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导师:管玉霞

发布时间:2021-10-29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导师:管玉霞

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导师:管玉霞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导师:管玉霞 正文


  姓名:管玉霞  
  性别:女  
  职称:副研究员
  学院: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
  研究方向:微生物代谢控制


  个人简历
  
  管玉霞,山东蓬莱人 博士 副研究员 硕士生导师
  1973.09-1977.04   上?;砉ご笱こ滔?大学本科
  1979.09-1982.10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硕士
  1982.10-1988.03   山东省医药工业研究所 工程师
  1988.03-1995.04   厦门大学生物系 教师/科研人员厦门大学研究生院 博士
  2003.10 -至今    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 副研究员 硕士生导师

  研究领域

  1.《低成本、高效率生产庆大霉素新方法》,获国家发明专利:
  其优势在于正在生产庆大霉素的企业,几乎不用投入或很少投入便可降低生产成本,增加效益。发酵周期短——由原工艺130小时左右缩短到70~80小时;生产成本低——每十亿(1十亿≈1.67kg)可降低生产成本300~400元;产素效率高——发酵指数较原工艺提高30~80%(因菌种生产能力不同而异);产量大——月产量及年产量大大增加;质量好——符合最新版本的美国药典,英国药典,中国药典,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已成功应用于生产。本专利方法,除成功应用于庆大霉素发酵生产外,尚可应用于其他发酵周期长、产素率低、成本高的抗生素发酵生产进行工艺改造,对于抗生素行业具有普遍增效意义。
  2.将国家发明专利技术应用到其他抗生素发酵生产中,特别是成本高、效率低的素种,旨在降低成本,增加产量,提高国际竞争力,如:小诺霉素,新霉素,金霉素等。
  3. “新一代低毒、抗耐药新型抗生素——福大米星”的研制:
  福大米星是将庆大霉素中毒性最大、疗效最差的C2+C2a组分通过生物转化生成毒性最低、疗效最好的C1和C1a组分的新一代低毒、抗耐药氨基糖甙类广谱抗生素,是国家一类创新药。本课题获福建省科技厅重点项目资助,填补了国内外抗生素领域的空白, 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本项目研制成功必将为人类的健康带来福音。目前,小试已基本结束,正在扩大实验。
  4.采用基因工程改造小单孢菌遗传性状,旨在选育庆大霉素高产菌株、生产庆大霉素B组份的菌株和探索新药物:
  小单孢菌产素率低,庆大霉素发酵单位国内外均在1200~1800u/ml,较链霉菌、青霉菌几万~十几万单位/ml相差甚远,采用基因工程改造小单孢菌遗传性状提高产量迫在眉睫。
  临床上使用的新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乙帕米星,我国无法生产的瓶颈在于无优良的生产乙帕米星合成前体—庆大霉素B组份的菌株。采用基因工程改造小单孢菌遗传性状,选育生产庆大霉素B组份菌株,为我国生产乙帕米星创造条件。
  改造小单孢菌遗传性状探索新药物。
  5.绛红小单孢菌磷酸果糖激酶的研究:
  探索小单孢菌代谢途径中关键酶——磷酸果糖激酶的调控方式,旨在为微生物代谢控制发酵奠定基础.试图在理论上能有所创新,以便推动发酵工业生产。
  6.研究开发生物新能源:
  采用化学和生物相结合的新方法将废木屑、废秸秆等含纤维素的原料转化为碳水化合物,生产生物新能源,旨在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

  教授课程
  承担大本《氨基酸发酵工艺学》《生命科学导论》《现代生物学概论》等课程,
  研究生《微生物代谢控制》课程教学任务。

  论著成果
  1、 庆大霉素产生菌原生体融合高产株与发酵罐试产的研究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9年第8期
  2、 几种氨基酸在庆大霉素生产中的作用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7年第12期
  3、庆大霉素产生菌GntB基因的克隆与转化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9.vol.31 №3
  4、甘氨酸、赖氨酸、酪氨酸、蛋氨酸在小单孢菌中的作用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2009. vol.39. №1
  5、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庆大霉素效价方法的研究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9.vol.31 №4
  6、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磷酸果糖激酶的研究 《分析科学学报》2009.vol.25 №2
  7、几株生产用小单孢菌质粒DNA的分离、鉴定和功能的研究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
  8、几种氨基酸对庆大霉素生物合成的影响 《福州大学学报》2007. NO.1
  9、庆大霉素生物合成关键酶基因在E.coli中的克隆与表达 《福州大学学报》2007. NO.6
  10、增加新霉素产量的研究 《郑州大学学报 》2006.№2

 

以上老师的信息来源于学校网站,如有更新或错误,请联系我们进行更新或删除,联系方式

添加福州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福州大学考研分数线、福州大学报录比、福州大学考研群、福州大学学姐微信、福州大学考研真题、福州大学专业目录、福州大学排名、福州大学保研、福州大学公众号、福州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福州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福州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福州大学

本文来源:http://www.abikesmart.com.cn/fuzhoudaxue/daoshi_507729.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