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简介

发布时间:2020-04-22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东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简介

东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简介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东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简介 正文

东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前身是电子器件系,后改名为电子工程系,成立于1961年11月。它是国内最早建立的电子类专业之一,也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的重点建设学科,是东南大学电子科学领域集教学、科研、应用开发为一体的重点院系,曾培养出刘盛纲院士、韦钰院士、黄如院士等一批科学家、教育学家和企业家。
   学院目前拥有“电子科学与技术”国家一级重点学科,该学科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2012年全国学科评估中位列第二,2017年全国学科评估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并列为A;另有“光学工程”江苏省一级重点学科。学院现有电子科学与技术、光学工程两个一级学科博士点,两个博士后流动站,三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和五个硕士点。
   学院设有国家专用集成电路(ASIC)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光传感/通信综合网络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微机电系统(MEMS)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信息显示与可视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江苏省信息显示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光通信器件与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学院是首批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首批国家示范性微电子学院。学院建有信息与电子专业国家级教学实验示范中心和物联网工程江苏省教学实验示范中心,并特别建设电子学院本科生创新实验室。学院持续承担和完成了一大批包括国家重大专项、“863”、“97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在内的国家和部省级科研项目。
   学院具有雄厚的科研教学师资力量。目前共有教职工(含博士后)169名,其中专任教师119名,教授(研究员)44名,副教授(副研究员)54名,博士生导师51人,硕士生导师90人,具有博士学位的专任教师比例达到94.1%。教师队伍中,SID Fellow 1人,IEEE Fellow 1人,OSA Fellow 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6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人,青年学者1人,“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家3人,国家“863”重大专项专家组组长及成员3人,国家总装备部专家组成员2人,国家工信部专家组成员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9人。一批学者在国际和全国性学术团体、专家组、评审委员会中担任要职。学院还聘请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法国科学院院士Albert Fert教授;高分辨电子显微学奠基人之一,日本学士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Sumio Iijima教授;英国皇家工程学院院士、剑桥大学W. I. Milne教授等多名国内外著名学者担任客座教授和兼职教授。
   学院国际交流活跃,长期与国内外知名高校和企业开展合作,科研和人才培养均成果显著。例如,学院与飞利浦成立“东飞显示技术研究与开发中心”,在显示及照明技术领域持续开展紧密合作超过20年,已经成为我国高校国际合作的典范。LG.Philips Displays副总裁Wim Brouwer先生与原荷兰Delft理工大学教授Ingrid Heynderickx分别于2005年和2009 年获颁中国友谊奖。历年来,学院与MOTOROLA、AT&T、LUCENT、OPTIGAIN、E—TEK、ARM、XILINX、ATMEL、美国德州仪器、日本松下、新加坡特许半导体、台积电等国际著名的信息产业集团和公司均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高校方面,学院与英国剑桥大学、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荷兰Delft 大学、加拿大Waterloo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知名大学也建立了多层次科研与人才培养合作关系,包括开展科研协作研究和互派人员的交流活动,青年教师出国进修访问,并多次成功联合举办国际学术会议。学院与法国雷恩一大共同开设了硕士中/ 法双学位联合培养班,与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日本早稻田大学IPS学院合作建立了“3+2”本科交流项目。学生在校期间可以多渠道参加各类国际交流活动,如交换生、短期访学、海外游学等,赴港澳台、日本和欧美等地的高校和企业交流等。学院还邀请国外名师及专家为本科生开设全英文课程,为本科生提供了广阔的国际交流平台。
   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生以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较强的动手能力和良好的综合素质备受用人单位的赞誉,毕业生就业率达100%。众多国内外知名企业专门针对我院毕业生进行专场招聘,毕业生就业方向为微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集成电路设计、芯片设计、通信工程、信息处理、计算机网络、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应用开发,就业的主要行业为高科技企业、通信、电力、交通、金融系统、航空航天、高校、政府部门、科研院所等。近年来,不少优秀毕业生进入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等国家科研院所和华为、中兴、微软、IBM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工作。
   毕业生可进入物理电子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电路与系统、光学工程、物联网、通信与信息工程、信息系统与信息处理等领域继续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目前学院研究生招生规模已高于本科生招生人数,近三年来,学院本科毕业生在国内外继续攻读研究生的比率持续在70% 左右,优秀毕业生可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特别优秀者可直接攻读博士研究生。近年来,不少优秀毕业生前往美国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英国剑桥大学、帝国理工大学等世界名校继续深造。
 
东南大学

添加东南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东南大学考研分数线、东南大学报录比、东南大学考研群、东南大学学姐微信、东南大学考研真题、东南大学专业目录、东南大学排名、东南大学保研、东南大学公众号、东南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东南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东南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本文来源:http://www.abikesmart.com.cn/dongnandaxue/yanjiushengyuan_255013.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