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全日制交通运输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发布时间:2020-04-23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全日制交通运输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全日制交通运输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全日制交通运输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正文

一、培养目标
以服务交通运输行业为目标,培养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专业基础扎实,工程实践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强,具有创新意识、创业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学生毕业后能够在交通运输及附属设施等领域独立完成项目规划、项目设计与实施、科技创新与技术开发、项目组织管理等工作。
培养研究生应达到以下要求:
1.  热爱祖国,遵纪守法,道德品质好,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  在交通运输工程学科领域内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技能;能够理论联系实际,独立进行工程研究撰写工程报告,并能独立完成学位论文;论文或报告有自己的新见解。
3.  具有从事交通运输及相关工程领域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具有一定实际工作经验,能解决工程实际问题。
4.  具有一定的外语阅读、翻译、撰写、听说能力。
5.  具备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能够运行现代信息化、智能化技术解决交通工程问题。
二、研究方向
1.  智能交通系统(智慧交通)   2. 交通规划与安全管理
3.  交通土建材料与结构         4. 道路智能检测技术
5.  工程管理与信息化技术       6. 物流运输与绿色节能技术
三、学习年限
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制为3年;学习优秀者可以申请提前毕业,特殊情况经批准可延迟毕业,但学习年限最短不低于2年,最长不超过5年。
四、培养方式
1.采用课程学习、专业实践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其中课程学习实践一般在一年内完成(课程学习主要在校内完成),具有2年及以上企业工作经历的参加专业实践时间不少于半年,不具有2年企业工作经历的研究生专业实践时间原则上不少于一年;学位论文一般要结合专业实践完成,论文工作时间一般不少于一年。
2.实行双导师制,鼓励建立以工程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导师组指导制。以校内导师为主,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等多环节的指导工作。
3.注重培养实践研究和创新能力,增长实际工作经验,提高专业素养及就业创业能力。
五、学分与教学基本要求
1、教学环节包含课程学习和科研与实践必修环节两部分,总学分不得少于33学分,其中学位课不少于16学分,必修课包括学术讲座、专业实践等。
2、课程设置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质培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教学内容要强调理论性与应用性课程的有机结合,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教学过程要重视运用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方法;要注重培养学生研究实践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专业实践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重要的教学环节。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完成全部课程学习计划后方可进入专业实践阶段。一般应于第二学期结束开始专业实践,持续实践至少为半年,不具有2年企业工作经历的研究生专业实践时间一般为一年。
首先,学生在专业实践前应制订专业实践计划。一般应于第二学期结束前与导师一起制订并填写《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专业实践计划表》(简称“专业实践计划表”),并及时报所在学院,由各学院汇总后于第二学期结束前2周内报研究生院培养办。
其次,学生在专业实践过程中应解决有研究意义、有一定难度且主题明确的实际问题,同时深入企业,体验企业的文化和运作方式。
最后,学生在专业实践结束后应进行总结,撰写不少于5000字的专业实践总结报告,并填写《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专业实践总结报告》(简称“专业实践总结报告”)。
学生的“专业实践总结报告”应及时报所在学院,由各学院汇总后于第四学期结束前2周内报研究生院培养办。学生不参加专业实践或参加专业实践考核不及格,不得申请毕业和学位论文答辩。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添加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考研分数线、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报录比、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考研群、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姐微信、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考研真题、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专业目录、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排名、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保研、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公众号、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本文来源:http://www.abikesmart.com.cn/guilindianzikejidaxue/yanjiushengyuan_256333.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