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华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导师:聂逢君

发布时间:2021-11-22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东华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导师:聂逢君

东华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导师:聂逢君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东华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导师:聂逢君 正文

聂逢君 教授

湖南祁阳人,教授,博士后,现任东华理工大学副校长,沉积矿产地质研究所所长,江西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入选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国防科工委优秀博士,美国AAPG会员,国际沉积学会(IAS)会员,中国地质学会会员,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会员,学校硕导.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兼职博导。

2006年以来,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核工业总公司.大庆油田.胜利油田等产.学.研相结合部门的国家级.省部级以上那个课题8项,总结费达411万。其中,在研5项,结题6项,两项经专家鉴定,分别达到国际先进及国内领先水平,取得显著经济效益。撰写专著论文共17篇(部)。共主讲本科生课程6门,研究生课程2门,培养研究生10名。

出生年月: 1962.8.19

学位:博士研究生

职称:教授

Email:niefj@ecit.edu.cn

教育经历:

1980-1984:东华理工大学(原华东地质学院)——本科

1986-1989:中国地质科学院——硕士

1997-2000: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博士

2000-2002: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博士后

工作经历:

1984-1986: 东华理工大学(原华东地质学院)——助教

1989-1997:东华理工大学(原华东地质学院)——讲师

1997-2002:东华理工大学(原华东地质学院)——副教授

2002-现今:东华理工大学(原华东地质学院)——教授.

研究领域:

铀矿地质学与沉积学

煤.油气勘探地质学

参与研究:

正在主持的科研项目:

1. 主持核工业地质局“巴音戈壁盆地构造演化.沉积体系与铀成矿条件研究”,2010-2011,经费30万,在研;

2.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二连盆地古河道砂岩铀矿成矿机理研究”,2010-2012年,经费46万,在研;

3. 主持中国地质科学院外协项目:“罗布泊盆地第四系粘土矿物特征与成盐环境研究”,2009-2011年,预计经费45万,在研;

4. 主持核工业地质局“十一五”重点项目“中新生代外生铀矿床成矿作用研究 ,2008-2012(经费100万);在研;

5. 主持核工业243大队项目:内蒙古通辽地区地浸砂岩铀矿目的层沉积体系与铀成矿条件研究,2010-2012,合同经费75万,在研;

已完成的科研项目:

6. 主持核工业总公司208地质大队项目:“内蒙古二连盆地努和廷泥岩型铀矿成矿机理与控矿因素研究”,(经费30万)2009-2010,已结题;

7. 主持核工业总公司金兴矿业公司项目:“尼日尔特吉达地区铀矿控矿因素与成矿预测研究”,2008-2009,到账经费35万,已结题;

8. 联合主持核工业总公司“十一五”重点项目“二连——巴音戈壁盆地成矿环境与控矿因素研究”,2006-2008(到账经费30万),结题;

9.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热流体活动在砂岩中的响应与水-岩作用机理”(编号:40376043),2004(到帐10万),已结题;

10. 主持核工业总公司项目:“二连盆地中西部中新生代地层对比研究”,2004-2005(到帐22万),已结题;

11. 主持胜利油田项目:“济阳断陷湖盆地下流体.岩浆作用对储层成岩及储集条件的影响”,2006-2007(到帐45万),已结题;

论文专著:

1. 聂逢君,陈安平等,2010,二连盆地古河道砂岩型铀矿,北京:地质出版社.

2. 聂逢君(独著),珠江口盆地西部层序地层及油气输导系统(英文版),2003,北京:地质出版社.

3. 合编(主编:王华),2008,层序地层学基本原理.方法与应用,研究生系列教材,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4.聂逢君,林双幸,严兆彬等,2010,尼日尔特吉达地区砂岩中铀的热流体成矿作用,地球学报,(出版中).

5.聂逢君,姜美珠,李思田,2010南海珠江口盆地珠三坳陷油气输导系统研究,石油实验地质(编辑中).

6. Nie Fengjun., G. Chi, S. Li, F. Xia, K. Wu, M. Jiang,2009,Responses of Reservoir Sandstone to Hydrothermal Fluid: an Example from the Pearl River Mouth Basin, South China Sea, Journal of Petroleum Geology, in press.

7. Nie Fengjun , A. Chen , K. Shen , Z. Yan , M. Jiang, 2009, Interlayered Oxidation Mineralization of Uranium in Sandstone: a Case from Bayanwula, Erlian Basin, Inner Mongolia, China, IAEA2009 Symposium, Abstract.

8. Nie Fengjun , A. Chen , K. Shen , Z. Yan , M. Jiang, 2009, Interlayered Oxidation Mineralization of Uranium in Sandstone: a Case from Bayanwula, Erlian Basin, Inner Mongolia, China,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 in press.

9. 聂逢君,刘成东,张守鹏等,2009,胜利油田东营凹陷流体-砂岩相互作用期次及其识别标记,沉积学报,Vol.27, No. 2,191-201.

10. 张成勇,聂逢君,刘庆成,2010,二连盆地巴彦乌拉地区砂岩铀矿目的层测井曲线响应分析,铀矿地质,.Vol.26,No.2, 111-118.

11. 凡秀君,聂逢君,陈益平,王维,2008,二连盆地巴彦乌拉地区砂岩型铀矿含矿地层时代与古地理环境探讨,铀矿地质,Vol24(3):150-154.

12. 聂逢君,陈安平等.2007.内蒙古二连盆地早白垩世砂岩型铀矿目的层时代探讨.地层学杂志, 31(3):272-279.

13.聂逢君,夏菲,姜美珠,2007,盆地中热流体-岩石相互作用研究概述,东华理工大学学报,30(2):1-7.

14. 朱志军, 聂逢君, 胡青华,2007, 江西省德兴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综合评价分析,东华理工学院学报, vol.30, no.14,332-336.

15.Fengjun Nie, Guoxiang Chi, Sitian Li, 2007, Hydrothermal Alteration and Porosity Enhancement in Sandstones: An Example from the Pearl River Mouth Basin, South China Sea, 2007 CSPG CSEG Convention, Calgary, Alberta, Canada.

16.胡青华,聂逢君等,2006,古地磁在划分地层中的方法及应用,铀矿地质,V.22, No.6, 365-374.

17. 郝红蕾, 聂逢君, 饶明辉, 章卫星,2006, 浙江江山藕塘底组沉积相分析及层序划分,资源环境与工程,20(3),227-231.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联系方式>>

以上老师的信息来源于学校网站,如有更新或错误,请联系我们进行更新或删除,联系方式

添加东华理工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东华理工大学考研分数线、东华理工大学报录比、东华理工大学考研群、东华理工大学学姐微信、东华理工大学考研真题、东华理工大学专业目录、东华理工大学排名、东华理工大学保研、东华理工大学公众号、东华理工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东华理工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东华理工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东华理工大学

本文来源:http://www.abikesmart.com.cn/donghualigongdaxue/yanjiushengdaos_554183.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