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中医药大学960深圳市宝安第二人民医院(集团)导师:林晓生

发布时间:2021-11-20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广州中医药大学960深圳市宝安第二人民医院(集团)导师:林晓生

广州中医药大学960深圳市宝安第二人民医院(集团)导师:林晓生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广州中医药大学960深圳市宝安第二人民医院(集团)导师:林晓生 正文

[导师姓名]
林晓生

[所属院校]
广州中医药大学

[基本信息]
导师姓名:林晓生
性别:
人气指数:6990
所属院校:广州中医药大学
所属院系:960深圳市宝安第二人民医院(集团)
职称:教授
导师类型:硕导/博导
招生专业:

[通讯方式]


[个人简述]
个人简述
林晓生,男,中共党员,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和博士后培养指导老师。现任深圳市宝安第二人民医院(集团)院长、骨质疏松症诊疗中心主任、学科带头人、骨质疏松研究室负责人、广东省林晓生劳模创新工作室和深圳市林晓生劳模创新工作室负责人。
林晓生教授于1994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中西医结合骨伤科临床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西医结合防治骨质疏松症和骨关节疾病。在临床实践中,擅长运用经方辨证加减防治骨质疏松症和骨关节疾病,尤其是在中西医结合防治骨质疏松症的基础与临床研究领域有一定的学术建树。林晓生教授在继承历代医家学术思想的基础上,结合多年的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实验研究以及临床经验,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学术思想体系,并形成了以中西医结合骨伤科为专业方向,以中西医结合防治骨质疏松症为主攻目标的专业特色。其认为骨质疏松症防治要旨强调以“肝肾同治,中西合参,未病先防”为大法,拟方以“疏肝益肾、活血化瘀”为总纲的学术主张,系统研究了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辨证用药规律,总结形成了骨质疏松症治疗系列处方体系,疗效显著。
在坚持做好中医临床实践的同时,林晓生教授积极开展学术传承和中医人才培养工作。先后培养学术经验继承人3名,培养国家统招中医骨伤专业全日制研究生8名和骨质疏松研究领域的博士后1名,所培养的学生品学兼优,均已成长为各医院的技术骨干。
在科研方面,近5年来,林晓生教授先后以第一完成人荣获深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三等奖和宝安区科技进步奖各1项;多项科研成果及创新技术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并取得重大社会效益。此外主持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项目、广东省科委重点攻关科研项目、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市重点科研项目等近10项。
由于在医、教、研方面取得的突出成绩,林晓生教授在学术上获得了国内同行的高度认可,先后受聘为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会骨质疏松分会中西医结合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会骨质疏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骨质疏松症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基层与社区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等;以及《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中国骨质疏松杂志》、《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等多家医学核心期刊编委等学术职务。
主要荣誉
全国骨质疏松事业个人杰出贡献奖
全国中医药系统创先争优指导工作先进个人
全国中医药文化建设先进个人
广东省劳动模范
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
深圳市优秀共产党员
深圳市创先争优“鹏城先锋”优秀共产党员
深圳市鹏城青年成才勋章
宝安区第二届十大杰出青年
宝安区改革开放30年优秀劳动模范
宝安区“十佳共产党员”
宝安区青年良师
宝安区“十佳管理者”
宝安区十佳医务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科研工作]
工作经历
1994.07-2004.10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骨外科医师、主治医师、
副主任医师
2004.11-2007.08深圳市宝安区中医院副院长、支部委员、副主任医师
2007.09-2010.11深圳市宝安区中医院院长、党总支副书记、主任医师、
硕士研究生导师
2010.12-2013.05深圳市宝安区中医院党委书记、院长、主任医师、
硕士研究生导师
2013.05-2017.04深圳市宝安区沙井人民医院院长、主任医师、
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
2017.04-至今深圳市宝安第二人民医院(集团)院长、主任医师、
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
学术兼职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会骨质疏松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会骨质疏松分会中西医结合专委会主任委员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骨质疏松症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基层与社区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
深圳市中医药学会骨质疏松与骨关节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中国骨质疏松杂志》、《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等多家杂志编委等学术职务
科研项目
《FRAX(骨折风险因子工具)骨折风险东方人群阈值的研究项目》,2016年9月至今,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
《围绝经期骨量丢失流行病学调查与敷脐疗法干预的研究》,2013年—2017年,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主要论文
天癸散敷脐干预围绝经期妇女骨量减少的临床疗效观察,2017,12(1),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717名围绝经期妇女骨量丢失情况的流行病学调查,2017,23(3),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中医“治未病”综合干预措施对亚健康疲劳症的影响,2014,46(4),新中医
中医“治未病”综合干预对体检亚健康人群心理健康的影响,2014,9(4),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从“邪中于项,因逢其身之虚”论治颈性眩晕,2013,45(9),新中医

[教育背景]
1989.09-1994.07广东医药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学习获本科学历、学士学位
1998.09-2001.09中山医科大学关节外科专业学习获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
2005.05-2006.05北京大学EMBA高级研修班获结业
2006.09-2006.10北京大学卫生事业管理高级研修班学习
2006.05-2008.04亚洲(澳门)国际公开大学MBA专业学习获硕士学位
2007.09-2010.07广州中医药大学骨伤专业学习获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
广州中医药大学

添加广州中医药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广州中医药大学考研分数线、广州中医药大学报录比、广州中医药大学考研群、广州中医药大学学姐微信、广州中医药大学考研真题、广州中医药大学专业目录、广州中医药大学排名、广州中医药大学保研、广州中医药大学公众号、广州中医药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广州中医药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广州中医药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本文来源:http://www.abikesmart.com.cn/guangzhouzhongyiyaodaxue/yanjiushengdaoshi_532701.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