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医学院导师:杨光

发布时间:2021-10-23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暨南大学医学院导师:杨光

暨南大学医学院导师:杨光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暨南大学医学院导师:杨光 正文


  姓名:杨光  性别:男
  职称:副教授 学院:医学院
  研究方向:1)病原生物分子流行病学与分子致病机制;(2)病原生物基因功能研究等
  
  导师简介:
  
 杨 光,汉族,男,1974年11月生,黑龙江省海伦市人,暨南大学医学院人体寄生虫学系教师,博士,博士后,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实验室主任,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培养对象(校级),广东省寄生虫学会理事,《热带医学杂志》、《广州医学院学报》和《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审稿专家。1992-1997年于哈尔滨医科大学本科学习并获医学学士学位;1999-2002年于辽宁中医药大学免疫学专业学习并获医学硕士学位;2002-2005年于中山大学病原生物学专业学习并获医学博士学位,其中2003-2005年于复旦大学遗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基因功能合作研究;2005年至今于暨南大学医学院人体寄生虫学系先后任讲师、副教授;2007年至今暨南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进行博士后研究。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1)病原生物分子流行病学与分子致病机制;(2)病原生物基因功能研究;(3)病原生物的诊断方法和虫源性药物研发。研究主要围绕隐孢子虫和人类巨细胞病毒展开,通过生物信息学、分子生物学和流行病学方法研究具有致病作用的毒力因子、对宿主具有免疫调控作用的免疫活性分子、具有诊断价值的诊断抗原分子和具有药理作用的虫源性分子,从而解析其致病机制和免疫调节机制,建立免疫诊断和基因诊断的新方法,开发虫源性药物。
  学术论文:
  1. 杨光,周天鸿等. 应用巢式PCR方法诊断微小隐孢子虫感染的实验研究. 热带医学杂志. 2008;8(11): 1109-1111,1118.
  2. Guang Yang, Xinbing Yu, et al. Molecular cloning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novel adenylate kinase 3 gene from Clonorchis sinensis. Parasitology Research 2005, 95: 406–412( SCI收录)
  3. Guang Yang,Chunxia Jing, et al. Molecular cloning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novel lactate dehydrogenase gene from Clonorchis sinensis,Parasitology Research,2006,95:1 55-64 (SCI收录)
  主持的科研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隐孢子虫CypA对CD4+T细胞活化和功能的调控及作用机制
  2. 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 隐孢子虫毒力因子的发现及其侵入宿主细胞的分子机制
  3.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人类巨细胞病毒UL48A-49-49A重叠序列区域结构和蛋白表达谱的研究
  4. 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 隐孢子虫LIP基因克隆与功能及其在免疫诊断中的应用
  5. 暨南大学引进优秀人才研究启动基金 人源性隐孢子虫cDNA文库的构建及新基因的克隆与功能研究
  联系方式:
  Tel:020-85220255 (O);Email:tyangguang@jnu.edu.cn; guangyangphd@163.com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暨南大学

添加暨南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暨南大学考研分数线、暨南大学报录比、暨南大学考研群、暨南大学学姐微信、暨南大学考研真题、暨南大学专业目录、暨南大学排名、暨南大学保研、暨南大学公众号、暨南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暨南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暨南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本文来源:http://www.abikesmart.com.cn/jinandaxue/daoshi_502111.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