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官网

更新时间:2022-02-19 14:43:24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Add 浙江工业大学学姐
为你免费答疑

关于《浙江工业大学考研》我们搜集了部分浙江工业大学考研真题和复试资源,免费赠送;并提供有偿的浙江工业大学初试/复试/调剂辅导(收费合理,内部资源,效果有保障),如果需要领资源或了解研究生辅导的,请加网页上的学姐微信。浙江工业大学官网来自浙江工业大学研究生院网站,及历年考研分数线数据的汇总(学校网站一般不稳定,或存留的分数线年限较少)。以下即是浙江工业大学历年考研分数线,希望对浙江工业大学考研报考有用。

浙江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官网:

浙江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


浙江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简介:
生物工程学院前身为轻工业工程系,始建于1981年,是浙江省第一个和全国较早设立生物工程学科和专业的学院。学院历经轻工业工程系、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2015年9月成立生物工程学院。现有生物工程和生物技术2个本科专业,生物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生物化工、微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生物与医药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点,生物化工博士点,已成为国内高水平生物工程专业技术人才凝聚地和培养中心,在国内外生物工程学术界和产业界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学院下设酶与生物催化工程研究所、微生物与发酵工程研究所、生物制药与生物材料研究所、合成生物技术研究所和生物资源与生物环保研究所5个研究所,现有教职工118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50人,具有博士学位和海外留学、工作经历的专任教师分别达到90%和50%以上。聘用海外知名高校的客座教授20余人。目前在校本科生500余人,硕、博研究生600余人。办学40年来,学院已培养毕业生4000多人,一大批毕业生在海内外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担任了重要的管理和技术职务,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学院建有手性生物制造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2011计划”长三角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生物制药中心、国家化学原料药合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生物制药中心、绿色化学合成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生物合成技术实验室、可再生资源利用与加工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育部生物转化与生物净化工程研究中心、浙江省生物有机合成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药用化学品生物催化重点实验室、浙江省手性生物制造工程实验室、生物基础浙江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一批国家级、省部级教学与科研平台。学院拥有全国高?;拼竽晔浇淌ν哦?、“生物催化与微生物发酵”浙江省首批重点科技创新团队,同时是“生物净化和生物转化”教育部创新团队、“三药”浙江省创新团队的主要成员。
生物工程一级学科列入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浙江省“一流学科建设计划”(A类)和浙江省“重点高校建设计划”第一批重点建设学科。生物工程专业是国家一流专业、国家特色专业和浙江省优势专业,通过了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组织的工程教育认证。生物技术专业是国家一流专业、浙江省一流专业和浙江省新兴特色专业?!渡锘А?、《生物工程设备》是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微生物学》、《生物工程设备》是国家精品课程和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生物钟与健康》是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微生物学》、《生物化学》是浙江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和浙江省本科院校“互联网+教学”示范课堂,《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基因工程技术》、《生物工程设备》是浙江省精品课程,《生物工程设备》、《酶工程》是浙江省一流课程。出版国家级规划教材和省重点教材10余部。学生获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国际基因工程机器大赛(iGEM)金奖、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创新创业大赛特等奖等奖项。
近年来,学院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国家高技术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和浙江省科技重大专项等国家级、省部级项目,同时也承担了企业委托与合作开发的重大产业化项目。发明专利申请数和授权数分列中国科学院《中国工业生物技术白皮书2019》第15和第11位,建成工业化生产装置和生产线30余条?;窆壹际醴⒚鞫冉?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专利优秀奖3项、省部级科学技术一等奖9项、省部级科学技术二等奖3项、浙江省专利金奖2项。
学院广泛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已与美国、德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比利时等诸多海外院校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
学院秉持“探索未知,激情求解”的院训精神,各项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先后获得了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浙江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等称号。学院教师荣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中国首届农药学科终身成就奖、杜邦科技创新奖、候德榜化工科学技术奖、浙江省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师德标兵、浙江省功勋教师、浙江省优秀教师等省部级以上奖励和荣誉30余人次。

浙江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联系方式: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潮王路18号
邮编:310014
电话:86-571-88813810
信箱:cbb@zjut.edu.cn

浙江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发展历程:
生物工程学院前身为轻工业工程系,1998年3月更名,成立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2015年9月,撤销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成立生物工程学院。
※ 1981年,筹建轻工业工程系,微生物化学工程专业开始招生(期间历经发酵工程、生物化工等名称更迭,现为生物工程专业);
※ 1987年,食品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开始招生;
※ 1988年,塑料工程专科专业从机械系调整入轻工系;
※ 1998年,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成立?;肪彻こ套ㄒ荡踊ぱг鹤?,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转入化工学院。生物化工获批硕士学位授予权;
※ 2000年,发酵工程获批硕士学位授予权;
※ 2001年,生物技术本科专业开始招生,环境工程获批硕士学位授予权;
※ 2002年,生物化工学科入选浙江省重点学科;
※ 2003年,生物化工获批博士学位授予权,创办环境科学本科专业,微生物学、环境科学、食品科学获批硕士学位授予权,生物工程、环境工程获批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
※ 2004年,生物化工、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入选首批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
※ 2005年,环境科学与工程获批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获批硕士学位授予权;
※ 2008年,食品工程获批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
※ 2010年,食品加工与安全获批农业推广硕士学位授予权;
※ 2010年,创办食品质量与安全本科专业;
※ 2011年,食品科学学科入选浙江省重点学科,生物化工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获批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滚动建设;环境科学与工程获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获批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
※ 2012年,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获批;
※ 2013年,食品科学与工程和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划归海洋学院,学院作为学校主要参与单位牵头组建长三角绿色协同中心,成为首批入选国家“2011计划”的14个协同创新中心之一;
※ 2015年,撤销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成立生物工程学院。生物工程学科入选浙江省首批一流学科(A类)建设计划;
※ 2016年,生物工程经动态调整获批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生物工程学科入选浙江省“重点高校建设计划”第一批重点建设学科;
※ 2017年,生物工程学科入选浙江工业大学 “一流高峰学科”第一层次建设学科;
※ 2017年,生物工程专业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组织的工程教育认证,有效期6年;
※ 2019年,手性生物制造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获批建设,生物与医药获批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
※ 2020年,生物工程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生物技术专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2021年,生物技术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浙江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学科设置:
081703生物化工博士/硕士学位点:
生物化工学科是浙江省首批重中之重学科,1998年获工学硕士授予权,2003年获工学博士授予权。2011年以生物工程学科滚动进入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建设。2015年入选学校“浙江省重点高校建设计划”首批8个重点建设一级学科并被遴选为浙江省“一流学科”(A类)进行建设。学科建有手性生物制造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2011计划”长三角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生物制药中心、国家化学原料药合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生物制药中心、生物转化与生物净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浙江省生物有机合成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等近10个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平台。拥有一支有较高学术水平的学科队伍,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教授26人,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教师23人,拥有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浙江省特聘专家、浙江省万人计划和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省级以上人才20余人。
   近年来,学科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973 计划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新药创制重大专项、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及重大科技开发校企合作项目等重大课题,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浙江省科学技术一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技术发明一等奖、中国专利优秀奖等多项奖励,在生物化工相关领域知名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0多篇。

083600生物工程硕士学位点:
浙江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科于1981年设立了浙江省第一个生物工程类本科专业。学科于2003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2004年遴选为浙江省首批重中之重学科,2012年滚动进入省“重中之重”学科建设,2015年入选浙江省首批“一流学科(A类)”建设计划,2017年入选浙江工业大学“一流高峰学科”。历经四十年的积淀,学科在“大平台、大项目、大成果”上取得全方位突破,在国内外生物工程学术、产业界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学科在生物制药工程、生物催化工程、合成生物技术与微生物工程、生物资源与环境工程等研究方向形成了鲜明特色和优势,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学位点拥有手性生物制造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2011计划”长三角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生物制药中心、国家化学原料药合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生物制药中心、生物转化与生物净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浙江省生物有机合成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药用化学品生物催化重点实验室、可再生资源利用与加工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教学科研平台。
   学位点拥有一支高学术水平的人才队伍,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教授26人,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教师23人,拥有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浙江省特聘专家、浙江省万人计划和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省级以上人才20余人。
近年来,学科教师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973计划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国家新药创制重大专项、浙江省科技攻关重大项目等一大批重大课题,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浙江省科学技术一等奖、中国专利优秀奖等奖励多项,拥有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0多项,发表学术论文300多篇,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学科进入ESI排名全球前1%。

086000生物与医药(专业学位):
浙江工业大学生物与医药专业硕士学位点由生物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等工程硕士专业领域学位授权点发展而来,依托浙江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科进行建设。生物工程学科于1981年设立了浙江省第一个生物工程类本科专业,2004年入选首批省“重中之重”学科行列,2009年生物工程专业被列为国家特色专业,2011年生物工程学科滚动进入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建设。2015年入选学校“浙江省重点高校建设计划”首批8个重点建设一级学科并被遴选为浙江省“一流学科”(A类)进行建设。生物工程学科是支撑国家、浙江省战略性新兴生物产业发展的关键学科,在学校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规划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学科在生物制药工程、生物催化与转化工程、细胞培养与代谢工程、合成生物学与系统工程、生物资源与生物环境工程等5个研究方向形成了鲜明特色和优势,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学科建有手性生物制造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2011计划”长三角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生物制药中心、国家化学原料药合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生物制药中心、生物转化与生物净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浙江省生物有机合成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药用化学品生物催化重点实验室、可再生资源利用与加工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教学科研平台。学位点拥有一支高学术水平的人才队伍,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教授20人,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教师29人,拥有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浙江省特聘专家、浙江省万人计划和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省级以上人才20余人。
   近年来,本学位点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973计划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新药创制重大专项、浙江省科技攻关重大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及重大科技开发校企合作项目等一大批重大课题,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浙江省科学技术一等奖、中国专利优秀奖等奖励多项,拥有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0多项,发表学术论文300多篇。

071005微生物学硕士学位点:
微生物学学位点依托生物工程学院生物工程一级学科。该学科入选浙江省“一流学科(A类)”建设计划和浙江省“重点高校建设计划”第一批重点建设学科,建有国家“2011计划”长三角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生物技术制药分中心等一批国家、省部级教学与科研平台。学位点以《微生物学》国家精品课程教学团队和浙江省首批重点创新团队——农业“生物三药”产业创新团队为核心,组建了一支结构合理、专业素质强的师资队伍。现有硕士生导师5人,均具有博士学位,其中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近年来,承担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重点项目等重大课题项目,在Appl Environ Microbiol、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Front Microbiol等国内外权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收录的论文50余篇。
微生物学硕士点从1993年开始与本校相近专业联合招生,2003年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点,2004年开始独立招生,已培养硕士毕业生150 余人,其中有省级优秀毕业生、全国“挑战杯”二等奖获得者等。
071010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硕士学位点: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是现代生物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是生物技术专业和生物工程专业的重要基础。本学位点于2005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现依托于浙江省生物工程“一流学科(A类)”。目前学位点导师队伍梯队结构合理,力量较强,共有专职导师10人,均具有博士学位,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3人,包括省优秀教师1人,省特聘教授“钱江学者”1人,省“151”人才第一层次2人,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人,省三育人先进个人2人,具有美国和日本知名大学留学工作经历者5人。近年来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973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20余项;承担省科技厅、省自然科学重点、省杰青、省基金、日本和新加坡知名企业国际合作等科研项目40余项。学位点在Biotechnol Bioeng, Appl Microbiol Biotechnol, Bioresource technol, J Hazard Mater, Toxicol Sci, Chemosphere, Chronobiol Int等国际期刊发表SCI论文100余篇,申请和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毕业生主要流向中科院或国内外名校继续深造,或在高校和生物医药等相关企业从事研发、管理等工作。
浙江工业大学教育学专硕无招生;
浙江工业大学教育学学硕招生情况如下:
院校系 专业名词及代码   学习方式 类别 专业:22考研拟招生人数 20考研复试线 21考研复试线 复试分值占比
(012)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职业技术教育学院) (040100)教育学 (01)职业技术教育学(职业教育教师教育、职业教育政策与规划、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
(02)课程与教学论(课程与教学原理、技术学科课程、课程资源开发与场域建设)
(03)高等教育学(高等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高等职业院校评价、应用本科教育理论)
全日制   3 331 337 40-50%
浙江工业大学教育学院校分析:
一、考试方式。浙江工业大学22年教育学学术型研究生考试专业课由自命题改为统考,即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二、招生人数。浙江工业大学22年教育学学硕招生人数还未公布。
三、复试录取。浙江工业大学年教育学学术型研究生复试线为见上文表格,往年浙江工业大学为自命题,复试线并不能推算22考研的过线难度。
四、浙江工业大学教育学考研特点
1、教育学仅招收学硕,专业课统考。
2、招生专业少。
3、招生人数少。
4、同等学力考生报考无额外要求。
值得注意:浙江工业大学21教育学考研一志愿上岸不足,需要大量调剂。

教育学 [040100]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浙江工业大学
招生年份:2020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4]教育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1]教育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职业技术教育学(职业教育教师教育、职业教育政策与规划、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
02.课程与教学论(课程与教学原理、技术学科课程、课程资源开发与场域建设)
03.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原理与政策、高等职业教育、高等工程教育)
招生人数: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1:教育学专业综合
④--:无
备  注: 本学位点是一级学科,按照一级学科招生。一级学科下设的三个研究方向,考生可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其中一个方向填报志愿,供学位点录取时参考。

添加浙江工业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浙江工业大学考研分数线、浙江工业大学报录比、浙江工业大学考研群、浙江工业大学学姐微信、浙江工业大学考研真题、浙江工业大学专业目录、浙江工业大学排名、浙江工业大学保研、浙江工业大学公众号、浙江工业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浙江工业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浙江工业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