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官网

更新时间:2022-01-20 11:56:04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Add 吉林大学学姐
为你免费答疑

关于《吉林大学考研》我们搜集了部分吉林大学考研真题和复试资源,免费赠送;并提供有偿的吉林大学初试/复试/调剂辅导(收费合理,内部资源,效果有保障),如果需要领资源或了解研究生辅导的,请加网页上的学姐微信。吉林大学官网来自吉林大学研究生院网站,及历年考研分数线数据的汇总(学校网站一般不稳定,或存留的分数线年限较少)。以下即是吉林大学历年考研分数线,希望对吉林大学考研报考有用。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官网: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简介: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成立于1997年,原为长春科技大学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学院,由当时的长春地质学院地球物理系(1952)、地球化学系(1995)和遥感地质教研室(1978)共同组建,测绘工程系(1996)于1999年并入学院,2001年底学院更名为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学院目前下设4个教学系:地球物理系、地球化学系、测绘工程系、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系;3个院管研究所:地球物理研究所、地球化学研究所和地学信息系统研究所;2008年起,学院代管吉林大学综合矿产信息预测研究所。
学院目前设有勘查技术与工程(含应用地球物理、应用地球化学两个方向)、地球物理学、测绘工程、地理信息系统4个本科生专业;设有2个本硕连读实验班,其中,以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为基础开办了国家卓越工程师计划实验班;以地球物理学和应用地球物理方向的理工交叉融合特点开办了吉林大学李四光地球物理实验班。在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方面,设有7个专业: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固体地球物理学、空间物理学、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核技术与应用;在全日制专业学位培养及在职人员专业学位教育方面设有地质工程与测绘工程2个工程硕士点。博士生专业则有固体地球物理学、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和地学信息工程。学院目前拥有博士后流动站2个:地球物理学博士后流动站和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博士后流动站。目前学院在校生中本科生978人,硕士研究生322人,博士研究生156人,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33人。
学院拥有地球物理学和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个和测绘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其中,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007);拥有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固体地球物理学、空间物理学、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以及核技术与应用7个二级学科。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学科于1998年国家学科整合后成立,包括应用地球物理、应用地球化学、数学地质、遥感地质等4个原独立学科专业,其中,应用地球物理学科1988年为教育部首批确定的国家重点学科,2002年,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学科再次被评选为国家重点学科点并于2007年顺利通过国家重点学科评估。固体地球物理学学科为吉林省重点学科。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在现有96名教师中教授40人,博士导师22人,教师中90%具有博士学位,80%以上具有国外留学经历,学院现有“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吉林省长白山学者2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2人。
学院拥有国土资源部重点实验室—应用地球物理综合解释理论实验室、应用地球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地球物理探测仪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建)、地球信息探测仪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合建)。经过各期“211”工程建设和“985”平台的支持,学院的实验条件正在逐步得到改善。
学院各学科专业共获国家和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50余项,其中省部级二等奖以上奖项10余项。目前学院正承担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大科研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土资源部国土资源大调查等国家和省部级项目180余项,近5年年平均到款科研经费5000余万元,年平均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其中SCI及EI检索110余篇。
国家重点学科建设和多层次高素质人才培养一直是学院的中心建设任务。其中,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为国家级第一类特色专业,该专业的应用地球物理教学团队为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应用地球物理课程建设成果曾获得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吉林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应用地球物理实验教学中心为国家级实践教学示范中心;钻井地球物理勘探课程为国家级精品课。
学院成立以来,以地球物理系为主的学院各专业(学科)先后共培养各类专业人才12000余人,其中本科生9000人,专科生1000余人,近2000名硕士、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其中包括10余名外国留学生。各层次毕业生由于基础理论扎实和实践能力强,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其中很多人在各工作岗位上成为总工程师、博士生导师、知名学者和各级领导人员。毕业生中有四人成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5人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学院一直贯彻加强基础研究、注重应用、带动开发的学科建设指导思想。通过在学科各领域纵向深入,以科研横向联合方式,实现学科间交叉渗透,建立有利于创新、有利于人才培养的学科建设网格模式。努力使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成为继续向国家输送高素质高层次专门人才的摇篮,成为地球探测科技产学研区域中心,承担国家基础科学与新技术开发研究,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联系方式: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西民主大街938号 
邮编:130026 
电话:0431-88502426 
E-mail: dtxy@jlu.edu.cn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发展历程: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始建于1952年。原长春地质学院创建(1952)创建之初就成立了地球物理系,前三任系主任分别是著名地球物理学家顾功叙院士、著名物理学家余瑞璜院士和著名地质学家业治铮院士,著名物理学家经福谦院士也曾在本系任教多年,这些科学大师的学术思想和办学理念为地球物理系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地球物理系建立之初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能源与矿产勘探的领域的应用型人才,组织师生参加了大庆油田的会战,上世纪年代开始了地球物理仪器研发和教学工作,地球物理专业学生从数据采集、处理、解释和仪器全方位的到了训练。1979年率先在国内开展深部地球物理研究,依托学院在应用地球物理领域的整体技术优势,逐步将教学和科研拓展到固体地球物理学领域。1988年,应用地球物理学科被评为国家首批重点学科,为该学科领域唯一的重点学科,1993年设立了固体地球物理学硕士学科点。1996年12月,长春地质学院经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长春科技大学。1997年国家进行学科调整,地球物理系的理学部分调整到固体地球物理学学科,工学部分—应用地球物理学学科整体与原应用地球化学、遥感地质、数学地质等学科整合到新组建的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二级学科,本科生专业则更名为勘查技术与工程(包括应用地球物理和应用地球化学2个方向),1997年5月由长春科技大学地球物理系、地球化学系和遥感地质教研室共同组建成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学院(测绘工程系1999年并入学院),1998年经教育部批准,在长春科技大学设立了地球物理学本科专业。2000年建成了固体地球物理学博士点。2000年6月12日吉林大学、吉林工业大学、白求恩医科大学、长春科技大学与长春邮电学院五校组成新的吉林大学。2001年12月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学院更名为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简称地探学院)。2002年,以应用地球物理为主体的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学科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2007年该学科又顺利地通过了国家评估,为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学科建成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奠定了基础。自2000年起,地探学院地球物理系的理学研究得到了迅速发展,2002年,固体地球物理学学科被评为吉林省重点学科,并于2006年顺利通过吉林省评估;2005年建成空间物理学硕士点,2009年建成地球物理学博士后流动站,2010年建成地球物理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
地球化学学科的建立,是从本科生课程设置起步的。1955年秋,首次为“矿产普查”专业学生讲授“地球化学”。在多年教学实践和科学研究基础上,1979年秋,以找矿为主导方向的“地球化学与勘查(工科)”专业建立,同年招收本科生和硕士生。1990年专业名称改为“应用地球化学”,同年开始招收博士生,设成岩成矿地球化学,勘查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三个研究方向。1991年增设环境地球化学和地球化学物态测试为应用方向。1997年,应用地球化学系本科生专业归口勘查技术与工程,研究生专业归口于“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下属的应用地球化学方向。
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系成立于1998年,其前身是长春地质学院地质系遥感地质应用教研室(1978)和长春地质学院地学信息系统研究所(1996), 遥感地质学科1981年即获准设硕士点并开始招收研究生,1999年获教育部批准设立地理信息系统专业。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作为学科专业则涉及4个硕士研究生专业:(1)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方向)(2)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3)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一个校内自主设立的博士点:地学信息工程。
1952年长春地质学院成立后,因教学需要设立测量教研室,负责全院的测量教学,先后隶属水工系、基础部、基础科学系,1995年由勘探工程系代管,1996年成立测量工程系。1997年长春地质学院更名为长春科技大学后,院系调整,测量工程系归属工程技术学院,1999年又调整到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学院,成立测绘工程系。1985年开始筹办并申报摄影测量与遥感本科专业,1994年地矿部正式批准设立该专业,1997年调整为测绘工程本科专业。测绘工程系和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系共同负责建设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硕士学位授予点。该硕士点前身为遥感地质硕士点。1998年国家调整学科专业,取消遥感地质学科点,将遥感地质一部分调整到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学科中,另一部分调整到新设的测绘科学与技术中的二级学科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中。国家重新认定了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2010年建成测绘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学科设置: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由吉林大学地学部5个学院共建,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为牵头单位。该学科于1956年培养出第一批本科生,1954年招收首批硕士研究生,1980年成为国家首批硕士学位授予点单位,1988年应用地球物理评为首批国家重点学科,1990年被评为博士学位授予点。教育部“地矿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地质工程分会”于2004年9月建议采用“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作为一级学科名称。2005年吉林大学设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在第三次全国学科排名中,排全国第4位。在第四次全国学科排名中并列第4。
从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教学与科研的学术队伍涉及地学部五个学院的教学和科研人员176人,其中教授83人、副教授(含高级工程师、高级实验师)54人,具有博士学位的154人,已形成结构合理、实力雄厚的高水平的学术团队。教师中有院士1人,双聘院士7人,俄罗斯外籍院士5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2人,中科院“百人计划”1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国家级精品课负责人2人,教育部跨世纪和新世纪优秀人才5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
本学科具有一支由教授、副教授以及留学回国人员为骨干的学术队伍,拥有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4个自然资源部重点实验室及多个省级科研平台。近3年来承担了国家重大专项、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科研课题共188项,获国家级科技奖励1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9项。
本学科科研基础雄厚,在承担多项重大科研项目的基础上,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尤其是经过“985工程”二期、三期的成功建设,为学科的持续快速发展打下了重要基础。近五年来,本学科共承担了国家及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320余项。包括国家重大专项课题3项,“973”计划项目课题15项,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课题2项,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1项,国家“863”计划项目10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0余项,中国地调局项目25项,以及国家重大专项“油页岩”项目等,累计科研经费8亿元以上。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00多篇,其中SCI论文300多篇、EI论文300多篇、ISTP 100多篇。出版著作60多部。本学科共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35项,其中国家级4项、部级15项、省级18项。
 
地球物理学
吉林大学地球物理学学科始建于1952 年,著名科学家顾功叙、余瑞璜、业治铮、经福谦等先后主持本学科的建设工作,为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自1979年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地壳结构研究,开始体现研究手段齐全、理工并重的建设理念。1979年成立了深部地球物理教研室,1981年编写了国内首部深部地球物理教材,1994 年设立了固体地球物理学硕士专业,1998年经教育部批准,在长春科技大学设立了地球物理学本科专业。2000年新增设固体地球物理学博士学位授权点,2002年被评为吉林省重点建设学科,并于2006 年顺利通过了吉林省重点学科评估,2009年新增设地球物理学博士后流动站,2010年地球物理学被评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11年地球物理学学科评为吉林省优势特色重点学科。2018年地球物理学学科入选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学科。学科拥有国土资源部第一批国土资源部科技创新团队、全国高?;拼竽晔浇淌ν哦?、吉林省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黄大年式科研团队”。
本学科现在共有专职教师20人,其中正高级职称9人,副高级职称8人,具有博士学位共19人,学科人员分配比例比较合理。本学科拥有双聘院士2名,拥有兼职教授3名。专职教师中有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吉林省“长白山学者”1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项目获得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1人,1人为吉林省首届学科领军人物以及吉林省第四批拔尖创新人才,2人入选国土资源部“杰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计划”,傅承义青年科技奖获得者1人,中国地质学会青年地质科技金锤奖1人,银锤奖2人。
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本学科形成了如下特色:①地球物理手段全,具有重力、磁法、电法、地震、测井等手段和人才队伍;②地球层圈范围研究广,浅中深地质目标明确,充分发挥地球物理方法的优势;③理工结合,以理为主,为工服务。从科学问题出发,在理论研究的同时,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本学科目前有四个稳定的研究方向:层圈地球物理学、计算与勘探地球物理学、能源地球物理学、灾害与环境地球物理学。这四个研究方向上已经取得了长足发展,为国家能源资源勘探战略制定和吉林省经济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综上所述,本学科具有雄厚的研究基础,优越的研究条件,特色明显的研究方向和梯队合理的人才队伍,其发展潜力巨大,在地球物理学科有关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的成果,已经成为吉林大学双一流学科建设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测绘科学与技术
1952年长春地质学院成立之初,因基础教学需要,来自测绘界的知名教授白季梅教授、于忠朝教授、颜惠敏教授,设立测量教研室并成立测量教研室和实验室,负责长春地质学院全院的测量教学和实验任务,是吉林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发展基础。1998年申请设立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二级学科硕士点,2005年申请设立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二级学科硕士点,2010年申请设立测绘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点。测绘科学与技术学科现有专任教师18人,其中教授7人。具有博士学位12人,海外研究经历6人。
测绘科学与技术学科拥有国家国防科工局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吉林数据与应用中心、吉林省测绘与遥感信息重点实验、吉林省卫星综合应用工程实验室、吉林省卫星应用产业公共技术研发中心、国家地质资源立体探测虚拟仿真中心、测绘工程省级实践教学示范中心。
学科跟踪国内外测绘科技前沿,依托地学优势学科,服务于资源勘查、工程建设和基础测绘等领域,培养相关科学技术人才。多年来本学科与地质工程、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资源环境等多学科合作,形成了测绘科学研究为基础,学科交叉研究为主导的紧密结合地学发展的研究特色。在地球重力场理论与应用、地质工程测绘、遥感地质、3S应用等方向具有较高水平。承担了多项国家级及省部级项目,通过上述研究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测绘科学与技术一级硕士点建设,使我校的测绘科学研究与地学其它学科互为补充、交叉融合,解决地质工程、资源勘探与开发、环境监测、地球板块运动监测、月球探测中遇到的问题。主要方向有:
(1)3S综合应用
综合应用3S(RS、GIS、GPS)技术进行空间信息采集、处理、建模、空间分析、数据(信息)挖掘等应用研究;在地理国情普查与监测、土地资源动态调查及监测等领域,取得相应的研究与应用成果。同时,吉林大学作为制造商、中国石化集团江苏石油勘探局作为示范用户单位的国家发改委卫星及应用产业发展专项“油田勘探开发生产卫星技术综合应用示范” 成果鉴定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2)摄影测量与遥感数据处理及应用
数字摄影测量理论、方法与应用研究;影像匹配的理论与实践,包括影像匹配的精确性、可靠性、适应性及速度等方面研究;影像特征提取关键技术及其应用研究;三维目标模型真实纹理确定、重建及可视化研究;遥感数据处理方法研究;成像光谱数据处理;雷达(干涉雷达、极化雷达)数据处理;多源信息综合处理;遥感数据处理与地理信息系统 ;定量化遥感;遥感信息模型;遥感信息提取与遥感理解系统研究。
(3)地学综合分析建模及应用
提出的综合信息矿产预测思想是对传统地质找矿理论的突破,是对找矿勘探方法学的发展。经过近廿年的不断探索、实践,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综合信息矿产预测理论与方法体系。综合信息矿产预测理论与方法以最新的成矿理论和数学地质理论为指导,从地质、物探、化探和遥感资料中提取多元信息,从演化角度研究成矿规律,用系统论思想进行信息的转换、关联,引进非线性科学模型和GIS技术开展矿产预测和资源评价,拓宽了地质找矿的研究内容,丰富了矿产勘查评价方法,从而形成矿产勘查领域的一个独具特色的学派,在国内外产生了很大影响。
(4)大地测量与地球重力场理论与应用
开展大地测量和地球重力等综合地球物理研究寻找油气资源、研究地表和内部构造,开展区域重力场研究与应用、区域大地水准面精化算法等研究工作,如在EGM2008重力场模型基础上,通过计算WGS84坐标系至2000大地坐标系的转换参数和地形改正的精化了吉林省大地水准面。
(5)地质工程空间信息采集与处理
测绘科学在地质工程勘查、设计、施工及变形监测应用中,形成了地质工程空间信息快速采集、基于空间信息处理的岩体工程稳定性评价及地质工程变形监测等稳定的特色研究方向。尤其在基于摄影测量的工程岩体结构面空间信息快速采集研究中,开展了相机标定大型室外三维控制场建设、基于计算机视觉和测量平差理论的相机标定精细解算模型建立、相机标定及影像校正系统开发、岩质边坡三维模型重建、复杂岩体结构质量表征和精细描述等较为系统的研究工作,与传统人工窗口测量法相比,研究成果为岩体工程稳定性评价提供更为详实、准确的基础数据,以解决地质工程中岩体结构空间信息采集的技术难题。针对工程建设或人类活动引发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开展地质灾害易发性、危险性和风险评估的模型和评价方法的研究,针对不同地质环境背景开展的地质灾害的预测预报模型和相应的防治技术。综合应用多学科理论知识,基于测绘技术进行开展地质灾害预测预警系统平台构建研究,运用各种监测技术方法,对滑坡、泥石流东风地质灾害进行监测研究,并开展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防治设计和?;さ刂驶肪车睦砺塾敕椒ǖ难芯?。
 
地理学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归属于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系,该系是由原长春地质学院地质系遥感教研室与地学信息系统研究所共同组建的,现设遥感教研中心、地理信息系统教研中心和遥感研究所。现有教职工16人,其中教师13人,实验技术人员3人。其中教授7人(博士生导师4人),副教授4人,讲师2人,高级工程师1人,工程师1人,助理工程师1人。
我校遥感地学研究始于1976年。1978年成立遥感地质教研室,为地质专业的本科生开设课程,为全国遥感地质课程指导委员会成员单位。1980年开始培养硕士研究生,在国内高等学校中是较早开展遥感地质教学和研究的单位。1997年,长春科技大学院系调整与原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所共同组建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系,并于1998年开始招收地理信息系统本科专业。遥感地质硕士研究生专业并入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专业,为资源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方向,同时培养资源遥感和地学信息系统方向的博士研究生。地图制图与地理信息工程硕士专业的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方向,2003年获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硕士授权点,研究方向有遥感制图及其技术应用,遥感与地学信息系统,地球系统过程和系统模型和地表参量遥感反演。2004年获地学信息工程博士学位授予权,研究方向有遥感信息技术与应用,资源与环境评价,地学信息系统应用。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是以遥感、“3S”和计算机技术、地图学、测量等技术为手段,强化学生基本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研究方向、人才规格、学生能力培养等方面建立自己的特色。以服务地学、国土资源勘查开发与利用为特色的地理信息系统设计、开发与应用,遥感制图、信息处理与技术应用。具有较扎实的计算机、地质、地理基础和软件开发、技术应用实际操作能力,适应面广,综合能力强。在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与科技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与健康个性和谐统一,富有创新与合作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信息科学人才。
通过多年教学实践,编写出版《遥感地质学实习指导书》、《地球空间信息学》、《遥感信息科学概论》、《Remote Sensing》,参与编写出版了《遥感地质学》等教材。先后承担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部级及横向科研项目60余项,依托本专业建设了吉林大学高层次科技创新技术团队、国防科工局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吉林数据与应用中心、吉林省卫星综合应用工程实验室、吉林省卫星应用产业公共技术研发中心和吉林省高校测绘与遥感重点实验室。发表SCI、EI论文80余篇,发明专利及软件著作权30余项。
 
高等教育学 [040106]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吉林大学
招生年份:2021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4]教育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1]教育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12
考试科目: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或 202 俄语 或 203 日语
③311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复试科目:教育论著读评或课程与教学论热点问题研究
备  注: 招收跨学科考生,不需加试;
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联系人:张利革
联系电话:0431-85168784
高等教育学 [040106]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吉林大学
招生年份:2020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4]教育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1]教育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不区分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10
考试科目: 1 101 思想政治理论
2 201 英语一 或 202 俄语 或 203 日语 3 699 教育学基础
复试科目:教育论著读评
或课程与教学论热点问题
研究
备  注: 699 教育学基础:1.《教育学基础》(第三版),全国12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 年12月出版。2.《中国教育史》(第三版),孙培青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6月出版。3.《外 国教育史教程》(缩编本),吴式颖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出版。

吉林大学高等教育学研究生考试科目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 考试科目 备注
040106 高等教育学 ① 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1 英语一 或 202 俄语 或 203 日语
③ 699 教育学基础
复试科目:教育论著读评
或课程与教学论热点问题
研究

吉林大学高等教育学考研参考书目

考研参考书目
699 教育学基?。?.《教育学基础》(第三版),全国12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 年12月出版。2.《中国教育史》(第三版),孙培青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6月出版。3.《外 国教育史教程》(缩编本),吴式颖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出版。

吉林大学高等教育学考研专业排名

排名 学校名称 评估结果
1 北京师范大学 A+
2 华东师范大学 A+
3 东北师范大学 A
4 南京师范大学 A
5 华中师范大学 A
6 北京大学 A-
7 首都师范大学 A-
8 浙江大学 A-
9 华南师范大学 A-
10 西南大学 A-
11 清华大学 B+
12 上海师范大学 B+
13 浙江师范大学 B+
14 厦门大学 B+
15 山东师范大学 B+
16 河南大学 B+
17 华中科技大学 B+
18 湖南师范大学 B+
19 陕西师范大学 B+
20 西北师范大学 B+
21 北京理工大学 B
22 天津大学 B
23 天津师范大学 B
24 辽宁师范大学 B
25 沈阳师范大学 B
26 哈尔滨师范大学 B
27 江苏师范大学 B
28 江西师范大学 B
29 广西师范大学 B
30 四川师范大学 B
31 河北大学 B-
32 苏州大学 B-
33 杭州师范大学 B-
34 安徽师范大学 B-
35 福建师范大学 B-
36 曲阜师范大学 B-
37 河南师范大学 B-
38 重庆师范大学 B-
39 云南师范大学 B-
40 新疆师范大学 B-
41 中央民族大学 C+
42 河北师范大学 C+
43 山西大学 C+
44 山西师范大学 C+
45 内蒙古师范大学 C+
46 同济大学 C+
47 江南大学 C+
48 温州大学 C+
49 广州大学 C+
50 宁波大学 C+
51 北京工业大学 C
52 渤海大学 C
53 吉林师范大学 C
54 浙江工业大学 C
55 赣南师范大学 C
56 湖北大学 C
57 中南民族大学 C
58 贵州师范大学 C
59 云南大学 C
60 扬州大学 C
61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C-
62 长春师范大学 C-
63 江苏大学 C-
64 淮北师范大学 C-
65 鲁东大学 C-
66 湖北师范大学 C-
67 深圳大学 C-
68 广西师范学院 C-
69 石河子大学 C-
70 海南师范大学 C-


添加吉林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吉林大学考研分数线、吉林大学报录比、吉林大学考研群、吉林大学学姐微信、吉林大学考研真题、吉林大学专业目录、吉林大学排名、吉林大学保研、吉林大学公众号、吉林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吉林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吉林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