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官网

更新时间:2022-01-20 15:10:46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Add 兰州大学学姐
为你免费答疑

关于《兰州大学考研》我们搜集了部分兰州大学考研真题和复试资源,免费赠送;并提供有偿的兰州大学初试/复试/调剂辅导(收费合理,内部资源,效果有保障),如果需要领资源或了解研究生辅导的,请加网页上的学姐微信。兰州大学官网来自兰州大学研究生院网站,及历年考研分数线数据的汇总(学校网站一般不稳定,或存留的分数线年限较少)。以下即是兰州大学历年考研分数线,希望对兰州大学考研报考有用。

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官网:

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简介:
一、系、学院历史沿革:
      1931年4月,据教育部第380号公文,甘肃大学改为省立甘肃学院,省立甘肃学院奉教育部令,将文学系改为文史系,王德生任系主任。
      1938年7月,《修正省立甘肃学院大纲》经教育部批准备案。据该组织大纲,省立甘肃学院设文史系、教育系、医学专修科,其中文史系学制为四年,系主任邓春膏。
      1946年,国立兰州大学筹备委员会成立。7月15日教育部发文准设文理、法、医三学院,文理学院先设历史系等8个系。
      1948年7月,经教育部批准,兰州大学文理学院正式分为文学院、理学院。文学院下设中国文学、历史学、英国语言文学、俄文、边疆语文5系。
      1959年,甘肃省教育厅通过了《关于兰州大学中文系、历史系合并于甘肃师大和兰州艺术学院的方案》,历史系并入师大。
      1961年,江隆基就任兰州大学校长后致力于恢复兰大文科各系的工作。7月25日,高教部发文甘肃省教育厅并抄送兰州大学,同意兰州大学恢复文科。根据高教部及甘肃省委意见,兰州大学恢复历史系,设历史学专业。
      2004年2月,根据《兰州大学组建学院暂行办法》,在原历史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的基础上,组建成立了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2009年11月4日,成立民族学研究院,处级建制。
      经2015年12月3日,原历史文化学院和民族学研究院合并,组建新的历史文化学院。
二、专业历史沿革:
      1946年8月,设历史学系,历史学专业招生。
      1982年9月,世界史专业开始招收本科生。
      1993年9月,旅游专业(大专)开始招生。
      2001年9月,民族学本科专业正式招生。
      2002年9月,旅游管理学专业旅游文化方向本科专业开始招生。
      2003年9月,博物馆专业开始招生。
      2012年旅游管理学专业停止招生。
三、学科建设
      学院以科研和教学为基础,将学科建设视为学院工作的支撑点和着力点。学院现有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个(敦煌学研究所、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国家重点学科1个(民族学),国家重点学科(培育)1个(历史文献学),省级重点学科2个(民族学、中国史),甘肃省优势学科2个(民族学、中国史),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中国史(敦煌学)、民族学],一级学科博士点2个(民族学、中国史),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4个(中国史、世界史、考古学、民族学),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1个(历史学),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历史学),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历史学),学院设有5个本科专业(历史学基地班、历史学、世界史、文物与博物馆学、民族学)。
四、师资队伍
      目前,学院有教职员工108人,其中专任教师94人,教辅人员14人。教师中有教授39人,副教授31人,青年研究员2人,讲师22人,另有外聘高级专业技术人员6人;博士学位获得者82人;有博士生导师28人(兼职博导4人),硕士生导师65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中央四个一批人才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6人,甘肃省领军人才7人,国家社科基金评审专家2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1人,全国教育系统职业道德建设标兵1人,教育部历史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教育部民族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
五、人才培养
      学院人才培养体系完备,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在中国史、民族学学科领域,已形成从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流动站的培育体系,培养体系完整。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形成了以本科生教育为基础、研究生教育为重点的办学格局,形成了重视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教育和重视科学研究的良好传统。学院以“赵俪生奖学金”、“跬步计划”及《史学纵横》《九色鹿》《清声》三个院内学生刊物为平台,引导和鼓励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并先后出版了《晓龙集萃》《萃英论史》《史学论丛》等本科生学术研究论文集。近年来学院学生在学术探索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自第一届全国历史学基地“史学新秀奖”评选活动开展以来,我院学生的论文每届评选均有获奖,2012年度学院2010级学生罗冠群参评论文获全国史学新秀奖一等奖,2014年度历史学基地班2010级学生毛伟林和历史学基地班2012级学生周芳琴获全国史学新秀奖二等奖;考古学硕士杨童舒连续两次获得“李济考古学奖”;1名博士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2名博士的博士论文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4名博士生获得甘肃省优秀博士论文。全院学生刻苦钻研、积极探索的优良学风已经形成,学院本科生考研率、就业率稳步提升。
      改革开放以来,我院共培养本科生5000余名,研究生1500余名。其中,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秦晖,原暨南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纪宗安教授,全国劳动模范、读者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彭长城,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副院长李国强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研究员吴玉贵、赵文洪,著名实业家王瑞琴等是他们中的优秀代表。
六、科学研究
      我院在敦煌学、丝绸之路、西北区域史、民族学、西北少数民族史、俄国中亚方面已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和优势。近年来,学院科研团队建设成绩斐然,教师科研创新能力持续增强,重大科研项目申报取得突破,科研经费有了大幅增加,科研成果的数量和质量有了很大提高。全院教师共发表论著1200余篇(部),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文化创新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国家文物局重大委托项目15项,国家社科、教育部社科项目、国际交流项目160余项,承??蒲邢钅烤呀?000万元,科研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数十项,名列全校文科前茅。敦煌学、民族学是兰州大学985、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学科。学院创办有敦煌学专业期刊《敦煌学辑刊》和民族学专业期刊《中国民族学》。
      获奖情况:
      1995年历史系袁林教授的《西北灾荒史》获中宣部表彰的“五个一工程”优秀图书奖,1999年樊保良教授的《阔端与萨班凉州会谈》(甘肃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荣获1999年度全国“五个一工程”奖。
      2005年王冀青著《斯坦因与日本敦煌学》《斯坦因第四次中国考古日记考释》获第六届甘肃省优秀图书奖一等奖。
      2006年《赵俪生文集(六卷本)》荣获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历史学一等奖, 2006年获首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
      2013年,杨建新教授等主编的《中国西北少数民族通史》获得教育部第六届高等学??蒲а芯坑判愠晒保ㄈ宋纳缁峥蒲В┒冉?;郑炳林主编、耿昇译《法国汉学研究丛书(10册)》、宁强著《敦煌石窟寺研究》两种著作荣获第四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图书提名奖。
      2016年,闫丽娟教授的著作《民国时期西北少数民族社会变迁及其问题研究》获得教育部第七届高等学??蒲а芯坑判愠晒保ㄈ宋纳缁峥蒲В┤冉?。
      2018年,武沐、金燕红《13—19世纪河湟多民族走廊历史文化研究》、白玉冬《九姓鞑靼游牧王国史研究(8—11世纪)》获得第四届全国民族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徐黎丽、孙秀君《民族志文本写作的中国价值》、宗喀·漾正冈布、巨浪《当代流动人口大潮下化隆卡力岗、群廓尔、甘都等三地“斡回”文化认同变迁研究》获得第四届全国民族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田烨、李晓婉、解庆艳、张一靓《城镇化进程中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返迁现象分析——基于浙江省杭州市、义乌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调查报告》获得全国民族工作优秀调研三等奖。
      2019年,刘永明《敦煌本道教〈十戒经〉考论》、焦若水《变迁中的社区权力与秩序》、杨文炯《甘肃省伊斯兰教苏菲门宦现状的调查研究》、阿旺嘉措《安多南部流传的恰那什巴苯教仪轨主持者神主莱坞研究》获得甘肃省第十五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杨红伟《清朝循化厅藏族聚居区之权力机制》、张景峰《敦煌阴氏与莫高窟研究》获得甘肃省第十五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陈志刚《明清川藏茶道的市场与社会》、武沐、金燕红《13—19世纪河湟多民族走廊历史文化研究》、李静、赵伟《中国节日志·春节(甘肃卷)》、宗喀·漾正冈布、巨浪《当代流动人口大潮下化隆卡力岗、群廓尔、甘都等三地“斡回”文化认同变迁研究/藏回(斡回):藏人穆斯林的文化认同变迁》获得甘肃省第十五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七、对外交流合作
      学院对外交流合作不断取得新进展,国际合作交流日益频繁,学院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扩大。近五年,学院积极拓展国际交流合作,先后与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密歇根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日本京都大学、早稻田大学、九州大学、东洋文库,俄罗斯东方文献研究所,法国国家图书馆、远东研究中心,英国国家图书馆,瑞典乌普萨拉大学、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国立大学,土耳其语言学院、伊勒德兹科技大学等国外知名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学院还多措并举,积极推进与国内外一流研究机构、大学的人员互访、人才培养,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来学院讲学,选派教师参加各类国际国内学术会议,承办各类大型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举办大型学术考察活动,通过对外合作交流,提高了学院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提高了学院学术研究的整体水平,加快了学院的国际化发展,增强了长远发展的后劲。
      学院将进一步加强与世界一流大学和学术机构以及“一带一路”沿线高校和学术机构的合作,扩大学科学术影响力。目前已与国家博物馆、华中师大近代中国研究所、社科院近代中国研究所、经济所初步建立合作机制;与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乔治城大学建立师生互访;聘请乔治城大学教授为客座教授;世界史海外实习基地(卡塔尔)正在建设中。
八、本科教学
      学院1995年被确定为国家基础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2001年在教育部基地评估中被评为优秀。2007年教育部实施了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历史学专业被评为特色专业建设点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012年学院开展教学计划改革、课程体系调整,实行小班教学,力争培养一批具有扎实人文素养和过人能力的优秀毕业生。目前四个本科专业中,有两个国家级一流专业(中国史,民族学),一个省级一流专业(文物与博物馆学),一个省级特色专业(世界史)。      
       历史学基地班(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培养少而精的史学高级专门人才。学生培养突出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强素质的特点。
      主要课程有:中国通史、世界通史、考古学通论、历史文选、史学概论等。采取导师制加强对学生学习和科研创新的指导。毕业生基本为研究生后备军。
      历史学类(含历史学、世界史、文物与博物馆学3个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历史学专业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史学人才和具有较强适应能力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新生入学后第一年统一学习历史学类基础课和公共课,二年级学生再依照自己的志愿选择专业。
      毕业生的相当一部分为研究生生源,也适宜从事教学、科研、文化交流、行政管理等工作。
      民族学:民族学专业根据民族学学科特点,着眼于学科发展的新态势,通过系统的学科训练,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人格、良好的品德和社会责任感,能够全面地理解、掌握民族学学科知识体系,熟练运用民族志理论与田野调查方法和技术,成为专业基础扎实,学科知识新颖,知识结构合理,社会实践应用能力强,具有良好国际学术交流能力的人才,不仅具备进一步深造与从事民族学科学研究的良好素质,而且能够胜任政府、企事业单位、社区工作、民间社团组织等方面的管理、服务工作。
      主要课程:民族学通论、民族社会学概论、中国历史与文化、世界文明史、中国民族志、世界民族志、民族学研究方法、宗教学概论。
九、教学科研基层组织
系(教学) 研究所(科研)
 
中国史学系 中国古代史研究所
史学理论与史学研究所
专门史研究所
近代中国研究所
敦煌学研究所
世界史学系
 
世界历史与国际关系研究所
考古学系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研究所
民族学系 民族学研究所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研究所
中国少数民族史研究所
藏学研究所
 
民族社会学研究所
   
   
十、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                   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

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联系方式:
姓名 岗位 职责 办公电话 电子邮箱
乔小虎 办公室主任 学科、人事人才、安全稳定、综合协调 8913714 lsxb@lzu.edu.cn
魏小萍 办公室副主任
研究生秘书
 
研究生教育、学校办公室、工会、OA系统、扶贫  8913704 xpwei@lzu.edu.cn
汪玉琼 团委书记
研究生辅导员
团委、研工、校友、离退休 8913722 wyqgis@lzu.edu.cn
王文强 团委副书记
本科生辅导员
榆中团委、本科生思政 5298868 wangwenqlishi@lzu.edu.cn
韩瑗婷 教学秘书 本科教学、榆中办公室 8913704 hanyt@lzu.edu.cn
赵丽君 行政秘书 科研、财务、资产、会议、用车 8913714 ljzhao@lzu.edu.cn
谈婷婷 党务秘书 宣传、统战、外事、组织、保密 8913722 tantt@lzu.edu.cn
赵  雯  本科生辅导员 本科生思政  5298868
 
zhaow@lzu.edu.cn
杨新宇   图书资料 8913713  
伊西旺姆   图书资料 8913313 yixwm@lzu.edu.cn
 

教育学 [040100]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兰州大学
招生年份:2021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高等教育研究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4]教育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1]教育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 高等教育学
02 课程与教学论
03 教育技术学
04 职业技术教育学
招生人数:
考试科目: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或 202 俄语 或
203 日语
③311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或
312 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
④--无
备  注: 复试笔试科目: 01 方向为高等
教育学、02 方向为课程与教学
论、03 方向为教育技术学、04
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学
1.同等学力考生要求:必
须同时满足以下 3 项条
件:①全国大学外语六级
考试成绩不低于 425 分;
②至少修读过与报考专业
相关的本科主干课程 5 门
以上,成绩合格并提供书
面学习成绩证明;③公开
发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学
术论文一篇。
2.01 高等教育学、02 课
程与教学论、03 教育技术
学,04 职业技术教育学、
初试科目为 311 教育学专
业基础综合或 312 心理学
专业基础综合
教育学 [040100]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兰州大学
招生年份:2021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高等教育研究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4]教育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1]教育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 高等教育学
02 课程与教学论
03 教育技术学
04 职业技术教育学
招生人数:
考试科目: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或 202 俄语 或
203 日语
③311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或
312 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
④--无
备  注: 复试笔试科目: 01 方向为高等
教育学、02 方向为课程与教学
论、03 方向为教育技术学、04
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学
1.同等学力考生要求:必
须同时满足以下 3 项条
件:①全国大学外语六级
考试成绩不低于 425 分;
②至少修读过与报考专业
相关的本科主干课程 5 门
以上,成绩合格并提供书
面学习成绩证明;③公开
发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学
术论文一篇。
2.01 高等教育学、02 课
程与教学论、03 教育技术
学,04 职业技术教育学、
初试科目为 311 教育学专
业基础综合或 312 心理学
专业基础综合
学校介绍
兰州大学,简称“兰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由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教育部共建,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国家”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入选珠峰计划、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来自:考研派小站公众号)首批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和首批建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高校,经教育部批准建有研究生院,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兰州大学创建于1909年,其前身是清末新政期间设立的甘肃法政学堂;1928年,扩建为兰州中山大学;1945年,定名为国立兰州大学。1952年,被确定为(来自:考研派小站公众号)国家十四所综合性大学之一;2001年,教育部与甘肃省政府签订省部重点共建协议;2002年和2004年,原甘肃省草原生态研究所、兰州医学院先后并入兰州大学。截至2019年3月,兰大校园面积3545.298亩,有2个校区,3所附属医院;下设37个教学系部;有100个本科专业,4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型,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型,1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本科生19775人,硕士研究生10572人,博士研究生2559人,在职教职工3718人,其中教学科研人员2135人。
专业介绍
教育学专业:培养掌握现代教育理论与方法,具有较高文化素养和专(来自:考研派小站公众号)业技能的高级专门人才。主要课程有:心理学概论、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现代教育技术、教学论、比较教育学、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学等。毕业生适宜在教育行业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等工作。
考试科目
研究方向 初试科目 复试科目或内容 初试参考书目或教材
01高等教育学 
02课程与教学论 
03教育技术学 
04教师教育学
 
 
1101思想政治理论 
2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3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或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或642教育技术学综合

 复试笔试科目:01方向为高等教育学
、02方向为课程与教学论、03方向
为数字媒体技术与应用、04方向为
教师教育基本理论
《教育学基础》 教育科学出版bai社 十二所重点师范合编du
《教育学》 人民教育出版zhi社 王道俊、郭文安
 
参考书目
《教育学基础》 教育科学出版bai社 十二所重点师范合编;《教育学》 人民教育出版zhi社 王道俊、郭文安
分数线
年份 分数线
2020 355
2019 350
 
学费
兰州大学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均需缴纳学费。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学制3年,学费标准为0.8万元/生.学年,每学年第一学期开学报到时缴纳,按三学年缴纳
 
主要导师
李硕豪教授(硕士生导师) 甘肃秦安人,兰州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高等理科教育》杂志编辑部主任。1989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教育系,获教育学学士学位;1997年毕业于华中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现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获教育学硕士学位;2007年在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获博士学位。主要讲授教育学原理、创造心理学、高等教育学等课程,从事高等教育基本理论、高等教育政策与管理研究。
李雄鹰 副教授男,汉族,甘肃宁县人,中共党员,兰州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教育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心理系系主任。2000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公共事务管理专业,获教育学学士学位;2003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获教育学硕士学位;2010—2013年在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学习,2013年获教育学博士学位。2003年7月参加工作,任教于兰州大学教育学院和兰州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目前主要从事大学生学习与发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大学心理学、大学课程与教学、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等领域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先后为本科生开设普通心理学、心理学研究方法、社会心理学、心理健康与咨询、心理统计与测量、管理心理学、教育评价与督导等课程,面向全校学生开设大学生心理?;稍?、大学生人际关系心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通识课程,为研究生开设大学课程、教学与管理等课程。先后参与多项纵向、横向课题研究,其中独立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规划基金课题1项,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1项,中央高?;究蒲幸滴穹?来自:考研派小站公众号)项目1项,主持横向课题6项。先后在《兰州大学学报》(社科版)、《心理科学》、《中国高教研究》、《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等杂志发表论文30多篇,2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2004年3月—4月,在天津师范大学参加教育部直属院校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培训班,同年5月赴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学院、香港浸会大学考察学习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咨询,同年7月—12月,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育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数据中心参加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试量表的制定、?、常模制定以及施测工作。2003—2010年,全程参加了中英甘肃基础教育项目、中欧甘肃基础教育项目的基线调查、教师培训、教材开发、课题研究等工作。2008年汶川地震后带队赴甘肃灾区开展心理?;稍すぷ?;2010年甘肃舟曲发生泥石流灾害后,参与了心理救援人员培训、心理?;稍な植峥⒈嘈垂ぷ?。2011年借调到“全国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学习,参加了全国高考改革调研与改革总方案起草工作。
 
教育学 [040100]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兰州大学
招生年份:2020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4]教育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1]教育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高等教育学
02课程与教学论
03教育技术学
04教师教育学
招生人数:
考试科目: 1101思想政治理论
2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3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或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或642教育技术学综合
备  注: 复试笔试科目:01方向为高等教育学、02方向为课程与教学论、03方向为数字媒体技术与应用、04方向为教师教育基本理论
教育学 [040100]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兰州大学
招生年份:2020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高等教育研究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4]教育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1]教育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高等教育学(02)课程与教学论(03)教育技术学(04)教师教育学
招生人数: 10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④(--)无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
④(--)无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42)教育技术学综合
④(--)无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2)俄语
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④(--)无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2)俄语
③(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
④(--)无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2)俄语
③(642)教育技术学综合
④(--)无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3)日语
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④(--)无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3)日语
③(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
④(--)无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3)日语
③(642)教育技术学综合
④(--)无
备  注: 学院及专业招生计划数以2019年实际录取数为基础上报(仅参考),最终招生人数以教育部下达我校2020年招生计划为准,分专业招生人数可能发生增减。报考条件及同等学力要求见兰州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章程和专业目录(http://yz.lzu.edu.cn)。

添加兰州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兰州大学考研分数线、兰州大学报录比、兰州大学考研群、兰州大学学姐微信、兰州大学考研真题、兰州大学专业目录、兰州大学排名、兰州大学保研、兰州大学公众号、兰州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兰州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兰州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