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理工大学导师:杨玉林

发布时间:2021-11-20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大连理工大学导师:杨玉林

大连理工大学导师:杨玉林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大连理工大学导师:杨玉林 正文

[导师姓名]
杨玉林

[所属院校]
大连理工大学

[基本信息]
导师姓名:杨玉林
性别:男
人气指数:675
所属院校:大连理工大学
所属院系:
职称:讲师(高校)
导师类型:
招生专业:
研究领域: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日常管理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通讯方式]
电子邮件:yyl@dlut.edu.cn

[个人简述]
杨中楷,男,1977年4月27日出生,山东烟台人。2000-2007年在大连理工大学攻读科学学与科技管理专业,获博士学位。2007年留校任教,2010年晋升为副教授。
研究课题
1、基础性专利的形成机理与培育机制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CGL019),2013-2016
2、我国有效专利发展态势与对策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09YJC630016),2010-2012
3、辽宁省发明专利寿命提升对策研究,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L12DGL031),2013-2014
4、基于专利计量的专利制度功能分析,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蒲邢钅考苹?009JD08),2009-2011
发表论文
著作:杨中楷.专利计量与专利制度[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11.
论文:[1]杨中楷,徐梦真,韩爽.基础研究中产出的专利——“巴斯德式”专利视角[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4,12:56-61.
[2]杨中楷,徐梦真,韩爽.基础性专利的几个基本问题[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4,07:3-8.
[3]杨中楷,黄颖,徐梦真.我国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的空间分布[J].科学与管理,2014,02:65-68+72.
[4]杨中楷,徐梦真,韩爽.论发明人的“个体选择”[J].科学学研究,2014,08:1144-1148.
[5]柴玥,杨中楷.中国科技期刊开放获取实现路径探析——基于成本收益视角[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11:1340-1344.
[6]杨中楷,林德明,刘佳.洛特卡定律适用于专利文献的再验证[J].图书情报工作,2013,09:92-95.
[7]梁永霞,杨中楷,王贤文.刘则渊与中国知识计量学[J].图书情报工作,2013,11:137-142.
[8]杨中楷,黄颖,梁永霞,刘佳.原创性指数值的测度及其变动趋势分析——基于美国经济发展局的数据[J].图书情报工作,2012,18:34-37+59.
[9]柴玥,孟秀丽,杨中楷.1999年-2009年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分布形态计量分析[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1:49-53.
[10]杨中楷,刘倩楠,于霜.基于专利引文网络的技术领域间关系探析[J].科研管理,2011,05:149-155.
[11]杨中楷,刘佳.基于专利引文网络的技术轨道识别研究——以太阳能光伏电池板领域为例[J].科学学研究,2011,09:1311-1317.
[12]杨中楷,沈露威.基于GeoDA-GIS的我国有效专利空间分异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1,10:69-73.
[13]杨中楷,沈露威.基于专利引文的国家间知识流动状况探析[J].图书情报工作网刊,2011,05:33-37.
[14]杨中楷,于霜.技术科学视野中理工院校知识产权课程的设置[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1:120-122.
[15]杨中楷,梁永霞,刘倩楠.专利引用过程中的知识活动探析[J].科研管理,2010,02:171-177.
[16]杨中楷,沈露威.基于有效专利指标的区域创新能力评价[J].科技与经济,2010,01:30-33.
[17]梁永霞,刘则渊,杨中楷.引文分析学形成与发展的可视化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10,02:31-35.
[18]梁永霞,刘则渊,杨中楷.引文分析学的知识流动理论探析[J].科学学研究,2010,05:668-674.
[19]梁永霞,杨中楷,刘则渊.引文分析学的学科地位[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0,05:18-20.
[20]杨中楷,沈露威.我国有效专利区域分布状况分析[J].情报杂志,2010,05:62-65+36.
[21]杨中楷,沈露威.试论有效专利指标[J].情报杂志,2010,11:35-38.
[22]杨中楷,刘则渊,刘倩楠.专利制度下的竞争与共存——四个激光专利案例[J].科学学研究,2010,12:1849-1854.
[23]杨中楷,王学先,杨异.台湾地区的跨域专利活动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4:65-67.
[24]杨中楷,沈露威.国家关系视角下中国在美专利引用状况计量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0,22:80-84+120.
[25]杨中楷,孙玉涛.基于专利持有模型的我国有效专利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9,02:254-257.
[26]梁永霞,刘则渊,杨中楷,王贤文.引文分析领域前沿与演化知识图谱[J].科学学研究,2009,04:516-522.
[27]杨中楷,刘则渊,梁永霞.试论基础专利——以汤斯和肖洛的激光专利为例[J].科学学研究,2009,05:672-677+782.
[28]杨中楷,梁永霞,刘则渊.USPTO中我国专利引用状况的统计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09,02:42-46.
[29]杨中楷,崔本华,刘倩楠.辽宁技术比较优势及政策分析[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3:10-14.
[30]杨中楷,崔本华,宋刚.基于科技合作模型的区域协调发展研究[J].价格月刊,2009,06:20-22.
[31]梁永霞,杨中楷,刘则渊.基于CSSCI的中国引文分析的可视化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09,08:34-38.
[32]杨中楷,刘倩楠.世界专利资源布局的可视化分析[J].全球科技经济瞭望,2009,04:23-26.
[33]杨中楷,孙玉涛.外国在华专利申请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8,12:455-457.
[34]梁永霞,杨中楷,刘则渊.基于CiteSpaceⅡ的航空航天工程前沿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8,S2:303-312.
[35]尹丽春,刘则渊,殷福亮,杨中楷.中国专利研究现状的计量分析[J].科学学研究,2008,01:39-45.
[36]孙玉涛,杨中楷.国家创新能力研究的两种范式[J].科学管理研究,2008,04:6-10.
[37]孙玉涛,杨中楷.中国科技活动区域差异变动实证分析[J].管理评论,2008,08:21-25+63.
[38]尹丽春,杨中楷,殷福亮,刘则渊,张婷.国际专利研究现状分析[J].科学学研究,2008,04:710-714.
[39]杨中楷,梁永霞,刘则渊.美国专利商标局10个高被引专利的计量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11:35-39.
[40]尹丽春,杨中楷,殷福亮,刘则渊.国内外专利研究的比较分析[J].科研管理,2008,06:95-100.
[41]杨中楷,孙玉涛.1999~2004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分布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07:26-29.
[42]杨中楷,孙玉涛.基于专利引用的国家技术力量指标比较[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10:11-14.
[43]杨中楷,刘则渊.略论知识产权的资源属性[J].科技管理研究,2005,08:145-147.
[44]杨中楷,孙玉涛.基于排队论的专利审查系统模型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10:107-109.
[45]孙玉涛,杨中楷.知识产权?;び刖迷龀さ幕ザ治鯷J].科技管理研究,2005,12:172-174.
[46]杨中楷,柴玥.我国专利?;に街副晏逑倒菇ㄓ肫兰踇J].中国科技论坛,2005,02:77-80.
[47]杨中楷,柴玥.1985~2002年台湾地区在大陆专利活动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04:30-33.
[48]杨中楷,孙玉涛.试论高等院校知识产权教育[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07:29-32.
[49]杨中楷,刘则渊.我国企业知识产权?;芾沓跆絒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09:56-58.
国际会议:[1]YangZhongkai,ShenLuwei.ExplorationandanalysisoftherelationsbetweenChinaandforeigncountriesbasedonknowledgeflowsofpatentcitation[A].Proceedingof3rd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InformationManagement,InnovationManagementandIndustrialEngineering[C],2010,v2:603-607.(EI检索,DOI:10.1109/ICIII.2010.311)
[2]YangZhongkai,HuangYing,LiuJia,XuMengzhen.ResearchonIdentificationofTechnologicalTrajectoryBasedonPatentCitationNetwork——TakingWindMotorsTechnologyasanExample[A].Proceedingof2012InternationalSymposiumonManagementofTechnology[C],2012:233-237.(EI检索,DOI:10.1109/ISMOT.2012.6679462)
[3]YangZhongkai,LinDeming,XuMengzhen.TheRe-applicabilityExploreofLotka’sLawinPatentDocuments.Proceedingof9th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Webometrics,InformetricsandScientometricsand14thCOLLNETMeeting[C],.2012:538-544.ISBN978-9949-9266-9-5
[4]LinDeming,JiangLei,YangZhongkai.TheImpactofReferenceonCitation[A].Proceedingof9th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Webometrics,InformetricsandScientometricsand14thCOLLNETMeeting[C],.2012:356-363.ISBN978-9949-9266-9-5

[科研工作]
研究课题
1、基础性专利的形成机理与培育机制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CGL019),2013-2016
2、我国有效专利发展态势与对策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09YJC630016),2010-2012
3、辽宁省发明专利寿命提升对策研究,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L12DGL031),2013-2014
4、基于专利计量的专利制度功能分析,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蒲邢钅考苹?009JD08),2009-2011
发表论文
著作:杨中楷.专利计量与专利制度[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11.
论文:[1]杨中楷,徐梦真,韩爽.基础研究中产出的专利——“巴斯德式”专利视角[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4,12:56-61.
[2]杨中楷,徐梦真,韩爽.基础性专利的几个基本问题[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4,07:3-8.
[3]杨中楷,黄颖,徐梦真.我国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的空间分布[J].科学与管理,2014,02:65-68+72.
[4]杨中楷,徐梦真,韩爽.论发明人的“个体选择”[J].科学学研究,2014,08:1144-1148.
[5]柴玥,杨中楷.中国科技期刊开放获取实现路径探析——基于成本收益视角[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11:1340-1344.
[6]杨中楷,林德明,刘佳.洛特卡定律适用于专利文献的再验证[J].图书情报工作,2013,09:92-95.
[7]梁永霞,杨中楷,王贤文.刘则渊与中国知识计量学[J].图书情报工作,2013,11:137-142.
[8]杨中楷,黄颖,梁永霞,刘佳.原创性指数值的测度及其变动趋势分析——基于美国经济发展局的数据[J].图书情报工作,2012,18:34-37+59.
[9]柴玥,孟秀丽,杨中楷.1999年-2009年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分布形态计量分析[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1:49-53.
[10]杨中楷,刘倩楠,于霜.基于专利引文网络的技术领域间关系探析[J].科研管理,2011,05:149-155.
[11]杨中楷,刘佳.基于专利引文网络的技术轨道识别研究——以太阳能光伏电池板领域为例[J].科学学研究,2011,09:1311-1317.
[12]杨中楷,沈露威.基于GeoDA-GIS的我国有效专利空间分异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1,10:69-73.
[13]杨中楷,沈露威.基于专利引文的国家间知识流动状况探析[J].图书情报工作网刊,2011,05:33-37.
[14]杨中楷,于霜.技术科学视野中理工院校知识产权课程的设置[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1:120-122.
[15]杨中楷,梁永霞,刘倩楠.专利引用过程中的知识活动探析[J].科研管理,2010,02:171-177.
[16]杨中楷,沈露威.基于有效专利指标的区域创新能力评价[J].科技与经济,2010,01:30-33.
[17]梁永霞,刘则渊,杨中楷.引文分析学形成与发展的可视化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10,02:31-35.
[18]梁永霞,刘则渊,杨中楷.引文分析学的知识流动理论探析[J].科学学研究,2010,05:668-674.
[19]梁永霞,杨中楷,刘则渊.引文分析学的学科地位[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0,05:18-20.
[20]杨中楷,沈露威.我国有效专利区域分布状况分析[J].情报杂志,2010,05:62-65+36.
[21]杨中楷,沈露威.试论有效专利指标[J].情报杂志,2010,11:35-38.
[22]杨中楷,刘则渊,刘倩楠.专利制度下的竞争与共存——四个激光专利案例[J].科学学研究,2010,12:1849-1854.
[23]杨中楷,王学先,杨异.台湾地区的跨域专利活动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4:65-67.
[24]杨中楷,沈露威.国家关系视角下中国在美专利引用状况计量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0,22:80-84+120.
[25]杨中楷,孙玉涛.基于专利持有模型的我国有效专利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9,02:254-257.
[26]梁永霞,刘则渊,杨中楷,王贤文.引文分析领域前沿与演化知识图谱[J].科学学研究,2009,04:516-522.
[27]杨中楷,刘则渊,梁永霞.试论基础专利——以汤斯和肖洛的激光专利为例[J].科学学研究,2009,05:672-677+782.
[28]杨中楷,梁永霞,刘则渊.USPTO中我国专利引用状况的统计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09,02:42-46.
[29]杨中楷,崔本华,刘倩楠.辽宁技术比较优势及政策分析[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3:10-14.
[30]杨中楷,崔本华,宋刚.基于科技合作模型的区域协调发展研究[J].价格月刊,2009,06:20-22.
[31]梁永霞,杨中楷,刘则渊.基于CSSCI的中国引文分析的可视化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09,08:34-38.
[32]杨中楷,刘倩楠.世界专利资源布局的可视化分析[J].全球科技经济瞭望,2009,04:23-26.
[33]杨中楷,孙玉涛.外国在华专利申请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8,12:455-457.
[34]梁永霞,杨中楷,刘则渊.基于CiteSpaceⅡ的航空航天工程前沿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8,S2:303-312.
[35]尹丽春,刘则渊,殷福亮,杨中楷.中国专利研究现状的计量分析[J].科学学研究,2008,01:39-45.
[36]孙玉涛,杨中楷.国家创新能力研究的两种范式[J].科学管理研究,2008,04:6-10.
[37]孙玉涛,杨中楷.中国科技活动区域差异变动实证分析[J].管理评论,2008,08:21-25+63.
[38]尹丽春,杨中楷,殷福亮,刘则渊,张婷.国际专利研究现状分析[J].科学学研究,2008,04:710-714.
[39]杨中楷,梁永霞,刘则渊.美国专利商标局10个高被引专利的计量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11:35-39.
[40]尹丽春,杨中楷,殷福亮,刘则渊.国内外专利研究的比较分析[J].科研管理,2008,06:95-100.
[41]杨中楷,孙玉涛.1999~2004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分布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07:26-29.
[42]杨中楷,孙玉涛.基于专利引用的国家技术力量指标比较[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10:11-14.
[43]杨中楷,刘则渊.略论知识产权的资源属性[J].科技管理研究,2005,08:145-147.
[44]杨中楷,孙玉涛.基于排队论的专利审查系统模型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10:107-109.
[45]孙玉涛,杨中楷.知识产权?;び刖迷龀さ幕ザ治鯷J].科技管理研究,2005,12:172-174.
[46]杨中楷,柴玥.我国专利?;に街副晏逑倒菇ㄓ肫兰踇J].中国科技论坛,2005,02:77-80.
[47]杨中楷,柴玥.1985~2002年台湾地区在大陆专利活动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04:30-33.
[48]杨中楷,孙玉涛.试论高等院校知识产权教育[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07:29-32.
[49]杨中楷,刘则渊.我国企业知识产权?;芾沓跆絒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09:56-58.
国际会议:[1]YangZhongkai,ShenLuwei.ExplorationandanalysisoftherelationsbetweenChinaandforeigncountriesbasedonknowledgeflowsofpatentcitation[A].Proceedingof3rd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InformationManagement,InnovationManagementandIndustrialEngineering[C],2010,v2:603-607.(EI检索,DOI:10.1109/ICIII.2010.311)
[2]YangZhongkai,HuangYing,LiuJia,XuMengzhen.ResearchonIdentificationofTechnologicalTrajectoryBasedonPatentCitationNetwork——TakingWindMotorsTechnologyasanExample[A].Proceedingof2012InternationalSymposiumonManagementofTechnology[C],2012:233-237.(EI检索,DOI:10.1109/ISMOT.2012.6679462)
[3]YangZhongkai,LinDeming,XuMengzhen.TheRe-applicabilityExploreofLotka’sLawinPatentDocuments.Proceedingof9th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Webometrics,InformetricsandScientometricsand14thCOLLNETMeeting[C],.2012:538-544.ISBN978-9949-9266-9-5
[4]LinDeming,JiangLei,YangZhongkai.TheImpactofReferenceonCitation[A].Proceedingof9th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Webometrics,InformetricsandScientometricsand14thCOLLNETMeeting[C],.2012:356-363.ISBN978-9949-9266-9-5

[教育背景]
2008.92010.12大连理工大学环境工程硕士2002.92006.7大连理工大学环境工程学士1999.92002.6大连市第二十三中学
大连理工大学

添加大连理工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大连理工大学考研分数线、大连理工大学报录比、大连理工大学考研群、大连理工大学学姐微信、大连理工大学考研真题、大连理工大学专业目录、大连理工大学排名、大连理工大学保研、大连理工大学公众号、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大连理工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大连理工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本文来源:http://www.abikesmart.com.cn/dalianligongdaxue/daoshi_520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