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理工大学管理科学学院工程管理(MEM)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

发布时间:2020-04-18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成都理工大学管理科学学院工程管理(MEM)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

成都理工大学管理科学学院工程管理(MEM)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成都理工大学管理科学学院工程管理(MEM)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 正文

工程管理硕士(MEM)专业领域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领域代码125600)
一、专业领域简介
工程管理是一门基于工程技术研究工程全寿命期间的管理规律及实践艺术的科学。工程管理的基本任务是针对实施工程围绕工程决策、计划、实施、控制、评估等活动特定的管理任务,研究其管理理论、技术、方法、政策及艺术,其目的是在工程管理过程中,最大程度实现工程目标和工程价值。
我校工程管理硕士(MEM)包含建设工程管理、地质工程管理、资源工程管理、企业信息工程管理四个方向,并形成特色。我校MEM培养师资队伍由工程管理领域的38名专家、教授组成。其中教授14名,副教授20名,具有硕士、博士学位获得者99%,具有实践经验者92%。专业教师中包括国家注册一级建造师、国家注册造价工程师等多名。我校拥有国家、部省级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作为本专业领域的支撑,培养条件优良。
本专业毕业生将主要就业于城乡建设、资源勘查、国土规划等政府职能部门,建筑、矿产资源、水利水电、交通、能源等企业,工程造价管理、工程咨询服务、工程招投标、等服务机构。
二、培养目标
培养从事工程决策、计划、组织、实施、控制、评估等工程全寿命期间管理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工程管理人才。
要求:
具有良好的政治素养、社会素养、职业素养和人格养成,身心健康;
掌握工程管理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方法、手段,了解该领域国内外发展趋势;
具有良好的工程管理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能独立承担工程项目决策、计划、组织、实施、控制、评估、收尾、创新等管理工作和任务;
具有良好的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以及综合运用工程技术与管理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集成创新能力。
具有良好的现代工程技术基础和崇高的工程建设理念、社会责任意识;
具有良好的外语水平,能顺利阅读相关文献并能进行一定的口头和书面沟通。
三、培养方式
实施高校为主体、企业实质参与的校企联合培养模式。
1、采用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实训锻炼、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设计)等相结合的过程培养方式??纬萄笆敌醒Х种?,主要在校内完成,部分专业性和针对工程实践很强的专题课程在工程现场完成;实践教学(主体)和实训锻炼在工程现场、校企合作基地或研究生工作站完成,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设计)紧密结合,可结合导师课题或企业工程管理实际完成。
2.培养计划实施实行学校领导下的导师负责制,即学校领导、企业参与、分级管理、研究生自主、导师全面指导和组织实施。实行校企联合导师制,或称“双导师制”(或联合导师组),即以高校导师指导为主,聘请至少1位具有相应条件和指导能力的校外社会实践部门(特别是企业)的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作为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学习、学位论文(设计)等多个环节或全部环节的指导工作。
四、学习方式与年限
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为三年(试行)。其中,课程学习时间为1年,以集中第一学年为主;实践教学(含实训锻炼)、科学研究等必修环节和学位论文(设计)撰写时间为两年。其中,实践教学必须保证至少半年时间,是应届本科毕业生的MEM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一年。
原则上不允许延期毕业。确因客观原因不能按时在规定学习年限内完成学业者,延期所涉及的一切费用由研究生自行解决。延期最长时间原则上不超过一年(总时间控制在四年内)。
五、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总学分不得少于32学分,其中课程学习至少24学分,必修环节8学分。
工程管理专业硕士(MEM)课程设置表
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开课学期






16


公共学位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2 36 1
英语 4 64 1
基础理论课 工程数学 任选2-3门 2 32 1
系统工程理论与方法 2 32 1
现代管理理论与方法 2 32 1
工程经济学 2 32 1
专业基础课 现代管理技术与方法 任选3-4门 2 32 1
合同管理理论与方法 2 32 1
工程估价 2 32 1
工程成本控制与管理 2 32 1
工程质量管理 2 32 1
项目管理软件及应用 2 32 2
专业方向
选修课
(至少8学分)
现代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   2 32 2
工程项目计划与控制 2 32 2
工程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2 32 2
建设工程法律法规 1 16 2
国际工程管理 2 32 2
工程风险分析技术 2 32 2
现代岩土工程技术 任选一个专业方向,4-5门课,至少8学分。 2 32 2
地质工程导论 2 32 2
土木工程前沿 1 16 2
现代钢筋混凝土结构 2 32 2
资源科学导论 2 32 2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2 32 2
资源规划与决策 2 32 2
矿权评估 2 32 2
资源空间信息系统与平台设计 2 32 2
资源工程可持续发展影响评价(SDIA) 2 32 2
企业系统的设计与再造 2 32 2
企业业务流程规划与设计 2 32 2
企业资源计划(ERP) 2 32 2
企业流程再造 2 32 2
工程建模与仿真 2 32 2
计算机网络技术 2 32 2
工程数据库技术 2 32 2
必修环节(8学分) 制订培养计划       1
开题报告   2   4
中期考核       4
专业外语       5
实践环节   6   5
六、必修环节
1.制定培养计划(不计学分);
导师(组)按照学校时间要求制定详细的培养计划。
2.开题报告(2学分);
一般安排在第4学期4月中旬集中进行。其他有关要求按照学校规定和要求进行。
3.中期考核(不计学分);
导师(组)要切实履行研究生培养全面指导的责任,切实落实培养计划,加强平时的督促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其余要求按照学校规定和要求进行。
4.专业外语(不计学分);
结合学位论文(设计)、科研任务、顶岗实践工作需要,主要通过比较大量的外文文献阅读及重要参考文献的翻译、国内外学术交流、外文研究报告和学术论文撰写以及结合专题需要的外语专门培训等途径和方式进行专业外语教学。具体由导师(组)组织实施。
5.实践环节(6学分)
实践教学是工程管理专业硕士培养的重要环节之一。实践教学环节共计6学分,有关要求如下。
(1)总体要求
工程实践要求在校内外实习实践基地或者工程现场完成。实践方式包括在校内外实习实践基地的工程模拟与仿真、工程项目中或企业实训基地进行的综合实训、在企业管理部门顶岗实习、在工程项目部一般岗位轮岗实习、在项目部主管岗位助岗实习等。要求研究生在参与工程实践过程中,深刻理解工程管理内涵和意义,熟悉工程全寿命环节及其管理要义,建立正确的工程管理理念,深刻理解和掌握工程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获得一定的工程决策、计划、组织、实施、指挥、协调、控制、评价等能力培养,获得良好的专业岗位工作能力培养,具备良好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管理能力,同时也为学位论文撰写打下基础。
(2)教学形式、组织方式、及管理方式
教学形式:校内外组织的综合实训,按照当时实训教学形式进行;工程现场顶岗实习,由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指导,学生独立完成指定工程管理任务。
组织方式:按照培养要求确定的实习基地(企业)或工程项目,由导师申请、学校聘请校外导师,建立联合培养导师组,共同指导;研究生在企业顶岗实习的具体安排和指导以企业导师为主,并积极协调企业相关方,确保实习顺利进行和实践教学质量。
管理方式:实行在学校和企业指导下的联合导师负责制。
(3)教学时间
一般安排在第三~六学期内完成,导师可根据课题安排和工程进度计划,酌情划分实践教学阶段,安排具体实施时间。校外工程实践时间总量根据第四条规定,依对象不同至少安排半年~一年。
(4)考核标准与方式
综合考核,即由联合导师组组织评价确定,过程表现、工作绩效、学生实践报告等评价相结合。学生完成校外工程实践后,学生按照联合导师组要求,完成并提交工程实践报告,并同时提交接收实践单位出具的实习鉴定书。
七、学位论文
  1. 选题要求
    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应用课题或直接来源于工程管理实际,必须有明确的职业背景和应用价值。论文选题应有一定的难度和工作量,能体现MEM综合运用工程管理领域的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项目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并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具有先进性、实用性。
  2. 表现形式
    设计或研究论文。具体形式由导师(组)根据学校和上级教育部的有关规定确定。
  3. 字数要求
    学位论文(设计)字数,主要根据学位论文(设计)目标、论文形式、选题特点等,由导师(组)确定。
  4. 评阅与答辩
    (1)学位论文的评审着重审核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审核学位论文工作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审核其解决实际问题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进展;审核设计和论文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审核其创造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攻读工程管理领域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必须完成培养方案中规定的所有环节,成绩合格,方可申请参加学位论文答辨。
    (3)学位论文应有2位同行专家评阅,其中,至少有1位是来自工矿企业或工程部门的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答辩委员会一般由3-5位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组成,其中,至少有1-2位是来自工矿企业或工程部门的专家(其中,至少有1位来自学位申请人所在单位以外的专家)。指导教师可以是答辩委员会成员,但不能担任主席。
    附件:
    成都理工大学管理科学学院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汇总表
    (MEM培养方向:建设工程管理,地质工程管理、资源工程管理、企业信息工程管理)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学期
拟开课
学院
任课教师 备注
工程数学 工程管理 基础理论课 32 2 1 管科院 郭科、王权峰 原专业学位课程
系统工程理论与方法 工程管理 基础理论课 32 2 1 管科院 刘红军、潘斌 原专业学位课程
现代管理理论与方法 工程管理 基础理论课 32 2 1 管科院
环工院
李余生
吴丽
原专业学位课程
工程经济学 工程管理 基础理论课 32 2 2 商学院
环工院
高辉
原建军
原专业学位课程
现代管理技术与方法 工程管理 专业基础课 32 2 2 管科院 李余生、包晓英 原专业学位课程
合同管理理论与方法 工程管理 专业基础课 32 2 2 环工院
华西建设集团
成都建工集团
吴飞
李安
汤明松
原专业学位课程
工程估价 工程管理 专业基础课 32 2 2 环工院 王琼梅
王彬
原专业学位课程
工程成本控制与管理 工程管理 专业基础课 32 2 2 管科院
环工院
张霞
王琼梅
原专业学位课程
工程质量管理 工程管理 专业基础课 32 2 2 环工院
中铁西南设计院
吴丽
敖高平
原专业学位课程
工程项目计划与控制 工程管理 选修课 32 2 2 环工院 王彬、费立 原专业学位课程
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 工程管理 选修课 16 1 4 环工院 张乐群、高涌涛 原专业学位课程
工程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工程管理 选修课 32 2 2 管科院
环工院
王新庄
张乐群
原专业学位课程
项目管理软件及应用 工程管理 选修课 32 2 2 管科院 李志刚、张慧琴 原专业学位课程
建设工程法律法规 工程管理 选修课 16 1 2 环工院 张乐群、费立 原专业学位课程
国际工程管理 工程管理 选修课 32 2 2 环工院 张乐群、唐志成 原专业学位课程
工程风险分析技术 工程管理 选修课 32 2 2 环工院 吴丽、王彬 原专业学位课程
现代岩土工程技术 工程管理 选修课 32 2 2 环工院 陈礼仪、韦猛 原专业学位课程
地质工程导论 工程管理 选修课 32 2 2 环工院 王云生、傅荣华 原专业学位课程
土木工程前沿 工程管理 选修课 16 1 2 环工院
成勘院
范涛、周舒
楼日新
原专业学位课程
现代钢筋混凝土结构 工程管理 选修课 32 2 2 环工院 王琼梅、王刚 原专业学位课程
资源科学导论 工程管理 选修课 32 2 2 地科院管科院 邓斌、李余生 原专业学位课程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工程管理 选修课 32 2 2 管科院
商学院
李余生
高辉
原专业学位课程
资源规划与决策 工程管理 选修课 32 2 2 管科院 王玉兰、李余生 原专业学位课程
矿权评估 工程管理 选修课 32 2 2 地科院
管科院
刘文周
李余生
原专业学位课程
资源空间信息系统与平台设计 工程管理 选修课 32 2 2 管科院 李志刚、王玉兰 原专业学位课程
资源工程可持续发展影响评价(SDIA) 工程管理 选修课 32 2 2 管科院 李余生、王玉兰 原专业学位课程
工程系统的设计与再造 工程管理 选修课 32 2 2 管科院 刘红军、王敏晰 原专业学位课程
工程业务流程规划与设计 工程管理 选修课 32 2 2 管科院 李志刚、王敏晰 原专业学位课程
企业资源计划(ERP) 工程管理 选修课 32 2 2 管科院 刘红军、党庆忠 原专业学位课程
企业流程再造 工程管理 选修课 32 2 2 管科院 刘红军、李志刚 原专业学位课程
工程建模与仿真 工程管理 选修课 32 2 2 管科院 张慧琴、王茂芝 原专业学位课程
计算机网络技术 工程管理 选修课 32 2 2 管科院 王新庄、徐松浦 原专业学位课程
工程数据库技术 工程管理 选修课 32 2 2 管科院 李志刚、高兴吾 原专业学位课程

成都理工大学

添加成都理工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成都理工大学考研分数线、成都理工大学报录比、成都理工大学考研群、成都理工大学学姐微信、成都理工大学考研真题、成都理工大学专业目录、成都理工大学排名、成都理工大学保研、成都理工大学公众号、成都理工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成都理工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成都理工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本文来源:http://www.abikesmart.com.cn/chengduligongdaxue/yanjiushengyuan_252959.html

推荐阅读