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市规划专业介绍

发布时间:2020-05-02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市规划专业介绍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市规划专业介绍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市规划专业介绍 正文

历史沿革 
 
华中科技大学城市规划专业先后经历了原武汉建筑材料工业学院、原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和现华中科技大学共三个学校的发展历程。 
 
1979年武汉建筑材料工业学院建筑工程系恢复城市规划招生,是当时我国最早开办城市规划专业的三所院校之一。至1983年共招收5届城市规划专业学生共5班,170人。 
 
1985年2月,武汉建筑材料工业学院城市规划专业在校的三个班搬迁至原建设部所属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并成立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城市规划系,同时成立相关的城市管理系和风景园林系。 
 
1991年武汉城市建设学院系部调整,风景园林系、城市管理系的部分城市规划专业教师和城市规划系共同成立城市规划与建筑系,下辖建筑学、城市规划两个专业。 
 
2000年5月,城市规划专业随原武汉城市建设学院整体合并进入新组建的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其中城市规划专业成立城市规划系。 
 
发展历程 
 
(1)原武汉建筑材料工业学院城市规划专业 
 
1979年9月,在原武汉建筑材料工业学院招收四年制本科生,至1983年9月共招收五届、170名本科学生。 
 
(2)原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城市规划专业 
 
1984年9月,在原武汉城市建设学院继续招收四年制城市规划本科学生,并由1995级始改为五年制本科生。 
 
1994年9月,城市规划专业取得“城市规划与设计”硕士点并招收硕士研究生。 
 
1998年,城市规划学科被评为原建设部及湖北省重点学科。 
 
(3)华中科技大学城市规划专业 
 
2000年,城市规划专业通过全国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本科教育评估并获优秀。 
 
2004年9月,城市规划专业开始招收“城市规划与设计”工学博士研究生。 
 
2005年,正式设立“城市规划与设计”二级学科博士点。 
 
2006年第二次通过全国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本科及研究生教育评估,双获优秀。 
 
2008年,城市规划专业又取得“工程景观学”工学博士点;同年6月,被重新评为湖北省重点学科。 
 
2009年被评为湖北省品牌专业。 
 
2010年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 
 
2011年获城市规划学一级学科博士点。 
 
2012年第三次通过全国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本科及研究生教育评估,双获优秀。 
 
2012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后管委会联合发文批准设立城市规划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 
 
2012年全国第三轮学科评估,本学科整体水平得分73分,位列全国第10。 
 
城市规划系发展历程 
 
发展规模 
 
城市规划专业办学35年来,已有30届本科毕业生1930人、17届硕士毕业生482人、6届博士毕业生28人。另在1985~1990年间,共招生六届建设部规划干部班136人。目前在校本科生规模295人,硕士生124人,博士生24人。
学科优势与特点 
 
35年来,华中科技大学城市规划专业作为全国一流、中部地区最重要的规划教育基地,为全国城市建设领域培养和输送了大批城市规划研究与规划设计专业人才。近年来,城市规划系逐步扩大国际合作办学力度,注重与欧美等地区的交流与合作。城市规划系领导及教师代表团几次赴欧美规划院校进行外访和讲学,并成功举办了6届“21世纪城市发展国际双年会”等国际大型学术活动,不断扩大我专业的国际影响力。同时,我系与美国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华盛顿大学、佛罗理达大学、德州南方大学、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英国纽卡斯尔大学、法国瓦尔德塞纳建筑学院等保持着持续而密切的合作交流,目前已与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达成“4+1+1”联合培养本硕士生协议,与美国佛罗理达大学签有双硕士培养协议。此外,近年来,我系特邀百余位外籍专家讲学,每年开展中外国际化课程教学、中外研究生联合城市规划设计及其他广泛而深入的学术合作。 
 
 办学优势  
 
(1)办学历史长 
 
本校城市规划专业创办于1950年代?;指锤呖贾贫群?,本校于1979年招收本科生,被城市规划教育界称为“老三校”(同济大学1977年恢复招生、原重庆建筑工程学院1978年恢复招生),是我国城市规划院校中办学历史最长的学校之一。据教育部最新统计,我国目前开办城市规划专业的学校已有近200所。 
 
(2)师资力量强 
 
从全国城市规划专业院校情况来看,本校教师队伍的数量、执教年限和经验、学历背景、学术水平、教学成果等都位居全国前列。比如,本校城市规划专业教师中有3位是1978级的,有3位是1979级的,有2位是1980级的;这在全国除同济大学以外就只有我校了。另外,这些教师分别来自同济大学、原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和本校等一流专业院校。 
 
(3)办学层次全 
 
本校于1994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是全国城市规划学科较早的硕士授予单位及中南地区最早的城市规划与设计学科硕士点。本校于2005年取得城市规划与设计学科博士点;目前,全国只有9个学校招收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博士。 
 
多层次办学为本校城市规划专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支撑条件和学习环境。 
 
(4)办学质量高 
 
本校城市规划专业办学质量高,除历届学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外,还有以下几个明显的指标可以说明。 
 
一是本校城市规划专业于2000年通过全国城市规划本科专业教育评估,评估结论是优秀(6年复评),并于2006年、2012年分别通过全国城市规划本科专业教育复评,评估结论亦是优秀(6年复评);同时也分别通过了全国城市规划专业研究生教育评估,评估结论也是优秀(6年复评)。在全国能够通过城市专业教育评估的学校不多,尤其是一次性通过本科、研究生优秀级评估的更少。 
 
二是武书连等主持的《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已连续多年评价本校城市规划本科专业为A++专业,A++是最高级别的专业。 
 
(5)社会影响大 
 
本校自1979年恢复招收城市规划专业本科生以来,本校城市规划专业坚持开门办学、质量优先的办学方针,培养了大量高质量的城市规划人才。目前,这些毕业生中有不少已经是各级城市相关政府部门的领导,相关设计、教育和研究部门的领导和技术负责人,为我国城市发展建设发挥了重大的贡献和作用,同时也产生并将继续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 
 
自2000年合校以来,本校城市规划专业得到了更大的发展,尤其是在学术交流方面,进一步加强了和国外院校的合作。同时,坚持举办国际双年会“21世纪城市发展”(已办五届,今年办第六届)以及全国双年会“U+L新思维全国学术研讨会”(已办六届)及全国大学生概念设计竞赛(已办六届),产生了很好的社会影响。 
 
    办学特色 
 
(1)综合性大学的办学背景 
 
华中科技大学是一所以工科为优势,涵盖文、理、医、管等11大学科门类的综合性大学,是国家首批“211工程”、“985工程”建设高校之一;多学科的支撑及交叉融合,促进了本校城市规划学科及专业发展。 
 
(2)文理兼收的招生政策 
 
自2003年开始,本校城市规划专业在生源选择上一改常年只收理科生的惯例与传统,率先采取文理兼收的招生政策;这一方面顺应大学本科“宽口径”教育的宏观政策,另一方面也应对了城市规划学科从工程技术向公共政策转向的要求。 
 
(3)特色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本科人才培养方面,本校城市规划专业注重学生美术及设计基本功的训练;始终坚持以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为重点,结合专业实践,全面推进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与时俱进,不断拓展规划专业教学内容。经过30多年的长期努力,逐步形成了本校注重“创造性、开放性、实践性”的本科教学及人才培养特色。 
 
① 创造性及个性培养 
 
•大量设计课中交流式、启发式教学; 
 
•设计作品的多样性及特色,非标准化培养模式; 
 
•学生大量参加国内外设计竞赛。 
 
② 开放性 
 
•广泛的国内外学术交流,持续邀请国内外知名建筑师、规划师、景观师来校授课; 
 
•开办中外联合设计workshop; 
 
•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从校园走向社会(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③ 实践性 
 
•结合工程实践,组织专业教学(本校规划工程实践项目遍布全国近30个省、市、自治区); 
 
•多途径的综合社会实践锻炼(社会调查、暑期支农支边规划队等)。 
 
人才培养特色 
 
人才定位:创新型、复合型高级人才。 
 
职业型教育与研究型教育并重,特色方向性与综合全面性兼容。 
组织结构 
 
城市规划系由分管教学的副系主任主持教学例会,各教研室主任参加,研讨全系的教学和管理工作,督促教学计划的执行,协调有关问题,并听取意见、建议,研讨教学改革与发展规划。各教研室分别召开教学研究会议,协调有关教学问题,研讨学科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教学机构 
 
我校城市规划系下设区域发展与城市规划、城市可持续发展与规划、城市空间形态理论与设计、城市规划方法与技术等4个教研室。 
 
华中科技大学

添加华中科技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华中科技大学考研分数线、华中科技大学报录比、华中科技大学考研群、华中科技大学学姐微信、华中科技大学考研真题、华中科技大学专业目录、华中科技大学排名、华中科技大学保研、华中科技大学公众号、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华中科技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华中科技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本文来源:http://www.abikesmart.com.cn/huazhongkejidaxue/yanjiushengyuan_268701.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