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师范大学考研复试刷人

更新时间:01-15 17:57:30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内蒙古师范大学考研复试刷人
add内蒙古师范大学
研究生微信,为你答疑

内蒙古师范大学考研复试刷人的是差额复试的方式,也就是如果录取名额是10个人,那会让排名前12~13的考生参加复试。所以只要你进了内蒙古师范大学的考研复试,被刷的几率会在20%左右,也就是会淘汰总分排名最后的2~3个人。相比于内蒙古师范大学复试刷人是否严重,更应该考虑如何在短时间内提升复试成绩。初试成绩一般在2月中下旬发布,而内蒙古师范大学复试时间预计在3月中下旬到4月中下旬,所以也就1个月左右的复习时间。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提高复习效率,才是王道,不要让春节打乱你的节奏。

根据教育部《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教学函〔2020〕8号)、教育部《高??际哉猩芾砉ぷ靼讼罨疽蟆罚ń萄А?018〕9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研究生考试招生工作的通知》(教学厅〔2019〕2号)、《关于做好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的通知》(教学司〔2021〕2号)及自治区教育招生考试中心《关于做好2021年我区硕士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的通知》(内教招考研〔2021〕2号)等文件精神,为做好我校2021年招收硕士研究生的复试工作,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一、组织领导
学校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招生领导小组”),全面负责2021年度研究生复试及招生录取工作。
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应成立本单位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不少于5人,组长由学院主要领导担任,各培养单位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名单需报学校招生领导小组审核。各培养单位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单位复试的组织管理、考务安排,做好命题、试卷印制、试卷保管与分发、考试组织、阅卷、违规考生上报、拟录取名单报送等相关工作,加强关键环节和重点岗位的监督检查,特别要做好试卷的安全保密和考风考纪工作。凡在校教职工有近亲属或关系密切的其他人员参加我校2021年度硕士研究生考试的,一律不得参与本单位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
公共管理、旅游管理硕士专业复试工作由招生领导小组负责。复试领导小组成员应包括一定比例的校外相关专家。复试期间,学校将安排专人巡视各招生单位的复试工作。
二、复试及录取原则
坚持“公开、公平、公正,择优录取、宁缺毋滥”的原则,加强信息公开和监督,确保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安全有序进行。
三、复试工作的基本要求
(一)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执行统一复试内容及合格要求,统一录取标准。
(二)第一志愿考生进入复试的要求
1.采用差额方式确定复试名额。凡上线考生数超过拟录取人数的专业,参加复试的人数与计划招生人数的比例原则上不低于1.2 :1,不同专业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调整。
2.确定参加复试的考生,按初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序。
(三)调剂考生进入复试的要求
1.接收调剂原则
(1)第一志愿上线人数未达到招生专业目录公布的招生计划的专业,方可接收调剂。
(2)我校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重点考查考生的专业背景、考生初试总成绩和单科成绩、考生科研成果、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等条件,择优接收调剂。
2.接收调剂的具体要求
(1)调剂须符合教育部、自治区招生考试中心调剂政策以及我校相关专业报考条件(详见我校2021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和招生专业目录备注信息)。
(2)所有调剂考生(包括接收外单位调剂考生,接收本单位内部调剂考生)均须通过教育部指定的调剂系统进行调剂,未通过该系统调剂的考生一律不予录?。ǜ骷臃窒钅靠忌?、享受少数民族政策考生可除外)。
(3)初试成绩须达到第一志愿报考专业在B区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个别第一志愿上线考生和调剂生源不足的专业,可按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考生分数要求接受调剂(少数民族地区以国务院有关部门公布的《全国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简表》为准)。
(4)调入专业与第一志愿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且在同一学科门类范围内,首先考虑相同专业的调剂。
(5)可优先考虑校内第一志愿考生在相关专业之间的调剂。
(6)初试科目与调入专业初试科目相同或相近,其中初试全国统一命题科目应与调入专业全国统一命题科目相同(考生初试统考科目涵盖调入专业所有统考科目的,视为相同)。
(7)申请调剂同一个专业、初试科目完全相同的,应按考生初试成绩择优确定调剂名单。
(8)各专业接收调剂的人数控制在缺额人数的1.2—2倍以内。
(9)第一志愿报考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工程管理、旅游管理、会计、图书情报、审计专业学位的考生,在满足调入专业报考条件的基础上,可申请相互调剂,但不得调入其他专业;其他专业考生也不得调入以上7个专业。
(10)我校不接收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调剂考生。
(11)各调剂考生须认真查阅我校2021年攻读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和招生专业目录备注信息和我校2021年调剂办法,如不符合我校调剂要求,造成调剂不成功的,后果由考生自负。
(四)“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考生进入复试的要求
进入复试的初试分数要求由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根据招生计划、考生报考人数及考生初始成绩研究决定。复试内容及合格要求与普通考生一致。根据初试、复试总成绩由高到低录取。纳入“大学生士兵计划”招录的考生,不再享受退役大学生士兵加分政策。
(五)复试的主要方式和内容
各培养单位针对学科专业特点和办学特色,精心设计复试内容,确保复试考核科学有效、公平公正。要加强对考生的全面考查和综合评价,既要注重学业知识考核,也要加强对考生专业能力素质和科研创新潜质的考查,既要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也要注重学生的一贯表现。要通过考生大学学习成绩单、毕业论文、科研成果、专家推荐信等补充材料,加强对考生既往学业、一贯表现、科研能力、综合素质和思想品德等情况的全面考查。
课程与教学论、艺术类考生〔音乐与舞蹈学、美术学、设计学、音乐、美术、艺术设计〕、学科教学(数学)、新闻与传播硕士按照报考研究方向参加复试。所有参加复试的考生均应参加外语及一门专业课的笔试和综合素质面试。此外,以同等学力报考的考生还须加试所报考专业的两门本科主干课程(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获得国家承认学历的大专毕业生均按同等学历考生对待),报考公共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的考生除外语、专业课笔试和综合素质面试外还需参加政治理论考试。
1.外语复试由研究生院统一组织。试题的难度与初试试题相当,考试时间为1小时,满分为100分。
2.专业课复试由各招生单位组织安排。要按照初试命题规则进行命题,考试时间由研究生院统一确定。
专业课复试旨在进一步考核考生对本专业本科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一律采用笔试的方式,考试时间为3小时,满分为100分。笔试至少配备两名监考人员,并严格按考试要求实施。
3.综合素质面试内容与方式由各专业复试小组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组织安排。要求每位考生面试时间一般不少于20分钟;每个复试小组成员不少于5人,且应有指导教师参加,同时还应对每位考生的作答情况进行现场记录;同一学科(专业)各复试小组的面试方式、时间、试题难度和成绩评定标准须统一,成绩按A、B、C、D四档记录,分别对应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
4.所有复试应有记录。复试结束时,监考人员、专业课复试小组和复试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均应在复试记录单上签字。综合素质面试要当场给出成绩和评语。
5.复试要在标准化考场进行,各科目的考试、面试均须通过人脸识别验证进行考生身份识别,防止冒名顶替。面试过程须使用摄像机和录音设备对考生和复试教师全程录像和录音,确保录像录音完整清楚。复试所涉及的考试材料(包含答卷、成绩评定书面记录等)、视频监控资料、影像及录音资料等须保存至复试结束后3年。与考生复试成绩相关的所有复试书面记录材料均应完整,不得缺页、违规涂改。
  6.同等学历考生加试的两门所报考专业的本科主干课程一律采取笔试方式进行,且不得与初试科目和复试科目中的专业课相同,难易程度严格按本科教学大纲的要求掌握,考试时间均为3小时,满分为100分。
7.报考公共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专业的考生的政治理论考试采取笔试方式进行,考试时间为3小时,满分为100分。
(六)总成绩的计算方法
1.除设计学、艺术设计、美术学(03方向)、美术、公共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专业外的其他所有专业的总成绩=(初试成绩/500)×60+〔(外语复试成绩+专业课复试成绩)/200〕×40。
2.设计学、艺术设计、美术学(03方向)、美术专业的总成绩=(初试成绩/500)×40+〔(外语复试成绩+专业课复试成绩)/200〕×60。
3.公共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专业的总成绩=(初试成绩/300)×60+〔(外语复试成绩+专业课复试成绩+政治理论)/300)〕×40。
四、录取办法及要求
1.在本专业内按考生的总成绩由高分到低分依次录取。
2.凡有调剂考生的专业,第一志愿考生与调剂考生分别排序,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第一志愿考生。
3.复试外语成绩须达到我校合格线;复试专业课成绩60分以上(含)为合格。
4.综合素质面试、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包括考生的政治态度、思想表现、道德品质、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等方面)考核及体检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5.同等学历考生加试的两门本科主干课程成绩不计入总成绩,但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6.课程与教学论、艺术类考生〔音乐与舞蹈学、美术学、设计学、音乐、美术、艺术设计〕、学科教学(数学)、新闻与传播硕士按照报考研究方向录取。
7.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赴外汉语教师志愿者”等项目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考生和高等学校学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退役、达到报考条件的考生,3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初试总分加10分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参加“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项目服务期满、考核称职以上的考生3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初试总成绩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其中报考人文社科类专业研究生的考生,初试总成绩加15分。
8.考生因报考硕士研究生与所在单位产生的问题由考生自行处理。若因此造成考生不能复试或无法录取,学校不承担责任。
9.经考生确定的报考信息在录取阶段一律不作修改,对报考资格不符合规定者不予录取。对学籍学历审核不通过的考生不予录取。
10.计划类型的确定办法
(1)少数民族考生中未达到按学科门类划定的B类分数线,只达到少数民族初试最低线的考生只能录取为定向培养方式,均须签署《定向合同书》。
(2)凡复试成绩合格且人事关系在我校的正式教职工,培养类型均确定为定向。
11. 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的本科生考生,入学时未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者,取消录取资格。
五、复试录取工作的监督和复议
1.按照教育部和自治区招生考试中心有关规定,复试工作实行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领导小组对复试过程的公平、公正以及复试结果全面负责。
2.复试工作实行监督制度和巡查制度。学校的纪检监察部门应对复试工作进行全面、有效的监督,要选派专人到复试现场进行巡查,必要时可对部分考场派出监察员进行现场监察。复试场地需在明显位置张贴申诉举报电话,并对提出的问题及时解决。
3.复试工作实行信息公布制度。学校按照规定及时对复试基本分数线、复试工作办法、复试结果等信息进行公布。
4.复试及录取结果的申诉由学校纪检监察部门负责受理,并会同学校招生录取工作领导小组共同复议并做出处理决定,考生对处理结果有异议时可向上级主管部门申诉。
5.咨询电话:0471—4393213;举报电话:0471—4393301。
5月28日我校启动2020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根据各学院各专业复试情况,个别专业仍有少量缺额。我校将从6月4日起陆续开放研招网调剂平台,请各位考生关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调剂平台”发布的相关信息。
1.开通时间
每次开网不少于12个小时,锁定考生志愿时间为24小时。
2.调剂办法及要求
请考生查阅我校研究生院网站招生信息栏内公布的《内蒙古师范大学关于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办法》和《内蒙古师范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安排》。确认了复试通知的考生按要求在资格审查系统内提交材料,并随时查看资格审核状态,资格审查系统复试期间不关闭。通过资格审核的考生在考试前打印准考证,按学院要求的时间参加复试。
3.调剂考生复试时间
由各学院确定并负责通知考生。
4.复试平台及使用说明
请考生查阅我校研究生院网站招生信息栏《内蒙古师范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网络远程复试平台使用手册及注意事项(考生使用)》,并按要求提前调试好设备。
内蒙古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2020年6月4日
招生咨询电话:0471—4393213;投诉举报电话:0471—7383701、7383703,0471—4393230。
四、录取办法及要求
1.在本专业内按考生的总成绩由高分到低分依次录取。
2.凡有调剂考生的专业,第一志愿考生与调剂考生分别排序,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第一志愿考生。
3.复试专业知识面试成绩60分以上(含)为合格。
4.综合素质面试、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包括考生的政治态度、思想表现、道德品质、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等方面)考核及体检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5.同等学历考生加试的两门本科主干课程成绩不计入总成绩,但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6.教育学一级学科下的课程与教学论、艺术类考生(具体包括:音乐与舞蹈学、美术学、设计学、艺术硕士的音乐、美术、艺术设计三个领域)、新闻与传播硕士、学科教学(数学)等专业按照报考具体方向录取。
7.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赴外汉语教师志愿者”等项目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考生和高等学校学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退役、达到报考条件的考生,3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初试总分加10分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参加“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项目服务期满、考核称职以上的考生3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初试总成绩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其中报考人文社科类专业研究生的考生,初试总成绩加15分。
8.考生因报考硕士研究生与所在单位产生的问题由考生自行处理。若因此造成考生不能复试或无法录取,学校不承担责任。
9.经考生确定的报考信息在录取阶段一律不作修改,对报考资格不符合规定者不予录取。对学籍学历审核不通过的考生不予录取。
10.计划类型的确定办法
(1)少数民族考生中未达到按学科门类划定的B类考生分数线,只达到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复试最低线的考生只能录取为定向培养方式,均须签署《定向合同书》,定向到内蒙古自治区就业。
(2)凡复试成绩合格且人事关系在我校的正式教职工,培养类型均确定为定向。
11. 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的本科生考生,入学时未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者,取消录取资格。
(八)总成绩的计算方法
受疫情影响,今年硕士研究生复试采取网络远程方式进行,考生最终总成绩的计算方法与往年有所不同,今年考生总成绩的计算方法是初试总成绩占70%,复试专业知识面试成绩占30%。
1.除公共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两个专业外的其他所有专业:总成绩=(初试成绩/500)×70+(复试专业知识面试成绩)/100×30。
2.公共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专业:总成绩=(初试成绩/300)×70+(复试专业知识面试成绩)/100)×30。
2. 复试内容:复试内容包含综合素质面试和专业知识面试两部分。根据复试方式,各培养单位要针对学科专业特点,精心设计复试内容,确保复试考核科学有效、公平公正。要通过考生大学学习成绩单、毕业论文、科研成果、专家推荐信等补充材料,加强对考生既往学业、一贯表现、科研能力、综合素质和思想品德等情况的全面考查。复试应尽可能采用综合性、开放性的能力型试题。教育学一级学科下的课程与教学论、艺术类考生(具体包括:音乐与舞蹈学、美术学、设计学、艺术硕士的音乐、美术、艺术设计三个领域)、新闻与传播硕士、学科教学(数学)等专业按照报考的具体方向分别组织复试。

同等学历考生加试的两门所报考专业的本科主干课程,采取网络远程面试方式进行,且不得与初试科目和复试专业知识面试内容相同,难易程度严格按本科教学大纲的要求掌握。

公共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专业的专业知识面试内容中包含一定比例的政治理论考试内容。

3. 各培养单位需根据专业特点制定本单位的复试细则。每个复试小组成员不少于5人,且应有指导教师参加,同时还应对每位考生的作答情况进行现场记录;同一学科(专业)各复试小组的复试方式、时间、试题难度和成绩评定标准必须统一。复试中综合素质面试成绩按A、B、C、D四档记录,分别对应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复试专业知识面试成绩量化按百分制计算,60分为合格。

4.所有复试应有记录。复试结束时,各学院专业课复试工作小组和复试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均应在复试记录单上签字。

5.各培养单位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强复试过程规范管理。要建立健全“随机确定考生复试次序”“随机确定导师组组成人员”“随机抽取复试试题”的“三随机”工作机制。要发挥和规范导师在复试选拔中的作用,强化保密意识、责任意识和法制意识。要与考生逐一签订《诚信复试承诺书》,确保提交材料真实和复试过程诚信。要采取灵活有效的方式,加强复试过程监管,严防复试弄虚作假、徇私舞弊,复试全程同步录音录像。复试所涉及的考试材料(包含成绩评定书面记录等)、音视频资料等须保存至复试结束后3年。与考生复试成绩相关的所有复试书面记录材料均应完整,不得缺页、违规涂改。
1. 复试方式:所有拟录取考生均须参加我校组织的复试。根据自治区疫情防控要求和学校实际情况,我校2020年所有类型和专业硕士研究生复试均使用统一的软件平台采取网络远程方式进行,复试以面试为主。
(三)调剂考生进入复试的要求
1.接收调剂原则
(1)第一志愿上线人数未达到招生专业目录公布的招生计划的专业,方可接收调剂。由于扩招原因,个别一志愿上线人数不足1.2:1差额复试比例的专业也可适当接收调剂考生。
(2)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重点考查考生的专业背景、考生初试总成绩和单科成绩、考生科研成果、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表现等条件,择优接收调剂。
2.接收调剂的具体要求
(1)调剂须符合教育部、自治区招生考试中心调剂政策以及我校相关专业报考条件(详见我校2020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和招生专业目录备注信息)。
(2)所有调剂考生(包括接收外单位调剂考生,接收本单位内部调剂考生)均须通过教育部指定的调剂系统进行调剂,未通过该系统调剂的考生一律不予录?。ǜ骷臃窒钅靠忌?、享受少数民族政策考生可除外)。
(3)初试成绩须达到第一志愿报考专业在二区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个别第一志愿上线考生和调剂生源不足的专业,可按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考生分数要求接受调剂(少数民族地区以国务院有关部门公布的《全国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简表》为准)。
(4)调入专业与第一志愿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首先考虑相同专业的调剂。
(5)可优先考虑校内第一志愿考生在同一一级学科内相近专业之间的调剂,由学院视具体专业情况制订接收办法。
(6)申请调剂到同一个专业且初试科目完全相同的,应按考生初试成绩择优接收调剂。
(7)各专业接收调剂的人数控制在缺额人数的1.2—2倍以内。
(8)不得跨学科门类和一级学科调剂。报考学位类型是“专业型硕士”的考生不得调入“学术型硕士”专业,报考“学术型硕士”专业的考生在符合我校调剂政策的情况下可调剂至相应的“专业型硕士”专业,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不得跨专业领域调剂。
(9)初试科目与调入专业初试科目相同或相近,其中统考科目须相同;调入专业初试考试科目中有数学的,调剂考生初试科目须有数学。
(10)第一志愿报考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工程管理、旅游管理、会计、图书情报、审计专业学位的考生,在满足调入专业报考条件的基础上,可申请相互调剂,但不得调入上述专业以外的其他专业;其他专业考生也不得调入上述专业。
(11)我校不接收报考其他单位的“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调剂考生。
(12)各调剂考生须认真查阅《内蒙古师范大学2020年攻读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和招生专业目录备注信息及我校2020年硕士研究生调剂办法,如不符合我校调剂要求,造成调剂不成功的,后果由考生自负。
(四)“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考生进入复试的要求
进入复试的初试分数要求由学校硕士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领导小组根据招生计划、考生报考人数及考生初始成绩研究决定。复试内容及合格要求与普通考生一致。根据初试、复试总成绩由高到低录取。纳入“大学生士兵计划”招录的考生,不再享受退役大学生士兵加分政策。
根据教育部《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教学函〔2019〕6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的通知》(教学厅〔2020〕4号)、《关于进一步规范做好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的通知》(教学司函〔2020〕14号)和《关于做好我区2020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的通知》(内教研函〔2020〕6号)等文件精神,为做好我校2020年招收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学校结合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研究生招生考试是国家选拔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复试是研究生招生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培养单位要按照疫情防控相关要求,在确保安全性、公平性和科学性的基础上,统筹兼顾、精准施策、严格管理,稳妥做好2020年招收硕士研究生复试及录取工作。
一、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硕士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2020年度研究生复试及招生录取工作。
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应成立本单位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复试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不少于5人,组长由学院主要领导担任,复试工作领导小组名单需报学校硕士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领导小组审核。复试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单位研究生复试的组织管理、考务安排,做好命题、考试组织、违规考生上报、拟录取名单报送等相关工作。加强关键环节和重点岗位的监督检查,特别要做好试卷的安全保密和考风考纪工作。凡在校教职工有近亲属或关系密切的其他人员参加我校2020年度硕士研究生考试复试的,一律不得参与本单位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
二、复试及录取原则
坚持“公开、公平、公正,择优录取、宁缺毋滥”的原则,加强信息公开和监督,确保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安全有序进行。
三、复试工作的基本要求
(一)全日制专业学位和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执行统一复试内容及合格要求,统一录取标准。
(二)第一志愿考生进入复试的要求
1.复试名额的确定采用差额的方式进行。凡上线考生数超过拟录取人数的专业,参加复试的人数与计划招生人数的比例原则上不低于1.2:1,不同专业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调整。
2.确定参加复试的考生,按初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序。
3.原则上不进行破格复试。
(三)调剂考生进入复试的要求
1.接收调剂原则
(1)第一志愿上线人数未达到招生专业目录公布的招生计划的专业,方可接收调剂。由于扩招原因,个别一志愿上线人数不足1.2:1差额复试比例的专业也可适当接收调剂考生。
(2)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重点考查考生的专业背景、考生初试总成绩和单科成绩、考生科研成果、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表现等条件,择优接收调剂。
2.接收调剂的具体要求
(1)调剂须符合教育部、自治区招生考试中心调剂政策以及我校相关专业报考条件(详见我校2020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和招生专业目录备注信息)。
(2)所有调剂考生(包括接收外单位调剂考生,接收本单位内部调剂考生)均须通过教育部指定的调剂系统进行调剂,未通过该系统调剂的考生一律不予录?。ǜ骷臃窒钅靠忌?、享受少数民族政策考生可除外)。
(3)初试成绩须达到第一志愿报考专业在二区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个别第一志愿上线考生和调剂生源不足的专业,可按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考生分数要求接受调剂(少数民族地区以国务院有关部门公布的《全国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简表》为准)。
(4)调入专业与第一志愿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首先考虑相同专业的调剂。
(5)可优先考虑校内第一志愿考生在同一一级学科内相近专业之间的调剂,由学院视具体专业情况制订接收办法。
(6)申请调剂到同一个专业且初试科目完全相同的,应按考生初试成绩择优接收调剂。
(7)各专业接收调剂的人数控制在缺额人数的1.2—2倍以内。
(8)不得跨学科门类和一级学科调剂。报考学位类型是“专业型硕士”的考生不得调入“学术型硕士”专业,报考“学术型硕士”专业的考生在符合我校调剂政策的情况下可调剂至相应的“专业型硕士”专业,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不得跨专业领域调剂。
(9)初试科目与调入专业初试科目相同或相近,其中统考科目须相同;调入专业初试考试科目中有数学的,调剂考生初试科目须有数学。
(10)第一志愿报考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工程管理、旅游管理、会计、图书情报、审计专业学位的考生,在满足调入专业报考条件的基础上,可申请相互调剂,但不得调入上述专业以外的其他专业;其他专业考生也不得调入上述专业。
(11)我校不接收报考其他单位的“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调剂考生。
(12)各调剂考生须认真查阅《内蒙古师范大学2020年攻读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和招生专业目录备注信息及我校2020年硕士研究生调剂办法,如不符合我校调剂要求,造成调剂不成功的,后果由考生自负。
(四)“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考生进入复试的要求
进入复试的初试分数要求由学校硕士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领导小组根据招生计划、考生报考人数及考生初始成绩研究决定。复试内容及合格要求与普通考生一致。根据初试、复试总成绩由高到低录取。纳入“大学生士兵计划”招录的考生,不再享受退役大学生士兵加分政策。
(五)复试的主要方式和内容
1. 复试方式:所有拟录取考生均须参加我校组织的复试。根据自治区疫情防控要求和学校实际情况,我校2020年所有类型和专业硕士研究生复试均使用统一的软件平台采取网络远程方式进行,复试以面试为主。
2. 复试内容:复试内容包含综合素质面试和专业知识面试两部分。根据复试方式,各培养单位要针对学科专业特点,精心设计复试内容,确保复试考核科学有效、公平公正。要通过考生大学学习成绩单、毕业论文、科研成果、专家推荐信等补充材料,加强对考生既往学业、一贯表现、科研能力、综合素质和思想品德等情况的全面考查。复试应尽可能采用综合性、开放性的能力型试题。教育学一级学科下的课程与教学论、艺术类考生(具体包括:音乐与舞蹈学、美术学、设计学、艺术硕士的音乐、美术、艺术设计三个领域)、新闻与传播硕士、学科教学(数学)等专业按照报考的具体方向分别组织复试。
同等学历考生加试的两门所报考专业的本科主干课程,采取网络远程面试方式进行,且不得与初试科目和复试专业知识面试内容相同,难易程度严格按本科教学大纲的要求掌握。
公共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专业的专业知识面试内容中包含一定比例的政治理论考试内容。
3. 各培养单位需根据专业特点制定本单位的复试细则。每个复试小组成员不少于5人,且应有指导教师参加,同时还应对每位考生的作答情况进行现场记录;同一学科(专业)各复试小组的复试方式、时间、试题难度和成绩评定标准必须统一。复试中综合素质面试成绩按A、B、C、D四档记录,分别对应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复试专业知识面试成绩量化按百分制计算,60分为合格。
4.所有复试应有记录。复试结束时,各学院专业课复试工作小组和复试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均应在复试记录单上签字。
5.各培养单位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强复试过程规范管理。要建立健全“随机确定考生复试次序”“随机确定导师组组成人员”“随机抽取复试试题”的“三随机”工作机制。要发挥和规范导师在复试选拔中的作用,强化保密意识、责任意识和法制意识。要与考生逐一签订《诚信复试承诺书》,确保提交材料真实和复试过程诚信。要采取灵活有效的方式,加强复试过程监管,严防复试弄虚作假、徇私舞弊,复试全程同步录音录像。复试所涉及的考试材料(包含成绩评定书面记录等)、音视频资料等须保存至复试结束后3年。与考生复试成绩相关的所有复试书面记录材料均应完整,不得缺页、违规涂改。
(六)严格考生资格审查
要严把复试入口关。在复试前要对考生的居民身份证、学生证、学历学位证书、学历学籍核验结果等进行严格审查核验,对不符合规定者不予复试?;擞?ldquo;人脸识别”“人证识别”等技术,并通过综合比对“报考库”“ 学籍学历库”“人口信息库”“考生考试诚信档案库”等措施,加强对考生身份的审查核验,严防复试“替考”。
(七)严肃考风考纪
各培养单位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严肃查处违规违纪行为。对在复试过程中有违规行为的考生,一经查实,即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等规定严肃处理,取消录取资格,记入《考生考试诚信档案》。入学后3个月内,要按照《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有关要求,对所有考生进行全面复查。复查不合格的,取消学籍;情节严重的,移交有关部门调查处理。
(八)总成绩的计算方法
受疫情影响,今年硕士研究生复试采取网络远程方式进行,考生最终总成绩的计算方法与往年有所不同,今年考生总成绩的计算方法是初试总成绩占70%,复试专业知识面试成绩占30%。
1.除公共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两个专业外的其他所有专业:总成绩=(初试成绩/500)×70+(复试专业知识面试成绩)/100×30。
2.公共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专业:总成绩=(初试成绩/300)×70+(复试专业知识面试成绩)/100)×30。
四、录取办法及要求
1.在本专业内按考生的总成绩由高分到低分依次录取。
2.凡有调剂考生的专业,第一志愿考生与调剂考生分别排序,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第一志愿考生。
3.复试专业知识面试成绩60分以上(含)为合格。
4.综合素质面试、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包括考生的政治态度、思想表现、道德品质、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等方面)考核及体检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5.同等学历考生加试的两门本科主干课程成绩不计入总成绩,但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6.教育学一级学科下的课程与教学论、艺术类考生(具体包括:音乐与舞蹈学、美术学、设计学、艺术硕士的音乐、美术、艺术设计三个领域)、新闻与传播硕士、学科教学(数学)等专业按照报考具体方向录取。
7.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赴外汉语教师志愿者”等项目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考生和高等学校学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退役、达到报考条件的考生,3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初试总分加10分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参加“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项目服务期满、考核称职以上的考生3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初试总成绩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其中报考人文社科类专业研究生的考生,初试总成绩加15分。
8.考生因报考硕士研究生与所在单位产生的问题由考生自行处理。若因此造成考生不能复试或无法录取,学校不承担责任。
9.经考生确定的报考信息在录取阶段一律不作修改,对报考资格不符合规定者不予录取。对学籍学历审核不通过的考生不予录取。
10.计划类型的确定办法
(1)少数民族考生中未达到按学科门类划定的B类考生分数线,只达到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复试最低线的考生只能录取为定向培养方式,均须签署《定向合同书》,定向到内蒙古自治区就业。
(2)凡复试成绩合格且人事关系在我校的正式教职工,培养类型均确定为定向。
11. 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的本科生考生,入学时未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者,取消录取资格。
五、加强考生咨询服务和做好兜底支持保障
各培养单位应畅通考生联系咨询通道,安排专人受理考生咨询,及时为考生答疑解惑。要加强对考生参加网络远程复试工作的指导,向考生详细介绍网络远程复试软件平台使用办法、复试流程和相关要求等。
各培养单位要强化人性化关怀和个性化安排,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贫困地区考生、残疾考生等特殊群体的关爱帮扶。要提前对所有参加复试考生能否参加网络线上复试情况进行摸底确认并做好记录,对于确实不具备远程复试条件的考生,及时与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联系协调,解决考生困难。
六、复试录取工作的监督和复议
1.按照教育部和自治区招生考试中心有关规定,复试工作实行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各培养单位要切实落实研究生复试工作主体责任。主要负责同志是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研究生复试工作要亲自把关、亲自协调、亲自督查。要提高政治站位,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做好疫情防控与研究生考试复试工作。
2.复试工作实行监督制度和巡查制度。学校的纪检监察部门应对复试工作进行全面、有效的监督,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要选派专人到复试现场进行巡查。
3.复试工作实行信息公布制度。学校按照规定及时对复试基本分数线、复试工作办法、拟录取名单等信息进行公布。
4.复试及录取结果的申诉由学校纪检监察部门负责受理,并会同学校硕士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领导小组共同复议并做出处理决定,考生对处理结果有异议时可向上级主管部门申诉。
5.招生咨询电话:0471—4393213;投诉举报电话:0471—7383701、7383703,0471—4393230。
(二)考生复试需上传的资格审查材料
1.应届毕业生:上传初试准考证、学生证和身份证。
2.往届毕业生:上传初试准考证、身份证、毕业证和学位证、学历认证报告(http://www.chsi.com.cn/xlcx/进行在线验证,上传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
3.同等学力考生:除需要提供以上第2条中的材料外,还需上传教务部门出具的与报考专业相关的本科8门主干课程成绩单。
4.享受少数民族(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政策上线的考生除上述证件外还需上传户口本考生本人页。
5.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的考生除上述材料外,还需上传《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
6.报考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考生,除按要求提供上述材料外,还须提交与用人单位所签署的《劳动合同》或工作证明,并保证所提供材料真实无误。因无法提供或提供虚假材料造成不能复试、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三)复试资格审查材料上传方式
考生登陆网址:http://123.57.230.213:9520/login.html,按照网页提示进行操作,到硕士研究生复试审核??橹邪匆笊洗牧?,上传完成后到查看个人资料页面确认保存并提交??忌胧褂霉雀枳钚掳姹句榔魃洗牧?。
未按要求上传资格审查材料,或上传虚假材料,造成考生不能通过资格审查、复试、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复试方式
由于疫情情况,我校今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实行网络远程复试,我校原则上采用 “学信网招生远程面试系统”进行网络远程复试,备用网络远程复试平台为“钉钉”。
内蒙古师范大学考研分数线 历年考研国家线
2021内蒙古师范大学考研分数线(研究生复试分数线)
2020内蒙古师范大学考研分数线(研究生复试分数线)
2019内蒙古师范大学考研复试研究生分数线
2018内蒙古师范大学考研复试研究生分数线
2017内蒙古师范大学考研复试研究生分数线
2016内蒙古师范大学考研复试研究生分数线
2015内蒙古师范大学考研复试研究生分数线
2014内蒙古师范大学考研复试研究生分数线
2013内蒙古师范大学考研复试研究生分数线

2022考研国家线
2021考研国家线
2020考研国家线
考研国家线[2006-2021]
2019考研国家线
2018考研国家线
2017考研国家线
2016考研国家线
2015考研国家线
2014考研国家线
2013考研国家线
2012考研国家线

添加内蒙古师范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内蒙古师范大学考研成绩查询、内蒙古师范大学考研分数线、内蒙古师范大学报录比、内蒙古师范大学考研群、内蒙古师范大学学姐微信、内蒙古师范大学考研真题、内蒙古师范大学专业目录、内蒙古师范大学排名、内蒙古师范大学保研、内蒙古师范大学公众号、内蒙古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内蒙古师范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内蒙古师范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之家公众号

内蒙古师范大学

考研辅导班推荐:

内蒙古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