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站;拥有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1人,国家万人计划1人,国家优青1人;北京市教学名师1人,北京“高创计划”领军人才1人,北京市属高等学校长城学者2人,北京市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北京市青年拔尖人才培育计划15人。学院师资队伍结构合理,实力雄厚。
科学研究:近5年获批各级各类课题175项,其中包括863、973课题、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基金、国家优青在内的国家级课题43项,省部级课题22项,局级课题35项,总经费3223万元。申请专利25项,授权专利12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600余篇,SCI 论文117篇,主编、副主编、参编的教材、教参或专著100余部册。
联系电话:010-81111532 传真:010-11911533 联系地址:北京市右安门外西头条10号 邮编:100069 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是北京市属医科院校中唯一一所培养高级中医药人才的学院。中医药学本科教育40年,中医药学研究生教育已近30年,2012年获批天然药物学博士科学学位培养点,2015年获批中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40年来中医药学院为北京地区培养中医药高级专业人才近万人,其中相当一部分已经成为北京市中医药行业的骨干。学院现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建设学科1个,北京市中医管理局重点学科2个,中医学为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也是教育部及北京市特色专业;现有北京市重点实验室1个,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建有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研究所,内设中医代谢病研究中心、中医脑病研究中心、中医肝病研究中心以及中药新药研发中心,在重大疾病的基础研究与临床防治方面开展研究,研制和开发新药物。2012年与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共建“首都名医研修院”,成为北京市培养高级中医药临床人才的基地。
师资队伍:学院现有教职工80余人,教授、副教授占57.1%,博士学位的教师达到89.9%。硕士生导师47人(兼职硕士生导师14人),博士生导师17人。目前学院拥有拥有10位国家级名老中医,10位首都国医名师,1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位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2位全国优秀中医基础人才。建有5个国家级、9个北京市级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站;拥有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1人,国家万人计划1人,国家优青1人;北京市教学名师1人,北京“高创计划”领军人才1人,北京市属高等学校长城学者2人,北京市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北京市青年拔尖人才培育计划15人。学院师资队伍结构合理,实力雄厚。
科学研究:近5年获批各级各类课题175项,其中包括863、973课题、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基金、国家优青在内的国家级课题43项,省部级课题22项,局级课题35项,总经费3223万元。申请专利25项,授权专利12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600余篇,SCI 论文117篇,主编、副主编、参编的教材、教参或专著100余部册。
教育教学:学院有在读本科生300余人,研究生200余人。设有中医学及中药学2个本科专业,本科生培养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和专业精品教育。为强化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在东四十条校区建立了首都医科大学中医研修学院,探索中医药师承教育与院校教育的融合模式,试行本科生拜名师培养方式。同时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共同建设“中药专业校外人才培养基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研素质。目前,中医专业已获批教育部和北京市特色专业。学院建设有16门校级网络课程;获得全国优秀医学教育技术成果学科资源库类二等奖1项,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校级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校级优秀教学团队4个;1部教材被评为校级优秀教材。
 学院本科生培养有以下亮点:1.实行本科生全程导师制,强调个性化培养,实行精品教育。2.注重实践,吸收学生参加医疗和科研活动。3.中医专业课程设置实行先西后中,培养分为基础、西医、中医“三段式”,造就中西医能力均强的“双强型”人才;中药专业课程设置不但强化现代药物研究基础知识,而且强化传统中药与中医应用的有机结合。4.注重优秀传统中华文化对学生品德和情操的熏陶,倡导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全面提高学生素质。5.学生入学成绩优良,学习习惯及氛围好;全程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和就业指导针对性强。6.就业选择面广,考研成功率高,连续多年就业率保持在100%。
合作交流:学院在加拿大开办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分院,招收本科生。先后与美国西北大学、日本新澙药科大学建立了友好关系,进行合作办学与学术交流。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签署了教学科研的合作框架协议,共同培养中药专业研究生。学院多次派专家、学者出国出境参观讲学,为弘扬祖国传统医药文化做出不懈努力。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临床基础
中医医史文献
方剂学
中药学

添加首都医科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首都医科大学考研分数线、首都医科大学报录比、首都医科大学考研群、首都医科大学学姐微信、首都医科大学考研真题、首都医科大学专业目录、首都医科大学排名、首都医科大学保研、首都医科大学公众号、首都医科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首都医科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首都医科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之家公众号

关于我们

以下资料由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研究生招生研究生团队整理提供,其团队成员覆盖各个院系,专门搜集本校的考研真题和高分笔记、题库等资料。

专业课资料作为考研核心资料,部分专业重题概率极高,必须吃透,反复复习。如有需要高分研究生学长一对一辅导的,也可联系我们安排。

考研派网站,为大家提供安全的交易平台,资料有任何问题,均可向我们投诉,我们会督促考研派研究生团队解决问题,保障同学们的权益。

最新购买

    手机商城

    扫描二维码,更便捷的购买资料

    不仅有商品,还有更多资讯和活动

    购买流程

    找到要考的专业或资料

    方法一:选择学校->学院->专业

    方法二:查找功能

    点击浏览招生简章+资料详情

    通过招生简章了解本专业需要的资料

    查看资料详情了解资料要点

    点击购买或加入购物车

    支付方式:支付宝

    填写付款信息并付款

    请确认联系人、联系方式和收货地址

    付款后3-5天可到货,可查询快递信息

    若有疑问,可联系在线学姐

    学姐联系方式:

    im钱包如何取消等待打包-下载imtoken钱包-imtoken怎么找回原来的币-imtoken钱包怎么取消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