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贵州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考试科目353《卫生综合》考试大纲及参考书目

发布时间:2021-09-01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2022年贵州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考试科目353《卫生综合》考试大纲及参考书目

2022年贵州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考试科目353《卫生综合》考试大纲及参考书目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2022年贵州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考试科目353《卫生综合》考试大纲及参考书目 正文

Ⅰ.考试性质
卫生综合是为医学高等院校招收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入学考试科目。目的是科学、 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继续攻读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医学硕士学位研究生所需要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医学院校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专业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 以利择优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Ⅱ.考查目标
卫生综合考试范围包括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环境卫生 学、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毒理学基础、 儿童少年卫生学。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学科中的基本理论、 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 基本技能综合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三、试卷内容结构
流行病学:46分 卫生统计学:39分
环境卫生学:46分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46分营养与食品卫生学:46分 毒理学基?。?8分
儿童少年卫生学与儿童保健学:39分四、试卷题型结构
A型题(单项选择题):第1-160小题,每小题1.5分,共240分
B型题(配伍选择题):第161-190题,每小题2分,共60分Ⅳ.考查内容
一、流行病学部分
(一)绪论
流行病学的定义及其诠释;流行病学基本原理与实际应用;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流行病学特征。
(二)疾病的分布
1.疾病频率测量指标:发病频率测量指标;患病频率测量 指标;死亡与生存频率测量指标;疾病负担指标。
2.疾病流行强度:散发;暴发;流行;大流行。
3.疾病分布的形式:人群分布特征;时间分布特征;地区 分布特征;疾病的人群、地区、时间分布的综合描述。
(三)描述性研究
1.概述:概念;种类;特点;用途。
2.现况研究:概念、类型、特点、用途;设计与实施;常 见偏倚及其控制;优缺点
3.生态学研究:概念、类型、特点、用途;优缺点。
(四)队列研究
1.概述: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特点;研究目的;研究类型。
2.研究设计与实施:研究因素、结局的确定;研究现场与
研究人群的确定;影响样本量的因素及估算需要考虑的问题; 资料的收集与随访。
3.资料的整理与分析:率的计算;效应的估计。
4.常见偏倚及其控制:选择偏倚;信息偏倚;混杂偏倚。
5.优缺点及其他实践类型。
(五)病例对照研究
1.概述:基本原理;基本特点;研究类型;用途。
2.研究设计与实施:研究对象的确定;影响样本量的因素; 研究因素的确定;资料收集方法。
3.资料的整理和分析:描述性统计;不同研究类型的推断 性统计分析;效应的估计,分层分析;剂量效应关系的分析; 研究功效。
4.常见偏倚及其控制:选择偏倚;信息偏倚;混杂偏倚。
5.与队列研究优点和局限性的比较。
(六)实验流行病学
1.概述:定义;基本特征和用途;主要类型;
2.研究设计和实施:明确研究问题;选择研究对象;影响 样本量的因素;随机分组与分组隐匿;设立对照;盲法的应用; 确定结局变量;确定观察期限;收集资料。


3.资料整理和分析:资料的整理;资料的分析;评价指标。
4.实验流行病学研究的优缺点和应注意的问题:主要优点; 存在缺点;应该注意的问题。
(七)筛检
1.概述:概念;目的及类型;实施原则。
2.筛检试验的评价:筛检试验的定义;评价方法及指标。
3.筛检效果的评价:检项目评价内容及指标;常见的偏倚。
(八)病因及其发现和推断
1.病因的基本概念:病因与因果关系;因果关系的多样性。
2.病因学说与病因模型:三角模型;轮状模型;健康决定 因素的生态模型;病因链与病因网。
3.充分病因-组分病因:概念;模型的应用。
4.发现和验证病因:发现病因的法则和方法;穆勒法则。
5.因果关系推论:一般原则;评价单个研究的真实性;病 因推断准则。
(九)预防策略
1.预防策略与措施:策略与措施;疾病的三级预防;健康 ?;び虢】荡俳?。
2.国内外疾病预防策略与实践:中国卫生工作方针;健康 中国战略;全球主要卫生策略。
(十)公共卫生监测
1.概述:基本概念;目的与应用。
2.公共卫生监测的种类与内容:疾病监测;症状监测;行 为及行为危险因素监测;其他公共卫生监测。


3.公共卫生监测的方法与步骤:监测方法;基本程序。
4.公共卫生监测系统的评价:质量评价;效益评价。
(十一)传染病流行病学1.概述:基本概念。1.传染过程:病原体;宿主;传染过程。
2.流行过程:基本环节;疫源地与流行过程;影响因素。
3.预防策略与措施:预防策略;预防措施;传染病暴发、 流行时的紧急措施。
4.免疫规划及其效果评价:预防接种;免疫规划;免疫规 划的效果评价。
(十二)慢性病流行病学
1.概述:基本概念;主要危险因素。
2.流行特征:疾病流行特征;危险因素流行特征。
3.预防策略与措施:预防策略;预防措施。
(十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
1.概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定义和特征;分期;分类;分
级。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风险评估:风险评估的内容;风险
评估的内容过程。
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调查:开展流行病学研究 的意义;暴发调查步骤及应注意的问题。
4.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信息收集与报告;现场卫生 学评价;传染病防控;其他处置。
(十四)分子流行病学
1.概述:定义;应用;与传统流行病学的关系。


2.生物标志:暴露标志;效应标志;易感性标志。
3.主要研究方法:研究设计;生物标本采集;生物标志的 选择和检测。
4.应用与展望。
(十五)循证医学与系统综述
1.循证医学:定义;实践基??;实践的方法。
2.系统综述:基本概念;步骤与方法;偏倚;质量评价。 二、卫生统计学部分
(一)绪论
1.卫生统计学的定义。
2.统计学中的若干基本概念:总体与样本、同质与变异、 参数与统计量、资料的类型、概率与频率、小概率事件。
3.卫生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和基本内容。
(二)医学研究的统计设计1.常用的概率抽样方法。
2.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基本要素。
3.常用的实验设计类型:完全随机设计、配对设计和随机 区组设计。
(三)定量资料的统计描述
1.频数分布的特征和频数分布的类型。
2.集中位置的描述:算术平均数,几何均数及中位数的意 义和适用范围。
3.离散程度的描述:极差,四分位数间距,方差,标准差 和变异系数的意义和适用范围。


4.正态分布、标准正态分布的特征及正态分布曲线下的面 积分布规律。
5.医学参考值范围的估计方法:正态分布法和百分位数法。
(四)定性资料的统计描述
1.常用相对数:率、构成比和相对比。
2.相对数应用的注意事项。
3.常用医疗卫生统计指标和人口统计指标。
4.率的标准化:基本思想及意义,直接法和间接法的应用, 标准化死亡比。
(五)参数估计
1.均数和率的抽样误差的概念。
2.标准误的意义和计算及其与标准差的区别和联系。
3.t分布的特征、t 界值表。
4.参数估计的概念和方法。
5.总体均数和总体率的区间估计方法。
6.置信区间的含义与应用及其与医学参考值范围的区别。
(六)假设检验
1.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与基本步骤。
2.I型错误、Ⅱ型错误和检验效能的概念。
3.假设检验的注意事项。
4.假设检验与区间估计的关系。
(七)t 检验
1.单样本、配对设计和完全随机设计t 检验的应用条件。
2.Z 检验的应用条件.
3.正态性检验和方差齐性检验。
4.变量变换的目的和常用方法。
(八)方差分析
1.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和应用条件。
2.完全随机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
3.随机区组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
4.多个均数的多重比较。
(九)率和构成比比较的卡方检验1.卡方检验的基本思想。
2.完全随机设计四格表资料卡方检验的应用条件。
3.配对四格表资料卡方检验的应用条件。
4.R×C 列联表资料卡方检验的注意事项。
5.四格表的 Fisher 确切概率法。
(十)秩和检验
1.参数检验与非参数检验的概念及优缺点。
2.非参数检验的适用范围。3.Wilcoxon 符号秩和检验。
4.完全随机设计两组比较的秩和检验。
5.完全随机设计多组比较的秩和检验。
(十一)线性相关与回归
1.线性相关的概念、线性相关系数的意义与计算。
2.线性相关系数的统计推断。
3.线性回归方程的建立及假设检验。
4.线性回归系数的意义及假设检验。
5.线性相关与线性回归的应用及注意事项。
6.线性相关与线性回归的区别与联系。
(十二)生存分析
1.生存资料的概念和特点。
2.生存分析的基本内容。
3.生存分析中的几个基本概念:终点事件、生存时间、删 失及原因、生存率、生存曲线、中位生存时间。
4.生存曲线的估计:Kaplan-Meier法和寿命表法
5.生存曲线的比较:对数秩检验的基本思想、步骤及应用 的注意事项。
(十三)常用多变量回归分析
1.多变量线性回归模型和Logistic回归模型的一般形式。
2.多变量线性回归和Logistic回归的参数估计与假设检验。
3.多变量线性回归和Logistic回归分析的应用条件。
4.多变量回归分析的注意事项。
(十四)统计表与统计图
1.统计表:基本结构、制表的基本原则及注意事项。
2.统计图:基本结构、制图的基本要求及注意事项,统计 图的正确选择与应用。
三、环境卫生学
(一)绪论
1.环境卫生学的定义、研究对象。
2.环境卫生学的研究内容和任务。
3.环境卫生学发展简史:可持续发展,清洁生产。
(二)环境与健康的关系
1.人类的环境:环境、生态系统、食物链的概念及特点。
2.人与环境的辩证统一关系:人与环境在物质上的统一性, 人对环境的适应性,环境因素对人体影响的双重性,人与环境 之间的生态平衡。
3.环境暴露与机体反应的基本特征:环境介质与环境因素 暴露,暴露特征与反应,环境多因素暴露与联合作用,人群健 康效应谱与易感人群。
4.自然环境与健康:微量元素摄入不足或过量的健康危害。
5.环境污染与健康:环境污染的定义及其的健康危害?;?境内分泌干扰物的定义及其健康危害。
6.环境与健康关系研究方法:环境流行病学方法、环境毒 理学方法。
7.健康危险度评价:定义及基本内容。
(三) 大气卫生
1.大气的特征及其卫生学意义:大气的结构按气温的垂直 变化特点分层,对流层和平流层的卫生学意义。太阳辐射、气 象因素、空气离子。
2.大气污染及大气污染物的转归:大气污染来源、大气污 染物的种类及其存在形式、影响大气中污染物浓度的因素。
3.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直接危害和间接危害。
4.大气中主要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颗粒物、气态污 染物、铅、多环芳烃、二噁英。
5.大气污染对健康影响的调查和监测:污染源的调查、污染状况的监测、人群健康调查。
(四)水体卫生
1.水质的性状和评价指标:化学性状指标、微生物学性状 指标的定义及卫生学意义。
2.水体的污染源和污染物: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水体污 染物。
3.水体的污染和自净及污染物的转归:湖泊、水库污染; 水体污染的自净作用,水体自净过程的特征,生物净化;水体 污染物的转归(迁移和转化)。
4.水体污染的危害:生物学污染危害(生物性病原体的污 染危害、水中藻类毒素危害);化学性污染的危害(有机污 染—酚、多氯联苯及无机污染—甲基汞、镉的危害)。
5.水体污染的卫生调查、监测和监督:水体污染调查(污 染源调查、污染状况调查、水体污染对居民健康影响的调查); 水体污染监测(江河水系监测)。
(五)饮用水卫生
1.饮用水与健康:介水传染病,饮水氯化消毒副产物及其 健康危害,藻类及其代谢产物与健康危害。
2.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标准制定的原则,生活饮用水水 质标准的主要指标及其制订依据。
3.集中式供水:水源选择和卫生防护,水的净化和消毒、 配水管网的卫生要求,供管水人员的卫生要求。
3.涉水产品的卫生要求:涉水产品的卫生问题,涉水产品 的卫生毒理学评价程序。
4.饮用水的卫生调查、监测和监督:集中式供水的卫生调 查、监测和监督。
(六)土壤卫生
1.土壤污染与自净:污染来源和特点,自净作用,污染物 转归。
2.土壤污染对健康的影响:重金属污染的危害,农业污染 的危害,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危害,生物性污染的危害。
3.土壤卫生防护:粪便的无害化处理,垃圾的无害化处理。
(七)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1.碘缺乏?。翰∫?、临床表现及预防措施。
2.地方性氟中毒:病因、临床表现及预防措施。
3.地方性砷中毒:病因、临床表现及预防措施。
4.大骨节?。翰∫?、临床表现及预防措施。
(八)环境污染性疾病
1.慢性甲基汞中毒:病因、临床表现及预防措施。
2.慢性镉中毒:病因、临床表现及预防措施。
3.宣威肺癌:病因、临床表现及预防措施。
4.军团?。翰∫?、临床表现及预防措施。
(九)住宅与办公场所卫生
1.室内空气污染:来源和特点,居室空气清洁度的常用评 价指标。
2.办公场所卫生:办公场所的概念及基本卫生要求。
(十)公共场所卫生
1.公共场所的卫生要求:公共场所概念和卫生学特点,公共场所卫生要求。
(十一)城乡规划卫生
1.城乡规划卫生的基本原则
(十二)环境质量评价
1.概述:环境质量评价的概念、目的和种类。
2.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污染源和污染物的评价,环境质量 评价基本方法。
3.环境质量影响评价:内容和程序,基本方法。
(十三)家用化学品卫生
1.化妆品的种类:一般用途和特殊用途化妆品。
2.化妆品不良反应:对皮肤的危害,微生物污染的危害, 有毒化学物质污染的危害。
(十四)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及其应急处理
1.概述: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定义及基本特征,分类和分
级。
2.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危害:对人群健康的危害,对社会、
经济发展的影响。
3.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应急处理:预警系统与应急响应, 应急监测,有害物质泄漏的处置原则,紧急救助措施。
(十五)自然灾害环境卫生
1.概述:自然灾害的概念和类型。
2.自然灾害对健康的影响:生存环境破坏对健康的影响, 自然灾害引发的疾病。
3.自然灾害的卫生应急措施:疾病预防控制对策,卫生措施。
四、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一) 绪论
1.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概述: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的研究
对象、任务和目的。
2.职业与健康: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概念及分类;职业病的 概念、特点、诊断依据;职业性健康危害预防与控制的基本准 则及三级预防原则;工作有关疾病。
(二)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研究方法与应用
1.职业生理学:体力劳动时肌肉活动的能量来源及特点; 作业时氧消耗动态;体力劳动时机体的调节与适应;劳动和作 业类型。
2.职业工效学:劳动强度的分级;职业工效学。(三) 生产性毒物与职业中毒
1.概述:生产性毒物、职业中毒、生物转化、蓄积、气溶 胶 的基本概念;职业中毒的诊断、急救、处理和预防原则。
2.金属与类金属中毒:慢性铅、汞、锰中毒的毒理、临床 表现特点、诊断、治疗及预防措施。
3.刺激性气体中毒:刺激性气体概念、理化特性、毒理、 毒 作用表现、中毒的诊断、治疗处理原则及预防措施。
4.窒息性气体中毒:化学性窒息性气体分类;CO、HCN、H2S 的接触机会、毒理、临床表现、急救及预防措施。
5.有机溶剂中毒:有机溶剂对健康的影响;苯的接触机会; 苯中毒的代谢过程、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原则及预防措施。
6.苯的氨基和硝基化合物中毒: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的毒 作用共同特点;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中毒的处理和预防措施; 三硝基甲苯中毒临床表现;TNT 的侵入途径及其在体内的代谢。
7.高分子化合物中毒:聚合、缩聚的定义;高分子化合物的 毒性和临床表现;氯乙烯的代谢过程、毒性、临床表现及预防措施。
8.农药中毒:有机磷农药的接触机会;有机磷农药中毒毒理、 临床表现、诊断及处理原则、急救及预防措施;农药中毒的管理办法。
(四) 生产性粉尘与职业性肺部疾患
1.概述:生产性粉尘、矽尘、石棉粉尘、尘肺、矽肺、石 棉肺、煤工尘肺的概念;尘肺的分类、预防原则;呼吸道对粉 尘的防御机能;生产性粉尘对健康的影响。
2.游离二氧化硅粉尘与矽肺:矽肺的病理变化、X线胸片表 现、并发症、诊断及治疗。
3.硅酸盐尘与硅酸盐肺:石棉的理化特性及其在发病学上的意义;石棉肺的病理特点、主要临床症状及体征、X线表现及 并发症。
4.煤矿粉尘与煤工尘肺:煤工尘肺的病理改变和X线表现的 特点。
(五) 物理因素及其对健康的影响
1.不良气象条件:高温的定义;高温作业的类型与职业接 触; 高温所致疾??;中暑的治疗和诊断;热致疾病的预防。
2.噪声:听阈、痛阈、听域的概念和单位;生产性噪声对听觉系统的危害、诊断原则及预防措施。
3.振动:局部振动病的概念、临床表现及预防原则;全身 振动的危害;振动的诊断原则。
(六) 职业性致癌因素与职业肿瘤
1.概述:职业性肿瘤、职业性致癌因素的概念。
2.职业性致癌因素:职业性致癌因素的识别和判定中的职 业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观察与实验研究。
3.常见职业性肿瘤: 常见的职业性肿瘤及其相应的职业性致癌因素。
4.职业性肿瘤的预防原则: 职业性肿瘤的预防措施。(七) 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识别与评价
1.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识别:职业性有害因素识别的基本原 理和方法。
2.职业环境监测:职业环境监测的概念和目的。
3.生物监测:职业生物监测的概念、特点和意义;接触评 估的概念及方法;生物监测的特点、意义、类别和程序;职业 卫生调查:车间空气中有害物监测的采样策略和采样技术。
4.职业有害因素的评价: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危险度评价的 内容;危险度评价中的不确定因素;危险度管理。建设项目的 概念、分类;职业病危害预评价与控制效果评价的评价要点;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及控制效果评价的异同。
(八) 职业性有害因素的预防与控制
职业卫生与职业安全的监督与管理:我国职业病防治法的 颁布实施;我国常用的职业接触限值及其制定原则。
五、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一)营养学基础
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能量、矿物质(钙、铁、锌、 碘、硒)的定义、食物来源及缺乏症。
(二)维生素
维生素(VA、VD、VB1、VB2、尼克酸、VB6、叶酸、VB12、VC)的定义、分类、食物来源及缺乏症。
(三)食物中的生物活性成分
生物活性物质的定义、多酚类化合物的种类及食物来源。
(四)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
食物营养价值的评价及意义,各类食物的营养特点及营养 问题,影响食物营养价值的因素。
(五)特殊人群的营养
孕妇、乳母、婴儿、老年的生理特点、营养需要及营养问
题。
(六)公共营养
公共营养的定义、DRIs 的概念及制定,EAR、RNI、AI、UL、
AMDR 的来源、意义及用途。膳食结构和膳食指南的定义、2016 版的膳食指南的核心推荐及营养调查与评价的概念及其包含的 内容,营养改善措施有哪些。
(七)临床营养
病人的营养状况评价,病人膳食,肠内与肠外营养,病人 膳食的种类及适应症;围手术期营养要求。
(八)营养与营养相关疾病
营养与肥胖的关系及肥胖的预防措施,营养与糖尿病,营 养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营养与高血压,营养与痛风,营 养与癌症。
(九)分子营养学与营养流行病学
分子营养学的概念,营养流行病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十)食品污染及其预防
食品的微生物污染及其预防:食品中微生物生长的条件, 食品中的细菌菌相及其食品卫生学意义,细菌污染指标与食品 卫生学意义;黄曲霉毒素的代谢及毒性,黄曲霉毒素食物污染 的预防措施,镰刀菌毒素食物污染及其预防措施,玉米赤霉烯 酮的食物污染;食品腐败变质的条件,食品中蛋白质的分解, 食品中脂肪酸败,K 值,过氧化值和酸价,食品腐败编制的卫生学意义及处理原则;食品的化学保藏,食品的冷藏,食品的 冷冻保藏,食品的加热杀菌保藏,食品的辐照保藏。
食品的化学性污染及其预防:农药的残留及其来源、兽药
残留及其来源,有机氯、有机磷、氨基甲酸酯农药的应用及毒性;食品中金属污染的特点,汞、镉、砷的毒性及食品污染以及国家的限量标准;食物中氮亚硝基化合物的食物来源、毒性及预防措施,苯并(a)芘的食物污染来源及预防措施,杂环胺类的食物来源及预防措施,丙烯酰胺的食物来源及其预防措施, 常用塑料材料制品的卫生问题;食品的物理性污染的类型。
(十一)食品添加剂及其管理
食品添加剂的定义、分类使用原则及其卫生管理。常用防 腐剂、增味剂、着色剂、护色剂及甜味剂有哪些。
(十二)各类食品卫生及其管理
粮豆、蔬菜、水果、畜禽、蛋类、乳类及油脂的主要卫生问题的卫生及管理,酒类的卫生学指标,保健品的分类及管理, 转基因食品的定义、主要卫生问题以及管理。
(十三)食源性疾病及其预防
食源性疾病的定义及种类,人畜共患病的种类,食物过敏的定义,食物中毒的定义,沙门氏菌食物中毒,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四、李斯特氏菌食物中毒,五、大肠埃希菌食物中毒, 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八、肉毒梭菌食物中毒;霉变甘蔗中毒,河豚中毒发芽马铃薯食物中毒、四季豆食物中毒;亚硝酸盐中毒、有机磷农药中毒;食物中毒调查处理。
(十四)食品安全性风险分析和控制
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试验内容,食品安全风险监测, 食品安全风险分析。
(十五)食品安全监督管理
食品安全标准的概念、及分类。六、毒理学基础
(一)绪论
1.毒理学基本概念;现代毒理学主要研究领域及相互关系。
2.毒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及其优缺点。
(二)毒理学基本概念
1.毒性、毒效应和毒物的基本概念。
2.选择毒性和靶器官;毒效应的分类;生物学标志的概念 及其意义。
3.剂量-反应(效应)关系及其意义。
4.常用毒性参数和安全限值。
(三)外源化学物的生物转运与转化
1.生物膜与生物转运;生物转运的过程及其毒理学意义。
2.生物转化的概念、反应类型、主要代谢酶。
(四)毒作用机制
1.毒物在体内转运与转化及终毒物形成过程和机制。
2.毒物与靶分子相互作用;细胞调节功能障碍。
(五)一般毒性作用及评价
1.一般毒性评价常用试验类型及其主要目的和意义。
2.急性毒性试验、局部毒性试验、短期、亚慢性和慢性毒 性试验的基本概念、试验设计要点、评价指标。
(六)外源化学物致突变作用及其评价
1.外源化学物致突变的类型、机制、后果;DNA损伤修复。
2.遗传学终点概念及遗传毒理学成套实验入选原则;常用 致突变试验的原理及观察终点。
(七)外源学物致癌作用及其评价
化学致癌作用;化学致癌过程;化学致癌体细胞突变机制; 化学致癌物筛查的基本方法。
(八)发育毒性与致畸作用
外源化学物发育毒性与致畸作用的基本概念、特点及评价 方法。
(九)管理毒理学
安全性、实际安全剂量、风险、可接受风险、风险交流等基本概念;管理毒理学的概念与范围;毒理学安全性评价的概 念与主要内容;风险分析的概念与内容要点。
七、儿童少年卫生学
(一)绪论
1.儿童少年年龄范围的界定,儿童少年生物和社会特征。
2.儿童少年卫生学研究的内容,生命周期理论,《“健康 中国 2030”规划纲要》有关儿童少年健康的内容。
(二)儿童少年生长发育概述
1.生长、发育、成熟、发育可塑性概念;生长发育指标体 系; 生长发育研究内容。
2.儿童少年生长发育一般规律:生长发育阶段性与连续性 的统一、程序性和时间性的协调、不同步性与多样性的平衡、 生长发育的高度可塑性。
3.儿童少年生长发育基本理论观点:进化观、社会生态学 理论、整体观。
(三)儿童少年身体发育
1.儿童少年体格发育:体格的阶段性变化、身体比例变化、 体形变化。
2.儿童少年体能发育:相关体能的概念;儿童少年体能发 育;儿童少年体力活动。
3.儿童少年体成分发育:体成分模型、体成分发育的年龄 特征、性别特征、种族差异
4.脑发育:生命早期、童年期、青春期脑发育。
(四)儿童少年心理行为发育


1.儿童少年认知能力发育:认知发育的阶段理论、感知觉 发育、注意力及记忆力的发展、思维和想象能力发展。
2.儿童少年情绪情感发育:3-12 岁儿童情绪发展特征、青少年情绪情感发育特点。
3.儿童少年个性及社会化发展:个性、自我意识概念及重 要阶段特点。
(五)青春期生长发育
1.青春期发动:青春期、青春发动期的青春发动时相概念。
2.青春期发育特点:体格发育特点、性发育特点、性心理 发育。
(六)生长发育影响因素
生长发育的影响因素的多维性、复杂性:包括遗传影响因 素、物质环境因素、社会决定因素、行为生活方式因素等,其 中遗传因素决定生长发育的潜能而环境因素制约或促进潜能的 实现程度。
(七)生长发育调查与评价
1.生长发育调查:生长发育调查设计的种类;生长发育测 量 技术种类。
2.生长发育评价:概念、评价内容与;生长发育水平评价的方法:包括离差法、百分位数法、Z分法;生长发育速度评价 的概念;发育匀称度评价包括的指标;发育年龄评价的概念及指标。
(八)儿童少年健康问题和健康促进策略
1.儿童少年健康问题:衡量健康的维度和指标体系。当前儿童少年主要健康问题。
2.儿童少年健康的生命历程观:主要的相关概念。
3.儿童少年健康促进策略:全生命周期保健策略、生命初
始1000天、基于健康社会决定因素理论的健康不平等改善策略、 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策略。
(九)儿童少年常见病
儿童少年常见病及类型、流行特点;儿童少年肥胖、儿童 少年视力不良与近视、儿童少年营养不良和缺铁性贫血定义, 肥胖的筛查方法与标准。
(十)儿童少年心理卫生问题
儿童少年心理健康的特征,心理卫生问题定义、特征常见 心理卫生问题或障碍;学校心理卫生工作的目标和内容。
(十一)儿童少年卫生服务与学校卫生监督
卫生服务内容:生长发育和健康监测、健康教育与健康促 进、常见病防治与健康管理、心理卫生服务、学校营养服务、 校园安全管理与伤害及暴力预防、体育和体力活动。
(十二)儿童保健学
1.胎儿生长发育与保?。禾ザ⒂氐?、胎儿营养需求、 胎儿疾病预防、胎儿保健要点。
2.0-6岁儿童生长发育特征与保?。盒律⒂氐?、新生 儿营养需求、新生儿疾病预防、常见的特殊生理状态、新生儿保健要点;婴儿、幼儿、学龄前期发育特点、婴儿、幼儿、学龄前期营养需求、婴儿、幼儿、学龄前期疾病预防、婴儿、幼儿、学龄前期保健要点。


3.7-17岁儿童生长发育与保?。?-17岁儿童生长发育基本 特征及保健要点。
4.特殊儿童的保健与康复:器官缺陷儿童、早产儿、低出 生体重儿、流动儿童、留守儿童的健康问题与保健服务。
Ⅴ.参考书目
1.《流行病学》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詹思延主编。
2.《医学统计学》第4版,高等教育出版社,李晓松主编。
3.《环境卫生学》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杨克敌主编。
4.《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孙贵 范主编。
5.《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孙长颢 主编。
6.《毒理学基础》(案例版)第2版,科学出版社,张爱华 蒋义国主编。
7.《儿童少年卫生学》(卫生部“十三五”规划教材)第
8 版,人民卫生出版社,陶芳标主编。
8.《妇幼卫生概论》(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第1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钱序、陶芳标主编。
贵州医科大学

添加贵州医科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贵州医科大学考研分数线、贵州医科大学报录比、贵州医科大学考研群、贵州医科大学学姐微信、贵州医科大学考研真题、贵州医科大学专业目录、贵州医科大学排名、贵州医科大学保研、贵州医科大学公众号、贵州医科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贵州医科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贵州医科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本文来源:http://www.abikesmart.com.cn/gyyxy/cksm_462116.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