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大学师范学院硕士教育专业介绍

发布时间:2020-04-27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集美大学师范学院硕士教育专业介绍

集美大学师范学院硕士教育专业介绍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集美大学师范学院硕士教育专业介绍 正文

 
专业介绍
 
一、教育硕士(小学教育)的人才需求
 
世界教师教育的总体发展趋势朝向高学历层次、高专业标准、高综合素质的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奠基工程的小学教育,成为国际教师教育改革的首要重点。而提高小学教师的学历层次,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如美国80年代初就有将近半数的小学教师拥有硕士以上学位,90年代后,不少州明文要求小学教师证书的更新须具有双硕士学位,且拥有硕士学位的小学教师人数逐年增加。世界各国对小学教师的学历与素质要求在不断提高,培养硕士层次小学教师是全球性的教师教育改革发展必然和整体的趋势。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严格教师资质,提升教师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福建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着力培养教育教学专家”“造就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和引领作用的名师、名校长,产生若干名在全国具有较高知名度的教育家。”《厦门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造就一批在全国、全省有影响力的、具有教育家素质的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才。”而提升小学教师的学历和学位,正是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造就名师、教育家的重要途径之一。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小学教育课程改革面临着很多问题,需要教师成为研究者,硕士层次的小学教师才有初步的研究教育问题的基本能力。培养适应新时期素质教育与课程改革发展要求的硕士层次水平的小学教师,才能满足小学教育日益增长的质量发展要求,为小学师资队伍建设注入新鲜血液。
 
现在福建省硕士层次的小学教师比例极低,以教育处于全省领先地位的厦门市为例,具有硕士学位的小学教师不足0.3%,不仅与美国等发达国家远超50%的比例有天壤之别,就是与上海等国内发达城市相比也相去甚远——上海市具有硕士层次的小学教师比例为7%,一些名校甚至高达20%-30%。福建省、厦门市硕士层次小学教师的低比例,与其作为沿海发达省份和城市的地位极不相称,与福建省、与厦门市的教育发展需求极不适应。加快福建省、特别是厦门市硕士层次小学教师的培养,打造一支数量充足、竞争力强、充满活力的高素质的小学教师队伍具有迫切性。根据我们对厦门市的调研,许多具有本科学历的小学优秀教师都有提升学历、学位的自我发展需要,而福建省各市的许多区(县)特别是厦门市的各区都在积极建设教育强区(县),对教师小学教师向硕士层次提升给予鼓励和期待。这些都显示,在福建省尤其是厦门市,教育硕士(小学教育)具有稳定、持久的生源。
 
二、招生计划
 
教育硕士(小学教育)专业学位拟分为在职与全日制两种。
 
在职教育硕士(小学教育)学位研究生招生对象为:具有大学本科学历和学士学位、三年以上第一线小学教育工作经历的在职人员,主要为小学文化基础课的优秀教师和学校领导、管理干部,省、市、区、县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干部、管理人员和教师进修学院的教研员。仅具有大学本科学历而无学士学位者,则需具备小学高级及其以上教师专业技术职称。
 
全日制教育硕士(小学教育)学位研究生招生对象为:应届本科生,尤其是应届小学教育和其他师范类专业本科生;具有相应学历条件的社会工作人员。
 
报考在职教育硕士(小学教育)研究生,按国家有关规定,参加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统一考试??际钥颇课夤?、政治、教育学、心理学和专业课五门。外国语、教育学、心理学三门课程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全国统—(联合)考试科目,政治、专业课考试由各试点单位自行组织。专业课考试为“写作”。
 
报考全日制教育硕士(小学教育)研究生,需参加全国统一研究生入学考试,考试课程按国家规定执行。
 
每年在职教育硕士(小学教育)研究生拟招生人数为15-25人;全日制拟招生人数为10-20人。
 
为保障优秀生源与招生规模,拟采用以下措施:
 
其一,与厦门市教育局及各区教育局签订合作培养教育硕士协议,由市、区教育主管部门负责推荐优秀教师报考我校教育硕士研究生,并给予考取教育硕士的教师每人1.8万的学费补贴,可使我院小学教育专业硕士招生有了可靠保障。
 
其二,发挥福建省小学教师培养培训基地的辐射作用。我院举办了福建省小学骨干教师、学科教学带头人、厦门市专家型小学教师培训等项目,培养各级优秀教师近500人;已毕业近1200人小学教育本科生到全省各地小学任教,另有9 届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函授生毕业。这些学员、毕业生及其所在学校大多数与我院建立了交流关系,其中一部分还建立了教学与科研合作关系,他们已成为我院办学的重要资源,可保证优秀生源考取我院小学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
 
其三,深入各级教育局和各类小学,与各级优秀小学教师建立信息联系,了解他们升学意愿,并建立生源库,及时通过邮件、短信等快捷渠道其联络,通报招生信息等,确保不错过优秀生源。
 
其四,通过准确的目标定位、富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保障培养质量,在学生中树立良好口碑,这是吸引优秀生源的根本措施。
 
三、培养目标定位
 
教育硕士(小学教育)培养旨在提升具有相关专业背景的学生特别是在职小学教学与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也就是提高他们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小学教育实践问题的能力,即为小学教育领域培养高层次的应用型专业人才,也就是培养教育实践家,而不是教育理论家。其目标取向:教育教学能力为主,教育科研和教改能力为辅。
 
四、培养方式
 
学院与厦门市、区的教育行政部门及多所小学沟通协商,签订了合作协议,将多个学校建为学校的教育实习、见习基地,形成联合培养、协同创新、互利共赢的良性互动机制。根据协议要求,这些教育基地要为教育硕士(小学教育)的实践教学提供必要的职业训练场所、校外课堂以及实验条件,并指导、协助学生的教育实习、见习及调查等活动;适时安排高水平教育管理者、教师到学校讲学,或参加有关的交流活动;定期组织召开或参加有关研讨会,对教育硕士的培养方式提出意见和建议;及时反馈教育改革进程中的经验与困惑,为教育硕士(小学教育)的培养提供具有实效性的指导。此外,学校聘请省市教育管理工作者、小学校长和中学名师担任兼职导师,还拟建立区县教育局长联席会议、重点小学校长培养咨询会议等制度,以听取用人学校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完善育人机制。为彰显教育硕士(小学教育)培养的实践教学特色,切实做到理论学习与实际应用及创新的统一、校内知识学习与校外实践教学及实际操练的统一,本培养模式实施全程实践教学模式,每学年安排足够的时间进行实践教学。
 
五、质量保障条件
 
(一)师资资源
 
具有一支专兼职结合、职称结构、学历结构、知识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学院现有教职工  人,其中专任教师 46人,实验技术人员5人。专任教师中教授6人,副教授 20人,讲师19人,助教1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3人,硕士学位30人。专任教师中,多位教师既有丰富的小学教育本科教学经验,也深入研究小学教育教学理论,熟悉小学教育教学实践。兼职教师实力雄厚,除了部分来自高校的小学教育教学研究专家,更多是来自一线的专家型教师、省市级名师,具有丰富的实践操作经验,可以满足采取双导师制。
 
(二)教学条件
 
图书资源完全可以满足需要。集美大学现有馆藏纸质文献228.64万册,中外文现刊2700多种,引进了包括超星数字图书馆、维普全文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Springer、Ei village等39个中外文全文或文摘数据库。这些都为课题研究提供了搜集和查找资料的极大便利和可靠保障。除此以外,学院还建有图书室,藏有教师教育类图书1万多册。
 
多媒体教室10间、语音室3间,可以满足教师采用现代化手段教学。数字微格教学系统一套,共有6个实训教室??梢月阊笛档男枰?。
 
(三)管理保障
 
1.组织保障。围绕培养目标,建立一套符合专业硕士培养要求的运行机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管理按照上级教育部门和用人单位的要求,采取学校、学院系层层落实的组织保障体制。学院主管领导负责的教育硕士(小学教育)专业学位管理办公室,肩负着培养方案的实施、协助校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办公室完成学籍管理、课程安排、成绩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2.制度保障。制定出《集美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育硕士(小学教育)专业研究生指导教师工作量核算办法》;制定出《集美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育硕士(小学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教师遴选条例》、《集美大学教师教师教育学院教育硕士(小学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与《集美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育硕士(小学教育)专业学位培养和管理暂行条例》;制定出《集美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关于教育硕士(小学教育)专业学位培养方案》等相关制度。
 
六、自身的优势与特色
 
(一)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建设富有特色
 
本专业构建专业特色的主要举措有:适应小学教育需要,教活学科基础课程;与小学课改联动,教实专业核心课程;加强监管和评价,提高技能和实践教学实效;量身开展团会活动,营造独特校园文化。因此,办学质量过硬。在就业中,一直具有公认的显著优势。以2013年为例,就业率达97.2%,80.2%的毕业生考入公办学校,其中语文方向90%考入公办学校,显示出超群的教师职业能力和强大的就业竞争力。
 
(二)与地方合作办学成效突出
 
1.运用“协同培养”机制进行实践教学
 
一是建设“双导师制”培养体系,聘请基地学校校长、骨干教师担任学生兼职实践导师,保证实习教学质量;二是学院每年召开一次由教育实习基地学校领导、教师参加的“教育实习基地工作研讨会”;三是学校定期召开由教育实习基地学校领导、教师参加的“小学校长论坛”、“小学名师论坛”;四是在部分优质实践基地中建立一批教研基地,加强高校与基地的合作与交流,促进“基地圈”效益最大化。
 
(二)运用导师制培养小学专家型教师
 
从2000年1月到2011年12月,学院先后两批共承担厦门市37位小学专家型教师的培养任务。小学专家型教师的培养,是全新生事物,没有可以沿袭固有的模式。于是,学院尝试运用了研究生培养的常用模式导师制,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运用“问题解决”模式培养省级学科教学带头人                              
 
学院于2010年冬获福建省教育厅批准,成为“福建省小学语文学科教学带头人培养基地”之一。这一轮,承担来自全省各地42位培养对象为期两年的培养任务。学院构建了以学科为基石,以“问题解决”为主轴,以学科知识和教育理论拓展为两翼的培训模式,经过阶段性的实践检验,行之有效,不但得到培养对象的高度评价,也得到独立评估小组的确证。
 
(四)建立“立体化校本教研共同体”
 
近年来学院成立了由高校、小学和地方教研室三方组成的“立体化校本教研共同体”,发挥共同体的联合优势,探索基础教育问题,研究教师教育以及高校与中小学的科学衔接等问题,服务引领基础教育,实现高校与小学的双赢。
 
  教育硕士(小学教育领域)培养方案.doc
集美大学

添加集美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集美大学考研分数线、集美大学报录比、集美大学考研群、集美大学学姐微信、集美大学考研真题、集美大学专业目录、集美大学排名、集美大学保研、集美大学公众号、集美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集美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集美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本文来源:http://www.abikesmart.com.cn/jmdx/yjsy_261631.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