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海事大学考研复试

更新时间:01-15 17:21:30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大连海事大学考研复试
add大连海事大学研究生微信
为你免费答疑

大连海事大学考研复试的难易程度很大程度取决于报考专业的热门程度。大连海事大学考研复试有些专业非常热门,报考人数很多,导师复试时自然会把控的更严一点,复试难度也会高一些。而大连海事大学一些相对冷门的专业,报考人数较少,难度也偏低一些。但即使是这样,针对大连海事大学考研复试的复习也不能放松,毕竟这是考研,一次选拔性考试,难度还是有的。另一方面,也不需要太紧张,能过线,说明你的实力还是很强的,好好复习,复试肯定也没问题

大连海事大学考研复试

研究生考试招生是国家选拔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重要途 径, 关系广大考生切身利益, 关系教育公平, 关系国家经济社会 发展。复试工作是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保证生 源质量的基础环节。根据 《教育部关于印发<2021 年全国硕士研 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的通知》(教学函〔2020〕8 号)、《教育 部关于加强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学〔2006〕 4 号)、《关于做好 2021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的通知》 (教学司〔2021〕2 号) 等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具体情况, 制定 本办法。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 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 落实教育 部、辽宁省的有关工作部署, 保证参加复试的广大师生生命安全 和身体健康, 学校采取网络远程复试方式,招生专业目录中规定 的复试笔试内容将通过面试进行考察。
一、基本原则
1.坚持安全、公平、科学的原则。
2.坚持全面考查, 突出重点。在对考生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 全面考察基础上, 突出对专业素质、实践能力以及创新精神等方面的考核。
3.坚持按计划招生、择优录取、宁缺毋滥。
4.复试采取差额形式。
5.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与学术学位研究生属同一层次、不 同类型, 应 “分类复试,各有侧重”。
6.同一学科(专业) /类别(领域) 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 生执行相同的政策和标准。
二、 复试组织管理
1.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校复试工作、相关的 疫情防控工作以及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的领导和统筹管理。
研究生院研究生招生考试办公室负责具体落实学校研究生 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的决策。
2.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学院《复试工作实 施细则》 和 《调剂原则》,领导和组织本单位复试工作、调剂工 作、相关疫情防控工作以及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等,并对复试 结果负责。
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一般不参加各学科(专业) /类别(领域) 复试小组的具体复试工作,主要负责巡查、 监督本单位各考场的复试工作。
3.学院按学术学位学科(专业)或者专业学位类别(领域) 成立复试小组,每个复试小组成员不少于 5 人,由经验丰富、业 务水平高、公道正派的人员构成。
复试小组在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 按照 《复试工作实施细则》 的规定, 具体实施相关复试工作。
4.外语口语、外语听力、综合面试以及招生专业目录公布的 复试笔试(含同等学力考生加试笔试)均以网络远程面试的形式 进行考核,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应指导复试小组确定考 核的具体内容、评分标准, 并具体实施。
5.复试小组成员须现场独立在《评分表》上打分, 并签字确 认,分数原则上不得更改。
6.复试小组成员须严肃纪律,严格执行研究生招生相关规 定。坚决抵制乱招生,徇私舞弊等不正之风。
7.对违反招生录取规定, 弄虚作假的学院,将根据不同情况 和性质严肃处理, 并扣减招生计划。对违反招生纪律的个人, 视 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或纪律处分,直至追究法律责任。
8.研究生复试为国家考试, 考试过程中所涉及的事项应按国 家秘密事项管理,其中复试试题及答案在考试结束前按国家机密 级事项管理。
三、进入复试的第一志愿考生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和考生名单 的确定
1.学校各学科(专业) /类别(领域)或研究方向进入复试 的初试成绩首先须满足《2021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 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以下简称“国家线”)。
学校按分专业招生计划的 120%确定各学科(专业)/类别(领
域) 或研究方向的 “复试基本人数”(非整数采用进 1 法),依据 复试基本人数和满足“国家线”的第一志愿考生初试总成绩排序, 确定各学科(专业) /类别(领域)或研究方向进入复试的初试 总成绩要求(学校总分线)。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的单 科成绩与国家线的单科成绩要求相同。 2021 年进入学校复试的 初试成绩基本要求详见附件 1。
注: 同一专业学位类别(领域) 或研究方向的分专业招生计 划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招生计划总和。
2.满足学校相应学科(专业) /类别(领域) 进入复试的初 试成绩基本要求的第一志愿考生进入复试。如果进入复试的初试 成绩基本要求的总分对应多名第一志愿考生, 则这些考生均进入 复试。
3.当第一志愿初试成绩合格的考生人数少于分专业招生计 划时, 通过“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2021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 生调剂服务系统”(以下简称“国家调剂网”)进行调剂。
四、调剂工作
(一) 接收调剂考生条件
调剂考生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1.调剂基本条件
(1)符合调入专业的报考条件。
(2)初试成绩符合第一志愿报考专业在 A 类地区的全国初 试成绩基本要求。
(3)调入专业与第一志愿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应在同一 学科门类范围内。
(4)初试科目与调入专业初试科目相同或相近,其中初试 全国统一命题科目应与调入专业全国统一命题科目相同。
(5)第一志愿报考照顾专业的考生若调剂出本类照顾专业, 其初试成绩必须达到 A 类地区该照顾专业所在学科门类(类别) 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第一志愿报考非照顾专业的考生若调 入照顾专业, 其初试成绩必须符合 A 类地区对应的非照顾专业学 科门类(类别)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
(6)第一志愿报考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工程 管理、会计、图书情报、审计专业学位硕士的考生, 在满足调入 专业报考条件的基础上, 可申请相互调剂, 但不得调入其他专业; 其他专业考生也不得调入以上专业。
第一志愿报考法律(非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的考生不得调入 其他专业,其他专业的考生也不得调入该专业。
(7)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考生不得调 剂到该计划以外录取;未报考的不得调剂到该计划录取。
2.满足学院 《调剂原则》中规定的报名条件。
(二) 调剂考生遴选原则
调剂工作开始前, 学院、学科根据实际情况, 在学院 《调剂 原则》中公布遴选原则。
调剂考生复试通知发放最大数量不超过招生计划余额的 3
倍。如果末位遴选条件相同,则均进入复试。
(三) 调剂名额、调剂报名及复试程序
学校将根据招生计划余额情况、 国家调剂网开通时间等, 结 合学校实际, 在《大连海事大学 2021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工 作方案》中公布调剂名额、调剂报名程序等信息,复试程序等相 关信息见学院《复试工作实施细则》。
五、复试工作日程
各学科(专业) /类别(领域) 于 3 月 20 日后开展网络远程 复试工作,单列计划的学科(专业) /类别(领域)或研究方向 的一志愿考生和调剂考生同批次复试,具体时间由学院安排,4 月底前完成所有复试工作,具体复试日程见各学院 《复试工作实 施细则》。
六、复试方式及内容
(一)复试方式及工作要求
外语口语、外语听力、综合面试以及招生专业目录公布的复 试笔试(含同等学力考生加试笔试) 内容均以网络远程面试的形 式进行考核,按照学院 《复试工作实施细则》 组织和实施。 具体 要求如下:
1.每生累计面试时间一般不少于 20 分钟。
2.招生专业目录中公布的复试笔试(含同等学力考生加试笔 试)科目结合已公布的《2021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自命题科 目考试大纲》,主要采用综合性、开放性的能力型试题进行考核。
3.考生在面试过程中的作答情况须全程录音、录像,由学院 保存一年备查,并在复试后 5 天内将副本交研究生院。
4.考生面试成绩一般取复试小组成员评分的平均值,也可取 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后其他成员评分的平均值。学院应在复试前 确认并向考生公布,默认方式为取复试小组成员评分的平均值。
5.如果同一学科(专业) /类别 (领域)或研究方向的考生 人数较多, 可组织多个复试小组。复试小组确定后, 采用抽签方 式对考生进行分组??忌媸猿杉扑愎剑?考生最终面试成绩 =考生所得初始成绩× [各复试小组平均成绩÷考生所在复试小 组平均成绩]。
6.复试小组须将考生的面试情况(包括提出的问题, 考生回 答的情况等) 和成绩记录在《综合面试记录表》中, 连同复试小 组成员签字的《评分表》,交学院转研究生院保存。
(二)复试内容
1.外语交流能力:包含口语和听力。
2.专业素质和能力
(1)大学阶段学习情况及成绩。
(2)考生对本学科(专业) /类别(领域) 理论知识和应用 技能掌握程度; 利用所学理论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逻 辑思维能力; 对本专业领域发展动态的了解和在本领域的发展潜 力。
(3)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3.综合素质和能力
(1)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等。
(2)本学科(专业) /类别(领域) 以外的学习、科研、社 会实践(学生工作、社团活动、志愿服务等) 以及实际工作表现 等情况。
(3)事业心、责任感、纪律性(遵纪守法)、协作性和心理 健康情况。
(4)人文素养。
(5)举止、表达沟通能力和礼仪等。
4.各学院根据学科(专业) /类别(领域)实际,设计专门 的网络远程面试考核形式, 完成复试笔试内容的考核。特别是针 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要求,设计专门的复试内容。 还应 注重对考生兴趣、爱好、特长及就业意向等方面的考查。
5.身体健康状况
为避免考生体检时交叉感染新冠肺炎, 学校复试期间不要求 考生提交体检报告。但学生身体健康状况应符合教育部、原卫生 部、中国残联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 学〔2003〕3 号) 和 《教育部办公厅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 知》(教学厅〔2010〕2 号)规定的要求,如有问题,须在复试 前联系学院。 入学后, 学校将按规定对学生身体健康状况进行检 查,不符合要求者按上述文件规定处理。
七、 网络远程复试软件平台操作指导及相关要求
学校统一订购网络远程复试软件平台“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 网    招    生    远    程    面    试    系    统 (https://bm.chsi.com.cn/ycms/stu/school/index)”,不收取 考生任何费用。 软件平台操作指导及对考生设备、场所要求见附 件 2。学院应提前熟悉平台使用办法, 固化复试流程,并在复试 前组织师生测试,确保复试过程安全、顺畅、稳定。
八、复试计分办法及合格标准
1.复试总分 215 分, 其中, 外语听力 20 分, 外语口语 5 分, 招生专业目录公布的专业课笔试(调整为网络远程面试形式进 行) 100 分,综合面试 90 分。分数按照四舍五入原则保留一位 小数。
2.考生总成绩为初试总成绩与复试总成绩之和。
3.复试总成绩 (满分 215 分) 合格标准 130 分,综合面试成 绩 (满分 90 分) 合格标准 55 分。
4.同等学力考生加试科目 (调整为网络远程面试形式进行) 满分各为 100 分,所得成绩不计入总成绩, 单科成绩合格标准 60 分。
九、录取
1.第一志愿考生和调剂考生按总成绩(初试成绩+复试成绩) 分别排序, 择优录取。如考生总成绩相同, 则录取初试总成绩优 者;如初试总成绩仍相同,则录取初试外国语成绩优者。
2.单列招生计划的同一学科(专业) /类别(领域)或研究 方向, 先录取第一志愿考生, 如分专业招生计划有剩余, 再录取 调剂考生。
3.复试总成绩或综合面试成绩未达到合格标准者,不予录 取。
4.对于同等学力考生, 加试科目成绩未达到合格标准者,不 予录取。
5.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考核不作量化计入总成绩, 但考 核结果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6.同一专业学位类别(领域)的全日制和非全日制考生分别 排名、分别录取。
7.学校部分学科(专业) /类别(领域)或研究方向有“两 类”专项计划名额,详见附件 1 备注。按照本办法录取原则排序 从前至后依次获得申请资格, 如排序在前的考生无人申请,则分 专业招生计划内排序最后的考生自动确认为 “两类”专项计划。 如分专业招生计划内排序最后的考生放弃选择“两类”专项计划, 则该生自动失去录取资格,按排序依次递补。
十、第一学年学业奖学金确定原则
1.全日制统考生: 根据各单列招生计划的同一学科(专业) /类别(领域)或研究方向的学业奖学金名额 (见附件 1)及总 成绩排名, 先确定第一志愿考生学业奖学金获得者名单, 如有剩 余名额,再确定调剂考生学业奖学金获得者名单。若总成绩相同,参照录取办法处理。                                     
2.推免生:第一学年均享受一等学业奖学金待遇。      
3.被录取的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和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考生:第一学年均享受一等学业奖学金待遇。
4.法律硕士和翻译硕士:由学院自行制定细则,如有疑问, 请咨询相关学院。
5.非全日制考生和全日制定向就业考生不享受学业奖学金 待遇。
十一、复试结果及拟录取结果的公布        
1.学校将以学院为单位分别公布复试结果。    
2.学校将根据总体复试进程,公示拟录取结果。
3.复试结果及拟录取结果公布地址: 学校研究生院网站 (http://grs.dlmu.edu.cn/ )和校园网主页“招生就业”栏 (http://www.dlmu.edu.cn/zsjy/yjszs.htm)。
十二、导师与学生的双向选择
1.各学科(专业) /类别(领域) 应将所有招生导师名单告 知录取的考生, 将所有录取考生名单和有关信息告知导师。综合 考虑考生志愿和导师意愿,进行双向选择。
2.一名导师年度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限额累计不超过 6 人,年度招收获得一等学业奖学金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不超过 3 人,导师在读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总数不超过 18 人。导师招收专项 计划考生不受学科规定的名额限制。
学院可根据实际情况, 对导师招生限额做进一步要求, 原则 上每名导师招生人数不超出以上规定的限额。如有特殊情况, 学 院需在招生前报研究生院,由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 核。
十三、破格复试
我校 2021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在国家线的基础上执行, 不进行破格复试。
十四、监督、 复议及考风考纪
1.监督制度。为保证复试工作全过程及复试结果的公平、公 正, 学校将组织巡视小组对复试进行监督。复试全过程在纪委的 监督下进行。 实行复试面试考场定点监督和巡视监督相结合的监 督制度。 监督举报电话 0411-84729225。
2.复议制度。 考生认为学校复试录取行为有违反本办法或其 他相关规定的, 可在复试结果公布二日内向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 导小组提出异议、申诉或举报。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将进 行调查、处理,属于对政策执行存在异议的,将及时书面或口头 答复申诉人调查结果; 属于对违规违纪行为举报的, 将组织纪检 监察等机构进行调查, 调查结果按有关规定及时答复申诉人。
3.考风考纪制度。 学校严格按照相关规定, 严肃查处违规违 纪行为。对在复试过程中有违规行为的考生, 一经查实, 即按照 《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 理暂行办法》等规定严肃处理, 取消录取资格, 记入《考生考试诚信档案》。
入学后 3 个月内,学校按照《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 有关要求,对所有考生进行全面复查。 学校复查的主要项目有:
(1)录取手续及程序等是否合乎国家招生规定;
(2)所获得的录取资格是否真实、合乎相关规定;
(3)本人及身份证明与录取通知、 考生复试音频和视频材 料、考生档案等是否一致;
(4)身心健康状况是否符合体检要求,能否保证在校正常 学习、生活;
(5)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等,参考《政审表》;
(6)视情况复查考生专业知识掌握情况。
复查中发现学生存在弄虚作假、徇私舞弊等情形的, 确定为 复查不合格,取消学籍;情节严重的, 学校将移交有关部门调查 处理。
十五、复试录取工作政策咨询及宣传
学校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政策咨询方式及宣传途径见 附件 3。
十六、其他
1.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农 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赴外汉语教师志愿 者”、“高校学生应征入伍服现役退役”、“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 职”等项目且符合教育部初试加分政策规定的考生, 按要求享受
加分政策??忌朐谝恢驹副佳Э疲ㄗㄒ担?/类别(领域)开 展复试 (工作时间)前,与学院联系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
2.参加复试的考生如需修改网报时填写的就业方式, 需在复 试前与报考学科(专业) /类别(领域)所在学院办公室联系, 提交修改申请。如果从非定向就业方式修改为定向就业方式, 考 生需提供定向就业单位名称和单位所在地信息。
3.被录取为非定向就业的考生必须将本人人事档案等材料 在学校规定的入学时间前调转至大连海事大学, 否则不能注册学 籍。
被录取为定向就业的考生, 须在学校规定的入学时间前, 向 录取学院提交学校、考生及考生定向单位签订的《定向培养协议 书》。如无法提供或提供不合格材料,所产生的一切后果由考生 承担。我校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仅招收定向就业方式的考生。
4.MBA、MPA 的复试录取工作参照本办法制定办法,经学校 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批后公布并执行。
5.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 基本要求见附件4;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 绩基本要求见附件 5,复试录取办法参照本办法执行,复试日程 与普通计划考生相同。
6.综合交通运输协同创新中心的考试招生及复试录取工作 由航运经济与管理学院负责;海底工程技术与装备国际联合研究 中心的考试招生及复试录取工作由轮机工程学院负责;工商管理
(MBA)的考试招生及复试录取工作由航运经济与管理学院负责; 公共管理(MPA)的考试招生及复试录取工作由公共管理与人文 艺术学院负责。
7.如教育部或者省教育主管部门下发新的政策文件, 以新文 件要求为准。
 
各位考生:
4月30日,学校发布《2020年学校硕士研究生招生网络远程复试对考生设备及场所的要求》的通知,提示考生我校2020年硕士研究生远程复试设备要求为电脑1台和智能手机1部;或智能手机2部;或电脑2台。
根据最新“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网络远程复试系统调试情况,考生准备的设备要求调整为:电脑1台和智能手机1部;或智能手机2部(解释:“双机”设备中,必须含有1部智能手机),其他要求不变。系统不支持两台电脑。
有关网络远程复试的其他相关事宜,学校将根据平台测试情况及时通知。放假不停工,测试不间断,请考生密切关注本网站的通知。




                                研究生院
                                  2020年5月3日
复试计分办法及合格标准
1. 复试总分 215 分,其中,外语听力 20 分,外语口语 5 分, 招生专业目录公布的专业课笔试(调整为网络远程面试形式进行)100 分,综合面试 90 分。分数按照四舍五入原则保留一位小数。
2. 考生总成绩为初试总成绩与复试总成绩之和。
3. 复试总成绩(满分 215 分)合格标准 130 分,综合面试成
绩(满分 90 分)合格标准 55 分。
4. 同等学力考生加试科目(调整为网络远程面试形式进行) 满分各为 100 分,所得成绩不计入总成绩,单科成绩合格标准

60 分。
1. 单列招生计划的同一学科(专业)/类别(领域)或研究方向,先录取第一志愿考生,如分专业招生计划有剩余,再录取调剂考生。
2. 按总成绩(初试成绩+复试成绩)排序,择优录取,如考生总成绩相同,则录取初试总成绩优者;如初试总成绩仍相同, 则录取 2019 年 12 月 21 日下午考试科目成绩优者。
3. 复试总成绩或综合面试成绩未达到合格标准者,不予录
 
取。
4. 对于同等学力考生,加试科目成绩未达到合格标准者,不
 
予录取。
5. 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考核不作量化计入总成绩,但考核结果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6. 同一专业学位类别(领域)的全日制和非全日制考生分别排名、分别录取。
7. 已拟录取的考生如需修改网报时填写的就业方式,需在拟录取结果公示期结束前与报考学科(专业)/类别(领域)所在学院办公室联系,提交申请。如果从非定向就业方式修改为定向就业方式,考生需提供定向就业单位名称和单位所在地信息。
8. 如果考生被录取为定向就业,我校将在入学前与考生及考生所在单位签订《定向培养协议书》。如果考生或考生所在单位无法签订,则考生不能入学。
复试方式及内容
(一)复试方式及工作要求
外语口语、外语听力、综合面试以及招生专业目录公布的复试笔试(含同等学力考生加试笔试)内容均以网络远程面试的形式进行考核,按照学院《第一志愿考生复试工作实施细则》和《调剂工作细则及调剂复试工作实施细则》组织和实施。具体要求如下:
1. 每生累计面试时间一般不少于 20 分钟。
2. 招生专业目录中公布的复试笔试(含同等学力考生加试笔试)科目结合已公布的《2020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主要采用综合性、开放性的能力型试题进行考核。
3. 考生在面试过程中的作答情况须全程录音、录像,由学院保存一年备查,并在复试后 5 天内将副本交研究生院。
4. 考生面试成绩一般取复试小组成员评分的平均值,也可取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后其他成员评分的平均值。学院应在复试前确认并公布面试成绩计算方式。
5. 如果同一学科(专业)/类别(领域)或研究方向的考生

人数较多,可组织多个复试小组。复试小组确定后,采用抽签方式对考生进行分组??忌媸猿杉扑愎剑嚎忌钪彰媸猿杉?br /> =考生所得初始成绩×[各复试小组平均成绩÷考生所在复试小组平均成绩]。
6. 复试小组须将考生的面试情况(包括提出的问题,考生回答的情况等)和成绩详细记录在《综合面试记录表》中,连同复试小组成员签字的《评分表》,交学院转研究生院保存。
(二)复试内容 1.专业素质和能力
(1) 大学阶段学习情况及成绩。
(2) 考生对本学科(专业)/类别(领域)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掌握程度;利用所学理论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对本专业领域发展动态的了解和在本领域的发展潜力。
(3) 外语交流能力。
(4) 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2.综合素质和能力
(1) 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等。
(2) 本学科(专业)/类别(领域)以外的学习、科研、社会实践(学生工作、社团活动、志愿服务等)以及实际工作表现等情况。
(3) 事业心、责任感、纪律性(遵纪守法)、协作性和心理健康情况。
(4) 人文素养。

(5) 举止、表达沟通能力和礼仪等。3.身体健康状况
为避免考生体检时交叉感染新冠肺炎,学校复试期间不要求考生提交体检报告。但学生身体健康状况应符合教育部、原卫生部、中国残联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 号)和《教育部办公厅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 号)规定的要求,如有问题,须在复试前联系学院。入学后,学校将按规定对学生身体健康状况进行检查,不符合要求者按上述文件规定处理。
4.各学院根据学科(专业)/类别(领域)实际,设计专门的考核内容。特别是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要求,设计专门的复试内容?;褂ψ⒅囟钥忌巳?、爱好、特长及就业意向等方面的考查。
各学科(专业)/类别(领域)于 5 月 6 日后,分时段、分批次开展第一志愿考生网络远程复试工作;待国家调剂网开通后,开始调剂考生的报名和复试录取工作。6 月底前完成所有复试工作,具体复试日程见各学院《第一志愿考生复试工作实施细则》和《调剂工作细则及调剂复试工作实施细则》。
调剂工作
(一)接收调剂考生条件
调剂考生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1.调剂基本条件
(1) 符合调入专业的报考条件。
(2) 初试成绩符合第一志愿报考专业在 A 类地区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
(3) 调入专业与第一志愿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
(4) 初试科目与调入专业初试科目相同或相近,其中统考科目原则上应相同。
(5) 第一志愿报考 B 类地区照顾专业的考生若调剂到我校

照顾专业,其初试成绩必须达到 A 类地区该照顾专业所在学科门类(类别)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第一志愿报考非照顾专业的考生若调入我校照顾专业,其初试成绩必须符合 A 类地区对应的非照顾专业学科门类(类别)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
(6) 第一志愿报考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工程管理、会计、图书情报、审计专业学位硕士的考生,在满足调入专业报考条件的基础上,可申请相互调剂,但不得调入其他专业; 其他专业考生也不得调入以上专业。
第一志愿报考法律(非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的考生不得调入其他专业,其他专业的考生也不得调入该专业。
(7) 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考生不得调剂到该计划以外录取;未报考的不得调剂到该计划录取。
2.满足学院《调剂工作细则及调剂复试工作实施细则》规定的调剂条件。
(二)调剂考生遴选原则
调剂工作开始前,学院、学科根据实际情况,在学院《调剂工作细则及调剂复试工作实施细则》中公布遴选原则。
调剂考生复试通知发放最大数量不超过招生计划余额的 4 倍。如果末位遴选条件相同,则均进入复试。
(三)调剂名额、调剂报名及复试录取程序
学校将根据第一志愿考生录取后招生计划余额情况、国家调剂网开通时间等,结合学校实际,在《大连海事大学 2020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工作方案》中公布调剂名额、调剂报名程序等信息,在学院《调剂工作细则及调剂复试工作实施细则》中公布

调剂复试录取等相关信息。
研究生考试招生是国家选拔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关系广大考生切身利益,关系教育公平,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
复试工作是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生源质量的基础环节。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2020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的通知》(教学函〔2019〕6 号)、《教育部关于加强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学〔2006〕4 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 2020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的通知》(教学厅〔2020〕4 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具体情况,制定本办法。
当前我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阶段性成效进一步巩固,但国际疫情持续蔓延,我国防范疫情输入压力不断加大。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教育部、辽宁省的有关工作部署,保证参加复试的广大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学校采取网络远程复试方式。
一、基本原则
1. 坚持安全、公平、科学的原则。
2. 坚持全面考查,突出重点。在对考生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全面考察基础上,突出对专业素质、实践能力以及创新精神等方面的考核。

3. 坚持按计划招生、择优录取、宁缺毋滥。
4. 复试采取差额形式。
5. 先进行第一志愿考生复试,后进行调剂考生复试。如有不可控因素发生,随时发布最新安排。
6.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与学术学位研究生属同一层次、不同类型,应“分类复试,各有侧重”。
7. 同一学科(专业)/类别(领域)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执行相同的政策和标准。
二、复试组织管理
1. 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校复试工作、相关的疫情防控工作以及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的领导和统筹管理。
研究生院研究生招生考试办公室负责具体落实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的决策。
2. 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学院《第一志愿考生复试工作实施细则》和《调剂工作细则及调剂复试工作实施细则》,领导和组织本单位复试工作、调剂工作、相关疫情防控工作以及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等,并对复试结果负责。
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一般不参加各学科(专业)/类别(领域)复试小组的具体复试工作,主要负责巡查、监督本单位各考场的复试工作。
3. 学院按学科(专业)或者专业学位类别(领域)成立复试小组,每个复试小组成员不少于 5 人,由经验丰富、业务水平高、公道正派的人员构成。
复试小组在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按照

《第一志愿考生复试工作实施细则》和《调剂工作细则及调剂复试工作实施细则》的规定,具体实施相关复试工作。
4. 外语口语、外语听力、综合面试以及招生专业目录公布的复试笔试(含同等学力考生加试笔试)内容均以网络远程面试的形式进行考核,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应指导复试小组确定考核的具体内容、评分标准,并具体实施。
5. 复试小组成员须现场独立在《评分表》上打分,并签字确认,分数原则上不得更改。
6. 复试小组成员须严肃纪律,严格执行研究生招生相关规定。坚决抵制乱招生,徇私舞弊等不正之风。
7. 对违反招生录取规定,弄虚作假的学院,将根据不同情况和性质严肃处理,并扣减招生计划。对违反招生纪律的个人,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或纪律处分,直至追究法律责任。
8. 研究生复试为国家考试,考试过程中所涉及的事项应按国家秘密事项管理,其中复试试题及答案在考试结束前按国家机密级事项管理。
三、进入复试的第一志愿考生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和考生名单的确定
1. 学校各学科(专业)/类别(领域)或研究方向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首先须满足《2020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以下简称“国家线”)。
学校按分专业招生计划的 120%确定各学科(专业)/类别(领域)或研究方向的“复试基本人数”(非整数采用进 1 法),依据复试基本人数和满足“国家线”的第一志愿考生初试总成绩排序,

确定各学科(专业)/类别(领域)或研究方向进入复试的初试总成绩要求(学校总分线)。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的单科成绩与国家线的单科成绩要求相同。2020 年进入学校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详见附件 1。
注:同一专业学位类别(领域)或研究方向的分专业招生计划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招生计划总和。
2. 满足学校相应学科(专业)/类别(领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的第一志愿考生进入复试。如果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的总分对应多名第一志愿考生,则这些考生均进入复试。
3. 当第一志愿录取人数少于招生计划时,通过“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2020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以下简称“国家调剂网”)进行调剂。
四、调剂工作
(一)接收调剂考生条件
调剂考生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1.调剂基本条件
(1) 符合调入专业的报考条件。
(2) 初试成绩符合第一志愿报考专业在 A 类地区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
(3) 调入专业与第一志愿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
(4) 初试科目与调入专业初试科目相同或相近,其中统考科目原则上应相同。
(5) 第一志愿报考 B 类地区照顾专业的考生若调剂到我校

照顾专业,其初试成绩必须达到 A 类地区该照顾专业所在学科门类(类别)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第一志愿报考非照顾专业的考生若调入我校照顾专业,其初试成绩必须符合 A 类地区对应的非照顾专业学科门类(类别)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
(6) 第一志愿报考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工程管理、会计、图书情报、审计专业学位硕士的考生,在满足调入专业报考条件的基础上,可申请相互调剂,但不得调入其他专业; 其他专业考生也不得调入以上专业。
第一志愿报考法律(非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的考生不得调入其他专业,其他专业的考生也不得调入该专业。
(7) 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考生不得调剂到该计划以外录取;未报考的不得调剂到该计划录取。
2.满足学院《调剂工作细则及调剂复试工作实施细则》规定的调剂条件。
(二)调剂考生遴选原则
调剂工作开始前,学院、学科根据实际情况,在学院《调剂工作细则及调剂复试工作实施细则》中公布遴选原则。
调剂考生复试通知发放最大数量不超过招生计划余额的 4 倍。如果末位遴选条件相同,则均进入复试。
(三)调剂名额、调剂报名及复试录取程序
学校将根据第一志愿考生录取后招生计划余额情况、国家调剂网开通时间等,结合学校实际,在《大连海事大学 2020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工作方案》中公布调剂名额、调剂报名程序等信息,在学院《调剂工作细则及调剂复试工作实施细则》中公布

调剂复试录取等相关信息。
五、复试工作日程
各学科(专业)/类别(领域)于 5 月 6 日后,分时段、分批次开展第一志愿考生网络远程复试工作;待国家调剂网开通后,开始调剂考生的报名和复试录取工作。6 月底前完成所有复试工作,具体复试日程见各学院《第一志愿考生复试工作实施细则》和《调剂工作细则及调剂复试工作实施细则》。
六、复试方式及内容
(一)复试方式及工作要求
外语口语、外语听力、综合面试以及招生专业目录公布的复试笔试(含同等学力考生加试笔试)内容均以网络远程面试的形式进行考核,按照学院《第一志愿考生复试工作实施细则》和《调剂工作细则及调剂复试工作实施细则》组织和实施。具体要求如下:
1. 每生累计面试时间一般不少于 20 分钟。
2. 招生专业目录中公布的复试笔试(含同等学力考生加试笔试)科目结合已公布的《2020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主要采用综合性、开放性的能力型试题进行考核。
3. 考生在面试过程中的作答情况须全程录音、录像,由学院保存一年备查,并在复试后 5 天内将副本交研究生院。
4. 考生面试成绩一般取复试小组成员评分的平均值,也可取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后其他成员评分的平均值。学院应在复试前确认并公布面试成绩计算方式。
5. 如果同一学科(专业)/类别(领域)或研究方向的考生

人数较多,可组织多个复试小组。复试小组确定后,采用抽签方式对考生进行分组??忌媸猿杉扑愎剑嚎忌钪彰媸猿杉?br /> =考生所得初始成绩×[各复试小组平均成绩÷考生所在复试小组平均成绩]。
6. 复试小组须将考生的面试情况(包括提出的问题,考生回答的情况等)和成绩详细记录在《综合面试记录表》中,连同复试小组成员签字的《评分表》,交学院转研究生院保存。
(二)复试内容 1.专业素质和能力
(1) 大学阶段学习情况及成绩。
(2) 考生对本学科(专业)/类别(领域)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掌握程度;利用所学理论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对本专业领域发展动态的了解和在本领域的发展潜力。
(3) 外语交流能力。
(4) 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2.综合素质和能力
(1) 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等。
(2) 本学科(专业)/类别(领域)以外的学习、科研、社会实践(学生工作、社团活动、志愿服务等)以及实际工作表现等情况。
(3) 事业心、责任感、纪律性(遵纪守法)、协作性和心理健康情况。
(4) 人文素养。

(5) 举止、表达沟通能力和礼仪等。3.身体健康状况
为避免考生体检时交叉感染新冠肺炎,学校复试期间不要求考生提交体检报告。但学生身体健康状况应符合教育部、原卫生部、中国残联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 号)和《教育部办公厅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 号)规定的要求,如有问题,须在复试前联系学院。入学后,学校将按规定对学生身体健康状况进行检查,不符合要求者按上述文件规定处理。
4.各学院根据学科(专业)/类别(领域)实际,设计专门的考核内容。特别是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要求,设计专门的复试内容?;褂ψ⒅囟钥忌巳?、爱好、特长及就业意向等方面的考查。
七、复试计分办法及合格标准
1. 复试总分 215 分,其中,外语听力 20 分,外语口语 5 分, 招生专业目录公布的专业课笔试(调整为网络远程面试形式进行)100 分,综合面试 90 分。分数按照四舍五入原则保留一位小数。
2. 考生总成绩为初试总成绩与复试总成绩之和。
3. 复试总成绩(满分 215 分)合格标准 130 分,综合面试成
绩(满分 90 分)合格标准 55 分。
4. 同等学力考生加试科目(调整为网络远程面试形式进行) 满分各为 100 分,所得成绩不计入总成绩,单科成绩合格标准

60 分。
八、录取
1. 单列招生计划的同一学科(专业)/类别(领域)或研究方向,先录取第一志愿考生,如分专业招生计划有剩余,再录取调剂考生。
2. 按总成绩(初试成绩+复试成绩)排序,择优录取,如考生总成绩相同,则录取初试总成绩优者;如初试总成绩仍相同, 则录取 2019 年 12 月 21 日下午考试科目成绩优者。
3. 复试总成绩或综合面试成绩未达到合格标准者,不予录
 
取。
4. 对于同等学力考生,加试科目成绩未达到合格标准者,不
 
予录取。
5. 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考核不作量化计入总成绩,但考核结果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6. 同一专业学位类别(领域)的全日制和非全日制考生分别排名、分别录取。
7. 已拟录取的考生如需修改网报时填写的就业方式,需在拟录取结果公示期结束前与报考学科(专业)/类别(领域)所在学院办公室联系,提交申请。如果从非定向就业方式修改为定向就业方式,考生需提供定向就业单位名称和单位所在地信息。
8. 如果考生被录取为定向就业,我校将在入学前与考生及考生所在单位签订《定向培养协议书》。如果考生或考生所在单位无法签订,则考生不能入学。
9. 被录取为非定向就业的考生必须将本人人事档案等材料

在学校规定的入学时间前调转至大连海事大学,否则不能注册学籍。我校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仅招收定向就业方式的考生。
九、第一学年学业奖学金确定原则
1. 全日制统考生:根据各单列招生计划的同一学科(专业)
/类别(领域)或研究方向的学业奖学金名额(见附件 1)及总成绩排名,先确定第一志愿考生学业奖学金获得者名单,如有剩余名额,再确定调剂考生学业奖学金获得者名单。若总成绩相同, 参照录取办法处理。
2. 推免生:第一学年均享受一等学业奖学金待遇。
3. 被录取的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和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考生:第一学年均享受一等学业奖学金待遇。
4. 法律硕士和翻译硕士:由学院自行制定细则,如有疑问, 请咨询相关学院。
5. 非全日制考生和全日制定向就业考生不享受学业奖学金待遇。
十、复试结果及拟录取结果的公布
1. 学院每个复试批次结束后,由学校以学院为单位分别公布复试结果。
2. 学校将根据总体复试进程,公示拟录取结果。
3. 复试结果及拟录取结果公布地址: 学校研究生院网站
( http://grs.dlmu.edu.cn/ )和校园网主页“招生就业”栏
(http://www.dlmu.edu.cn/zsjy/yjszs.htm)。
十一、导师与学生的双向选择
1. 各学科(专业)/类别(领域)应将所有招生导师名单告

知录取的考生,将所有录取考生名单和有关信息告知导师。综合考虑考生志愿和导师意愿,进行双向选择。
2. 一名导师年度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限额累计不超过 6
人,年度招收获得一等学业奖学金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不超过 3
人,导师在读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总数不超过 18 人。
学院可根据实际情况,对导师招生限额做进一步要求,原则上每名导师招生人数不超出以上规定的限额。如有特殊情况,学院需在招生前报研究生院,由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核。
十二、破格复试
我校 2020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在国家线的基础上执行, 不进行破格复试。
十三、监督、复议及考风考纪
1. 监督制度。为保证复试工作全过程及复试结果的公平、公正,学校将组织巡视小组对复试进行监督。复试全过程在纪委的监督下进行。实行复试面试考场定点监督和巡视监督相结合的监督制度。
2. 复议制度??忌衔8词月既⌒形形シ幢景旆ɑ蚱渌喙毓娑ǖ?,可在复试结果公布二日内向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提出异议、申诉或举报。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将进行调查、处理,属于对政策执行存在异议的,将及时书面或口头答复申诉人调查结果;属于对违规违纪行为举报的,将组织纪检监察等机构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按有关规定及时答复申诉人。
3. 考风考纪制度。学校严格按照相关规定,严肃查处违规违

纪行为。对在复试过程中有违规行为的考生,一经查实,即按照
《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等规定严肃处理,取消录取资格,记入《考生考试诚信档案》。
入学后 3 个月内,学校按照《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有关要求,对所有考生进行全面复查。学校复查的主要项目有:
(1) 录取手续及程序等是否合乎国家招生规定;
(2) 所获得的录取资格是否真实、合乎相关规定;
(3) 本人及身份证明与录取通知、考生复试音频和视频材料、考生档案等是否一致;
(4) 身心健康状况是否符合体检要求,能否保证在校正常学习、生活;
(5) 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等,参考《政审表》;
(6) 视情复查考生专业知识掌握情况。
复查中发现学生存在弄虚作假、徇私舞弊等情形的,确定为复查不合格,取消学籍;情节严重的,学校将移交有关部门调查处理。
十四、复试录取工作政策咨询及宣传
学校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政策咨询方式及宣传途径见附件 2。
十五、其他
1. 学校将统一订购网络远程复试软件平台,在复试前发布软件平台操作指导。各学院提前熟悉平台使用办法,固化复试流程, 并在复试前组织师生测试,确保复试过程安全、顺畅、稳定。

2. 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赴外汉语教师志愿者”、“高校学生应征入伍服现役退役”、“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等项目且符合教育部初试加分政策规定的考生,按要求享受加分政策??忌朐谝恢驹副佳Э疲ㄗㄒ担?类别(领域)开展复试(工作时间)前,与学院联系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
3. MBA、MPA 的复试录取工作参照本办法制定办法,经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批后公布并执行。
4. 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和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见附件 3,复试录取办法参照本办法执行,复试日程与普通计划考生相同。
5. 综合交通运输协同创新中心的考试招生及复试录取工作均由航运经济管理学院负责。
6. 如教育部或者省教育主管部门下发新的政策文件,以新文件要求为准。
 
 大连海事大学研究生院2020 年 4 月

附件 1: 分专业招生人数、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学业奖学金名额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085400
电子信息(专业学位)
(13-15 方向)原软件工程
 
41
 
0
 
366
 
37,56
 
11
 
17
交通运输工程学
 
080500
 
材料科学与工程
 
17
 
0
 
301
 
37,56
 
5
 
7
交通运输工程学
 
081400
土木工程
(01-03 方向)
 
6
 
0
 
264
 
37,56
 
2
 
2
交通运输工程学
 
081400
 
土木工程(04 方向)
 
4
 
0
 
264
 
37,56
 
1
 
2
交通运输工程学
 
082301
 
道路与铁道工程
 
7
 
0
 
264
 
37,56
 
2
 
3
交通运输工程学
 
082303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33
 
0
 
341
 
37,56
 
9
 
14
交通运输工程学
 
082304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6
 
0
 
264
 
37,56
 
2
 
3
交通运输工程学
 
0823Z3
 
★物流工程与管理
 
29
 
0
 
329
 
37,56
 
8
 
12
交通运输工程学
 
085600
材料与化工(专业学
位)原材料工程
 
26
 
0
 
264
 
37,56
 
7
 
11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086100
交通运输(专业学位)
(06-10 方向)原交通
运输工程
 
63
 
0
 
293
 
37,56
 
17
 
26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086100
交通运输(专业学位)
(11-15 方向)原交通运输工程
 
25
 
0
 
264
 
37,56
 
7
 
10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086100
交通运输(专业学位)
(16-19 方向)原交通运输工程
 
14
 
0
 
264
 
37,56
 
4
 
6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086100
交通运输(专业学位)
(20-23 方向)原物流
工程
 
49
 
0
 
294
 
37,56
 
13
 
20
交通运输工程学
 
125604
物流工程与管理(专业
学位)原物流工程
 
7
 
0
 
212
 
44,88
 
2
 
3
航运经济与管理
学院
 
020200
应用经济学
(01 方向)
 
15
 
0
 
343
 
48,72
 
4
 
6
航运经济与管理
学院
 
020200
应用经济学
(02 方向)
 
15
 
0
 
343
 
48,72
 
4
 
6
航运经济与管理
学院
 
020200
应用经济学
(03 方向)
 
12
 
0
 
343
 
48,72
 
3
 
5
航运经济与管理
学院
 
087100
管理科学与工程
(01-03 方向)
 
19
 
0
 
296
 
37,56
 
5
 
8
航运经济与管理
学院
 
087100
管理科学与工程
(04-05 方向)
 
7
 
0
 
355
 
37,56
 
2
 
3
 

航运经济与管理
学院
 
120200
工商管理
(01-03 方向)
 
15
 
0
 
345
 
49,74
 
4
 
6
航运经济与管理
学院
 
120200
工商管理
(04 方向)
 
8
 
0
 
345
 
49,74
 
2
 
3
航运经济与管理
学院
 
025400
国际商务
(专业学位)
 
29
 
0
 
343
 
48,72
 
8
 
12
航运经济与管理
学院
 
125601
工程管理
(专业学位)
 
4
 
13
 
175
 
44,88
 
1
 
2
航运经济与管理
学院
 
125602
项目管理
(专业学位)
 
2
 
0
 
175
 
44,88
 
0
 
1
 
航运经济与管理学院
 
125603
工业工程与管理
(专业学位)原工业工程
 
38
 
0
 
209
 
44,88
 
10
 
16
船舶与海洋工程
学院
 
080200
 
机械工程
 
16
 
0
 
297
 
37,56
 
4
 
7
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  
082401
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
(01-06 方向)
 
9
 
0
 
254
 
34,51
 
2
 
4
 
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
 
082401
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
(07-10 方向)
 
6
 
0
 
254
 
34,51
 
2
 
3
船舶与海洋工程
学院
 
0824Z2
 
★救助与打捞工程
 
3
 
0
 
254
 
34,51
 
1
 
1
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  
085500
机械(专业学位)
(01-03 方向)
原机械工程
 
32
 
0
 
324
 
37,56
 
9
 
13
 
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
 
085500
机械(专业学位)
(04-05 方向) 原船舶与海洋工程
 
8
 
0
 
264
 
37,56
 
2
 
3
船舶与海洋工程
学院
 
085800
能源动力(专业学位)
原动力工程
 
27
 
0
 
264
 
37,56
 
7
 
11
船舶与海洋工程
学院
085900 土木水利(专业学位)
原船舶与海洋工程
40 0 264 37,56 11 17
环境科学与工程
学院
 
071011
 
生物物理学
 
16
 
0
 
288
 
40,60
 
4
 
7
环境科学与工程
学院
 
083000
 
环境科学与工程
 
31
 
0
 
325
 
37,56
 
8
 
13
环境科学与工程
学院
 
085700
资源与环境(专业学
位)原环境工程
 
70
 
0
 
273
 
37,56
 
19
 
29
法学院 030100 法学(01 方向) 30 0 325 46,69 8 12
法学院 030100 法学(02 方向) 9 0 325 46,69 2 4
法学院 030100 法学(03 方向) 12 0 340 46,69 3 5
 

法学院 030100 法学(04 方向) 2 0 325 46,69 1 1
法学院 030100 法学(05 方向) 1 0 325 46,69 0 0
法学院 030100 法学(06 方向) 6 0 344 46,69 2 3
 
法学院
 
035101
法律(非法学)
(专业学位)
 
44
 
40
 
358
 
46,69
 
*
 
*
 
法学院
 
035102
法律(法学)
(专业学位)
 
80
 
30
 
341
 
46,69
 
*
 
*
外国语学院 050201 英语语言文学 8 0 355 52,78 2 3
外国语学院 050202 俄语语言文学 4 0 355 52,78 1 2
外国语学院 050205 日语语言文学 6 0 355 52,78 2 2
 
外国语学院
 
050211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
言学
 
21
 
0
 
393
 
52,78
 
6
 
9
 
外国语学院
 
055101
英语笔译
(专业学位)
 
48
 
0
 
355
 
52,78
 
*
 
*
 
外国语学院
 
055102
英语口译
(专业学位)
 
5
 
0
 
355
 
52,78
 
*
 
*
 
外国语学院
 
055105
日语笔译
(专业学位)
 
16
 
0
 
368
 
52,78
 
*
 
*
 
外国语学院
 
055106
日语口译
(专业学位)
 
3
 
0
 
372
 
52,78
 
*
 
*
公共管理与人文
艺术学院
 
120400
 
公共管理
 
21
 
0
 
345
 
49,74
 
6
 
9
公共管理与人文
艺术学院
 
035200
社会工作
(专业学位)
 
57
 
0
 
334
 
46,69
 
15
 
24
马克思主义学院 030500 马克思主义理论 39 0 378 46,69 11 16
理学院 070100 数学 36 0 288 40,60 10 15
理学院 070200 物理学 43 0 288 40,60 12 18
专业学位教育学
 
086100
 
交通运输(专业学位)
 
0
 
25
 
264
 
37,56
 
0
 
0
综合交通运输协
同创新中心
 
120200
工商管理
(05-07 方向)
 
13
 
0
 
345
 
49,74
 
4
 
5
综合交通运输协同创新中心  
086100
交通运输(专业学位)
(24-26 方向)原交通
运输工程
 
54
 
0
 
264
 
37,56
 
15
 
22
注:
1. 表中“招生人数”不含已录取的推免生。
2. 表中学业奖学金名额均不包括推免生。

附件 2:大连海事大学各学院复试录取工作咨询电话
 
序号 学院名称 联系电话
1 航海学院 0411-84723953
2 轮机工程学院 0411-84723572
3 船舶电气工程学院 0411-84727500
4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0411-84726912
5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0411-84729330
6 航运经济与管理学院 0411-84725898
7 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 0411-84729611
8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0411-84728910
9 法学院(学术学位) 0411-84729814
10 法学院(专业学位) 0411-84723265
11 外国语学院 0411-84729646
12 公共管理与人文艺术学院 0411-84729550
13 马克思主义学院 0411-84728926
14 理学院 0411-84729207
15 专业学位教育学院 0411-84723525
16 综合交通运输协同创新中心 0411-84728856
1. 学校研究生招生考试办公室电话:0411-84729493。
2. 复试录取工作政策宣传网站及网址:学校研究生院网站(http://grs.dlmu.edu.cn/) 和校园网主页“招生就业”栏(http://www.dlmu.edu.cn/zsjy/yjszs.htm
3. 
 
附件 3: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和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学术学位)
 
学科门类(专业)名称
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考生总分要求 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考生总分要求
经济学 323 248
法学 305 248
文学 335 248
理学 268 248
工学(含工学照顾专业) 248 248
管理学 325 248
 
 
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和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专业学位)
 
 
 
专业学位名称
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考生总分要求 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考生总分要求
 
国际商务
 
323
 
248
法律(非法学)、法律(法学)
社会工作
、
305
 
248
 
翻译
 
335
 
248
电子信息、机械、材料与化工、资源与环境、能源动力土木水利、交通运输  
、 248
 
 
248
公共管理、工商管理、工程管理  
157
 
-
注: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和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 要求仅有总分要求,没有单科分数要求。
大连海事大学硕士研究生考研复试录取要求
1.第一志愿考生和调剂考生按总成绩分别排序,择优录取;如考生总成绩相同,则录取初试总成绩优者;如初试总成绩仍相同,则录取2018年12月22日下午考试科目成绩优者。
2.单列招生计划的同一学科(专业)/类别(领域)或研究方向,先录取第一志愿考生,如分专业招生计划有余额,后录取调剂考生。
3.同一专业学位类别(领域)的全日制和非全日制考生分别排名、分别录取。
4.考生要准确选择就业方式,并在复试时确认就业方式。
5.被录取为定向就业的考生所在单位人事部门须与学校签订《定向培养协议书》,否则不能正常入学。
6.被录取为全日制非定向就业的考生必须将本人人事档案等材料在入学前调转至大连海事大学,否则不能注册学籍。
大连海事大学硕士研究生考研复试体检安排
参照教育部、原卫生部、中国残联制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的要求审核考生体检结果。
(三)各学院须根据所属学科(专业)/类别(领域)实际,设计专门的复试方式和考核内容。特别是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要求,有针对性地设计专门的复试方法和内容,突出对专业知识的应用和动手能力的考查;同时还应注重对考生兴趣、爱好、特长及就业意向等方面的考查。
大连海事大学硕士研究生考研复试方式
(一)复试方式
1.外语听力和口语测试??稍谧酆厦媸怨讨幸徊⑼瓿?。
2.笔试。采用笔试方式测试专业知识学习能力,由研究生院统一组织。笔试科目以当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公布的考试科目为准,试卷以百分制计,考试时间为2小时。对同等学力考生须加试两门不同于初试科目的本科主干课程。
3.综合面试(含实践能力测试)。综合面试由各学院及学科负责组织实施,具体要求如下:
(1)每生累计面试时间一般不少于20分钟。
(2)每个复试小组必须对每位考生在综合面试过程中的作答情况进行全程录音、录像,由学院保存一年备查,并在复试后5天内将副本交研究生院。
(3)考生面试成绩是复试小组每位成员评分的平均值。
(4)如果同一学科(专业)/类别(领域)或研究方向的考生人数较多,可组织多个复试小组。在复试小组确定后,采用抽签方式对考生进行分组??忌媸猿杉扑愎剑嚎忌钪彰媸猿杉?考生所得初始成绩×[各复试小组平均成绩÷考生所在复试小组平均成绩]。
(5)复试小组须将考生的面试情况(包括提出的问题,考生回答的情况等)和成绩详细记录在《综合面试记录表》中,连同复试小组成员签字的评分表,交学院转研究生院保存。
大连海事大学考研分数线 历年考研国家线
2021大连海事大学考研分数线(研究生复试分数线)
2020大连海事大学考研分数线(研究生复试分数线)
2019年大连海事大学研究生复试分数线
2018年大连海事大学研究生复试分数线
2017年大连海事大学研究生复试分数线
2016年大连海事大学研究生复试分数线
2015年大连海事大学研究生复试分数线
2014年大连海事大学研究生复试分数线
2013年大连海事大学研究生复试分数线
2012年大连海事大学研究生复试分数线

2022考研国家线
2021考研国家线
2020考研国家线
考研国家线[2006-2021]
2019考研国家线
2018考研国家线
2017考研国家线
2016考研国家线
2015考研国家线
2014考研国家线
2013考研国家线
2012考研国家线

添加大连海事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大连海事大学考研成绩查询、大连海事大学考研分数线、大连海事大学报录比、大连海事大学考研群、大连海事大学学姐微信、大连海事大学考研真题、大连海事大学专业目录、大连海事大学排名、大连海事大学保研、大连海事大学公众号、大连海事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大连海事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大连海事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之家公众号

大连海事大学

考研辅导班推荐:

大连海事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