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中医药大学901第四临床医学院导师:李惠林

发布时间:2021-11-20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广州中医药大学901第四临床医学院导师:李惠林

广州中医药大学901第四临床医学院导师:李惠林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广州中医药大学901第四临床医学院导师:李惠林 正文

[导师姓名]
李惠林

[所属院校]
广州中医药大学

[基本信息]
导师姓名:李惠林
性别:
人气指数:1658
所属院校:广州中医药大学
所属院系:901第四临床医学院
职称:主任医师
导师类型:硕导/博导
招生专业:
研究领域:中医药防治内分泌代谢病研究



[通讯方式]


[个人简述]
个人简述
1963年2月出生,陕西神木人,深圳市中医院副院长,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名中医,国家中医药重点专科、广东省中医重点专科——内分泌科学科带头人。多年来一直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内科疾病,以及经方治疗内科疾病的临床及科研工作,尤其擅长于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的临床诊疗及实验研究。1991年以来,主持创办了深圳市中医院内分泌、糖尿病专科;并根据本地疾病谱特征,于2000年率先创办了本市第一家中医肥胖专科门诊。坚持突出中医药特色,注重中医经典著作学习及经方临床应用,曾师从多位前辈名医学习,为第二批“国家名中医带徒学徒”并以优异成绩出师。根据传统中医理论及个人临床经验主持研制了滋肾降糖丸、活血降糖饮、通络糖泰、温经活络洗剂等院内制剂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等内分泌代谢疾病,主要参与研制了以补肾疏肝、活血敛乳为主的院内制剂“坤安丸”治疗高泌乳素血症,并运用于专科临床和科研,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和经济效益。
主要荣誉
《中医社区心理预防研究》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三等奖
《清瘟解毒固本化湿法(防感汤系列)预防SARS的研究》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三等奖
《加味桃核承气汤对糖尿病患者及糖尿病动物模型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获广东省中医药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复胃汤防治胃粘膜肠化和异型增生临床与实验研究》获深圳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内科疑难病中医治疗学》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著作优秀奖
《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西医诊治学》获中华中医药学会全国中医药优秀学术著作评选一等奖

[科研工作]
工作经历
1986年7月至1988年8月在陕西中医药大学医疗系担任讲师工作。
1991年7月至2010年10月在深圳市中医院工作,历任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1999年12月至2010年10月期间任深圳市中医院科教科科长。
2010年10月起任深圳市中医院副院长。
学术兼职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医案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
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常委、副秘书长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内分泌代谢专业委员副主任委员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才交流中心“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传承基地”专家委员会专家
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理事
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专业委员会委员
深圳市中医药学会副会长、秘书长
深圳市医学会内分泌学会副主任委员
深圳市医师协会中医医师分会副会长
深圳市青年科学家协会常务理事
深圳市中医药专家委员会成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
科研项目
活血降糖饮通过Scrib/YAP对胰岛β细胞脂性凋亡的影响及机制,2018/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应用系统生物学研究滋肾降糖丸对糖尿病大鼠骨质疏松的防治作用及机制,2014/1,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基础研究项目
益气养阴活血中药对β细胞脂凋亡的影响,2012/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益气养阴活血法对2型糖尿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疗效观察,2010/5,广东省中医药局
益气养阴活血中药对高糖下胰岛细胞凋亡及调控基因影响,2004/5,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健脾补肾中药对体外高糖环境下胰岛细胞凋亡及相关调控基因的影响,2005/6,深圳市科信局项目
丹参治疗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的实验研究,2004/6,深圳市科信局项目
主要论文
[1]李惠林,张志玲,程波敏,尹霖,赵恒侠,李增英,刘雪梅.散结甲消汤联合小剂量甲巯咪唑治疗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的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15,42(4):750-753.
[2]李惠林,程波敏,尹霖,张志玲,赵恒侠,李时光,刘雨贵.滋肾降糖丸联合西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J].新中医,2013,45(5):95-98.
[3]李惠林,刘玲,赵恒侠,董彦敏,刘雪梅,李金花,渠昕.三仁汤治疗湿热蕴脾型肥胖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J].新中医,2013,45(6):108-110.
[4]李惠林.中医辨证治疗痤疮的体会[J].新中医,2011,43(1):131-132.
[5]李惠林,杜治锋.杜雨茂教授运用八味肾气丸治疗高血压的经验[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1,34(3):15-16.
[6]李惠林,李增英,张志玲,赵恒侠,董彦敏,汪栋材.脂联素、血脂、SOD与代谢综合征痰湿内蕴辨证关系研究[J].世界中医药,2011,6(1):73-75.
[7]李惠林,刘玲.肝失疏泄、气机失调在消渴发病中的作用[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0,17(12):98-99.
[8]李惠林,李金花.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西医治疗概况[J].中医药信息,2010,27(2):100-103.
[9]李惠林,肖语雅,张志玲,赵恒侠,董彦敏,汪栋材.代谢综合征痰瘀互结型与胰岛素、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等关系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
[10]李惠林,李增英,张志玲,赵恒侠,董彦敏,汪栋材.脂联素、血脂、超氧化物歧化酶与代谢综合征痰湿内蕴辨证关系研究[J].中医杂志.
[11]李惠林,张志玲,朱章志,熊曼琪,黄从强,赵丽.活血降糖饮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作用及机制[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11(38):7589-7592.
[12]李惠林,张志玲,李增英,赵恒侠,刘雪梅,董彦敏,刘燕萍.代谢综合征患者痰湿内蕴证与现代医学指标的相关性[J].中医杂志,2007,48(12):1108-1110.
[13]李惠林,张志玲,朱章志,熊曼琪,黄从强.活血降糖饮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氧自由基的影响[J].中医杂志,2005,46(11):844.
[14]李惠林,邸振福,黄皓月.糖尿病与肾虚关系的研究[J].中医药学刊,2005,23(12):2209-2210.
[15]李惠林,张志玲,刘菊芳,赵恒侠.坤安冲服剂对高泌乳素血症小鼠模型子宫发育的影响[J].新中医,2004,36(7):77-78.
[16]李惠林,张志玲,黄皓月.中医药治疗高催乳素血症临床研究进展[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4,27(5):71-72.
[17]李惠林,张志玲.活血降糖方对Ⅱ型糖尿病人红细胞膜脂区流动性的影响[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0,23(4):44-45.
[18]李惠林,孙外主.SPD—1B糖尿病治疗仪治疗NIDDM病人36例疗效观察[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10(1):26-27.
[19]李惠林,张志玲,李顺民,赵恒侠.糖尿?、蛐陀形奘油げ”淞阶檠?、血脂及红细胞膜脂区流动性的变化[J].陕西中医,2000(07):331-332.
[20]李惠林,熊曼琪,邓尚平,唐尚国.加味桃核承气汤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胰岛素受体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1]李惠林.中西医结合治疗毒蛇咬伤30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1994,0(1):17.
[22]李惠林,熊曼琪,邓尚平,唐尚国.加味桃核承气汤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胰高糖素受体的影响[J].中国医药学报,1993(05):50.
[23]楚淑芳,李惠林,刘德亮,赵恒侠,张志玲,李增英.2型糖尿病血瘀证患者血浆代谢组学特征[J].中医杂志,2017,58(8):664-668.
[24]楚淑芳,李惠林,刘德亮,赵恒侠.活血降糖饮对长期高脂饲料喂养大鼠胰岛β细胞凋亡的影响[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7,23(4):496-499.
[25]谢更钟,李惠林,张志玲,彭旋铃,李增英,张耀庭.乌梅降糖止泻方佐治上热下寒型糖尿病伴顽固腹泻患者的效果及对胃肠动力指标的影响[J].临床误诊误治,2017,30(7):91-95.
[26]周熠楠,李惠林,陈哲.王孟庸运用玉屏风散加味临证验案撷菁[J].江苏中医药,2017,49(7):46-48.
[27]刘玲,李惠林,赵恒侠,楚淑芳,刘德亮,张学文.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J].新中医,2017,49(6):56-59.
[28]常晓,李惠林,楚淑芳,刘德亮,董彦敏.黄芪多糖介导NRG-1/ErbB信号通路对糖尿病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6,22(9):1192-1195.
[29]肖小惠,李惠林,刘德亮,张志玲,赵恒侠,汪栋材,翁妍珊.活血降糖饮治疗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病的临床研究[J].中医药导报,2016,22(3):52-54.
[30]刘雪梅,李惠林,赵恒侠,渠昕,程波敏.荷芪散联合利拉鲁肽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30例[J].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0(1):50-53.
[31]肖小惠,李惠林,刘德亮,刘雪梅,张志玲,赵恒侠,翁妍珊.益气养阴活血法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世界中医药,2015,0(3):363-366.
[32]肖小惠,李惠林,翁妍珊,刘德亮,王孟庸.王孟庸教授治疗肾性水肿的临床经验总结[J].中西医结合研究,2015,7(2):109-110.
[33]常晓,李惠林,王玲,黄若兰,张忠.益气活血方治疗糖尿病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J].中医药通报,2015,14(3):53-55.
[34]肖小惠,李惠林,翁妍珊,赵恒侠,刘德亮.王孟庸教授治疗肾病综合征用药规律研究[J].新中医,2015,47(3):248-250.
[35]郭志武,李惠林,李顺民.中医医案标准体系构建探析[J].世界中医药,2015,0(6):813-816.
[36]刘德亮,李惠林,渠昕,赵恒侠,肖小惠.活血降糖饮对长期高脂饲料喂养大鼠肝脏和脂肪组织GLP-1R及GLUT-4蛋白表达的影响[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4,20(12):1642-1646.
[37]刘德亮,李惠林,肖小惠.活血化瘀法治疗2型糖尿病的理论及临床研究进展[J].新中医,2014,46(7):204-206.
[38]董彦敏,李惠林.益气养阴活血中药对2型糖尿病一级亲属糖尿病预防的研究[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7(3):59-62.
[39]李增英,李惠林,赵恒侠,渠昕,李金花.荷芪散治疗糖尿病前期疗效观察[J].中医学报,2013,28(8):1208-1210.
[40]李增英,李惠林,渠昕,刘雪梅.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54例[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41]程波敏,李惠林.李惠林教授从脾论治糖尿病经验[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2,35(4):29-31.
[42]李增英,李惠林,渠昕,李金花.活血降糖饮对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影响[J].中国医药科学,2012,2(21):16-18.
[43]李金花,李惠林,赵恒侠,刘燕平,李增英.温经通络熏洗方治疗DPN疗效观察及机理探讨[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44]刘玲,李惠林.从虚实辨证论治消渴[J].新中医.
[45]高允珊,李惠林,赵恒侠.滋肾降糖丸对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患者血清脂联素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08,5(6):18-20.
[46]李金花,李惠林.浅探寒热并用法在《伤寒论》中的体现[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8,30(4):64-65.
[47]李金花,李惠林.浅议中医学在新医学模式下的发展潜力[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7,30(2):5-6.
[48]李增英,李惠林,张志玲,赵恒侠.代谢综合征的临床相关指标[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11(39):7988-7990.
[49]董彦敏,李惠林,倪青.益气活血法治疗糖尿病早期肾病34例临床观察[J].新中医,2007,39(6):76-78.
[50]高允珊,李惠林,赵恒侠,汪栋材.滋肾降糖丸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7,13(10):782-783.
[51]高允珊,李惠林,赵恒侠,汪栋材.滋肾降糖丸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52]高允珊,李惠林,赵恒侠,汪栋材.滋肾降糖丸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RP、IL-6及血浆ET的影响[J].疑难病杂志,2007,6(12):741-742.
[53]董彦敏,李惠林,倪青,马惠芳,睢明河.针刺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2006,13(2):7-10.
[54]吴志强,李惠林.“治未病”思想在老年病防治及辨证论治的指导意义[J].医药产业资讯,2006(14):298-299.
[55]董彦敏,李惠林,倪青.针刺益气养阴活血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机制的实验研究[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9(3):47-50.
[56]李增英,李惠林.代谢综合征的中西医治疗概况[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6,29(5):70-72.
[57]张志玲,李惠林,董彦敏,赵恒侠.活血降糖饮对2型糖尿病代谢及血液流变学的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4,10(7):70-71.
[58]赵恒侠,李惠林,渠昕,张江海.荷芪散加文迪雅治疗2型糖尿病的体会[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3,10(9):53-54.
[59]李顺民,李惠林.复胃汤治疗胃粘膜肠化与异型增生105例临床观察[J].中医杂志,1999,40(3):153-155.
[60]张志玲,李惠林.冠心病因瘀证、痰浊证与血液流变学关系探讨[J].陕西中医,1998(08):362-386
主要著作
《内分泌及代谢系统疾病中医特色疗法》,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年出版
《王孟庸经验集》,海天出版社,2016年出版
《中医经典研读与临证》,海天出版社,2015年出版
《常见病中西医最新诊疗丛书——糖尿病》,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年出版
《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出版
《糖尿病中医疗法》,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
《内科疑难病中医治疗学》,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年出版
《中医临床脑髓病学》,四川科技出版社,2000年出版

[教育背景]
1983年毕业于陕西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获学士学位。
1986年毕业于陕西中医药大学,获医学硕士学位,师从杜雨茂教授。
1991年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师从熊曼琪教授。
广州中医药大学

添加广州中医药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广州中医药大学考研分数线、广州中医药大学报录比、广州中医药大学考研群、广州中医药大学学姐微信、广州中医药大学考研真题、广州中医药大学专业目录、广州中医药大学排名、广州中医药大学保研、广州中医药大学公众号、广州中医药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广州中医药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广州中医药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本文来源:http://www.abikesmart.com.cn/guangzhouzhongyiyaodaxue/yanjiushengdaoshi_5326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