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设计学系介绍

发布时间:2020-05-02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设计学系介绍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设计学系介绍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设计学系介绍 正文

华中科技大学艺术设计专业先后经历了原武汉城市建设学院筹建、初办到高校合并后在华中科技大学的发展历程。 
 
1997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艺术设计专业开始试招生,与建筑、城市规划专业同为一系。2000年原武汉城市建设学院整体合并进入新组建的华中科技大学,艺术设计专业仍保留在合并后的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艺术设计专业与建筑学、城市规划专业由教研室升为三个专业系。设计学专业分别设有环境艺术设计与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两个专业方向, 2004年招收艺术设计学硕士研究生,其专业经历了十余年的学科初始建设到学科稳步发展的过程。艺术设计专业是一门新型综合性学科,在其艺术造型与技术类课程比重中,我校艺术设计专业以建筑学,城市规划,土木工程,计算机技术等学科为专业技术基础与支撑,课程专业主要有:室内设计,景观设计(环艺专业);新媒体艺术、数字城市设计、网页设计、动画设计(新媒体专业)。重技术,宽学科,厚基础,合理的师生比例结构,严谨的教风与学风保证了艺术设计系生源质量和教学质量的双优。 
 
历史沿革 
 
2015年获教育部批准,在原有数码设计专业基础上成立数字媒体艺术专业。 
 
2014年在建筑学一级博士点基础上,艺术设计系申报“室内设计”博士点获批。 
 
2013年获湖北省重点学科。 
 
2010年获“艺术学”一级硕士点。 
 
2009年设立“艺术学专业”硕士点。 
 
2006年配设数码艺术设计实验室 
 
2004年增设数码艺术设计专业方向,艺术设计系设立“设计艺术学”硕士点。 
 
2000年5月,艺术设计专业随原武汉城市建设学院整体合并进入新组建的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其中艺术设计专业成立艺术设计系。 
 
1997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武汉城市建设学院招收艺术设计本科生。 
 
建设目标 
 
按照“思路先进、目标明确、改革领先、师资优化、设备精良、教学优秀”的要求,在专业教学条件、师资队伍力量、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计划设置、课程体系与教学方法等方面形成优势和特色。培养具有设计创新意识、工程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创新能力的“厚基础、宽口径、重技术、专门化”的复合型环境设计设计人才。 
 
办学思路 
 
(1)面向国家建设与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需要,服务于社会世界发展要求,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继续推进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教学研究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环境设计人才培养体系与机制的改革创新。 
 
(2)开门办学,广泛借鉴国内外环境设计办学经验,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持续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校交流授课,制定与落实环境设计科创新实验班学生与国外知名学校艺术类专业互换培养计划,建立一支教学水平与学术造诣高、结构优化、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 
 
(3)以“基于工程技术平台的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立项课题为契机,以环境设计科专业精品课程建设为突破,着力打造“环境设计学科的工程技术平台的专业课群”与五个研究领域的“专业设计核心课群”,建立“核心课群+X”模式,提升工程技术大平台的选修课、实践教学、设计参赛的学分比例,落实创新试验区申报所制定的教改措施,进一步调整与完善新媒体艺术教学教学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的计划,使我?;肪成杓葡笛Э平ㄉ韬徒萄Ц母镌诨肪骋帐跤胧置教逡帐跎杓品矫娲锏焦谝涣髯ㄒ档乃?。 
 
(4) 在人才创新模式与教学系统方面,我?;肪成杓谱ㄒ到诔浞痔逑?ldquo;厚基础、宽口径、重技术、专门化”的人才培养理念为先导的基础上,通过课程的改革与整合,在创造性地建构起以“建筑设计课群”与“环境艺术设计课群”为特色的环境设计专业“平台式”人才创新培养模式的同时,以此为起点,通过教改课题研究及用人市场的深入调查,继续完善有我校办学特色的设计专业的创新教学系统,以适应社会对高层次、创新型专业设计人才培养的需求。 
 
(5)结合科研项目、工程设计服务和社会实践教学???,建设校内实验室与校外实习相结合的专业实训基地。使学生了解社会对环境设计实用人才与创新人才所需的实学能力。使学生能获得社会交往、职业道德、综合协调、组织沟通等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着力打造德、智、体、美、才兼备的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专业建设 
 
资金投入与办学条件 
 
坚持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相结合的办学方针,充分发挥建筑、规划、景观设计甲级资质优势,实施了“强院、强系、强专业”战略,充分发挥环境设计系“城市景观设计研究所”等四个与五个专业研究室的学科条件,整合环境设计与建筑学、城乡规划设计交叉融合资源开拓社会横向科研等多种途径。通过科研立项、学校支持与教师的社会服务,筹措学科建设资金。 
 
实验区建设 
 
“基于工程技术平台的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建设项目己进行4年。利用国家拨款80万元与“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拨款50万元,按计划主要用于环境设计专业教学设备、实验室设备、数字化信息设施等学科建设上。完善实验区硬件环境与优化师资教学水平,在现有的设计创新团队基础上,2010年筹措开办一个环境设计科实验班。2011年起实施每学年在环境设计专业3个班级中,择优选录一个实验班(约20-25名学生)。通过实验班的建设,提升环境设计专业的“强系、强专业”发展平台,将其建设成为一流的环境设计人才培养基地。 
 
专业教师队伍建设 
 
制定与环境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相配套的专业教师队伍建设规划。以四年为一个建设周期,我?;肪成杓葡翟诠?ldquo;十一五”发展计划基础上,继续推进青年教师国际化、博士化计划,形成良好的人才储蓄。每年选派1-2名青年教师赴国内外研修。参照国家教委对艺术类教师编制标准,每年计划引进1-2名高水平、高学历的专业教师。通过争取重大科研项目和横向科研项目,促进教学与科研并重的教师团队、学术梯队的发展。制定教学奖励机制与科研鼓励机制,为青年教师的长远发展营造良好的学科环境,为我?;肪成杓蒲Э平ㄉ韬皇祷?。 
 
人才培养方案与教改计划 
 
确立“一流教学、一流本科”的办学思想,探索与完善环境设计人才培养实验区规划,在继续保持我?;肪成杓谱ㄒ?ldquo;技术与艺术”、“应用型与创新设计型”人才培养特色的基础上,按照华中科技大学总体办学思路,加大创新型、研究型人才培养的力度。在教学计划中与授课内容中,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注重学生写作能力、表达能力、方案能力、创意能力与交流能力的培养,探索富有时代特征的多样化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以专业主干课与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内容改革为核心,深化“核心课程群+X”模式,提升大平台的选修课,实践教学、设计参赛的学分比例。鼓励采用启发式、师生互动式教学,充分发挥“教”的积极性与学生“学”的主动性。 
 
实施环境设计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建立学院领导、系主任任期本科质量目标责任制;建立学院、系二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对课堂教学质量、主干课程、毕业设计及实践教学环节质量进行评估及监督,建立教授、副教授教学水平及教学质量与教师职务评聘挂钩制度。从管理体制、机制上保证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学科建设 
 
在我?;肪成杓瓶平ㄉ柚两?9年的发展基础上,依托从2003年申报获批的设计艺术学二级学科硕士授予点(2011年申报获批为环境设计一级学科硕士授予点)及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授予点取得的学科建设成果,目前已启动建筑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下室内设计及其理论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建设工作,以构建起我?;肪成杓瓶拼?ldquo;本科—→硕士—→博士”完整的学科建设系统与人才培养梯次。 
 
 与此同时,以数码艺术设计为基础数字媒体专业已有11年本科招生办学为基础,该专业能展现我校办学特色,使我?;肪成杓蒲Э谱魑笔≈氐阊Э?其本科专业办学的基础更为宽阔。 
 
组织结构 
 
 设计学系由分管教学的副系主任主持教学例会,各教研室主任参加,研讨全系的教学和管理工作,督促教学计划的执行,协调有关问题,并听取意见、建议,研讨教学改革与发展规划。各教研室分别召开教学研究会议,协调有关教学问题,研讨学科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华中科技大学

添加华中科技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华中科技大学考研分数线、华中科技大学报录比、华中科技大学考研群、华中科技大学学姐微信、华中科技大学考研真题、华中科技大学专业目录、华中科技大学排名、华中科技大学保研、华中科技大学公众号、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华中科技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华中科技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本文来源:http://www.abikesmart.com.cn/huazhongkejidaxue/yanjiushengyuan_268703.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