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理工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发布时间:2020-04-20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大连理工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大连理工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大连理工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正文

大连理工大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专业)代码:0810 授予工学硕士学位)一、培养目标本学科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坚实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科学研究、教学和独立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学位获得者应具备坚实的基础理论和较宽广的专业知识;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了解本学科理论研究和工程技术的前沿动态;具有一定的理论研究及科学计算能力,能结合与本学科有关的实际问题从事工程研究
二、学科群、专业及研究方向简介本学科点同时具有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授予权,是辽宁省重点学科
是当今信息学科中最具活力的研究领域之一,其应用十分广泛,可应用于通信、网络、语音、图像、雷达、声纳、生物医学、消费电子、航空航天、地震勘探等众多领域
本学科点是国内较早从事信号与信息处理研究的单位之一
研究工作的特点是:始终以信息与通信工程前沿领域为主要研究方向,既进行全面系统的应用基础理论研究,同时承担国家及企业重要科研项目,解决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的关键技术问题
目前,本学科已在数字信号处理、图像处理与识别、生物医学信息处理、通信与网络等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尤其在随机与时变数字信号处理、图像处理与重构方面取得了重要科研成果
现已完成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攻关项目、“863”和“973”项目、博士点基金项目、省部委科技攻关项目及重大横向科研课题数十项,出版学术专著 20 多部,近五年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 300 多篇
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中科院科技进步特等奖等科技奖励 10 余项
本学科主要研究领域有:数字信号处理,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语音信号处理,生物医学信息处理,多媒体信息安全,移动通信技术,无线网络技术,光纤通信系统,通信信号处理,现代光学与电子成像技术,CT 理论与应用等
主要研究方向及其内容:1、 数字信号处理理论与应用(主要包括随机信号处理、非高斯非平稳信号处理、语音信号处理、射频信号处理、通信信号处理、智能信号处理与智能计算、雷达信号处理、光子信号处理、光电信号处理及 ROF 技术、基于 FPGA 的信号处理技术等);2、 多媒体通信与信息安全(主要包括多媒体信息隐藏和隐藏分析、多媒体数据取证、数字水印、通信加密,通信物理层安全);3、 宽带无线通信系统与网络(主要包括智能天线技术、MIMO、OFDM、认知无线电、多用户协作、功率/速率联合控制技术、移动自组织网络(Mobile Ad Hoc)、传感器网络(MSN)、非线性失真线性化技术、信源信道联合编码技术、网络编码技术等);2三、培养方式硕士研究生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导师(组)负责研究生日常管理、学风和学术道德教育
根据学院制定的学科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结合导师的研究方向,有针对性的制定和调整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组织安排开题、指导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等
以理论学习与科学研究相结合,讲课、讨论和交流相结合,导师指导与自学相结合的培养模式,注重加强研究生独立工作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研究生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在申请答辩之前须修满所要求的学分
四、学习年限1、基本学制 3 年
2、申请学位最长年限为 4 年,即自研究生入学之日起到校学位委员会讨论其学位论文的时间为4 年(含休学时间)
3、在基本学制规定时间内,硕士研究生应完成学位论文答辩和授予学位审查等各项工作
如因学术性的正当理由,硕士研究生在基本学制结束前两个月向所在学部(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提交学位论文进展报告和学位论文延期申请报告,并经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组织审查通过及报送到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批准后,申请学位最长年限可延长到 4 年
五、课程学分要求与设置硕士研究生达到毕业标准的课程总学分不低于 32 学分,其中学位必修课不低于 21 学分,选修课不低于 11 学分,课堂授课学分不低于 28 学分
非数学类理工科硕士生至少要修 2 门校管课程中的硕士生数学课;理工科硕士生应修 1 门校管课程中的理化生类课程或工程技术类课程;各学科硕士生应修 2 门本学科的专业基础课或大类基础课;各专业选修课程至少选择 1 门跨一级学科的专业选修课
对跨专业考入且缺少本科层次专业基础的硕士研究生,一般应在导师指导下确定 1-4 门本学科的本科生主干课程作为补修课程
补修课程考核通过后每门计 1 学分,考试成绩合格计入选修课学分
六、论文工作必修环节1、开题、中期检查开题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开展学位论文工作的首要环节
研究生开题前,研究生应阅读有关文献尤其是外文文献的不少于 30 篇,写出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应论述学位论文选题依据、研究方案、预期目标与成果、工作计划等等关键问题
硕士研究生在第 3 学期完成开题报告
硕士生开题以学术报告方式集中进行,由若干名本学科或相近学科教授或副教授参加
中期考核是检查研究生学位论文进展状况、帮助学生把握学位论文方向、提高学位论文质量的必要环节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中期考核应在第 4 学期末进行
开题和中期报告各为 1 学分,计 2 学分,并以集中汇报方式评定成绩;学生通过考核后即获得开题与中期报告学分
开题与中期报告学分计入选修学分
2、学术活动3研究生学习期间须参加各种学术活动,并填写学术活动记录表,记录学术活动内容和收获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须参加不少于 20 次学术活动,其中主讲次数不少于 2 次
3、发表学术论文学术型硕士研究生须完成下列 4 项之一方能申请学位论文答辩:① 在中文核心期刊(及更高等级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 1 篇;② 在被 EI 检索的英文投稿的国际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 1 篇;③ 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1 项,并已获得公开;④ 获得软件著作权 1 项
以上各项的署名,研究生须为第一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研究生为第二作者
七、科学研究及学位论文要求学位论文工作是全面培训硕士生树立严谨的科学作风、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培养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环节
论文研究工作应注重培养硕士生文献查阅与综合能力、理论分析与计算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归纳总结能力、目标凝练能力等,并应特别注重培养和提高硕士生独立工作能力和开拓创新的能力
学位论文题目应在导师指导下于第二学期末或第三学期初确定,并由硕士生在研究室或一级学科范围内作选题及预研报告,广泛听取意见
论文选题应着重选择对国民经济和科学发展具有实用价值或理论意义的课题,应具有先进性
论文应具有一定的科学上的前沿性和重大实际工程的应用价值,具有较充足的工作量
硕士生应在导师指导下制定论文工作计划,包括系统的研究思路和计划、系统科学的研究过程和研究方法,计划经导师和研究室审核同意后实施
学位论文必须由硕士生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学位论文工作期间,硕士生本人要定期汇报研究进展
论文应具有一定的独立见解和学术探索,要求资料可靠、理论正确、思路清晰、结论明确可信
论文的撰写应符合科技文献的编写规范,具有良好的条理性和逻辑性,文字表达精炼准确,外文摘要等的编写合乎要求
 
 
大连理工大学

添加大连理工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大连理工大学大学考研分数线、大连理工大学报录比、大连理工大学考研群、大连理工大学学姐微信、大连理工大学考研真题、大连理工大学专业目录、大连理工大学排名、大连理工大学保研、大连理工大学公众号、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大连理工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大连理工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本文来源:http://www.abikesmart.com.cn/dalianligongdaxue/yanjiushengyuan_253078.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