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官网

更新时间:2022-02-10 16:29:40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Add 广州大学学姐
为你免费答疑

关于《广州大学考研》我们搜集了部分广州大学考研真题和复试资源,免费赠送;并提供有偿的广州大学初试/复试/调剂辅导(收费合理,内部资源,效果有保障),如果需要领资源或了解研究生辅导的,请加网页上的学姐微信。广州大学官网来自广州大学研究生院网站,及历年考研分数线数据的汇总(学校网站一般不稳定,或存留的分数线年限较少)。以下即是广州大学历年考研分数线,希望对广州大学考研报考有用。

广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官网:

广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广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简介
广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是在社科部的基础上于2012年7月正式成立,主要承担全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公共课教学、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设任务。学院发展秉承“连天接地,高端发展”理念,立足大湾区努力建成南方马克思主义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高端阵地。
一、学院整体概况
学院现有在岗教师119人,其中教授19人、副教授43人,博士56人,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27人,是广东省规模较大的马克思主义学院。1982年开始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招生,目前拥有在校本科生302名;2004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10年获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现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和党的建设四个硕士生专业招生,另有学科教学(思政)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两个相关二级学科硕士点招生,目前拥有在校硕士生137人。学院拥有一支有影响力的教师队伍,其中有国家“万人计划”学科领军人才1人、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领军人才2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3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通讯评审专家2人,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年度影响力人物1人,广东省社科联主席团成员1人、省理论战线领军人才1人,全国及省级学会副会长、理事12人,省政府决策咨询专家及《南方智库》研究员4人等。学院各类平台建设较好。拥有省重点人文科学研究基地广州发展研究院、广东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广州大学研究基地、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广州大学基地、广州市青年马克思主义人才培养研究重点基地等研究平台5个,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连天接地”工程,积极为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建设服务。
二、教育教学与成效
学院始终坚持发展落脚于培养“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的马克思主义人才,深耕教学,努力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成让学生“真心喜欢、终身受益”的课程,切实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水平与质量。近年来教育教学改革研究成绩突出,先后获批“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门,新增教育部优秀教学科研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3个,省精品资源课程4门,获国家社科基金“思政专项”、教育部协同育人项目、省本科教学改革项目等17项。公开出版系列教研著作4部:《为师之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心路历程》、《从教之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成果荟萃》、《说课之要——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彩14课堂》以及《问学之得——大学生眼中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团队连续9年被评为全校唯一最受大学生欢迎教学团队。2017年3月,《中国教育报》以“让学生真心喜欢,终身受益——广州大学以培育受欢迎教师团队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魅力与育人水平”为题对本学科致力的教育教学发展的部分经验进行了报道?!兑?ldquo;受欢迎”教学团队建设引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探索与实践》,《“坚持精品质,铸就真信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实践》等教学改革成果分获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1等奖(2019)、2等奖(2017)。
三、学科建设与发展
学院重点建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是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学科整体实力位列广东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第一方阵。学科在全国第4轮学科评估中为c+,在“GDI大学一流学科排行榜(2020)”中进入“国内高水平学科”(排名前50位)中位列第48位。学科建设坚持“‘三个面向’,注重创新,强化优势,彰显特色,提升内涵,超常进取”的理念,立足国家需要与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注重错位发展,近年来发展势头强劲并形成了一定的优势和特色。学科方向稳定,精品意识强。学科着力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新时代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论阐释与中国实践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与意识形态安全研究、党的建设与政党现代化研究等四个方向,五年来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5项,其中重大项目3项、重点项目3项,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马克思主义研究》《政治学研究》《哲学研究》等CSSCI期刊及中央“三报一刊”发表论文118篇,获教育部社科成果二、三等奖各1项,省社科成果一等奖5项,二等奖3项等。学科建设人才培养质量显著。在读研究生先后在《教学与研究》《伦理学研究》《中国高等教育》《思想教育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成果获“挑战杯”省赛一等奖2项、三等奖2项;毕业表现优秀先后有11人攻读博士。学科建设注重走出去交流。近5年来学科骨干成员多人次参加中国道路“欧洲论坛”国际学术会议(意大利博洛尼亚),第六届国学与西学北欧论坛(芬兰赫尔辛基),中国道路“澳洲论坛”国际学术会议(澳大利亚纽卡斯尔)等并做主旨、主题发言,产生较好影响。
四、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工作
学院高度重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学校“德才兼备、家国情怀、视野开阔、爱体育、懂艺术、能力发展性强”人才培养目标为基础,学院实施高端人才培养策略,完善服务学生发展成才的工作体系,进一步强化思想引领,着力推进学风建设,努力构建起学院学生工作的特色文化与品牌。在校内外开展了一系列有较大影响的、学生喜爱而又富有创意的特色活动,培育出一批优秀的学生和集体。学院2016-2018年连续三年蝉联广州大学学生公寓“五室一站”工作优秀单位称号,荣获学校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学生资助工作先进单位、军训先进连队、易班优秀学院学生工作站等称号;学院学生荣获“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省赛2项一等奖、1项三等奖;班级、团支部获广州市五四红旗团支部、多次获学校“优良学风标兵班”、“先进团支部”、“十大活力团支部”称号;学院学生获“2018年广东大学生年度人物”入围奖、广州市优秀共青团员及团干部、广州市优秀学生及学生干部、广州大学“十佳学生”及优秀学生、学生干部等称号;组织开展志愿服务、义务支教等社会实践活动,获广州市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重点团队、学校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标兵服务队”称号;全院学生在全国、省市校级各项学科竞赛和文体活动

广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联系方式
地址:广州市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  
邮编:510006  
邮箱:mkszyxy@gzhu.edu.cn

广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科建设
马克思主义理论重点学科介绍
  广州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是广东省3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优势重点学科之一。本学科2004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10年获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现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和党的建设四个二级学科招生,另有学科教学(思政)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两个相关二级学科硕士点招生。学科蝉联三届省重点学科建设支持,位列全省4个优秀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立项,在全国第4轮学科评估中为c+,在“GDI大学一流学科排行榜(2020)”中进入“国内高水平学科”(排名前50位)中位列第48位。学科建设坚持“‘三个面向’,注重创新,强化优势,彰显特色,提升内涵,超常进取”的理念,注重错位发展,创造一流业绩,努力建成南方马克思主义研究和人才培养新的学科高地。
一、学科研究方向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新时代研究。围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逻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主题和核心思想,如新时期党的建设和治国理政规律,新时期的民主政治建设等问题,展开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系列研究。
  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论阐释与中国实践研究。本学科方向以唯物史观为基础,聚焦马克思主义社会文化发展及意识形态理论、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研究,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阐释与中国实践互动,着力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理论基石,形成了文本、原理深耕与前沿问题对接、范式变革与研究方法创新相一致的学术特色。。  
  3.思想政治教育与意识形态安全研究。本学科方向始终跟踪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与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新环境、新特点、新要求,科学把握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道德伦理建设、社会文化形态与意识形态安全的内在联系,坚持注重理论研究与关注实践需求的有机统一,努力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理论建设,以及维护意识形态安全新路径、新方法、新策略
  4.党的建设与政党现代化研究。本学科方向坚持问题导向、实践导向,以现实政治生活中的重大党建问题与政党政治理论、制度与现实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聚焦于中国特色政党制度与政党建设,政治协商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政党(党际)协商、民主政治等问题研究,旨在探寻新时代党的建设基本规律与作用形式,为全面从严治党和提高党治国理政能力与水平提供理论支撑和对策建议。
二、人才培养目标
  恪守学科思想政治原则与核心理念,全面加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系统研究,培养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与良好道德品质,有实事求是、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能全面、系统、准确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正确理解、宣传党和国家重大路线、方针、政策,能担负学校学科教学或科研机构、文化宣传部门的学术研究及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热忱为我国改革和现代化建设服务的专门人才。
三、学科优势与特色
  1.学科团队实力较强,层次高,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学科团队中有人有教授16人,博士33人,博导3人;国家“万人计划”学科领军人才1人、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领军人才2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3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通讯评审专家2人,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年度影响力人物1人,广东省社科联主席团成员1人、省理论战线领军人才1人,全国及省级学会副会长、理事12人,省政府决策咨询专家及《南方智库》研究员4人,教学科研、智库服务成效突出。
  2.学术研究前沿意识强,有特色、高质量、标志性成果突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唯物史观与空间问题、党的建设与基层治理、思想政治教育与意识形态安全等方面展开了系统研究。近5年来新增或在研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5项,其中重大项目3项、重点项目3项。在《中国社会科学》《马克思主义研究》《哲学研究》《政治学研究》等CSSCI期刊论文108篇,在《人民日报》与《光明日报》等发表文章10余篇;在国家级出版社出版学术著作13部;获教育部校人文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获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1等奖5项等。
  3.立足育人时代要求,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近5年来获批“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门,新增教育部优秀教学科研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3个,省精品资源课程4门,获国家社科基金“思政专项”、教育部协同育人项目、省本科教学改革项目17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团队连续9年被评为全校唯一最受大学生欢迎教学团队。硕士生参与省部级以上课题研究10项,在《教学与研究》《伦理学研究》《中国高等教育》《思想教育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成果获“挑战杯”省赛一等奖2项、三等奖2项;毕业研究生表现优秀,11人攻读博士。
  4.多方面建设学科平台,交流服务有特色。拥有省重点人文科学研究基地广州发展研究院、广东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广州大学研究基地、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广州大学基地、广州市青年马克思主义人才培养研究重点基地等研究平台5个,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连天接地”工程,积极为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建设服务,形成35篇调研报告或决策咨询报告,15项获省、市主要领导批示;应邀作理论宣讲报告300余场次,受到广泛好评;主办国际和全国学术研讨会5次,学科骨干成员先后多人次参加中国道路“欧洲论坛”国际学术会议(意大利博洛尼亚),第六届国学与西学北欧论坛(芬兰赫尔辛基),中国道路“澳洲论坛”国际学术会议(澳大利亚纽卡斯尔)等并做主旨、主题发言,产生较好影响。
 
高等教育学 [040106]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广州大学
招生年份:2020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教育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4]教育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1]教育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高等教育原理与政策(02)高等教育管理
招生人数: 3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④(--)无
备  注:
教育学原理 [040101]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广州大学
招生年份:2020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教育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4]教育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1]教育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教育基本理论(02)基础教育(03)教师教育
招生人数: 4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④(--)无
备  注:
学前教育学 [040105]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广州大学
招生年份:2020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教育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4]教育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1]教育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学前教育社会学(02)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
招生人数: 3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④(--)无
备  注:
高等教育学 [040106]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广州大学
招生年份:2020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教育学院(师范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4]教育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1]教育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高等教育原理与政策
02高等教育管理
招生人数: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300分)
复试笔试科目:教育案例分析
备  注: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参考:①《高等教育学》,潘懋元,王伟廉主编(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年);②《高等教育管理学》,薛天祥主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学前教育学 [040105]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广州大学
招生年份:2020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教育学院(师范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4]教育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1]教育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学前教育社会学
02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
招生人数: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300分)
复试笔试科目:教育案例分析
备  注: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参考:①《学前教育学》(第三版),刘晓东、卢乐珍(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年);②《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修订版),周念丽(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教育学原理 [040101]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广州大学
招生年份:2020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教育学院(师范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4]教育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1]教育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教育基本理论
02基础教育
03 教师教育
招生人数: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300分)
复试笔试科目:教育案例分析
备  注: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参考: ①《教育哲学》,石中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②《教育社会学》,吴康宁(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学科概况
  教育学原理,原称“教育基本理论”是教育学下设的一个二级学科。研究教育学中的基本理论问题,探求教育的一般原理和规律。它为教育理论的发展和教育改革提供综合性的研究成果。教育学原理是教育学中的基础学科,为其他二级学科提供理论观点和思想方法,为研究各级各类教育提供理论基础。
专业培养目标
 ?。ㄅ嘌哂性档慕逃砺刍?,尤其掌握心理教育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同时具有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从而具有现代教师职业的智能基础、可持续发展的潜力与较强的社会适应性的专门人才。
就业方向
  就业前景:
  “再穷不能穷教育”,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教育投资也相应增加,越来越受到重视,加上近几年国家逐步提高了教师的待遇,致使报考教育专业的考生也随之增加。就业竞争比较激烈。师范类院校的毕业生以女生居多,就更加增加了就业的难度。教育学原理是最基础的理论学科,实用性相对较差,所以此专业的毕业生就业范围比较窄。
  就业去向:
  1、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
  2、各类教育培训机构从事研发,教务等相关工作
  3、企事业单位从事与教育相关的工作。
  4、报社,出版社从事编辑工作。
  5、考博深造。
相关职位
  人才测评顾问,感觉统合指导教师,国际课程设计教师
研究方向
  (01)基础教育
  (02)教师发展
  (03)教育基本理论
  (04)教育经济学
  (05)教育财政学
  (06)教育政策分析

添加广州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广州大学考研分数线、广州大学报录比、广州大学考研群、广州大学学姐微信、广州大学考研真题、广州大学专业目录、广州大学排名、广州大学保研、广州大学公众号、广州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广州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广州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