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研究生招生

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研究生招生专业

专业课资料

北京电影学院优惠价原价选择
加入购物车立即购买
北京电影学院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21/22考研群,请加入】

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研究生招生是一个不错的学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 文学系是学校里比较好的一个院系,请各位准备报考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研究生招生的同学注意,该院系有以上多个专业在招生研究生,欢迎各位同学报考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研究生招生。

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研究生招生的同学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研究生招生 招生要求

1、时间:7月19日星期一至7月25日星期日,为期一周;

2、地点: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4号北京电影学院;

3、人数:60人;

4、对象:面向全国(原则上不建议人员流动,首选北京本地人士),招收15-25岁学生,不限专业,不要求有作品;

5、学费:7000元;

6、早鸟:6月5日之前报名并被录取的同学可立减500元学费,名额有限,先到先得;

7、其他:全部食宿自理,需提前购买保险(具体要求待录取后通知)。

一、活动简介
如果给你一个机会,坐在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的教室;如果你喜爱影视写作,但苦于无人指导;如果你能日更万字,但不知道写作方向是否正确,那一定要来北京电影学院!
文学系最擅长发现影视写作的特长学生,由他培养出来的影视编剧的行业精英比比皆是;无论你今天走进文学系,还是未来走进文学系,文学系都是你唯一的方向;如果你想为社会提供更多有效的、更精专的、更优质的影视作品,那就来吧!
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首次以夏令营方式的学习活动为契机,为上述学生提供专业的影视创作知识,以及电影剧作技巧等课程。
夏令营期间所有课程均由文学系一线教师面对面授课。
七月不虚此行,我们不见不散,等你来报名!

二、招生要求
1、时间:7月19日星期一至7月25日星期日,为期一周;
2、地点: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4号北京电影学院;
3、人数:60人;
4、对象:面向全国(原则上不建议人员流动,首选北京本地人士),招收15-25岁学生,不限专业,不要求有作品;
5、学费:7000元;
6、早鸟:6月5日之前报名并被录取的同学可立减500元学费,名额有限,先到先得;
7、其他:全部食宿自理,需提前购买保险(具体要求待录取后通知)。

三、报名办法
1、请报名同学按照该百度网盘地址https://pan.baidu.com/s/1zZX6nwZ2YWqb5kf-xrSUVQ  密码:brki 下载报名表,按要求填写后发给邮箱cfsi@bfa.edu.cn,邮箱收到后会自动回复邮件。
2、无学历及作品的强制性要求,如有作品可附加提供,择优录取。

四、录取通知
研究院会根据同学提供的资料进行筛选,择优录取。
最终录取名单以官方微信公众号“中国电影编剧研究院”公布为准。
被录取的同学会有工作人员直接联系,请确保报名表中联系方式准确。

附件:夏令营报名表.docx

序号 时间 发展事件 时任院系领导
1 1961年 电影文学系成立,接收文化部文化学院60级本科生为文学系61级本科生 沈嵩生
2 1985年 电影文学系首次以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方式(即全国统招方式)招收“电影剧作”专业方向本科生,即85级本科班 王迪
3 1986年 增设“电影理论”专业方向(本科),形成两个专业方向 王迪
4 1987年 招收第一届“电影理论”专业方向本科生 王迪
5 2002年 增设“影视文化与传播”专业方向(本科),形成三个专业方向 钟大丰
6 2003年 招收第一届“影视文化与传播”专业方向本科生。增设“电视剧剧作”专业方向(本科),形成四个专业方向 刘一兵
7 2004年 招收第一届“电视剧剧作”专业方向本科生 刘一兵
8 2007年 从2007年开始,持续每年招收两个专业方向本科生 刘一兵
9 2009年 增设“电影创意与策划”专业方向(本科),至此在“戏剧影视文学”专业下已设立“电影剧作”、“电影理论”、“影视文化与传播”、“电视剧剧作”、“电影创意与策划”等五个专业方向,持续每年招收其中两个专业方向本科生 黄丹
10 2010年 招收第一届“电影创意与策划”专业方向本科生 黄丹
 

北京电影学院电影文学系,是1961年根据文化部的决定建立的,是培养电影文学人才的专业学系,它的前身是电影表演艺术研究所时期的编剧编辑班。
1951年,表演艺术研究所为培养电影文学人才,决定增设编剧系(教育部确认为电影编剧编辑专修科,下简称编剧班),与此同时,电影表演艺术研究所也改名为中央电影局电影学校。
1961年,北京电影学院根据文化部的决定,成立电影文学系,将文化部文化学院60级15名学生转来作为第一届文学系学生,学习电影编剧和电影艺术理论,学制4年(含文化学院在校一年)。由文艺理论教研组对该班的教学、行政、思想工作实行全面领导,沈嵩生任班主任。
1976年,“文革”结束,导演系与文学系教师合并,1978年5月成立编导系,由校领导小组成员吴国英兼任编导系领导小组组长。
1978年9月,编导系分解为文学系和导演系,吴国英任电影文学系主任。1982年,沈嵩生接任系主任,王迪、余倩任副主任。
1979年至1984年间,文学系连续办了五期一至二年制的电影编剧(或理论)进修班,以在职的青年文学工作者为对象,进行专业剧作及理论教学。
1984年10月,在学院领导支持下,文学系着手制定本科教学计划并建立电影剧作教研组,开始招生准备工作。全系成立三个教研组:电影剧作教研组,王迪兼任组长;电影理论教研组,汪流任组长;文艺理论教研组,余倩任组长。
 1985年1月4日,文学系筹备本科班招生,在北京新桥饭店召开了“培养专业电影编剧工作者座谈会”。同年录取了第一届本科生14人,王迪任主任教员。
1986年,文学系经批准,正式设立“电影剧作”和“电影理论”两个专业方向。
1987年9月,文学系招收了第一届“电影理论”本科生。之后文学系的本科教学进入正常轨道,同时继续招收“电影历史及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并实现单独招生。
1993年9月,与北京大学合作建立培养跨校双学士学位生,即电影电视艺术第二学位人才。
2002年,文学系增设了“影视文化与传播”本科专业方向,并于2003年招收了第一届本科生。同年,文学系增设了“电视剧剧作”专业方向。至此,文学系在“戏剧影视文学”专业之下有了四个本科专业方向,专业设置和学科建设有了较为完整和全面的发展。2004年,招收了第一届“电视剧剧作”方向的本科生。
2009年,为跟随中国电影发展整体趋势,调整人才培养策略,新增设了“电影创意与策划”专业方向。至此文学系形成五个本科专业方向,分别为:电影剧作、电影创意与策划、影视文化与传播、电视剧剧作及电影理论。2010年,第一届“电影创意与策划”本科生完成招生。
2010年以来,根据人才培养需要,文学系本科持续在戏剧与影视学学科戏剧影视文学专业下的两个专业方向即“电影剧作”方向和“电影创意与策划”方向上招生,每年每个专业方向的招生名额在15至20名左右。
文学系自1985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目前,硕士研究生招生培养分为学术型和专业型两种,学术型主要是艺术学下属的“国际电影文化传播”方向、广播电视艺术学下属的“电视剧创作理论”方向;专业型有电影学下属的“电影创意与策划”方向、“电影剧本写作”方向,以及广播电视学下属的“电视剧剧本创作”方向。
文学系自2004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目前,电影学学科下的博士研究生每年招收数人。
此外,文学系还曾招收过高职学历教育(2001级)、专升本学历教育(1998级、2000级、2002级、2003级、2005级)的学生。
除学历教育外,文学系历史上还招收过多种层次的进修班(如编剧进修班、理论进修班、高等学校电影课程青年教师进修班、高级编剧进修班等)。自2008年起,为适应影视产业需要,文学系每个学期均招收一期编剧进修班学员,至2019年已招收至第23期。
几十年来,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的多层次教育体系已为我国影视创作与研究领域培养大量专门人才。
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硕士研究生招生
“电影创意与策划”方向介绍
 
在创意产业时代,“电影策划”已经不是传统影视创作门类所能涵盖的概念,它是继编、导、演、摄、录、美、制等之外,新兴的创作门类。是一个具有专业交叉性质的新学科。在整个创作过程中,是一个举足轻重的前导性环节。策划先行,决定着电影产业化运作的方式,电影创作者必须借助策划的力量,形成一套完整有序的计划、推陈出新的方案,将新颖独创的影视艺术作品呈现在观众面前。
从制作的层面上说,电影创意与策划工作的优劣,将决定着整个影视项目最终的成败。现在,我国影视产业和机构急需影视艺术策划人才,尤其是熟识编剧创作规律,精通剧作原理的复合型策划专才。文学系在这样的背景下,与时俱进地开设“电影创意与策划”专业,旨在促进中国影视产业向国际化、规?;?、多元化、品牌化、创新化方向发展,增强本土影视艺术的策划能力和战略布局。在席卷世界影视艺术产业的全球化、经贸化浪潮中,培养适应中国影视产业的创造型、领导型、专业复合型人才。
 
电影创意与策划专业的培养方式
 
主要专业课程设置:
电影剧作理论基础
电影项目全案策划与写作(上、下)
电视剧策划与写作技巧
国别电影研究
电影策划与故事创意
影视剧策划实务
影视市场调研与观众分析
影视剧经典策划案例分析(上、下)
本专业研究生在培养过程中突出专业特点,以实践为主,兼顾理论及内在素质的养成。力图通过三年的学习,熟练运用剧本写作技巧,能够写作符合专业要求和产业要求的剧本,具有电影全案策划的基本能力。熟悉电影艺术史、电影创作流程,了解当前电影产业环境,养成较好的艺术鉴赏力和市场判断力,对各种创意和剧本具有较为敏锐和准确的鉴别力。
教学方法采用理论讲授与技能技巧训练相结合,校内导师与校外专家相结合,本专业教授与其他专业教授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既有本专业导师授课,也聘请理论方向导师(如:钟大丰教授、潘若简教授等)、电影剧作方向导师(如:黄丹教授、曹保平教授等)授课。既有校内导师授课,也外请高水平的艺术家(如:以往的“案例课”曾外请编剧周梅森,导演黄建新、陈可辛、乌尔善,制片人吕建民等)配合指导艺术创作实践。
 
另外,“电影创意与策划”和“电影剧作”是文学系两个不同的硕士培养方向,两个专业方向都把电影剧本写作作为主干课程,培养和训练学生独立的电影剧本写作能力。“电影创意与策划”方向除了剧本创作之外,还要训练学生如何通过电影市场数据判断选题,挖掘核心创意,最终完成一个电影项目的开发。
 
电影创意与策划专业考试科目介绍与准备方法
 
公共科目一:思想政治理论;
公共科目二:英语,或日语,或俄语;
专业科目一:艺术与电影基础理论(专业学位);
专业科目二:材料分析与写作;
专业复试:导师组面试。
其中公共科目一、二为全国统考,专业科目一由北京电影学院研究生院组织统一命题,具体见当年的招生简章。专业科目二由文学系组织命题,主要题型是问答题和写作题。主要考察考生的电影基础知识和阅片量、对电影市场的关注度,也考察考生的文学基本功和写作技能。
专业科目一由研究生院指定参考书目、片目和复习范围。专业科目二,目前没有指定参考书目、片目。复习时,考生应侧重经典影片的观摩、分析和经典电影的写作练习。多关注电影市场现象及其规律,多总结市场上热门影片的创作得失。特别是对近年来国产优秀影片的核心创意与剧本写作规律进行分析与总结,尊重类型片创作规律,关注观众的观影需求。
专业复试,考生经过前四门考试后,总成绩达到国家划定的研究生录取分数线、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录取分数线后,参加文学系组织的导师组面试。面试的主要内容为:综合性文艺理论知识考察,电影及艺术修养、心理素质、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的考察。
文学系·广播电视领域·电视剧剧本创作研究方向
全日制/非全日制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计划
 
一、培养目标和要求
1.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水平,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促进电影艺术文化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2.培养具有高水平艺术创作技能和系统专业知识、较强艺术理解力与表现力、能够胜任专业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电影艺术创作专门人才。
3.能够运用一门外语,在本专业领域进行对外交流。
二、培养方式
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培养过程中突出专业特点,以实践为主,兼顾理论及内在素质的培养;教学方法采用课堂讲授、技能技巧的个别课与集体训练及艺术实践等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实行导师负责制,并聘请高水平的艺术家配合指导艺术实践。
三、学习年限及学分要求
1.专业学位硕士的的学制为3年,因故延期者最长学习年限不超过5年??纬萄笆敌醒Х种?。
三年制专业所有课程原则要求在第一、二、三、四学期修完。
2.学分要求与学分分配:
环节 总学分52学分   分项说明
课程学习
 
学位课46学分
(16课时按1学分计算)
学位公共课 10学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外国语、学术方法课、艺术原理及艺术创作方法研究课程。由研究生院统一组织。学位公共课一般采取各专业方向共同上课的方式,着重于提高研究生的总体素质。
学位专业课 8学分,设置2-3门,是研究生学习和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基础理论的重要基本课程,应按二级学科(或学科群)统一设置;使本二级学科(或学科群)中不同方向及层次的研究生,既可统一安排共同课程,又能有所侧重进行。该类课程应由本学科理论基础深厚并具有较高学术造诣的教授或副教授担任主讲教师。
学位方向课 8学分,设置2门,是研究生在本专业范围内拓宽基础理论,学习和掌握该研究方向的专门知识(特别是本专业经多年积累而形成的具有专业特色的研究成果)的专业课程,原则上可按研究方向的进行开设。
学位实践课 20学分,设置2门,由导师指导的创作实践类课程。着重提高研究生专业技能水平,加深、拓展研究生的专业知识。
非学位课≥6学分
不超过10学分
(16课时按1学分计算)
选修课 ≥ 6学分。由研究生院统一开设的选修课。研究生在规定时间内登陆“研究生教育管理系统”进行选课。
补修课 跨专业考生和同等学力考生,补修本科阶段主干课2-3门,不计学分。
实践训练 学术活动 学生应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种学术报告或讲座,及各专业组织的学术活动。
导师指导 定期向导师汇报阅读书目、课业论文、参与创作实践项目等情况,并接受导师监督和检查。
作品创作 积极参与学生作业的拍摄及相关创作。
学位作品创作选题 遴选作品选题,进行学位作品选题报告。
 
 
四、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见附件《课程教学进程表》。
五、学术活动及创作实践
为了拓宽研究生的视野,促进研究生主动关心和了解学科前沿的进展,各研究方向的培养计划应根据本学科的情况,要求研究生在学期间应参加实践和学术活动。实践:包括创作实践、教学实践、社会调查等;学术活动:包括作学术报告、参加学术报告会、前沿讲座,以及各种专题讨论班等。
六、中期考核和开题
全日制艺术硕士研究生应该在第四学期初参加中期考核和开题报告。中期考核是对研究生入学一年多时间学习情况的全面考核??己四谌莅ㄋ枷肫返?、课程学习、创作能力、健康状况等??獗ǜ媸侵衅诳己斯ぷ鞯闹匾谌葜???獗ǜ嬗Πㄑ蛔髌返难√庖约案醚√獾哪康?、意义和创作方案等??商峤谎蛔髌返男⊙?,说明本人已经取得的与创作选题相关的工作基础。
    开题报告评审小组应该就该创作选题的独创性、可行性等进行考查,签署是否同意该创作选题的总体评价意见。经评审小组通过后,研究生方可以进入学位论文(作品)创作工作。
开题报告不合格的,指导小组必须明确做出决定,确定是否需要进行修改或者择时重新开题。对两次开题报告未通过的硕士生终止培养,取消学籍。
七、学位论文(作品)创作与答辩
专业学位硕士完成培养计划规定的课程,成绩合格并获得相应学分,可准予毕业;完成学位作品和学位论文,经指导教师同意推荐,可提出专业硕士学位申请。
学位作品是专业实践能力的专门展示,学位申请者的学位作品应具有独创性、创新性和可操作性,并且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学位论文字数不少于1万字,既要紧贴创作实践,运用理论对创作实践进行提炼、总结和反思;又要具有相当的理论深度,严格遵守学术规范。
具备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是艺术硕士的重要特点,专业学位研究生必须按照以下标准和要求提交学位作品,本研究方向对学位作品的具体要求是:
故事原创、独立写作、至少20集的电视连续剧全剧分集梗概,以及前三集剧本。不允许任何形式的改编。每集梗概600字-1000字,每集剧本不低于15000字。分集梗概前须附人物表及1000字以内的全剧梗概。剧本和论文须按研究生院统一要求装订成一册(A4纸小4号字单倍行距)。
八、学位授予
专业学位硕士完成学位论文(作品),通过学位论文学术不端检测、专家评审,经答辩委员会全体成员三分之二以上同意、且总成绩达75分及以上者可授予学位,颁发由北京电影学院统一印制的硕士学位证书。
学位论文(作品)及答辩总成绩以百分制计分。其中学位作品占总成绩的60%;学位论文占总成绩的30%;答辩占总成绩的10%。
九、参考书目及片目
由导师组在入学后统一给出。

中国电影编剧研究院·艺术学专业·国际电影文化传播

研究方向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

 
一、培养目标和要求
培养目标应根据国家对学位获得者的基本要求,结合不同学科专业、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研究生培养以及本单位的特点,阐明对本学科专业硕士学位获得者在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方面应达到的广度和深度,科学研究能力或独立承担专门技术工作能力,以及政治思想、道德品质、身心健康等方面的具体要求。
国际电影文化的交流与传播的研究与工作者。
通过授课、阅读、拉片、实习,研究生在其毕业时应达到以下要求:
    1.具备基本的影视制作和制片的知识和技能,具备较系统的中外电影历史和现状知
识,了解国家的文艺方针、指导思想和有关产业政策,了解各不同国家影视艺术创作、媒
体产业法规和产业运作惯例的状况和特点。
    2.掌握较全面的人文科学知识和外国文化及媒体产业知识,思想活跃,视野开阔,逻
辑思维清晰严谨。
    3.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心和科学的、实事求是的精神,有较好的人际交流和应变能力。
    4.熟练运用一门外语,有较强的汉语言文字功底,有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
    5.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心理素质。
二、培养方式
实行导师负责制,采用理论研究与艺术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梢愿莞髯匝Э频奶氐?,围绕培养质量这个中心制定并采取符合实际情况的培养方式。
三、学习年限及学分要求
1.本专业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的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因故延期者学习年限一般不超过4年??纬萄笆敌醒Х种?。
三年制专业所有课程要求在第一、二、三、四学期修完。
2.学分要求与学分分配:
环节 总学分34学分   分项说明
课程学习
 
学位课26学分
(16课时按1学分计算)
学位公共课 10学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2门、学术方法课及外国语。由研究生院统一组织。学位公共课一般采取各专业方向共同上课的方式,着重于提高研究生的总体素质。
学位专业课 8学分,设置2-3门,是研究生学习和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基础理论的重要基本课程,应按二级学科(或学科群)统一设置;使本二级学科(或学科群)中不同方向及层次的研究生,既可统一安排共同课程,又能有所侧重进行。该类课程应由本学科理论基础深厚并具有较高学术造诣的教授或副教授担任主讲教师。
学位方向课 8学分,设置2门,是研究生在本专业范围内拓宽基础理论,学习和掌握该研究方向的专门知识(特别是本专业经多年积累而形成的具有专业特色的研究成果)的专业课程,原则上按研究方向进行开设。
非学位课≥8学分
不超过12学分
(16课时按1学分计算)
选修课 ≥ 8学分。由研究生院统一开设。研究生在规定时间内登陆“研究生教育管理系统”自主选课。
补修课 跨专业考生和同等学力考生,补修本科阶段主干课2-3门,不计学分。
科研训练 学术活动 研究生应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种学术报告或讲座,及各专业组织的学术活动。
导师指导 定期向导师汇报阅读书目、课业论文、参与科研项目等情况,并接受导师监督和检查。
学术论文 提交答辩申请时,学术学位硕士须提交独立或与指导教师联合(第一作或第二作者)在核心期刊正式公开发表至少1篇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选题 遴选研究课题、撰写学位论文选题报告。
 
 
四、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见附件《课程教学进程表》。
五、学术活动及社会实践
为了拓宽研究生的视野,促进研究生主动关心和了解学科前沿的进展,应根据本学科的情况,规定研究生在学期间应参加实践和学术活动。实践:包括创作实践、教学实践、社会调查等;学术活动:包括作学术报告、参加学术报告会、前沿讲座,以及各种专题讨论班等。
实践:帮助导师准备本科教学的课件及材料收集;
学术活动:参加学术报考会,前沿讲座以及国外电影期刊的资料整理与翻译。
六、中期筛选和开题报告
学术学位硕士须在第四学期参加中期考核和开题。中期考核和开题是对硕士思想品德、治学态度、科研能力、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选题情况的全面考察,是硕士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评价硕士生入学后的学习成果,及时发现硕士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保障硕士生顺利地由课程学习转入学位论文写作阶段。
开题报告是中期考核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獗ǜ嬷幸浞致壑ぱ√獾哪康暮鸵庖?,说明这个题目的水平状态、需要解决的问题、论文主要研究的内容,研究的具体方案、时间安排,说明本人已经取得的与学位论文选题相关的研究成果以及具有的研究工作基础。
开题报告评审小组就学位论文选题的独创性、可行性和规范性等进行考查,签署是否同意该选题的总体评价意见。经评审小组通过后,研究生方可进入学位论文撰写阶段;开题报告不合格的,评审小组必须做出明确决定,确定是否需要进行修改或择期重新开题。二次开题仍未参加或未通过者,则须中止培养。
七、学位论文写作与答辩
学术学位硕士以学位论文申请硕士学位。学位论文须为申请者本人亲自参加学术研究或创作实践作出的成果。论文研究的课题力求在理论上或实际应用上有一定意义。论文应包含作者对研究课题的新见解,表明申请者在本门学科专业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者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论文要有正确的理论指导,结论正确,资料或数据可靠,论证或计算准确,文字通顺,条理分明,严格遵循学术规范。论文须按照学校统一要求的格式撰写并装订成册。学位论文字数不少于3万字,原则上不超过5万字。
学位论文经导师评阅、推荐,院系同意后,方可申请参加答辩。
八、学位授予
学术学位硕士在学校规定的学习年限内完成本专业培养计划的全部课程和科研任务,考核合格;独立或与指导教师联合(第一或第二作者)在核心期刊上正式公开发表至少1篇学术论文;通过学位论文相似性检测、专家评审,参加学位论文答辩,经答辩委员会全体成员三分之二以上同意、且答辩总成绩达75分及以上,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通过后,授予硕士学位,颁发由学校统一印制的硕士学位证书。
毕业考核成绩由学位论文和学位答辩两部分成绩按比例构成。其中学位论文占毕业总成绩的70%,学位答辩占毕业总成绩的30%。两项成绩都以百分制计分。
九、参考书目及片目
    1.中国电影参考书目
《中国电影史》 钟大丰、舒晓鸣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中国无声电影史》 郦苏元、胡菊彬 中国电影出版社
《中国电影史1905-1949》 陆弘石 文化艺术出版社
《中国电影史1937-1945》 李道新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影像中国:中国电影艺术1945-1949》 丁亚平 文化艺术出版社
《新中国电影艺术史稿1949-1959》 孟犁野 中国电影出版社
《红色往事:1966-1976年的中国电影》 翟建农 台海出版社
《中国电影艺术史教程》 舒晓鸣 中国电影出版社
《中国当代电影》 电影学系 浙江大学出版社
《九十年代中国电影论》 吴小丽、徐甡民 文化艺术出版社
《影心探赜:电影历史及理论》增订本 李少白 中国电影出版社
《影史榷略:电影历史及理论续集》 李少白 中国电影出版社
《中国电影:描述与阐释》 陆弘石 中国电影出版社
《中国电影文化史1905-2004》 李道新 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电影艺术史》 周星 北京大学出版社
《雾中风景:中国电影文化1978-1998》 戴锦华 北京大学出版社
《新时期电影文化思潮》 饶朔光、裴亚莉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中国当代电影史1977年以来》 陆绍阳 北京大学出版社
《华语电影十导演》 杨远婴 浙江摄影出版社
《台湾电影史话》 陈飞宝 中国电影出版社
《香港电影的秘密》 大卫·波德维尔著,何惠玲译,李焯桃编海南出版社
《中国武侠电影史》 贾磊磊 文化艺术出版社
《刀光侠影蒙太奇:中国武侠电影论》 陈墨 中国电影出版社
《中国戏曲电影史》 高小健 文化艺术出版社
《中国纪录片发展史》 方方 中国戏剧出版社
《中国新闻纪录电影史》 高维进 中央文献出版社
《中国电影的史学建构》 李道新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中国电影批评史1897-2000》 李道新 中国电影出版社
《中国电影发展史》一、二卷 程季华 中国电影出版社
《电影创作论:论北影五大导演》 马德波、戴光晰 中国电影出版社
《中国电影理论文选》 罗艺军 中国电影出版社
《流莺春梦:费穆电影论稿》 陈墨 中国电影出版社
《石挥的艺术世界》 舒晓鸣 中国电影出版社
《看与被看之间:对中国无声电影的文化研究》董新宇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引鉴·沟通·创造:20世纪前半期中外电影比较研究》 王宜文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北京电影业史迹1949-1990》 田静清 中国电影出版社
    2.中国电影推荐片目
《劳工之爱情》《春蚕》《渔光曲》《神女》《大路》《船家女》《马路天使》《十字街头》《夜半歌声》《铁扇公主》《松花江上》《太太万岁》《一江春水向东流》《万家灯火》《小城之春》《夜店》《哀乐中年》《乌鸦与麻雀》《桥》《新儿女英雄传》《我这一辈子》《梁山伯与祝英台》《柳堡的故事》《林则徐》《未完成的喜剧》《十三陵水库畅想曲》《青春之歌》《林家铺子》《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红旗谱》《战火中的青春》《大闹天空》《洪湖赤卫队》《农奴》《李双双》《小兵张嘎》《东方红》《舞台姐妹》《红色娘子军》(芭蕾舞剧)《创业》《黑三角》《三笑》《小花》《阿凡提》《白蛇传》《神秘的大佛》《垂帘听政》《倾国倾城》《梁山伯与祝英台》(黄梅调)、《黄土地》《红高粱》《老井》《小巷名流》《芙蓉镇》《顽主》《青春祭》《北京,你早》《小武》《卡拉是条狗》《德拉姆》《牧笛》《山水情》(美术片)《似水流年》《英雄本色》《倩女幽魂》《胭脂扣》《阿飞正传》《笑傲江湖》(胡金铨版)《阮玲玉》《甜蜜蜜》《卧虎藏龙》《星星、月亮、太阳》《养鸭人家》《蓝与黑》《蓝与黑续集》《龙门客栈》《新龙门客栈》《精武门》《汪洋中的一条船》《山中传奇》《侠女》《童年往事》《喜宴》《独立时代》《一一》《野玫瑰之恋》《我们夫妇之间》《我这一辈子》《桥》《白毛女》《五朵金花》《阿诗玛》《冰山上的来客》《少林寺》《人生》《脸对脸,背靠背》《秋菊打官司》《霸王别姬》《蓝风筝》《活着》《民警故事》《甲方乙方》《赵先生》《扁担·姑娘》《鬼子来了》《英雄》《卡拉是条狗》《请投我一票》《小街》《本命年》
3.外国电影推荐书目
《牛津世界电影史》三卷本,复旦大学出版社
《外国电影史》胡濒/郑亚玲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西方电影史概论》邵牧君  中国电影出版社、《世界电影史》[法]萨杜尔 中国电影出版社
《世界电影史》(1960年代以来)[德]乌利希.格雷格尔 中国电影出版社
《世界电影史》(第二版)[美]克里斯汀·汤普森、大卫·波德维尔   北京大学出版社
《东方视野中的世界电影》钟大丰、梅峰主编 中国电影出版社
《电影作为艺术》[德]爱因汉姆  中国电影出版社
《电影美学》[匈]贝拉.巴拉兹  中国电影出版社
《可见的人/电影精神》[匈]贝拉·巴拉兹   中国电影出版社
《电影是什么》[法]安德烈.巴赞   中国电影出版社
《电影的本性——物质现实的复原》[德]克拉考尔   中国电影出版社
《电影理论新发展》[英]富尔顿   中国电影出版社
《电影研究导论》(插图第4版) [英]吉尔·内尔姆斯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电影的故事》  [英]马克·卡曾斯   新星出版社
《电影理论读本》  杨远婴主编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经典电影理论导论》  [美]达德利·安德鲁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电影研究关键词》(第三版)[英]苏珊·海沃德  北京大学出版社
《外国电影批评文选》杨元婴、徐建生主编,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在黑暗中醒来:罗杰-伊伯特四十年精选》【美】罗杰-伊伯特著,黄渊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伟大的电影》罗杰-伊伯特著,殷宴、周博群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4. 外国电影推荐片目
《全金属外壳》《发条橙子》《2001太空漫游》《闪灵》《奇爱博士》(库布里克)
《安妮·霍尔》《非强力春药》《业余小偷》(伍迪·艾伦)
《穷街陋巷》《出租车司机》《愤怒的公?!罚矶?middot;西科塞斯)
《教父》1、2 《现代启示录》(弗兰西斯·科波拉)
《飞越疯人院》(米洛斯·福尔曼)《性.谎言.录像带》(史蒂芬·索德伯格)
《美国往事》(塞尔吉奥·莱昂内)《公民凯恩》(奥逊·威尔斯)
《正午》(弗雷德·齐纳曼)《大幻灭》《游戏规则》《托尼》(雷诺阿)
《野芦苇》(安德烈·泰西尼)《两级天使》(伊力克·宗卡)
《四百击》《朱尔和吉姆》(特吕弗) 《广岛之恋》《我的美国叔叔》
《去年在马里安巴》(阿伦·雷乃)《飞行员的妻子》《众里行它千百度》(绿光)《爱上朋友的男朋友》《好姻缘》(艾力克·罗麦尔)
《芳名卡门》《精疲力尽》《女人就是女人》(戈达尔)
《德克萨斯的巴黎》《咫尺天涯》《柏林苍穹下》(维姆·文德斯)
《铁皮鼓》(施隆多夫)、《中国轮盘赌》《玛利亚·布劳恩的婚姻》《雾港水手》(法斯宾德)
《枕草子》《动物园》《厨师.大盗.窃贼.他的太太和她的情人》(彼得·格林纳威)
《猜火车》(丹尼·博伊尔)  《后窗》《迷魂记》《群鸟》《夺魂记》(绳索)《电话谋杀案》《火车怪客》(希区柯克)  《八部半》《罗马风情画》《爱情神话》《骗子》《卡比利亚之夜》(费里尼)《十日谈》《坎特伯雷的传说》《一千零一夜》《索多玛的120天》(帕索里尼)
《天堂电影院》(多纳托雷)《罗马-不设防的城市》(罗西里尼)
《偷自行车的人》(维托里奥·德·西卡)
《女朋友》《流浪者》《红色沙漠》《夜》《放大》(安东尼奥尼)
《关于我的母亲》《精神崩溃的女人》《基卡》(阿莫多瓦)
《资产阶级的审慎魅力》《欲望隐晦目的》(布努埃尔)
《战场上的圣诞快乐》《感官世界》《少年》(大岛渚)
《望乡》(熊井启) 《七武士》《赤胡子》《罗生门》(黑泽明)
《裸岛》(新藤谦人) 《破浪》《黑暗中的舞者》(拉尔斯·冯·特里尔)
《尤利西斯生命之旅》(安哲罗普洛斯)
《十诫》之《爱情短片》《杀人短片》《红·白·蓝》三部曲(基耶斯洛夫斯基)
《战舰波将金号》《墨西哥万岁》(爱森斯坦)《伊万的童年》《乡愁》《镜子》《安德烈·鲁布廖夫》(塔尔科夫斯基)《石榴的颜色》(谢尔盖·帕拉让诺夫)《第七封印》《野草莓》《呼喊与细语》《芬尼和亚历山大》(英格玛·伯格曼)
《古典好莱坞读本》24部影片   《新好莱坞读本》24部影片
 50部英国电影佳作
  电影剧本创作研究方向
  一、研究方向简介
  电影剧本创作是电影创作最基础、最首要的环节,电影艺术整体水平的提高,首先取决于电影剧本的创作水准。本研究方向旨在选拔出具有电影剧本写作经验和电影剧作理论基础的考生,经过更高层次的电影剧作实践和更深层次的电影剧作理论教学与科研,使其成为在剧本创作、剧作理论研究和电影剧作教学方面都具有较高能力的专门人才。
  尽管对所有学生都同时在电影剧本创作和电影剧作理论研究两个方面进行综合教学,但在每期学生的研究方向上又有两种不同的侧重:(一)对以电影剧本创作为主要研究方向的学生,我们的教学重心在于培养电影剧本创作型人才,所以教学以《电影剧本创作》课为主,以《电影剧作理论研究》为辅。他们在毕业的时候,以剧本创作为主,电影剧作理论论文为辅进行答辩;(二)对以电影剧作理论研究为主要研究方向的学生,我们的教学重心在于培养电影剧作理论研究型人才,所以教学以《电影剧作理论研究》为主,《电影剧本创作》为辅。他们在毕业时将以电影剧作理论研究的论文为主,以电影剧本为辅进行答辩。
  二、课程设置
  1.公共课: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马列原著选读、外语。
  2.基础理论课:经典电影剧作分析、电影导演研究、电影大师研究、电影表演学、电影美学、视听语言
  3.专业课:电影剧本创作、电影剧作理论研究。
  4.补修课:中国电影史、世界电影史
  5.选修课:根据学院开设的选修课,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自行选定。
  6.毕业考试:毕业论文、毕业答辩
  三、教学方式
  课堂授业与独立治学并重,读书与看片并重,理论与操作并重。
  四、招生对象及对考生要求
  大学本科应届毕业生或在职人员,专业不限。
  五、入学考试科目
  初试:1. 政治 2. 外语 3. 影片分析 4. 剧本创作
  复试: 面试 (电影剧作基础知识及理论素质考核)
北京电影学院电影文学系,是1961年根据文化部的决定建立的,是培养电影文学人才的专业学系,它的前身是电影表演艺术研究所时期的编剧编辑班。
 
1951年,表演艺术研究所为培养电影文学人才,决定增设编剧系(教育部确认为电影编剧编辑专修科,下简称编剧班),与此同时,电影表演艺术研究所也改名为中央电影局电影学校。
 
1961年,北京电影学院根据文化部的决定,成立电影文学系,将文化部文化学院60级15名学生转来作为第一届文学系学生,学习电影编剧和电影艺术理论,学制4年(含文化学院在校一年)。由文艺理论教研组对该班的教学、行政、思想工作实行全面领导,沈嵩生任班主任。
 
1976年,“文革”结束,导演系与文学系教师合并,1978年5月成立编导系,由校领导小组成员吴国英兼任编导系领导小组组长。
 
1978年9月,编导系分解为文学系和导演系,吴国英任电影文学系主任。1982年,沈嵩生接任系主任,王迪、余倩任副主任。
 
1979年至1984年间,文学系连续办了五期一至二年制的电影编剧(或理论)进修班,以在职的青年文学工作者为对象,进行专业剧作及理论教学。
 
1984年10月,在学院领导支持下,文学系着手制定本科教学计划并建立电影剧作教研组,开始招生准备工作。全系成立三个教研组:电影剧作教研组,王迪兼任组长;电影理论教研组,汪流任组长;文艺理论教研组,余倩任组长。
 
 1985年1月4日,文学系筹备本科班招生,在北京新桥饭店召开了“培养专业电影编剧工作者座谈会”。同年录取了第一届本科生14人,王迪任主任教员。
 
1986年,文学系经批准,正式设立“电影剧作”和“电影理论”两个专业方向。
 
1987年9月,文学系招收了第一届“电影理论”本科生。之后文学系的本科教学进入正常轨道,同时继续招收“电影历史及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并实现单独招生。
 
1993年9月,与北京大学合作建立培养跨校双学士学位生,即电影电视艺术第二学位人才。
 
2002年,文学系增设了“影视文化与传播”本科专业方向,并于2003年招收了第一届本科生。同年,文学系增设了“电视剧剧作”专业方向。至此,文学系在“戏剧影视文学”专业之下有了四个本科专业方向,专业设置和学科建设有了较为完整和全面的发展。2004年,招收了第一届“电视剧剧作”方向的本科生。
 
2009年,为跟随中国电影发展整体趋势,调整人才培养策略,新增设了“电影创意与策划”专业方向。至此文学系形成五个本科专业方向,分别为:电影剧作、电影创意与策划、影视文化与传播、电视剧剧作及电影理论。2010年,第一届“电影创意与策划”本科生完成招生。
 
2010年以来,根据人才培养需要,文学系本科持续在戏剧与影视学学科戏剧影视文学专业下的两个专业方向即“电影剧作”方向和“电影创意与策划”方向上招生,每年每个专业方向的招生名额在15至20名左右。
 
文学系自1985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目前,硕士研究生招生培养分为学术型和专业型两种,学术型主要是艺术学下属的“国际电影文化传播”方向、广播电视艺术学下属的“电视剧创作理论”方向;专业型有电影学下属的“电影创意与策划”方向、“电影剧本写作”方向,以及广播电视学下属的“电视剧剧本创作”方向。
 
文学系自2004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目前,电影学学科下的博士研究生每年招收数人。
 
此外,文学系还曾招收过高职学历教育(2001级)、专升本学历教育(1998级、2000级、2002级、2003级、2005级)的学生。
三跨北影文学系考研成功经验浅谈 摘要:作者2015年考生,三跨,文学系,一战成功。在考研期间从这里获得了很多帮助,所以一直想着如果考上了就来回馈学弟学妹们。

  ?几个常见的问题

  事实上如果你连这些问题都没搞明白,都不知道去哪里搞明白,基本上是没戏的。

  1、没学过本专业可不可以考研究生

  根据专业不同有不同,具体参见招生简章

  2、历年真题?

  百度+考研论坛

  3、考英语一还是英语二/要不要考数学/要不要考XXX

  看招生简章

  4、书单?

  关注官网+考研论坛搜索

  以及,对于这几年想考北影的研究生的少年少女们。北影这几年木有研究生宿舍给你住,得自己在周边找房子。加上每年2W+的学费,经济上确实还是会有一些压力的,因此一定要和家人沟通好。

  解决这些问题之后,安排好自己的复习进度,在初试考个好成绩,就可以进入复试了。
这话说起来很简单,不过依照我的经验来看,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做到这一点。

  总之复习期间抵御一切外界干扰,专心看书,专心看片,专心看一切要考试的东西,英语政治该背背,别想着我学不来我就等着专业课拉分了。就算是专业课能考140+的大神,英语政治也得够线啊。

  ?复试

      至于复试老师看重什么是一个很难弄清楚的东西。有条件的可以提前一点时间,去蹭你想考的老师的课,听听他上课都在说什么,他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没条件的也不要慌张,尽力表现出一个诚恳、踏实的自己,该准备的东西都准备好。

  事实上,如果你本身对专业有了解,有思考,同时是个看上去精神干练的年轻人,处事沉着不慌张,也不会夸大和吹嘘些什么。我认为就已经不会明显逊色于其他人了。然后剩下的就是听天由命了吧。

  最后说一点,在准备考研期间,我没有咨询过任何学长/学姐关于考研的任何事,所有信息都是靠自己搜集得来的,也没有与任何同学一同准备考研。事实上,我所认识的本专业考上研究生了的同学,基本也都是这种类型。随便遇到点什么事就要发个帖求助,还没开始考研就在论坛发帖明志什么的,有这种精力和时间,不如多看点电影或者背几个单词。

  不管遇到了什么问题,只会等着别人来帮助的那种人,总是比会自己动手的人要慢上许多的。祝愿所有考研的同学们都能最终实现自己的梦想。 2014年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二战考研经验分享
  卤煮今年二战了,初试昨天刚结束,跟去年不同的感受是没有去年考完那种如释重负,而是觉得真正的挑战才要刚开始。
        我本科专业是戏文,一所普通大学开的骗钱专业,每年收一万多的学费基本什么专业都学不到。
        之所以决定考北电是因为真的喜欢这个专业,所以大四的时候就做了决定。
        但是因为根本不认识在北电上学的朋友,只能在论坛上看看考过的朋友发的帖子,自己把他们列的书单记下来,然后按照别人发的经验结合自己的条件自学。卤煮本人自制力算是比较差的,经常学一学就走神,尤其是在政治这门课上,经常恨不得撕书咆哮什么的,不过大多数时候都是默默睡着而已。
        13年的初试是家人陪我一起去的,当时说实话有点慌张,而且复习无从下手,把英语政治看的很重,结果考试有点紧张,选择题基本全军覆没,英语59,政治52,那年肖秀荣老师也不给力,预测只中了一道题,所以很无奈,专业课剧作当时是三个题,写三个故事梗概,我只写了两个,第三个刚开头就考试结束了,监考老师把我卷子抽走了,我想着肯定完蛋,然后就抱着这种心情考了下午的影评,最后成绩出来居然一个125,一个110,虽然不高,但是对我当时那个状态来说已经很意外了。
        复试名单四月初出来的,四月十六号左右面试好像是,因为我当时没准备,所以面试一塌糊涂,苏牧和薛晓璐老师问的问题我都没答上来。六月出结果那天查了显示没被录取,当时其实没什么太大的失落,就是觉得自己准备不够,谁都不能怪。但是同时这件事也给了我信心,考上并不是说一点可能都没有的,虽然运气成分也占一定比例,但是,只要你肯努力。
        基本上在七月我就准备好二战了,也纠结要不要换个别的专业,比如说管理系。后来综合了一下,与其花时间去学新内容,不如把自己本身会的知识深化一下。然后就是买书,看书,练专业课,拉片子。
        废话不多说了,直接说一点个人经验吧,英语因为我本身底子不是很差,由于上大学后期弃了它,所以很快就拾起来。英语二的话市面上资料不是很多,我第一年用了蒋军虎的真题解析那本书,个人觉得凑合吧,就是书里面广告太多,一直在秀自己的照片,以为是出写真集吗,所以选这本书的话只要做题就好了,别的别管他。单词我觉得除非你毅力非常强,否则别买单词书,要不必定超不过前十五页就给跪。手机上下个APP百词斩,每天花一个小时,我觉得挺有用的,但是还是看你个人的学习习惯了。作文我觉得和政治大题一样,基本上十一月开始背,默写就好,但是一定要滚瓜烂熟的那种。
        政治就是肖秀荣,我觉得1000题真的够够的了,不要相信市面上其他什么怪老师,自称自己每年压中多少,尼玛押题压100多页,基本上什么都概括了,能不中吗。然后今年还得知了一个异常牛逼的培训机构,文都考研,他们有个班7980元压一次题目,我同学去上了,发给我预测的题目,前天考政治的时候,除了最后一道答题全部中,连问题都一样。但是这个真的不是主要因素,多做1000题,大题到十一月十二月左右,有个考试点的微博你们可以加一下,里面每天都会分享有用的信息和资料。不要贪多,认准一个背熟就行。政治真的没必要耽误太多时间。
        然后就是重头戏,专业课。个人觉得这个是最重要的。
        举个例子,你英语就算考70,其他人考5、60左右,专业课满分150,你得100,别人130,你自己算算哪个回报比较大??銮?,你是考哪个学校去了,认准主要目标好么。
        剧作基本就是要掌握故事梗概和剧本的写法,这个不会的可以百度或者查阅其他资料,一方面自身有这方面爱好或者才能,再一方面练习也很重要,比如昨天的专业一,一看道题我就发现和我曾经练过的题类似,直接在草稿纸上列大纲,直接开始写,因为考试只有三个小时,真的写剧本的话时间非常赶,如果现场才构思什么的最后肯定会很困难。这方面的书,推荐悉德菲尔德的《电影剧本写作基础》和麦基的《故事》,基本上这两本看了你就有个大概的思路了,然后就是在网上找历年真题练习,这个很好找,论坛上就有很多。我考试前还经常关注一些社会新闻,试着改编那些作为练习,我觉得效果很显著,考试的时候下笔如有神好吗。网上还有很多关于剧作的书,我看过《21天搞定电影剧本》,觉得很坑,不推荐。别的我就没看什么了,有看看剧本,看看好的小说就够了。
        影评也是要多写,这个是我的弱项,没什么太多值得说的,推荐《通向电影圣殿》。我开始以为每年影评的出题都是当年比较热的,但是未必,今年热的一道都没有,出了《彗星美人》和《绿里》,根本没看好吗,《慧》看得早早忘完了,还好《搜索》比较近。所以说明只要是品质好的片子,都有可能考,一样要多多练习。
         至于复试因为我去年失败了,怎么通过我没法分享,我只能说该说的说,不要乱说话显得自己很独特,然后考完初试一定要冷静,休息一两天开始拉片子做笔记,以一个良好的心态去面对就好了。
         文学系每年报考的人最多,跟我一起的考录音的总共才23个人报考,而文学系274个……所以竞争其实比较激烈,既然要考,就好好准备,要有自信也要有毅力。千万不要有“大不了明年我再来”的心态,那你永远都考不上。
         目前想到的就这么多了,卤煮今早刚从北京回家,想把这些告诉有兴趣的人,攒人品啦,希望今年有个好的结果。

添加北京电影学院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北京电影学院考研分数线、北京电影学院报录比、北京电影学院考研群、北京电影学院学姐微信、北京电影学院考研真题、北京电影学院专业目录、北京电影学院排名、北京电影学院保研、北京电影学院公众号、北京电影学院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北京电影学院考研信息或资源。

北京电影学院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之家公众号

关于我们

以下资料由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研究生招生研究生团队整理提供,其团队成员覆盖各个院系,专门搜集本校的考研真题和高分笔记、题库等资料。

专业课资料作为考研核心资料,部分专业重题概率极高,必须吃透,反复复习。如有需要高分研究生学长一对一辅导的,也可联系我们安排。

考研派网站,为大家提供安全的交易平台,资料有任何问题,均可向我们投诉,我们会督促考研派研究生团队解决问题,保障同学们的权益。

最新购买

    手机商城

    扫描二维码,更便捷的购买资料

    不仅有商品,还有更多资讯和活动

    购买流程

    找到要考的专业或资料

    方法一:选择学校->学院->专业

    方法二:查找功能

    点击浏览招生简章+资料详情

    通过招生简章了解本专业需要的资料

    查看资料详情了解资料要点

    点击购买或加入购物车

    支付方式:支付宝

    填写付款信息并付款

    请确认联系人、联系方式和收货地址

    付款后3-5天可到货,可查询快递信息

    若有疑问,可联系在线学姐

    学姐联系方式:

    im钱包如何取消等待打包-下载imtoken钱包-imtoken怎么找回原来的币-imtoken钱包怎么取消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