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理工大学理学院官网

更新时间:2022-02-19 16:38:03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Add 浙江理工大学学姐
为你免费答疑

关于《浙江理工大学考研》我们搜集了部分浙江理工大学考研真题和复试资源,免费赠送;并提供有偿的浙江理工大学初试/复试/调剂辅导(收费合理,内部资源,效果有保障),如果需要领资源或了解研究生辅导的,请加网页上的学姐微信。浙江理工大学官网来自浙江理工大学研究生院网站,及历年考研分数线数据的汇总(学校网站一般不稳定,或存留的分数线年限较少)。以下即是浙江理工大学历年考研分数线,希望对浙江理工大学考研报考有用。

浙江理工大学理学院官网:

浙江理工大学理学院


浙江理工大学理学院简介:
浙江理工大学坐落于历史文化名城杭州,是一所历史悠久、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重点建设高校,学校前身蚕学馆由杭州知府林启于1897年创办,目前已有120余年的办学历史。
理学院成立于2002年6月。作为一个年轻又充满活力的学院,设有数学科学系、物理学系、化学系、心理学系4个系,现有教职工244人,在读学生2208人(不含留学生),其中研究生851人,留学生12人。学院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学科建设为龙头,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等各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先后获得全国模范教职工小家、全国先进班集体、浙江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浙江省教育系统“三育人”先进集体等荣誉。学院整体实力在浙江省名列前茅。
基础应用并重,本硕博贯通培养。学院目前开设应用化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物理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应用心理学、材料化学、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等7个本科专业,其中数学与应用数学、应用物理学、应用化学入选“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数学与应用数学为“十三五”省优势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化学为省级重点专业。拥有纺织材料化学与物理二级学科博士点,数学、物理学、化学、心理学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纺织材料化学与物理、纳米材料与器件2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材料与化工(化学工程)、应用心理、电子信息(光电信息工程)3个专业学位硕士点,合作拥有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软件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
学科基础扎实,教学科研平台完备?;∈?、应用数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凝聚态物理4个学科为省重点学科;合作拥有省“重中之重”一级学科——应用化学与生态染整工程;数学、化学2个学科获得省一流学科(A类)资助,物理学与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联合获得省一流学科(A类)资助;化学学科自2015年3月起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最新排名前5‰。拥有浙江省光场调控技术重点实验室、浙江省高分子材料表界面科学重点实验室,化学、物理、心理学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精细化学品绿色合成技术”浙江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入选1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3项;大学数学教学团队获评省级优秀教学团队。
师资力量雄厚,人才结构优化。学院现有教职工244人,其中专任教师211人,正高职称41人,副高职称76人。专任教师中博士学位比例达到86.73%,拥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3人,入选国家高层次外国专家计划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3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省“钱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省教学名师2人,省高校优秀教师2人,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省高校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5人,省“15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培养4人、第二层次培养6人、第三层次培养6人,省“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青年拔尖人才2人,省“高校领军人才培养计划” 创新领军人才1人、高层次拔尖人才5人、青年优秀人才1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省师德师风先进个人1人,省优秀博士后1人,浙江省五一奖章获得者1人,院士结对培养青年英才计划2人,湖北省海外高层次人才第五批“百人计划”1人。
科研能力突出,创新成果显著。近5年,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9项,其中国家优青项目2项,主持省杰青项目2项,合作承担国家重点项目2项,科研经费达8600余万元(其中横向2700余万元);发表学术论文1796篇,其中三大检索论文1408篇,新增高被引(热点)论文28篇;以第一单位获浙江省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二等奖1项,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1项等。学院目前拥有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等10万元以上大型仪器158台,固定设备总额达10795.96万元。心理学系获国家五部委联合授予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集体”荣誉称号。
实践活动丰富,育人成效明显。建有省科普教育基地、省社科普及基地等省、市、区级基地8个。近几年,获大学生“挑战杯”竞赛国家奖5项、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特一二等奖50余项。本科生以第一作者发表研究论文入选ESI热点论文。毕业生就业率一直名列学校前茅,本科生深造率达30%以上,多次被评为校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校友中也涌现出了一批杰出代表,如入选福布斯“中国30位30岁以下创业者”名单的杭州涂鸦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王学集,上海市高校“东方学者”特聘教授、上海交通大学研究员颜徐洲等。
国际合作深入,交流学习广泛。学院积极拓展交流渠道,出台支持政策,近五年本科生出国境交流学习120多人次。同时,不断扩大留学生规模,提升办学层次,近五年招收“国家政府奖学金”等本科、硕士层次留学生达20余人,招收短期交流生30余人。学院相关学科与国际知名高校合作广泛,主办承办国家级及国际学术会议近30场,因公出国交流学习教师100多人次,经常聘请美国、加拿大、英国、日本等国外著名大学教授来校作学术报告和合作研究。
展望未来,理学院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浙江省作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的建设优势,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围绕学院“十四五”发展愿景,以党建与思政为引领,人才培养为根本,学科建设为龙头,科研工作为重点,师资队伍建设为核心,建立科学高效的管理机制,加强团队文化建设,提高学院凝聚力,实现学院学术竞争力、学科水平、社会影响力和国际化水平的明显提升,争取早日实现“研究型学院”的发展目标。
 
浙江理工大学理学院联系方式:
学院地址:
浙江省杭州市钱塘新区2号大街928号浙江理工大学3号楼
邮政编码:310018
邮  箱:lxb@zstu.edu.cn
办公室 联系电话
综合办公室 86845302
综合办公室(人事招聘) 86843224
教学科研办公室 86843245
教学科研办公室(科研) 86843217
教学科研办公室(研究生) 86843439
教学科研办公室(本科生) 86843232
教学科研办公室(国际化) 86843232
学生工作办公室(本科生) 86843225
86843892
学生工作办公室(研究生) 86843225
数学系 86843240
物理系 86843468
化学系 86843228
心理系 86843234
 
 
浙江理工大学理学院发展历程:
理学院成立于2002年6月,现有四个系、六个本科专业,即数学科学系、物理学系、化学系、心理学系,信息与计算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应用物理学、应用化学、材料化学、应用心理学本科专业,其中应用化学专业为浙江省级重点专业,拥有数学、化学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应用化学、应用心理学2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化学工程、应用心理2个专业学位硕士点,合作拥有纺织材料化学与物理、精密机械与控制2个二级学科博士点,统计学、软件工程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以及纳米材料与器件1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拥有3个浙江省教学示范中心(化学、物理、心理学)。学院还建成涵盖四大学科各类研究所7个,承担全校的数学、物理、化学、心理学公共课的教学任务。
  理学院现拥有一支高素质、敬业爱岗的教师队伍。学院现有教职工244人,其中专任教师211人,正高职称41人,副高职称76人。专任教师中博士学位比例达到86.73%,拥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3人,国家“外专千人”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3人,省“钱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省教学名师2人,省“15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培养4人、第二层次培养6人、第三层次培养6人,省“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青年拔尖人才1人,省“高校领军人才培养计划” 创新领军人才1人、高层次拔尖人才4人、青年优秀人才1人,省高校优秀教师2人,省师德师风先进个人1人,浙江省五一奖章获得者1人。(2021.09)
  这支高素质团队的形成得益于改革开放后快速发展的高等教育形势,受益于学校人才引进的好政策,更离不开为了实现同一个梦想走到一起的理学人的共同努力!理学院高度重视教师在办学中的核心地位,紧紧依靠教师,相信群众。在师资队伍建设工作中,学院将团队建设放在突出位置,重点在引进、培养、发展这三重途径上下功夫,通过交叉、重组产生新的学科亮点,切实关注教师群体的成长与发展。通过外引学科带头人,不断凝练学科方向,使学科朝着学院制定的目标不断前行;积极鼓励和培养青年教师,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加强学科交流与互动,既开阔了眼界,又切实提高了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团队建设有效地增强了学科建设厚度,成为学院发展的重要保障。
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强调可持续发展
  能否紧随社会发展脚步,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摆在理学院面前的重要课题。清醒地认识和准确地把握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对于实现学院“十二五”规划有深远的意义。在各项工作中,理学院把学科建设摆在龙头位置,以各学科学位点建设为平台,以提高科研水平为抓手,有的放矢地推进学科建设工作。
  在学科建设工作中,理学院既重视学科纵向发展,增强学科建设厚度,又重视横向交叉,强调协调发展,有效地促进了学科间的交叉与融合,不断提升学科水平,收效显著。 “基础数学”已建设成为省重点学科(A),“应用数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凝聚态物理”三个省重点学科正在建设中。合作拥有浙江省重中之重一级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联合申报成功教育部科技创新团队“微/纳驱动、测量及其应用”。与兄弟学院的学科交叉,使理学学科更好地与工学学科相互融合与支撑,顺应了当今社会发展带来的社会结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大调整对学科发展的新要求。
  同时,理学院积极鼓励、引导、组织教师参加各类科研项目的申报、研究及开发工作。既重视本学科的基础研究,又强调与其他学科交叉的应用研究。建院以来,学院主持国家科技部973前期研究专项课题1项,参加973和863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3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4项;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77项,其中杰青1项,重点4项;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3项;美国、加拿大国际合作项目3项;国家教育部、人事部,浙江省科技厅等其他各类省部厅局校级项目共293项;各类企事业横向科技项目296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570余篇,其中980余篇被SSCI、SCI、EI收录。目前学院教师在研的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有30余项,发表教学研究论文30余篇。2012年,丁佐华教授获重大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资助额达260万元,实现我校该类项目零的突破。学院国家基金项目数和论文数近几年始终名列全校前茅。截止2013年学院科研纵向项目经费达4934万元,横向项目经费达2537万元,总经费达7471万元?;裾憬】萍冀揭坏冉?项,二等奖1项,教育部高等学??蒲а芯坑判愠晒倍冉?项,浙江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5项。授权发明专利47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软件著作权2项。出版专著6部。
  此外,学院大学数学团队荣获浙江省级优秀教学团队称号,应用化学学科获教授评审权资格,3本教材被评为浙江省重点教材,2009年获浙江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
以提升教学质量为重点,聚焦人才培养工程
  理学院始终坚持把教学质量作为人才培养的生命线,紧紧追随高等教育发展的步伐,不断修订和完善各专业人才培养计划,聚焦人才培养质量;抓教学规范,重过程培养,强基础建设,重实践能力。
  建院以来,10余人次获校青年教师讲课大赛各类大奖,学院也两次获校优秀教学组织奖。学院认真执行青年教师导师制,充分发挥教学督导组作用,积极开展优秀生培养,切实抓好毕业设计环节,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学院还率先在全校组织青年教师教案评比活动,请省级教学名师为青年教师开设专题观摩示范课,坚持各专业的教研活动,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取得明显成绩。目前,学院共开设273门本科课程、90门研究生课程,获中央财政、浙江省财政、浙江省教育厅等实验室建设项目共计2362万元;牵头“十一五”国家级课题数学类项目1项,并获2个子课题;获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5项;拥有浙江省级精品课程4门。
  理学院现有在校本科生1357人,研究生851人。在学生培养上,学院秉承“厚德致远、博学敦行”的校训和“明理、善学”的院训,坚持人才培养标准,矢志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睦渭痈骼嘌Э凭喝涂蒲写葱禄疃?,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银奖等省级、国家级“挑战杯”奖项9项;获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获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二等奖50余项,获省大学生物理科技创新竞赛、省大学生化学学科竞赛一等奖20余项(2021.09)
  结合学院实际,理学院已形成了一批学生品牌活动,其中大学生科普志愿服务项目获浙江省社科普及示范项目、入选首批省高校“双百示范”工程项目;“党建+科普”师生志愿服务项目入选首批全省高校党建特色品牌,““以心筑爱”社会心理志愿服务项目获浙江省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铜奖。学院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和青少年素质提升社科普及基地分别荣获省级科普教育基地和省级社科普及基地。学院团委荣获校级“五四红旗团委”称号,学生会获校优秀学生会分会。(2021.09)
学院还高度重视人才培养质量,明确就业工作在全院各项工作中的重要地位,积极稳妥地推进大学生就业工作。学院多次获学校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率超96%。本科生考研率位居全校前列。(2021.09)
  理学院全体师生围绕着“提高教学质量,推进就业工程”、“提高科研水平,强化师资队伍”两大主题,本着学以致用、用以促学的宗旨,着力于强内涵、出特色、创品牌的工作理念,强化?;馐?,推进制度和机制创新,全面分析,深度探索,始终将社会需求和人才培养作为学院发展的重要依据,继续书写发展新篇章。
 

添加浙江理工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浙江理工大学考研分数线、浙江理工大学报录比、浙江理工大学考研群、浙江理工大学学姐微信、浙江理工大学考研真题、浙江理工大学专业目录、浙江理工大学排名、浙江理工大学保研、浙江理工大学公众号、浙江理工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浙江理工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浙江理工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