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官网

更新时间:2022-02-08 14:45:24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Add 西北师范大学学姐
为你免费答疑

关于《西北师范大学考研》我们搜集了部分西北师范大学考研真题和复试资源,免费赠送;并提供有偿的西北师范大学初试/复试/调剂辅导(收费合理,内部资源,效果有保障),如果需要领资源或了解研究生辅导的,请加网页上的学姐微信。西北师范大学官网来自西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网站,及历年考研分数线数据的汇总(学校网站一般不稳定,或存留的分数线年限较少)。以下即是西北师范大学历年考研分数线,希望对西北师范大学考研报考有用。

西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官网:

西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西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简介:
西北师范大学为甘肃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同建设的重点大学、国家重点支持的西部地区十四所大学之一。
西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前身是国立西北师范学院劳作专修科,设立于1939 年。1949年设音乐组,1958年设音乐系,2006年设音乐学院。2001年被教育部确立为全国体育艺术师资培养培训基地。
学校音乐学科历史悠久,区域特色鲜明,学科优势突出,在70余年的办学历程中,形成了优良的传统,培养了大批音乐专业人才,为我国现代音乐教育,尤其是西北音乐教育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音乐学院现有音乐学(教师教育)和音乐表演两个本科专业;有音乐与舞蹈学一个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有艺术硕士和教育硕士两个专业学位授权点。
学院现有教职工76人,其中专任教师61人(正高级职称8人,副高级职称25人,硕士生导师30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2人,5名教师在读博士学位)。目前在校学生690人,其中本科生488人,硕士研究生202人。
学院下设音乐学系、声乐系、器乐系、西部音乐研究中心、艺术实践与交流中心(包括管弦乐团、民族管弦乐团、合唱团)、实训保障中心等教学科研和管理服务机构。
学院教学设施齐全,现有教学楼两栋,包括教师工作室、学生琴房、音乐厅、音乐欣赏厅、合唱教室、数码钢琴教室、管弦乐排练厅、民乐排练厅、打击乐排练厅、录音棚等各类教学科研实践场所,能够满足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的需要。
近年来,学院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目前,学院在西北师范大学总体发展目标的引领下,全体教职员工同心齐力,为把音乐学院建设成为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高水平音乐学院而努力。
 
西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联系方式:
电话:0931-7971676
传真:0931-7970786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安宁东路967号
 
西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发展历程:
从建立于1939年的西北师范学院劳作专修科至2019年,音乐学院已经走过了80年的光辉历程。    
西北师大音乐学院现已成为西北地区历史悠久,有一定规模、师资力量较强、治学态度严谨、教学管理规范的一处培养音乐教育和音乐表演人才的基地。现有教职工65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17人,讲师23人,其中获得博士学位者4人。教学辅助4人,党政管理3人。下设音乐学系、数字音乐系(正在筹建)声乐系、器乐系、舞蹈系、西部音乐文化研究中心、《西部音乐文化》编辑部、数字音乐实验室、图书、音像两个资料室、乐器管理维修实验室以及教学指导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等。有音乐学(音乐教育)、音乐表演、舞蹈表演三个本科专业。具有音乐学、艺术学二级硕士学位授予权,招收“中国传统音乐研究”、“西北少数民族音乐研究”、“音乐教育理论研究”、“西方音乐史研究” 、“歌唱技术与教学研究”、“演奏技术与教学研究”、“作曲技术理论与教学研究”等7个方向的研究生。在校学生除统招的本科和研究生外,也有成人高等教育专升本、自学考试音乐教育本科和专升本及音乐中专部。现有各类学生约600余人。在教学设备和资料方面,目前有音乐教学大楼一栋,舞蹈教学大楼一栋,学生练琴楼一栋,音乐厅一座,多功能厅一座,多媒体教室两间,乐队排练室两个,合唱排练室一个,声、器乐教室工作室30余间。有钢琴150多架,其中价值130万元的STEINWAY音乐会大钢琴一架,价值12万元的K•KAWAI大钢琴10架,YAMAHA大钢琴2架。手风琴30多架,数码钢琴教室两间、MIDI工作室两个,图书1500多册,专业期刊100多种,音像资料5000多件,能够适应各层次的教学和科研需要。
音乐系发展到今天,令人欢欣鼓舞。今天的辉煌是全体师生呕心沥血共同努力的结果,同时它也凝聚着前人半个世纪艰苦创业、辛勤耕耘的智慧和劳动。为了更好的总结经验,继往开来,迎接新世纪的挑战,拟将五十年来的发展历程,分三个时期概述如下。
一.艰苦创业时期(1949--1958年) 
兰州解放后,学院为适应国家艺术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决定将原三年制的劳作科改建为四年制的艺术系,当即筹办招生事宜。
艺术系首届招收新生23名,于1949年11月入学。原劳作科两名二年级学生和从乡村师范转来的一人为三年级学生,成都美专转来的一人为二年级学生。这样就有了一、二、三年级。学生既学习音乐又学习美术。当时开设的专业课有乐理、声乐、素描、国画、西画等。音乐课的任课教师是:乐理——任光地(兼),声乐——吴越荫。
1950年初,学院从北京、上海等地请来了刘文清教授、洪毅然副教授、吕斯百教授等人,并任命吕斯百为艺术系主任。秋季,艺术系又招进第二届新生25名。
1951年,学院根据师生要求和西北地区音乐、美术人才匮乏的实际,决定将艺术系分为音乐组和美术组(或称音乐专业和美术专业),分专业上课,分专业招生。秋季招生时,音乐组招进第一届本科生13名???,唐学詠教授从上海来系,开设了钢琴、乐理、视唱练耳等课,并担任音乐组主任。同年10月,艺术系奉命举办了由西北各地选送的50余人的短期培训,名为音美专修科,学制一年,刘文清任科主任,请来罗惠恬担任键盘教学,胡效蕴担任乐理教学。
1952年秋,音乐组招进第二届本科生12名,艺术系招进两年制的音美专科生27名 。同时,从上海请来声乐教师汪漱芬,从兰州“粤乐乐社”请来民乐教师张梓长(兼)。当时条件很差,各项工作全凭师生高度的政治热情和艰苦创业的奉献精神。如,没有钢琴,唐先生来系后,经多方联系得知军区等处有两架旧琴,他便向有关领导一再请求弄到系上,亲自整修调试后,一架用于教师上课,一架用于学生练习。师资不足,一人开多门课,备课和批改作业常常通宵达旦,但从未听到埋怨和叫苦。张梓长先生上民乐课时,经常带来“粤乐乐社”拉二胡、弹琵琶、打扬琴的人辅导学生或协助开展民乐合奏。专业书籍缺乏,学生上课记笔记,下课对笔记整笔记,这些不但未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相反更激发了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953年至1955年间,音乐组先后请来了傅昱、尤端、方凤初、刘金昊、刘安煌、杲景业、高天康、韩林申、周树英、黄腾鹏等10余位专业教师,购置了10多架钢琴、20多架风琴、部分管弦乐器、民族乐器以及图书、唱机、唱片等教学设备和资料,还新建了一些专用教室和30余间练琴室。这一来音乐组的师资力量得到壮大,教学手段得到改善,教学质量也随之得到了提高。音乐组在学院和社会上的影响迅速扩大起来。
1956年暑假,杨树声副教授和章雅、钱培基、陈佛华等人响应支援大西北的号召、从华东师大来系任教。杨树声被学院任命为副系主任,分管音乐组的工作。杨等人来系时,带来了华东师大支援音乐系的一大批图书资料、唱机、唱片、钢琴和管弦乐器,这对前进中的音乐组是极大的鼓舞,并为进—步发展注入了活力,打下了较好的物质基础。秋季招生时,除继续招收两年制的专科生外,又新招收了六年制(招初中毕业生,预科学两年,本科学四年)预科学生33名。
1957年前后,音乐组的艺术实践(音乐会)活动空前活跃,有班级的,有师生联合的,不仅系内演出,而且面向全校在大礼堂演出。同年6月,音乐组还将师生音乐会的节目经加工调整后推向社会,在兰州市省人民银行大礼堂演出了两场。演出较成功,受到有关领导、同行及爱好者的高度赞扬,音乐组的声誉也随之提高了起来。
二.曲折发展时期(1958—1978年)
1958年,在大跃进的锣鼓声中省委决定成立兰州艺术学院。西北师院的艺术系改称音乐系和美术系,并入兰州艺术学院,任命扬树声为音乐系主任。
艺术学院时期,随着培养目标的转移,音乐系的专业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师资队伍均有较大改变。如原来的音乐专业改为声乐、器乐和理论作曲三个专业,器乐专业又分设二胡、琵琶、钢琴、小提琴、大提琴、大管、长笛、圆号、单簧管等10多个主修乐器。随着专业的增设,从省内外调来了—大批相应专业的教师。教学活动中强调深入生活,大搞音乐创作和艺术实践。新学校、新专业、新任务,全系师生精神焕发,努力工作。
艺术学院时期,音乐系在向民族民间音乐学习的同时,聘请了河州地区著名的民间歌手马海青来系开设民间音乐课,还多次请来洮岷地区花儿歌手穷尕妹等来系进行示范性的演唱上课。这些活动不仅使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别致新颖,而且使音乐系师生学到了更多更实际的民间音乐知识和技能。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好评。大型音乐作品《洮河大合唱》的创作和演出,是音乐系师生在这段时期最突出的贡献。1960年国庆节中央电台播放了《洮河大合唱》中的《红牡丹》等乐章,曾引起文艺界的极大关注。
1962年春,由于经济生活的变化,省委宣布撤消艺术学院。音乐系和美术系仍回西北师院(时称甘肃师范大学。音乐系先搬到王家庄省教学仪器厂,在那里生活了三年多。1965年搬回师大南二楼。1980年又搬到新落成的音乐教学楼,在这里,音乐系度过了21个年头。当时间跨入21世纪之际,曾经同甘共苦,携手创业的美术系、音乐系,再一次走到了一起,组成了西北师范大学敦煌艺术学院,2001年新落成的、建筑面积14000多平方米的敦煌艺术大楼,成为我们携手共进,再造辉煌的新基地。
1965年返回师大后,各项活动又纳入师范教育的轨道,—切强调师范性。但音乐系保留了原有的专业设置,在培养目标中增加了“适当培养音乐专业人才”等语。这些变化对音乐系后来的工作带来了一定的灵活性和主动性。
在向民族民间音乐学习时,系上多次组织师生下乡、下厂,参加民间音乐活动,收集整理民歌、民间乐曲。编印了《河西民歌》、《陇南民歌》、《洮岷花儿》等专集。由省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了师生收集整理的土族、撒拉族等少数民族民歌的歌词集《手搭凉棚望北京》。 
在艺术实践方面,要求学生每学期开一次音乐会,青年教师每学年开一次进修汇报音乐会,或其它形式的学业汇报,并鼓励师生参加校内外的各种演出活动。
在科研和自编教材活动中,举办过“花儿的流派与分布”、“贝多芬交响乐的介绍与欣赏”、“钢琴踏板的使用”等学术活动,编写了手风琴、民族民间音乐、中国古代音乐史、民族调式和声等试用教材。此外,还编印了数期《歌曲创作》集和刊物《小百花》。    
从建系至1966年间,共毕业本科生136名,专科生191名。这批具有较高水平的音乐人才,绝大多数分布于西北各地,除在大专院校、中专、中学等从事音乐教育外,还有—部分被分配到广播电台、电视台、出版社、文艺单位、演出团体等。他们的辛勤劳动,为我国音乐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
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学校原有的各项教学活动中断了,代之而来的是大批判、大串连、闹派性、搞夺权以及长征、拉练、走“五七”道路等等。1970年在所谓“教育革命”中为精减机构,把体育、音乐、美术三系合并为“军事体育艺术系”分军事体育、革命文艺两个专业,开展连队编制的军事化活动。1971年9月学校招收了以“上管改”为任务的工农兵大学生,学制2——3年。革命文艺专业第一期招收学生92名,第二年又分成音乐专业、美术专业,各46人。1974年秋毕业,在校学习三年。第二期是1973年9月入学,1975年12月毕业,在校学习两年半。第三期开始都是秋季招生,秋季毕业,在校学习两年。音乐专业前后共招收五期,毕业198人。招生后,全校师生充满希望,满怀信心地投入教学工作。但是“开门办学”、“接受再教育”、“批林批孔”、“学朝农经验”等,搞得教学秩序混乱,人心慌慌,无所是从。这种畸形的办学体制直到1977年的“拨乱反正”中才得到纠正。音乐系也才恢复了原来的面貌。
在这段不寻常的岁月里,尽管有来自多方面的干扰,但在老师们的耐心教导和同学们的刻苦学习下,教学工作仍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比如首届学生临毕业时,系上组织了一次以艺  术实践为主要内容的“开门办学”活动,学生自编自排了一台文艺节目,有独唱、独奏、独舞、合唱、合奏、歌舞,还有朗诵、快板、相声、数来宝等,丰富多彩,生活气息浓厚。他  们在历时50天的陇南之行中演出了30余场,受到各地群众和有关领导的欢迎肯定和赞扬。有入1975年全国少数民族文艺调演中,吴学禹的手风琴被评为优秀节目,除中央电视台、广  播电台播放外,还参加了国庆26周年游园演出。    
1977年,国家恢复了高考制度。音乐系在学校的统一部署下,于1978年春招收了首批学生58人。秋季又招收学生40人。全系师生以饱满的热情、求实的精神迎接各项新的任务。    
三、阔步前进时期(1978--1999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音乐系的教学改革、队伍建设、艺术实践、科学研究等工作均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1.教学改革    
根据学校的统一部署和本专业发展的需要,将原教学计划中的专业设置、培养目标、课程结构、教学时数等进行了多次较大的调整和改进。专业分为音乐教育和音乐表演两大类。培养目标随专业而异,前者培养高等和中等学校教师、教学研究人员及其他教育工作者;后者培养从事文艺表演、教学及其他研究工作者。专业课分核心课、必修课、主修或限选课和选修课?;箍倭说诙翁?,鼓励学生跨专业跨学科的选修其它课程。    
在教材建设上,先后自编了《中国音乐史》(获本校91年优秀教材奖,甘肃省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外国音乐史》、《电子琴演奏法》、《钢琴即兴伴奏编配法》、《音乐欣赏》、《歌曲作法》、《调式和声学》、《乐器修理法》、《数码钢琴集体课教程》等,除本系使用外,还向兄弟院校交流。这批新编教材大多吸收了近年最新学术和科研成果,内容充实,观点明晰,条理清楚,联系实际,受到学生的欢迎。    
在教学方法上,史论课普遍采取了讲述与自学、讨论解惑、写文章等相结合的方祛,并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技术课在坚持因材施教的前提下,运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多听、多看、多实践,并启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此外,还对部分课程的教学状况进行了评估。评估活动增强了教师对教学工作的责任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此外,为普及音乐知识,倡导美育教育和满足校内外广大音乐爱好者的需求,八十年代中期曾举办过“音乐系星期天音乐讲座”,九十年代初举办过“业余音乐学校”,前者面向成人,后者面向4—10岁的儿童。这两项活动在校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和评价。  
2.师资队伍建设
除从校外调进部分教师外,对本系的青年教师进行了有计划、有步骤的培养和提高。采取的方法:一是在职进修,聘请系上老教师定时上课;二是脱产进修,到兄弟院校学习;三是鼓励考研,系上给予多方支持和方便。从八十年代中期以来,杨树声、林佩箐、汪子良对青年声乐教师和钢琴教师进行了较长时间的指导学习。同时有17位青年教师先后到上海、北京、天津、朝鲜等地的音乐院校进行了一至二年的脱产进修 。通过进修学习增长了见识,丰富了知识,提高了专业水平。九十年代,刘沛、张君仁2人率先获得西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心理学和音乐教学论专业硕士学位,王文澜、张一凤2人获得中央音乐学院西方音乐史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硕士学位,打破了我院历史上无硕士学位的先例。    
2002年6月,我院青年教师张君仁,在我国民族音乐学家乔建中、王耀华的指导下,经过三年苦读,以《花儿王朱仲禄——对一个民间歌手的音乐人类学实验研究》的长篇论文,获得了我院第一个博士学位。    
3.艺术实践    
系上统一组织的各种大型演出,获得了校内外较好的评价。每学期各班学生自己组织,公开演出的班级汇报音乐会、毕业班的毕业音乐会和个人专业汇报音乐会等多层次、多形式的音乐会,不仅有效的锻炼了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而且争得了艺术实践的机会。值得一提的是九十年代初期由音乐系团总支、学生会组织的“艺术月”系列活动,包括面向全校的“音乐欣赏讲座”、本系学生参加的“音乐知识有奖竞赛”、“民乐音乐会”、“系列班级音乐会”以及学生假期的“社会调查与实践”等活动的开展,增强了学生艺术修养,提高了学生艺术实践的水平。    
在省市级专业演出比赛中,获奖人数和名次一向居于榜首。如1981年甘肃省第一届声乐比赛中陈雪荣、张琦凡、李海燕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1996年全国第七届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甘肃预选赛中,柴莺、陈虎、郭琳、王蓓、韦亦君等8人分别获得美声、民族、通俗唱法的全部一等奖、3个二等奖和2个三等奖;1999年甘肃省首届声乐、器乐比赛中,3人获得一等奖,3人获得二等奖,3人获得三等奖,3人获得伴奏奖 ,并获得优秀组织奖。
在全国性的专业演出比赛中,有10余人次获得较好成绩。如1981年全国琵琶比赛中冯笑河获得鼓励奖,1991年全国第二届电视文艺比赛中任晓玲获得“星光奖”二等奖,1996年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中陈虎获得荧屏奖,1998年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中王蓓获民族唱法优秀奖,同年“黄河口杯”首届全国民族声乐比赛中王蓓又获铜奖,1999年全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功比赛中赵鹏获二等奖,全国文联和总工会举办的声乐、舞蹈比赛中朱东升、柴莺、石晓岚分别获得声乐和舞蹈铜奖。    
4.科学研究    
2000年以来,出版专著1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曾成功举办中奥音乐周、中国传统音乐学会第11届年会暨首届花儿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STN数字音乐教育大会,中国音乐教育学会作曲理论教学研讨会等大型学术会议.发表各类音乐作品约80余首。其中康建东的声乐曲《黄河岸上的唢呐声》1992年获全国“广播新歌”金奖及甘肃省第二届 “敦煌文艺奖”,民乐合奏曲《裕固舞曲》获全国第二届民族管弦乐展播优秀作品,《甘肃风情》1999年获中国新春音乐会优秀作品,电视音乐片《大戈壁》1993年获第五届中国歌星电视大汇串节目金奖。李彦荣的舞蹈音乐《达嘎河边》1992年获全国民间音乐舞蹈比赛创作二等奖及甘肃省首届“敦煌文艺奖”。吴学禹的手风琴合奏曲《西班牙的风》1994年获第四届中国艺术节创作一等奖,《我采箭竹喂熊猫》1995年全国第五届“群星奖”评选中获优秀奖。郑培东的《中华统一之歌》1999年全国文联和总工会举办的声乐舞蹈比赛中获优秀作品奖。王文澜的声乐曲《我的家乡瓜果多》、《黄河,母亲的河》、《走向明天》分别获省级一、二、三等奖。    
 还整理出版了一批专著,如毛纯儒的《钢琴、风琴、手风琴简易修理法》,高天康的《音乐知识词典》(获省首届图书展评优秀奖、《电子琴演奏法》、(获省第二届图书展评优秀奖)、 《钢琴即兴伴奏编配法》、祁文源的《音乐基础知识》、《中国音乐史》(1992年获西北五省图书展评优秀奖,93年获省社科三等奖,黄腾鹏的《外国音乐史》(1996年获甘肃省社科一等奖,康建民的《管乐队实用手册》(1996年获甘肃省社科二等奖,胡自强与陈虎合编的《中外儿童合唱曲选》以及康建东的钢琴协奏曲《祁连山狂想曲》总谱等。    
此外,杲景业编辑解说的电视片“花儿简介”  在1979年国庆30周年联播节目中播出,曾引起省内外文艺界尤其是民族民间音乐工作者的极大兴趣,有的致函祝贺,有的索取资料,在中央电视台节目评选中被评为优秀节目。张如先采集制作的《敦煌乐器》幻灯片,1985年在西北西南高师电教教材评审会上被评为优秀教材。郑培东研制的 “半音阶大扬琴”,获得国家专利局外观设计和新型实用两项专利, 1995年经省级技术鉴定获省级二等奖及第四届中国艺术节金奖。冯新宁等研制的“电子琴输入微机记谱与检索”,1992年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计算机应用成果二等奖。    
5.与兄弟院校协作    
八十年代以来,曾为西藏大学、青海师范大学、新疆师范大学、宁夏教育学院等院校代培青年教师10余人。1987年至1991年期间,先后派出五批9名教师赴雪域高原及东乡族少数民族自治县 ,协助西藏大学音乐系及东乡师范开设了音乐史论、声乐、钢琴等课程。这些活动不但解决了兄弟院校的燃眉之急,而且交流了经验,增进了友谊,拓宽了相互学习、相互支援、取长补短、携手共进的路子。
在八十年代,还接受国家教委的委托,承办过多次全国性的大型会议。如1980年7月召开的“全国高师民族民间音乐教学大纲、教材编写会议”,1984年7月举办的“全国高师中国音乐史讨论班”,1986年11月召开的“全国高师声乐研讨会”等,这些会议开的较成功,不但得到了教委和与会者的赞许,而且从多方面促进了音乐系的工作,扩大了音乐系的社会影响和声誉。    
6.学术交流活动    
改革开放以来,音乐系先后邀请了不少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前来进行讲学、演奏、演唱以及办班授课等交流活动,其中有我国著名音乐理论家张肖虎(1979.9)、钱仁康(1980.9)、廖胜京(1983.8)、于润洋(1997.6)、杜亚雄(本系63年毕业生)、钢琴教育家周广仁女士(1998.11)、音乐史学家梁茂春、蔡良玉夫妇(1997.9)、音乐美学家罗艺峰(1998.5)、二胡演奏家闽惠芬女士(1998.5)、台湾音乐教育家陈功雄(1994.5)等。来自国外的有美籍华人钢琴家唐可博士(1991.8)、美国音乐家勃拉姆斯•苔特教授和夫人芭莉契亚(钢琴家)(1992.10)、美国密苏里州大学声乐教授罗丝玛丽•欧文斯女士(1994.10)、日本大坂大学声乐教授田中公道先生(1995.9)、澳籍华人音乐学博士杨沐先生(1997.5)、日本东京大学大提琴教授三木敬之先生 (1997.9)、以色列双钢琴演奏家塔米尔女士、亚力山大先生  (1998.10)、美国拉斯维加斯音乐学院钢琴教授卡罗尔.斯戴维、詹姆斯•D•斯戴维(1999.6)、俄罗斯青年钢琴演奏家波罗米斯琴科(1999.9)等。    
这些学术交流活动的开展,不仅开阔了音乐系师生的艺术视野,而且加强了与国内外音乐院校的联系,对音乐系的学科建设及教学质量的提高无疑起到了广泛而又积极的作用。    
这一时期共毕业学生1392名,其中本科生629名,专科生763名。
音乐学院自1939年初建迄今,共培养学生近万名。他们绝大多数活跃在大西北乃至全国各地,有的肩负着音乐教育和文艺部门的领导职务,有的在音乐教学和音乐理论研究方面成为骨干力量,还有的因成绩卓著成为国内外享有一定声誉的专家学者?;褂幸恍〔糠衷级嗳嗽抖芍匮?,活跃在美国、法国、德国、奥地利以及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地,为校争光,为系争荣。 
忆往昔,徒手创业,岁月峥嵘多艰难;  
看今朝,业绩辉煌,桃李芳菲喜心田。 
展未来,光明前途,任重道远……   
面向新世纪,全院师生将再接再厉,为迎接和开创未来培养更多具有高素质音乐人才继续奋斗。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专硕
院校系 专业名称及代码   学习方式 类别 专业:22考研拟招生人数 20考研复试线 报考限制 复试分值占比 报考限制
(003)教育学院 (045101)(专业学位)教育管理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非全日制 专硕 35 321 327 30%  
(003)教育学院 (045102)(专业学位)学科教学(思政)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全日制 专硕 5 344 327 30%  
(003)教育学院 (045103)(专业学位)学科教学(语文)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全日制 专硕 14 379 357 30%  
(003)教育学院 (045104)(专业学位)学科教学(数学)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全日制 专硕 20 348 352 30%  
(003)教育学院 (045105)(专业学位)学科教学(物理)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全日制 专硕 8 321 327 30%  
(003)教育学院 (045106)(专业学位)学科教学(化学)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全日制 专硕 16 329 327 30%  
(003)教育学院 (045107)(专业学位)学科教学(生物)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全日制 专硕 10 361 327 30%  
(003)教育学院 (045109)(专业学位)学科教学(历史)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全日制 专硕 6 321 327 30%  
(003)教育学院 (045110)(专业学位)学科教学(地理)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全日制 专硕 5 327 342 30%  
(003)教育学院 (045115)(专业学位)小学教育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非全日制 专硕   357 327 30%  
(003)教育学院 (045118)(专业学位)学前教育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全日制 专硕 6 321 327 30%  
(003)教育学院 (045119)(专业学位)特殊教育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全日制 专硕 10 321 327 30%  
(004)心理学院 (045116)(专业学位)心理健康教育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全日制 专硕 35 321 334 30%  
(010)外国语学院 (045108)(专业学位)学科教学(英语)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全日制 专硕 70 324 368 30%  
(016)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045120)(专业学位)职业技术教育 (01)计算机应用327 全日制 专硕 40 321 327 30%  
(019)生命科学学院 (045120)(专业学位)职业技术教育 (01)农产品贮藏与加工
(02)植物?;?br /> (03)中草药栽培
全日制 专硕 15 321 327 30% 仅招收计算机相关专业考生
(021)教育技术学院 (045114)(专业学位)现代教育技术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全日制 专硕   321 327 30%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学硕
院校系 专业名称及代码   学习方式 类别 专业:22考研拟招生人数 20考研复试线 21考研复试线 复试分值占比
(003)教育学院 (040101)教育学原理 (01)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02)教育哲学
(03)乡村教育发展
(04)教育基本理论
全日制 学硕 15 333 327 30%
(003)教育学院 (040102)课程与教学论 (01)教学基本理论
(02)课程理论
(03)教师教育
(04)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
(05)数学教学论
(06)语文教学论
(07)历史教学论
(08)物理教学论
(09)生物教学论
(10)地理教学论
(11)化学教学论
(12)思政教学论
全日制 学硕 29 333 327 30%
(003)教育学院 (040103)教育史 (01)外国教育思想史
(02)中国教育思想史
(03)外国教育史
全日制 学硕 5 333 327 30%
(003)教育学院 (040104)比较教育学 (01)中外基础教育比较
(02)教育政策比较
全日制 学硕 3 331 327 30%
(003)教育学院 (040105)学前教育学 (01)幼儿心理发展与教育
(02)学前教育基本理论与实践
(03)幼儿园课程与教学
全日制 学硕 4 333 327 30%
(003)教育学院 (040106)高等教育学 (01)高等教育管理
(02)大学课程与教学论
(03)大学教师发展与研究生教育
全日制 学硕 5 333 327 30%
(003)教育学院 (040109)特殊教育学 (01)特殊教育理论与实践
(02)特殊儿童发展与教育
(03)特殊教育课程与教学论
全日制 学硕 5 333 327 30%
(003)教育学院 (0401J1)教师教育学 (01)教师教育基础理论研究
(02)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管理研究
(03)比较教师教育研究
全日制 学硕 5 333 327 30%
(003)教育学院 (0401Z1)民族教育学 (01)多元文化与教育(02)民族心理与教育 全日制   333 327 30%
(010)外国语学院 (040102)课程与教学论 (01)英语教学论 全日制 10 333 327 30%
(021)教育技术学院 (0401Z3)智能教育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全日制   333 327 30%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校分析:
一、21年教育学术型研究生考试专业课统考试卷,即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二、西北师范大学21年教育学学术研究生共招收81人,教育硕士专硕295人。
三、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考研特点:
1、学硕专业课采用统考试卷 。
2、招生专业多。
西北师范大学21年教育学招收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史、比较教育学、学前教育学、高等教育学、特殊教育学、特殊教育学8个教育学研究生;学科教学(化学)、学科教学(物理)、学科教学(生物)、学科教学(数学)、学科教学(语文)、学科教学(历史)、学科教学(思政)、学科教学(历史)、学科教学(地理)、学期教育、小学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现代教育技术、教育管理多个专业教育硕士专硕。
3、统招人数较多。
西北师范大学21年教育学拟统招81人,教育硕士专硕295人。
4、同等学力考生无报考额外要求。

高等教育学 [040106]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西北师范大学
招生年份:2021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教育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4]教育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1]教育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高等教育管理(02)大学课程与教学论
(03)大学教师发展与研究生教育
招生人数: 5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④(--)无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2)俄语
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④(--)无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3)日语
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④(--)无
备  注:
特殊教育学 [040109]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西北师范大学
招生年份:2021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教育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4]教育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1]教育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特殊教育理论与实践(02)特殊儿童发展与教育
(03)特殊教育课程与教学论
招生人数: 5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④(--)无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2)俄语
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④(--)无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3)日语
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④(--)无
备  注:
民族教育学 [0401Z1]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西北师范大学
招生年份:2021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教育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4]教育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1]教育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多元文化与教育(02)民族心理与教育
招生人数: 5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④(--)无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2)俄语
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④(--)无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3)日语
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④(--)无
备  注:
比较教育学 [040104]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西北师范大学
招生年份:2021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教育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4]教育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1]教育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中外基础教育比较(02)教育政策比较
招生人数: 3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④(--)无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2)俄语
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④(--)无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3)日语
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④(--)无
备  注:
学前教育学 [040105]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西北师范大学
招生年份:2021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教育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4]教育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1]教育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幼儿心理发展与教育(02)学前教育基本理论与实践
(03)幼儿园课程与教学
招生人数: 4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④(--)无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2)俄语
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④(--)无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3)日语
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④(--)无
备  注:
教育学原理 [040101]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西北师范大学
招生年份:2021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教育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4]教育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1]教育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教育科学研究方法(02)教育哲学
(03)乡村教育发展
(04)教育基本理论
(05)教育管理
招生人数: 14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④(--)无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2)俄语
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④(--)无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3)日语
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④(--)无
备  注:

添加西北师范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西北师范大学考研分数线、西北师范大学报录比、西北师范大学考研群、西北师范大学学姐微信、西北师范大学考研真题、西北师范大学专业目录、西北师范大学排名、西北师范大学保研、西北师范大学公众号、西北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西北师范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西北师范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