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官网

更新时间:2022-01-07 16:34:23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Add 湖北师范大学学姐
为你免费答疑

关于《湖北师范大学考研》我们搜集了部分湖北师范大学考研真题和复试资源,免费赠送;并提供有偿的湖北师范大学初试/复试/调剂辅导(收费合理,内部资源,效果有保障),如果需要领资源或了解研究生辅导的,请加网页上的学姐微信。湖北师范大学官网来自湖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网站,及历年考研分数线数据的汇总(学校网站一般不稳定,或存留的分数线年限较少)。以下即是湖北师范大学历年考研分数线,希望对湖北师范大学考研报考有用。

湖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官网:

湖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湖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简介
湖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肇始于1977年成立的化学系,是我校最早设立的院系之一,2000年在化学系的基础上组建化学与环境工程系,2008年更名为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2013年5月正式更名为化学化工学院?;Щぱг菏呛笔「咝J缘愀母镅г?,也是我校重点建设的学院之一。经过四十余年的建设和发展,学院建立了科学、完整的化学学科体系;形成了以本科教学为主体,涵盖本科、硕士和继续教育的多层次化学化工高级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学院现有化学一级学科硕士点,涵盖了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精细化工和化学课程与教学论6个二级学科;现有化学(师范)、应用化学和化学工程与工艺3个本科专业。学院建设有分析化学湖北省优势学科、化学一级湖北省重点学科和资源环境优势学科群;同时,化学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应用化学专业为国家综合试点改革专业。学院有4个楚天学者设岗学科(分析化学、无机化学、应用化学、有机化学);2门省级精品课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及2门湖北省精品资源共享课(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目前,学院有在读本科生、研究生900余人。
 
学院现有教职工63人,其中教授17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6人,硕士生导师23人;教师中含有湖北省百人计划专家1人、楚天学者4人(特聘教授2人、楚天学子2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湖北省政府专项津贴专家2人、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3人、黄石市有突出贡献专家5人、黄石市东楚英才1人、湖北师范大学磁湖学者5人、黄石市科技特派员9人。此外,学院入选湖北省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3个。学院重视服务地方经济建设,近年来,为地方经济建设新增利税8亿余元。
 
学院具有良好的教学科研平台,实验室面积10000多平方米,全院拥有总价值超过3000万元的科学仪器和教学设备,为学生的系统实验训练和综合素质培养以及师生员工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提供了支撑。学院建有污染物分析与资源化技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省稀有金属化学协同创新中心、湖北省院士专家工作站、湖北省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化学化工实验虚拟仿真中心、国家级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湖北省大学生示范实习实训基地、湖北省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等。近年来,学院获得省部级及以上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10余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一、二、三等奖各2项。近几年来,学院教师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4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0余项,发表SCI论文400余篇。
 
学院始终坚持将人才培养作为中心工作。近几年,我院研究生和本科生在全国化学教育硕士专业教学技能大赛微课比赛、说课比赛,全国化学专业师范生教学素质大赛,全国大学生实验邀请赛,湖北省化学实验技能大赛,湖北省大学术创新成果报告会等竞赛中有200余人次获奖。近年来,我院毕业生就业率一直稳定在95%以上,历届毕业生考研率在全校均名列前茅。
 
学院具有良好的院风、教风和学风。先后获“湖北省高等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湖北省高校“两访两创”活动先进集体、“黄石市先进基层党组织”、黄石市教育工会“工会工作先进单位”、学校“文明单位”、“先进基层党总支”、“二级中心组理论学习先进单位”、“教学管理先进单位”、“实验室管理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
 
长期以来,学院以“教学单位目标管理考核”为抓手,加强学院党总支党建特色创建工作;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为抓手,加强广大党员的思想政治建设;以落实履职尽责为抓手,加强党员干部的作风建设;以“廉政教育”为抓手,加强干部的纪律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学院将继续在学校党政的领导下,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密切联系群众、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迎接挑战,不断开拓创新,进一步凝练化学化工学院办学特色,加大博士点建设力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进化学化工学院再创辉煌。
 
湖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联系方式
联系地址:湖北省黄石市磁湖路11号
邮编:435002       
联系电话:0714-6515602
 
湖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学科建设
分析化学是化学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湖北师范学院分析化学学科二十多年来,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省科技厅、教育厅和院重点项目的大力资助下,湖北师范学院分析化学学科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各项建设逐步规范,团队力量显著增强,一支能够胜任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教师队伍已经形成,并逐渐成为具有一定学术声誉和特色的优势学科。1996年,分析化学学科被认定为首批院级重点学科。目前湖北师范学院分析化学学科已经初步形成了超分子识别及联用技术、化学传感器研制及应用、生态-环境分析及废水处理、生物功能材料在生化分析中的应用等稳定的研究方向,先后在超分子识别分析,微流控芯片分离-检测技术,生物芯片技术,生物电分析传感器、环境及生物物质中痕量金属离子电化学传感器和生物纳米材料传感器的制作及应用研究,固体化学,生物功能材料和生态环境材料等方面开展了相关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多年来,分析化学学科先后承担了硕士研究生、本科生10余门基础理论课程和10余门选修课程的教学任务。1997年、2002年,《分析化学》连续2次被评为湖北省优质课程;2002年、2004年,《仪器分析》连续两次被评为院级优质课程。学科所依托的分析教研室曾被评为湖北省优秀教研室,1997年和1999年又连续两次被评为院先进教研室。
 
  2004年,以吕鉴泉教授为负责人的“生化分析技术与生物功能材料的研究”项目荣获湖北省教育厅优秀中青年创新团队项目资助,以分析化学学科为主体的“生化分析技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立项建设,化学专业被湖北省教育厅批准为湖北省普通高校本科品牌专业建设单位。
 
一. 学术队伍
        学科现有成员21人 ,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7人,其中博士9人(另有在读博士7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专任教师17人,平均年龄39岁,湖北省跨世纪学术骨干2人,一支职称、学历、年龄结构基本合理,年富力强的教学、科研队伍初步形成。
 
二. 主要研究成果
近5年来在《J. Electroanal. Chem.》、《Talanta》、《Chin. J. Chem.》、《分析科学(日)》、《化学学报》、《高等学?;аПā?、《分析化学》等国内外期刊及大型会议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15篇,其中被SCI、EI收录58余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平均发表学术论文3.9 篇,各类科研奖共27项,其中省部级奖8项,科研成果应用5项,转让3项,目前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40项。
三.  主要研究方向介绍
 
·超分子识别及其联用技术
本研究方向由7名教师组成,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2人;博士后3人,博士4人,在读博士2人。本方向的学术带头人是吕鉴泉教授/博士(博士后)。吕鉴泉教授受聘担任了武汉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大学的硕士导师;湖北省分析化学重点学科(湖北师范学院)带头人,湖北师范学院分析化学硕士点带头人,湖北省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生化分析技术与生物功能材料)负责人。
本方向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通过攻读学位、专业进修和合作研究等方式培养了一支骨干队伍,与南开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国内著名高校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在吸取他们研究经验的同时,形成了以超分子功能化为核心、针对生命科学问题开展检测与分离技术方面应用研究的特色。
本方向人员参加了一项国家863项目和三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作为子课题),作为湖北省的优势特色研究领域获得中国博士后基金、湖北省教育厅重大、创新团队和优秀人才项目的7次资助。本方向已经形成一定的研究特色,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先后有六次被邀请出席国际学术会议;在《J. Electroanal. Chem.》、《Talanta》、《高等学?;аПā?、《Chin. J. Chem.》、《分析化学》等国际和国内重要刊物上公开发表42篇学术论文,其中20篇被SCI收录,50余次被同行引用。
 
·化学传感器研究
本研究方向由6名教师组成,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2人;博士后1人,博士2人,在读博士1人。本方向的学术带头人是张海丽教授、万其进教授。张海丽、万其进教授先后受聘担任了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大学的硕士导师。
本方向在长期的研究中与武汉大学、南京大学建立了长期和良好的合作关系,武汉大学庞代文教授、南京大学鞠熀先教授担任本学科的兼职教授,指导本方向的研究工作。本方向的研究先后5次得到湖北省教育厅重点科研基金的资助。我们在《Talanta》、《J. Electroanal. Chem.》、《Anal. Science》、《高等学?;аПā?、《化学学报》、《分析化学》等国内外知名刊物和国内外大型会议上发表相关研究论文37篇,其中17篇被SCI收录。
 
·生物功能材料在生化分析中应用
本研究方向由6名教师组成,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人;博士后2人,博士4人,在读博士1人。本方向的学术带头人是韩德艳教授/博士(博士后)。
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生物技术、特别是纳米技术的迅速发展,相继涌现出如纳米生物传感器、纳米生物探针、生物芯片等许多新的技术和方法,使生化分析技术日新月异。
本方向的研究工作与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南京大学有着长期和良好的合作关系, 本方向的研究先后多次得到湖北省教育厅重点科研基金的资助,2006年又获得省教育厅重大研究项目的资助。目前,我们在《Rare Metals》、《无机化学学报》、《Chin. J. Chem.》、《高等学?;аПā?、《化学学报》、《Acta Cryst. E》等国内外知名刊物和国内外大型会议上发表相关研究论文百余篇,其中20余篇被SCI收录。
 
特殊教育学 [040109]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湖北师范大学
招生年份:2021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4]教育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1]教育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特殊儿童心理与教育(02)特殊儿童诊断与干预
招生人数: 2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25)教育学基础理论综合
④(--)无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3)日语
③(725)教育学基础理论综合
④(--)无
备  注:
高等教育学 [040106]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湖北师范大学
招生年份:2021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4]教育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1]教育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高等教育学理论(02)高等教育管理
招生人数: 6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25)教育学基础理论综合
④(--)无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3)日语
③(725)教育学基础理论综合
④(--)无
备  注:
教育学原理 [040101]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湖北师范大学
招生年份:2021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4]教育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1]教育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教育基本原理(02)基础教育研究
招生人数: 5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25)教育学基础理论综合
④(--)无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3)日语
③(725)教育学基础理论综合
④(--)无
备  注:
高等教育学 [040106]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湖北师范大学
招生年份:2019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不区分院系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4]教育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1]教育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高等教育管理
02大学生事务管理
0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招生人数: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
③725教育学基础理论综合
备  注:
特殊教育学 [040109]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湖北师范大学
招生年份:2019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不区分院系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4]教育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1]教育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特殊儿童心理与教育
02融合教育
03特殊儿童早期干预
招生人数: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
③725教育学基础理论综合
备  注:
学前教育学 [040105]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湖北师范大学
招生年份:2019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不区分院系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4]教育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1]教育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学前教育基本理论
02幼儿园课程与教学论
03学前儿童心理发展
招生人数: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
③725教育学基础理论综合
备  注:
教育学原理 [040101]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湖北师范大学
招生年份:2019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不区分院系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4]教育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1]教育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教育基本原理
02教育哲学
招生人数: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
③725教育学基础理论综合
备  注:

添加湖北师范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湖北师范大学考研分数线、湖北师范大学报录比、湖北师范大学考研群、湖北师范大学学姐微信、湖北师范大学考研真题、湖北师范大学专业目录、湖北师范大学排名、湖北师范大学保研、湖北师范大学公众号、湖北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湖北师范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湖北师范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