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科技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官网

更新时间:2022-01-27 12:16:14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Add 西安科技大学学姐
为你免费答疑

关于《西安科技大学考研》我们搜集了部分西安科技大学考研真题和复试资源,免费赠送;并提供有偿的西安科技大学初试/复试/调剂辅导(收费合理,内部资源,效果有保障),如果需要领资源或了解研究生辅导的,请加网页上的学姐微信。西安科技大学官网来自西安科技大学研究生院网站,及历年考研分数线数据的汇总(学校网站一般不稳定,或存留的分数线年限较少)。以下即是西安科技大学历年考研分数线,希望对西安科技大学考研报考有用。

西安科技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官网:

西安科技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


西安科技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简介:
西安科技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源于1938年成立的西北工学院矿冶系矿井通风组,1984年设立矿山通风与安全专业,是我国最早设立安全学科专业的高校之一、首批两个安全类国家重点学科之一、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A类学科。2016年4月,依托我校安全科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学科,由安全工程和消防工程两个系合并组建安全学院。2016年10月,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批复设立安全监管监察学院(西安),与安全学院合署办公;2019年应急管理部与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建西安科技大学及安全学科,西安市人民政府、陕西省教育厅和陕西省应急管理厅签约共建西安科技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
学院设有安全工程(国家一流)、消防工程(国家一流)、应急技术与管理3个本科专业,拥有安全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硕)士和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在读本科生1000余名,博硕士研究生700余名(含留学生)。
学院现有教职工114人,专任教师中教授25人、副教授30人,实验室科研人员12人;拥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万人计划”科技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级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安全生产专家和全国安全文化专家等国家级人才以及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陕西省特支计划、陕西省杰出青年等省部级人才50余人次。发展形成了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2个陕西省重点领域科技创新团队和4个陕西省教育厅科技创新团队。集体和个人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劳模)、全国优秀共产党员、陕西省先进基层党组织、陕西省师德建设先进集体、陕西省敬业奉献模范等荣誉称号。
学院拥有西部矿井开采及灾害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部煤矿安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陕西省煤火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国家矿山救援西安研究中心、陕西省热动力灾害防治国际联合研究中心、陕西省工业过程安全与应急救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煤火灾害防治工程研究中心(煤炭行业工程研究中心)、西部矿井瓦斯智能抽采工程研究中心(煤炭行业工程研究中心)、西安市城市公共安全与消防救援重点实验室、城市安全与应急管理研究院(与应急管理部研究中心、西安市应急管理局、陕西中国西部发展研究中心一带一路研究院联合成立)、陕西省军民共建火灾物证鉴定中心等15个省部级科研平台,以及国家级应用型安全技术及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级煤矿开采与安全工程实践教育中心、陕西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陕西省实验教学中心等4个国家和省部级教学平台,建设教学科研实验室50个,为高层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提供了优良的条件和环境。
学院在侯运广、贺敦良、常心坦、徐精彩、邓军等具有深厚学术造诣和良好师德风范的几代带头人的带领和培养下,经过八十余年的发展,学院聚焦矿山安全、化工安全、城市安全三大领域,凝练形成了煤火灾害防控、瓦斯智能抽采与防控、智能矿山通风安全保障、应急救援、安全与应急管理、工业火灾与爆炸防控、消防科学与工程等7个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近年来,先后承?;蛲瓿晒易匀豢蒲Щ鹬氐阆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国际科技合作专项等国家级项目70余项、省部级项目130余项、企业委托横向项目千余项。取得了一批标志性科研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6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60余项;出版教材著作9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千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100余项,部分成果已转化,在煤矿、矿山救援基地和消防救援机构等推广应用,并出口澳大利亚、俄罗斯和孟加拉等国。
学院重视国际合作交流,成功主办了首次在中国召开的第十一届世界矿山通风大会等多届高水平学术会议;与美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波兰、奥地利等地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良好的科教合作与学术交流,并选派资助师生前往交流访问与学习,国际合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学院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担当“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传承“西迁精神”,弘扬学校“励志图存、自强不息”胡杨精神,秉承“爱岗敬业 追求真知 艰苦奋斗 无私奉献”精彩精神,牢记“祖国利益高于一切”校训,立足西部、面向全国,培养了一大批“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高层次技术和管理人才。
学院将紧紧抓住应急管理部和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建西安科技大学,西安市人民政府、陕西省教育厅、陕西省应急管理厅共建安全学院的战略机遇,,秉承“西科安全 立地顶天”的办院理念,在新时代应急管理事业发展中担当作为;坚持“立德树人”,聚焦“四个面向”,努力建成国家一流、世界知名的安全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2021年9月)
 
西安科技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联系方式:
书记信箱: aqxyshuji@xust.edu.cn
院长信箱: aqxyyuanzhang@xust.edu.cn
联系方式:
临潼校区:(行政 本科生培养)
通讯地址: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陕鼓大道48号西安科技大学14号教学楼
        党政办公室:029-83858195
        教务办公室:029-83858195
        学生工作办公室:029-83858196
        学生就业工作办公室:029-83858226
雁塔校区 (科研 研究生培养)  
通讯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雁塔中路58号西安科技大学学科楼二楼
        研究生培养办公室电话:029-85583197                
安全监管监察学院(西安)
通讯地址: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陕鼓大道48号西安科技大学14号教学楼
        安监学院办公室:029-83858165
        安监学院对外联络办公室:029-83858208
 
西安科技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发展历程:
西安科技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简称安全学院)的前身1938年成立的西北工学院矿冶系的矿井通风与安全教研组,2016年从能源学院中分离出来,成立安全学院。七十多年来历经国立西北工学院矿冶系、西安交通大学采矿系、西安矿业学院、西安科技学院、西安科技大学,是我校办学历史最悠久、实力最雄厚的教学单位之一。
西安科技大学于1957年在全国最早设立了矿山通风与安全、矿山机电安全本科专业方向,1979年开始矿山通风与安全方向的硕士生培养,1984年矿井通风与安全本科专业正式招生,1985年开始单独招收矿山通风与安全方向的硕士生,1993年安全技术及工程学科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98年成为陕西省重点学科,1998年教育部将矿井通风与安全专业调整为安全工程专业,同年安全技术及工程学科获博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本学科所在的矿业工程一级学科获得当时西部地区惟一的博士学位授予权,2002年安全技术及工程被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这是当时我国安全工程领域仅有的2个国家重点学科之一,2003年设立矿业工程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安全技术及工程依托其培养博士后;2003年安全工程专业被评为陕西省名牌专业,2007年被确定为首批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2008年安全技术及工程教学团队获得国家级教学团队,同年获得教育部创新团队,2009年获得应用型安全技术及工程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并设立消防工程专业。2011年安全技术及工程二级学科对应调整为安全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同年安全工程专业被确定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实施专业。2012年获安全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同年获得国家级煤矿开采与安全工程实践教育中心。2014年单独成立消防工程系。西安科技大学是国内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层次、培养类型最齐全的高校之一,一直是我国安全科学与工程类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重要基地。
在侯运广、常心坦、徐精彩等具有深厚学术造诣和良好师德风范的三代带头人的带领和培养下,经过数十年的建设与发展,形成了煤火科学与防控技术、矿井通风与瓦斯灾害防治、矿山设备安全与救援技术、安全管理与安全系统工程、围岩灾害监测与控制等方向齐全,力量均衡、协调发展的专业方向和年龄、知识、学历、学缘结构合理,勇于创新和积极进取的师资队伍和学术团队。学院学术团队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国家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安全文化专家、陕西省“三秦学者”特聘教授、陕西省突出贡献专家、陕西省“三五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陕西省“百人计划”、孙越崎青年科技奖获得者、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等优秀人才;获得“陕西省师德先进集体”等称号。
安全学院专业教师传承“励志图存、自强不息”的“胡杨”精神,具有基础扎实、敬业奉献、吃苦耐劳、教书育人的优良传统,按照强化基础、提高能力、注重素质、突出特色的专业建设目标,注重基础教学,加强实践性教学和创新性教学,加强学生在综合研究与实际应用能力方面的锻炼,注重传承西安科技大学的传统优势特色学科,注重学校传统矿山安全方面的优势,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在学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过程中,安全类专业的基础地位日益明显。在实施教育部“质量工程”、“本科教学工程”等项目中,“安全学原理”和“安全经济学”被评为陕西省精品课程。在课程体系建设、教材建设、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实验教学、实践能力培养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改革和教学实践,先后主持完成省级教改项目6项,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陕西省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和一等奖共5项。
学科在“十五”到“十二五”建设期间,建设了安全科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及陕西省重点学科、西部煤矿开采与灾害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矿山救援(西安)研究中心、西部煤矿安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煤层火灾隐患识别及控制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教育部创新团队、煤矿灾害防治与应急救援技术陕西省“13115”工程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创建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一级安全生产技术培训资质、应用型安全技术及工程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级煤矿开采与安全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等教学平台;2013年,安全工程专业以优异的成绩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本科专业认证。
承担了国家“十五”“十一五”科技攻关(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973”前期专项、中-澳国际合作项目等国家级项目近30项、省部级项目40余项、企业委托科研项目200余项??萍汲晒窆铱萍冀蕉冉?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12项,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其中SCI、EI、ISTP收录130余篇,出版教材、著作32部,获国家专利20余项,主要成果在全国100多个矿区推广应用,为企业创造了近40亿元的经济效益,并在俄罗斯、印度、澳大利亚等国推广应用。
安全学院一直坚持以科研促教学,不断加强课程建设,拓宽了专业领域和人才培养方向,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形成了安全工程领域专业人才培养的优势,对促进全国安全专业领域的发展和进步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教育部西部矿井开采及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陕西省岩层控制实验室、国家煤炭工业安全工程实验室、陕西省“13115”工程中心等一系列科研平台以及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一级博士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以及国家重点学科等学科平台的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相互支持、相互渗透、共同提高,并与美国、日本、英国、德国等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成为本领域内创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对外技术服务的重要平台,为教学和科研创造了优良的工作条件和环境。
近30年来,安全学院已向社会输送了2000余名高级专门人才,服务领域是以西北五省为主的煤炭工业和与之相关的资源矿业类企事业单位。据统计,安全工程、消防工程专业毕业超过60%的学生就业于西北、西南地区的煤矿及邻近行业。稳定的人才培养体系和质量保障使得安全学院的毕业生一直供不应求。近年来,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毕业生以扎根基层、吃苦耐劳、勇于创新为特色,得到众多媒体的好评,《陕西日报》(2005.07.21)《人民日报》(2008.11.20)和《新华网》(2009.03.04)相继报道,西安科技大学毕业生“不作孔雀东南飞,不恋城市恋矿山”,立志到西部和基层建功立业,毕业生在西部艰苦地区,在煤炭矿山企业,在安全生产领域“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传承了“励志图存、自强不息”的“胡杨”精神,很快成长为单位的技术骨干。2003届以后毕业生中有省级青年科技奖、省级科技调研成果奖、煤炭工业技术创新优秀人才,省级有突出贡献专家等荣誉获得者。毕业生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政治思想表现、工作态度、事业心与责任感等予以充分肯定,特别是对在工作岗位上表现出的政治素养和工作能力给予较高的评价,普遍反映学生政治素质高,业务过硬,工作中吃苦耐劳,勤学好问,上进心强,大多数学生在毕业后很快成为各单位的业务骨干。在毕业生中,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为煤矿安全事业奉献出宝贵生命的徐精彩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添加西安科技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西安科技大学考研分数线、西安科技大学报录比、西安科技大学考研群、西安科技大学学姐微信、西安科技大学考研真题、西安科技大学专业目录、西安科技大学排名、西安科技大学保研、西安科技大学公众号、西安科技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西安科技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西安科技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